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的三轮车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电动三轮车安全驾驶操作规程

电动三轮车安全驾驶操作规程

电动三轮车安全驾驶操作规程电动三轮车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出行方式,在城市里被广泛使用。

但是,由于电动三轮车在行驶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我们在驾驶操作时加以注意和规避。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电动三轮车的安全驾驶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电动三轮车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检查车辆状况检查车辆部件是否完好,特别是车轮、车架、电动机和电池等特别重要的部件,以确保可以安全行驶。

2.装备必要的安全装备驾驶者应穿戴安全帽、手套、鞋子等必要的安全装备,以提高安全性。

3.调整好座椅高度座椅高度应适合驾驶者的身高,可以有效减轻疲劳,提高乘坐舒适度。

二、行驶安全在行驶中,需要遵守以下安全规则:1.遵守交通规则驾驶者应当按照道路交通规则行驶,遵守红绿灯的规定,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占用机动车道。

2.注意安全距离行驶中应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与前车过于接近,以便应对突发状况。

3.切勿疲劳驾驶长时间驾驶会影响反应能力和判断力,会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因此应定时停车休息。

4.路面情况应在有助于减少摔倒和滑倒的路面上行驶,避免在潮湿、沙泥、雨天等路面滑行。

三、安全停车1.如需停车,应选择安全的停车地点停车地点应在安全、坚实的地方,不得阻碍道路交通,避免阻碍其他车辆或行人通行。

2.停车时需要制动停车前必须先停止电动三轮车的行驶,制动器必须牢固可靠,以避免突然起动导致危险事故。

3.熄火并关闭电机停车时应熄火并把电机关闭,以免无人控制的车辆滑行和电池电量耗费过多,导致行驶受阻。

以上就是电动三轮车的驾驶操作规程,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保障出行安全。

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使用电动三轮车的过程中,能够遵纪守法、文明行车,为城市交通安全献一份力量。

电动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

电动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

电动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电动三轮车是一种方便实用的交通工具,但如果不正确地操作和使用,可能会导致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以下是电动三轮车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车辆安全1. 车辆的整体状况应良好,包括车架、车把、车轮、牵引系统等部件,不得存在松动、断裂等现象。

如果发现任何损坏或异常,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 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确保制动器灵敏,刹车片与碟盘的间隙适当。

在行车前,应确保刹车正常运转。

3. 车辆胎压应符合规定,轮胎花纹深度不得小于1.6毫米,并保持良好的胎面,以增加抓地力和减少滑动风险。

4. 车辆电池应正常工作,充电线路应安全可靠,不得存在短路现象,并定期检查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二、驾驶员安全1. 驾驶员应持有效的驾驶证件和保险证件,确保合法驾驶。

2. 驾驶员应穿着适合的防护装备,如头盔、手套、护腕等,以减少在行车时可能发生的伤害。

3. 驾驶员应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不得酒后驾驶,以保证行车安全。

4. 驾驶员应熟悉并遵守交通规则,包括遵守红绿灯、让行、减速等。

不得违反交通规则,以免发生意外。

5. 驾驶员在驾驶时应保持双手紧握方向盘,并使用合适的手势和灯光指示其他车辆和行人,确保行车的可见性和可预见性。

三、行车安全1. 行车前应调整好车座和镜子的位置,确保良好的视野,并通过反光镜观察后方来避免盲区。

2. 行车时应保持适当的车速,不得超速驾驶,以免因制动距离过长导致事故。

3. 不得搭载超过车辆额定载重的货物或乘客,以免超载导致车辆不稳定。

4. 在下坡时,应降低速度,避免超过车辆控制范围,同时不可急刹车,以免车身失衡。

5. 在夜间或恶劣天气行车时,应打开车灯,并使用合适的安全装备,如反光背心等,以增加可见性。

四、停放和充电安全1. 停车时,应选择平坦且安全的停放场所,确保车辆不会滑动或倾覆。

并将车辆上锁以防止被盗。

2. 充电时应使用原配的充电设备,避免使用不合格的充电器,以减少电池过充或过放的风险。

电动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

电动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

电动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电动三轮车是一种主要用于城市生活交通的电动车辆,其操作规程对于人们出行的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电动三轮车的使用安全,以下是电动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一、检查电动三轮车每次使用车辆前,应认真检查车辆是否完好,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检查车身:每次使用前应检查三轮车车身是否有裂纹或其他明显损伤。

2. 测量胎压:应当检查轮胎是否充气充足,轮胎胎面是否有磨损,若发现胎压不足需及时补气,轮胎磨损不足应更换。

3. 检查刹车:每次使用前应检查车辆刹车是否正常,制动效果是否鲜明。

4. 检查电池电量:使用前应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以确保能够顺利出行。

5. 调整车灯:应检查车灯是否正常,是否可以清晰照明,在黑暗环境下使用车灯。

6. 检查驾驶室:每次使用前应检查驾驶室是否干净卫生,是否有杂物碍道。

7. 检查寄存物品:应检查车前车后的储物箱、置物袋等处是否装载合适并紧固牢固。

二、安全驾驶1. 遵守交通规则:驾驶电动三轮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信号灯指示要准确,不得违反交通规则。

2. 维持安全车距:在道路上行驶时,应保持安全的车距,不与前车太近,以便及时刹车,而造成拥堵或交通事故。

3. 控制车速:应控制车速,避免过速或超速行驶,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4. 注意行车安全:行驶时应注意观察路面交通状况,频繁使用车刹车器,避免突然刹车而发生交通事故。

5. 制动操作:刹车操作之前应先挤开油门骑行缓速,再缓慢地按压车辆刹车把手以减速制动。

6. 善用指示灯:返回左转弯等需要转向的时候,必须打开方向灯、将头部向左、右两侧旋转、看路口情况,确定后再进行操作。

7. 注意悬崖区域:在长下坡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对车速的控制,要少使用刹车,避免因制动不当而发生危险。

8. 晴天防晒:在晴天高温天气下,应使用防晒伞、手套等器具,以防止被阳光暴晒。

三、安全停车安全停车也是电动三轮车使用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 停车时车身要平稳,切勿将车轮轻易便于凸坎、斜坡等,并使用车辆手刹制动。

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3篇)

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3篇)

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 穿戴好安全装备,包括头盔、手套、护膝等。

2. 检查车辆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包括刹车、轮胎、灯光等。

3. 确保携带相关证件,如行驶证、驾驶证等。

二、起步前1. 确定路线和目的地,避免盲目驾驶。

2. 对车辆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以保证自身状态良好。

三、上车、起步1. 扶稳车辆,确保乘车稳定。

2. 左转灯、右转灯和刹车灯应正常亮起,确保其他车辆能够看到你的动向。

3. 检查后视镜,确认后方没有其他车辆。

4. 左手握住车把,右手伸直扶稳车辆,慢慢往前推。

四、行驶中1. 保持适当车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保持与其他车辆的安全距离。

2. 仔细观察路况,避免行驶在杂乱的路段、坑洼的道路上。

3. 切勿超载,避免超载引起的不稳定。

五、变更车道1. 提前打转向灯,确认安全后,慢慢切换车道。

2. 注意观察其他车辆的动向,避免发生碰撞。

六、遇到交通信号灯时1. 确认绿灯亮起后再起步。

2. 遇到红灯时,停车等待,不要闯红灯。

七、遇到突发事故时1. 保持冷静,稳定车辆。

2. 如遇到撞车或者其他事故,立即停车并向相关部门报警。

3. 在车辆无法正常行驶时,选择合适的地方将车辆停放。

八、临近终点1. 提前减速,确认周围没有其他车辆。

2. 缓慢刹车,注意保持车辆稳定。

九、停车1. 寻找合适的地方停车,确保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

2. 关闭引擎,锁好车辆,防止被盗。

十、注意事项1. 不酒驾、疲劳驾驶、走神驾驶,保持专注。

2. 遇到雨天、雾天等恶劣天气时,速度要适当减慢。

3. 不抢道、不斗气,保持礼让和守纪律的精神。

+总结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安全是行车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对于三轮车这种机动性较差的车辆。

驾驶三轮车要始终保持冷静、警觉和谨慎,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心中有数,行车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到安全驾驶,才能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2)三轮车是一种在交通工具中普遍使用的非机动车辆,因其结构简单、易于操控、载重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货物运输、短程代步等场景。

电动三轮车操作规程

电动三轮车操作规程

电动三轮车操作规程一、行驶前检查行驶前必须检查制动性能是否完好, 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和轮胎气压是否标准等, 检查各类紧固件、连接件、调节件是否到位, 检查转向灯是否安全有效、调速把手是否复位等, 以防事故发生和机件损坏。

二、启动操作将钥匙插入电源开关孔, 旋到ON档(向右拧)此时电源已经接通, 方可行驶。

三、停使操作需要停车时, 先回动“转把”, 使车速明显下降, 然后刹住车子, 将钥匙旋转至OFF, 此时表示已切断电源, 关、拔掉钥匙。

四、维护保养1.每天对车辆进行清洁。

2.每月对润滑点加注润滑油。

3、充电电压为标准电压220V, 正常使用时, 每晚充电一次, 充电8---10个小时。

4、充电时应把顺倒开关旋至停档, 拔掉钥匙, 拉好手刹, 以防偶然因素突然启动。

五、注意事项1.雨雪天气或路面不好情况下, 要注意提前点刹再刹停。

2.车辆下坡和转弯时必须慢车行驶。

3.需刹车时前后刹车必须同时使用, 以有利于车子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特别处于紧急情况尤其重要。

4.在充电、停车或车辆修理时, 必须关闭并拔下电源锁钥匙并关闭总电源, 拉动手刹, 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5.驾驶时应全神贯注, 应各其他车辆保持适当距离, 严禁争道抢行, 超速行驶。

6、车体电路设施进水, 造成电路烧毁。

控制措施: 加强日常检查和保养, 尽量避免雨天或路面积水时行驶。

7、驾驶电瓶车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否则会造成交通事故。

控制措施:对驾驶人员加强安全培训, 必须持证上岗开车。

8、制动踏板突然失灵, 造成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坏。

控制措施:车辆行使前严格检查制动系统, 杜绝带病行驶。

9、乘坐人员要坐稳扶牢, 不要将头、四肢伸到车外, 否则造成人员伤害。

控制措施: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司机和负责人做好监管。

电动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电动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电动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绪论1.1 意义和目的电动三轮车是一种常见的代步工具,但其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为了确保电动三轮车的安全运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1.2 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电动三轮车的人员,包括驾驶员和乘坐人员。

第二章一般要求2.1 驾驶员的基本要求2.1.1 年龄限制驾驶员必须年满18周岁。

2.1.2 驾驶证要求驾驶员必须持有相应的有效机动车驾驶证。

2.1.3 体检要求驾驶员在持有驾驶证前应进行体检并确保身体健康,不得有任何影响驾驶电动三轮车的疾病。

2.1.4 带证上岗驾驶员上岗时必须携带有效的驾驶证。

2.2 电动三轮车的要求2.2.1 注册和备案电动三轮车必须按照规定完成注册和备案手续,并且贴上合法的号牌。

2.2.2 报废标准电动三轮车达到报废标准时必须及时报废,不得继续使用。

第三章安全操纵3.1 车辆检查每次驾驶前,驾驶员都应该进行车辆检查,确保车辆各部分正常工作。

3.1.1 电池检查检查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如电池电量不足应及时充电。

3.1.2 前后灯检查检查车辆前后灯是否正常工作,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

3.1.3 刹车检查检查刹车是否工作正常,刹车灵敏度是否适宜。

3.1.4 轮胎检查检查轮胎气压和磨损情况,确保轮胎正常。

3.1.5 车身检查检查车身是否有损坏或漏油情况,如有应及时修理。

3.2 驾驶员的安全3.2.1 穿戴安全帽驾驶员应始终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

3.2.2 系好安全带如果电动三轮车配备了安全带,驾驶员应始终系好安全带。

3.2.3 不超员不得超过电动三轮车核定的载人数。

3.2.4 不使用手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不得使用手机,以免影响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3.2.5 不酒驾驾驶员不得饮酒后驾驶电动三轮车。

3.3 安全驾驶3.3.1 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按照交通信号指示行驶。

3.3.2 谨慎超车在超越其他车辆时,驾驶员应谨慎驾驶,确保安全。

2024年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交通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为保障三轮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三轮车交通运行秩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三轮车驾驶人应当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且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无不适应的疾病。

第三条三轮车驾驶人应当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尊重交通信号,严守交通规则,确保车辆和乘坐人员安全。

第四条三轮车驾驶人应当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并熟悉本规程内容。

第五条三轮车驾驶人应当每天进行车辆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二章车辆安全第六条三轮车驾驶人应当每次骑行前检查车辆的轮胎、刹车、灯光、反光镜等部件的运行状态,并确保正常。

第七条三轮车驾驶人应当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第八条三轮车驾驶人应当佩戴安全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得随意摘下或不佩戴安全帽。

第九条三轮车驾驶人在行车中禁止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事故。

第十条三轮车驾驶人应当按照规定的驾驶速度行驶,并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

第三章交通信号和规则第十一条三轮车驾驶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指示行驶,严禁闯红灯、逆向行驶、占用交叉路口等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三轮车驾驶人在路口行驶时,应当遵守右侧让行原则,确保交通安全顺畅。

第十三条三轮车驾驶人应当时刻保持警觉,避免疲劳驾驶,以免发生事故。

第十四条三轮车驾驶人在拥堵路段行驶时,应当保持稳定的速度,不得超速行驶或试图穿插车流。

第十五条三轮车驾驶人在夜间行车应当开启车辆的前后灯光,提高可见性,避免事故发生。

第四章乘车安全第十六条三轮车驾驶人应当确保乘坐人员的安全,不得超员或超载。

第十七条三轮车驾驶人应当确保乘坐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带,尤其是儿童乘坐人员。

第十八条三轮车驾驶人不得在行驶过程中将乘坐人员放置在车辆外部或危险位置。

第十九条三轮车驾驶人不得将乘坐人员放置在前方挡风玻璃遮挡物品,以免影响驾驶视线。

第二十条三轮车驾驶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应当与乘坐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引导乘坐人员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乘车安全。

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3篇)

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3篇)

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三轮车是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具有较低的车身结构和较慢的行驶速度,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安全规程,以保障行车安全。

下面将介绍三轮车的安全操作规程,内容包括三轮车的基本操作规范、安全检查流程、行车注意事项等。

一、三轮车的基本操作规范1. 了解三轮车的基本结构和性能:三轮车通常由车身、车轮、驾驶座椅、方向盘、刹车系统等组成,了解这些基本部件的功能,对于正确操作三轮车至关重要。

2. 如何上下车:下车前应停车并挂好空挡,手刹牢靠,打开车门、踩住地脚撑或用手扶住车身,才能下车。

3. 如何起步:起步前应检查周围环境,确保安全无障碍。

起步时应轻踩油门,逐渐松开手刹,先缓慢起步,待车辆平稳后再逐渐加速。

4. 如何转弯和变道:转弯时应提前减速,慢慢转动方向盘,避免急转弯。

变道时应确认车辆后方没有车辆,提前打转向灯,用手势示意意图,并在变道过程中注意观察左右侧车辆情况,确保安全。

5. 如何刹车:刹车时应先松油门,再踩刹车踏板,用脚轻踩刹车,避免急刹车造成危险。

在需要紧急刹车时,应用力均匀,避免刹车过度。

6. 如何控制速度:三轮车的行驶速度相对较慢,需根据实际道路情况控制速度,不要超速行驶,以免造成危险。

二、安全检查流程1. 检查车身和车轮:检查车身是否存在明显的损伤、裂纹等,检查车轮胎压是否正常,轮胎是否磨损严重,确保车身和轮胎的良好状况。

2. 检查刹车系统:检查刹车踏板是否正常,刹车油是否充足,刹车系统是否灵敏,确保刹车系统的正常工作。

3. 检查车灯和信号灯:检查前后大灯、转向灯、刹车灯等灯光是否正常,确保夜间行车和转弯时的安全。

4. 检查镜子和视线:调整后视镜和侧视镜的角度,确保视线良好,避免盲区,提高行车安全性。

5. 检查安全带和座椅:检查安全带是否完好,座椅是否稳固,确保乘车人员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

三、行车注意事项1. 注意人车分离:三轮车属于非机动车辆,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应与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与行人发生碰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瓶三轮车安全操作规程一、产品使用及操作方法1、行车前的检查:1)、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有无龟裂和切口;①充气过足时(指大于5个气压)会使行车剧烈颠簸,且夏天易爆胎或轮胎起包;②充气不足时将会影响行驶速度,耗电增大,缩短行驶里程;③轮胎有龟裂和切口轮胎易爆;2)、制动转向等操作系统是否灵活有效;断电装置是否能在刹车前断电。

刹车调整的方法:①松开后刹杆上M8螺母,在手刹松开的情况下,用手将后刹杆前拉,然后将后M8螺母调至拉杆接头前M8螺母调至离接头5—8㎜距离即可,然后松手将M8螺母并紧;②在后刹杆调节螺纹不够时,调节前刹杆上M10螺母,亦可调节刹车。

附:刹车检查①松开手制动,用手推空车时,轮胎行走应灵活无阻滞;②拉起手制动,应能刹住车轮,用力推车,车轮不转动为宜;③脚踩刹车时,两后轮应能同时抱死(刹车脚踏板应与平台距离3—5㎝);④若不能达到以上要求,则应调节刹车能达以上效果,或与售后服务联系,请求协助维修。

注:当刹车块,磨损到1/2时,应更换刹车块,以保证您的行车安全。

如刹车不起作用,应立刻关闭进、倒组合开关,方可停车,然后到专业车行检修后方可行驶。

3)、新车使用一周后,需做一次系统性检查,对所有紧固件作一次全面加固,特别是对刹车系统必须作二次全面的调整,确保安全行驶;4)、检查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电路及各电器配件工作是否可靠。

充电不足不仅影响行驶里程,更有损电池寿命;5)、传动链条松紧度是否合适。

链条的调整方法:①先松开电机座固定螺母M10,然后调节电机拉杆使链条涨紧,涨紧后先电机拉杆上M12螺母并紧,然后再并紧电机座固定螺母;②链条不上线时,先将电机座固定螺母M10松开,然后调节电机使链条在前后链轮上处于同一平面内,即可并紧电机螺母。

2、使用及操作方法1)、车辆起步打开电源开关将倒、顺开关拧至前进档,打开转向灯,将快慢档开关拧至慢档(车辆起步必须慢速起步),踩下制动跳板,松开手刹,确认前方无障碍,松开制动踏板,车辆即慢速起步行驶(如选择无级变速起步,将无级变速手柄向内拧转即可);2)、车辆正常行驶关闭转向灯,微踩制动踏板,使断电开关断电(观察AV表回“0”即可),将快慢档开关旋至快档或无级变速档,确认前方无障碍,松开制动踏板,车辆即可快行或无级变速开始工作。

(注:选用快档要根据路况以及交通安全而定,正常行驶或重载时应尽量选用快档或无级变速档,不得长时间用慢档行驶,以免烧坏电阻等部件)3)、车辆转弯提前降低车速,打开所转方向灯,在确认安全情况下转弯行驶(在不防碍对方来车的行驶条件下及视线不清楚时,尽可能慢速并加大转弯半径)。

4)、车辆停车打开右转向灯,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确认安全,将车靠边至停车位置,踩下制动踏板使车静止,然后将手刹柄拉起到可靠位置,关闭钥匙电源开关,将行车开关进、退档及快、慢档旋至停档。

如驾驶员需离开车辆时,必须拔下钥匙,确认车辆安全后,方可离开。

5)、车辆倒车踩下制动踏板,使车辆静止,将行车开关旋向倒档和慢档或调档,松开制动板,即可倒车,同时伴随倒车语音提示。

二、重要注意事项1、车辆起步前进及倒车时,严禁使用快档。

2、上坡时必须使用快档,正常行驶应减少使用慢档,慢档行驶易烧毁电机。

3、修理充电器或更换保险丝时,必须切断220V电源,禁止带电工作。

4、停车及充电时应关闭行车开关,关闭钥匙开关并拔掉钥匙,拉起手制动至可靠位置,必要时应用硬物将轮胎卡滞住。

5、电瓶车电压低于45V,五电瓶车电压低于55V时,应停止使用,禁止蓄电池用亏电。

6、避免长时间超负荷运载及爬长坡、陡坡,防止电机烧坏。

7、在凹凸不平或陡峭路面行驶,应尽量减速行驶,防止应强烈振动,造成电器件的接触不良或损坏。

8、载货车型不允许载人,驾驶座位限乘一人,否则责任自负。

9、在维修过程中,车厢撑起时,必须用木棒或铁杆将车厢撑住,以免发生意外。

10、电瓶在充电过程中和充电结束时,不得将明火靠近电瓶,否则会使电瓶爆炸引起火灾,如电瓶近明火发生意外责任自负。

三、维护保养1、保持车辆外观整洁、干燥、防止脏污、受潮。

常检查螺栓,螺母,有松动要及时拧紧。

2、保持蓄电池桩头无腐蚀、松动及电解液无泄漏;常清洗,保持电池表面清洁。

3、定期检查、调整,保持车辆在最安全、最有效的状态。

4、根据使用情况,对前后轮、后桥、链轮、前叉等其他转动部位应定期或不定期擦洗和润滑。

5、车辆长期不使用,应注意每月将电池至少充放电一次。

注意:电器控制部分结构复杂,非专业人员不应擅自拆装、修理。

四、电动机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1、电动机是本车辆的电驱部件,必须正确使用和保养。

2、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尤其雨天行驶,严禁泡水、受潮。

使水进入电机内烧坏电机。

3、电机外壳不允许敲击和高温烘烤。

4、日常行驶中,经常检查电机导线接着头上螺母的坚固性,严防松脱烧坏接线栓。

5、电机碳刷,应每月至少检查一次,防止因碳刷磨损而烧坏电机;当碳刷的被压端低于包碳刷的铜壳,就要及时更换碳刷,否则会烧电机转子。

6、发现电机有故障,严禁擅自打开电机,应立即与经销商联系。

7、开车时要检查手刹和车锁是否已放下和打开,否则易造成电机和控制器的损坏。

五、充电器的安全和正确使用1、必须使用公司配置和指定的专用充电器充电,否则会损坏蓄电池甚至引起火灾等危险。

2、充电时,必须先断开电池电源开关,打开蓄电池防水帽,将电源线插头插入充电器插座上,然后再把电流线另一端插入220V电源上。

开始先用Ⅰ档充电,待充电电流降至6A时改用Ⅱ档,Ⅰ档断开。

如使用的电源电压低于180V和冬季情况下,必须使用Ⅲ档充电。

注:充电电流不得大于8A。

若使用智能二段式快充充电器,则按其说明书操作。

3、充电时,应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雨淋不到、水浸不到的地方,充电器上及电池上,不能覆盖任何物品,以免过热引起危险,也不要放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以免发生火灾,且充电场所应远离儿童。

4、充电时间,视情况而变,一般情况下6—12小时即可将电池充足。

充电结束,先拔掉交流电源上的插头,再拔与电池连结的插头。

5、插、拔插头时,手必须保持干燥。

6、充电时,如发现蓄电池温度过高(高于450C)、充电器冒烟、声音异常等情况,表示电池组成或充电器可能有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送至经销商处检修。

7、若使用智能充电器,则充电时要检查电风是否能排风散热,如不能排风,则要及时送修。

注意:①该车是使用220V交流电对蓄电池充电,为了保证您的人生安全,电源插座应有完善的地线,下雨天不能在露天充电,防止触电,发生意外。

②若使用智能二段式充电器充电,必须按充电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六、蓄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1、蓄电池使用的是标准专用电池硫酸,其它不符合标准的硫酸不能使用。

2、电瓶表面应保持干燥、清洁,以免电瓶漏电,不得让杂物落入电瓶内,以免电瓶损伤或短路,用车后应及时充电,保持电瓶良好存电状态。

(电瓶严禁使用亏电)3、蓄电池缺电解液水时,应加蒸馏水或纯净水,一般高出电瓶内极板1—2厘米,不需太满,严禁加浓硫酸和电池原液。

常检查电解液,不能让极板显露出来。

4、蓄电池的电解液比重一般为1.275-1.28(电池充足电,温度降至常温后的电解液比重)。

5、蓄电池,加水盖出气孔要保持畅通,充电时防水帽要打开,电池上不能放上导体类物体,电池充电时释放的是可然性气体,应远离明火、高温、燃气、以防爆炸(如因明火引起电池爆炸,电解液溅入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然后送医院抢救)。

6、蓄电池不得过充电和过放电,过充、过放均影响蓄电池的容量和寿命,蓄电池过放电(放空电)对容量和寿命影响很大,放电不得低于11伏左右,电解液比重不低于1.15左右。

(过放电是指:不能用回升电压行驶)7、蓄电池在冬季容量有所降低,温度越低,容量降低越大,续行里程越短。

8、蓄电池长期不使用,电池应保持充足电状态存放,并且每月对蓄电池至少充电一次,对蓄电池寿命延长有利。

附1 充电模式:①将充电器输出端的插头与蓄电池组的插座相连,打开蓄电池防水帽,接通220V电源,用Ⅰ档充电,待充电电流降至6A时改用Ⅱ档充电小时10—12小时;②将充电器输出端的插头与蓄电池的插座相连,打开蓄电池防水帽,接通220V电源,电流降至5A时可用Ⅲ档充电。

附2 充电提示:(一)充饱现象:电池液激烈冒细小泡,像开水快开时一样,白色略浑浊,此时充电指示为0-2A。

(二)不正常现象:1、充12小时以后,电池内电解液冒大泡,冒泡很大很多,充电指示4A以上,则说明充电电压太高,解决方法:①按装稳压器。

②降低充电电流(即采用低档位充电)。

③与经销商或厂家联系。

2、充电12小时后,电池不冒泡或冒少量大泡,则说明充电电压太低。

解决方法:1)采用充电模式②。

2)采用模式②后,充电12小时仍然出现上述现象,则联系厂家或经销商。

七、控制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1、严禁用不透气的东西,如塑料袋等包裹控制器使其不散热,造成烧毁、损坏。

2、不能用高压水栓冲洗控制器及手把,严防控制器进水,淋水,造成短路烧坏控制器,尤其南方梅雨季节,雨水大,更要特别注意。

3、负载爬坡时,应尽量用快档,否则易烧损控制器。

八、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该车出现的简单小故障,用户可参照下表,自己检查及排除,但首先必须关闭电源开关,拔去电源插头后,再查出原因后排除。

公司安委会二0一一年七月十七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