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内陆地震》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合集下载

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

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

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摘要:一、引言二、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的背景与意义三、奖励的具体内容与获奖名单四、此次奖励对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影响五、结论正文:一、引言2008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自然科学奖励,以表彰那些在我国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这一奖励不仅是对获奖者的荣誉肯定,更是对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持。

二、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的背景与意义2008年,我国教育部为激励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提高我国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设立了自然科学奖励。

该奖励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涵盖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农学、医学、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

这一举措旨在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三、奖励的具体内容与获奖名单在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中,共有数百个项目参与评选,最终产生了一等奖30项、二等奖70项和三等奖100项。

获奖者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此次奖励对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影响此次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的颁发,极大地激发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推动了我国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方面,获奖者的事迹成为了广大科研人员的榜样,鼓舞了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念;另一方面,获奖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五、结论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的颁发,是对我国科学事业的一次有力推动。

通过表彰那些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和团队,进一步激励了广大科研人员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抗震救灾论文

抗震救灾论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地震。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指挥,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斗争,谱写了一曲举国奋起、共克时艰、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壮歌。

这个必将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其深刻影响要经过一个沉淀期才能看得更清。

但有一点已被举世公认:中国在大灾大难中的出色表现,得益于中国政府在危难之际的挺身而出,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才是民众可以信赖的责任政府。

一、权责统一是责任政府基本特征责任政府的实践来自责任行政这一现代民主政治的新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即权力与责任的统一。

如果一个政府只享有权力而不承担责任,久而久之,不仅权力会失效,政府也会失去继续存在的合法性。

这就是缅甸政府在应对风暴灾害的过程中饱受非议的道理。

“责、权、利”的统一虽然不是新话题,但现实中责任却被长期虚置。

都说“争权夺利”,没有说“争权夺责”的。

其实,权力不仅能在利益诱惑中异化,也能在责任激励中优化。

英国思想家斯图亚特·密尔甚至认为:“如果能够将权力和责任统一起来,就可以放心地将权力交给任何一个人。

”于是,责任行政理念应运而生,推动“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成为学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新热点。

遗憾的是,在《公共管理学》教科书上,还找不到一个国家级政府成功实。

不尽责理当丢权。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汶川抗震救灾主要从正面诠释了权力与责任的统一。

人们通过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举一动,看到了他们肩头的责任,真切感受到他们忠于这份责任给民众带来的好处。

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责任感不仅是传统优势,也是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一直致力完善的体制优势。

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关键时刻它还是发挥出巨大的能量,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信心。

二、以人为本是责任政府的根本宗旨责任政府与“权力政府”的根本分野不在于有没有责任,而在于如何对待责任。

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中段愈合过程的GPS时间序列反演

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中段愈合过程的GPS时间序列反演

㊀2021年1月A c t aG e o d a e t i c ae tC a r t o g r a p h i c aS i n i c a J a n u a r y,2021㊀㊀第50卷㊀第1期测㊀绘㊀学㊀报V o l.50,N o.1引文格式:赵静,占伟,任金卫,等.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中段愈合过程的G P S时间序列反演[J].测绘学报,2021,50(1):37G51.D O I:10.11947/j.A G C S.2021.20200047.Z H A OJ i n g,Z HA N W e i,R E NJ i n w e i,e ta l.G P St i m es e r i e s i n v e r s i o no f t h eh e a l i n gp r o c e s so f t h e m i d d l es e g m e n to f t h e L o n g m e n s h a n f a u l t a f t e r t h e2008W e n c h u a ne a r t h q u a k e[J].A c t a G e o d a e t i c ae tC a r t o g r a p h i c aS i n i c a,2021,50(1):37G51.D O I:10.11947/j.A G C S.2021.20200047.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中段愈合过程的G P S时间序列反演赵㊀静1,2,占㊀伟3,任金卫4,江在森4,顾㊀铁5,刘㊀杰2,牛安福2,苑争一2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2.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3.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300180;4.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5.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G P S t i m e s e r i e s i n v e r s i o no f t h e h e a l i n gp r o c e s s o f t h em i d d l e s e g m e n t o f t h e L o n g m e n s h a n f a u l t a f t e r t h e2008W e n c h u a ne a r t h q u a k eZ H A O J i n g1,2,Z H A N W e i3,R E N J i n w e i4,J I A N G Z a i s e n4,G U T i e5,L I U J i e2,N I U A n f u2,Y U A N Z h e n g y i21.I n s t i t u t eo fG e o l o g y,C h i n a E a r t h q u a k e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B e i j i n g100029,C h i n a;2.C h i n a E a r t h q u a k e N e t w o r k s C e n t e r,B e i j i n g100045,C h i n a;3.F i r s tC r u s t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C e n t e r,C h i n aE a r t h q u a k e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T i a n j i n300180,C h i n a;4.I n s t i t u t eo fE a r t h q u a k eF o r e c a s t i n g,C h i n aE a r t h q u a k e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B e i j i n g100036, C h i n a;5.S i c h u a nE a r t h q u a k e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C h e n g d u61004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a n a l y s i s o f p o s tGs e i s m i c f a u l t h e a l i n gp r o c e s s i s i m p o r t a n t f o r d e e p e n i n g o u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s e i s m o g e n i cm e c h a n i s m s,s e i s m i c f a u l t i n g t h e o r y,a n d s e i s m i c c y c l e s.I n t h i s s t u d y,b y u s i n g t i m e s e r i e s o f c o n t i n u o u sG P Ss t a t i o n s f r o m2010.30t o2013.30b e t w e e nt h e W e n c h u a ne a r t h q u a k ea n dt h eL u s h a n e a r t h q u a k e,t h ed y n a m i ce v o l u t i o no f f a u l t l o c k i n g a n ds l i p d e f i c i t r a t e i n t h em i d d l eGs o u t h e r n s e g m e n t o f t h eL o n g m e n s h a n f a u l t z o n e w e r ei n v e r t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b y t h e n e g a t i v e d i s l o c a t i o n p r o g r a m o f T D E F N O D E,a n d t h e h e a l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t h em i d d l e s e g m e n t a n d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m a j o r e a r t h q u a k e s o f t h e s o u t h w e s t s e g m e n t 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i n v e r s i o n r e s u l t s.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l o c k i n g f r a c t i o n o f t h er u p t u r e da r e aa r o u n dt h ee p i c e n t e ro f t h e W e n c h u a ne a r t h q u a k e g r a d u a l l y i n c r e a s e d,w h i c hw a s b a s i c a l l y i nc r e e p i n g s t a t e i n2010,a n dt h e n i ns t a t eo f s t r o n g l y l o c k e di n2013.T h e l o c k e da r e aa l s o g r a d u a l l y i n c r e a s e df r o mt h es o u t h w e s to f t h e W e n c h u a ne a r t h q u a k ee p i c e n t e r t ot h ee p i c e n t e r,w h i c h i n d i c a t e s t h a t t h i s p a r t o f t h e f a u l t h a s b e e n h e a l i n g r a p i d l y.M o s t o f t h e r u p t u r e dz o n e i n t h en o r t h e a s t o f t h e e p i c e n t e r i s s t i l l i n c r e e p i n g s t a t e a n d t h e f a u l t h a s n o t y e t b e g u n h e a l i n g.T h e f a u l t n e a r a n d s o u t h w e s t o f t h e e p i c e n t e r o f t h e L u s h a n e a r t h q u a k e h a s b e e n i n s t a t e o f s t r o n g l y l o c k e d,a n d t h e s l i p d e f i c i t r a t eo f t h e c o m p l e t e l y l o c k e da r e ah a s b e e nd e c r e a s i n gy e a r b yy e a r,p r o b a b l y i n d i c a t i n g t h a t t h eh e a l e d r e g i o n s h a r e s p a r to f t h ec o m p r e s s i o ne f f e c to f t h eB a y a nH a rb l o c ko nt h eS i c h u a nB a s i n.T h ea b o v e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t h eh e a l i n gp r o c e s sa n da c t i v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d i f f e r e n ts e g m e n t so f t h eL o n g m e n s h a n r u p t u r e d f a u l t a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 a f t e r e a r t h q u a k e.T h e s o u t h w e s t s e g m e n t o f t h e L o n g m e n s h a n f a u l t z o n e i s i n s t a t e o f s t r o n g l y l o c k e da n d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f o r am a j o r e a r t h q u a k e h a s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i n t h e c a s e o f r a p i da c c u m u l a t i o n o f c o m p r e s s i v e e l a s t i c s t r a i n.K e y w o r d s:G P S t i m e s e r i e s;t h eW e n c h u a n e a r t h q u a k e;n e g a t i v e d i s l o c a t i o n i n v e r s i o n o f T D E F N O D E;f a u l t l o c k i n g;h e a l i n gp r o c e s sF o u n d a t i o n s u p p o r t:T h eN a t i o n a l K e y R e s e a r c h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g r a mo f C h i n a(N o s.2017Y F C1500502;2018Y F C1503606);T h e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F o u n d a t i o no fC h i n a(N o.11672258);T h eE a r t h q u a k e T r a c k i n g T a s k(N o s.2020010220;2019010215)摘㊀要:利用汶川地震后㊁芦山地震前3年时间(2010.30 2013.30)的G P S连续站时间序列结果,采用J a n u a r y2021V o l.50N o.1A G C S h t t p:ʊx b.s i n o m a p s.c o m T D E F N O D E负位错反演程序,对龙门山断层中南段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动态演化进行了反演计算与分析,并讨论了汶川地震后断层中段的愈合过程和西南段的大震背景.结果表明:①汶川地震震中周边破裂区域的闭锁程度逐渐增强,由2010年基本处于蠕滑状态,至2013年处于较强闭锁状态;闭锁范围也逐渐增大,由汶川震中西南方向逐渐趋近震中位置,表明该部分断层正在快速愈合.汶川震中北东方向的大部分破裂区域依然处于蠕滑状态,表明该部分断层还未开始愈合.②芦山地震震中附近及其西南方向断层一直处于强闭锁状态,且完全闭锁区域的滑动亏损速率逐年减小,可能表明愈合区域分担了部分巴颜喀拉块体对四川盆地的挤压作用.以上结果表明,龙门山破裂断层不同段震后愈合过程和活动特征都有显著差异;处于强闭锁状态的龙门山断层西南段,在挤压弹性应变快速积累的情况下,发生大震的背景有所增强.关键词:G P S时间序列;汶川地震;T D E F N O D E负位错反演;断层闭锁;愈合过程中图分类号:P228,P315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G1595(2021)01G0037G1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 F C1500502;2018Y F C15036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672258);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0010220;2019010215)㊀㊀断层愈合是指震间期断层恢复强度的过程,在大地震中破裂的断层将在下一次大地震前愈合并重新闭锁[1G2],为弹性能量积累创造条件.愈合速率主要与压力㊁温度㊁矿物㊁裂隙闭合㊁沉淀作用㊁生物生长等有关[3G7],是控制地震周期的关键机制[8G9].因此,研究震后断层愈合过程对深入理解地震机理㊁地震断裂理论[10]㊁地震周期全过程[11]和预测未来地震风险[2]等具有重要意义.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中北段基本完全破裂,而西南段并没有发生破裂,中段震源周边断层面的愈合过程和西南段断层的闭锁演化特征,为认识大陆高角度逆冲型强震后断层愈合机制和弹性应变能积累提供了一次很好的研究机会.G P S技术是监测现今地壳运动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12],能够监测到断裂带及周边区域在强震孕育㊁发生和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地壳动态变形.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周边尤其是其北西侧G P S观测站点相对较少,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周边布设了10个G P S连续观测站㊁在鲜水河G安宁河断裂带周边布设了4个G P S连续观测站.这些站点与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㊁四川省地震局布设的G P S 连续站(图1)为我们利用大地测量资料持续监测和研究龙门山断层中南段在汶川震后的闭锁动态特征与愈合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些研究学者通过深钻断裂带渗透率结果[7]㊁地震波速度结果[13]㊁b值结果[14]等推断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正在快速愈合,同时摩擦试验结果[15G16]也表明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存在快速愈合的可能.由于深钻断裂带渗透率结果,对于汶川地震二百多千米长的破裂带而言只是一个点,不一定能代表整个破裂带的渗透率情况;地震波速度结果和b值结果只能推断断层的愈合情况,并不是直接表征断层愈合的结果,可能断层还没有愈合,但是地震波速度或b值已经恢复了;摩擦试验结果无法给出断层实际愈合时间的概念,只能得到不同断层愈合的相对快慢;而G P S结果为最直接的能够反映断层运动特征的地表观测结果,是更加直观和客观的结果,而且G P S时间序列能够对断层的运动和愈合过程进行连续跟踪,并给出断层愈合时间.目前在龙门山地区尚较少有学者利用G P S时间序列通过反演方法研究断层面闭锁程度和愈合过程动态演化特征,本文在收集了龙门山地区丰富的G P S连续站资料,并能够对龙门山断层中南段进行有效约束的情况下,试图利用G P S连续站2010.30 2013.30这3年时间序列的解算结果,分不同时间尺度,采用T D E F N O D E负位错程序[17]反演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中南段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的动态变化,并将结果与其他手段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归纳分析中段断层不同位置愈合过程的时空演化特征㊁滑动速率的空间差异等,讨论西南段断层的地震危险背景.1㊀T D E F N O D E方法原理文献[17]给出了T D E F N O D E负位错软件的相关说明.该程序能够利用G P S日值时间序列,实现对断层运动和闭锁状态的连续跟踪,并在一些海洋俯冲带地区同时考虑断层闭锁和慢地震的影响进行反演计算[18G21];还能够利用同震数据进行断层面同震滑动分布研究㊁利用震后数据进行震后变形特征分析等[22].T D E F N O D E为考虑中上地壳运动与变形的83第1期赵㊀静,等: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中段愈合过程的G P S 时间序列反演负位错反演程序,程序假定块体边界下部的塑性区可以自由滑动,其上部的弹性区因断层存在闭锁作用(部分闭锁或完全闭锁)而限制了相对运动并导致应力应变积累.因此地表点的运动为块体旋转㊁块体内部永久应变和块体边界由于断层闭锁而引起的弹性变形之和,利用G P S 时间序列,在对年周期㊁半年周期㊁突跳等信号进行拟合的同时,通过非线性反演方法,求得块体旋转角速度㊁块体内部永久应变㊁块体边界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等.反演计算时,将断层几何形状作为断层参数输入值,通过分布在断层面上的节点表示断层的三维结构,节点先沿等深线分布,每条等深线包含相同数量的节点,再垂直于等深线分布.利用程序可计算得到每个节点处断层闭锁程度,进而通过双线性插值方法计算相邻节点之间断层小网格区域的闭锁程度,断层闭锁程度与该处断层长期滑动速率的乘积即为滑动亏损速率[23].负位错反演模型理论表达式为V i (X )=ðB b =1H (X ɪΔb )[RΩb ˑX ] i +̇εi i ΔX i +̇εi j ΔX j -ðFk =1ðN kn =1ð2m =1ϕnk G i m (X ,X n k )[h Ωf ˑX n k ] m (1)式中,X 为G P S 测站的位置;V i (X )为测站X 的速度;B 为块体数目;Δb 为b 块体模型区域的子集(如果点X 在块体b 范围内H =1,否则H =0);i 为i 方向速度单位矢量(x /y/z );R Ωb 为块体b 相对于参考框架的欧拉极;̇ε为块体内部均匀应变率;h Ωf =h ΩR -f ΩR 为断层下盘f 相对于上盘h 的欧拉极;F 为断层数量;N k 为定义断层k 的节点数;X n k 为断层k 上节点n 的位置;ϕn k 为断层k 上节点n 的闭锁程度,m 为断层面上m 方向的单位矢量(垂直等深线方向或者沿走向方向),G i m (X ,X n k )为响应函数,它表示断层面上节点X n k 处m 方向上的单位滑动速率引起的地表位置X 处i 方向的速度分量.公式右端前半部分代表块体旋转,用块体旋转极求出块体上所有点的旋转运动速率;中间部分为块体内部均匀应变引起的运动速率;后半部分代表断层闭锁产生的影响,用欧拉极h Ωf 求出下盘与上盘的相对滑动速率,该值与断层闭锁程度乘积可计算得到滑动亏损速率,滑动亏损速率与响应函数乘积可计算得到断层闭锁对地面点的运动速率所产生的影响[23G24].当通过模拟退火㊁网格搜索等技术,使得χn 2+ðPk最小时,块体旋转角速度㊁块体内部永久应变㊁块体边界断层闭锁程度等参数求得最佳拟合值.其中χn2=ðn i =1(r i /f σi )2éëêêùûúú/d o f (2)式中,r i 为残差;f 为权比因子(用于对不同类型观测数据进行定权,并考虑未包括在数据不确定性估计中的额外不确定性);σi 为标准差;d o f 为自由度(观测值数量G自由参数数量)[23].P k 为其他惩罚因子,主要用于将参数保持在指定范围和将平滑因子应用于滑动分布[25].2㊀数据与模型2.1㊀G P S 点位分布与断层模型本研究所用数据包括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连续站㊁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和四川省地震局布设的连续站(图1).由于研究区域内的G P S 流动观测站在2010.30 2013.30时间段,仅有2011年一期观测,流动观测结果与3年尺度连续观测结果时间上不能够重合,且流动观测为两年一期,无法与年尺度的连续观测结果时间上重合,因此本次反演仅用了连续观测结果.本文研究重点为龙门山断层中南段,因为鲜水河断裂带与龙门山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缘交叉,青藏高原的运动变形扩展到该区域时,这两条断裂带之间的运动与变形存在着较强的相互影响,因此本研究在建立块体和断层系统模型时同时考虑了上述两条断裂带,并考虑到活动块体内部相对稳定㊁运动与变形相对一致的特点[26],以及周边主干断层分布,将研究区域以龙门山断层和鲜水河断层为边界划分为3个块体,其中块体1为龙门山块体的部分区域㊁块体2为四川盆地的部分区域㊁块体3为川西北块体的部分区域;块体1和块体2之间为龙门山断层模型,块体1和块体3之间为鲜水河断层模型(图1).芦山地震后,文献[27]根据科学考察结果分析认为芦山地震的发震断层为地壳中正在形成的新生盲逆断层,文献[28]对芦山震中周边的G P S连续观测站进行了野外现场考察,文献[29]利用布设在龙门山断层西南段周边较丰富的G P S 连续站和流动站资料,对芦山地震破裂断层面的展布和同震滑动分布作了详细分析.本文根据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的芦山地震发震断层结构[27]和93J a n u a r y2021V o l.50N o.1A G C S h t t p:ʊx b.s i n o m a p s.c o m芦山地震同震破裂模型的研究结果[29],将龙门山断层中南段模型设置如下:断层走向设置为208ʎ㊁断层倾角设置为43ʎ,断层总长度为325k m㊁断层面总宽度为36k m .图1㊀龙门山断层中南段周边G P S连续站场地分布F i g.1㊀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c o n t i n u o u sG P Ss t a t i o n s a r o u n d t h em i d d l eGs o u t h e r n s e g m e n t o f t h eL o n g m e n s h a n f a u l t一般断层浅部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变化相对较为缓和,深部变化相对陡一些,特别是在震源深度附近,因此在0~12k m深度设置等深线的深度为6k m,而在12~24k m深度设置等深线的深度为4k m,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节点设置情况下,尽量展现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的变化梯度.另外,将24.6k m深度设置为蠕滑深度,该深度以下断层是蠕滑状态.综上所述,总共沿断层走向设置7条等深线,深度依次为0.1㊁6㊁12㊁16㊁20㊁24和24.6k m.沿着断层走向方向,每条等深线上设置11个节点,由于芦山震中区域布设了相对较多的G P S连续站,为了使反演结果显示汶川震中至芦山震中闭锁程度的过渡变化,因此节点设置较密.2.2㊀G P S时间序列解算解算G P S时间序列时,首先使用G A M I T/ G L O B K软件[30G31]将G P S连续站观测数据与309个全球均匀分布的I G S站数据一并解算.解算单日松弛解时,天线相位中心模型采用I G S提供的绝对P C V s模型[32],海潮模型使用F E S2004[33],对流层映射函数选用GM F[34],考虑到龙门山地区属于内陆地区,海潮的非潮汐对该区域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大气的非潮汐在小范围空间内比较一致,因此在G P S数据处理中,暂时没有考虑海潮和大气非潮汐改正;然后使用Q O C A软件[35]联合所有的单天解进行整体平差,在309个I G S 站中选取80个全球范围内均匀分布的测站作为框架点,通过这些框架点求解相对于全球参考框架I T R F2008[36]的相似变换参数,从而获得各测站在I T R F2008下的坐标时间序列[37].在G A M I T软件处理时,将所有测站分为多个子网,每个子网测站数不超过100个,且每个子网间有5~10个公共点.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自洽性,在整体平差时没有采用I G S提供的全球范围h文件,同时为了能在全球范围内选出足够多的框架点,因此本文用G A M I T软件处理中国境内的数据时,每天下载309个I G S站数据一起平差处理.G P S时间序列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10.30 2013.30,具体时间段为芦山地震前3整年时间,选择这个时间段主要因为很多G P S测站在2010年以后才开始有观测数据,因此为了有更多的测站资料参与计算,对反演模型提供更好的约束,并考虑到汶川震后影响的减弱,本文的数据没有从2008年开始.此外,由于四川省地震局布设的部分连续站在2010年没有数据,因此部分测站没有参与反演计算(所有参与反演计算的点见表1).3㊀研究结果3.1㊀最优模型选择本文利用T D E F N O D E负位错反演程序设定模型时,假定断层从地表往下闭锁逐渐减弱㊁深部蠕滑.由于四川盆地内部变形微弱㊁整体稳定,因此认为块体2只存在整体旋转运动和由于断层闭锁而产生的弹性应变,内部不存在永久应变.由于龙门山块体和川西北块体内部变形明显,因此认为块体1和块体3存在整体旋转运动㊁内部永久应变㊁由于断层闭锁而产生的弹性应变.模型试算过程中,可以调整f值㊁参数初始值(包括块体运动参数㊁块体均匀应变参数㊁断层各个节点的闭锁程度参数)及反演策略(时间序列突跳和年周期及半年周期的扣除㊁时间序列速率求解方案)等,使反演效果逐渐变优.经过多次试算,得到了2010.30 2013.30期间G P S时间序列最优模型拟合结果,其中G P S时间序列权比因子f取为1.2,拟合所得χ2nʈ0.939,ðP k=0.011,χn2+ðP k=0.950(G P S时间序列中每一个点都是观测值,因此观测值个数为86493,参数个数为100,自由度为86393).图2和表1展示了利用3年G P S时间序列04第1期赵㊀静,等: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中段愈合过程的G P S时间序列反演反演得到的30个站点的总速率㊁块体刚性运动产生的旋转速率㊁块体内部永久应变产生的永久应变速率和断层闭锁产生的弹性应变速率,因为模型设置时,将块体2设置为参考块体且无内部变形,因此块体2的旋转速率和永久应变速率均为0(表1).反演得到的由于断层闭锁引起的弹性应变速率结果(图2,表1)显示,相对于块体2和块体3,块体1内G P S点的弹性应变速率较大,特别是靠近龙门山断层西南段的G P S点的弹性应变速率更大,其中以L S05㊁S C T Q㊁L S06点的弹性应变速率最大(图2(b));块体2内最靠近断层的Y A A N点和Q L A I点的弹性应变速率较大,其他点的弹性应变速率较小.以上结果表明,断层闭锁对地表断层附近点的影响最明显,随着与断层垂直距离的增大,断层闭锁造成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同时,龙门山断层西南段闭锁对北西侧的龙门山块体造成的影响明显高于对南东侧的四川盆地造成的影响,表明目前积累的弹性应变能主要集中在北西侧的龙门山块体内,这与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层中北段的变形特征[38G39]和汶川地震同震能量释放特征[40G41]相似.通过将模型反演所得各点的G P S总速率值与由时间序列直接拟合得到的速率值进行对比,即对比模型拟合速率残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反演结果拟合的好坏,图3(a)结果显示速率模型值与时间序列拟合值相符性较好,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同时G P S站点3个方向的时间序列观测值与模型反演值能够显示各个站点的具体拟合情况,图3(b) 图3(d)给出了L S05站点(距离龙门山断层很近且弹性应变速率很大,具体位置见图2(b))的拟合结果,图3(b)为东西(E W)向观测值与反演值㊁图3(c)为南北(N S)向观测值与反演值㊁图3(d)为U向观测值与反演值,结果显示整体拟合效果较好,表明反演结果可靠.表1㊀2010.30 2013.30期间G P S总速率㊁旋转速率㊁永久应变速率和弹性应变速率T a b.1㊀T o t a l v e l o c i t y v a l u e,r o t a t i o nv e l o c i t y v a l u e,p e r m a n e n t s t r a i nv e l o c i t y v a l u e a n de l a s t i c s t r a i nv e l o c i t y v a l u e o fG P S t i m e s e r i e s f r o m2010.30t o2013.30点名块体经度/(ʎ)纬度/(ʎ)时间起点时间终点E速率/(m m/a)N速率/(m m/a)U速率/(m m/a)E旋转/(m m/a)N旋转/(m m/a)E应变/(m m/a)N应变/(m m/a)E弹性/(m m/a)N弹性/(m m/a)U弹性/(m m/a)L S02块体1103.2730.672010.302013.30㊀5.46-4.68㊀1.7711.80-9.57-1.77㊀1.87-4.57㊀3.01㊀1.77L S03块体1102.6930.982010.302013.289.61-3.590.2911.96-9.33-0.054.39-2.301.360.29L S05块体1102.9230.162010.302013.304.25-4.963.0011.66-9.43-0.34-1.69-7.076.163.00L S06块体1102.8230.302010.302013.294.81-5.104.2911.72-9.38-0.07-0.60-6.844.894.29L S07块体1102.7230.452010.302013.296.13-5.212.2411.77-9.340.170.51-5.813.632.24L S08块体1102.7430.712010.302013.297.98-4.660.9711.86-9.36-0.072.42-3.812.280.97L S09块体1101.8730.952010.302013.2913.22-3.99-0.2812.02-9.002.654.60-1.440.41-0.28L S10块体1102.1530.072010.302013.306.59-9.38-1.1411.69-9.122.24-1.99-7.331.73-1.14S C T Q块体1102.7730.072010.522013.304.54-5.714.3011.64-9.360.23-2.25-7.335.914.30S C X J块体1102.3731.002010.342013.3011.14-3.61-0.0211.99-9.210.974.72-1.820.87-0.02S C M X块体1103.8531.672010.742013.307.53-0.900.3012.09-9.79-4.248.87-0.320.020.30L S01块体2103.3930.112010.302013.301.57-1.680.3600001.57-1.680.36L S04块体2103.2929.842010.302013.291.51-1.820.2500001.51-1.820.25C H D U块体2104.0630.642010.302013.300.51-0.470.1400000.51-0.470.14J Y A N块体2104.5430.392010.302013.300.29-0.270.0400000.29-0.270.04L E S H块体2103.7629.562010.302013.300.73-0.79-0.0400000.73-0.79-0.04MY A N块体2104.7331.442010.302013.30-0.01-0.100.100000-0.01-0.100.10P I X I块体2103.7630.912010.302013.300.86-0.740.3600000.86-0.740.36Q L A I块体2103.3130.352010.302013.291.91-2.030.8200001.91-2.030.82R E N S块体2104.1030.202010.302013.300.54-0.520.0600000.54-0.520.06R O X I块体2104.4329.462010.302013.300.38-0.37-0.0500000.38-0.37-0.05Y A A N块体2103.0129.982010.302013.302.80-3.551.2400002.80-3.551.24Z H J I块体2104.5531.012010.302013.290.13-0.170.1000000.13-0.170.10S C M B块体2103.5328.842010.522013.300.61-0.71-0.1300000.61-0.71-0.13L S21块体3101.0130.112010.542013.308.15-11.33-0.046.74-13.570.851.520.560.72-0.04L S22块体3101.5629.852010.732013.306.76-10.90-0.266.60-13.73-0.771.210.931.62-0.26L S23块体3102.0529.072010.762013.095.25-12.77-0.106.32-13.88-2.57-0.351.501.46-0.10S C D F块体3101.1230.982011.062013.307.44-9.22-0.256.97-13.601.133.63-0.650.74-0.25S C J L块体3101.5029.012010.562013.305.64-14.030.176.37-13.71-1.16-0.810.430.490.17S C X C块体399.8028.942010.572013.309.95-15.000.066.54-13.203.30-1.930.110.130.06㊀注:E/N速率=E/N旋转+E/N应变+E/N弹性,其中E/N旋转为块体刚性运动产生的旋转速率,E/N应变为块体内部永久应变产生的永久应变速率,E/N弹性为断层闭锁产生的弹性应变速率.14J a n u a r y 2021V o l .50N o .1A G C S h t t p :ʊx b .s i n o m a ps .c om 图2㊀2010.30 2013.30期间G P S 运动速率反演结果(相对于块体2)F i g .2㊀T h e i n v e r s i o n r e s u l t s o fG P Sv e l o c i t y fi e l d s f r o m2010.30t o 2013.30(r e l a t e d t ob l o c k2)图3㊀2010.30 2013.30期间G P S 速率与L S 05点时间序列拟合结果F i g .3㊀T h e f i t t i n g r e s u l t s o fG P Sv e l o c i t y fi e l da n d t i m e s e r i e s o fL S 05f r o m2010.30t o 2013.303.2㊀断层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速率反演结果图4为最优模型反演所得2010.30 2013.30期间龙门山断层中南段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结果.图4(a )㊁图4(c )结果显示,汶川震中周边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破裂解锁后,正在逐渐恢复闭锁,震中处闭锁程度约为0.5;芦山震中周边尤其是西南方向断层处于完全闭锁状态,表明汶川地震对该区域断层的闭锁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图4(b )㊁图4(d )结果显示,龙门山断层中南段的滑动亏损速率基本从断层面南西(S W )端至北东(N E )端逐渐减24第1期赵㊀静,等: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层中段愈合过程的G P S时间序列反演小,西南端周边滑动亏损速率最大值约为21m m/a,至东北端滑动亏损速率逐渐过渡为蠕滑,其中芦山震中处滑动亏损速率约为16m m/a,汶川震中处滑动亏损速率约为6m m/a.龙门山断层中南段较大的滑动亏损速率与文献[42 43]所给出的汶川震后断层两侧近场区域的相对运动速率基本一致,主要反映了汶川震后的影响作用.图5为垂直龙门山断层模型的两条剖面拟合结果(剖面位置见图2),其中剖面长约285k m,剖面1跨龙门山断层中段,宽100k m;剖面2跨龙门山断层西南段,宽120k m.图中红色线为垂直断层运动的模型拟合结果,斜率为负表示挤压,反之为拉张;蓝色线为平行断层运动的模型拟合结果,斜率为负表示右旋,反之为左旋.图5(a)结果表明,龙门山断层中段垂直断层挤压滑动速率在断层处有约6.4mm/a的阶跃,断层两侧存在明显的运动差异,表明目前该处断层仍处于蠕滑状态,这与图4汶川震中N E侧断层闭锁很弱的结果是一致的;平行断层右旋走滑速率在断层处并没有明显的阶跃,表明龙门山断层中段目前的蠕滑运动以垂直断层的挤压运动为主,而右旋走滑运动较弱,但在块体1内部165k m范围内有约8.8mm/a的右旋扭动量,平均右旋扭动变形率为5.3ˑ10-8/a(即:0.053mm/k m/a),明显高于汶川震前的(2.1~2.6)ˑ10-8/a[41,44],表明块体1内部的右旋扭动变形很明显.图5(b)结果表明,龙门山断层西南段垂直断层挤压滑动速率在断层处有约1.4mm/a的小阶跃,而且在块体1内部165k m范围内有约9.2mm/a的挤压变形,平均挤压变形率为5.6ˑ10-8/a,明显高于汶川震前的(0.7~1.3)ˑ10-8/a[41,44],也明显高于中段的约3.0m m/a,在块体2内部120k m范围内有约3.6m m/a的挤压变形,明显高于中段的约0.9m m/a;垂直断层模型拟合速度结果基本符合反正切函数[45]的分布特征,这些结果表明龙门山断层西南段闭锁很强,积累挤压弹性应变能的速率更快.龙门山断层西南段平行断层走滑速率在断层处也没有明显的阶跃,近断层处表现出左旋走滑运动特征,这与芦山地震同震破裂特征一致[29,46],远场块体之间表现出右旋运动特征;在块体1内部165k m范围内有约5.6m m/a的右旋扭动量,低于中段的约8.8m m/a右旋扭动量.龙门山断层中段和西南段近断层处不同走滑运动特征,表明块体1内部变形在靠近龙门山断层处表现出扇形分布特征,在龙门山断层两个端点处作挤出运动.图6为利用年尺度G P S时间序列反演得到的龙门山断层中南段最优模型闭锁程度.2010.30 2011.30结果(图6(a))显示汶川地震后,破裂解锁的震中周边虽然正在逐渐恢复闭锁,但闭锁依然较弱,闭锁程度约为0.1;芦山震中周边尤其西南方向断层处于完全闭锁状态.2011.30 2012.30结果(图6(b))显示汶川震中附近的闭锁程度在逐渐增强,闭锁程度约为0.4,闭锁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芦山震中周边的闭锁程度没有发生太大变化.2012.30 2013.30结果(图6(c))显示汶川震中附近的闭锁程度在进一步增强,闭锁程度约为0.6,闭锁范围也在进一步往东北方向扩大;芦山震中和汶川震中之间断层面的闭锁程度也在进一步增强.从3年时间演化结果来看,汶川震中周边的闭锁程度在逐年增强,闭锁范围也逐年往东北方向扩展,表明汶川震中周边的断层面正在快速愈合,并且愈合的范围正在增大;芦山震中西南方向断层闭锁程度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其与汶川震中之间断层面的断层闭锁程度也在逐年增强,表明这一区域的断层面也在快速愈合.图7为利用年尺度G P S时间序列反演得到的龙门山断层中南段最优模型滑动亏损速率.2010.30 2011.30结果(图7(a))显示龙门山断层中南段的滑动亏损速率基本从西南端至东北端逐渐减小,西南端最大滑动亏损速率约为22m m/a,东北端滑动亏损速率逐渐过渡为蠕滑,其中芦山震中处滑动亏损速率约为16mm/a,汶川震中处滑动亏损速率约为3mm/a.2011.30 2012.30结果(图7(b))显示汶川震中周边的滑动亏损速率在逐渐增强,震中处亏损速率约为6mm/a;芦山震中西南方向的滑动亏损速率有所减小,最大值约为20mm/a.2012.30 2013.30结果(图7(c))显示汶川震中周边的滑动亏损速率在进一步增强,亏损速率约为9mm/a;芦山震中西南方向的滑动亏损速率也在进一步减小,最大值约为18mm/a.从3年时间演化结果来看,随着断层逐渐愈合,汶川震中附近尤其西南方向断层的滑动亏损速率在逐年增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滑动亏损速率会随着闭锁增强而一直增加下去,因为随着震后影响的减弱,巴颜喀拉块体相对于华南块体的运动速率会快速衰减[42],在一段时间以后,二者的相对运动速率会恢复至震间期水平,那时龙门山断层即使恢复了完全闭锁,其滑动亏损速34J a n u a r y 2021V o l .50N o .1A G C S h t t p :ʊx b .s i n o m a ps .c o m 率也不会太大,而是恢复至震间期滑动亏损速率的量值大小.图4㊀2010.30 2013.30期间龙门山断层中南段断层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速率F i g .4㊀T h e f a u l t l o c k i n g a n d s l i p d e f i c i t r a t e i n t h em i d d l e Gs o u t h e r n s e g m e n t o f t h eL o n gm e n s h a n f a u l t f r o m2010.30t o 2013.30图5㊀2010.30 2013.30期间横跨龙门山断层中段和西南段的速度拟合结果(相对于块体2)F i g .5㊀T h ev e l o c i t y f i t t i n g r e s u l t sa c r o s s t h e m i d d l es e g m e n t a n dt h es o u t h w e s t e r ns e g m e n to f t h eL o n gm e n s h a n f a u l t f r o m2010.30t o 2013.30(r e l a t e d t oB l o c k2)44。

2008年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最终稿)校刊第十期

2008年高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最终稿)校刊第十期

2008年高考全国Ⅰ卷满分作文点评及升格示例王建平【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

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

志愿者从四面八方会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送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

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5天只睡了7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

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

捐款、鲜血、义演、关注……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2008全国Ⅰ卷作文命题的命题形式与前两年并无二致,可以说是在预料之中,尽管今年所供材料由漫画回归文字,但是仍然可以看出高考作文命题对新材料作文形式的肯定。

这一命题的新意在于,一改过去多年的“理性命题”为“激情命题”。

所供材料不仅摄取社会重大新闻事件,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展示,而且时间极度逼近临考状态,6月7日考试,材料涉及时间竟然到了5月19日!可以说是开高考作文直接关注时事之先河,很明显倡导高考考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从材料的内容范围来看,立意角度很多。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这既是责任的宣言,又是观念的转变;党政军民,国际国内,齐心救灾,这既可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温暖,又可发现“人文关怀”的泛人类化趋势;中学教师、县民政局长舍身救人,忘我工作,这既体现着奉献的伟大与人性的崇高,又凝结着平凡人生高贵内质;“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这既说明一个民族的爱心永存,又体现着面对灾难的众志成城;“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可以写个人的爱心体验,也可以思考民族的团结力量……总之,这个材料作文的立意范围比较宽泛,只要是由材料所列举的方方面面勾起的,考生面对地震灾难的真切体验、感悟与思考,就都应在范围之内。

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

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

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
摘要:
1.2008 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简介
2.获奖项目及获奖者
3.获奖项目的影响和意义
正文:
2008 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为了表彰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而设立的奖项。

该奖项旨在促进我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自然科学领域的地位,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

2008 年,共有111 个项目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

这些项目涵盖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获奖者们凭借在各自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和重要发现,为我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一些获奖项目的影响和意义尤为突出。

例如,某项目的研究成果为解决我国在某一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则为我国在某一领域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这些获奖项目的成果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还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评价。

总之,2008 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励的获奖项目充分展示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彰显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风貌。

2017年度《内陆地震》优秀论文评比结果

2017年度《内陆地震》优秀论文评比结果

2017年度《内陆地震》优秀论文评比结果
《内陆地震》编辑部
【期刊名称】《内陆地震》
【年(卷),期】2018(32)4
【摘要】经过专家评审,2017年度《内陆地震》期刊优秀论文评比结果如下:呼图壁储气库地表形变监测数据分析……方伟,阿卜杜拉塔伊尔·亚森,李瑞,等(第1期).【总页数】1页(P358-358)
【关键词】《内陆地震》;优秀论文;专家评审;数据分析;形变监测;储气库;呼图壁【作者】《内陆地震》编辑部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5
【相关文献】
1.2012年度《内陆地震》优秀论文评比结果 [J],
2.2018年《内陆地震》优秀论文评比结果 [J], 《内陆地震》编辑部
3.2019年度《内陆地震》优秀论文评比结果 [J], 《内陆地震》编辑部
4.2011年度《内陆地震》优秀论文评比结果 [J],
5.2020年度《内陆地震》优秀论文评比结果 [J], 《内陆地震》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8年10月5日新疆乌恰6.8级地震发震构造与地震序列分析

2008年10月5日新疆乌恰6.8级地震发震构造与地震序列分析

文 献标 识 码 : A
20 0 8年 1 0月 5日新疆 乌恰 6 8级 地 震 . 发 震 构 造 与 地 震 序 列 分 析
李志海 , 龙鹏伟 , 马宏生
(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地震局 . 1 新疆 乌鲁小齐 8 0 1 ; .西北电力设计院 , 30 1 2 陕西 西安 7 0 7 10 5
倾 角 8 8 。长 度 约有 10k 是 一 条右 旋 逆掩 断层 , 。~ 8 , 8 m, 水平 率 为 0 8~ . . 35
m / , 动速 率 为 2 1 m a 该 断 裂带 上 18 m a滑 .9m / , 9 5年 和
第2 2卷
20 0 8年
第 4期
I 2月
内 陆 地 震 IL N E R H U K NA D A T Q A E
中 图 分 类 号 :3 6 P1
V 12 N . o. 2 o4
D c e.
2 8 00
文章 编 号 :0 18 5 (08 0 -350 10 -9 6 2 0 )40 5 -6
36 5




2 2卷
2 发 震构 造 与 震 源 机 制解
根据 新疆地 震局 得到 乌恰 68级 地震序列 中 M 3 0地 震 展布 , . > / . 乌恰 地震 现场 考察 组 考 察 得到等 震线长 轴方 向①。对 该地 区断 裂性 质分 析 认 为 , 次地 震 的 发震 构造 是 卡 兹克 阿 尔 这 特 断裂 , 断裂 走 向为 N E N 该 E - WW, 向 10 20 , 倾 9 。~ 1。
19 9 3年分 别 发 生过 7 1和 6 2级 地 震… 。据 新疆 地 震 . .

《中国地震》第24卷(2008年)总目录

《中国地震》第24卷(2008年)总目录

吴忠良
许 洋 ( 7) 9
刘 耀 炜 (0 ) 15
塔 院井 水 位 和 水 温 的 同震 响 应 特征 及 其 机 理探 讨 … …… … … … … … …… … … … … …… … … … … 孙 小 龙
19 台 湾集 集 76级地 震 对 大 陆地 区影 响 烈度 调 查 及 研 究 … … … …… … … … … 袁 定 强 99年 .
…… … … … …… … … … … …… … … … … … …… … 周 伯 昌
高盂 潭
李 小军
雷建 成 (8 4)
李 亚 琦 (5 5)
我 国核 电 厂 厂址 特 定 地 震 动特 征 分 析
我 国大 陆 6级 地 震平 静 后 首 次 强地 震 的 短 期 预测 实 验 … … … … … …… … … … … … … 牛安 福 地 震 预 测 与 预警 探 讨
应 力 量 值研 究 综 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盛 书 中
18 以来 我 国 电磁 辐 射 地震 前 兆 信 息 的 观测 与 研 究 … … …… … 陈化 然 90年
杨冬梅
李琪
朱荣
蒋淳
王 建 国(8 ) 10 王慧 敏 (8 ) 17
北 天 山地 区 中强 地 震震 源 机 制 解 分析
福 建 顺 昌地 震 的 波 形 分析
………………………………… 马淑芹
王湘南
卞真付
高国英
栗连弟
聂 晓红
叶雯 燕 杜龙
任峰 (1 1)
李莹 甄 (3 2)
邵平 荣 (1 3) 刘 霞 (8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天 山中 ) 部地壳及上地幔三维速度层析成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 在 华 , 杰 , 龙泉 , ( 3期 ) 刘 周 等 第
2 E r qaea mnsaino i in yu u nm u ein rm i 30 , hn ) . at uk d iirt Xn agU g r t o sRgo ,Uu q 80 1 C i h t of j Ao o 1 a
A s a t C m iigtef l ivsgt n o eitni fF y n8 0 er q a ei Xni g b t c : o bnn i d n et a o n t e syo u u . at uk n i a r h e i i h n t h jn
ON AUG. 1,9 1I XI I 1 1 3 N NJ ANG
S i HE u AIMe.in HIGu n . n HIJe ,S N J n ,B i a g ,S a g1 g x i
(.L nhuIsteo e m lg , hn at u k d n t tn L nhu7 00 C ia 1 azo ntuazo 3 00.hn ; it fS s o h s iao
4 0




2 4卷
[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地震局.富蕴地震断裂带[ . 3 M]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95 71 . 18 :— 2 [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地震资料汇编[ ] 北京 : 出版社 , 8 : - , 7 4 G. 地震 1 55 6 2 9 56 4
篇论 文被评 为优 秀论 文 :
1 托 斯 台逆 断裂一 褶 皱 带晚第 四纪 活动特征 … 罗福 忠,李军 ,胡伟 华( 1期 ) ) 第 2 权 重加 卸载响应 比及其 震例检验 …… …… ………… ……… … 万永 革 ( 2期 ) ) 第
3 天 山地 区中强地 震预报 判据 及 方案 …… 高 国英 , 筱荣 ,温和平 , ( 2期 ) ) 王 等 第
Ke r s u u atq ae Itni ; i oi er q a e Xni g ywod :F y ner u k ; ne sy H s r a h uk ; i a h t t c t jn
20 0 8年度《 内陆地 震》 秀论文评 选结果揭 晓 优
经《 内陆地震》 委会研 究决定 , 织专 家对 20 编 组 0 8年度 在本 刊上发表 的论 文进行优 秀论 文评 审 , 并对 优秀论 文作者 予 以适 当奖励 。20 09年 1 9 日上 午 , 2月 召开 了《 内陆地 震)0 8年度 优 秀论文评 审总 结会 议 , 专 家评 定 , 08年 度 发 表 在本 刊 上 的下 列 6 20 经 20
wih t e e r h o e s imi ne st u fb r e o r m n e ain ls imoo y c o e ai n, t he r s a c ft es c i tn i o to o d rg tfo i tr to a e s lg o p r t h y n o t e i tg a e n e st iti u in o h at q a e wa e ie h n e r td i tn i d srb to ft e e rh u k sr v s d. y
[ ]谢毓寿.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 ] 5 J .地球物理学报 ,97,( )3 -7 15 6 1 :54 . [ 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 74 - 19 B 172 9 9中国地震烈度表 [ 】. S 北京 : 中国标 准出版社 ,9 9 19 .
I T NS T MAGE RE I I N E I YI V SON UYUN 8 0E T ON F . AR HQUAK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