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攻略
婴儿发烧怎么处理方法

婴儿发烧怎么处理方法婴儿发烧是让很多父母感到焦虑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初为人父母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在婴儿发烧时,家长们应该冷静处理,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婴儿降温,保证他们的健康。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处理婴儿发烧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首先,当发现婴儿发烧时,家长们不要慌张,应该先使用体温计测量婴儿的体温。
通常,婴儿的正常体温在36.5°C到37.5°C 之间,超过37.5°C就属于发烧。
如果体温超过38°C,就需要及时采取降温的措施了。
其次,可以给婴儿喝温水,保持充足的水分对于降低婴儿体温非常重要。
此外,家长们可以给婴儿擦身体,使用温水湿毛巾擦拭婴儿的额头、腋下和小腿部位,帮助婴儿散热,降低体温。
另外,可以使用退烧药来帮助婴儿降温。
但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来给予婴儿服用,切忌过量使用或者随意更改用药剂量。
在给婴儿使用药物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选择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给婴儿洗温水澡或者用冷毛巾敷额头,帮助婴儿散热,降低体温。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过冷的水或者让婴儿过度受凉,以免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最后,当婴儿发烧时,家长们需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病情变化,如果发现婴儿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处理婴儿发烧需要家长们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婴儿降温。
在此过程中,家长们需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病情变化,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到您,也祝愿所有的宝宝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小儿快速退烧的方法

小儿快速退烧的方法
小儿发烧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小孩的抵抗力较弱,一旦发烧就容易
引起家长的焦虑。
正确的退烧方法可以帮助小儿快速恢复健康,下面介绍几种小儿快速退烧的方法。
首先,温水擦浴。
当小儿发烧时,可以用温水将小儿全身擦洗一遍,温水擦浴
可以帮助小儿散热,降低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擦浴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造成小儿受凉。
其次,物理降温。
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小儿的额头、腋下等部位,帮助小
儿降温。
但是要注意不要让冰袋或冷毛巾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皮肤受伤。
另外,适量饮水。
小儿发烧时会出现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脱水,因此需要给小
儿适量的温水或清水,帮助小儿补充水分,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有利于退烧。
此外,药物退烧。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给小儿口服退烧药物,但是要注意按
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正确使用药物,不可滥用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最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小儿发烧期间,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小儿
在闷热的环境中,有利于小儿散热,促进退烧。
总之,小儿发烧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正确的退烧方法可以帮助小儿快速
恢复健康。
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适量饮水、药物退烧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几种常见的小儿快速退烧的方法,但是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方法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希望家长们能够正确对待小儿发烧问题,科学合理的帮助小儿退烧,保障小儿的健康成长。
宝宝快速退烧的好方法

宝宝快速退烧的好方法
宝宝发烧是每个家长都非常担心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退烧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宝宝快速退烧的好方法。
首先,我们要及时测量宝宝的体温。
通常来说,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就算是发烧了。
所以家长们要随时准备好体温计,一旦发现宝宝有发烧的情况,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其次,可以给宝宝用退烧药。
但是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的剂量,以免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可以给宝宝用温水擦浴,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散热,加速退烧。
但是要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宝宝的皮肤。
除此之外,可以给宝宝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降低体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同时,多喝水也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康复。
最后,要保持宝宝的环境清洁和通风,避免宝宝受到细菌的侵害,有利于宝宝快速康复。
总的来说,宝宝发烧是一件让家长非常担心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宝宝快速退烧。
希望以上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宝宝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处理婴儿发热的正确方法

处理婴儿发热的正确方法
当婴儿发烧时,父母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处理。
以下是处理婴儿发热的正确方法:
1. 观察婴儿的体温: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婴儿的体温,如果体温超过 38℃,则婴儿已经发烧。
2. 给婴儿降温:可以给婴儿穿薄但合适的衣服,同时用凉水擦拭婴儿的身体,或者用冰袋敷在婴儿的额头上。
3. 给婴儿喝水:婴儿发烧时容易脱水,所以要及时给婴儿喝水,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4. 坚持观察和注意:要经常观察婴儿的体温和身体情况,如果发现婴儿的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烧,应及时就医。
总之,处理婴儿发热的正确方法是及时观察、合理降温、给予水分并注意观察婴儿的情况。
如果情况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 1 -。
婴儿发高烧39度巧妙退烧法

婴儿发高烧39度巧妙退烧法
在宝宝发烧之后,家长都会非常担心,宝宝温度超过38.5℃时,就会有更多的烦恼。
无论是发高烧还是低烧,家长都应该给孩子采取相应的退烧措施,以降低温度,让宝宝更加健康。
尤其是当宝宝的体温达到39℃的时候,家长就需要采取更加紧急的措施,去缓解宝宝的发烧情况,保障宝宝的健康。
首先,当宝宝发高烧超过39℃的时候,要尽快使温度下降,除了服用退烧药物之外,也可以采取降温退烧的办法,如在半夜多给宝宝凉一凉,比如用湿毛巾浸湿床单,然后把宝宝放在上面,还可以给宝宝更换寝衣,换成薄一点的衣服,不仅可以使宝宝们凉爽,也很实用。
其次,家长可以给宝宝服用退烧药物,但是在服用之前一定要先静心咨询医生,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宝宝的服药都是药液的形式,比如可乐宁、择诺宁等,服药可以使宝宝的体温慢慢下降,达到退烧的效果。
此外,当宝宝发高烧的时候,家长要增加宝宝的休息量,让宝宝多休息,多喝水,宅在家里躺着,以缓解肌肉疲劳,这样有助于缓解发热的情况,也有助于宝宝更快恢复健康。
最后,为了预防宝宝发热,家长要做好宝宝的营养搭配,多给宝宝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豆腐等,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可以维持宝宝的免疫力,以预防宝宝发烧,让宝宝健康成长。
以上是宝宝发高烧39度时的巧妙退烧法,家长们应该多加注意,及时发现宝宝有体温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的退烧措施,以保障宝宝健康成长。
婴儿发低烧怎么退烧快一点

婴儿发低烧怎么退烧快一点婴儿是我们家庭中最为重要的财富,因此,当一个婴儿感到不适或生病时,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但是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婴儿感热或发烧的情况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安和恐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婴儿发低烧的退烧技巧,以及如何应对婴儿发烧的迹象和预防措施。
一、如何应对婴儿发烧迹象?婴儿身体温度的正常范围在36.5°C ~37.5°C之间,如果婴儿体温超过此范围,说明婴儿发热了。
磨牙、感冒、发炎、易受呼吸道感染等都是宝宝发热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您判断婴儿是否发烧的迹象:1.观察孩子身体- 宝宝的脸部和身体变得热乎乎的;- 头发上的汗水;- 宝宝的睡眠通常会受到影响;- 宝宝可能会变得不爱吃东西。
2.测量温度您可以利用体温计测量宝宝的体温,通常,腋下的测量是最准确的。
安全而正确地测量婴儿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很容易受到不正确测量温度的影响。
儿科医师建议用数字体温计,因为必须读取温度与口腔、舌、肛门温度计不同。
二、婴儿发烧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当婴儿发烧时,他们会感到很不舒服,吃不下,睡不好,有时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这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宝宝的补水当婴儿患病或发烧时最重要的是维持其体液水平,这样可以避免脱水。
因此,我们需要确保宝宝喝足够的液体,最好每三到四小时喂宝宝一次。
母乳或人工喂养均可。
2.采用适当的药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来缓解婴儿的烦躁和不适感,通常在医生的建议下,我们可以给宝宝喂一些治疗发热的药物,例如小儿退热口服液。
3.让宝宝休息当婴儿发烧时,他们会变得疲惫且困,因此需要让宝宝休息。
通常,宝宝会比平时更多地睡眠。
这不仅有助于恢复体力,还可缓解疼痛和不适。
三、如何退婴儿的低烧?在退烧之前,需要注意我们不能完全控制婴儿发热时体内的温度。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婴儿舒适,并减轻他们的疼痛和不适感。
1.拍打水将温水倒在宝宝体温高的地方,如:脖子、手腕、远离心的婴儿胸部区域等等,再轻轻拍打3-4分钟,可以帮助舒缓宝宝的体温。
婴儿发烧降温五种方法

婴儿发烧降温五种方法
1. 使用冷毛巾:将一条湿毛巾放入冰箱中冷却一段时间,然后将冷毛巾轻轻敷在婴儿的额头、脖子和手腕等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2. 温水擦浴:用温水浸湿一块干净的毛巾或海绵,然后轻轻擦拭婴儿全身,尤其是腋下、脖子和大腿内侧等处,帮助散热降温。
3. 服用退烧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婴儿年龄和体重的退烧药物,按照剂量正确给婴儿服用,不要随意使用药物。
4. 适当增加婴儿饮水量:在婴儿喂奶或喂养的过程中,适当增加饮水量,帮助婴儿排汗和散热,以降低体温。
5.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帮助散热并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婴儿发烧怎么办 六个方法快速为宝宝降温(专业文档)

婴儿发烧怎么办六个方法快速为宝宝降温(专业文档)婴儿发烧非小事,发烧严重者可导致肝脏与脑神经受损,为免你病急乱投医,下面会有一些科学的治疗婴儿发烧的方法带给你。
治疗婴儿发烧的方法一、对症治疗一般来说,婴儿发烧多由感染、风湿、感冒、脑部神经受损或药物中毒等引起,所以你得寻找出婴儿发烧的病因,再对症下药,方能快速治愈孩子。
二、退烧治疗对于高烧不退的婴儿,家长必须立刻送院治疗,请医生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或静脉注射的方式治疗发烧。
三、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可以令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四、用退热贴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适合较小的幼儿使用。
五、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
六、中医治疗中医的针灸、推拿、外敷或内服药都可治疗婴幼儿发烧。
如何预防婴儿发烧增强免疫力很多家长会考虑通过药物如丙球等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其实,药物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但也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丙种球蛋白,可能会带来血源性的病毒感染。
减少跟病菌接触的机会在流感季节,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一些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这样会极大地减少患感冒的概率。
家里有人感冒时,注意戴好口罩,避免与孩子的亲密接触,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的通风换气。
此外,也要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外出归来和进食前,一定要清洁双手以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多吃营养丰富的绿色蔬菜和水果营养丰富的蔬菜、水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宝宝减少发烧疾病的出现,绿色蔬菜和水果可以让宝宝补充一定的水分,还可以让宝宝清凉泻火,水果和蔬菜可以让宝宝及时把身体里的堆积的垃圾及时的排出体外,让宝宝保持顺畅无忧的通便,还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帮助宝宝肠道的吸收,减少炎症的出现,这样宝宝就不容易出现发烧等疾病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发烧全攻略(图)
新浪育儿我有话说(104人参与)
宝宝生病爸爸妈妈着急,而发烧又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宝宝发烧的全攻略:
一、怎样判断宝宝发烧了?
孩子的体温易于波动。
小儿哭闹、吃奶、运动后等正常生理活动后,体温也会升高。
但一般不会升得太高,多为37.5℃~38.0℃之间。
这些原因导致的体温升高,在运动结束后会很快回复到正常水平。
也就是说,不能只根据体温作为确定异常的指标。
如果孩子出现怕冷,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浅而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且体温超过37.5℃定为发热,俗称发烧。
进一步划分为:
37.3℃~38℃为低度发热
38.1℃~39℃为中度发热
39.1℃~41℃为高热
超过41℃为超高热。
二、如何正确测量温度
平时提及的体温,指的是体表温度。
为能较准确反映体内温度,通常测量体表温度可通过外耳道测温;或通过腋窝测温。
当体温>38.5℃,就要给孩子降温。
而口腔内、肛门内温度更接近体内温度。
体内温度稍高于体表温度,所以口温或肛温超过39℃就要给孩子降温。
孩子发烧时,家长不要太纠结哪种体温计更加准确。
实际上,测量方式决定体温计的准确程度。
若测定腋温,腋窝必须形成封闭小空间,将体温表置于小空间内可获得准确体温。
若使用耳温计,探头必须将外耳道完全封闭,才能获得准确耳温。
肛温测定较准确是因为密闭性好,但不方便常规家中使用。
根据婴幼儿的特点,兼顾快速、准确、安全等因素,在家庭中最为简易的方式还是建议使用耳温枪式温度计。
测量前,家长轻轻向外拉直耳廓,将体温枪全部阻塞外耳道,再开启测量。
如果测量温度超过38.5℃,就要给孩子降温。
三、如何帮助孩子有效降温
1、退热原则:
退热原则——摘自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
2、宝宝发烧原因及危险性排行:
第一名感冒
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
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状不一,体温或高或低,多伴鼻塞流涕、喷嚏、轻咳、咽部充血。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但若照顾不当,并发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就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
危险指数:★★★★★(第5名)
第二名耳鼻喉发炎
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
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该疾病容易并发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
危险指数:★★★(第7名)
第三名玫瑰疹(幼儿急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
1岁前后的宝宝最容易得。
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家长不必担心。
危险指数:★★(第8名)
第四名打预防针
因施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
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
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家长要另外做判断。
危险指数:★(第9名)
第五名败血症
它是一种细菌侵蚀到血液中的疾病。
通常是近亲联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的结果。
有败血症的患者会有1/3几率合并脑膜炎,所以危险性排第二。
危险指数:★★★★★★★★(第2名)
第六名尿道感染
1岁以下男女宝宝是好发年龄。
女宝宝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宝宝则是膀胱输尿管回流所致。
除了容易发烧至38.5℃以上外,外观不易察觉。
因属细菌感染,所以就医通常给予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大约需要2周才可痊愈。
可能的合并症是肾功能受损和肾化脓。
危险指数:★★★★(第6名)
第七名脑炎、脑膜炎
6个月至3岁的宝宝是该病好发年龄。
最典型也最受威协的症状就是容易高烧至39℃以上。
而且伴随精神倦怠、眼神呆滞、食欲欠佳,甚至有抽筋现象出现。
尽快就医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检查方法是抽脊髓。
(由专业人士进行,是安全的医疗行为,家长不必担心。
)
脑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给予降脑压以及抗病毒的药物。
脑膜炎住院的患者则需要以抗生素来治疗,约需要2~3周才能痊愈。
因为会有侵害性的合并症,如听力、视力变差;智能不足;神经功能障碍(脑麻痹),甚至死亡,所以危险性排第一。
危险指数:★★★★★★★★★★(第1名)
第八名穿太多、发牙热、夏季热
这类原因所引起的发烧通常是短暂而无危险,但确是许多家长容易疏忽的。
只要宝宝活动力和精神状况均佳,食欲也不错,宝宝身体有发热现象,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内温度太高了,只要改善现况,通常就不会再有过热的问题了。
危险指数:无(第10名)
第九名肠胃炎合并脱水
分为细菌(沙门氏杆菌)感染和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两种。
症状有:呕吐、拉肚子、尿步、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发烧38.5℃以上(会合并脱水)。
此病一定要就医住院,需给予注射添加电解质的点滴,其排泄物也需要特别隔离。
状况轻微的3天可以痊愈,但通常7~14天才好。
危险指数:★★★★★★(第4名)
第十名川崎症
1岁~1岁半的宝宝是该病的危险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详。
症状颇多,例如持续多日高烧39℃~40℃以上;眼红;口唇有草莓舌、唇裂、手脚四肢肿;颈部淋巴肿;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会红肿等。
一定要住院治疗,医师会先进行心脏超声波检查(检查冠状动脉有无扩大),然后给予免疫球蛋白的治疗,通常需要10~14天才有可能痊愈。
愈后,四肢和肛门口周围会有脱皮的现象产生。
危险指数:★★★★★★★(第3名)
3、有效的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有效降温方式——摘自《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
物理降温:首先尽可能保证婴儿液体摄入。
再有在适当提高室温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穿盖利于皮肤散热。
并辅助物理降温,其中通过冰贴或冰袋,虽可感皮肤变凉,体内温度未必降低,因为变凉皮肤导致血管收缩,反而妨碍体内热量散出。
用温热毛巾敷身体、洗温水澡等致皮肤血管扩张,有利于体内热量散出。
药物降温:婴幼儿退热剂推荐使用含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退热时最好两种药物交替使用。
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次数,减少药物对BB的副作用。
另注射型退热药不比口服退热药效果好。
发烧时,给孩子打退热针,只是为了安抚焦急的家长。
静脉输液也是如此,本身不能缩短发热的时限。
四、发烧宝宝的食疗小食谱
宝宝发烧期间,适合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
1岁以内发烧宝宝食谱:
西瓜汁:如发烧时无呕吐、腹泻等症状,可以食用新鲜的西瓜汁,将西瓜去籽取瓤,榨汁,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及需要稀释代水频服。
代乳粉:如藕粉等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及需要稀释饮用。
绿豆汤: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便可。
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
1岁以上发烧宝宝食谱: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不但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食用。
牛奶米汤: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
牛奶米汤的制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去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
参考资料:《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母婴世界》、《母子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