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 全冠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合集下载

口腔修复学专业实践能力-8_真题-无答案

口腔修复学专业实践能力-8_真题-无答案

口腔修复学专业实践能力-8(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全冠修复中一般不会对牙髓产生危害的因素是A.牙体预备产热 B.磨牙过多C.消毒药物 D.取印模E.自凝塑料暂冠2. 为防止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戴入后食物嵌塞,应采取的措施除了A.恢复正确的邻接关系B.面边缘与邻牙一致C.去除对充填式牙尖D.去除该牙的接触 E.加深颊舌沟3. 全冠戴用后出现食物嵌塞可能的原因是A.冠轴面外形不良B.对颌牙有充填式牙尖C.面形态不良 D.接触点不良E.以上都对4. 倒凹区在支托同侧下方的基牙,有较大的组织倒凹而无法放置杆形卡环时,采用什么卡环形式A.回力卡环 B.倒钩卡环C.对半卡环 D.延伸卡环E.U形卡环5.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优点哪项是不正确的A.能很好地恢复牙体的形态和功能B.切割牙体组织少C.抗折力强,且颜色、外观逼真D.不变色,不变形 E.耐磨性强6. 牙龈会因失去食物按摩而废用萎缩是由于A.牙冠轴面突度过大B.牙冠轴面突度过小C.牙冠轴面无突度D.牙冠外展隙过小E.牙冠面食物排溢道不明显7. 下列哪项不是铸造金属全冠的适应证A.上颌第一磨牙隐裂B.下颌第二前磨牙舌尖斜折缺损C.上颌尖牙畸形D.下颌第二磨牙作为固定桥基牙E.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8. 全冠永久粘固后松动、脱落,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预备体轴壁聚合角过大B.咬合侧向力过大 C.修复体不密合D.牙周病 E.粘固失败9. 固定桥戴用后引起龈炎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基牙负荷加大 B.龈组织受压C.食物嵌塞 D.固位体边缘不密合E.粘结剂未去净10. 临床牙冠短小的左下第一磨牙行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时,以下措施可以增加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固位力的是A.预备形成龈下边缘B.减小轴面预备后的聚合度C.增加辅助固位形D.A+B+C E.B+C11. 金属烤瓷修复体的烤瓷材料内部哪种应力有利于金瓷结合A.拉应力 B.压应力C.扭转力 D.剪切力E.都不利12. 正中位是指A.韧带位 B.后退接触位C.牙尖交错位 D.姿势位E.以上均是13. 关于铸造金属全冠的描述正确的是A.铸造金属全冠的邻接关系不易恢复,容易造成食物嵌塞B.边缘线长,易发生继发龋坏C.牙龈易受刺激形成炎症D.修复后不能进行基牙的电活力测试E.修复后容易冷热激发酸痛,不适用于活髓牙14. 在铸造金属全冠牙体预备步骤中错误的是A.面预备先制备定深沟,再依面形态进行牙体预备B.在面沟窝处应减少牙体预备量,以防止损伤牙髓C.在颊舌面预备时,应尽量与轴面解剖外形一致D.邻面预备要与邻牙完全分离,并形成协调的就位道E.轴面预备的同时形成光滑连续的无角肩台15.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基底冠厚度至少为A.0.1mm B.0.3mm C.0.5mmD.1mm E.2mm16. 下面哪项不是铸造金属全冠牙体预备的要求A.轴面预备后相互形成6°的内聚角B.轴面预备后无倒凹C.面预备应与面解剖外形相一致D.颈部形成1mm以上的斜面肩台E.牙体预备完成后应点线角清晰圆钝17. 用于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是A.哥特弓描记法 B.肌肉疲劳法C.肌监测仪法D.卷舌法加上医师经验E.以上都是18. 患者,男,51岁,下颌右侧678缺失。

口腔修复学 全冠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口腔修复学 全冠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5. 调 磨改过多,由于牙体预备不足,或患牙预 备后伸长,戴牙时已经将 面磨得过薄
6. 磨耗过多,如咀嚼硬物,磨牙症等
修复体破损处理方法:
1. 前牙陶瓷全冠或烤瓷冠局部破裂、折断,可用氢 氟酸溶液酸蚀断面1-2分钟,树脂修复
2. 树脂全冠折断的处理可用氯仿溶胀后修理

3. 大范围破损、穿孔的金属修复体原则上应重做
咬合痛的原因和处理:
1. 短期内:多由创伤 引起。患者有咀嚼痛伴有叩 痛,发病时间不长,创伤性牙周炎不严重,通过 调 ,症状就会很快消失
2. 戴用一段时间后:结合触诊、叩诊和x线片检查, 确定是否有创伤性牙周炎、尖周炎、根管侧穿、 外伤性或病理性根折等,然后再做对因治疗
二、食物嵌塞
定义:食物嵌入或滞留在牙齿或修复体的邻接面的现象 原因: 1. 修复体与邻牙或与其他修复体之间无接触或接触不良 2. 修复体轴面外形不良,如 外展隙过大,龈外展隙过于
自发性疼痛的处理:
1. 牙髓炎:明确诊断后,再决定是拆除修复体还是 局部打孔,做牙髓治疗
2. 如有咬合创伤,调 、观察。牙周炎或尖周炎, 根据病因做相应治疗
3. 桩冠修复后出现的尖周感染:尖周刮治或根尖切 除等
4. 异种金属直接接触一般应拆冠重做
一、疼痛
1. 过敏性疼痛 ➢ 修复体粘固后过敏性疼痛原因 ➢ 修复体使用之后出现过敏性疼痛 2. 自发性疼痛 3. 咬合痛
2. 牙龈退缩:修复时牙龈有炎症、水肿或粘固后 牙龈萎缩等,均造成牙本质暴露,引起激发性 疼痛
3. 粘固剂脱落或溶解:修复体不密合、松动;粘固 剂或粘固操作不良,粘固剂溶解、脱落、失去封 闭作用
一、疼痛
1. 过敏性疼痛 ➢ 修复体粘固后过敏性疼痛原因 ➢ 修复体使用之后出现过敏性疼痛 2. 自发性疼痛 3. 咬合痛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后并发症的分析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后并发症的分析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后并发症的分析作者:罗晔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全冠修复后对基牙,牙周组织,临牙等组织出现并发症,分析原因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临床观察286例冠修复体。

全冠修复体共1064个,有82个修复体出现并发症,占12.98%。

结果修复后的并发症为:绷瓷,基牙牙髓炎,食物嵌塞,基牙松动,修复体脱落,牙龈变色。

结论为减少金属烤瓷修复后的并发症,应严格把握适应症,提高备牙技术。

【关键词】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并发症金属烤瓷修复体色泽美观,佩戴舒适,耐磨性强,深受患者欢迎,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伴随着修复后的并发症也不断增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2年12月,行金属烤瓷牙修复出现并发症的患者61例,共82件;其中男30例,女31例,年龄19-66岁。

前牙58个,后牙24个。

1.2 方法选择适应症:①有缺失牙者:基牙不松动,牙周健康,并排除牙髓炎及尖周病变者。

②有缺损牙者:单个牙缺损超过健康牙体的1/3,充填物反复脱落,或残冠已作过完善根管治疗,或牙体重度磨耗,敏感不适,影响咀嚼。

并排除牙髓、牙周及尖周病变,牙齿不松动。

按常规方法进行牙体制备,取模,比色,加工制作,冠适戴,粘固。

2 结果金属烤瓷修复体至戴于口内后发生并发症有:崩瓷或裂瓷17例;基牙牙髓炎及根尖炎3例;食物嵌塞5例;慢性牙龈炎11例;修复体松动脱落5例;咬合痛7例;基牙松动5例;咀嚼效率低4例;美观效果差5例。

2.1 崩瓷或瓷裂 17个咬合面或非负重区瓷层脱落。

处理方法:瓷层脱落较少直接在口内行树脂修复,大片脱落者重新制作修复。

2.2 基牙牙髓炎及根尖炎 3个基牙出现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症状,2例因烤瓷桥难以拆除而选择从修复体合面行牙体治疗,1例为单冠,拆除后行牙体治疗,再重新粘固。

2.3 食物嵌塞有 5例患者出现食物嵌塞。

其中3例修复体与邻牙形成阶台,或对颌牙为充填式牙尖,调磨后症状缓减。

口腔修复学单选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修复学单选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修复学单选复习题(含参考答案)1、2112缺失,牙槽嵴丰满,从美观角度,在制作可摘局部义齿确定就位道时,在观测仪上模型倾斜可采用。

A、向前倾斜B、向颊侧倾斜C、向舌侧倾斜D、向后倾斜E、不作倾斜答案:D2、解剖式牙牙尖斜度为A、0°B、35°C、30°D、10°E、20°答案:C3、在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中,关于对牙龈组织的保健,错误的说法是A、修复体龈边缘必须位于龈嵴顶以下B、修复体要高度磨光C、正确恢复牙冠外形高点D、修复体轴面形态有助于对龈组织给予功能性刺激E、人造冠龈边缘与患牙十分密合答案:A4、全冠粘固后出现牙龈炎,其可能的原因,除了A、冠边缘过长B、咬合早接触C、冠边缘不密合D、龈沟内粘固剂残留E、轴壁突度不良答案:B5、增强桩冠固位的方法哪项是错误的A、根颈部做肩台预备,增加冠的稳定性B、尽可能多保存残留牙冠组织,以增加冠桩的长度C、尽可能利用根管的长度,需要时冠桩可达根尖D、用铸造冠桩增加冠桩与根管壁的密合度E、根管预备成椭圆形,减小根管壁的锥度答案:C6、哪项不是戴入义齿后疼痛的原因A、牙槽嵴上有骨尖、骨嵴等B、基托边缘伸展过长或边缘过锐C、义齿在正中咬合和侧方合时有早接触或合干扰D、基托组织面与黏膜不密合E、义齿不稳定答案:D7、上颌无牙颌的解剖标志不包括A、颧突B、颤动线C、切牙乳突D、“P"切迹E、唇皱答案:E8、全口义齿侧方牙合时平衡侧牙尖工作斜面A、下牙颊斜面、上牙舌斜面B、上下牙舌斜面C、上牙舌尖颊斜面、下牙颊尖舌斜面D、上下牙颊斜面E、上牙颊尖远中斜面、下牙颊尖近中斜面答案:C9、全冠预备时,轴壁正常聚合角一般为A、10°~20°B、0°~2°C、2°~5°D、5°~100°E、无具体要求答案:C10、关于全口义齿牙合平面位置测定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与下颌两侧牙槽嵴平行B、与鼻翼耳屏连线平行C、在上唇下缘以下2mmD、平分牙合间距离E、与瞳孔连线平行答案:A11、设计修复体龈缘的位置时不必考虑A、患牙的形态B、患牙的牙周情况C、修复体的固位D、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E、咬合力的大小答案:E12、无牙合牙槽嵴严重吸收的患者宜采用A、金属合面牙B、半解剖式牙C、解剖式牙D、瓷牙E、非解剖式牙答案:E13、与后腭杆相比,前腭杆的特点为A、厚而宽,厚度约1.5~2mm,宽度约3.5mmB、厚而宽,厚度约2mmC、薄而宽,厚度约1~1.5mm,宽度约3~3.5mmD、薄而宽,厚度约1mm,宽度约8mmE、薄而宽,厚度约0.5mm,宽度约5mm答案:D14、不属于烤瓷熔附金属全冠适应证的是A、青少年恒牙出现氟斑牙、变色牙、四环素染色牙、釉质发育不全时B、龋洞或牙体缺损大不能采用充填治疗时C、前牙错位、扭转不能或不宜做正畸治疗者D、需做烤瓷桥固位体的基牙E、成人前牙缺损不宜做其他方法修复时答案:A15、以下哪项是固定桥最重要的支持基础A、牙周膜B、牙龈C、黏膜D、结合上皮E、牙槽骨答案:A16、上颌义齿边界解剖标志包括A、上颌前庭黏膜反折皱襞B、腭小凹后2mmC、翼上颌切迹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答案:D17、以下情况会加大基牙的负担,除了A、卡环与基牙牙冠表面接触面大,卡环刚性大B、缺牙数目多、缺牙间隙长C、义齿欠稳定,咬合不平衡D、牙槽嵴丰满E、基托下黏膜松软、移动度大答案:D18、牙槽骨吸收超过基牙根长多少时,须考虑增加基牙A、3/4B、1/3C、1/2D、4mm以上E、2/3答案:B19、铸造牙合支托在基牙缘处的厚度应不小于A、1.5~2.0mmB、0.5~1.0mmC、2.0~2.5mmD、2.5~3.0mmE、1.0~1.5mm答案:E20、若双端固定桥的一端设计为3/4冠固位体,另一端为全冠固位体,制作固定桥蜡型时,最宜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A、在口内直接制作B、在模型上制作C、先在模型上制作,后在口内完成D、先在口内制作,后在模型上完成E、以上都不适宜答案:B21、以下关于桩冠外形的描述,正确的是A、与根管壁不宜太密合.以利就位B、与根部外形一致C、从根管口到根尖为圆柱状D、横径为根径的1/2E、圆形答案:B22、固定修复体设计龈上边缘适用于A、缺损至龈下B、老年患者牙龈退缩明显,牙冠轴面突度过大C、全瓷冠的唇侧D、害怕磨牙者E、牙冠短小者答案:B23、全口义齿使用一段时间后引起髁状突后移,并出现颞颌关节病症状,其原因可能是A、确定垂直距离过高B、前伸合不平衡C、确定垂直距离过低D、咬合压力过大E、义齿固位不良答案:C24、男60岁。

口腔修复学重点试题

口腔修复学重点试题

第二章牙体缺损修复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1.教学内容(1)牙体缺损修复的种类(2)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3)固定修复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4)嵌体及部分冠修复(5)铸造金属全冠修复(6)烤瓷全冠修复(7)牙体缺损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2.目的要求通过课堂讲解,要求学生在掌握牙体缺损修复的种类和原则,熟悉固定修复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把握牙体缺损修复各种修复体适应症的选择,并熟练掌握各类修复体制作的要点和基本步骤。

重点和难点1.重点(1)牙体缺损修复的基本原则(2)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3)各类修复体适应症的把握(4)铸造金属全冠修复体的制作(5)烤瓷全冠修复体的制作2.难点(1) 牙体缺损修复的基本原则(2) 各类修复体适应症的把握(3) 铸造金属全冠的牙备要点(4) 烤瓷全冠的牙备要点试题及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嵌体2.牙体缺损3.桩冠4.CAD/CAM 5.抗力形6.全冠7.高嵌体8.固位形9.PFM10.牙体预备11.种植体全冠12.3/4冠【A型题】1.制作活髓后牙全冠时,钉洞固位形常用在( )。

A.牙合面的沟窝处B.牙釉质C.功能斜面区D.牙尖区E.边缘嵴2-增加全冠的固位力可采取的一些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使用粘结性能良好的粘结剂B.尽量保持牙合龈高度C.备牙时增加预备体表面的粗糙度D.窝洞的点线角清楚E.修复体与预备体应紧密接触3.粘结力的产生是由于( )。

A.分子间结合键的键力B.吸附力C.分子引力D.机械嵌合力E.以上都是4.在以下关于全冠固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预备体的聚合度与固位有关B.约束力是一种接触力C.摩擦力的大小与修复体和预备体的密合性有关D.全冠的牙合面形态与固位有关E.全冠沿切线方向的固位力主要来自于摩擦力和粘结力5.在以下关于粘结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树脂类的粘结力大于无机盐类B.粘结力的形成无需机械性锁牙合作用C.对修复体的边缘封闭可起重要作用D.黏固材料的被膜越厚越好E.粘结面可作粗化处理6.有关鸠尾固位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分析及处理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分析及处理
如 果牙 线 不加 力就 能 轻松 通过 , 说 明邻 接过 松圆 则 。 而触 点 过松 的全 冠 经 加 瓷 或 加焊 重 新 恢 复 良好触 点 再粘 固就可 避免 。5 O例 中 ,最 早 出现 嵌塞 的 1 0
嵌 入在 全冠修 复体 和牙 的邻 接 面。 2 、病 因分 析 :在 5 0例食 物嵌 塞 中 ,以垂 直 性食 物嵌 塞为 主 ,有 4 3例 ,占 8% ;剩余 的 7例 6 为混 合 性食 物 嵌 塞 占 1%。 全冠 修 复 后 食 物嵌 塞 4
在重新 制作 的 4 2例 中 无 食 物 嵌 塞 者 3 O例 , 占 7 %;仅有轻微嵌塞者为 7 ,占 l%;仍然有嵌 l 例 7 塞 者 5例 , 占 l%,总有 效率 占 8%。 2 8 讨 论 全 冠 修 复 后 出现 食 物 嵌 塞 的因 素 很 多 ,在 文 献 中 全 晓 明等 发 现 触 点 问题 是 主 要 的致 病 原 因『 3 1 际上 在有 关 文献 中 的大多 数病 例 是不 。实 应 该 出现 的 ,医生 在 粘 固全 冠前 ,常 规 使 用邻 面 接 触 检 查 片 和牙 线 来 检 查 触 点 。用 牙 线 来 检查 有 无 阻挡 ,如果 牙线 加 力不 能通 过 ,说 明邻 接过 紧 ;
素 之一 。我 们通 过 2年 多 的 跟踪 观 察 ,针 对 临 床 5 全冠 修 复过 程 中 出现 的食 物 嵌 塞 问题 进 行 了 0例 病 因分 析 ,并 重 新 设 计 、精 心制 作 和 妥 善 修 复 ,
收到 了满意 的临床效 果 。 资 料 与 方 法 l 、临 床 资料 :收 集 2 0 0 4年 1 月 ~2 o 0 6年 3月 在我 科 做 全冠 修 复 2个 月 到 半年 后 出 现食 物 嵌 塞 的病 例 5 0例 。这 5 0例 患 牙 的共 同特 点 是 全 冠初 戴 时 均 为触 点 良好 ,无 食 物嵌 塞 现象 ,戴 用一 段 时间后 出现嵌 塞 。评定 的标 准 【 2 1 是 以患 者 的 主 观感 觉 和 医 生检 查 有 无 食 物 滞 留 或者

口腔修复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口腔修复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口腔修复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与固定桥桥体承受力大小有关的是桥体的A、龈面形态B、轴面形态C、自洁形态D、厚度E、颊舌径正确答案:E2、在PFM修复体制作时金属底冠太薄,会导致A、都是B、瓷收缩会引起金属基底变形C、降低金-瓷界面热稳定性D、受力时会发生碎裂E、易致瓷裂正确答案:A3、桩核冠修复中,对冠部余留牙体组织的错误处理为A、去除腐质B、去除薄弱的牙体组织C、沿龈乳头切除冠部余留牙体硬组织D、尽可能保留冠部余留牙体硬组织E、去除无基釉正确答案:C4、下列含β-半水硫酸钙的石膏是A、硬石膏B、超硬石膏C、生石膏D、无水石膏E、普通熟石膏正确答案:E5、关于固定桥固位体设计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应具有良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B、必须选择全冠C、有共同就位道D、基牙两端固位体的固位力应基本相等E、采取防止基牙牙尖折裂措施正确答案:B6、全口义齿颌位关系的确定是指A、确定正确的颌间距离B、叫正下颌习惯性错误颌位C、恢复面部生理形态D、恢复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的生理后位E、确定面部垂直距离正确答案:D7、关于牙列缺失后骨组织改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颌弓的外形逐渐缩小B、上下颌骨逐渐失去原有的形态和大小C、上下颌骨的改变主要是颌骨的萎缩D、形成牙槽嵴后吸收加快E、下颌弓的外形逐渐变大正确答案:D8、前伸牙合时上后牙尖的工作斜面是A、上牙颊舌尖的颊斜面B、上牙舌尖的颊斜面C、上牙颊尖的舌斜面D、上牙颊尖的近中斜面E、上牙舌尖的远中斜面正确答案:E9、对腭小凹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软硬腭交界处的稍后方B、数目多为并列的两个,左右各一C、位于腭中缝后部的两侧D、上颌义齿的后缘应止于腭小凹E、腭小凹是口内黏膜腺导管的开口正确答案:D10、铸造金属全冠就位的标志是A、修复体的龈边缘到达设计位置B、修复体在基牙上就位后稳定无翘动C、咬合基本合适D、所有选项都是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D11、牙体缺损除产生牙髓、牙周及咬合症状等不良影响外,还包括A、尖锐边缘可损伤舌及口腔黏膜B、前牙牙体缺损直接影响美观、发音C、全牙列残冠、残根可降低垂直距离,影响面容及心理状态D、残冠、残根可成为病灶影响全身健康E、均为不良影响正确答案:E12、不适合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是患者患有A、牙周病B、肝炎C、偏头痛D、癫痛E、高血压正确答案:D13、后牙3/4冠与前牙3/4冠在牙体预备中的主要不同是A、邻轴沟深度B、邻轴沟方向C、邻轴沟形态D、合面沟与切端沟E、邻轴沟位置正确答案:D14、铸造牙合支托的长度为A、磨牙近远中径的1/2B、磨牙近远中径的1/3C、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2D、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4E、磨牙近远中径的1/4正确答案:E15、可摘局部义齿的恢复功能部分是A、固位体C、人工牙D、连接体E、均非正确答案:C16、修复体牙体预备的固位形不包括A、箱形固位B、倒凹固位C、钉洞固位D、鸠尾固位E、沟形固位正确答案:B17、桥体合面形态应做到A、边缘嵴形态要正确恢复B、复桥体合面应形成颊沟和舌沟C、桥体与固位体之间应形成一定的内、外展隙及邻间隙D、合面功能牙尖与对颌牙的接触应均匀E、各点均应做到正确答案:E18、在以下关于全冠咬合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必须恢复原有的面大小与形态B、无早接触C、应与邻牙面形态相协调D、力方向接近牙齿长轴E、应与对颌牙面形态相协调正确答案:A19、复合固定桥包括的牙单位一般为A、2个或2个以上B、3个或3个以上C、4个或4个以上D、1个或1个以上E、5个或5个以上正确答案:C20、半固定桥的活动连接体的栓体位于B、桥体C、固定连接体D、基牙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B21、口腔颌面部视诊内容包括A、面部皮肤颜色、营养状态B、颌面部外形对称性,有无缺损C、颌面各部分之间比例关系是否协调,有无颌面部畸形D、口唇的外形,唇部松弛程度,笑线的高低,上下前牙位置与口唇的关系E、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E22、铸造全冠牙体预备提供的合面间隙一般为A、2.5mmB、1~2mmC、0.5~1mmD、2.5~3mmE、1.5mm正确答案:C23、下列人工牙要达到的目的不包括A、尽可能恢复患者有个体特征的自然的外观B、部分恢复发音功能C、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消化功能D、部分恢复咀嚼功能E、保护牙槽嵴和黏膜组织正确答案:C24、根据对所承受的合力的支持方式不同,可摘局部义齿可分为A、牙支持式、黏膜支持式、牙槽骨支持式B、牙支持式、混合支持式、黏膜支持式C、都不是D、黏膜支持式、混合支持式、牙槽骨支持式E、牙支持式、混合支持式、牙槽骨支持式正确答案:B25、一般情况下,拔牙后多长时间适宜于固定义齿修复A、拔牙后2个月B、拔牙后4周C、拔牙后3个月D、拔牙后3周E、拔牙后6周正确答案:C26、右上2缺失,以右上3为基牙设计单端固定桥的条件是A、患者合力过大B、右上2缺隙大C、右上3牙冠短小D、右上2缺隙小力不大E、右上3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正确答案:D27、男,75岁。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后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后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后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金属烤瓷全冠是目前进行牙体修复的常用技术,因其形态、颜色逼真,使用舒适而被广泛采用。

但在临床中发现部分患者在修复后出现了各种遗留问题,笔者对常见问题进行了统计、研究,分析各种问题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金属烤瓷全冠问题措施金属烤瓷全冠(PFM)是口腔科常用的一种牙体修复技术,因其形态、色泽逼真自然,使用舒适,修复效果好,所以在临床被广泛应用。

资料与方法本次研究采集了门诊患者80例,所有病例均为PFM修复。

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20~50岁。

按牙位,前牙修复47例,后牙修复33例,修复后时间0.5~7年。

方法:分别观察每例患者所修复牙齿的牙龈形态、颜色,修复体边缘密合情况,牙齿邻接情况,牙体松动度,修复体外观及有无基牙疼痛等。

分别对表现出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结果本次研究只统计每位患者表现出的一个主要症状,对同时出现的其他次要症状不进行重复统计。

基牙疼痛11例,牙龈红肿17例,牙龈变色8例,食物嵌塞9例,牙冠崩瓷6例,基牙松动7例,全冠脱落6例,边缘不密合16例。

见表1。

讨论由本研究可以看出,不规范的PFM修复操作,带来了很多遗留问题。

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分别进行原因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基牙疼痛:基牙疼痛的原因一方面是PFM粘结后暂时的过敏症状,该症状在一定时间后可自行减轻至消除。

如果是长时间的反复疼痛,其原因有:①备牙时损伤牙髓,引发牙髓炎;②修复前牙髓或根尖已有炎症而未作治疗;③戴牙时,调颌不到位,出现创伤颌;④全冠边缘不密合,发生继发龋。

应对措施:和患者进行沟通,拆除全冠,进行常规牙髓治疗后,重新粘接,治疗期间应制作临时冠。

如患者不同意或拆除困难,可在全冠颌面直接开髓进行常规牙髓治疗,严密充填。

对创伤颌可进行调颌处理。

牙龈红肿:其发生的原因有:①全冠边缘过长,压迫牙龈;②嵌塞食物压迫;③未彻底清除的多余粘结剂刺激牙龈;④金属过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若牙体预备时损伤大,术后未采取保护措施,牙 髓常常充血处于激惹状态
3. 粘固时,消毒药物刺激、戴冠时的机械刺激、冷 刺激加上粘固剂中的游离酸刺激
4. 若粘固后牙长时间持续疼痛,说明牙髓受激惹严 重,或可发展为牙髓炎
修复体使用之后出现过敏性疼痛:
1. 继发性龋:多由于牙体预备时龋坏组织未去尽, 或未做预防性扩展
松动、脱落的处理: 1. 如为设计、制作的原因应重做 2. 如为创伤 所致,应磨改调 抛光后重新粘固 3. 如因粘固失败,可去除残留粘固剂,粘固面做常规
处理,选用优质粘固材料重新粘固
4. 如根管呈喇叭口状,或修复体与牙体不密合,可 在清除陈旧粘固料、清洁干燥后,酸蚀牙体表面, 以树脂类粘结剂粘固
菌性代谢产物的刺激可引起龈炎,出现疼痛、龋 病和牙周炎
食物嵌塞的处理方法: 1. 邻接不良、外展隙过大者,一般需拆除重做 2. 面形态不良者,可修去过锐边缘嵴,加深颊舌
沟,磨去食物排溢沟,调磨对颌充填式牙尖等
3. 试冠时仔细消除引起食物嵌塞的因素后,仔细磨 光再粘固
4. 如邻牙有牙体缺损,可利用邻牙充填治疗或做修 复体恢复正常邻接
2. 牙龈退缩:修复时牙龈有炎症、水肿或粘固后 牙龈萎缩等,均造成牙本质暴露,引起激发性 疼痛
3. 粘固剂脱落或溶解:修复体不密合、松动;粘固 剂或粘固操作不良,粘固剂溶解、脱落、失去封 闭作用
一、疼痛
1. 过敏性疼痛 ➢ 修复体粘固后过敏性疼痛原因 ➢ 修复体使用之后出现过敏性疼痛 2. 自发性疼痛 3. 咬合痛
咬合痛的原因和处理:
1. 短期内:多由创伤 引起。患者有咀嚼痛伴有叩 痛,发病时间不长,创伤性牙周炎不严重,通过 调 ,症状就会很快消失
2. 戴用一段时间后:结合触诊、叩诊和x线片检查, 确定是否有创伤性牙周炎、尖周炎、根管侧穿、 外伤性或病理性根折等,然后再做对因治疗
二、食物嵌塞
定义:食物嵌入或滞留在牙齿或修复体的邻接面的现象 原因: 1. 修复体与邻牙或与其他修复体之间无接触或接触不良 2. 修复体轴面外形不良,如 外展隙过大,龈外展隙过于
5. 调 磨改过多,由于牙体预备不足,或患牙预 备后伸长,戴牙时已经将 面磨得过薄
6. 磨耗过多,如咀嚼硬物,磨牙症等
修复体破损处理方法:
1. 前牙陶瓷全冠或烤瓷冠局部破裂、折断,可用氢 氟酸溶液酸蚀断面1-2分钟,树脂修复
2. 树脂全冠折断的处理可用氯仿溶胀后修理

3. 大范围破损、穿孔的金属修复体原则上应重做
第三章 第十一节
牙体缺损修复后可能出现的 问题及处理
刘琦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疼痛
1. 过敏性疼痛 ➢ 修复体粘固后过敏性疼痛 ➢ 修复体使用后过敏性疼痛 2. 自发性疼痛 3. 咬合痛
修复体粘固后过敏性疼痛原因:
1. 患牙为活髓牙,在经过牙体切割后,暴露的牙本 质遇冷、热刺激会出现牙本质过敏现象
四、修复体的松动、脱落
原因: 1. 修复体固位不足,如轴壁聚合角过大。 龈距太
短,修复体不密合,冠桩过短,固位型不良 2. 咬合创伤、 力过大, 力集中,侧向力过大
3. 粘固失败,如粘固时,材料选用不当,粘固剂失 效,牙面及修复体粘固面未清洗干净,干燥不彻 底,油剂、唾液污染,粘固剂尚未完全结固时, 患者咀嚼破坏了结固等
自发性疼痛的处理:
1. 牙髓炎:明确诊断后,再决定是拆除修复体还是 局部打孔,做牙髓治疗
2. 如有咬合创伤,调 、观察。牙周炎或尖周炎, 根据病因做相应治疗
3. 桩冠修复后出现的尖周感染:尖周刮治或根尖切 除等
4. 异种金属直接接触一般应拆冠重做
一、疼痛
1. 过敏性疼痛 ➢ 修复体粘固后过敏性疼痛原因 ➢ 修复体使用之后出现过敏性疼痛 2. 自发性疼痛 3. 咬合痛
5. 如为固位形差,重新修改预备基牙,改善固位后 重做
五、修复体破裂、折断、穿孔
修复体破损的原因: 1. 外伤,如受外力、咬硬物 2. 材料因素,如瓷的脆性较大,树脂强度较低,
特别是在薄弱处 3. 制作因素,如局部棱角锐边,应力集中处易折
断以及铸造修复体表面砂眼等
4. 力过大,在深覆 、咬合紧,存在创伤时, 容易出现折断
2. 使用时应注意用力的大小及方向,观察患者的 反应,切忌用力过猛,防止牙尖折裂或损伤牙 周膜。修复体快脱位时,以左手手指夹持修复 体,防止冠脱落或患者误吞
嵌体的拆除:
1. 用磨切和撬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先用刀边 砂石或车针在 缘处或嵌体峡部切断,以小凿 分段取出
敞开
3. 面形态不良, 边缘嵴过锐,颊舌沟不明显, 食物排溢不畅
4. 平面与邻牙不一致,形成斜向邻面的倾斜面 5. 修复体有悬突或龈边缘不密合 6. 对颌牙有充填式牙尖(杵臼式牙尖)等
食物嵌塞出现的临床症状: 1. 胀痛不适,嵌入或滞留的食物可以直接压迫牙龈
引起疼痛 2. 滞留食物发酵、腐败、发生口臭,分解产物和细
4. 对于折断牙冠部分的桩冠,如冠桩固位良好不易 拆除,可将残留树脂牙冠预备成核
六、塑料树脂冠变色、磨损、脱落
➢ 少见 ➢ 烤塑 ➢ 拆冠重做
七、修复体的拆除
冠的破除(方法和注意点): 1. 先将冠切破,破坏粘固剂的封闭作用,利用去冠
器上的钩缘钩住修复体的边缘,沿就位道相反方 向用去冠器柄上的滑动锤冲击末端,依靠冲击力 将残留粘固料震碎,破坏其密封,使修复体脱位
自发性疼痛的原因: 1. 牙髓炎、金属微电流刺激和根尖炎或牙周炎 2. 由于牙体切割过多,粘固前未戴暂时冠做牙髓
安抚治疗,牙髓受刺激由充血发展为牙髓炎
3. 戴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多见于继发龋引起的牙髓炎 4. 修复前根管治疗不完善,根尖周炎未完全控制 5. 根管侧壁钻穿未完全消除炎症 6. 咬合原因: 1. 修复体轴壁突度不良,如短冠修复体轴壁突度不
足、过大 2. 冠边缘过长,边缘抛光不良、悬突
3. 试冠、戴冠时对牙龈损伤 4. 嵌塞食物压迫 5. 倾斜牙、异位牙修复体未能恢复正常排列和外形
修复体粘固后出现龈缘炎的处理方法:
局部用消炎镇痛药消除炎症,调 ,尽可能消除 或减少致病因素,保守治疗后若症状不缓解,应拆 除修复体重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