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第1部分 专题2 现代文阅读Ⅱ 小说阅读 第2讲 理清小说脉络,突破情节类题
202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1-2

课前预习
课件解析
13
第二步,思考角度:
①从表层含义看,显然“锄”应指六安爷带着锄坚持去
百亩园为苗锄地的这一举动,也是指六安爷手中的农具。
②从深层含义看,六安爷坚持去锄地却不是为了收成,
而是为了“过瘾”,因为百亩园就要被占用,再也没有机会
锄地了,那么“锄”则有更深层的精神意义:成了六安爷对
土地的热爱和对曾经的生活的怀念。
课前预习
课件解析
12
3.(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小说《锄》(原文见本专题 考点四考向一“即学即练”),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 析。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明题干: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的“全文”,整篇角度;“简要 分析”,答题方式。 “标题”“寓意”,指明本题考查的对象。
课前预习
课件解析
15
考向四 艺术特色类探究 艺术特色类探究往往从文本的某一艺术手法切入,要求 探究其使用意图或表达效果,如探究情节构思或艺术手法对 刻画人物的作用,探究叙事风格对小说内容的表达作用,等 等。
课前预习
课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
16
课前预习
课件解析
11
(4)结合环境看,标题是否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 背景。
(5)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 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 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 的作用。
(6)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 新颖精妙,吸引读者。
课前预习
课件解析
5
看法二:会再向公鹿开枪。 ①“我”已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猎手,而不是看热闹的孩 子,“我”负有狩猎的使命。 ②公鹿的刚猛和骄傲激发了“我”的斗志,“我”也应 该展现出“我”的勇气和骄傲。 ③“我”需要通过猎鹿向特吉证明自己可以不再仰人鼻 息。 ④公鹿已经受伤,无法快速奔跑,是狩猎的大好时机。( 任选一种看法作答,答对三点理由即可)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第1部分 专题2 现代文阅读Ⅱ 小说阅读 第6讲 分析文本基本特征探究标题、主旨意蕴

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她说:“这 是德彪西的《月光》。”
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我从眼睛中听到了她轻轻的叹 息声。
“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 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19·浙 江 卷 ) 如 果 给 本 文 拟 一 个 标 题 , 你 会 选 (1) 题 干 中 一 般 有 “ 题
“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呼兰 目”“标题”“为题”,
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同时又大胆突破传 上
统历史小说的形式规范,组成了一个古今杂糅的怪诞世界。
作者有意将现代生活和事物植入到古代的时空环境中,采用 手
“新编”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 法
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使时间错综交叉,呈现 上
出非古非今、亦古亦今的特征,使文本呈现出一种穿越感。 语 在 讲 历 史 故 事 的 同 时 糅 进 了 诸 如 “ 水 利 局 ”“ 时 装 表 言 演”“摩登”等现代新词,使小说呈现出反讽的艺术效果,使 上 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常见小说“文本特征”
1.虚(想象、梦境、回忆)与实(现实)交织穿插 突破时空界限,丰富情节内容;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物,使人物 更加具体;避免平铺直叙,结构更加灵活。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注重直观,浪漫主义注重想象;现象主义注重如实, 浪漫主义注重夸张;现实主义注重实际,浪漫主义注重理想;现实 主义注重现在,浪漫主义注重未来。
专题二 现代文阅读Ⅱ 小说阅读
高考语文专题第一板块 专题二 小说阅读(含答案)

第四步:总结,概括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通过情节、人物和环境表现的,阅读时也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的词句,同时圈点勾画出关键性的 情节与人物语言,从这些关键点中概括小说的主题。 阅读材料一般有单文本和组合文本两种方式。组合选文一般采用两则文 本,一则是一篇完整的小说,一则是相关的评论或他人的作品,目的是相互 参照,在命题上以便拓展延伸。其阅读方式与单篇相同,只是要注意参照补 充的材料与文本材料的相关性和链接点。
2.主题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叙述和描写、对艺术形象的塑造 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 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因此,阅读小说必须理解小说的主题。
在解答小说阅读的形象类、情节类、环境类题目时,往往最终都要归结到 小说的主题上,所以,人们习惯上又把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称为“四要 素”。
二、小说的文体特征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人物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 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经过典型化处理 的“人”。所谓“典型化”,就是作家以反映现实生活、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 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分析选择,集中概括,剔除其中非本质的东 西,突出其中的本质,并加以充分的想象和合理的虚构,以此创造出具有鲜 明独特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人物形象,从而达到反映生活、表 达作者主观情感的目的。
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 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 就下课了。文短,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或短或长, 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复习板块1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节散

第2节 散文阅读 二轮任务结合一轮备考及阅卷大数据,考生在散文阅读的答题中,得分率普遍低于小说。
容易出现以下失误:1.散文结构:布局谋篇找不到切入点,句段作用分析不透。
2.散文语言:语言之妙赏析不透,语言特色界定不准。
3.散文特定信息归纳概括:概括不准,要点不全。
4.探究散文的丰富意蕴:意蕴解读不全,内蕴理解肤浅。
因此在二轮复习时,要重点强化散文阅读和解题能力。
特别是上述几个常考点,要从审题、答题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突破,以做到审题更加精准,答题更加规范。
散文阅读二轮复习能力自评表对于以下做法,自己能做到的请打“√”,尚未做到的请打“×”,打“×”项便是你要在二轮复习环节中,重点攻克的。
自评内容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1.散文阅读与小说阅读有很多共同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我了解二者的区别,因此遇到散文阅读题我不会紧张“√”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5~6项,备考较为充分;“√”7~8项,备考充分;“√”9~10项,备考十分充分 2.我知道对散文思路结构的考查侧重于整体的谋篇布局,行文线索是考查的重点3.对于分析句段作用的题目,我会从它的内容特点、位置特点及表达特点三个角度去思考4.遇到概括主旨类的题目,我会特别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
对比较含蓄的文章,我会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进而提炼中心主旨5.对词语的赏析,我会分析用词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对句子的赏析,我会从语言、修辞、描写、表现手法及结构等切入,并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表达效果6.我知道散文中的人物不像小说人物那样丰满、立体,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但人物形象的作用和小说中是基本一致的7.我知道散文的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它是作者抒情讲道理的主要载体8.我知道赏析散文的艺术技巧,除了赏析散文的语言本身的美之外,还可赏析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9.我知道散文的意蕴不等同于散文的主题思想,它是指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属文本的纵深层次10.分析主旨意蕴,我会立足于文本,借助于标题、关键词句、作品评价等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第一步:审标题,明对象,掌握解读钥匙。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一小说阅读第1讲厘清小说情节课件

“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 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
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 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 画图!”
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 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 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 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 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
3.小说常见主题归纳
二、高考小说选文特点 1.微型小说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最多千余字。它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 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一个镜 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蕴 含丰富的意蕴,从而反映大千世界、时代风云。 (2)人物典型,情节紧凑。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微型小说凸显作品主题的主要载体。曲折的命运、激烈的 冲突、白描的手法等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受篇幅限制,微型小说大多 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在某一特定时间的某一侧面,很少铺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过程。 微型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情节安排常突破思维 定式,给读者以惊异感。
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 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 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 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 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二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二节传记阅读典题范例(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二节传记阅读(2016·全国卷Ⅰ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12分)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①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
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
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
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②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
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
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
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③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
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
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
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
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
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
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④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
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
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
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
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
2021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4小说阅读第2讲

2021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4小说阅读第2讲2021-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4小说阅读第2讲精品文件实用文档2021-2022第二轮高考语文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话题4小说阅读第2部分2讲分析小说的情节及其作用对点规范演练(XX·浙江省六校联考)阅读下列单词并完成下列问题。
袁有江老人穿着脏兮兮的蓝白相间的校服,站在天篷下盯着他。
老人脚边有一个皱巴巴的尿素袋。
远处有一个小化粪池。
临近家门时,他发现走错了路,在离前面村庄百米左右的地方。
窄窄的水泥路,突然齐刷刷地断了。
没腿肚子的麦苗,隔断了归途。
他沿着麦田之间的小路向老人走去。
“大叔你好,在忙着给麦子撒肥料呢?”“亲爱的,恐怕你的车开不过去。
这里的路还没有修好。
”“这块小麦是你家的吧?长得真好。
大叔是好把式啊。
”“听口音,你是美国人吗?刚从别的地方回来?”“后天清明了。
很久没回来,我不知道这路不通。
”“你是哪里人?”“袁家湾的。
”“哦,就在我们别墅的后面。
”老人塞进衣服问:“清明什么时候回到坟墓?”“是啊。
大叔,我记得以前这庄上有条跑客车的石子路,还在吗?”他朝庄精品文件上望去。
一条灰白的路梢,隐没在不远处一栋平房的后面。
“是的,但它被拉沙车弄坏了。
它烂了。
”“应该也还能过车吧?”他目测着路的宽度。
“大叔,我急着要赶回家吃饭。
想从你家麦地借过行不?轧掉的麦子,我补你钱。
”“汽车开不动吗?麦子很深,地面很潮湿。
它会陷进去的。
”老人看着麦田。
“你必须回去。
”“大叔,我的是越野车,底盘能升高的。
要是陷在里面,我自己负责。
”“如果你陷入困境,这片土地将是一场灾难。
”“弄坏的麦子我全赔。
好不好?”老人看着麦子,然后看着他,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
“你不能倒回去从那边的路走吗?”“这条路很窄,我怕碰见一辆车。
估计你回去的时候是下午。
即使你总是帮我一个忙,我也会先给你钱。
不管怎样,你种小麦是为了卖钱。
”老人目测着车到他跟前的距离,走到麦地边,抓了一把泥土,在手心里碾磨着。
专题02 现代文阅读Ⅱ(一)(小说阅读)(讲练教案)(原卷版)

专题02 现代文阅读Ⅱ(一)(小说阅读)(讲练教案)【备考指南】从2020年开始,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卷)将原来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变更为“现代文阅读Ⅱ”,文本和题型基本保持不变,但在题干中不再提示明确的文学体裁。
考查范围,基本保持不变,预测依旧以小说和散文为主,戏剧和诗歌考查力度较小。
小说作为文学性阅读的主要文体,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高考对小说的考查,既重视整体把握,也重视对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和小说主题、标题的分析鉴赏。
在整体把握上,命题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一是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二是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鉴赏分析”;在主观鉴赏分析题上,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及其手法,小说的标题、主题和文体特征,都是命题的重点。
【核心能力·对点突破】一、概括分析小说情节1.分析角度①叙事的角度: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如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及其各自的表达效果。
②叙述顺序的角度: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③结构安排的角度:线索、伏笔、铺垫、突转、巧合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④开头结尾的角度:悬念开头、写景开头、欧·亨利式结尾等的特点及其作用。
2.情节作用①情节与其他情节: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
②情节与人物形象: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的性格和精神,刻画了……的心理等。
③情节与小说主题: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了……的主题,突出了……的主题等。
④情节与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⑤情节与小说环境: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3.常用答题模式指明手法+具体分析+效果作用【针对性练习】(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野滑雪(美)海明威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
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点
美丽的宏纪元,
练
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返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
首 页
17
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
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的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
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
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
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 返
首
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
页
人类还在,文明还在。 “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20
专 项 对 点
(有删改) 练
返 首 页
21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专
[尝试解答]
项
对
点
练
返 首 页
22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清题意,明确方向
场买刀寻仇人→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专
项
3.线索连贯法
对 点
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物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 练
等。抓住线索,勾画关联线索的词句,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
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内容。(如《项链》的情节构成:借项链→丢项链
返 首
页
→还项链→识项链。)
8
4.细节连贯法 围绕人物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抓住对情节推动或人物活 专
首
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页
11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
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
专
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 项
对
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点
练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 返
幕上映出军装里的自己时,他突然变得极度不安。没有父亲的大手 专
项
揪住他的衣领,却有一双无形的手将他拉出了网吧。不久之后的另 对 点
一个周末,他穿着便装再度走进这家网吧,但仅仅登录到游戏,他 练
便坐不住了。在跨出门的那一瞬,他想,他已经无法忍受这狭小空
返
间里的污浊空气了。再往后,他再也没有看过那家网吧一眼。
④……。
返
首
页
10
☞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1]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专
项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对
点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练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
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 返
项
我们啊!”
对
点
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练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返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
首 页
16
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
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
专
项
伟大的宏纪元,
点
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会明》) 括”“梳理”等作答动 练
(2)(2013·重庆卷)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 词和“情节”“脉络”
理文章的基本情节。(《枪口下的人格》) 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返 首
页
5
间接考查型:
“间接考查型”要求概
(1)(2018·全国卷Ⅲ)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 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
项
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勾画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如下 对 点
文中对“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分析:心情复杂纠结→孤独绝 练
望→重燃希望。)
返 首 页
9
⊙答题模板
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
专
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 项
对
写了……。
点
练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
首
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
页
19
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
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
嫣然一笑。
专
“您对人类就这么没信心吗?”
项
对
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 点 练
站起身来。他走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
27
吹了一声口哨——他的战队又一次大获全胜。事实上,他受伤的肩
膀并未流淌鲜血,手中也没有冰冷的扳机,有的只是闪着红光的鼠
标和油腻的键盘。这就够了!他是这个著名CS战队的灵魂、主宰和
专
第一杀手,这是他的战队!在教室和书本中失去的自尊和快乐,他 项
对
在这里一一赢了回来。没考上大学,那算个屁!
点
练
他伸了个懒腰,开始投入下一场战斗。然而就在即将进入那令
此题是小说情节的“间接考查型”,表面是“分析文中先行者
专
的心理变化过程”,实质是从“先行者”的角度概括哪些情节引起 项
对
了其情感怎样的变化。
点
练
第二步:寻找线索,理清结构
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概括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应 返
首
依照时间这一线索。
页
23
第三步:紧扣事件,抓住场面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18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
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
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
专
光。
项
对
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 点 练
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
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 返
专
红领章的旧军装一件件拿出来晾晒熨烫,然后像宝贝一样小心翼翼 项
对
地放回箱底。他曾厌恶地看着这一切,那时他觉得父亲像一个生活 点 练
在石器时代的老傻瓜。但现在,他开始迷惑起来。
返 首 页
32
在一个周末,他请假外出。当他看到一家网吧的招牌时,几乎
走不动路了,他快速地跑进去找了一台机器,可看到等待开启的屏
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
返
首
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页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怀念战队
王凯
专 项
对
又一次狭路相逢。
点
练
对方跳跃着向他奔来、扫射,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对方手中AK
-47吐出的火焰,肩膀猛震,他中弹了。然而他的手并没有发抖, 返
首
此刻,直觉和速度支配一切。一串5.8 mm的子弹射出后,他满意地 页
出他此时的心理是孤独、绝望的。
项 对
点
“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 练
由此可推出他感到了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返 首 页
25
[组织答案]
[答案] 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
专 项
对
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着 点
练
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
首 页
33
军装里的他先变得黑瘦,不过最终还是强壮起来,仿佛从大地
中获取力量的安泰。第二年的时候,他领了一套更大号的军装,用
专
自己的骨骼和肌肉填满了军装的每一寸空间。如果现在见到父亲, 项
对
他想他再也不会害怕了,因为他也拥有了和父亲同样的力量。他的 点 练
首
洋。
页
12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
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专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 项
对
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 点 练
看到了一套崭新的军装。那个冬天,他开始重新学习站立,学习行
专
走,学习穿着,学习说话,学习礼节,也学习触摸从前自以为熟悉 项
对
的沉重乌亮的步枪。在那个雪后的冬日,他伏在坚硬的戈壁上打出 点 练
第一发子弹时,他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那一次,他
打出的10发子弹全部脱靶。
返
首
页
30
他脖子上挨了班长一巴掌。虽然轻得如同抚摩,但那动作却熟
专
项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 对
点
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 练
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
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
返 首
页
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项
活口,但当对方拼命挣扎着从怀里掏出一枚手雷时,父亲毫不犹豫 对 点
地将匕首刺进了对手的右肋。就在那个时候,他离开了母亲的身 练
体,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这种并不愉快的巧合令他耿耿于怀,
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正是那个倒霉的特工托生的,所以才不得不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