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安全技术的一般要求

合集下载

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金属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加工技术,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热处理过程涉及高温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它也带来一定的安全和卫生风险。

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卫生,金属热处理过程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要求。

首先,热处理生产过程需要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戴上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鞋、耐高温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生产现场必须设立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和标志,以提醒人们注意危险区域和设备。

应设置紧急按钮和紧急停机装置,以便在危险情况下能够立即停止机器设备。

其次,热处理过程需要保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和排气。

在金属热处理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有害的烟雾和气体。

这些气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安装排烟罩和排烟管道,确保气体及时排放,避免对人员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设备和工作场所的维护和清洁。

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避免发生故障和事故。

工作场所应保持整洁,杂物应进行分类和储存,以防止其对操作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和培训措施。

在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中,意外事件和突发状况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事件,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所有从业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了解金属热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卫生要求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良好的通风和排气系统、设备和场所的维护以及应急预案和培训,可以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保护环境的卫生。

这些要求需要得到全面的执行和监督,以保障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金属热处理是工业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加工技术,它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然而,金属热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和卫生风险,需要进行相应的措施和管理来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卫生。

热处理安全使用规范

热处理安全使用规范

热处理安全使用规范
1. 在进行热处理之前,必须先进行安全检查,并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进行热处理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

3. 在进行热处理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在进行高温热处理操作时,必须穿戴防护设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面具和防护衣等。

5. 在进行热处理操作时,必须确保周围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产生有害气体积聚。

6. 在进行热处理操作时,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避免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

7. 在进行热处理操作时,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包括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操作人员等。

8. 在进行热处理操作时,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9. 在进行热处理操作时,必须有专门的安全操作流程和事故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10. 在进行热处理操作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操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第 1 页共 1 页。

热处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热处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热处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除认真执行与本岗位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外,还必须遵守本安全技术规程。

2、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着装,女职工和留长发的男职工必须戴工作帽,否则严禁上岗操作。

3、各种设备、工具开动使用前,只有在检查和确认安全后才能使用。

4、炉子加热过程中严禁离开岗位、空岗。

5、做好下班后的交接工作,无交接时要切断电源,息灭火种,清理工作地点,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6、加工后的工件应堆放整齐,放在指定地点,保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工作地点清理整齐。

7、不得用手触摸正在加工的工件,用嘴吹氧化皮。

8、箱式炉最高使用温度不得超过900 ℃ ,如违反规定造成后果自负(特殊情况使用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坑式回火炉的最高使用温度不得超过600 ℃ 。

9、表面不平整 , 不光滑的工件不能用硬度计测量 , 防止损坏压头。

热处理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热处理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热处理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热处理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普通热处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方式通则1.操作人员应注意防火,防爆、防毒、防烫、防触电,并了解有关救护知识.操作前要穿戴好劳动护具。

工作场地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必要的急救药品。

2.化学物品理应专人管理,并严苛按有关规定放置。

3.工作中酿制各种化学药剂、试剂时,应当严格执行《化学试验通常安全技术操作方式规则》。

4.严禁毫无关系人员步入氰化室、化学药品储藏室、中频发电机室和高频淬火室。

各室内应当保持清洁,不许堆满毫无关系物品。

5.工件进入油槽要迅速。

淬火油槽周围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6.采用行车(或单轨吊车)时,理应专人统一指挥,并继续执行有关行车采用的安全操作规程。

并式炉及盐浴炉的吊车电机应当安全检查,钢丝绳应当经常检查定期更改。

7.各种废液、废料应分类存放,统一回收和处理,禁止随意倾入下水道和垃圾箱,防止污染环境。

8.使用煤炉、煤气炉、天然气炉、油炉冷却展开热处理,应当严格遵守有关炉型司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浸出工件、工具应当潮湿。

9.大型热处理炉及连续热处理炉采用炉子机械输送工件和燃料,使用前必须检查炉子机械关键传动部件有无烧损、腐蚀、机械运行轨道上有无障碍物,工件堆放高度和宽度是否超过规定,堆放平稳与否。

工件出炉卸车时应注意防止烫伤及砸伤事故。

盐浴炉热处理工1.工作前应指定炉前操作负责人,并做好如下准备:①当班人员必须佩戴不好工作服、工作帽,防水鞋、眼镜或防水面罩。

②检查最怕装置与否较好,液体氰化炉理应单独最怕。

③检查汇流钢板,主、附于电极与否被物体短路。

④去除盐炉炉面的凝结盐层和最怕口附近的污物,并同时打碎凝结盐层,防止熔盐曝出。

⑤浸出的工件、工具,夹具和摆具等均应当潮湿浓硫酸,必须经过蒸煮或预演。

2.调节电流时应首先将变压器断电。

3.盐炉启动时应用低电压,以后逐渐升压。

4.工件不准与热电偶、电极相接触。

5.工件应当织成牢固,掉浸出内应马上断电赚取。

铸造热处理安全技术

铸造热处理安全技术

铸造热处理安全技术铸造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以满足特定的要求。

然而,在进行铸造热处理过程中,由于高温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从工艺操作、设备安全和人员防护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铸造热处理的安全技术。

一、工艺操作的安全技术1. 严格遵循工艺规程:在进行铸造热处理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工艺规程,明确各项工艺参数和操作要求,并进行相关培训。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工艺参数,以免引发事故。

2. 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在进行铸造热处理时,应合理安排各个工艺环节的顺序,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得当和稳定。

例如,在进行加热处理时,应先对金属材料进行预热,再逐渐升温,以防止金属材料因温度差异过大而发生热裂纹。

3. 精确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在进行铸造热处理时,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

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都可能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性能退化或产生内部缺陷。

因此,必须使用准确的温度计和计时器,进行精确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二、设备安全的技术1. 设备维护和检修:铸造热处理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设备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紧固等,检修则是检查设备的电气、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问题,防止设备发生故障和意外。

2. 定期校准和检测:铸造热处理设备的温度计、计时器等测量和控制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测量和控制设备的准确性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加热温度和时间的误差,进而影响金属材料的处理效果。

3.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在铸造热处理设备中,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例如,加热炉应配备温度保护装置和过热报警装置,以防止加热温度过高而引起事故。

同时,还应设置灭火器和烟雾报警器等消防设备,以应对突发火灾。

三、人员防护的技术1. 安全培训和教育:所有参与铸造热处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热处理工安全技术规程

热处理工安全技术规程

热处理工安全技术规程热处理工是一项特殊的技术生产工作,具有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自燃等作业环境危险性大、安全隐患多的特点,因此热处理工的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必须切实保障热处理工的身体安全和生产安全。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企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热处理工作的安全生产工作,并且明确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于热处理工的安全生产工作稳定实施。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求生产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于各工种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督促各部门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计划及预案等始终保持严密管理。

3、热处理工生产安全责任要求热处理工必须熟悉自己的工作范围和有关生产安全工作的规程制度,严格评估风险,定期检查安全隐患,并严格按照安全制度执行有关安全监控工作。

二、机械设备和安全工具1、公司在安排热处理工作时,必须对各种设备安全检查、维护及维修,保证机械设备在安全工作状态。

2、为保证热处理工的身体安全,企业要配备必要的安全工具及个人防护设备,如马甲、保护手套、安全鞋、安全帽等等,以确保热处理工得到安全保护。

3、热处理工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定期检查及维修,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相应解决方案和措施予以消除。

三、熟悉安全生产规定1、热处理工作的安全生产规定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规定,各热处理工必须熟悉其中的相关规范,并在生产作业中严格执行。

2、在实际生产中,热处理工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生产规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生产任务,操作过程中避免捷径行为。

3、任何有关安全的问题,热处理工必须及时报告,不得隐瞒、遮掩,以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生产环境稳定。

四、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1、企业必须不断更新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教育方式,提高热处理工的安全意识,将安全意识扎根于工作之中。

2、为加强热处理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企业应制定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适宜的培训材料,全方位呵护热处理工的安全生产。

热处理工安全技术规程

热处理工安全技术规程

热处理工安全技术规程
热处理工安全技术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热处理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避免事
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金属热处理的生产企业、学校
及科研机构,以及从业人员。

第三条本规程中采用的术语及其定义:
(一)热处理: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处理的过程;
(二)生产企业:指从事热处理生产经营、技术服务及相关管
理工作的单位;
(三)从业人员:指在生产企业、学校及科研机构从事热处理
工作的人员,包括工人、工程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四)安全规程:指为保障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而制定的规范
性文件,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企业内部的安全制度
和操作规程等。

第四条本规程是热处理生产中的基本安全规程,企业应当根
据其情况补充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程,确保热处理生产的安全可靠。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度,落实安
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和防护意识,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第二章热处理现场安全管理
第六条热处理现场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从业
人员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第七条企业应当制定必要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从业人员
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明确安全责任和要求,保证规章制度得
到落实。

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考核制度,明确安全
生产责任人员及其职责,并加强考核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九条热处理现场应当实行 \。

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概述热处理工是一项高温的作业,工人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限制条件,确保作业能够安全进行。

本文档主要介绍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包括个人防护、设备安全等方面。

二、个人防护1. 工人应穿戴安全服装、鞋子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能够防止高温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2. 工人要保持清醒和冷静,不得在疲劳、饥饿或酒后进行热处理作业。

3. 工人不得穿戴首饰(包括戒指、手镯等)进行热处理作业。

4. 工人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触碰或移动工件,避免工件热度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5. 工人应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热处理设备的安全限制条件,确保作业安全进行。

三、设备安全1. 热处理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清洁,避免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2. 热处理设备应安装牢固,确保能够稳定运行和避免设备震动和移位等问题。

3. 热处理设备应有完善的安全装置,包括温度控制、报警装置等,确保可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4. 热处理设备应定期进行试验和检测,确保设备可以安全、正常地进行热处理操作。

5. 热处理设备应配置灭火设备和应急设备,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救援措施。

四、环境安全1. 热处理作业的现场应通风良好,确保可及时排除高温烘烤产生的烟雾和废气,降低污染和危害。

2. 热处理作业的现场应保持干燥和整洁,避免因杂物等原因引发事故。

3. 热处理作业现场应有清晰的标志和警告标志,提示工人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五、总结热处理工艺是一项高温的作业,要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限制条件。

本文档介绍了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包括个人防护、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等方面。

希望各位工人在进行热处理作业时,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安全技术的一般要求一、热处理过程中的有害物和不安全因素
1.毒物、毒气和粉尘
热处理不少工序要直接应用有毒物品,如三酸(硝酸、盐酸、硫酸)、烧碱、纯碱、熔融的铅和金属盐等。

(1)应用氯化钡作为加热介质,最高温度达1300℃。

氯化钡会大
量蒸发;
(2)氮化工艺过程大量地使用氨气,在生产过程中部分氨气会随废气排入大气中;
(3)氰化盐在液体渗碳、氰化和软氮化等工艺过程中应用;
(4)有机物如汽油、甲醇、丙酮和煤油等在使用中会大量地挥发;
(5)煤气和吸、放热保护气氛中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6)硝盐浴炉中熔融的硝盐,在热的状态下与工件油污作用,产生棕色的有毒气体(五氧化二氮等氮氧化合物);
(7)气体软氮化时,甲醇和氨气进入炉内相互作用后产生氰酸根;
(8)热处理工件最后的喷砂清理,使用石英砂,产生大量二氧化硅粉尘。

2.触电
热处理车间用电量很大,许多炉子使用电加热设备,如水、油泵、鼓风机和抽风机都是用电动机驱动,而且还有不少用电设备,用的是高压电(如高频设备可高达15kV)。

在使用中违章操作,即将发生触电和电击伤事故。

3.易燃易爆
热处理中应用的某些油料(汽油、煤油和柴油)、有机物(甲醇、乙醇、乙炔、丙烷、丁烷、丙酮和香蕉水等),都是易燃易爆物质。

使用气体和液体燃料的热处理炉,由于操作不当,也经常发生炉子爆
炸事故。

热处理淬火工艺有时要求把加热到800~900℃以上的工件直接淬入油中或采用喷油冷却,容易引起火灾。

4.烫伤
热处理的加热介质许多是利用熔融的金属盐(氯化钡、氯化钠、氯化钾和碳酸钠)。

熔融的金属盐一旦遇到水或水汽就会发和熔盐的崩爆,使熔盐飞溅而烫伤人。

作为“冷却”介质的低温硝盐浴,虽然温度
在150~200℃,一旦碰到皮肤也会造成严重烫伤。

还有,灼热的工件、热油和清洗用的热水浴槽也都容易造成烫伤。

5.跌伤和碰伤
热处理车间因工艺需要而设置了各种平台和地坑,操作时需登高和下坑。

这也容易造成跌伤和碰伤。

6.热辐射与光辐射
热处理不少工艺的温度高达900~1280℃,操作人员要在炉前操作,特别是工件进出炉时,工人受到高温的辐射,当温度在1000℃以上时,强烈的光辐射刺激操作者眼睛,时间久了也会损伤眼睛。

7.电磁辐射
热处理的高频加热设备在工作时,向外发射250~300kHz的电磁波,3m以内对人体有妨害。

近年来发展的射频溅射镀膜设备,则会向外发射6×10<sup>6</sup>~3×10<sup>8</sup>Hz的超高频电磁辐射。

热处理生产中的有害物和不安全因素如此众多,我们必须对它要有足够的认识,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把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避免事故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