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痕特征
铸件磁粉检验中常见的伪缺陷磁痕

铸件磁粉检验中常见的伪缺陷磁痕铸件在磁粉检验的过程中,并非所有吸附在材料上的磁痕都代表在该处存在缺陷,有的磁痕则与缺陷无关,为伪缺陷磁痕。
这种伪缺陷磁痕要辨别出来,否则将把无缺陷的铸件当成有缺陷的铸件,甚至认为是废品,因此需要正确判断。
反之,如果把缺陷磁痕当成是伪缺陷磁痕则会造成漏检,后果严重。
导致形成伪缺陷磁痕的因素比较多,需要灵活掌握?但是,伪缺陷磁痕一般磁痕表征颜色较浅,磁粉堆积稀薄、松散,重复操作时磁痕的再现性不好,磁痕轮廓比较模糊,降低磁场强度时现象消失。
如果实在判断不了,可以采用腐蚀后通过金相观察分析。
铸件在磁粉检验中常见的伪缺陷磁痕有以下几种:①待检铸件的几何形状比较特殊且复杂,磁化电流比较大时,在某些断面突然变小的地方可能引起伪缺陷磁痕。
这是因为由于断面面积变小,磁通密度在该处必然增大,超过某一极限值后,磁力线发生外泄,形成漏磁场,产生伪缺陷磁痕:所以检查具有那些断面突变的零组件时,要特别小心。
可以通过适当降低磁场强度或采用剩磁法再检查,看是否还会有磁痕出现。
②某些铸件在生产的过程中,在清理及搬运时受到机械划伤后,留下微小的划痕,在磁粉检验时形成漏磁场,导致形成伪缺陷磁痕。
这种磁痕一般呈线状,但是两端不尖,整个轮廓不是很清晰。
擦去磁粉后,通过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划痕,通过机械打磨可以消除。
③当零件某部位受到外力作用而储存了较大的内应力,发生局部冷作硬化时,由于内部组织畸变,磁导率发生变化,也会形成漏磁场,铸件经时效处理后可消。
类似的情况还有淬硬区和非淬硬区的交界处以及铸件内部组织严重不均匀时也会发生。
④磁悬液中如果磁粉含量过高,磁粉流动性不好,铸件表面的微凹或锈蚀部位可能会引起伪缺陷磁痕。
磁粉检测技术:相关显示

相关显示
一、磁痕显示分类
相关磁痕
由缺陷漏磁场产生 的磁痕;
非相关磁痕
由非缺陷漏磁场产生 的磁痕;
假磁痕
由其它原因(非漏磁 场)产生的磁痕。
二、磁痕分析的意义
相关 显示
非相关 显示
假 显示
磁粉显示
• 分析磁痕可以辨认缺陷的真伪,避免误判; • 通过磁痕分析能大致确定磁痕的性质、大小和方向; • 在役产品检查中对磁痕的正确判断,减少损失,保障安全。
磁痕分析,分布特征
三、相关显示
2.缺陷的形成时期
1)原材料缺陷 钢材从冶炼开始,经轧制等工序直到做成各种不同规格的型材的全
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呈线状,显示强烈,磁粉附着好,轮廓清晰,多与金属材料纤维方向一致。
三、相关显示
2.缺陷的形成时期
1)原材料缺陷
原材料折叠
与表面成一定夹角的线 状,一般肉眼可见。显 示松散宽大,磁粉附着 程度随折叠的深浅和夹 角大小而异。多发生在 锻件的转接部位。
均匀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浓密,沿流线方向
磁痕分析,分布特征 擦去磁痕用五倍放大镜不可见
三、相关显示
1.缺陷的表现形式
2)白点
产生原因 磁痕特征 鉴别方法
氢脆,含Ni,Cr,Pb,Mn钢敏感,分布于中心 横断面,辐射状;纵截面,沿轴向分布 磁痕分析,分布特征
三、相关显示
1.缺陷的表现形式
3)未焊透
产生原因
电流电压不足;速度过快;加热不足;坡口过小
磁痕特征 鉴别方法
呈线状,磁粉附着较差。松散宽大,边缘模糊, 轮廓不清晰,多出现在焊道中间。
磁痕分析,分布特征
三、相关显示
1.缺陷的表现形式
铸件磁痕特点分析及判定方法

图3 (4)磁悬液浓度过大,或磁粉施加不当都可 能造成假磁痕。这类假磁痕容易辨认,它具有磁粉 松散,磁粉轮廓不太清晰的特点。转动工件时因为 不是漏磁场产生的磁痕,磁痕的边缘会有一定的流 动性变化。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应降低磁悬液的浓度 重新磁化。
2. 铸件磁痕分析的意义 由于磁粉检测时,能形成磁痕的原因有很多, 除缺陷漏磁场形成的磁痕外,其磁痕需要进行区 分、判别,不能一概按照缺陷磁痕进行判定。 尤其是铸件摇枕侧架磁粉探伤时,由于铸件表 面较为粗糙、锈蚀、形状变化较大等特点,各种磁 痕显示较多,如果不加以区分简单进行判定,可能 会造成报废量大大增加,引起成行 车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进行磁痕分析极为重 要。
能对车辆运行维修的质量起到控制和保障的作用。 (2)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观察、分析,积累
对各种磁痕特点的识别经验,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 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 手,对磁痕的判定才就准确可靠。
(3)磁粉探伤操作中还应该保证人、机、 料、法、环五大要素都在正常管理状态下。按要求 做好日常开工设备性能校验;尽可能减少伪磁痕显 示,保证缺陷磁痕准确无误。
4. 铸件缺陷磁痕分析 (1)一般部位裂纹磁痕显示 铸件在制作过程
图5 (3)焊缝裂纹缺陷显示 铸造新造及检修过程 中,对于部分缺陷可以进行焊修处理,如果焊修工 艺不当,会产生焊缝裂纹缺陷,探伤时其磁痕一般 浓密、清晰,有的呈直线状,有的较弯曲,也有的 呈树枝状,该裂纹方向大多数与焊缝方向一致,如 果裂纹产生在弧坑部位,则裂纹方向会很随意不确 定。
如侧架漏水孔周边裂纹、侧架立柱磨耗板处裂 纹磁痕等,这类裂纹缺陷不能报废处理,应进行返 修,如图4所示。
磁粉探伤中的磁痕分析与判断.改doc

磁粉探伤中的磁痕分析与判断摘要:本论文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工作,对磁粉探伤工作中的磁痕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前言:磁粉探伤又称磁粉检测,是应用较广泛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
作为一名磁粉探伤人员来讲,正确地检测和判断磁痕是极为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探伤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磁粉探伤磁痕分析判断现简单谈一下各种磁痕显示的分析和判断:一、假磁痕假磁痕是一种非正常显示,是一种假象,它不是由于漏磁场而产生的,所以应正确予以判定。
假磁痕产生的原因及特征和鉴别方法:1、工件表面粗糙(如焊缝两侧的凹陷,粗糙的机加工和铸造表面)会滞留磁粉形成磁痕。
磁粉的堆积很松散,磁痕轮廓不清晰,如果将工件在煤油或水分散剂内漂洗可将磁痕除去。
2、工件表面存在油脂、纤维物、发丝及脏物都会粘附磁粉而形成磁痕。
只要仔细观察即可辨认,然后通过清洗工件表面可以消除。
3、工件表面的氧化和锈蚀以及油漆斑点的边缘上滞留磁粉会形成磁痕,该磁痕经仔细观察即可辨认清楚。
4、磁悬液浓度过大,磁粉施加不当都可能造成假磁痕,不易辨认,磁粉松散,磁痕轮廓不清晰,漂洗后磁痕即消除。
二、非相关显示的判定非相关显示不是来源于缺陷,但却是由漏磁场产生的,其形成原因复杂,一般与工件本身、工件外形结构、采用的磁化规范、工件的制造工艺等因素有关。
非相关显示的工件,其强度和使用性能并不受影响,对工件不构成危害,但它却与相关显示容易混淆,不易识别,如若不慎,将非相关磁痕误判为相关磁痕,就会使合格的工件报废而造成经济损失;相反,如果把相关磁痕误判为非相关磁痕,也会造成质量隐患。
非相关显示产生的原因和特征以及鉴定方法如下:(一)磁极和电极附近1、产生原因:采用电磁检验时,由于磁极与工件接触处,磁力线离开工件表面和进入工件表面都产生漏磁现象,而且磁极附近磁通密度大。
所以,在磁极和电极附近的工件表面会产生一些磁痕显示。
2、特征:磁痕松散,容易与缺陷区分,但是容易掩盖相关显示。
3、鉴别方法:退磁后,改变电极或磁极的位置,重新检验,该磁痕重复显示的可能是相关显示,不再出现的为非相关显示。
浅谈磁粉检测教学中如何区分裂纹与发纹

浅谈磁粉检测教学中如何区分裂纹与发纹作者:韩雪来源:《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年第03期【摘要】裂纹和发纹缺陷虽然都是磁粉检测中最常见的线性缺陷,但对工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却完全不同,发纹缺陷对工作使用性能影响较小,而裂纹的危害极大,一般都不允许存在。
为了提高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在教学中对他们的产生分布、磁痕特征及鉴别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高识别能力十分重要。
【关键词】磁粉检测教学;裂纹与发纹对比;产生原因;磁痕特征【作者简介】韩雪,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检测技术及应用教研室,无损检测专业教师。
在学习磁粉检测知识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同学提问:发纹是不是细小裂纹,发纹与裂纹有何区别,发纹对工件有无危害,是否会影响工件的使用。
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我们我们将从裂纹与发纹的产生原因、磁痕特征及鉴别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产生原因1.裂纹裂纹缺陷一般都产生在工件的耳、孔边缘和截面突变等应力集中部位的工件表面上,呈窄而深的V字形破裂,长短不一,通常边缘参差不齐,弯弯曲曲或有分岔。
按照工件不同的加工工艺,各种裂纹的产生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锻造裂纹由于加热不当、操作不正确、终锻温度太低、冷却速度太快等,加热速度过快时,因热应力而产生裂纹;锻造温度过低时,因金属塑性变差而导致撕裂,锻造裂纹一般都比较严重,具有尖锐的根部或边缘,磁痕浓密清晰,呈直线或弯曲线状。
(2)铸造裂纹根据铸件破裂时温度的高低将铸造裂纹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两种。
热裂纹约1200-1400℃高温下产生,并在最后凝固区或应力集中区出现,一般是沿晶扩展,呈很浅的网状裂纹,亦称龟裂。
其磁痕细密清晰,稍加打磨裂纹即可排除。
铸造冷裂纹约在200-400℃低温下产生。
低温时由于铸钢的塑性变坏,在巨大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冷裂纹,一般分布在铸钢件截面尺寸突变的部位,如夹角、圆角、沟槽、凹角、缺口、孔的周围等部位。
铸件磁粉检测缺陷分析及预防

万方数据铸造聂小武等:铸件磁粉检测缺陷分析及预防·1057·1磁粉检验检测出的铸件缺陷类型’磁粉检验的缺陷是通过磁痕来显示的,但磁痕并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缺陷的本质,因为形成漏磁的因素很多,并非所有的磁痕都表征缺陷的存在,这就使得对铸件经磁粉检验检测出的缺陷进行分类比较复杂。
要判断缺陷的类型,首先要观察磁痕的形状:是点状还是线状,是聚集还是分散;其次分析磁痕所在的位置以及产生此类磁痕的铸件数量有多少,有无规律性;最后,结合铸造工艺理论判断缺陷类型。
由于铸件缺陷分类的方法比较多,可按照国际铸件缺陷图详1】分类标准,认为磁粉检验能检测出的铸件缺陷主要有三类—孔洞类缺陷,如气孔、针孔、缩孔、缩松、疏松;裂纹;冷隔类缺陷,如冷裂、热裂、冷隔、热处理裂纹;夹杂类缺陷,如夹杂物、夹渣、砂眼等。
2磁粉检测出的缺陷分析及防止2.1孔洞类缺陷2.1.1侵入气孑L侵人气孔特征是数量较少,尺寸较大,内表面光滑,形状有梨形和椭圆形,产生在铸件的局部,有时显露在铸件表面。
产生机理主要是,铸型在高温金属液的热作用下,产生的气体侵人金属液而形成的。
比如在砂型中,当砂型或砂芯产生的气体压力超过金属液对气体的阻力时,气体进入金属液中。
特别是砂型砂芯局部过湿或通气孔钻人金属液堵死,会形成侵入气孔。
侵入气孑L方向,可观察气孔的尖端指向来判断。
防止措施口卅有,①控制型(芯)砂混合料中的发气物加入量;湿型少喷水或少刷水,烘干后的型芯不要久放,不用潮湿或生锈的冷铁。
②改善型砂透气性,紧实度要合适。
③保证金属液平稳进入型腔。
④适当提高浇注温度,使侵入金属液气体有时间排出。
2.1.2析出气孔析出气孔特征是多呈细小的圆形、椭圆形或针状,往往出现在铸件的厚大断面上或热节处,经加工后显露。
产生机理,主要由于金属液在熔炼过程中吸收了较多的气体,在凝固过程中大部分气体会逐渐析出,而此时金属液的流动陛很差,气体较难聚集浮起,形成气孔。
防止措施,①炉料人炉前应进行烘干、滚光或吹砂等处理。
淬火后零件磁粉无损检测常见磁痕的分析与判定

淬火后零件磁粉无损检测常见磁痕的分析与判定■ 鲍伟宏,刘书铎,赵振凯,孔春花,杨永生淬火工艺是金属零件提高力学性能的重要热处理工艺手段,但由于该工艺过程中容易出现工艺缺陷,因此我们需要对淬火后的零件进行磁粉无损检测。
在磁粉无损检测工作中,淬火后零件除了可能存在由于材料及加工工艺本身造成的缺陷外,也会存在一些其他复杂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磁痕,这些磁痕多数为缺陷磁痕,但是也有部分属于非相关磁痕,如果磁粉检测时,检测人员不能准确识别,就会把缺陷磁痕误判为非相关磁痕,从而产生漏检,给工件带来安全隐患;也可能把非相关磁痕误判为缺陷磁痕,会把合格的零件拒收或报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为了准确判定磁痕产生的原因及性质,需要我们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摸清规律,积累经验,抓准各种磁痕的特征,提高检验准确度和可靠性。
摘要:介绍了淬火后零件的磁粉无损检测工艺方法及常见淬火缺陷磁痕的特征和判别方法,并对3种非相关磁痕进行了金相检测分析,详细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性质和特点,为淬火后零件质量控制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淬火后零件;磁粉无损检测;磁痕;分析;判定扫码了解更多1. 淬火零件所用材料与制造、无损检测工艺(1)淬火零件常用材料与工艺 采用淬火工艺的机械零件种类与品种很多,如曲轴、连杆、连杆螺栓、变速杆、拨叉、花键轴及齿轮等,这些零件采用的材料有精选45钢、40C r 、38CrMnSi 、42CrMo 等,而且都是锻件。
制造工序一般为原材料切断、锻造、调质、机加工、表面热处理、精加工、磁粉无损检测、检查、入库。
(2)磁粉无损检测设备与检测方法 淬火零件采用固定式交直流磁粉探伤机进行整体磁化。
无损检测方法有剩磁法或连续法。
磁化方法有复合磁化法、通电法(周向磁化)和整体磁轭法(纵向磁化)。
(3)磁粉无损检测磁化规范 周向磁化规范:连续法为I =(8~10)D (1)式中 I ——磁化电流(A );D ——工件直径(mm )。
简述磁粉检测的磁痕类别

简述磁粉检测的磁痕类别磁粉检测是利用铁磁性材料工件被磁化后,磁力线在不连续处产生畸变形成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上的磁粉显示出磁痕,从而反映出缺陷的位置、形状及大小。
磁痕是肉眼可以看到的磁粉聚集的图像,也可以叫作磁痕显示或简称显示。
磁痕显示对缺陷的宽度有放大作用,为实际缺陷宽度的数倍,所以磁粉检测能将目视不可见的缺陷显示出来,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然而,有磁痕显示并不一定代表工件就存在缺陷。
只有相关显示才是缺陷造成的,非相关显示以及假显示的存在不意味着工件存在问题。
磁痕显示分为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以及假显示,由于材料缺陷的漏磁场而形成的显示是相关显示;由于工件截面突变、工件上的机械创伤、材料磁导率差异等产生的漏磁场形成的磁痕显示是非相关显示;而非漏磁场形成的磁痕显示统称为假显示,非相关显示容易与相关显示磁痕混淆,可能引起对检测结果的错误评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些在《磁粉检测》教科书中都有说明。
但是,本文对非相关显示的分类与书中的观点有所不同。
文中列出了进行磁粉检测时常见的一些非相关显示的典型磁痕显示图片,以供参照。
1 非相关显示分类1.1 形状因素引起的非相关显示工件上如有小孔、键槽、尖内角、棱边、截面突变等,磁力线在这些部位将产生畸变形成漏磁场吸附磁粉,从而出现磁痕显示,显示实例见图1~图6。
这些非相关显示磁痕一般主要聚集在形状突变处边缘或四周,其磁痕宽大,轮廓不清晰,但这些磁痕易掩盖相关显示磁痕。
如图1所示若该齿根部位存在缺陷,则缺陷将被掩盖而无法判断出。
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过如图3所示转接处存在裂纹,但磁检无法观察出缺陷从而判定合格的情况。
这种时候,我们要借助放大镜对这些特殊部位进行仔细观察予以排除缺陷。
1.2 材质因素引起的非相关显示工件材料金相组织的变化、工件不同部位磁导率的差异以及低碳合金钢碳化物的带状组织等等都能引起非相关显示,这是由于磁力线在此处会畸变产生漏磁场吸附磁粉从而显示出磁痕,显示实例见图7、图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痕分析
一、基本概念
磁痕:磁粉检测中能观察到的不连续性或缺陷导致磁粉聚集的图像,叫磁痕。
简称显示或磁粉显示。
这种显示的宽度为真实不连续性宽度数倍,即磁痕对缺陷有放大作用。
相关显示:被检测产品上由于材料缺陷的漏磁场形成的显示称为相关显示。
也称为缺陷显示。
非相关显示:由于工件截面和材料磁导率差异等产生的漏磁场形成的磁粉显示。
伪显示:不是漏磁场形成的显示(假显示)。
非缺陷显示: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产生的磁粉显示称为非缺陷显示。
二、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
1、显示特点
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是一种非缺陷显示,它们干扰了对相关显示的磁痕判断,应予以排除。
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特点:磁痕图像一般显示浅谈、沉积稀薄,堆集疏散,外缘模糊,磁痕不清晰。
它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别是成批工件检验中。
伪显示磁痕受到工件外形、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影响,可以找到影响因素予以排除。
2、产生原因
A、工件几何形状引起的非相关显示
比较复杂形状工件,如小孔、键槽、螺纹、齿根尖角及断面突变等形状,引起工件局部漏磁场并产生磁粉显示。
特征:磁痕分布不集中,松散宽大不浓密,轮廓不清晰。
减小磁化场时磁粉堆集减小或不显示。
B、机械加工和机械创伤引起非相关显示
工件机械加工中,若表面较深刀痕,划痕、局部撞击,以及滑移等压力变形等都可以产生局部漏磁场,形成磁痕显示。
特征:磁痕呈规则线状、较宽而直,磁粉图像不清晰。
重复磁化时图像再现性差。
降低磁化场,磁痕不明显。
擦去磁痕肉眼或放大镜可以看到划痕或刀痕底部。
C、工件材质本身引起的非相关显示
材料金相组织的变化,工件间磁导率的差异、局部淬火、局部冷作硬化、原始组织不均匀等;
金相组织变化多发生焊接工件上;磁导率差异多发生在不同材料焊接处;局部淬火和局部冷作硬化多发生在工件加工过程中。
D、检测工艺不适当引起的非相关显示
外磁场过大、电极处磁极干扰、磁写处;工件预处理不当;使用触头磁化时,电极处电流过大形成磁粉堆集。
三、相关显示
1、常见缺陷分类
A、原材料本身潜藏的缺陷
材料冶炼、轧制等工序产生的缺陷。
如中心疏松、气泡、金属夹杂物、发纹、夹层、分层、白点等。
B、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锻造缺陷:锻造裂纹、锻造折叠、锻造过烧;铸造缺陷:铸造裂纹、缩孔、疏松、气孔、冷隔;焊接缺陷:裂纹、未焊透、气孔、夹渣等;热处理缺陷:淬火裂纹、电镀裂纹、腐蚀裂纹、酸洗裂纹等;
C、冷加工过程产生的缺陷
机械加工、精加工再常温下进行。
磨削裂纹、矫正裂纹、过盈裂纹等。
D、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疲劳裂纹、磨损裂纹、腐蚀疲劳裂纹等。
2、裂纹及其磁痕
A、热加工裂纹-------铸造裂纹、锻造裂纹、焊接裂纹、淬火裂纹;
特征:呈连续或半连续曲折线状、龟裂状,起始部位较宽,尾部纤细,有时呈条状或树枝状,粗细均匀显示强烈,磁粉堆集浓密,轮廓清晰重复性好。
锻造裂纹特征:呈线状,显示强烈,磁粉聚集浓密,轮廓清晰,重复性好。
裂纹多出现在变形较大或边缘部位。
焊接裂纹特征:呈纵向、横向线状、树枝状或星形辐射状。
显示强烈,磁粉堆集浓密,轮廓清晰,大小深度不一,重复性好。
淬火裂纹特征:呈线状或树枝状网状,起始较宽,随延伸方向逐渐变细,显示强烈、磁粉聚集浓密,重复性好。
多发生在应力集中部位。
原材料裂纹特征:呈线状,显示强烈,磁粉聚集浓密,轮廓清晰,重复性好,多与纤维方向一致。
B、冷加工裂纹------磨削裂纹,矫正裂纹,过盈裂纹
磨削裂纹特征:呈网状或辐射状和相互平行短曲线条,显示清晰,磁粉堆集较多。
矫正裂纹特征:磁粉吸附浓厚集中,纤细刚健,中间粗大,呈直线状或微弯曲,不分支,不开叉,单个出现。
过盈裂纹特征:磁粉聚集较快,堆集较高,浓密而集中,两端尖细,擦去磁粉后往往可以看到细小裂纹痕迹。
C、疲劳裂纹
常发生在应力集中的部位,如齿根、拐角等;疲劳裂纹特征:呈线状或曲线状,随延伸方向逐渐变细,显示强烈,磁粉堆集集中,轮廓清晰,重复性好,常成群出现。
3、原材料缺陷磁痕特征
发纹磁痕特征:呈发丝一样短而平直的线状,形细而直,图像清晰,磁粉聚集浅谈但很均匀,重复性好。
常独立或分散于机械加工表面上。
白点磁痕特征:呈锯齿状或短曲线状,形似幼虫样。
磁痕吸附浓厚而紧密,轮廓清晰,中部粗大,两端尖细略呈辐射状。
4、锻轧缺陷磁痕特征
5、铸造缺陷磁痕特征
6、焊接缺陷磁痕特征
作业:1、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常见缺陷的种类有哪些?
3、疲劳裂纹的磁痕特征是什么?
4、热加工裂纹和冷加工裂纹磁痕特征的区别是什么?
5、缺陷磁痕和非缺陷磁痕如何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