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古代建筑史纲要点总结
外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

外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建筑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历史上,建筑风格和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下面将从建筑时期、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方面,对外国建筑史做一个简要的整理。
一、建筑时期古代时期古代建筑遗址的出现,标志着建筑史的开始。
早期的古代建筑多是单纯的工具性建筑,如各种住房、墓室,多以地下结构为主。
古典时期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均对古代和中世纪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典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对称和比例为特点,重视纪念性和装饰性,并以大理石和石灰岩为主要材料。
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由于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建筑更多的是宗教性质的建筑,如教堂和修道院,建筑风格主要是罗曼式和哥特式。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强调对古代文化的回归和重视个性与自由,建筑材料方面使用大理石、木材和彩色夹心玻璃等,形成了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
现代时期现代建筑风格强调简洁、流线型和功能性,在材料、形式和建筑手法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并形成了多种风格,包括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等。
二、建筑风格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风格主要在公共建筑和寺庙建筑中得以体现,其特点是色彩丰富、线条流畅,模数化美学思想被广泛应用对建筑中。
希腊式柱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多立克柱式、伊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等。
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是古代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其风格特征在于穹顶、拱和圆柱形的结构等。
古罗马建筑受到古希腊和埃及建筑的影响,但其更着重于巨大的气势和实用性。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风格是中世纪建筑的代表,以其巨大的建筑规模、丰富的装饰和复杂的结构而备受瞩目。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在于其高高的尖顶、短小的柱子和菱形拱门等,常常被用于教堂和教堂的装饰。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其特点在于重视对古代文化的回归和自由的表达。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是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代表,它注重对比和流线型的外形设计,并使用大理石和其他昂贵的材料来进行装饰。
高中历史西方建筑知识点

高中历史西方建筑知识点高中历史西方建筑知识点古典复兴: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方出现了古典复兴这一思潮。
古典复兴的建筑风格以古罗马和古希腊为蓝本,追求简洁、秩序和比例。
法国是古典复兴的中心,代表性建筑包括巴黎万神庙和星形广场凯旋门。
英国、德国和美国也有不少古典复兴风格的建筑,如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德国的柏林勃兰登堡门、美国的国会大厦等。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
这种风格的建筑主要表现为模仿中世纪寨堡或追求异国情调,甚至在园林中出现东方建筑小品。
浪漫主义可以分为先浪漫主义和后浪漫主义。
先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包括丘园和布莱顿皇家别墅,而后浪漫主义则以英国国会大厦为代表。
折衷主义:折衷主义在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
这种风格的建筑任意选择和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并将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
代表性建筑包括巴黎歌剧院和巴黎圣心教堂。
以上是西方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和成就,西方建筑的影响非常深远,对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高中历史西方建筑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西方建筑知识点主要涵盖了西方建筑史上的一些重要时期和风格,包括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等。
古典复兴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的建筑风格,它深受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的影响。
在法国,这种风格以罗马样式为主,如巴黎的万神庙和星形广场凯旋门。
在英国,它以希腊样式为主,如不列颠博物馆和爱丁堡中学。
德国也以希腊样式为主,如布兰登堡门和柏林宫廷剧院。
美国的国会大厦也体现了这种风格。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的另一种建筑风格,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
这种风格的表现分为两个阶段:先浪漫主义和后浪漫主义。
先浪漫主义的建筑追求中世纪的寨堡或异国情调,如封蒂尔修道院府邸和布莱顿的皇家别墅。
后浪漫主义,也叫哥特复兴,主要出现在英国,以哥特风格为主,如英国国会大厦。
折衷主义或集仿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师任意选择和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然后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
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建筑古代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开端,不同的古代文明在建筑风格、材料和技术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宫殿、神庙、城墙和剧场等方面的建筑成就。
美索不达米亚的锥形神庙、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殿宇和古罗马的拱门等建筑风格对后世的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2. 中世纪建筑中世纪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主要是以教堂、修道院和城堡为主。
在这一时期,哥特式建筑风格逐渐兴起,并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广泛传播。
哥特式建筑以尖顶、长廊和玻璃窗为特点,给人以神秘和庄严的感觉。
除了哥特式建筑外,还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摩尔式等多种建筑风格在中世纪得到了发展。
3.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建筑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影响,注重对称、比例和几何结构。
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品包括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等。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们注重复古风格,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4.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建筑材料、结构和施工技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一时期,钢铁和玻璃等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建筑结构的发展。
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现代建筑风格包括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等,这些风格都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建筑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现代主义建筑以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为主要特点,拥抱新材料和新技术,致力于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在当代建筑中,还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未来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建筑师们尝试将建筑艺术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的建筑作品。
6. 非洲建筑在非洲大陆,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各有特色。
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卢旺达的圆屋顶草屋、南非的茅屋等,都是非洲建筑中的经典代表。
外建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外建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外建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外建史作为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各国在历史上建设和修建的大型工程。
这些工程包括宫殿、城市、遗址、道路、桥梁、港口、运河等。
通过研究外建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对外建史的必背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以时间顺序进行讲解。
一、古代经济中的外建史古代经济中的外建史主要指古代各国建设的宫殿和城市。
在古代,宫殿是国家君主的居所,也是政治和文化活动中心。
而城市则是人们居住、交通和交易的中心。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希腊的巴特农丘陵等都是著名的外建史遗迹。
二、中世纪的外建史中世纪的外建史主要集中在城堡和教堂的建设上。
在中世纪,城堡是贵族和领主的居所,也是国防的重要设施。
而教堂则是宗教信仰的中心,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
比如英国的温莎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都是中世纪外建史的典型代表。
三、近代化进程中的外建史近代化进程中的外建史主要涉及到工业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工业化过程中,各国都大量修建了工厂和矿山,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则是为了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比如美国的纽约地铁、德国的汉堡港等都是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外建史遗迹。
四、现代化建设中的外建史现代化建设中的外建史主要涉及到城市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都在大规模兴建城市和住房。
基础设施的建设则包括电力、通信、水利等领域。
比如中国的上海城市规划、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等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典型外建史遗迹。
总结:外建史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它不仅关注建筑物本身的形式和结构,更关注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外建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迁。
在今天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外建史的研究也日渐重要,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塑造未来的城市和建筑综上所述,外建史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各国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可以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迁。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外国建筑史小点1、古埃及创造了最早有规划的城市。
2、古埃及神庙的轴线加长,加深了宗教的神圣气氛,使人们在进入每座庙宇时,步步沉重、步步谨慎、步步紧张,以唤起让你们对神权和帝王的崇拜和敬服。
对后世希腊神庙、欧洲中世纪教堂有启发借鉴作用。
3、两河流域在汉末拉比法典中由建筑师的记载,明确规定了建筑师的职责。
两河流域最早发明了券、拱和穹顶结构技术,并用沥青为粘结材料。
4、希腊化时期之前,城市以卫城为中心,希腊化时期之后,城市以广场为中心。
希腊普化时期,敞廊的发达体现了商业与手工业的发达,随着敞廊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市场和广场的建筑有统一的倾向,各个建筑物独立性逐渐减弱,圣地建筑群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5、古代美洲建筑的杰出代表是石砌的金字塔庙和布局自然的城堡。
6、圣德尼教堂,哥特建筑的第一个建筑作品。
米兰大教堂是中世纪最大的哥特教堂。
7、法国卡尔卡松城、圣米歇尔城是中世纪法国典型城市。
反应了城市的自发性和防御的需要。
8、文艺复兴在文化上的新思潮是人文主义。
佛罗伦萨府邸注重正立面设计,发展“屏风式”的立面。
9、勒浮、勒勃仑和波洛的卢浮宫东立面的设计与建造是古典主义原则的胜利。
卢浮宫的阿波罗长廊勒勃伦和都班完成,是内部装饰代表作品之一。
10、法国绝对军权的纪念碑——凡尔赛宫的规模和面貌主要是由学院派古典主义的代表者于阿孟莎决定的。
补建了艺术价值最高的大厅——镜厅。
凡尔赛宫王后居室为孟莎设计的洛可可风格。
小特里阿农宫模仿帕拉迪奥。
凡尔赛西边的花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和最著名的皇家园林,是规则式园林的典范,设计者勒诺特。
11、恩瓦立德新教堂为孟莎设计的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采用后世少见的希腊十字平面。
12、法国南锡广场有一个长圆形广场、狭长的跑马广场以及一个长方形广场组成。
广场突破空间的限制,不再封闭,不再运用单一色的建筑物围合一个空间——勃夫杭:巴黎公主沙龙;铁栅门——洛可可。
法国旺道姆广场是孟莎规划的,中央仿罗马图拉真记功柱。
中外建筑史总结知识点

古代希腊建筑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
空间高低错落。
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
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迈西尼。
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
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
风格粗犷,防御性强。
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二、古代希腊建筑: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历史分期古风时期: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
石梁柱结构体系的演进及神庙制型早期的建筑是木构架结构,以后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
型制脱胎于贵族宫殿的正厅以狭面为正面并形成三角形山墙。
为保护墙面而形成柱廊。
庙宇只有一间圣厅、平面为长方形,以其窄端为正面。
布局制型有端墙列柱式、端柱式、围柱式(包括双重围柱式、假围柱式)等。
古希腊柱式古希腊的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
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确定了庙宇的外貌。
希腊建筑在长期的推敲改进中稳定了一整套做法后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Order)盛期的两大柱式,各有自己强烈的特色。
爱奥尼(Ionic)柱式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特点是比例较细长,开间较宽,柱头有精巧如圆形涡卷、柱身带有小圆面的凹槽,柱础为复杂组合而有弹性,柱身收分不明显,檐部较薄,使用多种复合线脚。
总体上风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晚期成熟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柱头由毛茛叶组成,宛如一个花篮,其柱身、柱础与整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美学思想与风格特征反应出贫民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认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而人体的美也是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故人体是最美的。
外建史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方尖碑-—古埃及及崇拜太阳神得一种建筑形式。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状,一般高宽比为10:1,用一整块石头制成,并刻有文字与装饰,尖顶上镀金。
常布置在神庙得大门得两侧。
现存最高者达30米。
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得帝王台式陵墓。
分地上与地下两部分、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仿照上埃及住宅,象略有收分得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
地下为墓室。
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
后来得金字塔就就是从此发展起来得。
山岳台(天体台)——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得多层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得神堂。
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得,有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得,也有螺旋式得。
券柱式——希腊柱式与罗马拱券相结合得一种方式。
柱式不起结构作用,拱券做承重结构,柱式成为壁柱,只起装饰用途。
解决柱式与券拱之间得矛盾。
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作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得大厅性建筑。
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分为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而且高,称为中厅(中央通廊),两侧部份狭而且低;称为侧廊(侧通廊)。
侧廊上面常有夹层。
帆拱——水平切口与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得4个角上得球面三角形部分。
坦比哀多——盛期纪念性风格得典型代表。
就是一座仿罗马神庙式得小教堂,建于蒙多里亚圣彼得修道院得回廊内院中、建筑体量不大,园厅内直径只有 4.5米;但形体端庄、手法娴熟。
外面有一圈由16根多立克柱子组成得回廊,檐部上面就是一个有鼓座得穹窿。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得复古思潮得一种表现形式。
它可分为罗马复兴与希腊复兴两种倾向。
在建筑方面,古罗马得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得榜样、但她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得主要就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与一些纪念性建筑。
(整理)外国古代建筑史课程提纲.

(整理)外国古代建筑史课程提纲.外国建筑史课程导论学习内容:1、时间范畴2、地域范畴广义范围: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的建筑历史狭义范围:西方、特别是以欧美建筑史为核心1、整体性好,历史悠久,阶段多2、各阶段发展充分,特征鲜明3、各阶段有占主导地位的型制、风格水平高4、理论基础丰富、思想活跃5、孕育现代建筑、对世界影响大外国古代建筑史西方古典建筑体系:世界其他地区建筑发展:原始建筑一、原始建筑类型(一) 旧石器时代1.巢居2. 穴居作为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原始人为自身生存与自然界斗争,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创造了原始人的建筑。
由于这种建筑处于“功利性”的目的,所以形态上具有相似性。
(二) 新石器时代1. 定居、群居——“聚落”形成2. 原始宗教建筑Eg.(法)布列塔尼整石柱(英)索尔兹伯里石环二、原始建筑空间观念 1. 占有性 2. 向心性古埃及建筑一、古埃及建筑的历史分期(一)古王国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类型——金字塔玛斯塔巴阶梯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特点:尺度超大,形态简洁,建筑外部形象强烈。
Eg. 吉萨金字塔群(二)中王国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峡谷里的陵墓(巉岩崇拜)建筑特点:强化纵深轴线布局的序列感,内部空间作用加强,外部形象作用减小。
Eg. 女皇哈什帕苏陵墓(三)新王国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类型——神庙建筑(皇权崇拜)建筑特点:纵深轴线的序列感进一步加强,建筑处理从外部形象转向内部空间,由原来的高大雄伟转向神秘压抑,实现了由原始拜物教向皇权新神权的转变。
Eg. 卡纳克阿蒙神庙卢克索神庙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一、古代两河流域建筑的历史分期其它:略西方古典建筑体系-古代希腊建筑一、背景1、古希腊及其古希腊建筑:2、历史分期:a. 古拙时期(BC.11C —8C)b. 古风时期(BC.8C —5C)c. 古典时期(BC.5C —4C)d. 希腊化时期(BC.4C —2C)3、区域文化背景:a. 自然地域特征b. 社会文化特征c. 艺术特征二、古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雅典卫城1、背景2、总体布局及设计特点a. 因地制宜、自由布局b. 用仪典流线组织建筑群c. 对比统一原则运用3、主要建筑物:略三、古希腊建筑历史渊源的演进1、圣地建筑群的演进(群体层次)2、庙宇型制的演进(单体层次)重要名词:围廊式庙宇3、柱式的演进(细部层次)重要名词:柱式广义柱式——西方古典建筑中石质梁柱结构的特定艺术组合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古代建筑史要点总结
说明:以下内容仅是外国古代建筑史的基本要点,并未超出课本和课堂讲授范畴,仅供参考。
所有划线并打星号*的建筑实例要求能够默写画出基本的图形(大致准确、反映其基本特点即可)同学们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自己的总结和归纳,并鼓励有自己的见解。
一.古代西亚建筑:
1.粘土技术和彩色饰面的运用
2.西亚地区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社会基础(两河流域,多民族轮流主宰,自然神崇拜,世俗力量强大,粘土材料,经常构筑高台等等)
3.代表性建筑名称:乌尔山岳台、萨艮王宫、新巴比伦城、空中花园、波斯帕赛波利斯宫殿
二.古代埃及建筑:
1.金字塔的演变(模仿住宅的“马斯塔巴”-台阶状的昭赛尔金字塔-成熟而典型的库富金字塔)
2.吉萨金字塔群的平面布局及其特点(古埃及吉萨高地金字塔群平面图*)
3.崖墓建筑及其代表性实例的主要特点
4.太阳神庙及其代表性实例的基本特点
5.古埃及建筑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基础(尼罗河沿岸,法老统治,重视墓葬,奴隶劳作等等)
三.古希腊建筑:
1.三种柱式的基本特点:多立克(Doric)* 爱奥尼(Ionic)* 科林斯(Corinthian)*柱头立面
2.雅典卫城的布局及其4座主要建筑(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先神庙、山门、胜利神庙)的特点,帕提农神庙立面*
3.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及其社会基础(地理环境,宗教,政治制度,艺术追求等)
四.古罗马建筑:
1.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历史意义(系统总结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经验,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体系,确定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提出若干艺术原理,等等)
2.罗马万神庙的艺术成就(穹顶技术,内外空间塑造),万神庙立面* 平面*
3.罗马大竞技场的特点,立面柱式变化(古罗马大竞技场4层立面一个开间片断*)
4 凯旋门的特点,替度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
5 古罗马对于柱式的新发展(5种柱式,券柱,壁柱,叠柱等,古罗马混合柱式柱头立
面*)
5.古罗马建筑的总体成就及其社会基础
五.拜占庭建筑:
1.帆拱技术的基本原理(帆拱示意图*)
2.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基本特点和艺术成就
六.罗马风建筑
1. 罗马风建筑主要特点(局部继承古罗马拱券技术和造型特点,巴西利卡式教堂,相
对朴素)
2.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的组成及其艺术特色
七.哥特建筑
1.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社会背景
2.哥特教堂的基本特点(拉丁十字平面,中厅与侧廊,室内基本布局,光线处理,尖拱与框架结构技术,西立面,外部造型特点等)典型哥特教堂剖面简图*
3.巴黎圣母院的主要特点(巴黎圣母院立面*)
4. 部分经典哥特教堂建筑名称:法国韩斯主教堂、夏特尔主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
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
八.文艺复兴建筑
1.文艺复兴兴起的社会基础(人文主义思想,科技发展,重新发现古典)
2.早期、盛期、晚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伯鲁乃列斯基(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巴齐礼拜堂,育婴院)
伯拉孟特(坦比哀多平面,立面*)
米开朗琪罗(巨柱式建筑,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罗马卡比多山市政广场平面*)
帕拉第奥(帕拉第奥母题*,维琴察圆厅别墅(平面,立面)*,维琴察巴西利卡)
维尼奥拉(教皇尤利亚三世别墅)
3.圣彼得大教堂的主要特点、成就和历史意义(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立面*)
4.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布局、主要建筑及其空间特色(圣马可广场平面* ,威尼斯总督府立面*)
5.文艺复兴建筑的成就(建筑类型,理论,技术等)
九.巴洛克建筑
1.巴洛克建筑的基本特点及其社会基础。
2.圣彼得广场的主要特色
3. 耶稣会教堂立面*及其特点
4 巴洛克大师贝尔尼尼与波洛米尼的代表作品
十.古典主义建筑
1.古典主义建筑的基本特点及其社会基础
2.卢浮宫东立面的特点。
3.凡尔赛宫的基本特点和成就。
4.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基本特点。
十一.洛可可建筑
1.洛可可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
2.南锡广场群
十二.新古典主义建筑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主要作品和建筑师(巴黎万神庙、罗伯特·亚当等),英中式园林(自然风致园)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
十三.十九世纪建筑
十九世纪复古倾向的主要表现:古典复兴(罗马复兴与希腊复兴),哥特复兴,折衷主义,相关社会背景,代表作品(巴黎凯旋门立面*,英国国会大厦,巴黎歌剧院等等)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