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

合集下载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灰尘污染防治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灰尘污染防治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灰尘污染防治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工地在城市中成为常见的景象。

然而,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污染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就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灰尘污染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 灰尘污染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灰尘污染主要来自于土壤搬运、水泥搅拌、物料堆放等工程活动。

这些施工活动产生的灰尘颗粒,经由空气传播到周围环境中,不仅污染空气质量,还直接危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2. 建筑工地灰尘污染防治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治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灰尘污染,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2.1 水喷洒水喷洒是最常见的灰尘控制方法之一。

施工现场可以设置喷洒系统,在空气中喷洒水雾,将灰尘颗粒湿化,从而减少其扩散。

此外,水喷洒还可以将地面湿润,减少土壤悬浮颗粒的飞扬。

2.2 覆盖材料建筑工地可以使用覆盖材料将裸露的土地进行覆盖,减少土壤悬浮颗粒的散播。

同时,在物料堆放区域也应当使用覆盖材料,防止物料表面的灰尘扩散。

2.3 确保施工车辆清洁施工现场经常有各类机械车辆进出,这些车辆行驶时会搅动周围的尘土。

为了减少灰尘的产生,需要对施工车辆进行定期清洗和清扫,保持车辆表面的清洁。

2.4 合理规划建筑工期合理的建筑工期规划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现场的灰尘污染。

通过合理安排工程进度,避免同时进行多个扬尘源的施工,可以减少灰尘的产生和扩散。

3. 监测与处罚建筑工地灰尘污染的防治还需要依靠监测与处罚机制。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定期进行灰尘排放监测,对未能达到标准的工地进行处罚,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4. 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灰尘污染防治还需要各方参与合作。

相关部门可以宣传教育居民,提高公众对建筑工地灰尘污染的认知,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监督和举报工地违规行为。

结论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灰尘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随着防治措施的不断完善,这一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工地扬尘污染与减少措施

工地扬尘污染与减少措施

工地扬尘污染与减少措施工地扬尘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在城市发展中广泛存在。

为了减少这种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以下是针对工地扬尘污染的减少措施及步骤的详细介绍。

一、减少施工扬尘的源头1. 完善规范:工地的扬尘管理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当地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对施工单位和工地进行管理和监督,规定施工现场的环保要求和操作规程。

2. 定期培训:向工地工人提供扬尘污染管理方面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工程设备,选择适当的工艺和施工材料,以及掌握科学有效的扬尘防控方法。

3. 加强管理:工地扬尘管理需要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监测制度,定期检查和评估施工现场的扬尘排放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

同时,要加强对扬尘防护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有效运行。

二、合理控制施工扬尘的扩散1. 喷水降尘:在施工现场进行喷雾降尘,可有效控制扬尘的扩散。

喷洒水雾可以降低空气中的灰尘含量,减少污染物的扩散范围。

喷水降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喷洒时间和喷洒量。

2. 覆盖物料:对于材料裸露的场地,可以采取覆盖措施,如覆盖塑料膜或搭建临时建筑物等,防止材料产生扬尘。

此外,对于堆放的土方、杂物等需要采取及时覆盖或封闭措施,减少扬尘的产生。

3. 管理车辆扬尘:工地周边的运输车辆也是扬尘污染的重要来源。

应对车辆进行管理和监督。

要求运输车辆加装尘埃防护设备,定期检查和清理车辆外部的灰尘积尘。

三、加强监测与评估1. 环境监测:对工地扬尘污染进行定期监测,了解扬尘污染的程度和变化趋势。

可以选取合适的监测点位,并记录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公众参与:政府可以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与沟通,使他们了解工地扬尘污染的危害,并鼓励公众参与到监测和评估工作中。

公众可以通过举报、投诉等方式来监督和反馈扬尘污染问题。

3. 物理隔离:对于临近居民区的工地,可以设置物理隔离措施,如挡墙、围栏等,减少扬尘对居民区的影响。

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方案

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方案

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方案一、扬尘的来源和危害扬尘,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包括粉尘、烟尘、废气等。

扬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土方开挖:土石方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施工过程,土方开挖会产生大量扬尘。

2.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混凝土搅拌会产生固体、液体和气体废料,其中固体废料容易产生扬尘。

3. 施工机械作业:施工机械作业会产生机械运动产生的扬尘。

4. 材料装卸:建筑工程中常常需要对材料进行装卸,这个过程也会产生扬尘。

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扬尘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扬尘会污染空气、土壤和水体,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扬尘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扬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期暴露在扬尘环境中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

二、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方案为有效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应该在施工之前制定详细的扬尘防治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下面将提出一套综合的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方案:1.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应该充分考虑施工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1. 对施工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确定主要的扬尘源和敏感对象。

2. 制定扬尘防治计划,明确扬尘防治的责任人和措施。

3. 尽量选择低扬尘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扬尘排放。

4. 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警示标识,告知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2.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应该严格执行扬尘防治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扬尘排放:1. 配备合格的防尘设施:施工现场应该配备有效的防尘设施,如洒水车、喷雾器等,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洒水防尘。

2. 限制施工时间和范围: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挡和围网,限制施工时间和范围,减少扬尘排放。

3. 使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尽量选择低扬尘的材料和工艺,减少扬尘排放。

4. 定期清洁施工现场:定期清洁施工现场,及时清除扬尘,减少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建筑工程扬尘治理方案及措施

建筑工程扬尘治理方案及措施

建筑工程扬尘治理方案及措施一、扬尘治理的重要性。

1.1 咱们都知道,建筑工程那扬尘可不得了。

就像个无形的大坏蛋,到处搞破坏。

这扬尘一飞起啊,周边的空气立马就变得浑浊不堪,老百姓的生活质量那是直线下降。

蓝天白云都被它遮得严严实实的,就像好好的一幅画被泼了墨似的。

1.2 而且啊,扬尘对健康危害可大了。

人们吸进去这些脏东西,就像吃了毒药一样,喉咙难受,肺也跟着遭罪。

老人孩子那小身板儿,哪能经得起这折腾呢。

这就好比是在大家身边埋了个健康的“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

二、治理方案。

2.1 工地现场管理。

工地周围的围挡得建得严严实实的,就像给工地围上了一圈坚实的城墙。

这围挡高度可不能马虎,起码得达到规定的标准,不能让扬尘有机会从旁边溜出去。

而且啊,围挡得保持干净整洁,不能破破烂烂的,要是破了就像衣服破了个大口子,起不到防护作用了。

工地里面的地面呢,不能是光秃秃的土地,得硬化起来。

这就好比给土地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让扬尘没那么容易冒出来。

要是不硬化,那工地一有个风吹草动的,扬尘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到处乱窜。

2.2 车辆管理。

进出工地的车辆那可得好好管管。

车辆轮胎上沾的泥就像一个个小扬尘制造机,必须在工地门口设置冲洗设备,把车辆洗得干干净净的,可不能让这些泥带出工地。

这就像是给车辆洗个澡,洗去一身的“灰尘盔甲”。

而且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要密封好,要是敞着口,那材料在运输过程中撒落出来,再被车辆一碾,扬尘就又起来了,这就是典型的“因小失大”。

2.3 物料堆放。

建筑材料在工地里可不能乱放。

沙子、水泥这些东西堆在一起,要是没有遮盖,风一吹就像刮起了一场小型沙尘暴。

所以啊,必须给它们盖上防尘网,这防尘网就像给物料穿上了一件防护服。

而且堆放的高度也得合适,不能堆得像小山似的,摇摇欲坠的,不然风一吹,又得是一阵扬尘。

三、治理措施。

3.1 洒水降尘。

这洒水可不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要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定时定量地洒水。

就像给工地来一场人工小雨,把扬尘都给压下去。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的控制手段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的控制手段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的控制手段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许多城市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扬尘不仅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影响空气质量和城市形象。

因此,控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控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的一些有效手段。

一、有效的管理措施1.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建筑工地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并确保其严格执行。

方案应包括扬尘监测、防尘设施设置、清洁措施等内容。

2. 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建筑工地管理者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同时,严格执行施工时间、工地排水、废水处理等规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二、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1. 水雾降尘技术:通过在作业现场喷洒细小的水雾粒子来抑制扬尘。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扬尘污染,并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的水雾降尘装置。

2. 风力屏障:在建筑工地周围设置风力屏障,用以扼制扬尘的传播。

风力屏障可以利用大型防尘网或矮墙等来实现。

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扬尘扩散的速度和范围,达到控制扬尘污染的效果。

3. 结构封闭措施:对于某些需要长时间开挖的工程,可以采取结构封闭措施。

比如,在挖掘过程中可以采用挡土墙、封闭罩等设施来控制扬尘。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扬尘的生成与排放。

4. 机械防尘措施:在建筑工地使用机械设备时,可以根据需要安装防尘设备,如风力防尘罩、防尘带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机械作业产生的扬尘,改善工地环境。

5. 清洁作业措施:建筑工地管理者应加强工地的清洁作业,定期清理堆放的建筑材料和垃圾。

同时,应对道路、施工现场等进行清洁,减少扬尘的产生。

三、监测与评估1. 扬尘监测:建筑工地管理者应定期进行扬尘污染的监测,并记录监测数据。

监测结果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扬尘污染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环境评估:在建筑工地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进行环境评估,研究规划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前预防扬尘污染问题的发生。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施工扬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施工扬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施工扬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扬尘的产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施工扬尘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空气质量,还可能对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成为了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施工扬尘的来源要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首先需要了解其来源。

在建筑施工中,扬尘主要产生于以下几个方面:1、土方作业包括土方的挖掘、运输、回填等过程。

在这些作业中,土壤暴露在空气中,受到机械扰动和风力作用,容易产生扬尘。

2、建筑材料的运输与装卸如水泥、砂石、砖块等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车辆密封不严,或者在装卸时操作不当,都会导致材料散落,产生扬尘。

3、施工场地的清扫施工场地的清扫过程中,如果采用干扫的方式,容易扬起地面的灰尘。

4、建筑结构施工在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砌体施工等环节,也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

5、建筑垃圾的堆放与清运如果建筑垃圾没有及时清理,或者在清运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也会造成扬尘污染。

二、施工扬尘的危害施工扬尘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1、对环境的影响扬尘会增加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平衡。

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吸入过多的扬尘可能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对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

3、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害扬尘会附着在建筑物表面和设备上,影响其外观和使用寿命。

三、有效控制施工扬尘的措施(一)制定完善的扬尘控制方案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制定详细的扬尘控制方案。

方案应包括扬尘控制的目标、措施、责任人和监督机制等内容。

同时,要将扬尘控制方案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并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二)设置围挡和防尘网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挡,高度不低于 18 米。

对于容易产生扬尘的区域,如土方作业区、材料堆放区等,应设置防尘网进行覆盖,减少扬尘的扩散。

(三)加强道路硬化和清扫施工场地内的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并定期清扫和洒水,保持道路的清洁和湿润。

工程建设施工扬尘治理(3篇)

工程建设施工扬尘治理(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施工项目日益增多,然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问题也日益凸显。

扬尘不仅影响城市环境,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和火灾等安全隐患。

因此,加强工程建设施工扬尘治理,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扬尘治理的必要性1. 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

施工扬尘会导致空气污染,降低空气质量,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扬尘治理,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2.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工程建设施工扬尘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绿色施工、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施工扬尘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危害,加强扬尘治理,可以有效降低疾病风险。

4. 预防交通事故和火灾。

施工扬尘容易导致能见度降低,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

同时,扬尘还可能引发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二、工程建设施工扬尘治理措施1. 严格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明确扬尘治理责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管。

2.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

选用低尘、环保的建筑材料,推广使用新型环保施工技术,降低施工扬尘。

3. 加强施工现场围挡。

设置符合要求的围挡,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做好施工现场洒水降尘。

合理设置洒水设施,加强施工现场洒水降尘工作,降低扬尘污染。

5. 推广使用防尘网。

在施工现场使用防尘网,有效防止扬尘飞扬。

6. 加强施工现场绿化。

在施工现场周边和空地种植绿色植物,减少扬尘污染。

7. 严格执行扬尘治理标准。

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扬尘治理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

8. 强化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及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三、总结工程建设施工扬尘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推广环保施工技术,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扬尘污染,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总结建筑扬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至少五点)

总结建筑扬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至少五点)

总结建筑扬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至少五点)建筑扬尘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地面覆盖不足、施工机械作业以及各种施工物料的装卸运输造成的大量扬尘。

扬尘不仅影响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还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建筑扬尘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扬尘的产生原因入手,总结出一些防治措施,以期能够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问题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一、建筑扬尘产生的原因1.地面覆盖不足在建筑施工现场,地面通常裸露,没有进行有效的覆盖。

当施工机械和人员在地面上作业时,容易扬起大量的灰尘,造成扬尘污染。

2.施工机械作业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类型的施工机械进行作业,比如挖土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这些机械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扬尘。

3.施工物料的装卸运输建筑施工现场通常会有大量的材料需要运输和装卸,比如水泥、砂石等建筑原料。

这些物料在装卸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扬尘。

4.天气条件气候条件也是产生扬尘的重要因素。

比如风力大、干燥的天气条件下,会容易导致扬尘的产生。

5.施工现场管理不善施工现场管理不善也是产生扬尘的原因之一,比如未对作业区域进行覆盖处理、机械不清洁等。

二、建筑扬尘的防治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地面覆盖充足,尽量减少裸露地面。

同时要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减少扬尘的产生。

2.采用湿式施工在一些需要使用大型机械的施工作业中,可以使用湿式施工的方式,通过喷水降低地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也可以在土方工程或者砂石料场喷洒水雾剂降尘。

3.合理安排作业进度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作业的进度,避免在干燥、多风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作业,以减少扬尘的产生。

4.使用环保设备在施工现场使用一些环保设备,比如环保型的运输车辆、装卸设备等,以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5.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扬尘的危害性,提高其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
发表时间:2015-12-18T10:47:42.0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作者:邢澄毛成欢陈刚
[导读]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项目部门建立了相应的扬尘管理制度和目标,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的扬尘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

——“内疏外堵,抑化结合”防治扬尘
邢澄毛成欢陈刚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工地现场扬尘管控采取的措施和技术革新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扬尘污染防治的最有效方式。

关键词:组织;管理;技术;杜绝;疏导;封堵;抑制;化解
本该工程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嘉陵江东街以南;南至雨润大街;东至庐山路;西至江东中路,占地面积约4万m2,基坑面积约37800m2,总建筑面积40.5万m2,由3幢33层,1幢39层,1幢45层和建筑面积14.7万m2的四层地下室组成。

一、扬尘防治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往往又会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在诸多环境污染源中,扬尘污染是最难得到有效控制的。

在此大环境背景下,研究扬尘污染的防治措施,成为了一项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

本工程通过大量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和论证,分别从“杜绝、疏导、封堵、抑制、化解”等方面制定了相应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扬尘控制的组织措施
工程项目部门建立了相应的扬尘管理制度和目标,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的扬尘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

同时由技术部门牵头,在项目上设立扬尘管控措施创新小组,发挥所有一线管理人员的智慧,利用“五小发明”“QC成果”等平台,借助“头脑风暴法”等方式,对现场扬尘问题开展讨论、总结、创新。

提升管理成效的同时,强化了扬尘防治的意识,达到扬尘管控的工作目标。

三、扬尘控制的管理措施
“责任划分、全员管理、长效管理”这是扬尘管控必须奉行的管理理念。

因此在管理措施制定和落实方面也需做出及时有效的呼应。

首先,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并做好分阶段作业扬尘控制台帐。

同时分片区指定专项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管理工作。

其次,将扬尘工作的职责进行分解落实,做到由项目经理—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扬尘负责人—各施工作业片负责人—各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施工班组负责人—工人的逐级管理。

最后,为实现长效管理,项目部定期对参与本工程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控制扬尘知识及重要性等有关方面的教育和宣传。

对管理成效较好片区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奖励。

四、扬尘防治的技术措施
1、扬尘的杜绝
1)从思想意识上杜绝
强化扬尘杜绝的意识,树立从业人员的管控意识。

让每个人都成为扬尘管控的主角。

2)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进行管控。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规划好易产生扬尘材料进场的时间节点,按需分配,杜绝在现场的大量堆放。

同时,选取相对密闭的区域对该类材料堆放场进行封闭管理。

3)对易产生扬尘的生产工序进行集中
模板加工,二次结构砌体加工等都是产生扬尘较多的生产工序,随处随意的设置加工场地必然造成扬尘的失控。

为解决这一问题,材料下料前要作出排版图,尺寸统筹规划,全部在加工区统一配模、切割,尽量避免在现场进行切割。

4)合理应用钢结构,减少混凝土的使用
成品混凝土缺少孔隙,暴露在环境中也易引发扬尘,所以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部分临时设施可以改用钢结构。

诸如道路的硬化改为铺设钢板,选用轻钢结构的活动板房等。

同时本工程经过和业主及设计部门的探讨,还将原先设计的混凝土支撑更改为钢支撑,简化了施工流程,缩短了工期,变相的从根源上降低了扬尘产生率。

2、扬尘的疏导
所谓扬尘的疏导,即将楼层内易产生扬尘的建筑垃圾进行疏导、集中,使其在预定的轨道内受控。

1)钢管式垃圾槽技术,利用Φ360主管,Φ260装料口制作成垃圾槽,利用楼栋内原有的电梯井道进行架设,将各楼层内建筑垃圾集中,通过垃圾槽快捷疏导至便于外运的地下室负一层固定位置,整个过程简洁高效,减小了建筑垃圾的影响半径,同时防止了垃圾垂直清运时扬尘的产生。

2)高层泵送混凝土泵管清洗技术,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剩余的及泵管内的混凝土或砂浆,通过预留的冲洗管直接冲洗到指定的沉淀池内,对废料进行集中清运
3、扬尘的封堵
施工作业面上产生扬尘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何将扬尘封堵在合理区域内,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却是可以通过技术措施解决的。

1)本工程引入全集成金属升降防护平台体系代替传统的外架体系,架体单元结构在工厂预制,施工现场安装、吊装。

该体系最大的优势即在于其外围护所采用的穿孔铝板。

通过拼接罩在建筑外立面。

该装置可通过液压自动提升,高效、快速。

总高度18米的穿孔铝板将扬尘牢固包裹,控制了作业面灰尘外扬,起到了完美的封堵效果。

2)土方施工过程中,对于不能及时出运的裸露土进行及时的覆盖,并按时喷洒润湿
4、扬尘的抑制
施工作业面的扬尘可以有效集中,但现场道路由于行车等作业产生的扬尘却是分散的,对于这类扬尘,最有效的就是采用抑制的措施。

抑尘最好的办法就是水,但是不间断的浇水、洒水显然是不现实的,既浪费水资源,又起不到好的效果。

过于潮湿的施工场地也会给施工人员造成较多不便。

针对这些问题,本工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1)自动喷淋系统
考虑到深基坑降水周期较长,本工程通过全面部署,设计出了一套完备的自动加压供水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将基坑降水引至地面以上,并在各楼栋四周布置输水管道,完成喷淋水的供给,管道采用镀锌钢管,长度与喷淋半径相符,主管道上每隔4米设置支管,安装扇形发射头,最大喷射半径5米。

确保了施工现场的全覆盖,同时减少了市政用水的浪费,达到了抑尘的效果。

2)雾化装置
雾化装置主要设置在楼层内部,利用临边防护栏杆为载体,架设输水支管,安装喷雾头,不间断的喷雾将楼层周边完全笼罩在水雾之中。

这中装置用水量进一步减少,但对于抑制小的固体颗粒物产生了良好的效应。

5、扬尘的化解
所谓化解,是对漏网扬尘的吸附和滞留,防止其污染大气,这是扬尘控制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可以采用绿化带的设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工程办公区及楼栋周边设置绿化带,种植滞尘效果较好的树木,让散布在空气中的灰尘通过绿化带的吸附,有效减少,并且通过扩大施工现场绿化用地的比率从根源上减少扬尘的产生,并起到化解扬尘的作用。

6、结束语
建筑施工扬尘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扬尘造成的城市雾霾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在这种紧迫的形式下,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扬尘已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所有相关人员集体的努力。

我们会继续保持防治扬尘的决心,积极推动防治扬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城市的天空添上一抹独特的“中建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