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薪酬管理资料-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薪酬管理资料-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1、目的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3、定义与内容(1)岗位序列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

1.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2)职等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3)职级1.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划分:除BAND1、BAND11、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最高,B 2.3.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级)职级升降1. 271评选2. 晋升2.1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 、B 、A 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 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 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2.2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2.4晋升周期:每年10月份一次。

3. 降级3.1降级规则:员工未达成考核指标,被评选为271的“1”类,触及公司红线及其他公司规定的情况。

3.2降级周期:无固定周期。

薪酬调整(酬) 1. 定义:指因职务级别、任职岗位、用工性质、工作表现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对薪资构成或标准进行相应调整的行为。

正常调薪包括转正调薪、异动调薪、晋升调薪。

转正调薪是指新入职员工自《转正申请》审批通过后,按照实际转正时间调整为转正薪资,享有正式员工的同等福利;异动调薪是指由于员工职务、岗位等异动而引起的薪资调整; 晋升调薪是指由于员工职务提升引起的薪资调整。

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一、目的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三、定义与内容(一)岗位序列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

1.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职等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M序列和P序列职等以BAND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三)职级1. 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2. 划分:除BAND1、BAND11、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最高,B级中间,C级最低。

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3. 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四)职级升降1. 271评选2. 晋升2.1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2.2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 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2.4晋升周期:每年10月份一次。

3. 降级3.1降级规则:员工未达成考核指标,被评选为271的“1”类,触及公司红线及其他公司规定的情况。

3.2降级周期:无固定周期。

(四)薪酬调整1. 定义:指因职务级别、任职岗位、用工性质、工作表现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对薪资构成或标准进行相应调整的行为。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个人收集整理-ZQ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一、 目地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 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二、 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三、 定义与内容(一) 岗位序列 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地岗位进行分类.公司地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 管理序列(),专业序列().b5E2R。

1. 管理序列( 简称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 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地岗位.p1Ean。

2. 专业序列( 简称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人事、财务、 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二) 职等 1. 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地划分. 2. 划分:序列和序列职等以划分,共等,由低到高分别为至.职等职级图职等分级 岗位级别职务等级管理序列 职称决策层总经理 副总经理专业序列职务等级职称1/8高层管理 中层管理个人收集整理-ZQ高级一级中心总监(分公司 总经理)一级中心总监 高级部门经理 中级部门经理 初级部门经理主管基层.职等薪酬带宽薪酬带宽序列职级薪酬总经理以上副总经理高级一级中心总监 (分公司总经理)一级中心总监高级部门经理中级部门经理初级部门经理主管薪酬带宽2/8首席专家 资深专家 高级专家专家 高级专员专员 助理 实习生带宽个人收集整理-ZQ序列职级薪酬带宽首席专家资深专家高级专家 专家高级专员专员 助理实习生(三) 职级1. 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地划分. 2. 划分:除、、外,每个职等下设个职级(),级最高,级中间,级最低.职级对应地薪酬如下:职级对应薪酬表序列职级序列 职级薪酬带宽 等级 对应薪酬总经理以上以上副总经理高级一级中心总 监(分公司总经3/8理)个人收集整理-ZQ一级中心总监 序列 职级高级部门经理首席专家中级部门经理档资深专家初级部门经理档高级专家主管专家高级专员专员助理 4/8个人收集整理-ZQ实习生3. 定级:新入职人员地职级一般定,个别优秀人员可达,原则上不定. (四)职级升降. 评选 评选规则能力分级人数比例定义说明职级优秀超出该职位要求,具备 胜任下一职位地潜力胜任完全胜任该职位一般胜任 差具备胜任该职位地潜 力,但需要通过阶段性 地工作实践和能力提升才能完全胜任评选方法见绩效考核方案.. 晋升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逐级晋升;职级达到方可进行 下一职等,且新职等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DXDiT。

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一、目的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三、定义与内容(一)岗位序列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

1.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职等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M序列和P序列职等以BAND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三)职级1.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除BAND1、BAND11、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最高,B级中间,C级最低。

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3.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四)职级升降1. 271评选2.1评选规则2. 晋升2.1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2.2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2.4晋升周期:每年10月份一次。

3. 降级3.1降级规则:员工未达成考核指标,被评选为271的“1”类,触及公司红线及其他公司规定的情况。

3.2降级周期:无固定周期。

(四)薪酬调整1. 定义:指因职务级别、任职岗位、用工性质、工作表现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对薪资构成或标准进行相应调整的行为。

职级职等、薪酬管理制度

职级职等、薪酬管理制度

职级职等、薪酬管理制度1.0 目的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此管理规定。

2.0 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3.0 定义与内容3.1 岗位序列3.1.1 岗位性质是依据工作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将公司所有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类)、专业序列(P类)。

3.1.2 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主要职责包括管理、培养、激励他人,通过组织团队工作达成业绩目标。

例如总监,经理,副经理,主管,副主管等。

3.1.3 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开发、运营、市场、销售、人力资源、采购、仓库、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专业序列人员的主要时间用于完成专业性的任务,通过个人努力达成业绩目标。

例如,工程师,技术员,专员,助理,文员等。

3.2 职等3.2.1 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3.2.2 划分:M序列和P序列职等以BAND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至BAND12。

3.3 职级3.3.1 定义:根据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职级划分。

3.3.2 划分:除BAND1, 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最高,B级中间,C级最低。

职级3.3.3 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3.4 职级升降3.4.1 “271”评选3.4.2评选方法参照年度评估方案。

(需另制定)3.4.2晋升3.4.3.1 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3.4.3.2 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类员工;周期内受到公司处罚人员(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一、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科学合理的岗位序列、职等职级体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薪酬管理规定,对于吸引、激励和保留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建立规范、公平、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特制定本规定。

二、岗位序列(一)岗位序列的划分岗位序列是根据工作性质、职责和所需技能等因素,将企业内的岗位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

通常划分为管理序列、技术序列、营销序列、职能序列等。

1、管理序列:包括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岗位,负责组织的规划、决策、指挥和协调等工作。

2、技术序列:涵盖研发、工程、技术支持等岗位,专注于技术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

3、营销序列:包含销售、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岗位,致力于产品或服务的推广和销售。

4、职能序列:如人力资源、财务、行政、法务等岗位,为企业的运营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岗位序列的特点1、每个岗位序列具有独特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标准。

2、不同序列之间的岗位可能存在交叉和转换的机会,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三、职等职级(一)职等职级的设置职等是对岗位价值和能力要求的综合评估,职级则是在职等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

例如,管理序列可设置为总监、经理、主管等职等,每个职等又可分为高级、中级、初级等职级。

(二)职等职级的评定标准1、工作经验和年限:包括在相关领域的工作时间和经历。

2、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熟练程度。

3、工作业绩和成果: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效率以及取得的成果。

4、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对于管理岗位,评估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职等职级的调整1、定期评估:根据一定的周期,对员工的职等职级进行重新评定。

2、特殊情况调整:如员工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或有重大贡献,可破格晋升;反之,如有严重失误或违规行为,可能会降级。

四、薪酬管理(一)薪酬结构薪酬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福利等部分组成。

1、基本工资:根据职等职级确定,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薪酬管理-岗位薪资-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薪酬管理-岗位薪资-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一、目的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三、定义与内容(一)岗位序列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

1.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职等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M序列和P序列职等以BAND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至BAND12。

4.职等薪酬带宽(三)职级1.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除BAND1、BAND11、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最高,B级中间,C级最低。

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3.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四)职级升降1. 271评选2.1评选规则2.2 评选方法见绩效考核方案。

2. 晋升2.1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2.2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2.3晋升评估标准2.4晋升周期:每年10月份一次。

3. 降级3.1降级规则:员工未达成考核指标,被评选为271的“1”类,触及公司红线及其他公司规定的情况。

3.2降级周期:无固定周期。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适用范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目的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 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公司全体员工三.定义与内容(一) 岗位序列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 管理序列(M ),专业序列(P ) o1. 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 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 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 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 售、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 职等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贵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2・ 划分:M 序列和P 序列职等以BAND 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至 BAND12o职等职级图分级管理序列M 专业序列P岗位级别 职务等级职称职务等级职称BAND12 决策层M8BAND11M7副总经理4.职等薪酬带宽(三)职级1.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除BAND1、BAND11、BAND 12夕卜,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 , A级最高,B级中间,C级最低。

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3.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四)职级升降1. 271评选2.2评选方法见绩效考核方案。

2.晋升2.1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2.2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1”类,触及公2. 4晋升周期:每年10月份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三、定义与内容
(一)岗位序列
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

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

1.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
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
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职等
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M序列和P序列职等以BAND划分,共12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
(三)职级
1.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除BAND1、BAND11、BAND12外,每个职等下设3个职级(CBA),A级
最高,B级中间,C级最低。

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
3.定级:新入职人员的职级一般定C,个别优秀人员可达B,原则上不定A。

(四)职级升降
1. 271评选
2.1评选规则
2. 晋升
2.1晋升规则:原则上遵循逐级晋升原则,职级按C、B、A逐级晋升;职级达到A方可进行下一职等,且新职等C起步;特殊情况一次晋升职级不得超过三级。

2.2晋升准入资格:即员工必须是当期271评选中“2”类员工,且上一周期非“1”类员工;上一周期内受到公司相关处罚人员者(如指标未达成,价值观不匹配),公司有权取消晋升资格。

2.4晋升周期:每年10月份一次。

3. 降级
3.1降级规则:员工未达成考核指标,被评选为271的“1”类,触及公司红线及
其他公司规定的情况。

3.2降级周期:无固定周期。

(四)薪酬调整
1. 定义:指因职务级别、任职岗位、用工性质、工作表现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对
薪资构成或标准进行相应调整的行为。

正常调薪包括转正调薪、异动调薪、晋升调薪。

转正调薪是指新入职员工自《转正申请》审批通过后,按照实际转正时间调整为转正薪资,享有正式员工的同等福利;
异动调薪是指由于员工职务、岗位等异动而引起的薪资调整;
晋升调薪是指由于员工职务提升引起的薪资调整。

2. 调整方案:采用年度加薪和期权管理结合的方式。

2.2期权管理:针对特定人群的长期激励,锁定高贡献/价值的员工,确保其较长的服
务期。

2.2.1发放前提:年度经营计划目标达成率>100%
2.2.2期权总池:2%
2.2.3适应对象:
BAND5及以上且司龄满1年的员工;
BAND4及以下且司龄满4年的员工;
新入职授予BAND9及以上的员工
2.2.4分配规则:
员工最大被授予期权股数=当期发放基础系数*271系数*职等系数*司龄系数* 贡献系数
四、生效之日
本规定自2015年11月起生效。

五、附则
本规定最终解释权归五洲行人力资源中心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