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婴幼儿发烧及紧急治疗措施

合集下载

小儿发热的正确护理措施

小儿发热的正确护理措施

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大多是由于感冒引起,但有时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表现,因此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和咨询医生。

儿童常因感冒、流感、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耳部感染等疾病导致发热。

接种疫苗后,有时也会引起发热反应,但多数情况下是轻微的,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小儿的体温超过38.5℃或伴随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咳嗽等,请及时咨询医生,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

在小儿发热时,家长应保持冷静,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为小儿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观察体温正确观察和记录小儿的体温是发热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根据小儿的年龄和体质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每次测量后记录小儿的体温,包括测量时间和数值,及时进行比对,观察体温的变化趋势。

观察体温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观察小儿的其他症状,如是否有咳嗽、喉咙痛、食欲减退等,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能够对症下药。

医生建议使用退烧药,应按照医生的剂量和用药频率正确用药。

让小儿充足休息,避免过度活动,给予小儿安全、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恢复小儿身体的抵抗力。

如果小儿的发烧情况持续较高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确保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要根据小儿发热的程度、状态帮助其更好地度过发烧期,家长在护理过程中要每个隔半个小时左右监测小儿体温,保持耐心和细心,为小儿提供周到的护理和关怀。

在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时应及时咨询医生,避免滥用药物或延误治疗。

避免滥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尤其是在小儿发热的护理过程中。

滥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或产生其他健康风险。

小儿发热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使用退热药物。

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以免选择不当或超剂量。

不要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药物,以免造成药物相互作用或副作用增加。

如果医生开具了药物处方,要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和用药频率,切勿自行增减药量。

退热药物通常是用于短期缓解发热症状,不应长期连续使用,除非医生有特殊的指示。

使用药物时,要密切观察小儿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呼吸困难等,发现后及时告知医生。

婴幼儿发烧39度处理方法

婴幼儿发烧39度处理方法

婴幼儿发烧39度处理方法
当婴幼儿出现发烧的情况时,父母常常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其是当体温达到39度时,更是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

接下来,我将
为您介绍一些处理婴幼儿39度发烧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
照顾宝宝。

首先,当婴幼儿出现39度发烧时,家长不必过于惊慌。

应该首
先使用体温计测量婴幼儿的体温,确保温度准确。

如果体温测量正常,可以使用退烧贴或退烧药帮助降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
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的用药剂量给予婴幼儿服用,切忌
滥用药物。

其次,可以给婴幼儿进行温水擦浴。

用温水湿毛巾或海绵轻轻
擦拭宝宝的额头、手脚等部位,帮助宝宝散热,降低体温。

但是需
要注意的是水温不宜过高,以免造成烫伤。

另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打开窗户通风,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帮助宝宝呼吸畅通,有
利于退烧。

此外,给婴幼儿多喝水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发烧期间,宝宝的身体会大量流失水分,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可以给宝宝喝些温水、淡盐水或者果汁,但要避免给宝宝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最后,如果宝宝的发烧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确保宝宝能够尽快康复。

总之,处理婴幼儿39度发烧的方法主要包括测量体温、使用退烧贴或药物、温水擦浴、保持空气流通和补充水分等。

在处理过程中,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婴幼儿的健康。

婴幼儿反复发烧处理方法

婴幼儿反复发烧处理方法

婴幼儿反复发烧处理方法婴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中最为脆弱的阶段,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发烧的困扰。

当孩子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时,家长们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无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婴幼儿反复发烧的处理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宝宝的健康。

首先,当婴幼儿出现发烧时,家长们应该及时测量孩子的体温。

通常情况下,婴幼儿的正常体温范围在36.5℃-37.5℃之间。

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7.5℃,就属于发烧的情况。

在测量体温时,家长们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者红外线体温枪,将体温计放在孩子的腋下或者耳朵内侧,待体温计发出滴滴声时,即可得到准确的体温数据。

其次,当孩子出现发烧时,家长们应该及时给孩子降温。

最常见的降温方法是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在使用药物时,家长们应该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药方法来给孩子服用,切勿随意增减药量。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给孩子用温水擦浴或者冷敷的方式来降低体温。

但需要注意的是,冷敷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孩子受凉。

另外,当孩子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时,家长们应该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的发烧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随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等,就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及指导家长正确护理孩子。

最后,除了及时处理孩子的发烧情况外,家长们还应该平时注意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作息安排,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发烧的发生。

此外,家长们还应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定期通风换气,避免孩子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

总之,婴幼儿反复发烧是家长们比较头疼的问题,但只要家长们能够及时测量体温、合理降温、及时就医,以及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就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到广大家长,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儿快速退烧的方法

小儿快速退烧的方法

小儿快速退烧的方法
小儿发烧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小孩的抵抗力较弱,一旦发烧就容易
引起家长的焦虑。

正确的退烧方法可以帮助小儿快速恢复健康,下面介绍几种小儿快速退烧的方法。

首先,温水擦浴。

当小儿发烧时,可以用温水将小儿全身擦洗一遍,温水擦浴
可以帮助小儿散热,降低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擦浴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造成小儿受凉。

其次,物理降温。

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小儿的额头、腋下等部位,帮助小
儿降温。

但是要注意不要让冰袋或冷毛巾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皮肤受伤。

另外,适量饮水。

小儿发烧时会出现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脱水,因此需要给小
儿适量的温水或清水,帮助小儿补充水分,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有利于退烧。

此外,药物退烧。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给小儿口服退烧药物,但是要注意按
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正确使用药物,不可滥用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最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小儿发烧期间,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小儿
在闷热的环境中,有利于小儿散热,促进退烧。

总之,小儿发烧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正确的退烧方法可以帮助小儿快速
恢复健康。

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适量饮水、药物退烧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几种常见的小儿快速退烧的方法,但是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方法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希望家长们能够正确对待小儿发烧问题,科学合理的帮助小儿退烧,保障小儿的健康成长。

1岁宝宝发烧的最佳处理方法

1岁宝宝发烧的最佳处理方法

1岁宝宝发烧的最佳处理方法
宝宝是家庭的小太阳,但是当宝宝发烧的时候,家长们总是特
别担心。

一岁宝宝发烧时,家长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下面就让
我们来了解一下一岁宝宝发烧的最佳处理方法。

首先,当宝宝发烧时,家长们不要慌张,要保持冷静。

可以用
温度计测量宝宝的体温,如果体温超过了38.5摄氏度,就属于发烧了。

接下来,要给宝宝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调节室内温度,避免宝宝受凉。

其次,家长们可以给宝宝擦身体,可以用温水湿毛巾擦拭宝宝
的额头、腋下和大腿内侧等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同时,可以给宝
宝穿宽松透气的衣服,不要包裹过多,以免影响散热。

另外,家长们还可以给宝宝使用退烧药。

但是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给宝宝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不要随意
使用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最后,如果宝宝的发烧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家长
们一定要及时就医。

及时到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
治疗,不要延误了宝宝的病情。

总之,一岁宝宝发烧时,家长们要保持冷静,合理处理。

多喝水、调节室内温度、擦拭身体、穿着透气衣物、正确使用退烧药、及时就医是处理一岁宝宝发烧的最佳方法。

希望家长们能够根据以上方法,正确处理宝宝的发烧情况,让宝宝尽快康复。

婴儿发烧38度怎么办 婴儿发烧38度严重吗 婴儿发烧怎么办退烧快

婴儿发烧38度怎么办 婴儿发烧38度严重吗 婴儿发烧怎么办退烧快

婴儿发烧38度怎么办婴儿发烧38度严重吗婴儿发烧怎么办退烧快婴儿发烧38度的处理方法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

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

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去除。

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那么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

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病症。

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

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

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

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切不可因为发烧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药都一股脑用上。

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

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

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

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

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

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

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

又产生新的问题。

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婴幼儿发热的处理方法

婴幼儿发热的处理方法

婴幼儿发热的处理方法婴幼儿是家庭的小太阳,他们的健康是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

然而,婴幼儿时期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婴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婴幼儿发热的处理方法。

首先,当婴幼儿出现发热时,家长们不要慌张,要保持冷静。

可以使用体温计测量婴幼儿的体温,正常的体温范围在36.5℃-37.2℃之间。

如果体温超过37.5℃,就属于发热。

在测量体温时,要选择适合婴幼儿使用的体温计,如软头体温计,将体温计放入婴幼儿的腋窝下,保持3-5分钟后读数。

其次,要及时给婴幼儿解除发热的不适。

可以给婴幼儿穿轻薄、透气的衣物,保持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过高。

可以用温水擦拭婴幼儿的身体,帮助降低体温。

同时,家长们也可以给婴幼儿喝些温水,保持水分的补充,防止脱水。

另外,家长们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病情变化。

如果发现婴幼儿的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体温持续上升,伴随有其他症状,如呼吸急促、皮肤出现疹子等,就需要及时就医。

在家庭条件下,可以及时咨询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

最后,婴幼儿发热的处理方法中,家长们要避免盲目使用退热药物。

如果婴幼儿的发热情况不严重,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来处理,如温水擦浴、穿透气衣物等。

如果需要使用退热药物,要选择适合婴幼儿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来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婴幼儿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健康需要家长们的呵护和关爱。

在婴幼儿发热的处理过程中,家长们要保持冷静,正确处理,及时就医,切忌盲目使用药物。

希望家长们能够根据以上方法,正确处理婴幼儿发热的情况,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半夜内发烧急救措施

孩子半夜内发烧急救措施

孩子半夜内发烧急救措施发烧是孩子生病中比较常见的情况,而有时孩子在半夜时分突然发烧,家长难免会有一些手忙脚乱的情况。

这篇文章将为家长介绍孩子半夜内发烧的紧急处理方法,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检查孩子的体温当孩子在半夜内发烧时,父母应该首先用体温计检查孩子的体温。

如果孩子的体温在摄氏38度以上,则属于发烧状态。

给孩子降温孩子发烧后,一定要及时给孩子降温。

这里提供两种简单有效的降温方式。

冰敷将温水中的毛巾泡在冰水中,拧干毛巾后敷在孩子的额头部位,部位可以向后至头顶。

这样可以协助散热,使得孩子的体温有所下降。

药物降温在使用药物降温时,要注意药物的种类及服用方法。

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通过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使用泰诺或小儿退热贴等药物进行降温。

注意事项在孩子发烧的过程中,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将孩子铺在一层单薄的棉被上,不要用太厚的被子让孩子过热。

•吸氧管不要蒙在被子中,要将吸氧管放在周围的被子之外。

•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以免影响孩子的呼吸。

积极就医孩子在半夜内发烧,如果持续高烧,家长们应该积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在前往医院的途中,建议家长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正规的医院少失误,孩子的治疗更安全。

•注意孩子的保暖,避免在路上着凉导致病情加剧。

•在路上,尽量避免激烈运动,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结语孩子在半夜内发烧,对家长来说确实是一种比较紧急的情况。

家长们一定要冷静应对,采取上述的应对措施,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积极就医。

目前,这些措施都是相对简单且有效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相信这篇文章能够为家长们带去一些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发烧及紧急治疗措施婴幼儿发烧及紧急治疗措施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

肛温:38℃口温:37.8℃(耳温与口温相同)腋温:37.5℃背温:37.5℃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

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

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

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温度没超过38.5℃,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没有汗干烧的话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家长遇到孩子发热时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

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

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 2~3 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

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

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 2~3 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

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家长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 10 片,加水煮 5~10 分钟后给孩子喝,一天 2~3 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

同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吃其他肉类及蔬菜。

5.如果孩子白天体温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热,说明孩子发热是身体内寒重及亏虚引起的,这时仍要给孩子喝生姜红糖葱水,最好再配合艾叶水泡脚祛寒,而且可以让孩子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固元膏可以一天吃 2 次,一次小半勺,给孩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6.对于 2 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

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

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

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

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喝葱姜红糖水加按摩治疗发热时,要先喝葱姜红糖水,然后再按摩。

如果只是单给孩子按摩,按摩多了,孩子就容易气虚,这样孩子体内有寒,同时咳嗽再加上气虚,就会喘。

第二天的治疗非常关键,如果治好了,病情就不会再反弹,孩子也不会再发热了;但如果孩子体内的寒湿过重,还没祛干净,孩子会在下午以后又烧起来。

第二天孩子醒后,家长要观察孩子的舌苔及尿液情况,如果舌苔白色很淡,或尿液颜色加深发黄,就不要喝姜葱红糖水了,只喝红糖水或温开水就可以了。

饮食上一定要清淡,多吃稀饭、面条、肉汤等,不要吃上火的鱼、虾、羊肉、山药、红枣。

如果孩子不发热了,但精神不是太好、浑身没劲,可以给他煮鳝鱼汤或做红烧鳝鱼吃,让孩子多喝炖得很烂的肉汤、鸡汤,孩子的体力会很快恢复。

如果第二天舌苔仍发白,尿还是清的,但不发热或有低热,这时就不要加葱,只用生姜加红糖煮水给孩子喝就行了,一天喝2-3次,白天的饮食同样要清淡。

如果晚上孩子发热加重了,就加上葱。

一般经过两天的治疗,孩子都会退热好转,接下来的就需要家长细心的护理,给孩子吃的菜肉一定要烧烂,不要太油腻,不要让孩子吃油炸的食品、膨化食品和炒货,孩子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水分、及时换干净的衣服,不要再让孩子受凉了。

上面说的是家长可以自行处理的小儿发热,但是有些情况是必须送医院的。

孩子患感冒、发热后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送医院呢?1,发烧超过39℃2,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3,呼吸时有喉喘鸣声4,虚弱、呼吸增快(2 个月以下呼吸次数每分钟每分钟≥60 次, 2 个月至 1 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 次,1~4 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 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5,孩子呼吸困难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

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6,无法进食剧烈呕吐7,抽筋、头部僵硬、身上出现紫斑8,二个月以下之幼儿9,儿童本身患有严重疾病10,连续发烧二天以上婴儿发烧不会“烧坏脑子” 宝宝一发烧,父母亲之所以会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

分清低热中热和高热小儿发热时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所以如果孩子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最好是选择物理降温,如多饮水、温水、姜片擦浴。

当体温超过38.5℃以上时就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有 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脑损伤,也是某些癫痫的先兆表现,还可能导致其它危险。

因此,凡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儿,不妨在38 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如果要用退烧药,量一定要足,现在的退烧药安全范围很大的,超过正常用量的10倍也没有看到明显副作用。

“对乙酰氨基芬”的用量至少 10mg/kg,临床上经常看到家长担心副作用,就尽量给孩子少吃一点,有时量差一点点,效果就没有,但是剂量用足,降温效果就来了。

“布洛芬”(美林)的剂量位 8-10mg/kg。

有很多复方的制剂或者糖浆,需要家长细心研究一下具体的含量和浓度,换算一下,按体重算,不要按年龄算。

如果孩子对退热药一直不敏感的,还可以再增加 1/4 剂量。

退热药用过会大量出汗,一定要多补充水分。

退热药也是比较容易引起药物过敏的(另外 2 类是抗菌素和抗癫痫药),如果身上出现皮疹要十分警惕小心,严重的药物反应会非常严重,甚至威胁生命。

常见的小儿退热药扑热息痛化学名为“对乙酰氨基酚”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大于 2 个月的婴儿和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

它的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以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为特点。

扑热息痛偶有过敏反应,如皮疹,严重者可有发热和黏膜损伤,剂量过大会损害肝肾功能。

泰诺林主要成分为也是对乙酰氨基酚,但专为儿童设计了樱桃口味的滴剂和溶液,更易为患儿接受。

其中泰诺林幼儿退热滴剂适用于 0~3 岁幼儿,泰诺林儿童退热溶液适用于 2~11 岁儿童。

儿童百服咛为对乙酰氨基酚溶液,每毫升含对乙酰氨基酚 32 毫克,为澄清液体,具有芳香气,味甜。

百服咛咀嚼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 160 毫克,为桔黄色片剂,含在口中迅速溶解,口感好,幼儿乐于接受。

美林为布洛芬的混悬液,每毫升含布洛芬20毫克,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 6~8 小时,副作用小,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

美林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口服给药避免了传统的注射退热剂的弊病,带有水果味,口感极好,患儿乐于接受,具有安全、方便、痛苦少的优点。

退热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每次半粒到1粒,效果快速,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用量宁取少量,一日不超过 3 次,退热后停用。

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门,造成腹泻。

有过高热惊厥的宝宝可以在吃退烧药的同时服用保婴丹,可以预防高烧引起抽搐。

没有惊厥发作史的,也可以用保婴丹预防惊厥发作,经常有高热抽搐的情况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好。

惊厥发作时,家长要按压宝宝的人中(鼻唇沟中上三分之二处)用手指或筷子分开宝宝的上下牙齿,防止咬伤舌头。

立即送最近的医院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

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 36 摄氏度以下。

又产生新的问题。

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退烧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服用感冒药时的注意点1、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

2、服药期间多饮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3、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6、不要使用 APC(复方阿司匹林),因为 APC 有兴奋作用,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

同时这种药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不主张用这种药。

关于用不用抗生素,儿童绝大多数急性发热是由呼吸道问题引起的,其中以病毒性感冒最常见,理论上病毒性感冒不需要用抗生素,但是,由于国内空气质量和发达国家相差太多,在感冒后期,容易合并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尤其是5岁以内儿童。

但无论用什么药物,都要注意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如果孩子如果出现发热,还要注意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果同时有鼻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等,那么一般来说就是感冒,如果伴有咳嗽,在早期大多也是感冒的症状,儿童感冒发热的时间绝大多数在 3-5 天,少数特殊病毒感染,发热可以到 5-7 天(如疱疹性咽峡炎等),极端的可以到10天,感冒发热的头3天,不用太在意,注意控制高热就可以了,个人经验不需要用抗生素,发热超过5天,应该进一步诊断检查,以排除其他问题,很多儿科疾病在发热早期是诊断不出来的,病情的过程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诊断依据(如川崎病),所以在疾病早期着急也没有用感冒后期如果出现咳嗽加重,应该加用抗生素,发热初次就诊时,医生一般都会开抗生素,但其实绝大多数不需要马上用,可以根据医生对病情的诊断自己作出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