(完整版)衡器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电子秤内部检定校准规程

电子秤内部检定校准规程

电子秤内部检定校准规程一、作业目的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目的是检验电子秤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保证测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作业范围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子台秤,电子吊秤。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1)准备标准砝码。

(2)准备校准记录表格:记录校准结果和记录。

(3)检查电子秤:检查电子秤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其能够正常进行校准。

(4)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不超过一年。

(5)校准环境:校准时环境温度20±5℃,湿度小于85%。

2. 校准操作(1)选择电子称最大秤量1/3重量的砝码,分别校准电子称称盘中心及四个角,并观察电子称显示值。

如果被校准的几个位置之间显示值有偏差,可以通过调节电子称底座,调平电子称,使各位置显示一致。

(2)通过电子称的铭牌,确定检定分度值e。

从而知道,各分段量程中的最大允许误差。

参照:《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最大允许误差:±0.5e(m≤5kg),合格;±1.0e(5kg<m≤20kg,合格;±1.5e(m>20kg),合格(3)从低点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加砝码至最大使用量或1500Kg(量程小于1500Kg取最大量程,大于1500Kg最大点采用1500Kg),用相同的方法卸砝码至低点,测试点参考以下秤量点(选3-5点):最小秤量;500e;1500Kg;2000e;50%最大秤量;最大秤量3. 校准结果评估(1)电子称显示值与总砝码值之差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为合格。

(2)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如电子称示值超差,可按照其使用说明书进行标定,标定后重新校准。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作业注意事项1. 校准要符合电子秤的使用说明书和行业标准。

2. 校准操作需要在实验室或其他适当的环境中进行,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校准记录表格需要进行规范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子秤校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维护公平交易秩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对电子商业秤、电子计量器等电子秤的校验操作。

第三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安全,维护仪器设备功能完好。

第四条质量检测机构应加强对电子秤校验操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校验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第五条校验单位应对校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校验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电子秤校验操作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校验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第七条校验单位应定期对校验操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第八条本规程的遵守和实施由校验单位负责。

第二章电子秤校验前准备第九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先进行系统性的准备工作。

第十条检查校验设备的完好情况,生成出厂检定证书,确保校验设备可靠。

第十一条校验单位应保证校验设备与校验标准设备的连接正确可靠。

第十二条校验单位应对校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验,确保其准确性。

第十三条校验单位应确认校验设备与被校验对象之间的电子连接线路正确连接。

第十四条校验单位应确认校验设备的电源充足,以确保正常的校验操作。

第十五条校验单位应做好周边环境的准备工作,确保校验操作的稳定性。

第十六条校验单位应建立校验设备的档案,记录设备的规格、型号、校验日期等信息。

第十七条校验单位应制定校验设备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第十八条校验单位应定期检查校验设备的封存情况,防止被人为篡改。

第三章校验操作流程第十九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制定详细的校验操作流程。

第二十条校验单位应按照标准要求,确认被校验电子秤的相关参数和规格。

第二十一条校验单位应使用校准砝码,对电子秤进行零位校准。

第二十二条校验单位应按指定负载,对电子秤进行负载校准。

第二十三条校验单位应对电子秤进行不良环境试验,检测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衡器计量检定规程

衡器计量检定规程

衡器计量检定规程
衡器计量检定规程
衡器是广泛应用于生产、科研、质检、医疗等领域的一种重要的计量设备。

由于其精密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规范的计量检定。

以下是衡器计量检定的规程。

一、检定前准备
1.检定前需确定检定的衡器型号和规格、精度等参数。

2.将检定的衡器从使用环境中拆卸并清洗干净。

3.检查衡器外观是否完好并检查重要部位的功能是否正常。

二、检定方法
1.检定范围
根据衡器的型号和精度,选择合适的检定器具,并按照要求建立检定台账。

2.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检定时,需要确定测量不确定度,避免测量误差的影响。

计算方法为:
U = k × (C2 + L2)1/2
其中,U表示测量不确定度;k表示覆盖系数,通常取2;C表示仪器
标准差;L表示仪器指示误差。

3.检定精度要求
在进行衡器计量检定时,应根据衡器的精度要求,选取合适的防风罩、温度计和平衡器,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稳定,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
行调整和校准。

4.检定结果评定
衡器计量检定合格的标准为:检定误差不大于衡器相应精度的1/3。

三、检定报告
1.检定报告要包含以下内容:
衡器型号、序列号、检定日期、检定人员名称、检定器具名称、检定
结果,以及检定结论。

2.对检定结果若不符合规定,应说明原因并提出更正和改善方法。

以上是衡器计量检定规程的相关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
流程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电子秤作为一种常见的计量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

秤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商品的计量准确度及质量控制,因此,对电子秤的校验安全操作规程应引起重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分别是准备工作、基本操作、校验后处理。

一、准备工作1.检查秤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松散螺丝、接线。

2.检查秤的电源是否正常。

3.准备标准秤重物。

4.确认本次校验所使用的校验器是否符合规定,并进行必要的保养和检修。

二、基本操作1.准备好校验仪器(在使用之前仪器要进行校验),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

2.先用标准秤重物对校验器进行校验。

3.对电子秤进行预热,使其达到工作状态。

4.将标准秤重物摆放在秤盘中心,调整秤的可调节脚,使秤处于水平状态。

5.对电子秤进行零点校准,以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

6.进行全秤范围的校准,一般可根据使用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校准。

7.进行重量判断:根据校准结果与使用要求,判断电子秤是否符合相应的测量要求。

三、校验后处理1.记录校验结果,按照相关要求留存校验记录和校验报告。

2.对校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校验结果进行问题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

3.对有问题的秤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4.对电子秤进行清洁和保养,避免其出现故障或者误差。

以上就是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遵守实际校验步骤、使用合适的校验仪器、及时处理校验后的相关问题,以保证电子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这些规范操作的执行可以降低电子秤出现故障与误差的概率,从而保障贸易活动的公平和准确计量。

天平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天平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天平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天平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一、引言
天平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重要设备,它的准确性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校验天平的标准操作规程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二、校验之前的准备工作
1. 准备标准重物
2. 清洁天平及环境
3. 确保天平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三、校验操作步骤
1. 校验零点偏移
a. 将天平清零
b. 用标准重物(通常为500g)称重,记录测得的重量
c. 如有偏差,调整天平使其回到零点
2. 校验线性度
a. 使用不同的标准重物逐个进行称重
b. 记录测得的重量
c. 根据记录数据绘制出天平的线性度曲线
3. 校验重复性
a. 依次称重同一标准重物三次
b. 记录三次测量得到的结果,并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
四、校验结果的处理
1. 比较校验结果与随机误差范围
2. 如发现校验结果不在合理范围内,应及时检修天平并重新进行校验
五、校验之后的处理
1. 清理校验所用的标准重物
2. 清理天平及环境
3. 将校验结果记录在相关的校验表格上
六、总结
天平校验标准操作规程是确保实验室工作准确性的重要步骤,实验人员应遵循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校验,并且根据校验结果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磅秤盘秤电子秤校验规程

磅秤盘秤电子秤校验规程

磅秤、盘秤、电子秤校验规程1.0目的为保证磅秤、盘秤、电子秤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适用于公司所使用的磅秤、盘秤、电子秤。

3.0校验人员校准负责人负责制定磅秤、盘秤、电子秤的校准程序,并依照该指导书执行对磅秤、盘秤、电子秤的校准工作。

4.0校准条件4.1校准工具:标准砝码4.2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3±3)℃相对湿度:≤70%RH。

5.0校验及评定内容5.1将被校磅秤、盘秤、电子秤放在平台上使载物面保持水平,清洁被校秤的载物台面,进行归零。

5.2分别使用(1、2、5、10、20)kg的砝码或根据被校秤实际量程范围内平均3-5点进行校准。

每个重量读数三次取平均,记录载《检定/校准记录》中。

5.3根据下式计算误差:△(%)=(G-g)/G×100式中:G---标准砝码示值;g---电子称读值。

5.4所有校准值的误差均在±1%以内,判校准合格。

5.5测量结果处理完成磅秤、盘秤、电子秤的校准工作之后,需对校准结果作出判断。

1)如果磅秤、盘秤、电子秤的校准结果被接受,则在磅秤、盘秤、电子秤或包装盒上贴上校准合格标签,以确定其使用状态。

2)如果磅秤、盘秤、电子秤的检定结果不被接受,则需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6校准记录校准完后需填写校准记录由实验室或档案室保存至少3年。

6.0校验周期校准周期可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最多不超过1年;7.0参考文件JJG42-2001工作玻璃浮计检定规程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8.0记录表格校验记录校验记录型号: TGT-500A 仪器编号: CD-01 标准砝码编号: CKFM-01 允差:±0.02。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4 页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前5.1.1校验前对各秤清空,注意称重显示是否在零位如不要先归或调然校验前对各秤清空,注意称重显示是否在零位如不要先归或调然校验前对各秤清空,注意称重显示是否在零位如不要先归或调然校验前对各秤清空,注意称重显示是否在零位如不要先归或调然后再进行秤校验。

5.1.2参加校称的所有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5.1.3与操作人员联系,断开搅拌机电源并挂牌。

5.1.4指定专人用对讲机和中控随时保持联系。

5.2作业中5.2.1搬运砝码要轻拿放,不得撞击称体,摆放要均衡防止坍塌和物体坠落。

5.2.2中控员要随时用对讲机与加砝码人保持联系,证校验工作准确无误地进行。

5.2.3严禁在校称时启动搅拌机。

5.3作业后32/1865.3.1清理现场,按指定位置整齐摆放砝码。

5.3.2与中控人员联系确认后恢复供电。

5.3.3填写工作校称记录表。

6安全应急措施安全应急措施6.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根据害情况进行处置。

第 2 页共 4 页6.2发生高空坠落时,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包扎、止血固定措施并根据害情况处发生高空坠落时,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包扎、止血固定措施并根据害情况处置。

第 3 页共 4 页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整理范文,仅供参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4 页共4 页。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前言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电子秤校验的安全进行,保障测试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准确评估和测量电子秤的性能和准确性。

本规程适用于电子秤的校验工作。

二、安全准备1. 准备校验设备前,确保校验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没有损坏或故障。

2. 确保校验设备的电源连接正确,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源线。

3. 在校验设备上接地保护良好,防止静电引起的损坏或事故。

三、操作规程1. 校验前的准备工作(1)校验前,检查电子秤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若有,应立即停止校验工作,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2)清洁电子秤的工作台面和各个部件,确保无尘和无杂物。

(3)检查电子秤的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按键是否灵活可用。

(4)确认电子秤的工作环境符合校验要求,无干扰源和辐射源。

2. 校验操作步骤(1)通过标准物体进行校验前,确保标准物体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2)将标准物体放置在电子秤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其稳定不滑动。

(3)打开电子秤的电源,等待电子秤启动并稳定。

(4)根据校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校验模式,并按照校验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校验。

(5)记录电子秤的校验结果,确保准确记录校验的日期、时间和结果。

3. 校验后的处理(1)关闭电子秤的电源,断开电源线,并进行标准化的设备清理和维护。

(2)清理工作完成后,将校验文件和记录整理归档,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3)若发现电子秤的校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该电子秤,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修理或更换。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校验过程中,严禁触摸电子秤的内部元件或电子器件,以免发生触电或器件损坏。

2. 切勿将任何液体或金属物品直接倒在电子秤上,以免污染或损坏电子秤。

3. 校验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擅自进行校验工作。

4. 校验操作中,操作人员应佩戴防静电手套,并确保工作环境无静电干扰。

5. 在校验过程中,如有任何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发生,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公司在用的衡器(中准确度级别/Ⅲ类)。

正文
4.1术语
4.1.1最大秤量:不计添加皮重时的最大称量能力。

4.1.2最小秤量:小于该载荷值时称量结果可能产生过大的相对误差。

4.1.3称量范围:最小秤量和最大秤量之间的范围。

4.1.4实际分度值d :相邻两个示值之差,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

4.2校验前准备
4.2.1外观检查:检定前应对天平进行下述的目测检查。

4.2.1.1确认计量特征:准确度等级、最小秤量、最大秤量、实际分度值d 。

4.2.1.2标记:应具有法制计量管理标志(计量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

4.2.1.3衡器的使用条件和地点是否合适。

4.3校验内容
4.3.1日常校验:每天使用前,按称量范围要求对衡器进行校验,各载荷点的示值
误差应不超过相应载荷的最大允许误差要求。

4.3.1.1载荷点选择:零位(空载时)、测试重量1、2(重量1应≤当天最小称量
值;重量
2应≥当天最大称量值)。

4.3.1.2载荷位置:秤盘表面的中心位置。

4.3.2定期校验:每季度对在用的衡器校验一次。

4.3.2.1偏载误差:同一载荷下在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必须满足相应载荷最大允许
误差的要求。

4.3.2.1.1试验载荷选择1/3最大秤量的砝码。

单个砝码应放置在测量区域的中心
位置,若使用多个砝码,应均匀分布在测量区域内。

4.3.2.1.2按秤盘的表面积,将秤盘划分为四个区域,下图为天平偏载误差检定位
置示意图。

4.3.2.2重复性:同一载荷多次测量结果的差值(选择示值最大误差与示值最小误
差的差值)不得大于该载荷点下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4.3.2.2.1试验载荷应选择80%~100%最大秤量的砝码,测试次数不少于6次。

4.3.2.2.2测量中每次加载前应置零。

4.3.2.3示值误差:合格标准加载或卸载时,各载荷点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相应载
荷的最大允许误差要求。

4.3.2.3.1测试时,载荷从零载荷开始,逐渐的往上加载,直至加到最大秤量,然
后逐渐的卸下载荷,直到零载荷为止。

4.3.2.3.2试验载荷须包括以下载荷点:空载;最小秤量;1/3最大秤量;最大秤量。

4.3.2.3.3无论加载或卸载,应保证有足够的测量点数(不少于6点)。

4.4校验完后,将校验用砝码归位,衡器置零位,及时填写《衡器校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