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猪场(200头基础母猪)总体设计规划
200头商品猪场设计方案及对策

200头商品猪场设计方案及对策设计方案:1.牲畜饲养场规划:将猪场分为多个区域,包括饲养区、繁殖区、生产区、设备存放区等。
每个区域应有明确的功能和专门的空间。
2.饲养区设计:饲养区应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泄系统,确保猪舍内空气流通和粪便及废料的有效处理。
饲养区可以采用环境控制技术,如温湿度控制系统和粪便处理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益和保证猪的健康。
3.繁殖区设计:繁殖区应包括母猪舍、种猪舍和分娩室。
母猪舍应设有合适的饲料供给和水源,保证母猪的营养需求。
种猪舍应设计为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使种猪保持良好的生殖状况。
分娩室应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监控和动物保护设备,以确保母猪的分娩过程顺利。
4.生产区设计:生产区应配备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生产线,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应有适宜的仓库和冷藏设备,以储存和保持产品的新鲜度。
生产区还应设置合适的通道和工作空间,以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5.设备存放区设计:设备存放区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各类猪场设备并保证设备的安全。
设备存放区还应与繁殖区、饲养区和生产区相连,方便设备的调取和使用。
对策:1.健康管理:建立严格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计划,以确保猪群的健康。
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并及时治疗任何疾病。
2.粪便处理:采用科学有效的粪便处理技术,并确保粪便的妥善处理和处置。
可以考虑利用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有机肥料。
3.饲料管理:确保饲料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根据猪群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比饲料。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预防饲料中的有害物质对猪的影响。
5.员工培训:为工作人员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指导,包括养殖知识、设备操作和卫生管理等方面。
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意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6.环境保护: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采取合适的噪音和臭气控制措施,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7.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对设备进行清洁和修理,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部件。
200头母猪场管理方案

200头母猪场管理方案一,200头母猪场构成:1,基本母猪200头2,后备母猪60头3,公猪:基本公猪如果为本交需8头,人工授精为3头(2头采精,1头诱情),后备公猪本交为3头,人工授精为2头4,全年配种440窝,产仔400窝,4000头活仔,育成3800头,出栏肥猪3700头以上5,以全年52周生产计:每周配种8.5头,每周产仔7.7窝77头活仔,每周育成73头,每周出栏肥猪71头二,土建计划:1,母猪空怀限位栏:(220厘米长×60厘米宽×100厘米高),喂断奶母猪1周至配种怀12周,空栏消毒1周,总计11周需限位栏150个。
2,母猪产床:采用常规红砖水泥沙浆栏舍,产仔母猪舍(1.8米宽×4米长×高0.9米)带护仔栏(1米长×1米2宽×0.6米高),喂产前3周左右母猪至哺乳4周左右断奶的母猪,加消毒1周,总计8周,需60个栏。
3,公猪舍:5米长×2米宽×1.4米高)需11间公猪舍,4间诱情母猪舍。
(人工授精则带空调与采精及检验保存室,采用限位栏230厘米长×高120厘米×宽70厘米) 4,仔猪保育栏:采用保育床,按一窝一栏设计双列式,每个栏高60厘米宽2米长2.5米,喂4周左右断奶仔猪(8公斤左右)5周至22公斤左右,加消毒1周需保育床48个5,育肥栏:喂9周龄仔猪(22公斤左右)17周至26周达100公斤左右,加消毒1周需小栏(长7米×宽2米×高0.8米)150个,另加后备母猪栏10个,总计160个,如果要肉质好,后期限制饲养,则需要200个栏.三,人员配备(15-16人):1,喂怀孕母猪,后备母猪,公猪及后备公猪带配种2人2,产房2人带夜晚接生3,保育舍2人,带夜晚补料4,育肥舍4人5,管理人员3-4人:场长1人,技术员1人,财务1-2人6,后勤人员2-3人:加工饲料,电工,抽水,仓管,门卫,食堂等工作四,猪场管理程序:1,饲料管理制度:采用有机微量元素和中草药,除乳猪在断奶用少许抗生素外,种猪和中大猪饲料中全面禁止用抗生素,饲料以浓缩料和预混料配玉米豆粕麸皮组成,原料新鲜简单化,饲料中除乳猪料用鱼粉外,其它料尽量不用动物性原料。
猪场设计方案

猪场设计方案猪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猪场设计方案对于猪的养殖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猪场的选址、场地规划、设施设计以及猪舍布局等方面,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猪场设计方案,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
一、猪场选址与规划1. 选址猪场选址应考虑附近交通便利、供水方便、环境独立封闭的地带,以避免外界干扰和病原微生物感染。
同时,周边环境宜选择相对安静的地区,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
2. 场地规划猪场的总体规划应根据猪的品种和规模进行布局,包括繁殖区、育肥区、配种区、饲养区等,确保各个功能区域的相对独立和互不干扰。
同时,应有合理的道路、通风、排放系统,以保证场内的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
二、猪场设施设计1. 猪舍建设根据猪的品种、规模和数量确定猪舍的类型和数量。
建议选择传统猪舍、开放式猪舍或者设施化猪舍,其中设施化猪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的调控,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 饲喂设施为了提高饲养效率和饲养质量,建议设置自动化饲喂设施,如自动投喂器、饮水器等,确保猪只能够按需取食和饮水。
此外,还应设置饲料储存设施,以保证饲料的安全储存和供应。
3. 监测设备猪场应该配备适当的监测设备,如温度监测仪、湿度控制器、气体浓度监测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猪场管理人员及时监测猪舍内的环境参数,确保猪只的生活环境始终处于适宜状态,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三、猪舍布局1. 繁殖区繁殖区是用于母猪繁殖和仔猪产仔的区域,应该设有相对独立的分娩室和断奶区,以保证母猪的安全和仔猪的生长发育。
2. 育肥区育肥区是用于猪只生长发育的区域,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设定不同的区域和舍室,以保证猪只的舒适度和生长速度。
3. 配种区配种区是专门用于猪只繁育的区域,应设有配种舍和配种档,以便猪只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配种和交配,确保后代品质的稳定。
4. 饲养区饲养区是用于日常饲养管理的区域,应设有合理的饲喂和饮水设施,以及必要的卫生设备和疫情监测点,以确保猪只的营养和健康。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猪场是养殖猪的场所,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猪的健康生长,合理的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场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要点。
一、猪场整体规划要点1.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地理位置时应考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通风良好、环境优美等因素。
最好远离居民区,以避免噪音和异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 土地面积和形状:猪场的土地面积应根据养殖规模确定,一般建议每头猪配备4-6平方米的空间。
土地形状应方便管理和扩展,避免过于复杂的地形地貌。
3. 建筑布局:猪场的建筑布局应合理,主要包括猪舍、饲料储存区、疫苗存放区、办公区等。
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应相互配合,便于管理和操作。
4. 环境保护:猪场应设有合适的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应设置垃圾处理区,定期清理和处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废弃物。
二、猪舍建筑设计要点1. 建筑材料选择:猪舍的建筑材料应具有防腐、防潮、保温、隔音等特性。
常见的材料有混凝土、钢结构和彩钢板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猪舍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
2. 空间布局:猪舍内部的空间布局应合理,包括合理的通风、采光和温度控制。
猪舍内的猪栏应根据猪的大小和养殖规模确定,每个猪栏的大小应保证猪的自由活动和休息。
3. 排污系统:猪舍应设有合理的排污系统,包括清洗设备和污水收集系统。
清洗设备可定期清洗猪栏和地面,污水收集系统可将污水集中处理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饲料供应:猪舍内应设有合适的饲料供应系统,包括饲料储存设备和自动投喂设备。
饲料储存设备应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自动投喂设备可定时定量地给猪投喂饲料,提高养殖效益。
三、猪场管理要点1. 疫病防控: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接种疫苗、消毒和隔离等。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疫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疫情。
2. 饲养管理:猪场应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包括饲料配方、饲喂时间和饲喂量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猪的体重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效益。
200头母猪自繁自养场的建筑设计图

200头母猪自繁自养场的建筑设计图
性质和规模:200头基本母猪规模,年出栏4000头肥猪的小型自繁自养商品猪场。
生产周期:配种到上市=41周(怀孕16周+哺乳4周+保育5周+育肥16周)
猪群构成及设备数量计算:
1、怀孕定位栏:200头母猪,每2周产仔18窝,从配种到分娩前一周的怀孕母猪132头,需132个定位栏。
2、空怀母猪栏:分娩率80%,断奶到配种1.5周/80%×8.8头/周+1(后备)=17头,每3头一个栏需6个栏。
3、种公猪栏:单栏饲养需4个栏和一个配种间。
4、分娩栏:8.8×6周=54个
5、保育床:6周×8.8=54个
6、育肥栏:16周×8.8×9-10=1267-1400头,即127-140个栏。
产房6个单元,每个单元9个产床;保育舍6个单元,每个单元9个保育床,公猪单栏饲养,4头4个栏圈,1个配种栏;空怀母猪3-4头一个栏,设6个栏,育肥猪舍每栏8-10头,每个单元10个栏,共14个单元。
猪舍设计
产房2栋,6个单元,每个单元1.8 ×5 + 3 = 12米,栋长36米,舍宽7.8米;保育舍2栋,6个单元,每个单元1.8 ×5 + 3 = 12米,栋长36米,舍宽7.8米;种公猪、待配母猪舍一栋,16个栏,栋长3×8 =24米,单列舍宽5.5米;怀孕单体栏66个一栋,栋长0.65米×33+2.5=24米,双列舍宽7.8米;育肥猪舍7栋,每栋2个单元,每个单元长3 ×5 +1 =16米,栋长16×2 =32米,栋宽11米。
猪舍布局示意如下。
标准化猪场初步设计方案

标准化猪场初步设计方案标准化猪场初步设计方案一、标准化场地面积场地面积一般一个饲养100头生产母猪、年出栏1800—2000头育肥猪的小型猪场,占地面积7—10亩;饲养500头生产母猪、年出栏猪9000—1000头育肥猪中型猪场,以占地面积30—40亩为宜。
养猪场总占地面积也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2.5—3.5平方米的参数计算。
二、猪舍规划1、各类猪栏所需数量的计算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妊娠舍猪栏数=年分娩数×妊娠舍饲养时间÷365;分娩舍猪栏数=年分娩窝数×分娩舍饲养时间÷365;配种舍猪栏数=年分娩窝数×配种舍饲养时间÷365÷每栏饲养头数;后备猪舍栏数=年更新头数×更新猪舍饲养时间÷365÷每栏饲养头数;种公猪舍栏数=常年平均饲养母猪数÷15(或20);保育仔猪栏数=年分娩窝数×窝平断奶仔数×保育舍饲养时间÷365÷每栏饲养头数。
每一阶段猪栏都要比计算数多10%,亦即所得数乘以1.1倍,为生产计划安排留一定余地,便于管理。
2、各类猪舍栋数计算出各类猪栏的数量后,再根据各类猪栏的规格及排粪沟、走道、值班室的规格,即可计算出各类猪舍的建筑尺寸和需要的栋数。
3、猪舍布局及内部规划根据生产工艺流程,为管理方便,缩短转群距离,应以分娩舍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猪舍靠近保育舍,肥猪舍再挨着幼猪舍,妊娠(配种)舍也靠近分娩舍。
在同一条生产线中,各猪舍的长度应基本一致,以50~80米为宜。
猪舍的宽度最好在8米左右。
配种舍的公母猪栏应相对或相邻排列。
分娩舍尽量做到24栏为一个单元,保育舍12栏为一个单元,而且单元之间隔离,其它猪舍则尽量做到24栏或12栏为一组。
三、猪舍功能分区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等。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

第一部分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一、猪群规模通过对养猪工艺的了解来计算猪群规模,从而确定猪场规划与设计。
(一养猪的阶段饲养工艺规模养猪的目的是要摆脱分散的、传统的季节性的生产方式,建立工厂化、程序化、常年均衡的养猪生产体系,从而达到生产的高水平和经营的高效益。
1。
四阶段饲养工艺(1配种妊娠阶段。
在此阶段母猪要完成配种并度过妊娠期。
配种约需1周,妊娠期16.5周,母猪产前提前一周进入产房.母猪在配种妊娠舍饲养16~17周。
(2产仔哺乳阶段。
按预产期提前一周进入产房,在此阶段要完成分娩和对仔猪的哺育,哺育期为4周,母猪在产房饲养5周, 断奶后仔猪转入下一阶段饲养,母猪回到空怀母猪舍参加下一个繁殖周期的配种。
(3断奶仔猪培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仔猪保育舍,在培育舍饲养5周,体重达15~25千克以上。
这时幼猪已对外界环境条件有了相当的适应能力,再共同转入育肥舍进行育肥。
(4育肥阶段。
由育仔舍(仔培舍转入育肥舍的所有猪只,按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求饲养,共饲养15周,体重达90千克以上时,即可上市出售。
育肥阶段也可按猪场条件分成为中猪舍和大猪舍,这样更利于猪的生长.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饲养,当生产走入正轨之后,就可以实现每周都有母猪配种、分娩、仔猪断奶和商品猪出售,从而形成工厂化饲养的基本框架。
2。
按工艺流程建设安排生产车间一个养猪场建场要有严格的规划与设计,工艺流程确定以后,按猪场工艺设计要求,安排配种妊娠舍栏位、产房栏位、育仔舍栏位和育肥舍栏位。
场内猪群的周转、建筑的合理利用,都必须和生产工艺、防疫制度紧密联系,以做到投产后井然有序,方便管理。
3。
按工艺流程确定各阶段生产计划(1确定每头母猪一年内理论产仔窝数。
母猪年产仔窝数的多少,决定于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而母猪繁殖周期长短,主要受哺乳时间的制约。
以现代生产工艺为例,母猪哺乳期为4周,加上妊娠期16。
5周,断奶至配种期2周 ,一个繁殖周期为22。
5周。
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方案

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方案最全养猪场总体设计规划方案1.引言本文档为养猪场总体设计规划方案,详细说明了养猪场的整体规划布局,包括选址、场地规划、设施建设、猪舍设计等方面,旨在为养猪场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2.选址方案2.1 地理位置分析2.2 环境评估2.3 交通便利度分析2.4 水、电、气供应条件3.场地规划3.1 总体布局图3.2 功能区划设计3.3 预留空地和绿化带设计3.4 对外界面处理设计3.5 防雷防静电设计4.设施建设4.1 猪舍建设4.2 饲料加工车间建设4.3 储粪池和处理设施建设4.4 排泄物处理设施建设4.5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建设5.猪舍设计5.1 猪舍功能区划设计5.2 猪舍容量计算5.3 猪栏布局设计5.4 空气质量控制设计5.5 温湿度控制设计5.6 照明设计5.7 水源与饮水设备设计5.8 猪栏生活设施设计6.安全保障6.1 防火设计6.2 防盗设计6.3 防疫设计7.总结本文档详细阐述了养猪场总体设计规划方案,对选址、场地规划、设施建设、猪舍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细化,为养猪场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附件:1. 地理位置分析图2. 总体布局图3. 设施建设图4. 猪舍平面图5. 养猪场安全防护措施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养猪场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范围涉及对土壤、水体、大气、生态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2. 水、电、气供应条件:指养猪场选址的地理位置是否满足正常的供水、供电、供气条件,以便保证猪场正常运营所需的各项资源供应。
3. 防雷防静电设计:指养猪场对于雷击和静电产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和设计,以防止雷击和静电对养猪场设施设备和猪只的影响。
------------------------------------------------------------------养猪场总体设计规划方案第一章引言1.1 编写目的1.2 文档范围1.3 读者对象1.4 内容概述第二章选址方案2.1 地理位置分析2.1.1 经纬度2.1.2 气候与气象条件2.2 环境评估2.2.1 土壤质量评估2.2.2 空气质量评估2.2.3 水质评估2.3 交通便利度分析2.3.1 道路交通2.3.2 水路交通2.3.3 铁路交通2.4 水、电、气供应条件2.4.1 水源供应2.4.2 电力供应2.4.3 天然气供应第三章场地规划3.1 总体布局图3.2 功能区划设计3.2.1 猪舍区3.2.2 饲料储存区3.2.3 粪便处理区3.2.4 办公区3.2.5 生活区3.3 预留空地和绿化带设计3.4 对外界面处理设计3.5 防雷防静电设计第四章设施建设4.1 猪舍建设4.1.1 猪舍类型选择4.1.2 猪舍建筑材料选择4.1.3 猪舍布局设计4.2 饲料加工车间建设4.2.1 饲料加工设备选择4.2.2 加工车间布局设计4.3 储粪池和处理设施建设4.3.1 储粪池除臭设备选择4.3.2 储粪池布局设计4.4 排泄物处理设施建设4.4.1 排泄物处理技术选择4.4.2 排泄物处理设施布局设计4.5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建设4.5.1 生物质能源利用设备选择4.5.2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布局设计第五章猪舍设计5.1 猪舍功能区划设计5.2 猪舍容量计算5.3 猪栏布局设计5.4 空气质量控制设计5.4.1 通风设备选择5.4.2 通风系统布局设计5.5 温湿度控制设计5.5.1 加热设备选择5.5.2 温湿度控制系统布局设计5.6 照明设计5.6.1 照明设备选择5.6.2 照明系统布局设计5.7 水源与饮水设备设计5.7.1 水源供应设备选择5.7.2 饮水系统布局设计5.8 猪栏生活设施设计5.8.1 猪栏清洁设备选择5.8.2 猪栏生活设施布局设计第六章安全保障6.1 防火设计6.2 防盗设计6.3 防疫设计第七章总结7.1 设计成果总结7.2 主要问题与建议附件:1. 地理位置分析图2. 总体布局图3. 设施建设图4. 猪舍平面图5. 灯光设计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依法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综合分析评估其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修复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头能繁母猪养猪场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书
一、目标规模
建成年出栏(销售)4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的万头猪场。
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18头商品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
1.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220头,其中10头为生产后备母猪用,年饲养后备母猪50头(分两批饲养,按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母猪为220头×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202头。
2.种公猪:年饲养生产种公猪9头(按公母比例1:25计),每年饲养(或向外引进)后备公猪2头。
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肥=42周
4.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生产无效期=23周
全年52周/23周=2.27胎/母猪/年
5.生产标准:202头×2.27胎/年=458胎/年,9胎/周
9胎/周×9头断奶猪/窝×97%=79头断奶猪/周
79×97%(3%保育死亡率) =76头猪出保育舍/周
76×98%(2%育肥死亡率) =75头猪出栏/周
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5.5~5.75胎,平均为5.67胎。
平均利用年限=5.67胎/2.27胎/年=2.5年
年更新母猪数=202头×40%(年更新率)=80头
公猪平均利用年限=2年
年更新公猪数=9头×50%(年更新率)=5头
7.饲料利用:按年生产4000头商品猪计:
4000头×100kg×3.5:1料重比=1400吨饲料/年,
其中母猪料:202头×365天×2.75kg/天=203吨/年,约1吨/母猪/年
保育猪料:79头保育猪/周×52周/年=4108头
4108×17kg(25kg~8kg)×2.0:1料重比=140吨/年
生产育肥猪料:
4000头/年×75kg(100~25kg)×3.5:1料重比=1050吨/年
总耗料=203+140+1050=1393吨,相当于6.6吨/母猪/年
8.用水量估计机:按每头存栏猪每天20升水(其中50%饮用,50%冲洗等)计,相当于
每头母猪(10头小猪计)每天200升水,则:
202头母猪×200升/天=40400升水/天=40吨水/天
202头母猪群从产仔到育肥采用全年均衡生产模式,产仔9胎/周。
以下各猪群的栏位及设备以此为基础进行估算。
二.各猪群栏位及设备估算
1.母猪定位栏:179个,其中:
怀孕母猪定位栏:108个(12周×9胎/周,从4周怀孕确认至分娩前1周共计12周)。
淘汰母猪定位栏:3个(1头/周×3周滞留期)
配种母猪定位栏:68个(2周断奶至重新配种期+4周怀孕确认,6周/80%分娩率×9胎/周)。
2.后备母猪栏位: 6栏(12周×1.5头后备母猪/周/3头/栏)。
3.母猪配种栏:2个(9头/周/80%分娩率=11头母猪配种/周,2~3次配种/母猪,每个栏使用2~3次)。
4.公猪定位栏:9个(9头公猪)。
5.分娩母猪栏:45个(4周哺乳+1周周转=5周,5×9窝/周)。
6.保育猪栏:24个(6周×9胎/周×9头断奶猪/窝=486头,486头/20头/)。
7.生产育肥猪栏:72个(16周+2周周转=18周,18周×79头/周=1420头,20头/栏)。
8.病猪隔离栏及管理用房等:若干。
三、猪场建筑面积
1.种猪群面积:179+8+9=196个种猪群栏位
196×2.5平方米/栏位=490平方米
2.分娩栏面积:45个分娩栏×8平方米=360平方米
3.保育栏面积:486头×0.35平方米/头=170平方米
4.生长育肥猪栏面积:1420头×1.0平方米/头=1420平方米
5.管理用房等:4间×15平方米=60平方米
猪场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四、土建
1.种猪舍:2幢(其中:1幢配种,1幢怀孕)
13米×19米/幢×2幢=494平方米
2.分娩舍:1幢(2间)每间24米×8米×2间=384平方米
3.保育舍:1幢(6间)每间14.25米×4米×3间=171平方米
4.生产育肥猪舍:9幢每幢71米×5米×4幢=1420平方米
5.管理用房等:4间×15平方米=60平方米
以上五项合计总猪舍面积胃2530平方米
五、三通一平及基础设施
1.道路(水泥路):猪场内各猪舍间通道及与场外主要道路连接通道.
2.水、电及电话等:布置水管、配备变电器、配电间、动力照明线路、电话等.
3.围墙:除临河不需筑围场外,其余均需筑围场.
4.绿化:猪场内绿化.
5.其他基本设施:消毒池(3道)、门卫(包括消毒池、更衣室)及污水处理(水沟等)。
六、粪便及污水处理
建造沼气池,解决污染问题。
七、土地征用
猪场需用地大约为建筑面积的2.5~3倍,考虑一部分办公设施用地共约10~12亩.
八、投资预算
(一) 土建
1、猪舍:总面积为2530平方米,按400元/平方米计算,共计101万元.
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50万元
3、三通一平及基本设施费用:
道路、水、电、围墙、猪场内绿化及污水处理(水沟等)费用。
(二)种猪引进费
1.母猪:(按后备猪引进计)220头×2800元/头=61.6万元
2.公猪:9头×4000元/头=3.6万元
(三)其他配套投资
猪场的配套投资还包括购置运输工具、饲料厂设备、采暖设施、建造沼气池及流动资金等,此处均未做预算。
仅计上述两项总投资21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