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案

重点: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难点:能斯特方程
思考题:
1、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有哪些?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由什么因素决定?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案8
实验名称:配位化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课时安排
4学时
实验目的:
1..熟悉有关配合物的生成及配离子与简单离子的区别;
实验名称:氯化钠的提纯
课时安排
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氯化钠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溶解,加热,过滤,蒸发,结晶等无机制备的基本操作
实验进程:
讲解实验方案及原理 ;讲解减压过滤的原理和操作 (40分钟)
1.粗食盐提纯 (80分钟)
2.粗食盐和产品纯度检验 (30分钟)
重点:掌握沉淀产生与检查沉淀完全的操作,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案19
配置不同浓度的HAc溶液 ( 60分钟)
HAc溶液pH值测定 (20分钟)
数据处理 (30分钟)
重点:实验原理
难点:移液管、容量瓶的正确使用。
思考题:
弱酸电离常数和电离度与弱酸浓度的关系。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实验讨论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案5
实验名称: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性质
重点: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
难点:数据处理
思考题: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数据及处理、实验讨论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案15
实验名称: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课时安排
4学时
实验目的: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基本知识1.1 实验目的(1)熟悉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实验规范。
(2)掌握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3)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实验安全(1)了解实验室安全常识,遵守实验规程。
(2)熟悉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应对措施。
(3)穿戴好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二、实验仪器与操作2.1 实验仪器(1)试管、烧杯、锥形瓶、容量瓶等玻璃仪器。
(2)电子天平、滴定管、移液器等计量仪器。
(3)磁力搅拌器、加热器、烘箱等加热设备。
2.2 基本操作(1)仪器的清洗、消毒。
(2)溶液的配制、转移、稀释。
(3)滴定、沉淀、结晶等操作。
三、实验内容3.1 实验一:硫酸铜的制备与性质(1)制备硫酸铜晶体。
(2)观察硫酸铜的溶解性、颜色、蓝色火焰等性质。
3.2 实验二:氢氧化铁的制备与表征(1)制备氢氧化铁沉淀。
(2)观察氢氧化铁的溶解度、红褐色沉淀、过滤等操作。
3.3 实验三:碳酸钙的制备与溶解平衡(1)制备碳酸钙沉淀。
(2)探讨碳酸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3.4 实验四:酸碱滴定(1)用酸碱指示剂进行中和滴定。
(2)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3.5 实验五:氯化钠的结晶与重结晶(1)制备氯化钠晶体。
(2)探讨氯化钠的重结晶过程。
四、实验报告与评价4.1 实验报告(1)记录实验现象、数据、计算结果。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实验报告格式规范。
4.2 实验评价(1)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
(2)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完整性。
(3)实验报告的质量。
五、实验拓展与思考5.1 实验拓展(1)研究其他无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
(2)探讨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原理。
5.2 思考题(1)总结实验中学到的知识、技能。
(2)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思考实验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六、实验六:硫酸铵的制备与性质6.1 实验目的(1)掌握硫酸铵的制备方法。
(2)了解硫酸铵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学习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 培养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要求(1) 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2) 准确称量、配制溶液和操作实验仪器。
(3) 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能进行初步分析。
二、实验原理与材料1. 实验原理(1) 介绍实验涉及的无机化学反应原理。
(2) 解释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2. 实验材料(1) 实验药品:硝酸、硫酸、盐酸等。
(2)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内容(1) 实验一:硝酸银的制备与纯化(2) 实验二:硫酸铜的制备与溶解(3) 实验三: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4) 实验四:氢氧化钠的制备与溶解(5) 实验五:硫酸铁的制备与溶解2. 实验步骤(1) 实验一:称量硝酸银固体;配制硝酸溶液;观察硝酸银与硝酸的反应现象。
(2) 实验二:称量硫酸铜固体;配制硫酸溶液;观察硫酸铜的溶解过程。
(3) 实验三:称量碳酸钙固体;配制盐酸溶液;观察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现象。
(4) 实验四:称量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水溶液;观察氢氧化钠的溶解过程。
(5) 实验五:称量硫酸铁固体;配制硫酸溶液;观察硫酸铁的溶解过程。
四、实验注意事项1.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 操作仪器时要小心谨慎,防止损坏。
3. 准确称量和配制溶液,避免误差。
4. 观察实验现象时要仔细,并及时记录。
五、实验报告与评价1. 实验报告(1) 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现象、数据等。
2. 实验评价(1) 评价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
(2) 评价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实验六:氢氧化铁的制备与表征1. 实验目的(1) 学习氢氧化铁的制备方法。
(2) 掌握氢氧化铁的表征方法。
2. 实验步骤(1) 称量适量的硫酸铁固体;(2) 配制硫酸溶液;(3) 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氢氧化铁的沉淀现象;(4) 过滤、洗涤、干燥氢氧化铁沉淀;(5) 观察氢氧化铁的颜色、形状等特征;(6) 利用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氢氧化铁进行表征。
大一大二必修课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大一大二必修课无机化学实验教案实验教学目标:1.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 理解无机化学实验原理。
3. 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实验一:无机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演练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室基本操作流程,学习安全实验室实验的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器材准备、标志和盛装药品(溶液、试剂)的容量、用途及名称标示。
2. 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安全用电知识、紧急处理措施。
3. 实验室仪器设备:熟悉常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结构、用途和操作方法。
4. 实验基本操作:称量、定容、准确稀释。
5. 实验剂量:计算溶液浓度、体积和质量。
实验二: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测试实验目的:学习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性质测试方法。
实验内容:1. 溶液配制与溶液稀释:学会配制指定浓度的溶液并进行稀释。
2. 酸碱中和反应:学习中和反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3. 结晶法:了解晶体的结构和常用的结晶方法,并进行结晶实验。
4. 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反应类型和实验方法。
5. 气体制备与收集:学习典型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三:无机离子的定性分析实验目的:通过定性反应掌握常见无机离子的实验特征。
实验内容:1. 制备离子试剂:制备标准的离子试剂溶液。
2. 离子反应:通过反应观察和沉淀形成验证离子的存在。
3. 离子分离:利用化学反应实现离子的分离。
4. 离子鉴定:通过鉴定试剂的特征反应,确定离子的种类。
实验四:无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实验目的:学习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实验内容:1. 滴定分析:学习滴定反应的原理、操作方法和计算。
2. 母液配制与稀释:计算浓度、制备指定浓度的溶液。
3. 柱层析分析:学习柱层析分离方法、分析方法和结果计算。
4. 光度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计算浓度。
5. pH测定:学习pH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五:无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测定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试学习无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授课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
2. 通过实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一、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室安全知识2. 实验仪器使用3. 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二、实验项目1. 氧化还原滴定实验2. 酸碱滴定实验3. 配位滴定实验实验步骤及要点:一、氧化还原滴定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测定溶液中还原剂或氧化剂的浓度。
2. 实验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反应,根据反应物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被测物质的浓度。
3. 实验步骤:(1)配制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溶解后定容。
(2)配制待测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还原剂或氧化剂,溶解后定容。
(3)滴定实验:用滴定管将标准溶液逐滴加入待测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确定滴定终点。
(4)数据处理:根据反应物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二、酸碱滴定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测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2. 实验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通过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反应,根据反应物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被测物质的浓度。
3. 实验步骤:(1)配制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酸或碱,溶解后定容。
(2)配制待测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酸或碱,溶解后定容。
(3)滴定实验:用滴定管将标准溶液逐滴加入待测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确定滴定终点。
(4)数据处理:根据反应物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三、配位滴定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测定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2. 实验原理:利用配位反应,通过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反应,根据反应物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被测物质的浓度。
3. 实验步骤:(1)配制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金属离子,溶解后定容。
2024版无机化学教案(五套)

催化剂
许多配位化合物可用 作催化剂,加速化学
反应的进行。
分析化学
利用配位反应进行物 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生物医学
配位化合物在药物设 计和生物医学领域有 广泛应用,如抗癌药
物、金属蛋白等。
材料科学
配位化合物可用于制 备具有特殊功能的材 料,如发光材料、磁
性材料等。
2024/1/28
18
教案五:无机物性质及变化
2024/1/28
位平衡常数
01
表达配位平衡状态的物理量,与温度、浓度等因素有关。
配位平衡移动
02
通过改变条件(如浓度、温度、pH等)使配位平衡发生移动的
过程。
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
03
包括中心离子和配体的性质、溶液pH值、温度等。
17
配位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通过得失电子守恒原理进行配平,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2024/1/28
12
原电池与电解池工作原理
2024/1/28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在原电池中,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形成电流。
电解池工作原理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在电解池中,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阳极流向阴极, 形成电流。
2024/1/28
20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卤素
包括氟、氯、溴等,具有 极强的氧化性,能与金属 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
氧族元素
氮族元素
包括氧、硫等,能与金属 包括氮、磷等,能与氢反 反应生成氧化物或硫化物。 应生成相应的氢化物。
(完整word版)无机化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课题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课型
实验课
对象
05级本
实验目的
(含基本技能和实验方法等)
掌握:酸度计的使用。
熟悉:
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的基本操作
实验难点
1.酸度计的使用
实验方法
实验+示教
课时安排
30分钟
1 2 0分钟
教学步骤
五、实验讲解
1。PH法测定醋酸的平衡常数Ka及其解离度的方法和原理.
2.学习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3.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4。实验注意事项
二、学生做实验。
1. 酸式滴定管准备和使用。
2.配置一系列醋酸溶液
3.酸度计的调节和测定
4。教师检查数据,并签字。
小结
(必要时)
1。
2。
实验报告
隔周交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杨云
实验课题
硫酸钙溶度积的测定
课型
实验课
对象
05级本
实验目的
(含基本技能和实验方法等)
二、学生做实验。
1. 化合物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备。
2。冰水浴冷却
3。析出晶体、抽滤称量。
4.教师检查数据,并签字。
小结
(必要时)
1.本实验数综合实验,锻炼学生无机化学基本操作的综合运用能力。
2。需要冰水浴
实验报告
隔周交实验报告.
3。保温杯式量热计的使用及实验注意事项
4。外推法作图。
二、学生做实验。
1。 减量法称硫酸铜的质量.
2.配置硫酸铜溶液
3。测定反应热.
4.教师检查数据,并签字。
小结
(必要时)
大学化学无机教案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授课班级:化学专业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3.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教学内容:1. 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2. 实验室安全知识3.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引导学生思考无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二、实验操作技能培训1. 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干燥等。
2. 实验室安全知识,如: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等。
三、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讲解1. 以实验一为例,讲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2. 实验一:氯化钠的提纯实验目的:学习提纯食盐的原理和方法及有关离子的鉴定;掌握溶解、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粗食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可通过溶解和过滤的方法除去。
可溶性杂质主要是Ca2+、Mg2+、K+和SO42-离子等,选择适当的试剂使它沉淀而被除去。
实验步骤:1. 在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
2. 过滤,除去难溶化合物和BaSO4。
3. 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
4. 再次过滤,除去沉淀的Mg(OH)2。
5. 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KOH溶液,除去Ca2+。
6. 再次过滤,除去沉淀的Ca(OH)2。
7. 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四、实验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 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如:防止烫伤、防止腐蚀等。
3.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教学评价:1. 通过实验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
2. 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评价学生的实验态度和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一、主要教学目标熟悉无机化学实验室的规则要求。
领取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并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落实责任制,学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三、教学重点:仪器的认领四、教学难点:仪器的洗涤五、实验内容:1、认识无机化学常用仪器和使用方法(1)容器类:试管,烧杯……(2)量器类:用于度量液体体积:如量筒,移液管……(3)其它类:如打孔器,坩埚钳……2、仪器的洗涤,常用的洗涤方法(1)水洗:用毛刷轻轻洗刷,再用自来水荡洗几次,向学生演示洗涤的方法(2)用去污粉、合成洗涤剂洗:可以洗去油污和有机物。
先用水湿润仪器,用毛刷蘸取去污粉或洗涤剂,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荡洗。
(3)铬酸洗液洗仪器严重沾污或所用仪器内径很小,不宜用刷子刷洗时,用铬酸洗液(浓H2SO4+K2Cr2O7)饱和溶液,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有油污和有机物的去污能力很强,注意:①使用前,应先用刷洗仪器,并将器皿内的水尽可能倒净。
②仪器中加入1/5容量的洗液,将仪器倾斜并慢慢转动,使仪器内部全部为洗液湿润,再转动仪器,使洗液在仪器内部流动,转动几周后,将洗液倒回原瓶,再用水洗。
③洗液可重复使用,多次使用后若已成绿色,则已失效,不能再继续使用。
④铬酸洗液腐蚀性很强,不能用毛刷蘸取洗,Cr(VI)有毒,不能倒入下水道,加FeSO4使Cr(VI)还原为无毒的Cr(III)后再排放。
(4)特殊污物的洗涤依性质而言CaCO3及Fe(OH)3等用盐酸洗,MnO2可用浓盐酸或草酸溶液洗,硫磺可用煮沸的石灰水洗。
3、仪器干燥的方法:晾干:节约能源,耗时吹干:电吹风吹干气流烘干:气流烘干机烤干:仪器外壁擦干后,用小火烤干烘干:烘箱,干燥箱有机溶剂法:先用少量丙酮或酒精使内壁均匀湿润一遍倒出,再用少量乙醚使内壁均匀湿润一遍后晾干或吹干。
丙酮、酒精、乙醚要回收。
实验二酒精灯的使用、玻璃加工和塞子钻空一、主要教学目标:(一)解煤气灯酒精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二)初步学习玻璃管的截断、弯曲、拉制、熔烧和塞子钻孔等操作。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三、教学重点:玻璃管的加工四、教学难点:玻璃管的弯曲五、实验设备:酒精喷灯、烘箱六、实验内容:塞子钻孔,步骤如下:(1)塞子大小的选择,选择与2.5×200的试管配套的塞子,塞应能塞进试管部分不能少于塞子本身高度的1/2,也不能多于2/3。
(2)钻孔器的选择,选择一个要比插入橡皮塞的玻璃管口径略粗的钻孔器。
(3)钻孔的方法:将塞子小的一端朝上,平放在桌面上的一块木块上,左手持塞,右手握住钻孔器的柄,并在钻孔器的前端涂点甘油或水;将钻孔器按在选定的位置上,以顺时针的方向,一面旋转一面用力向下压,向下钻动。
钻孔器要垂直于塞子的面上,不能左右摆动,更不能倾斜,以免把孔钻斜。
钻孔超过塞子高度2/3时,以反时针的方向一面旋转一面向上提,拔出钻孔器。
按同法以塞子大的一端钻孔,注意对准小的那端的孔位,直至两端圆孔贯穿为止。
拔出钻孔器捅出钻孔塞内嵌入的橡皮。
钻孔后,检查孔道是否重合。
若塞子孔稍小或不光滑时,可用圆锉修整。
(4)玻璃管插橡皮塞的方法:用水或甘油把琉璃管前端润湿后,先用布包住玻璃管,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握玻璃管的前半部,把玻璃管慢慢旋入塞孔内合适的位置。
注意:用力不能太猛;手离橡皮塞不能太远,否则玻璃管可能折断,刺伤手掌。
2、试剂的取用(1)化学试剂的五种纯度标准:见教材P31页表格级别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四级品保证试剂分析试剂化学纯实验试剂生物试剂英文缩写GR AR CP LR BR瓶签颜色绿红蓝棕或黄黄或其他(2)试剂瓶的种类①细口瓶:用于保存试剂溶液有无色和棕色两种②广口试剂瓶:用于装少量固体试剂③滴瓶:用于盛逐滴滴加的试剂,有无色和棕色两种④洗瓶:内盛蒸馏水,主要用于洗涤沉淀(3)试剂瓶塞子打开的方法①打开市售固体试剂瓶上的软木塞的方法:手持瓶子,使瓶斜放在实验台上,然后用锥子斜着插入软木塞将塞取出。
②盛盐酸,硫酸,硝酸的试剂多用塑料塞或玻璃塞,可用手拧开或拔出塞子。
③细口瓶上的玻璃塞若打不开可轻轻叩敲(4)试剂的取用方法①固体试剂的取用:A、粉末状的固体用干燥洁净的药匙取用,专匙专用,用后擦干净,用药匙直接送入试管或用纸条送入试管。
B、取用固体药品用镊子,将试管倾斜,将固体放入试管口,然后把试管缓缓地直立起来C、需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可把固体放在干燥的纸上称量,具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固体应放在烧杯或表面皿上称量。
D、有毒药品的取用②液体试剂的取用A、从滴瓶中取液体的方法:滴管中胶头内的空气应排净再伸入试剂瓶中,滴管口不能伸入所用的容器中。
B、从细口瓶中取出液体试剂用倾注法(P33页后三行)C、液体试剂的估计:1ml多少滴,5ml占试管容积的几分之几?D、定量取用液体,用量筒或移液管。
3、量筒的使用方法:取8.0ml的液体时,用10ml的量筒,不能用100ml的量筒,量筒先放平稳,读数时,使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与视线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4、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包括吸量管的使用)P56页移液前应先用滤纸将管尖端内外的水吸去,然后用欲移取的溶液涮洗2~3次,以确保移取的液体浓度不变。
使用时,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拿移液管。
5、台称的使用方法(1)规格(2)构造:结合台称介绍(3)使用方法:将游码移到游码标尺的零位置,检查台称的指针是否停在刻度盘的中间位置。
称量时,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砝码用镊子夹取,砝码的质量就是称量物的质量。
(4)使用注意事项①不能称量热的物品②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③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原处,游码移至“0”位置处,并将托盘放在一侧,或用橡皮圈架起,以免台称摆动。
6、酒精灯的使用(1)构造:灯帽、灯芯、灯壶。
火焰温度通常在400°~500°C(2)使用方法①检查灯芯,并修整。
②添加酒精(加入酒精量为1/2~2/3灯壶,燃烧时不能加酒精)③点燃:用火柴。
④熄来:用灯帽(不能用嘴吹灭)盖灭。
⑤加热:用酒精灯外焰。
⑥给试管里液体加热的方法: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o角7、酒精喷灯的使用(1)构造和类型:座式挂式灯管,空气调节器灯管,空气调节器预热盘,铜帽,酒精壶预热盘,酒精贮罐,盖子(2)使用①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壶的2/3②预热:预热盘加少量酒精点燃③调节④熄灭,可盖灭。
注意:每个实验台上预备一块湿抹布8、玻璃管的加工(1)截断和熔光:第一步:锉痕第二步:截断第三步:熔光(2)弯曲玻璃管:第一步:烧管,第二步弯管(吹气法)或不吹气法(3)制备滴管:第一步烧管,第二步拉管,第三步扩口9、台称的使用:最大载荷为200g,精密度在+0.1g(1)台称的构造:横梁,盘,指针,刻度盘,游码,标尺(2)称量:物左码右(3)称量注意事项①不能称量热的物品②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易潮解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表面皿、烧杯、称量瓶中进行。
③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原处,游码移至“0”位置处,并将托盘放在一侧,或用橡皮圈架起,以免台称摆动。
实验三溶液的配制一、主要教学目标(一)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二)学习吸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三)弄清楚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四)并能由固体试剂或者较浓准确浓度溶液配制较稀准确浓度的溶液。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三、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操作步骤四、教学难点:定容时刻度线的观察五、基本操作:1、容量瓶的使用:A、洗涤B、检查是否漏水C、溶液滴到刻度线以下1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2、移液管的使用:A、洗涤:①水洗②转移液体洗B、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洗耳球,吸取试液C、排放液体六、实验内容:1、配制0.1mol/L的盐酸50ml2、配制0.1mol/L的CH3COOH50ml3、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50ml4、配制6.0mol/L的H2SO4溶液100ml七、注意事项1、浓H2SO4配制溶液要注意,将浓H2SO4慢慢加入水中,并边加边搅拌2、分析天平的使用,要注意保护刀口八、习题1、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要不要把容量瓶干燥?要不要用被稀释的溶液洗三遍?为什么?2、怎样洗涤移液管?水洗后的移液管在使用前还要用吸取的溶液来洗涤?为什么?实验四五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一、主要教学目标(一)了解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熟悉分析天平的使用。
(三)学习研钵、干燥器的使用以及使用沙浴加热、恒重等基本操作。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三、教学重点: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操作步骤四、教学难点:沙浴加热五、实验设备:干燥器、烘箱、沙浴锅、电子分析天平六、实验内容:1、恒重坩埚将一洗净的坩埚及坩埚盖置于泥三角上,小火烘干后,用氧化焰灼烧至红热,将坩埚冷却至略高于室温,再用干净的坩埚钳将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后,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将干燥器盖子打开1—2次,以免内部压力降低,难以打开)取出,用电子天平称量,重复加热至脱水温度以上,冷却,称重,直至恒重。
2、水合硫酸铜脱水(1)在已恒重的坩埚中加入1.0~1.2g研细的CuSO4·5H2O在电光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上)准确称量坩埚及水合硫酸铜的总质量,减去已恒重的坩埚质量,即为水合硫酸铜的质量。
(2)将已称重的内装水合CuSO4·5H2O的坩埚置于沙浴盘中。
靠近坩埚的沙浴中插入一支温度计(300oC)其末端应与坩埚底部大致处于同一水平,加热沙浴至约210oC然后慢慢升温至280oC左右,用坩埚钳将坩埚移入干燥器内,冷至室温。
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坩埚和脱水硫酸铜的总质量。
计算脱水硫酸铜的质量,重复沙浴加热,冷却、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量之差<1mg)实验后将无水硫酸铜置于回收瓶中。
CuSO4·5H2O的质量m1=CuSO4·5H2O的物质的量= m1/249.7g.mol-1无水CuSO4物质的量=m2CuSO4的物质的量=m2/159.6g.mol-1结晶水的质量m3每物质的量的CuSO4的结合水水合硫酸铜的化学式六、思考题1.在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中,为什么用沙浴加热并控制温度在280℃左右?2.加热后的坩埚能否未冷却至室温就去称量?加热后的热坩埚为什么要放在干燥器内冷却3.在高温灼烧过程中,为什么必须用煤气灯氧化焰而不能用还原焰加热坩埚?4.为什么要进行重复的灼烧操作?什么叫恒重?其作用是什么?实验五氢气的制备和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一、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制取纯净的氢气来学习和练习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和干燥的基本操作,并通过氢气的还原性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