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岭南文化与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融合
雕塑中的雕刻技巧与工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发展

雕塑中的雕刻技巧与工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发展雕塑是一门古老而迷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雕刻和雕塑材料来表现艺术家的想法和情感。
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将讨论雕塑中的雕刻技巧以及传统与现代工艺的结合和发展。
一、传统雕塑的雕刻技巧在传统雕塑中,雕刻技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雕塑师采用各种工具和材料,通过刻划、削减和雕琢来实现对形象和纹理的表达。
其中,石雕、木雕和铜雕等是最为常见的传统雕刻技巧。
石雕作为雕刻的一种古老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和纪念碑等领域。
石雕艺术家使用锤子、凿子等工具,将石块中的多余部分去除,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和雕塑作品。
木雕是另一种重要的传统雕刻技巧,它将自然的木材转化为艺术品。
木雕艺术家利用刀具和雕刻刀等工具,将木块雕刻成各种形状,表达出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抽象概念的赞美和抒发。
铜雕是常见于宫殿和庙宇的传统雕塑形式。
铜雕艺术家通过铸造和锻造的方式,将铜材表现出各种细致而精确的雕刻纹样,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雕塑作品。
二、传统与现代工艺的结合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技术的创新,现代工艺逐渐融入到雕塑中,并与传统工艺相结合。
现代工艺的引入不仅拓宽了雕刻技巧的范围,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可能性。
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雕塑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艺术创作。
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将设计转化为数字模型,然后利用3D打印机将模型打印出来,艺术家可以实现更加复杂和精确的雕刻效果。
这种现代工艺的结合使得雕塑创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拓展了创作理念和审美。
此外,数字雕刻技术也成为了现代雕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雕刻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雕刻机械,将艺术家的设计直接转化为雕塑作品。
相比传统的手工雕刻,数字雕刻技术可以实现更多复杂和精细的纹理和结构,提高了创作的精度和效果。
三、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带来的影响传统与现代工艺的结合为雕塑带来了诸多影响。
首先,它使得雕塑创作的速度和效率得以提高,艺术家可以更快地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城市雕塑创作与城市文化的交融

3神州文学城市雕塑创作与城市文化的交融张晟瑜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 摘要:我国物质文明的不断提升,城市雕塑也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发展的成果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认可,但也有很多城市雕塑完全是蒙混过关。
为了城市雕塑创作过程中有一种正确的指导路径,就需要了解在城市雕塑创作过程中城市文化所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城市文化无非两种,一种是非物质文化,一种就是物质文化,这两种文化为城市雕塑的创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相关领域的艺术家应该从此基础上来进行雕塑的创作。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雕塑;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城市雕塑是公共环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现在了城市的各个地方,受到广大市民的赞赏,但是也有很多创作低劣的作品。
雕塑领域内的相关专家对这些作品提出严肃批评。
实际上城市文化很大程度上对城市雕塑的创作产生影响。
一、城市雕塑创作过程中物质文化的影响技术以及物质是物质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城市中的主要物质文化又分为雕塑制作和城市环境两部分。
(一)城市雕塑创作过程中城市环境的影响雕塑制作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在制作完成以后与城市的环境交融。
因此艺术家在制作雕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周边建筑以及是否能与自然环境相融。
这有这样的雕塑才能使得这些雕塑更像是城市整体的延伸,形成一种整体的空间感,不会让人们感觉是多余的点缀。
(二)城市雕塑创作过程中材料使用的影响雕塑制作水平的高低也收到雕塑制作材料的影响。
玻璃钢、黄岗岩、不锈钢等等都是现今雕塑领域常用的材料,这些材料本身适合进行雕塑,同时还具备多种优点,比如说耐潮湿、耐腐蚀、耐高温等等,这样就保证了雕塑作品能够保存更长的时间。
现今雕塑领域内的雕塑家在沿用传统雕塑材料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雕塑的新材料,进而创造出更多的优秀雕塑作品。
当前市场上的注入冰雕、沙雕等材料都是后续研究的新材料。
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未来雕塑制作时很有可能不依赖于材料,数字式雕塑有望呈现于世人面前,这种数字式雕塑主要是以电子声光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完成的,雕塑不以物质呈现,而是以3D 虚拟呈现的。
雕塑中的传统与现代融合

雕塑中的传统与现代融合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感。
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传统雕塑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成为一种新趋势,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思路和艺术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雕塑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并分析其对当代艺术的意义和影响。
一、传统与现代风格的结合传统雕塑注重对自然、人物、动物等对象的写实表达,追求形象的真实再现和艺术形式的优美和谐。
现代雕塑则更加强调对材料、技术和创作思维的创新和突破,更富有时代感和个性风格。
在这两种风格的基础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作由此诞生。
传统雕塑的材质多为石头、木材等天然材料,而现代雕塑的材质则更加多样化,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等新材料的运用。
传统与现代材质的结合为雕塑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大胆创新在材质运用上的尝试,使作品更富有时代感和观赏价值。
同时,传统和现代的形式语言也在融合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比如,在传统雕塑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装置艺术的元素,使作品更富有动感和互动性;或者通过采用现代的艺术表达方式,注入传统文化的符号与意象,使作品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内涵。
二、传统与现代主题的结合传统雕塑作品通常以传统文化和历史为主题,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现代雕塑则更加注重表达当代社会和个体的情感与思考。
在将传统和现代主题融合的创作中,艺术家通常尝试将传统主题表达方式与现代社会的现象相结合,以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例如,在雕塑作品中表达出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同时又结合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或者以传统戏剧人物为创作对象,通过现代材料和形式语言的运用,赋予其新的形象和内涵。
这种传统与现代主题的结合,既突出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又赋予了作品更广泛的观赏层面和文化内涵。
三、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对雕塑艺术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雕塑注重对形象的真实再现和表达,而现代雕塑更加注重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
雕塑与民间文化的融合传统艺术的当代诠释

雕塑与民间文化的融合传统艺术的当代诠释雕塑与民间文化的融合:传统艺术的当代诠释传统艺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精髓,它代表着历史与传承,是人们智慧和想象力的结晶。
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艺术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的机遇。
其中,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与民间文化的融合为传统艺术带来了全新的当代诠释。
一、雕塑的特质与表现方式雕塑是一门以雕刻、塑造或铸造实体形象为主的艺术形式。
它以立体形式的艺术品作为媒介,通过形象的塑造和表现去传递信息,引发观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雕塑的特质使其能够集中表达民间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同时为当代社会注入新的想象和创新。
二、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民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民智慧和感情的结晶,同时也是传统艺术的重要源泉。
民间文化包括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习俗、传统手工艺等,这些都是当地人们创造并传承的文化瑰宝。
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塑造具象形象来展现和诠释民间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三、雕塑与民间文化的融合雕塑与民间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创新与传承的结合,通过将传统的民间文化与现代的雕塑技法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例如,艺术家可以利用雕塑的形式和造型来再现民间故事中的经典人物和情节,赋予他们新的意义和诠释。
同时,雕塑还可以借助材质和构造的变化,来诠释民间故事中的象征和象征意义。
四、雕塑与民间文化的互动雕塑与民间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单向的传统表达,更是一种互动和交流的过程。
通过与民间文化相结合,雕塑艺术家可以赋予作品更多的故事性和互动性,激发观者的想象力和参与感。
例如,在雕塑作品中加入民间乐器的音响装置,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五、当代诠释的意义与价值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诠释和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雕塑与民间文化的融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重新认识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方式,使传统艺术更具现代性和生命力。
通过雕塑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当代社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挖掘和发展传统艺术的潜力。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语言与当代雕塑教学及创作的融合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语言与当代雕塑教学及创作的融合
中国古代雕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考古遗址中,经常可见到古代雕塑艺术的遗址和文物。
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体现了我国的文化特质,并且在当代雕塑教学和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代中国雕塑的特点是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情感,形态简练、形象生动、人物情感丰富,活泼自然。
同时,中国古代雕塑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蕴含了古代思想、宗教、文学等方面的内容,这种文化内涵远比雕塑的艺术形式更富有价值。
当代雕塑家可以借鉴古代雕塑的艺术语言,将古代雕塑中蕴含的情感和精神内涵融入现代雕塑中,以此来打造具有独特意义和内涵的现代雕塑作品。
在当代雕塑教学中,我们应该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融入新的教学形态和内容。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木雕、泥塑和皮雕等传统雕塑技艺,通过手工雕刻、模仿练习等方式来强化学生的技巧技能,同时,让学生了解古代雕塑的艺术语言,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此外,现代雕塑创作应该立足于当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注重创新,同时融合古代雕塑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语言。
例如,可以将古代文化元素和当代文化元素相结合,制作出具有现代意义和文化价值的雕塑作品,这样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满足当代人们对艺术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认知。
总之,中国古代雕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雕塑教学和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和发展,为我国的雕塑艺术事业做出更加出色的贡献。
浅析中国古代传统雕塑的精髓与现代雕塑创作的结合

浅析中国古代传统雕塑的精髓与现代雕塑创作的结合作者:吕静雯彭海波来源:《东方藏品》2018年第07期摘要:中国古代传统的宗教雕塑给后人所带来的价值不只是单纯的教徒膜拜,它同时给予我们现代年轻人学术研究的价值与心境的积累。
现代雕塑作为个体存在时,各自所需要的环境、灯光、疏密关系(空气感所带来的气场、张力)是不同的,我们从古代雕塑中汲取传统技法后如何将其融合成为自己创作当中的雕塑语言极其重要。
最后,传统雕塑所带来的匠心精神使我们所倡导的,平静下自己忙碌不安的内心,这样就不会导致我们怀着一颗浮躁的内心只去学习了古人为我们留下的传统文化的皮毛,而精髓的“那颗心”却绝代了。
关键词:中国古代传统雕塑作品陈列推陈出新古人的心境中国古代传统雕塑以其整体姿态、气韵生动而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现代研究的美学价值。
通过对石窟群的现场考察研究,使我对其产生以下三点感受:1、中国传统雕塑(宗教雕塑)对其处环境的相互烘托。
2、中国传统雕塑中线条的运用以及如何将其变成自己雕塑创作中的雕塑语言。
3、古人的心境。
1、中国传统雕塑(宗教雕塑)对其处环境的相互烘托。
首先,在对古代传统雕塑的图片欣赏以及实地考察中,我发现这些传统雕塑所呈现出的张力,以及其对所处氛围,空间的烘托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山西临汾的小西天中,一尊尊小佛像的有意的组合连接以及其中的装饰纹饰的点缀,环境的烘托方面都结合的毫无违和感,身处其中,仿佛真的置身于西天“极乐世界”的富丽堂皇中。
(可想而知又有多少人正在寻找信仰的人会因为此而去对佛教有所好感,而宗教雕塑也完成了它最初的夙愿。
)视线拉回到现今国内的大型雕塑展览上,这些展览在策展中或许对中国古代宗教雕塑的陈列方式加以借鉴运用,而不是博物馆式的将雕塑作品庄严地一一整齐排列,所呈现出的最终效果也许会更能展现出雕塑自身的美感。
雕塑作为作品陈列时,它们作为个体各自所需要的环境、灯光、疏密关系(空气感所带来的气场、张力)是不同的,而不是平均化、同质化的对待每件作品,在“艺术品陈列”方面,无产阶级的共同富裕目标是行不通的,我们不应该将作品当做雕塑大的类别而存在,而应将其看成各个有故事的小说人物,并将其用不同的笔墨,篇幅塑造出鲜明的人物性格。
浅谈岭南古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

浅谈岭南古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1. 引言1.1 岭南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岭南古建筑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展现出一种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气息。
这些建筑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优美的设计吸引着无数人驻足观赏。
其建筑形式多样,包括庙宇、园林、宅院等,每一处都透露着浓厚的岭南风情。
在这些古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岭南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精细的雕刻和瑰丽的装饰,每一处细节都充满着匠心和艺术感。
从屋檐上的飞檐翘角到门窗的木雕图案,都展现出匠人们的智慧和技艺。
这些建筑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岭南古建筑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其与自然的融合,建筑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周围环境的景观,呈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屋内的庭院、假山、水池等元素与建筑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幽静雅致的画面。
岭南古建筑之所以具有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其精致的工艺和优美的设计,更在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这些建筑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历史遗产的宝贵财富。
【内容结束】。
1.2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岭南古建筑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边缘化,岭南古建筑也面临着流失和破坏的危机。
正是在这种碰撞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正逐渐被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岭南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价值观的传递。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带来了许多思考和探讨。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如何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进行创新设计,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通过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地域文化在城市雕塑创作中的应用

地域文化在城市雕塑创作中的应用地域文化在城市雕塑创作中的应用摘要:雕塑作为一种载体,可以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环境中。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在城市雕塑创作中的应用案例,探讨地域文化对于城市雕塑创作的价值以及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一、引言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为城市增添艺术氛围,还能够传递地域文化和历史信息。
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与城市的地域特征相互依存,通过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雕塑创作中,可以增强城市文化自信,塑造城市的独特形象。
二、地域文化在城市雕塑创作中的应用案例1. 陶瓷文化在景德镇雕塑中的应用景德镇作为中国的瓷都,以陶瓷文化闻名于世。
在景德镇的城市雕塑创作中,常常可以看到以陶瓷为材料,以瓷器造型为主题的雕塑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景德镇独特的陶瓷工艺,还传递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2. 民族文化在西藏拉萨雕塑中的应用西藏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
在拉萨的城市雕塑创作中,常常可以看到以藏族传统服饰、建筑风格和宗教文化为主题的雕塑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西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还体现了西藏独特的地域特征。
3. 历史文化在意大利罗马雕塑中的应用罗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罗马的城市雕塑创作中,常常可以看到以古罗马建筑、雕塑和传统艺术为主题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罗马的历史底蕴,还向人们展示了古罗马的辉煌文明。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雕塑创作中的价值1. 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通过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雕塑创作中,可以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地方的历史和文化。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还能够增加人们对地方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2.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地域文化的融入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得城市雕塑不再是简单的装饰物,而成为一种能够反映城市特色和人民风情的文化符号。
这样的城市雕塑作品能够让人们更加亲近城市,增加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岭南文化与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融合黄振伟(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韶关521005)摘要: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
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兼有具象写实、抽象意象、超现实主义与观念性风格,并且注重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应将城市雕塑艺术与岭南文化融合,使之体现现代城市历史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岭南文化;城市雕塑艺术;艺术风格;融合路径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8)04-0090-03[收稿日期]2017-11-17[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粤北客家宗祠雕刻艺术传承与开发”(GD14DL11)[作者简介]黄振伟(1974-),男,广西南宁人,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雕塑艺术。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2018年4月Apr.2018Vol.39No.4优秀的城市雕塑代表一座城市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标志[1]。
岭南文化是岭南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
在岭南地区的城市雕塑艺术融入岭南文化,体现了现代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岭南地区的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由此可见,现代城市雕塑艺术融合区域文化是未来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趋势。
一、岭南文化内涵岭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岭南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的结晶。
岭南文化按照文化来源其由固有的本土文化、南迁的中原文化和舶来的域外文化三部分组成,按照地域其由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个部分组成。
广东文化又由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州文化三部分组成,是岭南文化的主体。
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对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持续不断进行吸取和融汇,经过多种文化思潮交错,并不断进行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孕育出不同风格的思想流派,它既有雅文化、精英文化、市井文化,又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逐渐形成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务实性、多元性等六大基本特征[2]。
二、珠三角城市雕塑的艺术风格(一)现代城市雕塑具象写实风格珠三角城市是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最为密切的地方,也最具现代性。
珠三角城市雕塑写实风格真实体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表达了当代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理想,增强了城市雕塑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比如城市雕塑《深圳人的一天》是深圳特区的一系列有代表性城市雕塑,真实再现了来自世界各地在深圳谋生、奋斗和创业的人的辛酸和喜悦,体现了深圳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特点。
(二)现代城市雕塑抽象意象风格现代城市雕塑设计重意境表达,意重于形。
城市雕塑运用抽象艺术,标志着艺术进入现代化和时尚化,为现代城市雕塑增加了新的审美情趣。
如位于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场的第六届全运会主题雕塑《夺》是现代著名的城市抽象雕塑的代表,雕塑创作大胆简炼,由几个几何体块组合构成,在以气势恢宏的天河体育中心为背景的衬托下,雕塑显得格外醒目,富有运动气息,充满现代感,提升了城市的90艺术品味,增添了整个运动场所的艺术氛围。
(三)现代城市雕塑的超现实风格与观念性风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雕塑呈现出设计风格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要。
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出现,使城市雕塑风格呈现出超现实的表达形式,展示了人类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珠三角城市处于我国经济、信息发展的前沿地带,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促进着现代城市雕塑的超现实风格的发展。
三、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对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现代城市雕塑非常注重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传承区域民族文化、展现城市特色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
优秀的城市雕塑,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诉说着区域文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它是这座城市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的独特印记,也是这座城市区域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形象符号。
广州的雕塑公园就是一部展现广州古城历史文化的“绿色史书”,公园内的雕塑作品都是岭南文化的缩影,弘扬了传统的岭南文化,提升了广州城市的文化品位,展现了广州人务实包容、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
位于雕塑正门的大型雕塑群《华夏柱》,这一组作品由五根高度不等的巨大花岗石柱组成,旁边低矮的浮雕墙与巨大花岗石柱形成强烈对比,衬托出石柱的高大挺拔,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岁月。
五根巨大花岗岩的华夏柱上都雕刻着华夏五千年文化之精华,寓意是羊城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铁门巨大而又沉重,石栏错落而又严谨,在重达50吨的巨石上雕刻着“广州雕塑公园”,烘托了华夏柱的气势恢宏、内涵丰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成为公园的一个重要标志。
公园内的雕塑作品《海天》,塑造的是一个坐着的人、仰面向后、张开双臂,人体的胸腔被掏空。
作品创意为:“人在海天之间,是多么的渺小,而又是多么的伟大;敝开你的胸怀,包涵整个世界。
”(作品说明词)结合作品说明来理解,令人惊奇、耐人寻味,作品表明广东人民的思想情怀,强调岭南人民的宽广胸怀和包容精神。
同时也表明了广州人思想开放,性格包容,作品深刻体现了广州人的精神内涵。
四、岭南文化融合于城市雕塑艺术的路径与方法(一)现代城市雕塑艺术融合岭南文化的路径1.在建设市民广场中融合岭南文化市民广场是市民游憩、休闲、娱乐、享受现代幸福生活的开放性活动场所。
在市民广场建设中融合区域特色文化,既可以展示区域特色文化,又可以宣传区域特色文化,不失为现代城市雕塑艺术融合区域特色文化的好路径。
比如深圳市民广场就是一个现代城市雕塑艺术与岭南文化融合的典型案例。
深圳市民广场融合了岭南的现代生态文化、建筑文化,又具有现代深圳的特点,极具代表性。
深圳市民广场是深圳市中心区域最重要的城市活动空间,也是深圳最主要景观环境工程之一,整个景观环境就是一个大型的景观雕塑,在绿地与广场中轴线之间,有两个大型的生态集水洼地,里面生长着荷花等植物,体现了岭南现代城市的生态文化。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深圳“第一屋顶”和两座擎天巨柱,两座塔楼外墙分别是黄色和红色。
屋顶颜色是蓝色,象征着天空,屋顶造型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如大鹏展翅,气势宏伟,有凌空欲飞的飘逸感,其造型刚柔相济,收放自如,形态极为舒展,令人叹为观止,象征着展翅腾飞的深圳速度,也体现了岭南现代城市的建筑文化。
广场中那些点缀景观的写实性与抽象性雕塑无一不是体现岭南文化特点的代表。
2.在改造历史题材景观中融合岭南文化在漫长的区域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杰出的历史人物,流传着动人的历史故事。
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可以改造历史题材景观,让后人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激励后人发愤图强,弘扬历史文化。
比如韶关市在重建、扩建韶关风采楼时不但融合了韶关的历史文化,还展示了韶关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纪念北宋名臣余靖(余靖是继张九龄后韶关又一显赫的朝廷重臣),公元1497年建立的风采楼,原是砖木结构, 1934年以水泥钢筋混凝土结构重建。
1999年韶关市政拆掉风采楼周边的残旧民房,建筑花坛和副楼,设置余靖塑像,竖起两面石碑石刻,介绍余靖生平和年谱。
之后相继建成“余忠襄公祠”、风采小广场和余靖纪念馆,形成一个文化教育基地,展示了韶关历史文化底蕴,使风采楼成为韶关的品牌旅游景点。
91(二)地域文化特征注入城市雕塑创作的方法1.在实现形式方面,城市雕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雕塑形态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造型语言,注入特有的人文气息,融入地域文化符号元素,体现地域民俗文化特色,使雕塑具有抽象性、区域性和民族性。
2.在主题定位方面,城市雕塑家应当挖掘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可以选择当地历史名人、历史事件、著名物产为雕塑主题,主题选择应精益求精,赋予时代精神内涵,表现强烈时代气息,使城市雕塑独具鲜明个性和精神内涵。
3.在雕塑与环境关系方面,现代城市雕塑与周边人文环境、建筑环境要协调一致,雕塑内蕴要在色彩、体量、造型、功能等方面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使城市雕塑成为这座城市的“城市名片”和“城市印象”。
4.在注入地域人文精神方面,城市雕塑在塑造理念、塑造手法上,既要饱含东方智慧体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又要凝聚艺术神韵体现地方风格和人文精神,应该更多地承载城市的独特地域文化,充满城市独特的发展历史和人文精神,成为地域文化特征的象征,让人们感悟到城市的文化精神灵魂。
五、结语现代城市雕塑创作要融入地域文化,在实现形式、主题定位、雕塑与环境关系等方面都要注入地域人文精神,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塑造城市形象,使现代城市雕塑释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1]汝信.中国雕塑艺术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333-334.[2]周军.弘扬岭南文化———谈广州西关城市建设[J].规划师,2004(3):58-60.On the Fusion Path of Urban Sculpture Art and Lingnan CultureHUANG Zhen-wei(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5120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Lingnan culture and the new features of contemporary Lingnan culture,which also counbines wiht the artistic style of modern urban sculpture and it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local culture.At the same time,the study of Lingnan culture combines the path of urban sculpture ar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way of fusion of urban sculpture art and regional culture.Key words:Lingnan culture;urban sculpture art;artistic style;fusion path(责任编辑:廖筱萍)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