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

合集下载

看守所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看守所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看守所内被监管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看守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看守所设立医疗科,负责看守所内医疗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医疗科设主任一名,负责全面工作;设医师、护士若干名,负责具体医疗工作。

3. 医疗科主任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确保看守所医疗工作依法依规进行;(2)组织制定看守所医疗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3)负责医疗科人员培训、考核和奖惩;(4)协调看守所内各部门,确保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4. 医师职责:(1)负责被监管人员的健康检查、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2)参与制定被监管人员的医疗方案,并监督实施;(3)对被监管人员的病情进行跟踪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4)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5. 护士职责:(1)负责被监管人员的护理工作,确保其生命安全;(2)协助医师进行医疗操作,确保医疗质量;(3)负责医疗文件的书写和保管;(4)定期进行护理工作总结,提高护理水平。

三、医疗安全管理1. 医疗科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医疗科应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3. 医疗科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妥善处理。

4. 医疗科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医疗科应加强对被监管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意识。

6. 医疗科应加强对被监管人员的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

四、医疗质量管理1. 医疗科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工作质量。

2. 医疗科应定期对医疗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医疗科应加强对医疗工作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4. 医疗科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最新-《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 精品

最新-《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 精品

《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篇一:最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目录第一部分医院基本标准综合医院---------------------------------------------第4页中医医院---------------------------------------------第8页中西医结合医院------------------------------------第11页专科医院口腔医院-----------------------------------------第16页肿瘤医院----------------------------------------第19页儿童医院----------------------------------------第20页精神病医院--------------------------------------第24页传染病医院--------------------------------------第28页心血管病医院------------------------------------第29页血液病医院--------------------------------------第30页皮肤病医院--------------------------------------第31页整形外科医院-----------------------------------第32页美容医院(2019年版)----------------------第33页骨科医院(2019年版)-----------------------第34页康复医院(2019年版)----------------------第37页疗养院------------------------------------------------第39页第二部分妇幼保健院基本标准一级妇幼保健院------------------------------------第40页二级妇幼保健院-------------------------------------------------第41页三级妇幼保健院-------------------------------------------------第42页第三部分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床位总数在19张以下的乡(镇)、街道卫生院---------第43页床位总数20至99张的乡(镇)、街道卫生院---------第45页第四部分门诊部基本标准综合门诊部--------------------------------------------------------第46页中医门诊部--------------------------------------------------------第46页中西医结合门诊部-----------------------------------------------第47页民族医门诊部-----------------------------------------------------第48页专科门诊部普通专科门诊部-----------------------------------------------第48页口腔门诊部-----------------------------------------------------第49页整形外科门诊部-----------------------------------------------第50页医疗美容门诊部(2019年版)----------------------------第50页第五部分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卫生站基本标准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2019年版)---------------第51页中医诊所-----------------------------------------------------------第52页中西医结合诊所--------------------------------------------------第53页民族医诊所--------------------------------------------------------第53页口腔诊所(2019年版)----------------------------------------第54页美容整形外科诊所-----------------------------------------------第54页医疗美容诊所(2019年版)----------------------------------第55页精神卫生诊所-----------------------------------------------------第56页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第56页卫生站-------------------------------------------------------------第57页第六部分村卫生室(所)基本标准--------------------------------第58页第七部分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基本标准口腔病防治所-----------------------------------------------------第58页职业病防治所-----------------------------------------------------第61页职业病防治院-----------------------------------------------------第62页第八部分急救中心、站基本标准急救站--------------------------------------------------------------第63页急救中心-----------------------------------------------------------第64页第九部分临床检验中心基本标准市(地级)临床检验中心---------------------第65页省、部临床检验中心------------------------第66页医学检验所(2019年版)-------------------第67页第十部分护理院、站基本标准护理站------------------------------------第68页护理院(2019年版)------------------------第69页第十一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第70页第一部分医院基本标准凡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20张以上。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本标准为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是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据。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欢迎阅读。

一、科室设置:至少设有整形外科、观察室、手术室、药房、化验室、处置室、治疗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一)每台手术床至少配备2.7名卫生技术人员;(二)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从事整形外科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的整形外科医师;(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三、房屋:(一)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二)每室必须独立;(三)手术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在两台手术床的基础上,每增加1台手术床应增加手术室使用面积7平方米。

四、设备:(一)基本设备:手术床2台和相应的成套整形外科手术器械吸引器显微镜电冰箱双极电凝器紫外线消毒灯高压灭菌设备(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医疗机构标准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为:1、有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2、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3、有适合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有相应的规章制度;6、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二)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三)有适合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六)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一、机构设置标准:1.医疗机构的设立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人口密度和医疗资源要求。

根据不同地区人口规模和医疗需求,合理进行医疗机构的分类和分级设置。

2.医疗机构的设立应根据覆盖范围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合理选择机构的规模和级别,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3.医疗机构的设立应遵循“规划先行、科学合理、适应需求、提高效益”的原则,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和冗员。

二、基础设施标准:1.医疗机构应具备齐全的医疗设备和设施,满足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设备应具备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2.医疗机构应设置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符合医疗服务流程和工作流程,确保医疗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就诊体验。

3.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三、人员配备标准:1.医疗机构应设置合理的人员配备,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应根据服务对象和规模设立相应的岗位和职业水平要求。

2.医疗机构应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体系,提高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3.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医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服务质量标准: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可靠。

包括医疗行为规范、临床路径管理、药品管理等方面。

2.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和反馈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需求。

3.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和疾病预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以上是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医疗机构应根据标准要求,不断完善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疗机构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可行性。

《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

《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

《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目录第一部分医院基本标准综合医院---------------------------------------------第4页中医医院---------------------------------------------第8页中西医结合医院------------------------------------第11页专科医院口腔医院-------------------------------------- ---第16页肿瘤医院------------------------------------- ---第19页儿童医院------------------------------------- ---第20页精神病医院--------------------------------------第24页传染病医院--------------------------------------第28页心血管病医院------------------------------------第29页血液病医院--------------------------------------第30页皮肤病医院--------------------------------------第31页整形外科医院-----------------------------------第32页美容医院(xx年版)----------------------第33页骨科医院(xx年版)-----------------------第34页康复医院(xx年版)----------------------第37页疗养院------------------------------------------------第39页第二部分妇幼保健院基本标准一级妇幼保健院------------------------------------第40页二级妇幼保健院-------------------------------------------------第41页三级妇幼保健院-------------------------------------------------第42页第三部分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床位总数在19张以下的乡(镇)、街道卫生院---------第43页床位总数20至99张的乡(镇)、街道卫生院---------第45页第四部分门诊部基本标准综合门诊部--------------------------------------------------------第46页中医门诊部--------------------------------------------------------第46页中西医结合门诊部-----------------------------------------------第47页民族医门诊部-----------------------------------------------------第48页专科门诊部普通专科门诊部-----------------------------------------------第48页口腔门诊部-----------------------------------------------------第49页整形外科门诊部-----------------------------------------------第50页医疗美容门诊部(xx年版)----------------------------第50页第五部分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卫生站基本标准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xx年版)---------------第51页中医诊所-----------------------------------------------------------第52页中西医结合诊所--------------------------------------------------第53页民族医诊所--------------------------------------------------------第53页口腔诊所(xx年版)----------------------------------------第54页美容整形外科诊所-----------------------------------------------第54页医疗美容诊所(xx年版)----------------------------------第55页精神卫生诊所-----------------------------------------------------第56页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第56页卫生站-------------------------------------------------------------第57页第六部分村卫生室(所)基本标准--------------------------------第58页第七部分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基本标准口腔病防治所-----------------------------------------------------第58页职业病防治所-----------------------------------------------------第61页职业病防治院-----------------------------------------------------第62页第八部分急救中心、站基本标准急救站--------------------------------------------------------------第63页急救中心-----------------------------------------------------------第64页第九部分临床检验中心基本标准市(地级)临床检验中心---------------------第65页省、部临床检验中心------------------------第66页医学检验所(xx年版)-------------------第67页第十部分护理院、站基本标准护理站------------------------------------第68页护理院(xx年版)------------------------第69页第十一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第70页第一部分医院基本标准凡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20张以上。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是社会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规范运作对于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制定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以规范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首先,医疗机构应当具备合法资质。

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合法经营。

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和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执业证书,确保医疗服务的合法性和专业性。

其次,医疗机构应当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和设备。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疗服务的需要,配备相应的医疗设施和设备,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转。

另外,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疗服务的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门诊、住院、急诊等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安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最后,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医务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和监督,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总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规范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9.04•【字号】昆政办[2012]83号•【施行日期】2012.09.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昆政办〔2012〕8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各直属机构: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市公安局和市卫生局《关于贯彻落实公安部和卫生部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9月4日关于贯彻落实公安部和卫生部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的实施意见(市公安局、市卫生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卫生部印发的《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公安监管场所医疗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重要性的认识公安监管场所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承担羁押、教育矫治、安全管理被监管人员,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职责。

做好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工作,是整合医疗资源、有效确保患病在押人员得到及时救治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节约行政管理医疗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和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和改进公安监管场所医疗工作,积极争取地方编委、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卫生部印发的《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做好相关工作,切实尊重和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健康权。

二、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标准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6号)和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制定的《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全市看守所应设置卫生所或门诊部。

(一)医疗机构设置按照公安部、卫生部确定看守所的设置标准,分为“卫生所”和“门诊部”两类:1.卫生所设置。

中国看守所医院管理制度

中国看守所医院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看守所内被监管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看守所医疗管理水平,防止疾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看守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看守所内设立医院或医疗点的所有被监管人员。

第三条看守所医院应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实行救死扶伤、保障生命、尊重人格、维护健康的宗旨。

第四条看守所医院的管理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看守所医院由所长领导,设立院长、副院长和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等科室。

第六条院长负责看守所医院的全面工作,副院长协助院长工作。

第七条医务科负责医疗、护理、防疫、健康教育等工作。

第八条护理部负责护理工作,确保医疗护理质量。

第九条药剂科负责药品采购、储存、供应和管理工作。

第十条各科室职责如下:(一)医务科:负责制定医疗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医疗救治,开展健康教育,指导防疫工作。

(二)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三)药剂科: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供应和管理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第三章医疗服务与救治第十一条看守所医院应设立门诊、急诊、住院等科室,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

第十二条被监管人员就诊,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由监管人员陪同至医院就诊。

(二)填写就诊登记表,说明病情。

(三)由医务人员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检查。

(四)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第十三条看守所医院应配备必要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医疗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看守所医院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随时应对突发疾病。

第十五条看守所医院应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必要时可转诊至上级医院。

第四章防疫与健康教育第十六条看守所医院应加强防疫工作,预防疾病传播。

第十七条医务科负责制定防疫措施,组织实施,定期开展防疫检查。

第十八条看守所医院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被监管人员的健康意识。

第十九条看守所医院应加强对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看守所条例》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结合看守所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一、机构设置标准
(一)看守所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立与监所规模相适宜、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匹配的医疗机构,并在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二)看守所医疗机构分为卫生所和门诊部两种,按照以下标准设置:
1、关押容量不满500人的看守所设置“卫生所”;
2、关押容量500人以上不满1000人的看守所设置“卫生所”或者“门诊部”;
3、关押容量1000人以上的看守所设置“门诊部”。

(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医院。

医院的设置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行。

(四)看守所医疗机构具体设置标准见附件1和附件2。

二、医务人员配置标准
(一)看守所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监所规模及勤务工作模式需要,按照应当保证医务人员每天24小时在所值班的规定确定医务人员配置:
1、关押容量不满300人的看守所配置至少医师2名、注册护士1名。

2、关押容量300人以上不满500人的看守所配置至少医师3名、注册护士2名。

3、关押容量500人以上不满1000人的看守所配置至少医师4名、注册护士3名,医技人员酌情配置。

4、关押容量1000人以上的看守所配置至少医师6名、注册护士5名、医技人员1名。

1000人以上每增加300名被监管人员,至少增配2名医务人员。

(二)看守所医务人员配置应当以内科或者全科类临床专业为主,医务人员除具备合法的执业资格、资质外,还需具有相应的临床诊疗经验及对危急症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处
理的能力,并应当纳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

三、医疗器材设备配置标准
(一)看守所应当按照保证必需、满足一般、突出特色的原则,配齐监所医疗卫生工作必备的基础设备和紧急抢救处置器
材。

配备医疗器材设备的品种和数量,应当与监管场所规模及实际工作需要匹配。

医疗器材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3。

(二)看守所应当在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指导下,对医疗设备、器材进行定期检测、保养,保证设备仪器的准确性。

四、其他
(一)对需要住院观察、治疗的在押人员,按照《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公安监管场所医疗卫生工作的通知》办理。

(二)拘留所、收容教育所医疗机构的设置参照本标准执行。

收容教育所根据工作需要增配性病治疗仪器、设备。

附件:1.看守所各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
2.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标准一览表
3.看守所医疗机构基本医疗器材设备配置一览表
附件1
看守所各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
卫生所基本标准
一、科室设置
至少设有诊室、处置室、治疗室。

二、人员
至少有2名取得医师资格后连续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医师和1名注册护士。

三、房屋
(一)关押容量为不满500人的看守所卫生所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关押容量为500人以上的看守所卫生所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诊断类
基本设备:心电图机、体重计、血压计、诊察床、诊察桌椅、蛇皮灯、听诊器、医用手电筒、体温计、叩诊锤、压舌板、指血血糖仪、尿液妊娠试验试纸、尿液分析仪。

除前述设备外,根据需要选配:X线机、看片灯、显微镜、血检测仪、B超机。

(二)治疗类
基本设备:治疗操作台、器械柜、药品柜、医用冰箱、恒温箱、输液椅、治疗车、摆药杯、绷带、换药包、拆线包、橡胶止血带、无菌棉签及纱布、医用胶布以及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

除前述设备外,根据需要选配:缝合包、小夹板、止血钳、颈托等。

(三)抢救类
基本设备:抢救箱(每监所各备1套)、便携式氧气瓶、人工呼吸气囊、开口器、舌钳、电动吸引器、担架车。

除前述设备外,根据需要选配:人工呼吸机、氧气装置、气管切开包、抢救车、除颤仪。

(四)防护消毒类
基本设备:紫外线消毒车、压力灭菌器、消毒喷雾器、利器盒、无菌手套、帽子、口罩、医用垃圾袋。

(五)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其他
其他设置条件应符合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中卫生所的基本标准。

门诊部基本标准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预防保健科、皮肤性病科等为选设科室(根据工作职能性质,皮肤性病科、戒毒科分别为设置门诊部的收容教育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必设科室,戒毒科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6名医师,其中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

(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护士。

(四)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诊断类
基本设备:心电图机、体重计、血压计、诊察床、诊察桌椅、蛇皮灯、听诊器、医用手电筒、体温计、叩诊锤、压舌板、指血血糖仪、尿液妊娠试验试纸、尿液分析仪。

除前述设备外,根据需要增配:X线机、看片灯、显微镜、血检测仪、B超机。

(二)治疗类
基本设备:治疗操作台、器械柜、药品柜、医用冰箱、恒温箱、输液椅、治疗车、摆药杯、绷带、换药包、拆线包、橡胶止血带、无菌棉签及纱布、医用胶布、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

除前述设备外,根据需要增配:缝合包、小夹板、止血钳、颈托等。

(三)抢救类
基本设备:抢救箱(每监所各备1套)、便携式氧气瓶、人工呼吸气囊、开口器、舌钳、电动吸引器、担架车。

除前述设备外,根据需要增配:人工呼吸机、氧气装置、气管切开包、抢救车、除颤仪。

(四)防护消毒类
基本设备:紫外线消毒车、压力灭菌器、消毒喷雾器、利器盒、无菌手套、帽子、口罩、隔离衣、医用垃圾袋。

(五)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其他
其他设置条件应符合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中“综合门诊部”的基本标准。

附件2
看守所医疗机构设置标准一览表
页脚内容6
附件3
看守所医疗机构基本医疗器材设备配置一览表
页脚内容7
4.其他: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页脚内容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