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共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共18张PPT)
16
12.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 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 由此推测,不同 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 我们选用碎冰 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 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缓 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的烧杯中,把碎蜡 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 装置如图3-2-8甲所示.
2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典例精练 【例1】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2 ℃的房间里,它将 ( B) A. 继续熔化 B. 继续凝固 C. 既不熔化也不凝固 D. 无法判断
3
模拟演练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B ) A. 冰在太阳下化成水 B. 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C. -40 ℃的水银变成0 ℃的水银 D. 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熔化过程中要__吸__ (填
“吸”或“放”)热,温度_不__变___.
7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1. 冰的熔化温度是0 ℃,则0 ℃的水 ( D )
A. 一定是液态
B. 一定是固态
C. 一定是固液共存
D. 前三者都可能
2. (2017哈尔滨)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 )
A. 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
第三单元 物态变化
第 2 Hale Waihona Puke 熔化和凝固1课前预习
1. 物质一般存在的三种状态是_固__态_、 _液__态__和__气_态__. 物质从_固___态变成_液___态的过程叫熔化,它是一个_吸__ 热过程,它的相反过程叫_凝__固_,是一个_放___热过程. 2.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在这句 话中,水结冰属于_凝__固__现象,冰雪消融属于_熔_化__现象. 3.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吸__热,温度_保__持__不__变__,同种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相__同__(填“相同”或“不同”); 晶体熔化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要_吸__热__,二是温度必 须达到_熔__点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升_高___,所以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_熔__点__.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领土约( C )
A.100多万平方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120多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180多万平首方页 千米 末页
过关训练
12.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年代尺。 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阶段是( ) B
A.① B.② C.③ D.④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1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两股列强势 力的钳制。南方列强势力强调扩展商务与经济 特权,北方列强势力更注重领土扩张。其中北 方列强势力主要是指( D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10.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最深刻的影
响是( C ) A.大量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中国的市场被进一步占领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损失大量珍宝
11.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
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4 300千米的边界线全
部确定。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曾通过一
夏宫:圆明园;强盗:英国、法国;态度: 反对和愤怒的态度。
过关训练
(3)材料三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 园的主人”又是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 什么角色?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 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树上的伙伴”:英国和法国; “主人”:中国; 角色:英法联军的帮凶;影响:中国的半 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
拓展阅读
1859年,英法公使各率一支舰队进京换约。 清政府指定英法换约代表从天津北塘登陆进京。 英法公使却依仗武力,率舰队蛮横闯入大沽口。 防守大沽口的清军开炮阻击。英法联军狼狈退 出大沽口。 ——《中国历史》(2001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课堂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课堂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人教版 数学 八年级 上册问题: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无法直接到达,因此这两点的距离无法直接量出.你能想出办法来吗?导入新知ABCE D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 和B 的点C ,连接AC 并延长至D 使CD=CA 连接BC 并延长至E 使CE=CB 连结ED ,那么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为什么?导入新知3. 了解“SSA”不能作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探索并正确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AS ”.2. 会用“SAS”判定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能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素养目标1.回顾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为“边边边”或“SSS”).在△ABC 和△ DEF 中∴ △ABC ≌△ DEF.(SSS )AB=DE ,BC=EF ,CA=FD ,2.符号语言表达:ABCDE F知识点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角边”定理当两个三角形满足六个条件中的3个时,有四种情况:三角×三边√两边一角 ?两角一边【思考】除了SSS 外,还有其他情况吗?能判定全等吗?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一个角,那么这两条边与这一个角的位置上有几种可能性呢?AB CAB C“两边及夹角”“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它们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尺规作图画出一个△A′B′C′,使A′B′=AB ,A′C′=AC ,∠A′=∠A (即使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 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 上,它们全等吗?ABC两边及其夹角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做一做ABCA ′DEB ′C ′作法:(1)画∠DA'E=∠A ;(2)在射线A'D 上截取A'B'=AB,在射线A'E 上截取A'C'=AC ;(3)连接B'C '.思考:① △A′ B′ C′ 与 △ABC 全等吗?如何验证?②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满足哪三个条件?在△ABC 和△ DEF 中,∴ △ABC ≌△ DEF (SAS ).u 文字语言: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边角边”判定方法u 几何语言:AB = DE ,∠A =∠D ,AC =AF ,ABCDEF必须是两边“夹角”例1 如果AB=CB ,∠ ABD= ∠ CBD ,那么 △ ABD 和△ CBD 全等吗?分析:△ ABD ≌△ CBD .边:角:边:AB=CB (已知),∠ABD= ∠CBD (已知),AB C D (SAS)BD=BD (公共边),证明:在△ABD 和△ CBD 中,AB=CB (已知),∠ABD= ∠CBD (已知),∴ △ ABD ≌△CBD ( SAS).BD=BD (公共边),利用“边角边”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探究新知素养考点 1已知:如图, AB=DB ,CB=EB ,∠1=∠2,求证:∠A=∠D .证明:∵ ∠1=∠2(已知), ∴∠1+∠DBC = ∠2+ ∠DBC (等式的性质),即∠ABC =∠DBE. 在△ABC 和△DBE 中, AB =DB (已知),∠ABC =∠DBE (已证), CB =EB (已知),∴△ABC ≌△DBE (SAS ).∴ ∠A=∠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1A 2C B D E 巩固练习例2 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 、B 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 和B 的点C ,连接AC 并延长到点D ,使CD =CA ,连接BC 并延长到点E ,使CE =CB .连接DE ,那么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为什么?A C ·E DB 证明:在△ABC 和△DEC 中,∴△ABC ≌△DEC (SAS ).∴AB =D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C = DC (已知),∠ACB =∠DCE (对顶角相等),CB=EC (已知),探究新知利用全等三角形测距离素养考点 2如图,两车从南北方向的路段AB 的A 端出发,分别向东、向西行进相同的距离,到达C ,D 两地.此时C ,D 到B 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提示:相等.根据边角边定理,△BAD ≌△BAC ,∴BD = BC.巩固练习如图,把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棍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摆出△ABC .固定住长木棍,转动短木棍,得到△ABD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B AC D △ABC 和△ABD 满足AB =AB ,AC =AD ,∠B=∠B ,但△ABC 与△ABD 不全等.SSA 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想一想画△ABC 和△ABD ,使∠A =∠A =30°, AB =AB=5 cm ,BC =BD = 3 cm .观察所得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A BMCD有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结论画一画例3 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C ≌△DEF 的是( )A .AB =DE ,∠B =∠E ,BC =EFB .AB =DE ,∠A =∠D ,AC =DFC .BC =EF ,∠B =∠E ,AC =DFD .BC =EF ,∠C =∠F ,AC =DF解析:要判断能不能使△ABC ≌△DEF ,应看所给出的条件是不是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只有选项C 的条件不符合,故选C.C易错点拨:判断三角形全等时,注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只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时,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素养考点 3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识别如图,AB=CD,AB∥CD,E,F是BD上两点且BE =DF,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A.1对B.2对C.3对D.4对C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AB=AD ,AC=AE ,∠BAE=∠DAC . 求证:∠C=∠E .解:∵∠BAE=∠DAC ,∴∠BAE–∠CAE=∠DAC–∠CAE ,即∠BAC=∠DAE ,在△ABC 和△ADE 中,∵ ,∴△ABC ≌△ADE (SAS ),∴∠C=∠E .AB=AD ∠BAC=∠DAE AC=AE2.如图,已知线段AC ,BD 相交于点E ,AE=DE ,BE=CE .(1)求证:△ABE ≌△DCE ;(2)当AB =5时,求CD 的长.(1)证明:在△AEB 和△DEC 中,AE=DE ∠AEB=∠DEC BE=EC ,∴△AEB ≌△DEC (SAS ).(2)解:∵△AEB ≌△DEC ,∴AB=CD , ∵AB =5, ∴CD=5.1.在下列图中找出全等三角形进行连线.Ⅰر30º8 c m9c m Ⅵر30º8c m 8 c mⅣⅣ8 c m5 cmⅡ30ºر8c m5 c mⅤ30º8c m ر5 c mⅧ8 c m5c mر30º8c m9 cmⅦⅢر30º8c m 8 c mⅢ基础巩固题2.如图,AB=DB,BC=BE,欲证△ABE≌△DBC,则需要增D加的条件是( )A.∠A=∠DB.∠E=∠CC.∠A=∠CD.∠ABD=∠EBC证明:∵AC 平分∠BAD ,∴∠BAC =∠DAC ,在△ABC 和△ADC 中, ∴△ABC ≌△ADC (SAS ).AD=AB ∠BAC=∠DAC AC=AC (已知),(公共边),(已证),3.如图,已知AC平分∠BAD , AB=AD . 求证:△ABC ≌△ADC .已知:如图,AB=AC , BD=CD ,E 为AD 上一点.求证: BE=CE .证明:∴ ∠BAD=∠CAD ,在△ABD 和△ACD 中,AB=AC BD=CD AD=AD (已知),(公共边),(已知),∴ BE =CE .在△ABE 和△ACE 中,AB=AC ∠BAD=∠CAD AE =AE (已知),(公共边),(已证),∴△ABD ≌△ACD (SSS ).∴△ABE ≌△ACE (SAS ).能力提升题AB C D E如图,已知CA=CB , AD=BD , M ,N 分别是CA ,CB 的中点,求证:DM=DN .在△ABD 与△CBD 中证明:CA=CB , (已知)AD=BD , (已知)CD=CD ,(公共边)∴△ACD ≌△BCD (SSS )连接CD ,如图所示;∴∠A=∠B 又∵M ,N 分别是CA ,CB 的中点,∴ AM=BN拓广探索题在△AMD 与△BND 中AM=BN ,(已证)∠A=∠B ,(已证)AD=BD ,(已知)∴△AMD ≌△BND.(SAS )∴DM =DN.边角边内容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SAS”)应用为证明线段和角相等提供了新的证法注意1.已知两边,必须找“夹角”2.已知一角和这角的一夹边,必须找这角的另一夹边课堂小结课后作业作业内容教材作业从课后习题中选取自主安排配套练习册练习谢谢观看 Thank You。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 “飞天”凌空 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 “飞天”凌空 第2课时课件
(5 W+1H)根据字数要求,对以上信息进行调整。
一课一法
(3)看导语法。摘取中心句或关键句,一般为消息的第一 段或第一句,即导语。
(4)分层提炼法。针对内容比较复杂的新闻,可先划分层 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总体概括,压缩成句。
一课一德一行 ——拼搏进取,努力奋斗
古人言
停止奋斗,生命也就停止了。 ——卡莱尔
中考这么考
楚楚动人的宫娥舞女粉笔丹青,重彩平涂,丝带在云蒸霞蔚中飘 动,从而使得整个画面轻盈灵动。飞天造型变化多样,有击鼓弹 琴、有挽篮浣花、有散花飞舞,或凭虚御风,或俯仰直冲,或翱 翔盘旋,形态不拘一格。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是世界壁 画史上的一绝,是人类文明的艺术宝库。 这些壁画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 是我们的根,守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 的文化基因,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乙】潼 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中考这么考
1.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 . 甲诗首句气势不凡,先声夺人,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 立足点之高,与末句“身在最高层”形成呼应。 B. 乙诗次句以听觉形象补充了首句的视觉形象,渲染出潼关一带独 有的氛围,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C. 甲诗第二句用虚写手法写出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展现出诗人蓬勃的朝气,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D. 乙诗第三句不说水之奔腾,而说其“犹嫌束”;末句不说山之巍 峨,而说其“不解平”,运用夸张手法把山水写活了。
中考这么考
飞天们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凭借飘曳的衣裙和飞舞的彩 带,凌空翱翔,姿态舒展,潇洒自如,给观赏者一种摆脱重力, 飘然飞升的感觉,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内涵。飞天的造 型和姿态都是通过线条向观赏者传达的。飞天轮廓的勾画流畅 婉转,连绵不断,通过长短描绘飞天飞行的姿态,灵动自然, 还通过干湿浓淡,营造虚虚实实的画面感,从而表达出空间的 层次结构。笔墨线条充满音乐的律动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56
温度/℃ 55 50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 接各点
45
40 0
时间/分 2海波4 熔6化8的图10象12 14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0 61 62 63 63 65 66 68 71 74 76 78 80
B
D乙 C
熔化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 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200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乙图线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5.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_ ℃, 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_℃
温度/℃ 75
70
65
60 0
2
4
6
时间/分 8 10 12 14
松香的熔化图像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55 温度/℃
D
75 温度/℃ D
时间/ 分
时间/ 分
50 B
C
45 A
400海2波的4 熔6 化8图10像12 14
实验总结:
70
C
B
65
A
600 松2 香4 的6 熔8化10图12像14
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第一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共2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第一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共29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奔腾的江水
天体的运动
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原子的运动、 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运动是 宇宙中最普遍的的现象。
自然界中的运动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17:09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82021/9/82021/9/8Sep-218-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8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保持相对静止: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
[想想议议] 1.分析下列人和战斗机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
的?相对于什么物体是静止的?
甲 运动中的自动扶梯 乙 加油机和战机 甲 Ø 以__地__面__为参照物时,人是运动的;
Ø 以_自__动__扶__梯___为参照物时,人是静止的.
飞机空中加油
乙 Ø 以__地__面__为参照物时,战机是运动的; Ø 以__空__中__加__油__机__为参照物时,战机是静止的.
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B )

2020部编版历史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 八年级上册

2020部编版历史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 八年级上册

总理衙门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 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相当于英法本土面积 的二倍,四个日本
条约名称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地理范围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入
这是圆明园今昔的图景,这座宫殿为何这般模样?这场战 争是如何发生的?我国又因此遭受了哪些灾难,侵略者又 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我们来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授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 “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 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 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 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 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 特权太少。于是他们又向中国发动了一次战争。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
有(B )
①《天津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六百 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宫后, 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 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议一议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 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发动战争的 借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不满足已 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2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课件牛老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2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课件牛老师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冲冠一怒为红颜,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愿博得美人笑,烽火戏侯弃江山。 宁负天下不负你,尽管世人唾千年。容颜迟暮仍为伴,倾尽温柔共缠绵。 ►蜜蜂深深地迷恋着花儿,临走时留下定情之吻,啄木鸟暗恋起参天大树, 转来转去想到主意,便经常给大树清理肌肤。你还在等待什么呢?真爱是 靠追的,不是等来的!
第2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R·八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将两个大小相同的含30°角的三角尺摆放 在一起(较长直角边靠在一起且直角顶点重 合),可拼成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你能借助 拼图找到直角尺的较短直角边与斜边之间的数 量关系吗?
本节课我们再次学习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 一个性质.
(1)运用等边三角形能推导出30°角的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DE =
1
A2D
A
=1.85(m)
E

C
答:立柱BC 的长是3.7 m,DE 的长是1.85 m.
练习3 Rt△ABC 中,∠C =90°,∠B =2∠A, ∠B 和∠A 各是多少度?边AB 与BC 之间有什么关 系?
证明:∵∠B+∠A=180°- ∠C=90°, ∠B=2∠A,
问题 请说一说你猜想的命题中,条件和 结论分别是什么?并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 述出来.
思考 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请进行证明.
已知:如图,在Rt△ABC 中,∠C =90°,
∠A =30°. 求证:BC = A1B.
2
A
证明:在△ABC 中,
∵ ∠C =90°,∠A =30°,
∴ ∠B =60°.
C
B D
知识点2 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1950年10月19日,首批志愿军部队跨 过鸭绿江.
志愿军誓师大会.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 4、参战部队 2、目的 3、时间
5、主要过程
美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美国空军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进行 轰炸扫射。图为安东(今丹东)被炸一景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 登载的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的消息
毛岸英之坟
胜利:1953、7美国侵略者被迫签定
《朝鲜停战协定》,战争结束。
板门店---停战签字仪式
1953年 7月27日, “联合 国军” 总司令 克拉克 于汶山 在朝鲜 停战协 定和补 充协议 上正式
签字。
中 朝 友 谊 纪 念 碑
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 “最可爱的人”? 这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 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在战斗中不畏艰险、英勇顽 强,许多战士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 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所 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的性质: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既支援了邻国 抗击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又保卫了伟大祖国的安全,是一 场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抗美援朝对新中国的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 中国的国际威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经济 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干涉中国 内政.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港登陆。
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 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作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板门 店休 战村 房屋 中间 的水 泥铸 成的 线就 是三 八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彭德怀
彭德怀率先进入朝鲜与金日成 商谈作战问题。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 4、参战部队 2、目的 3、时间
5、主要过程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黄继光 2、邱少云 3、“最可爱的人”
4、抗美援朝结果
黄 继 光 (1 93 5195 2年)
邱少云(1926-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