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流感防治:不同类型的流感病毒区别

合集下载

3种口服抗流感病毒药物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对比

3种口服抗流感病毒药物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对比
挥抗病毒活性,均不被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 (2YP450;代谢,代谢产物均主要通过肾脏排泄。3种抗 流感病毒药物的口服利用度、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代
谢、排泄见表2o 8用法用量
不同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导致不同的用法用量,疗程
均为3 /,奥司他韦可用于预防流感。奥司他韦胶囊空 腹、餐后均可口服。成人和33岁以上青少年的推荐剂量 为每次75 mg,每日2次,共5d01岁以上儿童,体质量 < 19 kg,每次30 mg,每日2次;体质量19 - 23 kg,每次 45 mg,每日2次;体质量23〜44 kg,每次60 mg,每日
中图分类号:R95;R97& 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21)13-0123-04
A Compvrative Review oI the Phvrmvcolocicol Chvracteristict and Clinicoi Applicotion oI
Three Orai Anti - Ineuenza Drcgt
第一作者:袁世加,男,土家族,大学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药事管理和临床药学,(电话)023 -76615551(电子信箱) 260229250@ qq. om。
123
•综述.
Review
China Pharmaceuticals
2021年7月5日第30卷第13期 Vol. 30, No. 15, July 5,2040
阿比多尔:在俄罗斯和我国已应用多年,未发现与 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⑸。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4. 2%,主要表现为恶心、腹泻、头昏和血清转氨酶升高。 法匹拉韦:于2014年在日本上市,于2020年2月
批准在中国上市,不良反应数据不完整,孕妇、未成年用 药数据不足。主要不良反应为尿酸升高、腹泻、中性粒细 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

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是什么_几个流行性感冒症状及治疗方法现在马上要进到冬天了,对于小孩或是休弱老年来说又会是一个难过的季节,不注意就容易得上感冒,你知道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是什么,家里有了感冒的人,是不是会传染到其他家人呢?推荐几个流行性感冒症状及治疗方法。

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是什么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易引起暴发性流行或大流行,病原体为甲、乙、丙3种类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眼结膜炎明显和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虽有自限性,但老年人及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者易并发肺炎。

预防措施:常洗手、大量喝水、别老坐着不活动、多吃带有维生素E和C的食物,同时要注意休息,并且睡觉的时候保持室内的通风。

充足的睡眠可以大大提高人的抗流感能力。

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

其主要病原体有鼻病毒,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及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易合并细菌感染。

预防措施:应注意防寒保暖,在气候冷热变化时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淋雨及过度疲劳,对于患者应劝阻其去公共场所,以免交替感染,控制流行。

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治病毒侵入是预防感冒的关键。

平时应多注意体格锻炼,多在户外活动,提高耐寒力,接受阳光照射。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

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

预防措施:热水擦耳:每晚洗脸时用热毛巾搓耳朵,上下轻轻摩擦耳廊40次。

冷水洗脸:每天早晨坚持用冷水洗脸。

呼吸科护士流感疫苗接种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呼吸科护士流感疫苗接种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呼吸科护士流感疫苗接种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发布时间:2022-06-02T05:21:45.3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期作者:陈卫[导读] 目的:探究呼吸科护理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现状,以及对流感预防和防控的作用陈卫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 610200摘要:目的:探究呼吸科护理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现状,以及对流感预防和防控的作用。

方法:于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对全市医院301名呼吸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观察护理人员的流感知识、危险感知水平、健康控制信念、以及接种情况。

结果:呼吸科护理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有71人接种,230未接种,接种人数占比明显过低;呼吸科护理人员的流感知识、危险感知水平、健康控制信念等的得分分别为15.26±3.26、34.01±6.12、20.98±4.32,流感知识、险感知水平、健康控制信念等水平明显偏低。

结论:需要明显加强对呼吸科护理人员的流感知识培训,以及危险感知提升,并进一步增加流感疫苗接种人数。

关键词:流感疫苗;流感知识;认知情况流感病毒之所以在人群中引起多次反复流行,是由于病毒表面的HA与NA容易产生变异导致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识别与清除,使疫苗免疫效果降低[1]。

从2009年迄今,北半球已更换使用11种H3N2疫苗推荐株[2],因此,呼吸科护理人员处于呼吸道疾病防控最前线,呼吸科的护理人员自身对于流感的防控意识和疫苗的接种行为,不仅会对自身产生影响,严重的还会引起院内的传染,因此,本文分析呼吸科护理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行为,对流感的防控和预防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对全市医院301名呼吸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了解,问卷内容共包含6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知识分问卷,总分为30分,共30个相关知识,答错或不确定不得分;第二部分为危险感知,满分为60分,一共12个问题;第三部分为健康控制信念,总共为36分,一共18个问题,测试自我控制、机会控制、他人控制等三个信念;第四部分为行为知识,共8个问题,分析护理人员疫苗接种的行为和次数以及向他人推荐的想法;第五部分原因分析,询问护理人员接受或拒绝接种疫苗的原因;第六部分一般资料,主要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位、是否直接接触患者等几个内容。

211131296_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前后的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211131296_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前后的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㊃论 著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9455.2023.08.00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前后的流感流行特征分析*吴云风,刘 青ә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广东深圳518110摘 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实施前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率和流行特征,为制订科学防控策略提供依据㊂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门诊收治的13242例流感样病例及3331例流感确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年龄㊁性别等进行统计分析㊂结果 在统计期内,流感样症状病例13242例,流感确诊3331例㊂2020年和2021年流感样病例和流感确诊病例均明显少于2019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的2019年,流感病毒有2019年1~3月㊁5~7月及12月至2020年1月2个流行高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实施后的2年,该流行趋势消失㊂流感确诊患者中儿童占比明显高于中青年和老年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实施前后比较,儿童流感病毒感染例数下降最为明显㊂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实施可有效降低流感的发病率,若一旦放松可能会引起流感大规模流行㊂需要重视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叠加流行的风险,加强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防控措施,达到多病共防的效果㊂关键词:流感病毒; 病原学检测; 流行特征中图法分类号:R 183.3;R 51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3)08-1025-05A n a l y s i s o f i n f l u e n z a e pi d e m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o f S A R S -C o V -2i n f e c t i o n*WU Y u n f e n g ,L I U Q i n gә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S h e n z h e n H o s p i t a l o f So u t h e r n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e n z h e n ,G u a n g d o n g 51811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i nf l u e n z a A a n d i n f l u e n z a B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r e s u l t s a n d e p i d e m i o l og i c a l c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h e S A R S c o r o n a v i r u s -2(S A R S -C o V -2),a n d t o p r o v i d e d a t a f o r s c i e n t i f i c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i e s .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13242c a s e s w i t h i n f l u e n z a l i k e s y m pt o m s a n d 3331c o n -f i r m e d i n f l u e n z a c a s e s a d m i t t e d t o t h e o u t p a t i e n t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t h e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a n u a r y 2019t o J u n e 2022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s t u d y s u b j e c t s ,a n d t h e a g e ,g e n d e r ,a n d d i a g n o s i s d a t e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an -a l y z e d .R e s u l t s A t o t a l o f 13242c a s e s o f i n f l u e n z a -l i k e s y m pt o m s a n d 3331c o n f i r m e d c a s e s o f i n f l u e n z a d u r -i n g t h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p e r i o d (P <0.05).I n 2019,b e f o r e t h e i n f e c t i o n o f S A R S -C o V -2,t h e r e w e r e t w o e pi d e m i c p e a k s o f i n f l u e n z a v i r u s f r o m J a n u a r y t o M a r c h ,M a y t o J u l y 2019,a s w e l l a s D e c e m b e r 2019t o J a n u a r y 2020.T w o y e a r s a f t e r 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m e a s u r e s f o r S A R S -C o V -2i n f e c t i o n ,t h e e p i -d e m i c t r e n d d i s a p p e a r e d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c h i l d r e n d i a g n o s e d w i t h i n f l u e n z a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a d u l t s a n d t h e e l d e r l y .C o m p a r e d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h e i m p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m e a s u r e s f o r t h e e p i d e m i c s i t u a t i o n o f S A R S -C o V -2i n f e c t i o n ,t h e d e c l i n e i n c a s e o f i n f l u e n z a 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 w a s m o s t m a r k e d i n c h i l d r e n .C o n c l u s i o n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m e a s u r e s i m pl e m e n t e d a f t e r t h e S A R S -C o V -2i n f e c t i o n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re d u c e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f i n f l u e n z a .B u t i f m e a s u r e s a r e r e l a x e d ,i t c o u l d c a u s e a p a n -d e m i c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p a y a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r i s k o f a c o m b i n e d p a n d e m i c o f i n f l u e n z a a n d S A R S -C o V -2i n f e c -t i o n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c o n t r o l m e a s u r e s c a n p r e v e n t a v a r i e t y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 .K e y wo r d s :i n f l u e n z a ; p a t h o g e n i c d e t e c t i o n ; e p i d e m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㊃520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4月第20卷第8期 L a b M e d C l i n ,A pr i l 2023,V o l .20,N o .8*基金项目: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 C Y J 20210324142808022)㊂ 作者简介:吴云风,女,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免疫学㊁微生物学检验方面的研究㊂ ә 通信作者,E -m a i l :l i u q i n g _0325@126.c o m ㊂ 网络首发 h t t ps ://k n s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50.1167.R.20230316.1353.004.h t m l (2023-03-1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㊁头痛㊁肌肉酸痛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1]㊂流感每年在世界各国都会引起季节性流行,历史上在全球引起多次暴发性流行,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㊂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估计有10亿人感染流感,其中有300万至500万为重症感染[2-3]㊂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科病毒,为单股㊁负链㊁分节段R N A 病毒,分为甲㊁乙㊁丙㊁丁4种类型㊂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 1N 1㊁H 3N 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 i c t o r i a 系和Y a m a g a t a 系[4]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流感的发病症状㊁潜伏期及传播方式等极为相似[5-7]㊂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播,采取了一系列积极㊁有效的公众防控措施和诊疗方案,有效控制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8]㊂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同为呼吸道传播病毒,对新型冠状病毒采取的防控措施也能对流感病毒的传播起到一定抑制作用㊂本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13242例流感样病例进行甲型㊁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学检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前后的流感流行特征,为制订流感或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3242例流感样病例(包括发热㊁肌肉酸痛㊁头痛㊁咳嗽㊁咽痛㊁乏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作为研究对象㊂按性别(男㊁女)和年龄(<14岁归为儿童,ȡ14岁但<60岁归为中青年,ȡ60岁归为老年)对患者进行分组㊂确诊日期为患者到本院进行病原学诊断或鉴别诊断的日期㊂1.2 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甲型㊁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㊂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由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提供,可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7个H 1N 1亚型㊁5个H 3N 2亚型㊁2个H 5N 1亚型㊁1个H 9N 2亚型㊁1个H 7N 3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5个亚型㊂结果判读:阳性为2条或3条紫红色条带出现,1条位于质控区(C 区)内,另外1条或2条位于测试区(A ㊁B区)内,其中A 区出现条带代表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B 区出现条带代表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阴性为仅仅C 区出现1条紫红色条带,在A ㊁B 区内无紫红色条带出现,表明标本中不含流感病毒抗原或病毒量低于检测水平㊂收集患者年龄㊁性别㊁诊断日期等资料㊂1.3 诊断标准1.3.1 流感样病例入组标准 症状发生在10d 内,表现为发热(体温ȡ38ħ)㊁头痛㊁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但不需要住院的患者㊂诊断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1]㊂1.3.2 流感确诊标准 有流感临床表现(如发热㊁头痛及全身不适,体温ȡ38ħ,可有畏寒㊁寒战,多伴有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㊁乏力㊁食欲减退等),具有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流感抗原检测阳性/流感病毒培养分离阳性/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 g G 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㊂本研究采用的是基于免疫层析法的甲型㊁乙型流感抗原检测方法,并将阳性患者分为甲型流感确诊病例和乙型流感确诊病例㊂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㊂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 果2.1 流感样病例及流感确诊病例统计 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流感样病例13242例,流感确诊病例3331例,其中甲型流感确诊2435例,乙型流感确诊896例㊂不同年份流感样病例㊁甲型流感确诊病例和流感确诊总病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9年最多,2021年最少㊂见表1㊂表1 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流感样病例及流感确诊病例统计[n (%)]年份流感样病例男女合计甲型流感确诊病例男女合计2019年3794(49.73)3835(50.27)7629(57.61)753(55.08)614(44.92)1367(56.14)2020年698(48.54)740(51.46)1438(10.86)96(45.50)115(54.50)211(8.67)2021年360(53.41)314(46.59)674(5.09)0(0.00)2(100.00)2(0.08)2022上半年1908(54.50)1593(45.50)3501(26.44)488(57.08)367(42.92)855(35.11)合计6760(51.05)6482(48.95)13242(100.00)1337(54.91)1098(45.09)2435(73.10)#χ227.10411.622P<0.0010.009㊃620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4月第20卷第8期 L a b M e d C l i n ,A pr i l 2023,V o l .20,N o .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续表1 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流感样病例及流感确诊病例统计[n (%)]年份乙型流感确诊病例男女合计流感确诊病例男女合计2019年442(53.64)382(46.36)824(91.96)1195(54.54)996(45.46)2191(65.78)2020年14(58.33)10(41.67)24(2.68)110(46.81)125(53.19)235(7.05)2021年23(63.89)13(36.11)36(4.02)23(60.53)15(39.47)38(1.14)2022上半年8(66.67)4(33.33)12(1.34)496(57.21)371(42.79)867(26.03)合计487(54.35)409(45.65)896(26.90)#1824(54.76)1507(45.24)3331(25.15)*χ22.375742.817P0.498<0.001注:*为流感确诊病例总数占流感样病例总数的比例;#为甲型/乙型流感确诊病例数分别占流感确诊病例总数的比例㊂2.2 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各月流感确诊病例占流感样病例的比例 流感多发季节是2019年1~3月㊁5~7月和12月至2020年1月及2022年6月,流感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㊂2019年5~7月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交替流行,以乙型流感为主,12月至2020年1月以甲型流感为主㊂而在2022年6月主要以甲型流感为主㊂2020-2021年流感发病例数大幅度减少,但在2022年6月甲型流感发病例数明显增多㊂见表2㊂2.3 流感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2019㊁2020㊁2021年和2022上半年儿童甲型流感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和老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2019年儿童乙型流感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和老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3㊂从发病年龄看,流感确诊患者中儿童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和老年,但乙型流感确诊病例中中青年所占比例比甲型流感高㊂相比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儿童㊁中青年和老年患病例数均明显降低,其中儿童下降最明显㊂表2 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各月流感确诊病例占流感样病例的比例[n (%)]月份2019年流感样病例甲型流感确诊病例乙型流感确诊病例2020年流感样病例甲型流感确诊病例乙型流感确诊病例2021年流感样病例甲型流感确诊病例乙型流感确诊病例2022年上半年流感样病例甲型流感确诊病例乙型流感确诊病例1月1136259(22.80)6(0.53)1111209(18.81)17(1.53)590(0.00)2(3.39)269(34.62)0(0.00)2月33064(19.39)7(2.12)180(0.00)0(0.00)220(0.00)0(0.00)40(0.00)0(0.00)3月51393(18.13)61(11.89)110(0.00)0(0.00)250(0.00)0(0.00)00(0.00)0(0.00)4月72489(12.29)136(18.78)50(0.00)0(0.00)330(0.00)2(6.06)00(0.00)0(0.00)5月108861(5.61)281(25.83)80(0.00)0(0.00)630(0.00)1(1.59)208(40.00)0(0.00)6月83835(4.18)204(24.34)360(0.00)0(0.00)500(0.00)0(0.00)3451838(24.28)12(0.35)7月38915(3.86)69(17.74)70(0.00)0(0.00)500(0.00)1(2.00)---8月1703(1.76)10(5.88)90(0.00)0(0.00)420(0.00)1(2.38)---9月16310(6.13)7(4.29)390(0.00)1(2.56)1411(0.71)19(13.48)---10月1776(3.39)2(1.13)410(0.00)1(2.44)710(0.00)5(7.04)---11月26951(18.96)3(1.12)681(1.47)3(4.41)380(0.00)3(7.89)---12月1832681(37.17)38(2.07)851(1.18)2(2.35)801(1.25)2(2.50)--- 注:-表示未统计㊂表3 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流感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比较[n (%)]年份甲型流感n儿童中青年老年乙型流感n儿童中青年老年2019年13671148(83.98)*202(14.78)17(1.24)824536(65.05)*284(34.47)4(0.49)2020年211159(75.36)*49(23.22)3(1.42)2418(75.00)6(25.00)0(0.00)2021年22(100.00)*0(0.00)0(0.00)3631(86.11)5(13.89)0(0.00)2022上半年855763(89.24)*87(10.18)5(0.58)128(66.67)4(33.33)0(0.00) 注:与中青年和老年比较,*P <0.05㊂㊃720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4月第20卷第8期 L a b M e d C l i n ,A pr i l 2023,V o l .20,N o .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讨论流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突然发生,迅速蔓延,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暴发疫情[9]㊂流感患者及潜伏期感染者为主要的传染源,患者发病后的1~7d具有传染性,其中发病初期的2~3d传染性最强[1]㊂因流感病毒变异率高,所以容易导致流感反复流行㊂流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我国流感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北方多在冬春季流行,而南方会有冬春季和夏季2个流行高峰[10]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发前的2019年,流感病毒有2019年1~3㊁5~7月及12月至2020年1月2个流行高峰,这与马贵凤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㊂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后的2年内,上述流感的流行趋势消失㊂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同为呼吸道病毒,二者传播途径相似,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㊂有研究表明,戴口罩㊁勤洗手㊁勤通风及减少人员聚集等防控措施可有效抑制呼吸道病毒传播[12]㊂2020年1月23日,广东省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急响应,在社会上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及实施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后的2年内(2020年和2021年),流感发病例数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持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态化防控措施及居民的防控意识增强,有效控制了流感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㊂本研究结果显示,2022年6月,流感发病例数大幅度上升,多为甲型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的2019年5~7月流感流行特征不太相符㊂这主要与流感病毒株有关,2019年5~7月流行的优势毒株主要是乙型V i c t o r i a系[13],2022年6月流行的是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株,该毒株具有流行强度高㊁感染率高㊁变异频率快等特点[14-15],加上近2年该亚型相对沉寂,群众免疫水平偏低,积累了大量的易感人群,导致甲型H3N2亚型流感迅速流行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后,流感患者各年龄段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但不同年龄人群流感患病例数有差别,儿童患者流感患病例数明显高于中青年和老年㊂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后,各年龄段人群流感患病例数均有所下降,儿童下降比例最大㊂主要是因为疫情防控期间减少了线下教学和校外培训活动,大幅度减少了流感病毒在儿童中传播㊂但2022年6月的流感疫情数据显示,儿童仍为流感的高发人群㊂儿童抵抗力低且卫生意识较弱,常在幼儿园㊁学校等密集场所聚集,流感病毒更容易在儿童中传播[16-17],因此,要重点加强对该人群的防控措施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实施的2年内,人员交往和聚集减少,加上佩戴口罩等,使流感发病例数大幅度下降㊂但是一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放松,比如戴口罩减少,就容易发生流感大规模流行㊂2020年有报道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仍在流行,要特别重视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叠加流行的风险[18]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流感均属于呼吸道传染疾病,二者临床症类似,比如发热㊁咳嗽㊁鼻塞等,在早期很难鉴别㊂当有大量具有流感样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样症状的患者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时,就会造成人群聚集,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导致疾病传播和暴发㊂因此,一方面医疗机构要做好发热患者的预诊分诊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快研发能够快速鉴别诊断呼吸道疾病的检测方法(如胶体金法快速同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的试剂条),快速鉴别诊断,及时分诊,减少人群聚集,可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流行㊂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相似,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接种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明显降低接种者感染流感病毒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19];二是做好个人日常防护措施,勤洗手㊁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少聚集等㊂采取这些呼吸道传染疾病预防措施,可以达到 多病共防 的效果[20]㊂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8, 11(1):1-5.[2]郭倩,陈涛.2018-2019年冬春季全球流感流行情况[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9,17(1):1-4.[3]P A V I A A.O n e h u n d r e d y e a r s a f t e r t h e1918p a n d e m i c: n e w c o n c e p t s f o r p r e p a r i n g f o r i n f l u e n z a p a n d e m i c s[J].C u r r O p i n I n f e c tD i s,2019,32(4):365-371.[4]G O R D O N A,R E I N G O L D A.T h e b u r d e n o f i n f l u e n z a:ac o m p l e x p r o b l e m[J].C u r r E p ide m i o l R e p,2018,5(1):1-9.[5]G U O Y R,C A O Q D,HO N G Z S,e t a l.T h e o r i g i n,t r a n s-m i s s i o n a n d c l i n i c a l t h e r a p i e s o n c o r o n a v i r u s d i s e a s e2019(C O V I D-19)o u t b r e a k-a n u p d a t e o n t h e s t a t u s[J].M i lM e d R e s,2020,7(1):93-103.[6]A L E X A N D E R E,G O R B A L E N Y A.T h e s p e c i e s s e v e r ea c u t e r e s p i r a t o r y s y n d r o m e-r e l a t e d c o r o n a v i r u s:c l a s s i f-y i n g2019-n C o V a n d n a m i n g i t S A R S-C o V-2[J].N a t M i-c r o b i o l,2020,5(4):536-544.[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2):145-151.[8]姜晨彦,崔鹏,潘浩,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对流感传播的影响[J].上海预防医学,2021,33(12):1109-1112.(下转第1032页)㊃820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4月第20卷第8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p r i l2023,V o l.20,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物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另外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今后还需要前瞻性㊁多中心㊁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㊂参考文献[1]董改琴,吕翔,陈敏华.82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12):1147-1149.[2]陈红英,刘春艳,邹艳,等.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8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3,18(2):81-83.[3]HU R T C,T AMMA R O D.D i a g n o s t i c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m o n o-n u c l e o s i s-l i k e i l l n e s s e s[J].A m J M e d,2007,120(10): 911.[4]王颖超,朱桂英,张秋堂,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慢性活动性E B病毒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7):2089-2094.[5]吴菲,刘淼.E B V-C A I g M㊁E B V D N A和异型淋巴细胞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8):1341-1343.[6]刘晋丽,杨春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异型淋巴细胞相关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6):706-707.[7]王华,刘晓东,许超凡,等.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10例临床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19(1): 23-26.[8]S C HWA R T Z K O P F J.I n f e c t i o u s m o n o n u c l e o s i s[J].J A A-P A,2018,31(11):52-53.[9]S U N C,C H E N X C,K A N G Y F,e t a l.T h e s t a t u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s o f e p s t e i n-b a r r v i r u s p r o p h y l a c t i c v a c c i n e d e v e l-o p m e n t[J].F r o n t I mm u n o l,2021,12:677027. [10]方莉萍,邵丽佳,吴俊琪.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多个临床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6,14(2):193-194.[11]乔燕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 2020,42(22):3472-3476.[12]韩红满,李四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免疫学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0,26(3):443-447. [13]A R A I A,Y AMA G U C H I T,K OMA T S U H,e t a l.I n f e c-t i o u s m o n o n u c l e o s i s a c c o m p a n i e d b y c l o n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o f E B V-i n f e c t e d c e l l s a n d i n f e c t i o n o f C D8-p o s i t i v e c e l l s [J].I n t J H e m a t o l,2014,99(5):671-675. [14]吕海涛,沈腾腾,郑吉善,等.匹多莫德口服液辅助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8,20(7):563-566.[15]B A L F O U R H,O D UMA D E A,S C HM E L I N G D,e t a l.B e h a v i o r a l,v i r o l o g i c,a n d i mm u n o l o g i c f a c t o r s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a c q u i s i t i o n a n d s e v e r i t y o f p r i m a r y E p s t e i n-B a r r v i-r u s i n f e c t i o n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e n t s[J].J I n f e c t D i s,2013, 207(1):80-88.[16]F U G L A,A N D E R S E N C L.E p s t e i n-b a r r v i r u s a n d i t sa s s o c i a t i o n w i t h d i s e a s e-a r e v i e w o f r e l e v a n c e t o 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J].B M C F a m P r a c t,2019,20(1):62. [17]陶小娟,成胜权,钱新宏,等.儿童非肿瘤性E 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血清学和免疫学特征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7,24(6):434-437.(收稿日期:2022-06-10修回日期:2022-12-15)(上接第1028页)[9]李岩,韩光跃,刘艳芳,等.河北省2012-2015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6,6(3):217-221.[10]钟沛丽.我国流感流行特征㊁影响因素及模型预测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11]马贵凤,祝洁,曹慧军,等.2013-2018年我国流感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9,14(1):73-77.[12]李垚,梁丁元,穆云松,等.甲型流感的流行与防控分析及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启示[J].环境科学研究,2020,33(7):1562-1570.[13]陈蕾,唐秀娟,高玮,等.2017-2019年深圳市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0):1358-1360.[14]韩淑琪,王胜男,王玉宁,等.济宁市2017-2020年流感流行季甲型H3N2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特征[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2,28(3):303-308.[15]G AM B A R Y A N A S,B A L I S H A,K L I MO V A I,e t a l.C h a n g e s i n t h e r e c e p t o r-b i n d i n g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H3N2v i r u-s e s d u r i n g l o n g-t e r m c i r c u l a t i o n i n h u m a n s[J].B i o c h e m-i s t r y,2019,84(10):1177-1185.[16]许玉成,张瑞银,周志峰,等.学校及托幼机构流行性感冒疫情传播能力评估和停课措施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2):273-276.[17]李佳泽,姜春明.儿童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特点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31(9):1105-1109.[18]李铁钢,王鸣.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同时警惕季节性流感的叠加效应[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4):337-339.[19]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10):1722-1749.[20]陈田木,陈水连,谢知,等.不同隐性感染和传播能力条件下的流感暴发防控措施效果模拟[J].中国热带医学, 2017,17(5):470-476.(收稿日期:2022-05-06修回日期:2022-11-26)㊃230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4月第20卷第8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p r i l2023,V o l.20,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数为122.68万例,占传染病发病总人数的19.01

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数为122.68万例,占传染病发病总人数的19.01

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数为122.68万例,占传染病发病总人数的19.01一、概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流行性感冒分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流感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可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也可感染。

在人群密集且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流感也可能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相关报告: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流感疫苗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与普通感冒有明显不同,其潜伏期短、起病急,通常是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

而且该病的传播速度快,随着流感病毒抗原的变异,人群的特异性免疫状况越来越不稳定,更容易得这一感冒。

流感流行一般是周期性的,容易快速大流行扩散,严重危害人群的健康和社会稳定,还容易引起并发症、住院和死亡。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主要区别二、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历史上在全世界引起多次暴发性流行,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自2016年开始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数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数达353.82万例,较2018年增加了277.3万例,同比增长362.4%,2020年较2019年大幅减少,2020年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数为122.68万例,较2019年减少了231.1万例,同比减少65.3%。

2014-2020年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数统计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整理自2015年开始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人数占传染病发病人数的比例逐年攀升,2019年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人数占传染病发病人数的34.54%,较2018年增长了24.69%,2020年较2019年下降明显,2020年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人数占传染病发病人数的19.01%,较2019年减少了15.53%。

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症状不同
流感通常会导致高热、头痛、肌肉 酸痛等症状,而新冠肺炎的症状可 能更加严重,包括低热、干咳、呼 吸困难等。
流感与其他传染病的区别
传播速度
流感的传播速度较快,可在人群 中迅速传播,而其他一些传染病 如肺结核、疟疾等的传播速度较
慢。
症状表现
流感的症状通常比较明显,包括 高热、头痛、咳嗽、肌肉酸痛等 ,而其他一些传染病的初期症状 可能比较轻微,容易被人忽视。
预防和治疗措施
针对流感和其他传染病的预防和 治疗措施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
不同的疾病采取相应的措施。
05
流感防治的常见误区
流感不可预防
总结词
流感的预防是可行的,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 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等,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详细描述
流感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预防是控制流感传播的关键。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 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和传播的风险。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感染源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这些部位是病毒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 场所,如商场、电影 院等。
如果自己出现流感症 状,应避免与他人接 触,并尽快就医。
与感染流感的人保持 距离,特别是老年人 、儿童、孕妇和身体 虚弱的人。
接种流感疫苗
01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 最有效方法。疫苗可以减少感染 源自感的风险,并减轻流感症状的 严重程度。
流感的高发人群和季节
高发人群
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孕 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更容易 感染流感病毒。
高发季节
流感在冬季和春季更容易爆发, 但全年都有可能发生。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
• 每年流行季节,儿童流感罹患率约为 20-30%;在某些高流行季节,儿童流感年感染率可高达 50%左右。 5 岁以下儿童感染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较高。
• 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医务人员每季节实验室确诊的流感发病率为18.7%(95% CI:15.8-22.1%),是健康 成年人的 3.4 倍(95% CI:1.2 -5.7)
2021/10/10
9
四、2019-2020 年度接种建议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 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的 通知》(国卫疾控函〔2018〕254 号),首次针对医务人员疫苗接种提出了具 体要求,医疗机构应该为医务人员免费接种,医务人员应该主动接种并达到高 覆盖率。
• 2019 年 7 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 2030 年)》鼓励有条件地区为 60 岁及以上老人、托幼机构幼儿、在校中小学 生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充足休息等。
2021/10/10
7
三、流感疫苗
• 全球已上市的流感疫苗分为流感灭活疫苗(Inactivated Influenza Vaccine,IIV) 和流感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influenza vaccine, LAIV) 。
也有全年循环。
2021/10/10
5
二、流行病学
• 未接种疫苗人群的流感罹患率统计,有症状流感在成年人中的罹患率为 4.4%(95% CI:3.0-6.3%), 65 岁以上人群为 7.2% (95% CI:4.3-12.0%);所有流感(包括无症状感染)在成年人中的罹患率为 10.7% (95% CI:4.5-23.2%)

4.4 免疫学的应用(课件)-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学(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4.4 免疫学的应用(课件)-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学(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人教版 生物(高中)
第4章 第4节(建议1课时) 免疫学的应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认识疫苗的作用原理和特点,应用所
1.了解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和特点。 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2.说出器官移植的原理和其所面临的 2.关注生物科技前沿成果,培养自主获
问题。
取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免疫学的进步对
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4、尽量使运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避免接触病原体,或通过适当的锻 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3.器官移植的原理
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 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它们是标明细胞 身份的标签物质,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物质,因此正常情 况下不会攻击自身的细胞。如果将别人的器官或组织移植过来, 白细胞就能识别出HLA不同而发起攻击。
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2、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即检查供 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
3、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
4、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 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
1、可能主要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免疫排斥问题。 2、这是因为受体和供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越一致,在进行移植时发 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就越低,移植的器官就越容易存活;如果配型不 合适,发生排斥的可能性就大,就不适合移植。 3、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移植器官和受 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相同的,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很小。
(1)免疫增强疗法:对免疫功能低下者。 (2)免疫抑制疗法: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使 用免疫抑制剂。 (3)免疫调节: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手段调节免疫功能。 (4)免疫重建:将正常个体的造血干细胞或淋巴细胞转移给免疫缺陷 个体,以恢复其免疫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流感防治:不同类型的流感病毒区别
流感病毒有4种类型。

甲型流感最为常见,其次是乙型流感。

两者都具有高度传染性,症状相似。

流感是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在秋季和冬季最为普遍。

当感染者打喷嚏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传播到另一个人的鼻腔或口腔时,可造成病毒传播。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

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并使某些慢性疾病恶化,如哮喘,心脏病和糖尿病。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

流感病毒的类型
鼻充血,疲劳和咳嗽都是流感的常见症状
1. 甲型流感
甲型流感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是唯一可引起全球大流行的流感。

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禽流感和猪流感的大流行。

每种流感病毒表面有两类蛋白质: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2. 乙型流感
乙型流感病毒也可引起季节性流行,通常只影响人类。

乙型流感有两种谱系:维多利亚株和山形株。

乙型流感比甲型流感变异发生的更慢。

3. 丙型流感
丙型流感病毒通常会引起轻度疾病——它们似乎不会引起流行病。

4. 丁型流感
丁型流感病毒主要影响牛,似乎不感染人类。

症状
流感症状可从轻度至严重不等,并且因人而异。

1. 常见症状包括:疲劳、鼻充血、咳嗽、头疼、咽喉痛、身体疼痛、寒冷、发热、呕吐或腹泻(多见于儿童)
2. 有些人出现严重症状,其中包括:胸痛、呼吸急促、剧痛、重度乏力、
高热、癫痫发作、重度眩晕、意识障碍。

出现任何严重症状均应及时接受医疗照护。

甲型与乙型流感比较
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流行程度不同。

1. 患病率
据研究者称,确诊流感病例中,约75%为甲型流感,而确诊病例中,乙型流感约25%。

2. 传染性
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均具有高度传染性。

流感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飞沫进入另一个人的鼻腔或口腔,从而引起疾病传播。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数据,流感病毒可在6英尺外造成感染。

另外,如果人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再接触自己的嘴巴或鼻子,则可能感染流感。

CDC报告,流感患者生病后3-4天传染力最强。

症状往往在发病2天后出现,因此一个人可能在流感症状出现之前就已经感染流感。

3. 严重程度
对于一般健康人来说,流感通常并不危险。

但是,它能严重影响某些人群,这些人群一旦怀疑自己有流感症状,应立即就医。

流感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包括:孕妇、某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5岁以下的儿童、65岁以上的成年人。

许多人认为甲型流感比乙型流感更严重。

但是,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1)201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甲型或乙型成人流感住院患者住院时间类似。

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相似。

(2)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乙型流感病毒更可能造成16岁及以下的住院患儿死亡。

研究者还得出结论,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相比,感染乙型流感的10~16岁儿童更可能被送进重症监护病房。

治疗
许多人发现家庭疗法可以帮助缓解流感症状,但是抗病毒药物对于并发症
或严重症状高风险人群更合适。

1. 家庭疗法
为减轻流感症状,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多喝水、充足休息、服用非处方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以缓解疼痛)
2. 抗病毒药物
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或预防并发症,例如肺炎。

抗病毒药尤其可以使流感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受益,包括年幼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

在症状开始的1~2天内服用抗病毒药物,效果最佳。

针对流感的抗病毒药有几种,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2019年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同时推荐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用于成人甲、乙型流感的治疗。

用量为每次200mg,每日3次,疗程5天(我国临床应用数据有限,需密切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预防
以下内容有助于防止对他人的感染或传播流感:
➤限制与患者接触
➤生病时待在家里
➤打喷嚏或咳嗽时掩盖鼻子和嘴巴
➤经常洗手
➤对可能有流感病毒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出门时戴口罩
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根据2017年的一项研究,流感疫苗可以减少因流感造成的院内死亡风险,防止相关的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并减少相关住院时间。

总结
流感病毒有4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

虽然许多人通过家庭疗法可以获得康复,但甲型和乙型流感可使并发症风险高的人群造成严重疾病和死亡。

流感不能被治愈,休息和喝水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抗病毒药物也可能有助于缩短病程。

流感症状或并发症严重的患者,应接受医疗照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