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3章 选区的基本操作)
公开课教案photoshop选区

课题:photoshop选区2009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授课课程:Photoshop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类型理论+实践学时数教学目标1、了解PHOTOSHOP的操作环境2、掌握基本的选取工作、选区的扩展、羽化以及改变图像或画布大小。
教学内容简单介绍如何使用Photoshop,让学生能做一些实例操作重点难点图像的常用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操作演示、上机练习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个性过程中的手段和途径]教学过程设计备注课题引入1、回顾复习2、对部分同学上交的“守住绿色”进行分析并演示操作。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一、实例制作——黑衣人样图:操作步骤:1、打开两张羽化素材以及最终效果图,对最终效果图进行CTRL+A,CTRL+C,CTRL+N,新建一张图片2、将夜景复制到新图3、用魔棒工具对黑衣人进行选取,进行反选(CTRL+SHIFT+I),对选取进行扩展(3-5个像素),对所选区域羽化(2-3个像素)4、将任务复制到新图,调整到合适位置和大小,最后保存二、实例制作——像框图像的移动复制样图:操作步骤:1、将画框复制到新图2、将山水画也复制到新图,并将该层移到画框层下方3、将画布大小进行修改4、利用选取工具对画框进行修改课堂练习水中倒影样图:操作步骤:1.打开房屋图片,ctrl+A,ctrl+C,新建一个文件,ctrl+V。
2.用“图像”-“画布大小”把画布的长度扩大成两倍。
3.按住alt键,移动房屋图像,即复制一份。
4.把复制好的图像垂直翻转成倒影状(编辑-变换-垂直翻转),再用ctrl+T把倒影图像的高度恰当的缩小。
5.用裁剪工具把多出的画布剪掉。
6.选中倒影图层,对它进行滤镜设置:“滤镜”-“扭曲”-“波纹”参数:波纹:90% ;中7.再选择“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为:1.6“滤镜”-“模糊”-“动感模糊”,角度:90距离:11“图像”-“调整”-“色阶”分别为:22、1、2558.涟漪效果:在倒影图中画一个椭圆形选区。
《photoshop 选区的操作与修改》 教学设计

《photoshop 选区的操作与修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七课的内容。
本节在这一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学习三种选区工具的应用,让学生学会根据图像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选区创建。
选区的创建是photoshop学习的基础,也为后面图像的修饰做好铺垫。
它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画图工具,了解一些简单的图像编辑和美化的知识。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Photoshop软件,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了Photoshop的界面组成和部分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通过学习创造自己的作品,这为学好Photoshop软件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创建选区。
2、理解不同选区工具选项栏参数的设置,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掌握移动、复制、改变选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具有移动、羽化、反选、取消和变换选区的操作能力,使学生能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建立选区的方法进行操作。
2、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与技能并能融会贯通,灵活的根据需要进行适当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选择合适的选区工具创建选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通过学生作品展评,让学生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作作品的乐趣,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的使用。
2、不同选区工具选项栏参数的设置。
教学难点:恰当选区工具的选择应用及其选项栏参数的设置。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演示,恰当的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等策略,实现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屏幕广播,给学生展示通过选区建立,图层组合制作出来的图片(老师和明星的合影、天安门前的照片等),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ps选区教案

选区的操作教学内容内容一:1.打开图像、新建图像、保存图像●ps的启动通过“开始菜单”或桌面快捷方式启动ps软件●ps的退出选择“文件”菜单下的退出命令或直接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文件的创建选择“文件”/“新建”命令。
在新建对话框中设置好自己要创建文件的参数,确定后即可。
如下图:注意文件大小的单位根据文件的用途设置分颜色模式也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式2.选框工具的使用(1)矩形选框工具●使用矩形选框工具的方法、设置矩形选区的羽化值●设置矩形选区的比例、设置固定尺寸的矩形选区(2)椭圆选框工具(3)单行选框工具、单列选框工具3.套索工具的使用(1)套索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2)磁性套索工具,注意:enter键、esc键、delete键的使用4.魔棒工具的使用内容二:选区的技巧1.使用工具属性栏调整选区。
2.使用菜单调整选区A、取消图像中选区有哪几种方法?按【Ctrl+D】快捷键、执行“选择/取消选择”菜单命令、在系统默认状态下用矩形或椭圆选框工具在图像窗口中点击一下等3种。
B、如何在图像中画一个边长为100像素、蓝色圆角正方形线框?将前景色设为蓝色,启用矩形选框工具,在工具选项栏中“样式”设为固定大小,宽度与高度均设为100像素,在图像窗口中点击一下,即绘制出边长为100像素的正方形选区。
执行“选择/修改/平滑”菜单命令,设置合适取样半径,即得圆角正方形选区。
再执行“编辑/描边”命令,均采用系统默认值,然后取消选择便可。
C、如何在图像建立一个象古铜币形状的外圆内方的选择区?先按【Shift】键,用椭圆选框工具画一正圆形选区,再改用矩形选框工具,按【Atl】键在圆内画一正方形选区,两者相减即得古铜币形状的外圆内方的选择区。
内容三:案例案例一:标志制作1.新建10*10厘米,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色彩模式为RGB的文件。
绘制右侧的图形。
2.在视图菜单中打开标尺(CTRL+R)、网格(CTRL+’)和参考线,用矩形选框工具绘制以参考线交点为中心的矩形,并填充红色。
选区的基本操作方法

选区的基本操作方法选区是计算机操作界面上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选区来进行文件复制、剪切、粘贴等操作,也可以通过选区来对某些区域进行格式调整等操作。
在不同的软件中,选区的操作方式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的操作方法大致相同。
下面我们将介绍选区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选区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选区的基本概念。
选区指的是我们通过鼠标拖拽或键盘组合按键等方式选中的某个区域。
选区可以是一个点、一条线、一个矩形或一个不规则形状,具体形状根据我们的选择而定。
在选区中,我们可以进行复制、剪切、粘贴、删除、调整格式等操作。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选区的相关术语。
首先是“起点”和“终点”,它们分别指的是我们开始拖拽鼠标或按压键盘组合键时选区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我们也可以通过单击鼠标或按下键盘的某个键来选择起点和终点。
另外还有“选定对象”和“未选定对象”等术语,它们指的是选区中被选中或不被选中的内容。
二、鼠标实现选区的基本操作方法我们可以使用鼠标实现选区的基本操作方法。
选区的起点和终点位置取决于我们的鼠标操作。
具体方法如下:1、选择矩形选区要选择一个矩形选区,我们可以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这样我们就会看到一个由虚线框围绕的矩形。
这个矩形就是我们的选区。
移动鼠标可以改变选区的大小和位置。
如果想要取消矩形选区,可以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键盘的“ESC”键。
2、选择任意形状选区要选择任意形状的选区,我们需要先单击鼠标左键,这样就可以选定选区的起点位置。
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在移动鼠标的同时尽可能地绕过、覆盖或包含要选择的对象。
完成后,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键盘上的“ESC”键即可。
3、按住键盘组合键选择选区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按住键盘上的组合键来实现选区的选择。
在Windows系统中,我们可以按住Shift键并使用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的光标键来移动选区并选择内容。
在Mac系统中,我们可以按住Shift+Command键,然后使用方向键来移动选区。
项目2海报设计- 教案

(2)蒙版的基本操作
小结
1.掌握蒙版的分类及功能;
2.理解蒙版的原理及功能;
3.掌握蒙版的编辑方法。
作业
案例4世界环境日—公益海报设计
1.根据案例步骤,完成“团队精神-企业文化海报设计”的制作。
2.参照案例步骤及参数,自己搜集素材、选定主题,仿照案例4海报设计效果,进行个性化创作。
任务2.4 图层的混合模式
任务2.5 了解图层样式
1.添加图层样式
2.图层样式效果
3.管理图层样式
小结
1. 通过案例了解画报设计的基本流程;了解各类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2. 掌握图层面板的各项功能,学会利用图层面板编辑图像。
3. 了解图形混合模式、图层样式,并能够灵活使用。
作业
案例2指尖艺术——商业海报设计
(1)创建矢量蒙版
3.图层蒙版
图层蒙版是通过蒙版中的灰度信息来控制图像的显示区域。在图层蒙版中,白色对应的图像是可见的,黑色会遮盖图像,灰色区域会使图像呈现一定程度的透明效果。基于以上原理,当我们想要隐藏图像的某些区域时,可以为它添加一个图层蒙版,然后利用“画笔工具”,在蒙版中将想要隐藏的区域涂黑即可;想让图像呈现半透明的效果,可以将图层蒙版相应的区域涂成灰色。
1. 画笔工具
2. 铅笔工具
3. 颜色替换工具
4. 混合器画笔工具
任务2.8 了解剪裁工具组
1. 裁剪工具
2. 透视裁剪工具
3. 切片工具和切片选择工具
4.
小结
1. 通过案例熟悉画报设计的流程;了解各类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2. 掌握画板的应用方法。
3. 了解画笔工具组、裁剪工具组中各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灵活使用。
2024年(完整版)Photoshop课程教案

2024/2/28
6
适用人群及学习建议
适用人群
对平面设计、摄影后期等领域感兴趣的学生、设计师、摄影师等。
学习建议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了解基本的图像处理概念;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动手尝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作品分享,互相学习进步 。
2024/2/28
7
02
基础操作与界面功能
色彩优化
通过色彩平衡、曲线等工具调 整照片整体色调,增强视觉冲
击力。
2024/2/28
光影调整
运用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层次 感和立体感,如添加光晕、渐 变映射等。
细节强化
使用锐化工具突出照片的细节 部分,使画面更加清晰。
创意合成
将不同风景元素进行合成,创 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意境。
28
案例三:创意合成海报设计
使图像产生各种扭曲变 形,如波浪、挤压、旋
转扭曲等。
锐化滤镜
增强图像边缘的对比度 ,使图像更加清晰,如 USM锐化、智能锐化等
。
23
风格化滤镜
使图像产生特殊的艺术 效果,如查找边缘、风
、浮雕等。
自定义滤镜制作流程
打开图像并选择滤镜库
在Photoshop中打开要处理的图像,然后选 择“滤镜”菜单下的“滤镜库”。
主题构思
确定海报的主题和风格,收集相关素 材。
背景设计
运用渐变、纹理等手法设计海报背景 ,营造氛围。
2024/2/28
元素组合与排版
将各种设计元素进行组合和排版,注 意层次感、对比度和视觉平衡。
文字处理与特效添加
设计海报标题、副标题等文字内容, 运用特效增强视觉冲击力。
29
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第3课 选区操作与通道【教案】

第一单元平面设计基础——Photoshop初步
第3课选区操作与通道【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流程】
拓展提高合作学习4.使用通道抠图:
1)展示功能
2)打开素材《荷花1.jpg》,使用通道完成对荷
花抠图的操作。
阅读课本17页和观看教学视频
【合作探究】
通过学案和视频完成操作
总结使用通道的步骤
组内交流分享
实践创作展示评价实践创作:打开《创作素材包》文件夹,利用已
有的素材图片,合成出一幅理想的照片。
素材根
据需要自由选择,图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抠图方式。
最终作品保存为”*.jpg”格式,名
称自拟。
教师巡视
教师评价作品
完成创作练习
小组交流,选出优秀作品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梳理总结思考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三、【教后反思】
本节课在魔棒工具的学习上,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容差和连续的作用,可以教师演示或让学生演示,使得学生能切身感受到其作用。
关于钢笔工具的使用,可能是本节课操作难度最大的知识点。
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反应出学生是否适应这一知识的自主学习,如果不适应,立刻改成教师演示讲解的方法,让学生跟着操作、理解、掌握。
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都是关于抠图的方法,实际运用哪种方法取决于图片的复杂程度,在最后一定要让学生会灵活判断应该运用哪种方式,这也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
四、【板书设计】。
photoshop选区的创建和编辑教案

photoshop选区的创建和编辑教案读者如何在Photoshop中创建和编辑选区。
步骤一:Photoshop中的选区工具Photoshop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图像编辑软件,在进行图像编辑的过程中,创建和编辑选区是至关重要的。
Photoshop提供了多种选区工具,包括矩形选框工具、椭圆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术棒工具等。
不同的工具适用于不同的选区创建需求。
步骤二:使用矩形选框工具矩形选框工具是Photoshop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选区工具之一。
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创建选区非常简单,只需按住鼠标拖曳即可。
1. 打开Photoshop并导入一张要编辑的图像。
2. 在工具栏中选择矩形选框工具(按键M)。
3. 在图像上按住鼠标左键,从一个角开始拖曳矩形选框,直到选择完整个区域。
4. 松开鼠标左键,完成选区创建。
步骤三:使用椭圆选框工具椭圆选框工具与矩形选框工具类似,但形状为椭圆。
它适用于创建圆形或椭圆形选区。
使用椭圆选框工具创建选区的过程与使用矩形选框工具类似。
1. 选择椭圆选框工具(按键M)。
2. 在图像上按住鼠标左键,从一个角开始拖曳椭圆选框,直到选择完整个区域。
3. 松开鼠标左键,完成选区创建。
步骤四:使用套索工具套索工具用于创建任意形状的选区,它包括套索、多边形套索和磁性套索子工具。
1. 选择套索工具(按键L)。
2. 在图像上点击鼠标左键,开始选区的创建。
按住鼠标左键并继续点击,沿着要选区的轮廓拖曳套索工具。
3. 当选区的轮廓闭合后,将套索工具连接到起点并松开鼠标左键,完成选区创建。
步骤五:使用魔术棒工具魔术棒工具用于选择颜色相似的区域。
1. 选择魔术棒工具(按键W)。
2. 在图像上点击鼠标左键,这将是选区的起点。
3. 调整魔术棒工具的容差值(tolerance),容差值越高,选取的颜色范围越广。
4. 继续点击其他颜色相似的区域,Photoshop将自动选择这些区域。
5. 调整选区的大小和位置。
步骤六:编辑选区创建选区后,可以对选区进行各种编辑操作,如裁剪、填充、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选区的基本操作【教学目的】:掌握基本的选取工作、选区的扩展、羽化以及改变图像或画布大小。
要求学生灵活的掌握选区的应用、掌握选区的调整。
学会在各种各样的图像下抠图及选框的调整。
【教学重点】:学会在各种各样的图像下抠图及选框的调整。
1、要求学生灵活的掌握选区的应用。
2、要求学生掌握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的使用。
3、要求学生能在不同复杂度的背景下抠出所需要的图案。
【教学内容】:介绍抠图工具和选框工具的使用,再用这些工具来制作实例,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教学方式】:案例教学。
关于选区:1、选区是封闭的区域,一旦选区建立,大部份操作只对选区范围内有效。
2、选区可以移动,在选区内按下鼠标拖动即可。
3、选区的运算方式指添加、减去、交叉等操作。
选区工具:[规则图形选择]1、椭圆选框工具矩形选框工具[不规则图形选择]2、魔棒工具掌握要点:容差的含义(颜色选取范围。
值越小,选取的颜色越接近,选取范围越小。
)魔棒适合使用在图案颜色层次不多的情况中。
容差:20容差:50 容差:1003 、套索工具:掌握要点:使用此工具可以创建出不规则的选择区域,但用此法选择的区域往往无法抠出图案的边界。
3、多边形套索工具:可用于勾画轮廓形状呈线条形的不规则的多边形选择区域。
4 、磁性套索工具:可用于边界线色彩明显的图案抠图。
此类选区可作逐步调节。
5、选择 --- 色彩范围。
6、路径案例1 绕案例2:花样年华案例羽化融图1:打开已经安装好的PS软件.导入两张图2.选取移动工具.把背景2直接拖入背景1:3.选取套索工具.这里我选择磁性套索.把人的大概形状套出来4.选择.羽化照片.像素设置305.再次选择.反选6.按“delete"间对图片进行删减效果.最后保存。
案例3:黑衣人效果图素材1 素材2[操作提示]1、打开两张素材。
2、用魔棒工具对黑衣人进行选取,进行反选(CTRL+SHIFT+I),对选取进行扩展(3-5个像素),对所选区域羽化(2-3个像素)。
4、将任务复制到另一个图,调整到合适位置和大小,最后保存。
羽化:可以在处理该区域时获得渐变晕开的柔和效果,羽化参数值越大,羽化效果越明显。
案例4:抠取鼠标案例5:金盘中的树叶案例6:塑案例7:停在树后的汽车案例8:顽案例9:弯弯的月亮案例10:立体感的产生球体圆柱体1圆柱体2 圆锥体[操作提示]绘制圆锥体和球体主要步骤:1、新建一个15厘米*12厘米的文件,RGB。
2、设置好背景从(K:70)到(K:10)渐变。
3、在新建一层上画一个矩形选框,填充渐变色为0%灰色(K:40)、25%白色、50%灰色(K:50)、75%灰色(K:70)和100%灰色(K:50)。
4、去除选择区域,选择菜单中的“编辑”-“变换”-“透视”命令。
5、再用椭圆和矩形框选择合适的区域。
6、再在新建一层一画一个正圆。
7、在正圆中填充好渐变色,0%白色、25%(K:15)、50%(K:40)、80%(K:70)、100%(K:50)。
圆柱体:在圆柱的上部画一个椭圆选区。
回到圆柱层,按键盘上的向下方向键,将选区向下移动。
选择矩形选框工具,按键盘上的shift键进行加选。
选择菜单命令“选择”--“反向”进行反选,然后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删除不需要的部分,完成圆柱体的制作。
如果你想得到一个空心体的圆筒,方法是:a.在层面板上使层2的椭圆浮动(选择--载入选区--确定),b.新建层3,c.进行相反方向的渐变,圆锥体1、建新层,命名:圆锥,画一个渐变的矩形,编辑--变换--透视。
2、点击右上方小方块平行移到中心,使左右两个方块在中心重叠。
3、在锥形的下方画一个椭圆选区。
4、在工具面板选择矩形工具,按Shift键进行加选.5、执行菜单命令“选择”--“反向”,然后按Delete键删除多余的部分.案例11:绘制一张光碟[操作提示]:最终效果:1,新建文件,CTRL+R打开标尺,将参考线定义到文件的中心位置.2,创建圆形选区,之后,新建图层1.3,填充灰色后,选择菜单中选"变换选区",将选区缩小.4,新建图层2,选择渐变工具,改变渐变类型.5,使用亮度/对比度,把图层的渐变色调亮一些.6,同样,选用变换选区,将多余的色彩删除.7,按CTRL键点击图层2,调出层2的轮廓选区,再新建层4,填充黑色.8,滤镜--杂色--添加杂色.9,滤镜--模糊--径向模糊10,将层4改为滤色图层模式11,最后将除背景层以外的图层全部合并,按CTRL点击光碟图层,调出光碟选区,新建图层,填充黑色.12,CTRL+T自由变换13,使用高斯模糊,和动感模糊滤镜,完成最终效果.案例12:利用选区进行图形绘制变换复制:就是对图形进行复制的同时实施了一定的变换。
注:自由变换【Ctrl】+【T】变换的同时复制【Ctrl】+【Alt】+【T】应用自由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Enter】再次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并建立一个副本【Ctrl】+【Shift】+【Alt】+【T】[操作提示]:新建一个图层,绘制一个花瓣,执行CTRL+ALT+T,点击参考点位置,并修改其位置,并输入角度值后,回车确认,再按回车键。
然后,执行CTRL+ALT+SHIFT+T,进行再次变换,一共执行你需要的数目(n)次,这样我们得到了一朵非常漂亮的花。
旋转人物案例12:为图片制作艺术的马赛克效果马赛克效果的图片,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使用Photoshop把普通图片做成马赛克效果,增加图片的艺术美感。
最终效果图1、首先选择几幅海边照片,把他们进行简单的组合。
2、接下来我们来制作图案,这里新建一大小为60×60的文件。
选择透明背景,使用铅笔工具在如下图虚线部分画上2条白边。
3、编辑>定义图案,确定一个图案名称,然后按确定保存。
4、现在回到之前做的图片中,新建立一个图层,将其位置放在最顶端。
使用油漆桶工具,选择图案,选中你之前保存的图案形状进行填充。
5、填充后,效果如下(你之前的图案被重复应用到图片中)。
6、你可以移动你的图案填充层,使其放在适合的位置。
7、这里进行移动调整。
9、位置调整后如下图:10、新建一图层。
11、选择魔术棒工具。
12、在图案图层上进行随意的点选。
13、在新建的图层中将这些选块填充为白色。
14、调整透明度到50%,即完成了一幅有意境的马赛克图像的制作。
案例13:制作适用于连续平铺的图案平铺:上下左右互相衔接。
有边界的叫“不连续平铺”无边界的叫“连续平铺”:为什么会产生连续平铺,因为图案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衔接得很好。
现在做连续平铺的图案。
示例一:菱形的图案。
新建120*120图像,白底,用黑白菱形渐变填充。
得到:将菱形移动到左侧,一半在外,一半在里。
再复制一层,将复制的菱形移动到右侧,也一半在外,一半在里。
定义图案(“编辑”/“定义图案”)。
定义好了关闭这个小图像。
再新建一个300*300的图像,用刚才做好的图案填充。
示例二:颜色平铺1、先画一个小的图像,然后定义为图案。
2、新建一个300*100的图像,把这个图案填充进去。
3、以上二例,都是水平单向填充,效果不是很好,最好的填充是四向全平铺图案。
示例三:菱形全平铺(四向)1、用渐变填充图层做一个小菱形。
2、复制四份,分别拖到上下左右,一半在外,一半在里。
3、定义图案,用图案填充到300*300的图像中,形成下面的四向平铺图像。
菱形是规则图形,很容易拖动,如果是小草、枫叶等不规则形状,就不能拖到准确位置,这时可用“滤镜”中的“位移”完成移动。
示例四:小草水平单向平铺1、新建60*60的白底图像,画3棵小草。
2、用“滤镜”/“其它”/“位移”,“水平”位移30(图像是60),再“折回”,使图像成为下面效果。
3、新建新图像,将图案填充进去。
示例五:枫叶四向平铺1、调整画笔,画出下列图像(150*150)。
2、用“移动”滤镜,水平、垂直都移动75。
3、定义图案,并填充到300*300的图像中。
示例六:人头四向平铺1、做40*40的小图片。
2、用“位移”滤镜(水平、垂直都是移动20)。
3、定义图案,用图案填充到新建的350*350图像中。
示例七:栅格、斜线、方格平铺1、做以下三种图案。
1*2像素,透明(放大16倍):3*3像素,透明:2、把它们定义为图案。
3、打开美女图,在图层上分别填充图案,效果是:案例制作心形背景图案巧用PS制作心形背景图案,这里说的巧其实是PS的图案填充功能,教程主要介绍的是填充之前定义图案的操作,希望朋友们能从这篇教程中学到东西。
我们先看看最终的效果图:Step1先将背景层填满桃红色,再运用工具箱/ 多边型工具/ 自订形状,选择爱心形状,分别於画面中绘制出三颗爱心,如图下。
Step2接下来,将背窘 睛先关闭,让画面呈现出透明背景,再分别拖出四条格线,左右二条请放置在爱心的尖角处,上下的部分,则会影响爱心的行距,完成后再选取工具箱/ 矩形选取范围,并沿著格线周围框选取起来,再执行功能表/ 编辑/ 定义图样,如下图。
※这裡要特别留意到,一定要设成透明图层,才便於日后再重覆使用。
Step3做完图样定义后,接下来再把刚所绘制爱心的图层眼睛关闭,分别将背景层眼睛开啟,与新建一个新图层。
Step4执行功能表/ 编辑/ 填满,将内容的位置选为图样,并选择刚所定义的图样,完成后再按下确定钮,看到了吗?画面被满满的爱心给充满了。
Step5接下来,柯在满满的爱心图层,再建立一个阴影的图层样式,这时候大家有发现到吗?因为刚所定义的是透明图样,因此现在可任何对这些爱心制作出一点特效,如范例中那爱心还有立体的感觉,就是运用这种方式实作出来的。
做完收工!PhotoShop选择工具使用技巧选择工具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处理一幅图片,自己小心翼翼的在某个边缘描绘,生怕失去了必须操作的部分,而又害怕选择了不想操作的部分,真的是费劲周折,可总有自己不小心失误的时候,怎么办?没有办法,重新选择了!现在,你可能已经认识到选择工具的重要性了。
为了让大家能掌握这个重要的工具,我将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拿来与大家分享。
为了适应图像制作的需要,PhotoShop为我们提供了三种选择工具:规则选择工具、不规则选择工具和魔术棒选择工具。
下面,我们将分别讲述它们的使用。
一、规则选择工具规则选择工具包括矩形选择工具、椭圆形选择工具、单行和单列选择工具,其快捷键为M,使用Shift+M可以在矩形选择工具和椭圆形选择工具中切换。
在该工具列的最后还有一个裁剪工具,它本身不属于选择工具,但是它可以将选择区以外的部分剔除,在这里仅仅简略说明。
其实规则选择工具使用非常简单,就是按照你的需要选择工具,然后在图像中勾勒就可以了。
我们仍然以实例来说明它的使用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