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CT原理特点讲解

合集下载

CT工作原理

CT工作原理

CT工作原理CT(Computed Tomography)工作原理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算法,生成具有高分辨率的人体断层图像。

CT扫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CT工作的原理和过程。

一、CT扫描的基本原理CT扫描利用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的不同程度吸收来获取图像信息。

其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X射线的产生:CT扫描使用X射线作为探测器,X射线由X射线管产生。

X射线管由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发射电子,经过加速后,与阳极碰撞产生X射线。

2. X射线的穿透:产生的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被不同组织和器官吸收的程度不同。

骨骼组织吸收较多,软组织吸收较少,气体和脂肪吸收较少。

3. 探测器的接收:穿过人体后的X射线被探测器接收。

探测器由闪烁晶体和光电倍增管组成,闪烁晶体吸收X射线并发出光信号,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4. 信号的转换:探测器接收到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数字化转换后,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

二、CT扫描的图像重建过程CT扫描的图像重建是通过计算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二维或三维的断层图像。

图像重建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CT扫描过程中,X射线管和探测器围绕患者旋转,采集大量的数据。

每个旋转位置上,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被记录下来。

2. 数据处理:计算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滤波、补偿和校正等操作。

滤波可以提高图像质量,补偿可以校正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可以消除X射线管和探测器之间的差异。

3. 重建算法:CT图像重建使用的是逆向投影算法。

该算法通过将每个旋转位置上的数据反投影到图像平面上,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图像。

逆向投影算法可以将各个旋转位置上的数据组合起来,恢复出人体内部的结构信息。

4. 图像显示:重建后的图像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图像来进行诊断。

三、CT扫描的优势和应用领域CT扫描相比传统的X射线摄影具有以下优势:1. 高分辨率:CT扫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断层图像,能够清晰显示人体内部的细节结构。

医学成像:X光,B超,CT,MRI的原理与区别

医学成像:X光,B超,CT,MRI的原理与区别

医学成像:X光,B超,CT,MRI的原理与区别2011-01-25 09:27:17| 分类:个人日记|字号大中小订阅医学成像:X光,B超,CT,MRI的原理与区别X光能穿透物质,不同的物质其穿透性不同,利用这个特点在物质的另一端对X光投影,可以展示出物体的内部结构。

X光与可见光基本相同,只是频率不同。

可见光光子和X光光子都是由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产生的。

当电子从高能量轨道跃到低能量轨道时,将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

当发出的光子照射到其他物体的表面时,与另一个原子碰撞,如果光子的能量符合这个原子的电子跃阶的能差,则光子的能量被吸收,该原子的电子发生跃阶;否则光子不能使电子跃阶,在这种情况下光子的能量通常较小,这种光子可以穿越物质。

而X光穿越物质的原理正好相反,是因为它的能量较大。

X光的部分能量用于够撞离原子的电子,剩下的能量就穿越了物质。

一般小的原子比较不容易吸收X光的能量,大的原子则比较容易,人体软组织的小原子较多,而骨骼中钙原子较大,这在X光片上的反映就是骨骼部分较亮,而软组织较暗。

由于X光撞离了电子,所以是一种电离辐射,游离的电子可以导致人体细胞内发生化学反应,还可以使DNA发生突变等,这些就是X光可能产生的危害。

-------------------------------CTCT也是利用X光的来实现的,由于X光是一种光影投影,所以它只能显示一个方向上的物体结构,如果物体内部发生不同物质的重叠,这就无法显示了。

CT是多个方向上的X光照射,通常CT扫描仪是围绕人体的身体旋转扫描,这样能得到多个角度的投影,计算机收集这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合成横截面图像。

-------------------------------B超B超是通过超声波反射来成像,这种技术与蝙蝠、鲸和海豚的回声定位以及潜艇使用的声纳十分类似。

-------------------------------MRIMRI中文成为核磁共振,当把物体放置在磁场中,以改变氢原子的旋转排列方向,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使之共振,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由于不同的组织会产生不同的电磁波讯号,经电脑处理,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精确立体图像。

光ct原理

光ct原理

光ct原理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通过X射线扫描人体内部结构并生成详细的横截面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它是医学影像学领域的重要突破,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精准治疗。

在CT成像技术中,光CT原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光CT原理的相关知识。

光CT原理是基于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特性而建立的。

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与物质的密度和厚度有关,密度越大、厚度越大,X射线的衰减越明显。

光CT 利用这一原理,通过X射线的透射和吸收来获取人体组织的密度信息,进而生成高分辨率的断层图像。

在光CT成像中,X射线源会发出一束平行的X射线穿过被检查的物体,X射线探测器则接收通过物体后剩余的X射线。

当X射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组织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这些衰减信息被探测器接收并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衰减信息,利用逆向投影算法重建出物体内部的密度分布,从而生成高质量的断层图像。

光CT原理的核心在于X射线的穿透和吸收过程。

X射线在穿透不同组织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这种衰减信息被探测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图像信息。

因此,光CT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准确性高、成像速度快等优点,成为医学影像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除了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光CT原理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材料分析、地质勘探、考古学研究等领域。

在材料分析中,光CT可以非破坏性地获取材料内部的微小结构和缺陷信息,为材料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在地质勘探中,光CT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下岩层的构造和成分,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支持。

在考古学研究中,光CT可以帮助考古学家非破坏性地获取古代文物的内部结构信息,帮助解开历史的谜团。

总之,光CT原理作为CT成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高分辨率、准确性高的特点,为医学影像学和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光CT原理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为人类的健康和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ct 成像原理

ct 成像原理

ct 成像原理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一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它通过对被检查部位进行横截面扫描,获得大量的断面图像,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图像叠加起来,还原出被测物体的三维形态和组织结构。

CT 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医学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CT 成像原理基于 X 射线的吸收和衰减。

通过从 X 射线管中发射出射线,穿过被检查的对象,接受器接收到通过目标后的 X 射线,然后通过一个信号转换器转化为电信号。

再通过一系列的信号处理,计算机生成断面图像或者是三维成像。

下面,我们对 CT 成像原理进行详细阐述:一、CT 成像基本原理1. X 射线成像原理X 射线成像原理是应用 X 射线与物质交互的过程。

在被检查物质被 X 射线照射时,一部分 X 射线被物质吸收,一部分 X 射线穿透通过物质,从而在被检查物质后面形成阴影。

不同组织器官的 X 射线吸收能力不同,它们形成的阴影不同,为医生提供无创的诊断资料。

透视成像是一种射线成像方法,它是应用物体所产生的阴影的方式来研究目标物体的结构。

在透视成像过程中,一个透镜将 X 射线束聚焦到被检查物体上,并将产生的阴影投射到一个探测器上。

通过探测器记录阴影和吸收的图像信息,生成病理分析报告。

CT 成像则是在透视成像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通过将 X 射线束沿不同方向发射到被检查物体上,获得多组透视影像,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影像进行处理,还原出被检查物体的三维图像。

二、CT 的扫描方式CT 的扫描方式主要分为两种:轴向扫描和螺旋扫描。

1. 轴向扫描轴向扫描也称为平面扫描,具有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在轴向扫描中,探测器和X 射线管呈直角排列,接收器沿 Z 轴移动位置以捕获有关物体的相关信息。

这种扫描方式比较耗时,但精度和分辨率都比较高。

2. 螺旋扫描螺旋扫描则是在轴向扫描的基础上,实现了更高的扫描速度和更低的辐射剂量。

在螺旋扫描中, X 射线和探测器是旋转的,以产生螺旋扫描。

CT的成像原理及结构

CT的成像原理及结构
的采集及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交换等; • 二是承担数字处理和图像重建的任务,即将采集的数据经过数学计
算得到相应层面的数字矩阵。
2.计算机系统
• CT设备的计算机系统少者只有一台计算机,但由于任务量较大,常 采用多台计算机并行处理的方式,以提高采集和处理速度。
• 按照所负担的任务分为主计算机和图像处理计算机两部分。 • 图像处理计算机与主计算机相连接,负责处理多组数据,本身不能
二、CT的基本结构
• 虽然目前CT设备经过40多年的发展,出现多种设备类型,但是CT的 主要结构组成从功能上依然分为以下四部分:
• 扫描部分、计算机系统、操作控制部分以及图像的存储与显示系 统。
1.扫描部分
• 扫描部分 包括X线发生系统、准直器,检测系统、扫描架及检查床 等。
(1) X线发生系统
• 固体探测器,当接收X线能量时可将其转换电信号,进行光电换能,具 体包括:闪烁晶体探测器,闪烁晶体有碘化钠、碘化铯、钨酸镉和 锗酸铋等,但是早期的探测器在能量转换时损失较大;
• 而目前使用较多的稀土陶瓷探测器的光电转换效率大为提高。宝 石探测器也已经开发并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对X线响应速度快、 光电转化率高、硬度高,可降低辐射损伤。
• 告:各位小伙伴 • 最近将会更新CT血管成像原理以及诊断的内容! • 需要学习及复习的伙伴可以持续关注! • 谢谢!
• 探测器是CT扫描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 • 由性能完全相同的探测器单元排列而成,每个探测器对应着一束窄
的X线。探测器分为气体和固体两大类。 • 较早期的CT设备多使用气体探测器,采用气体电离的原理,当X线使
气体产生电离时测量所产生电流的大小来反映X线强度的大小。 常用气体为氙气。
(3)检测系统

光ct原理

光ct原理

光ct原理光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成像技术,它利用光束在物体内产生的散射和吸收来重建物体的内部结构。

与传统的X射线CT相比,光CT采用可见光而非X射线进行成像,因此具有辐射剂量低、无损检测、分辨率高等优点。

光CT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散射和吸收现象。

当一束可见光通过物体时,光束会被物体内部的结构(如组织、血管等)吸收、散射或透射。

光CT系统会用一台高速相机记录不同角度下物体对光的吸收和散射情况,并通过计算算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图像。

光CT的成像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光源与物体:系统中的光源会发出一束平行光线,该光线通过物体表面进入物体内部。

2. 散射和吸收:光线在物体内部与组织、血管等相互作用,发生吸收和散射。

被吸收的光子会丧失能量,而被散射的光子则改变传播方向。

3. 探测器记录:系统中的高速相机会记录在不同角度下被散射和吸收的光线情况。

相机可以记录高频率的图像序列,以捕捉光线传播的细微变化。

4.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图像序列会通过计算算法进行处理。

算法可以根据光线传播的变化,重建物体内部的结构信息。

这样,即可得到物体的三维图像。

光CT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对人体组织、器官进行非侵入式的检测,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光CT还可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

总的来说,光CT利用光线在物体内部的散射和吸收来获取物体的内部结构信息。

通过高速相机的记录和计算算法的处理,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为医疗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工具。

CT成像基本原理

CT成像基本原理

04
CT成像的应用
医学诊断
诊断肿瘤
通过CT成像可以清晰地观 察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 形态,有助于医生对肿瘤 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期。
心血管疾病诊断
CT成像可以无创地评估心 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 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骨折与关节病变
CT成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 的骨骼和关节图像,有助 于诊断骨折、关节炎和其 他关节病变。
CT成像利用多个X射线探测器从不同角度同时探测穿过人体的X射线,收集足够 的数据用于重建图像。
不同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
01
人体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 ,密度高的组织吸收更多的X射线 ,密度低则吸收较少。这种差异 可用于区分不同的组织结构。
02
水的吸收系数较低,空气的吸收 系数较高,因此水在CT图像中呈 现低密度,而空气呈现高密度。
详细描述
目前正在研究的新型CT成像技术包括光谱CT、量子CT等,这 些技术有望在成像质量、诊断准确性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
THANKS
感谢观看
持续教育
鼓励专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了 解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提高专业水平。
06
未来发展趋势
高分辨率和低剂量成像技术
总结词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辨率和低剂量CT成像技术成为未来的发展 趋势。
详细描述
高分辨率CT成像能够提供更清晰、更细致的图像,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 病。低剂量CT成像则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患者 的潜在危害。
计算机图像重建
计算机图像重建是利用数学算法将收 集到的投影数据转换为二维或三维图 像的过程。
常用的重建算法包括滤波反投影和迭 代重建等,它们能够从投影数据中提 取出有用的信息,生成高质量的CT图 像。

SPEC,PET,CT,MR成像原理及其特点比较

SPEC,PET,CT,MR成像原理及其特点比较

SPECT 、PET 、CT 、MR 四类医学影像设备的成像原理简介一、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简称SPECT )SPECT 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将这种示踪剂注入人体内,使该示踪剂浓聚在被测脏器上,从而使该脏器成为γ射线源,在体外用绕人体旋转的探测器记录脏器组织中放射性的分布,放射性的分布,探测器旋转一个角度可得到一组数据,探测器旋转一个角度可得到一组数据,探测器旋转一个角度可得到一组数据,旋转一周可得到若干组数据,旋转一周可得到若干组数据,旋转一周可得到若干组数据,根据这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建立一系列断层平面图像。

计算机则以横截面的方式重建成像。

些数据可以建立一系列断层平面图像。

计算机则以横截面的方式重建成像。

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ion Tomograph 简称PET ):该技术是利用回旋加速器加速带电粒子轰击靶核,通过核反应产生带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并合成显像剂,素,并合成显像剂,引入体内定位于靶器官,引入体内定位于靶器官,引入体内定位于靶器官,它们在衰变过程中发射带正电荷的电子,它们在衰变过程中发射带正电荷的电子,它们在衰变过程中发射带正电荷的电子,这种这种正电子在组织中运行很短距离后,正电子在组织中运行很短距离后,即与周围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即与周围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即与周围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发生湮没辐射,发生湮没辐射,发射出方向相反,能量相等的两光子。

PET 成像是采用一系列成对的互成180排列后接符合线路的探头,在体外探测示踪剂所产生之湮没辐射的光子,在体外探测示踪剂所产生之湮没辐射的光子,采集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采集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采集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显示出靶显示出靶器官的断层图象并给出定量生理参数。

器官的断层图象并给出定量生理参数。

三、X 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简称(CT) :它是用X 射线照射人体,由于人体内不同的组织或器官拥有不同的密度与厚度,故其对X 射线产生不同程度的衰减作用,从而形成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灰阶影像对比分布图,进而以病灶的相对位置、形状和大小等改变来判断病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形分析:
增加故障录波的采样频率后,使用专业分析软 件显示的故障录波
3 光纤回路出现的问题
光纤回路故障次数
2
8
龙泉站 江陵站 宜都站
19
光纤故障全部集中在交流滤波器的光CT回路
3.1 江陵站交流滤波器光缆故障 WA-Z1-Z12-T1 C相不平衡光缆安装时从中 间折断, 2005年7月31日发现里面的光纤 已经不能再使用。 5611滤波器A相高端光CT(WA-Z2-T1)光 缆
(4)安装光纤接口板程序前,要注意先备份故障 光纤接口板的初始化文件(loadoib.ini)。
(5)恢复光纤前,要先用不起毛的绸布沾酒精清 洁光纤头。 (6)光纤接口板程序重载完毕,需要重启主机。 重启主机前,要先将主机关闭,等待5分钟以上 ,给足够的时间让光纤接口板放电。龙泉、宜都 、江陵都出现过由于主机关闭时间不足而导致程 序无法运行的情况,特别是LFL主机。 (7)随着以后光纤接口板上的激光发射器老化, 需要准备足够的SG101和SG102备品,且要注 意龙泉、江陵站的SG101板不能相互通用。
1)串联一个电阻和 Rogowski 线圈的 信号输入到远方模 块。 2)其他部分与直流 出线光CT一样
1.3 交、直流滤波器高端光CT(DOCT4000)
1) DOCT4000光CT内部 有一个传统的CT和一 个电阻(不大于30欧 )将电流信号转换微电 压信号。 2) 测量信号经过A/D转换 和光电转换后通过光纤 接入到主机内SG101 板卡,信号处理回路冗 余。
光CT的基本原理及故障处理方法
一、光CT基本原理 光CT本体 光纤回路
光接口板
1.光CT本体 1.1直流场出线光CT(COCT/X )
1)一次回路上串联一个6.66 电阻 ,将直流电流转换为小 电压(20mv/3000A) 输入 到光CT内部远方模块,接 入到PCP主机 2)Rogowski 线圈将母线电流 变成电压信号连接到另外一 个远方模块,用于测量高次 谐波,信号接入到LFL主机 的SG102板
远方模块数据处理
1) 远方模块测量信号经过放大、低通滤波和抗混叠滤波(anti -aliasing)、A/D转换、光电转换将数据脉冲通过光纤送 到SG102板 2) SG102发出激光功率通过光功率光纤给光CT内部的远方模 块供电,激光波长的810nm,激光功率的最大功率为
700mW
1.2 阀厅光CT(COCFra bibliotek)2.2宜都换流站直流场出线光CT故障
导致了2007年的6月27日和9月25日2次极I停运 2007年10月7-8日,进行了换型改造
2.3 宜都站直流滤波器不平衡光CT的问题 2007年5-6月,宜都站双极的直流滤波器 由于出现不平衡电流导致6次直流滤波器的切 除 2007年5月29日更换了极I Z12的不平衡光 CT ,5月29日晚上更换后的光CT再次切除极 I Z12直流滤波器
1.4 交、直流滤波器不平衡光CT(DOCT1.5)
1) DOCT1.5结构简单,在 一次回路中串联了一个
电阻(不超过0.6欧)
2) 测量信号经过A/D转换 和光电转换后通过光纤 接入到主机内SG101 板卡
2.光接口板 2.1 SG101
1. 一块SG101板连接6个通道,可连接三相OCT4000和三相OCT1.5 2. 用同一根光纤传输光功率和光脉冲,以870nm的波长接收远端模块下发 的被测交流电流等数字信号,同时以780nm波长上送激光功率 给远 端模块供电 3. 对光纤质量要求非常高,容易出现误码率
1.从光CT本体远方模块数据传输到光纤接口板板的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和 错误时,就会发出误码率 。 2.如果在一段时间(20ms)内连续出现误码率,则会导致该通道的关闭
二、光CT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故障处理方法(通道互换和排除法)
例如SG101 的A通道关闭故 障,处理时按如下步骤: ①先将相应的系统打至TEST 状态,将主机关闭 ②将SG101板卡所连接的 A相 和 B 相所光纤拔出,并用光纤 护帽将光纤头盖住 ③将A相光纤插入到 SG101 板 卡上B口
三、总结 光CT及其光纤回路的日常维护总结: ①做好光CT的防雨防潮工作。设备停电检修时检查光CT的密封情况,更新 光CT内的干燥剂。恢复时确保密封良好,打上密封胶 ②对光纤回路仔细检查,确保光纤有足够的弯曲度,不存在弯折、扭曲、 缠绕、挤压的情况 ③检查光纤有足够的备用芯。确保备用芯都做好了光纤头。备用光纤布置 整齐、规范 ④对更换的故障光纤做好明显易识别的标记,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 ⑤定期对光CT的所有数据,包括有光功率、光电流、光脉冲、光峰值、误 码率进行定期的监视,及时发现问题 ⑥定期清查光CT内部测量板和光接口板的备品,并定期计划购买备品 定期对光纤测试仪、光纤头制作、熔接工具进行检查 ⑦在发生直流场设备故障或靠近站内线路故障时,注意由于直流光CT测量 原理与其他CT测量原理不同,引起暂态特性不一致导致的保护误动。华 新站在调试时曾经出现直流线路故障而导致极母线误动的情况。
④重启主机检查B通道是否正常 , 如果B通道正常了说明SG101板卡A通道故障, 如果B通道还是关断,则说明A相的远方模块和光纤存在问题。
2.光CT本体故障 2.1江陵换流站交流滤波器光CT远方模块故障 光CT测量通道误码率出现 光CT一个系统电流测量错误,出现测量尖波 导致差动和不平衡保护保护误动 光CT的一个通道直接关闭 从2004年7月到2006年9月 ,共出现了15次 在2006年7月和2007年的1月对66个光CT接口 模块进行全部的换型
3.2 光纤头故障
1)光纤头不清洁
2)光纤头被划伤
3.3 光纤衰耗过大 光纤衰耗过大从监视 表现有: 1)出现误码率 2)光功率和光电流 相对较大 3)光脉冲较小
主要问题: 户外光CT接口盒到继电器室COMM盘这段长距 离的光纤
光纤的测试
1.使发、收光纤测试仪时, 用850nm的波长进行测试 2.需要使用一个用于标准光 纤进行调零 3.光纤要求衰耗不超过 3.5dB/Km,ST光纤接头衰耗 不超过0.5dB 4.根据维护经验: 光纤衰耗一般不要超过2.1dB ,如果超过2.5dB肯定不行了
2.2 SG102板
1. SG102板最多可以连接两个光CT远方模块 2. 一个通道有2根光纤,根用于发射光功率,一根用于采集光CT远方模块
的电流量
3. SG102板需要提供3.3V的外接电源(由MACH2主机主板提供)
3 误码率原理
光接口模块发送到光接口板的一个数据包
D0-D11是数据位,HW是板卡的硬件信息,SYNC0-SYNC3是 同步位
4.光接口板(SG101、SG102)故障
1)光接口板光纤接头出现松动,接头不清洁。 2)主机内内部光纤接口板布置过密,发热现象 比较严重 3)光纤接口板上的激光发生器老化
光接口板维护中注意: (1)工作前戴防静电护腕,做好防静电措施。 (2)从光纤接口板拔出光纤前,要对光纤位置做 好记录。拔出的光纤要用光纤保护帽保护好。 (3)更换光纤接口板备品前,要仔细检查光纤接 口板表面,确认无异常。要与故障光纤接口板 核对,确认跳线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