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精心编制)
地域文化(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版(1)

作业1一、填空题1、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2、广府、古越人3、四4、茶楼5、客家6、两晋7、福佬8、五指山区9、西瓯、骆越 10、四月八二、选择题BACAB DADBB三、论述题1、岭南的三大民系是如何形成的?其各有什么特点?答: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中原人陆续南迁入粤,其中有将领、士卒、商贾、赘婿、和谪徙罪人及平民百姓。
西汉初,真定人赵佗乘中原战乱,自立为南越武王,守卫岭南。
由于中原人与越人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
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之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仪。
(见《后汉书南蛮传》)这说明中原文化自秦汉开始,全面浸润五岭地区百越族群的原始文化,以双向交融并经历自身发展与嬗变过程,在这一嬗变过程中,部分越人外迁,或融入另一个族体,或蜕化为另一个新的族群,而由北方迁入的中原人与岭南越人相交融逐渐形成了广府、客家、福佬三个民系,这三个民系都是属于汉民族的分支。
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
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
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客家民系的特点是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
喜爱唱山歌。
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
他们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
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
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福老民系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富于冒险开拓的精神,博采众长。
但有急功近利,行为短期化的弱点。
潮州人喜爱喝工夫茶,听典雅富丽的潮剧。
潮绣绣工精美传神,工艺品、潮州小食等表现潮州人精巧的手工。
2、岭南民俗中既有中原传统的东西,也有百越古族的遗风,还充满洋味,形成这种奇异特色的原因是什么?答: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长期以来,南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
《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doc

《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2、广府、古越3、四4、茶楼5、客家6、西晋7、福佬 &五指山区、骆越9、西瓯、骆越10、四月初八二、选择题1、B2、A3、C4、A5、B6、D7、A8、D9、B 10、B三、简答题1、简述广府民系的特点。
(8分)答: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來的新事物,又善丁•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
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
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2、简述客家民系特点答:客家民系的特点: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
喜爱唱山歌。
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徳。
他们尊师亜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
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
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3、简述岭南民俗有哪些主要特色。
答: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來,主要有三:(1) 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中西撞击的火花。
古老的主产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人从屮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口常生活、饮食、服饰、人际交往等方面,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构成了峙南民俗的显著特色。
(2) 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
那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
“耍童歌”也是这样,“游花街”更是这样,那轻快活泼的调子,就彖花街上播放的广东音乐一样清新明秀,轻微淡远,在人们而前展示一幅明媚阳光沐浴着春天万物的而卷,使人轻松舒坦,乂催人奋发,这正是岭南民俗的主旋律。
(3) 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
春节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以物结缘,以花传情,送花祝愿等,都带有浓亜的人情味。
广州的茶楼,少其说是饮食天堂, 还不如说是人情交往的大观园。
4、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主要袭现在哪些方面?答:(1)文化背景的位差。
(2) 文化交融方式的位差。
岭南民间文化形成性考核册

2011秋《岭南民间文化》作业1一、填空题1、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2、广府、古越3、四4、茶楼5、客家6、西晋7、福佬8、五指山区、骆越9、西瓯、骆越10、四月初八二、选择题1、 B2、 A3、 C4、 A5、 B6、 D7、 A8、 D9、 B 10、B三、简答题1、岭南的三大民系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什么特点?岭南在历史的发展和交融中,逐渐形成为三大民系。
三大民系是指广东汉民族中的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它们有着不同的方言和习俗。
其形成有着历史的原因。
广府民系的形成。
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它是由古越人和历代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历史上中原人入粤较大规模的有四次,第一次是秦朝时发卒50万戍五岭;第二次是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九郡;第三次是北宋时高宗仓皇南逃,部分中原人随隆佑太后散落珠江三角洲;第四次是南宋末年皇室南逃,大批将士及庶民随帝南下,流散于珠江三角洲一带。
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他们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还有粤中、粤西的一些县市,所操语言为汉语粤方言,属壮侗语族,这是以古越族语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一种方言。
客家民系的形成。
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也有一部分是黄河流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群落,他们先后经过三次大搬迁,才到粤、闽、赣山区的三角地带落籍。
客家人开始是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不与土著居民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
后来与当地的土著畲族部落融合,构成了客家民系。
福佬民系的形成。
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洲、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
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的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
三大民系的特点。
广府民系的特点: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指群体心态和性格特征,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
[绩效考核]岭南文化电大形成性考核册
![[绩效考核]岭南文化电大形成性考核册](https://img.taocdn.com/s3/m/1e1251c16bec0975f465e2a0.png)
(绩效考核)岭南文化电大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壹、填空题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当下居住于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于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壹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俩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1、年初壹“行大运”是B 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4、汉语粤方言是壹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
A黄土文化B中原文化C汉唐文化D西域文化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
A盘瓠B盘石C 赵佗D刘三妹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系B客家民系C福佬民系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
A耍花灯B耍歌堂C迎新娘D满月三、论述题1、岭南的三大民系是如何形成的?其各有什么特点?答: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
秦始皇统壹全国后,中原人陆续南迁入粤,其中有将领、士卒、商贾、赘婿、和谪徙罪人及平民百姓。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形成性考核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任务一一、单项选择15 、追求精细化的生活方式是()的文化特点之一。
A、广府民系B、潮汕民系C、客家民系参考答案:B7 、文白异读是()的特色。
A、潮汕话B、客家话C、广府话D、壮侗语系参考答案:A5 、把普通话的“冰淇淋”说成“雪糕”,这是()。
A、广府方言的说法B、潮汕方言的说法C、客家方言的说法D、雷州话的说法参考答案:A9 、把普通话的“方便”说成“荒便”,把普通话的“飞机”说成“灰机”,这是()。
A、广府方言的说法B、潮汕方言的说法C、客家方言的说法D、雷州话的说法参考答案:B3 、粤西的雷州话和中山的隆都话(或叫“村话”)是属于()。
A、粤方言B、闽南方言C、客家方言D、ABC都不是参考答案:B17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赞美岭南诗句的作者是()。
A、苏东坡B、韩愈C、梁启超D、黄遵宪参考答案:A8 、过去,称为“广州湾”的地方是()。
A、江门B、阳江C、湛江D、雷州参考答案:C18 、从()开始,广州就是对外贸易的中心。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参考答案:C10 、在广东地区,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是()。
A、客家人B、广府人C、潮汕人D、雷州人参考答案:C11 、广府民系使用的是()。
A、粤方言B、闽南方言C、广州方言D、南越方言参考答案:A4 、在宋代移民潮中,()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
A、南雄珠玑巷B、广州西来初地C、肇庆封开县D、广信县参考答案:A6 、“桑基鱼塘”是()独有的农业经济形式。
A、潮汕平原B、珠江三角洲C、客家山区D、雷州半岛参考答案:B2 、()是广府人与其地方人相比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
A、平民意识B、经商意识C、贵族意识D、农民意识参考答案:A20 、闽人大量移居潮汕地区,始于()。
A、唐朝B、北宋前期C、北宋后期D、元后期参考答案:C13 、“工夫茶”是()一件讲究的茶事活动。
A、广府人B、潮汕人。
《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答案

《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答案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答案一、填空题1、岭南东部汉族的“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以及福佬民系。
2、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其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
3、广东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黎、壮以及畲三个民族。
4、最早记载“疍民”的典籍是晋代的《华阳囯志》5、光孝寺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
6、广州第一间茶楼诞生在十三行街,号为“三元里”7、俗话说的广东三件宝,主要是指陈皮、老姜以及禾秆草8、“极胜楼台光郭北;几番觞咏集名园’门联中暗示出广州一著名酒家,即“北园酒家”9、西关大屋一般设置三重门即矮脚掉扇门、趟拢、硬木大门10、广东民间娱乐圈的色相主要包括春色、秋色火色(夜色)水色、飘色、马色、灯色等几个主要方面。
11、玉皇大帝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神,又称为天皇、天帝或上帝,其统管天地人三届,诞辰为正月初九。
12、广东人讲话注重意头,不吉利的话不说,例如把猪舌头叫做“猪脷”、猪肝叫做“猪润”。
13、悦城龙母祖庙在圣迹迷信上主要表现为摸龙床、饮圣水、爱青蛇、吃金猪等方面。
14、雷出万物出,雷入万物入,入然除弊,出然其利”故古代雷州先民敬仰雷神。
15、我国古人创造的四象体系主要所括:青龙、白虎、朱雀、以及玄虎二、名词解释1、福佬民系答: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2、蛋民答:“蛋民”既是水上民居。
由于没有固定的地域居所,其以为家室的舟榵漂泊不定,分布又相当广泛,体质特征与珠江口各县水网地段的陆上居民相似,其群体内通用语言为广州方言,虽然语音上有所变异,但未发现有属于其他语系语族的特殊要素,所以解放后没有被认定为一个“民族”。
3、粤俗好歌答:广东人在喜庆时候用于欢迎来宾的歌曲,种类有:送花歌、山歌......等等都可称为“粤俗好歌”。
4、粤菜: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海南菜四大菜系,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地域文(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

地域文化(岭南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2、广府、古越3、四4、茶楼5、客家6、西晋7、福佬8、五指山区、骆越9、西瓯、骆越10、四月初八二、选择题1、B2、A3、C4、A5、B6、D7、A8、D9、 B 10、B三、论述题1、岭南三大民系是如何形成的?其各有什么特点?。
答:形成的原因是: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历代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历史上中原移民入粤较大规模的有四次,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
广府民系由于珠三角一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水系纷繁,作物丰茂,为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构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又有得天独厚的贸易大港广州作依托,所以在两宋时代,珠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南宋时已成为岭南著名的粮食产区和经济作物基地,明代后期已开始向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客家民系,开始他们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上不与土著居民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多次迁徙和重建家园的劳动,培养了他们刻苦耐劳的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后与当地土著畲族部分融合,构成了客家民系。
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
特点见导学P82、岭南民俗中既有中原传统的东西,也有百越古族的遗风,还充满洋味,形成这种奇异特色的原因的什么?(参考导学P13)四、理解题1、你对岭南发展史上的哪位:“名人“最有兴趣?请简述其生平及贡献。
(自己发挥,可写康有为、孙中山等)2、根据自己所属的民系,讲讲本民系的方言特点,其语言特点与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要求:举5个例子说明。
可作以下参考:(1)广州话保留了很大古汉语成分,多用单音节词,而普通话则多用双音节词,如:耳朵—耳。
(2)同是双音节词,广州话与普通话的词序相反,如:公鸡—鸡公(3)广东话吸收了不少外来语作为新词,如:客车—巴士;小汽车—的士(4)广州人喜欢吉祥、如意,所以广州话不喜欢用不雅的词语,如:干杯—饮胜;苦瓜—凉瓜;鸡脚—凤爪(5)保留一些怀旧的生活用语:喝茶—饮茶;发工资—出粮(6)保留大量古词语和特殊的方言词语:什么—乜嘢;他—佢;对—啱地域文化(岭南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2一、填空题1、谷精2、海珠石传说3、惠能4、色空5、尊重舅舅6、新兴县集成镇国恩寺;南华寺7、浴佛8、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9、舆地纪胜10、诗谜二、选择题1、 C2、 B3、 D4、 A5、 D6、 A7、 C8、 D9、 C 10、A三、简答题1、在潮汕地区,猜谜有一种独特的规程,请简述这一规程。
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精心编制)

《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1、年初一“行大运”是(B)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
A黄土文化B中原文化C汉唐文化D西域文化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
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系B客家民系C福佬民系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
A耍花灯B耍歌堂C迎新娘D满月酒三、论述题1.岭南三大民系是如何形成的?其各有什么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1、年初一“行大运”是(B)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
A黄土文化B中原文化C汉唐文化D西域文化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
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系B客家民系C福佬民系D 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
A耍花灯B耍歌堂C迎新娘D满月酒三、论述题1.岭南三大民系是如何形成的?其各有什么特点?。
答:形成的原因是: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历代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历史上中原移民入粤较大规模的有四次,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
广府民系由于珠三角一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水系纷繁,作物丰茂,为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构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又有得天独厚的贸易大港广州作依托,所以在两宋时代,珠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南宋时已成为岭南著名的粮食产区和经济作物基地,明代后期已开始向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客家民系,开始他们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上不与土著居民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多次迁徙和重建家园的劳动,培养了他们刻苦耐劳的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后与当地土著畲族部分融合,构成了客家民系。
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
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
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
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客家民系的特点是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
喜爱唱山歌。
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
他们尊师重教,崇尚1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
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
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福老民系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富于冒险开拓的精神,博采众长。
但有急功近利,行为短期化的弱点。
潮州人喜爱喝工夫茶,听典雅富丽的潮剧。
潮绣绣工精美传神,工艺品、潮州小食等表现潮州人精巧的手工。
2.岭南民俗既有中原传统的东西,也有百越古族的遗风,还充满洋味,形成这种奇异特色的原因是什么?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长期以来,南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
所以这个区域相对独立地发展了百越独特的文化。
唐代开元年间,张九龄主持扩建大庾岭新道,使其成为连同岭南岭北的主要通道。
“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进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
”历史上历次汉人的大举南迁,不仅加快了岭南的开发,并以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影响了越族人。
同时,历代流人贬官的流放,对提高岭南各地文化素质与文化水平,或多或少出过力,唐代流贬广东有史可考者,流人将近300,降官近200。
其中名人士大夫更起到促进的作用,如刘禹锡、寇准、秦观、汤显祖、柳宗元、韩愈等。
因此,中原文化对岭南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早开放的港口,海上对外贸易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商品经济和商品意识。
明代至清中期,是古代岭南最繁荣的时期,广州长时间成为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
清代时珠江商贸航运更加繁忙。
康熙帝二十四年,在广州建立粤海关和在十三行建立洋行制度,乾隆帝年间开始,准许外国人在十三行一带开设“夷馆”,方便经商和生活居住。
所以,岭南是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
综上,岭南民俗中既有中原传统的东西,也有百越古族的遗风,而且某些开放较早的地区洋味较重。
四、理解题1.你对岭南发展史上的哪位“名人”最有兴趣?请简述其生平及贡献;(自由发挥,百度一下)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
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
(1)在政治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
(2)在军事上,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对号称“带甲百万有余”的军队实行有效指挥和控制。
(3)在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4)在文化上,首先是汉文字的使用,《粤记》说“广东之文始尉佗”,出土文物发现不少汉字。
百越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越舞和汉式舞。
还有编钟、铜乐器和各式饰画、壁画等。
(5)在民族政策上,赵佗实行“和辑百越” 的政策,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促进融合和社会和睦发展。
从大量的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说明,南越国是岭南文明的奠基时期,赵佗创建南越国使岭南社会经济实现飞跃式的跨越发展,使岭南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的分散的部落统治,一跃跨入封建社会的有序发展,为今后的历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根据自己所属的民系,讲讲本民系的方言特点,其语言特点与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要求:举5个例子说明。
可作以下参考:(1)广州话保留了很大古汉语成分,多用单音节词,而普通话则多用双音节词,如:耳朵—耳。
(2)同是双音节词,广州话与普通话的词序相反,如:公鸡—鸡公(3)广东话吸收了不少外来语作为新词,如:客车—巴士;小汽车—的士(4)广州人喜欢吉祥、如意,所以广州话不喜欢用不雅的词语,如:干杯—饮胜;苦瓜—凉瓜;鸡脚—凤爪(5)保留一些怀旧的生活用语:喝茶—饮茶;发工资—出粮(6)保留大量古词语和特殊的方言词语:什么—乜嘢;他—柜;对—啱《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2一、填空题1、五羊神话中“五仙”、“五羊”都是(谷精)的化身。
2、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故事有关。
3、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
4、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充满了佛法的(色空)观念。
5、在六祖学佛的故事中,六祖的舅父让他拜开村头的巨石才准许他出家,舅父的威严反映了广东地方(尊重舅舅)的风俗。
6、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一是他的家乡(新兴县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
7、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同一天进行。
8、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
9、传说中的广东刘三妹是唐中宗年间人,最早记载刘三妹的文字是宋人王象之的《舆地胜记》。
10、潮汕灯谜的体裁种类繁多,其中最富有文学艺术价值的是(诗谜峒溪题)。
二、选择题1、五羊神话中五羊的排位与(C)有关。
A岭南风俗B中原人C赵佗D南方图腾2、移居羊城的先民是带羊而来,因为(B)A羊小便于携带B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C羊有灵性D羊是先民的图腾3、五位仙人中居中的是指(D),也是最重要的祖宗神。
A第一位神仙B第二位神仙C第三位神仙D第五位神仙4、涉外传说故事中,以(A)型最多。
A“洋人盗宝”B“洋人找宝”C“洋人骗宝”D“洋人抢宝”5、六祖生前的言论被他的弟子们编成(B),流传于世。
A《六祖经》B《六祖论经》C《六祖谈经》D《六祖坛经》6、六祖慧能是在(A )削发受戒的。
A广州的光孝寺B新兴集成镇C曹溪宝林寺D湖北东林寺7、根据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歌仙刘三妹是(C)。
A兴梅人B广西腾县人C阳春县人D新兴县人8、在广东,真正把刘三妹当作歌仙崇拜的是在(D)。
A兴梅B新兴 C 连县D阳春9、广东谜风最盛的地方是(C)。
A梅县B广州C潮汕D肇庆10、潮汕人猜谜,一般是(A)。
A自己创作B抄录现成的C在现场即兴表达D专门有人提供三、简答题1、在潮汕地区,猜谜有一种独特的规程,请简述这一规程。
答:潮汕猜谜的独特规程是击鼓报猜,猜谜开始时,主事者擂鼓一通,鼓声过后,即可开猜。
猜射者先报谜笺编号,作者主鼓一声,再报谜面与谜底,又重鼓一声,再加解释,完全正确,主鼓三声。
2、在广东,对刘三姐的称呼各地不一样,从对他的称呼的变化中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风物圈?答:民间对他的称谓都是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
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
它的范围涉及广东、广西乃至云南东部(云南河口、屏边一带有刘三妹传说)的部分地区,它明显区别于珠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的风俗文化,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3、广东的涉外故事与传统的涉外故事有什么不同?答:涉外传说故事中,以“洋人盗宝”型最多、其传统的基本模式是:我国某地有一宝物,外观平平,国人不识,后被某一外国商人或传教士发现,重金购去,或以各种手段骗取,甚至武力抢夺,但由于宝物依恋故土,不愿出洋;或到了洋人手中失去灵性,不听使唤;或在争夺中损坏,变为废物。
从此这个地方就衰败了,老百姓过着穷苦日子,似乎这一切都是可恶的洋人盗窃了我们的宝物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