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电大专科民俗文化岭南文化期末复习重点考试答案解析【最新精编版】

合集下载

最新最新地域文化(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最新地域文化(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岭南文化》作业1一、填空题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1、年初一“行大运”是(B)A广州人的习俗 B阳江人的习俗 C客家人的习俗 D中山人的习俗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A黎族 B壮族 C瑶族 D苗族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 B西方移民 C中原移民 D高原移民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 B古黎族语 C古壮族语 D古畲族语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

A黄土文化 B中原文化 C汉唐文化 D西域文化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 B大姑娘 C猪 D牛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

A盘瓠 B盘石 C赵佗 D刘三妹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 B中原人口迁移 C塞北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系 B客家民系 C福佬民系 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任务二(综合练习)作业答案参考(2015年11月4日)操作方法:登录“广东开放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index.asp),用学号、密码(出生年月日)登录——点击“更多课程”——找到课程代码“8801”——点击课程后面的“选课”——点击“课程信息”——点击“进入作业”——选“任务二”做题即可。

(因导出的题有限,如果此处查不到答案,请直接在百度查询答案查询)如果觉得每次的成绩不理想,点击“撤销交卷”即可继续重做!一、单项选择6 、3、岭南的“岭”指的是()。

(难度系数:1.00)A、秦岭B、南岭C、北岭D、丹霞岭参考答案:B11 、秦末汉初()建立南越国。

(难度系数:1.00)A、赵佗B、任嚣C、赵昧D、赵越参考答案:A8 、潮州、揭阳、潮阳、饶平、澄海、普宁、惠来和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古称()。

(难度系数:1.00)A、潮州八邑B、潮人古邑C、潮州八府D、潮人八邑参考答案:A2 、潮汕民系主要是宋以后中原汉人经()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

(难度系数:1.00)A、湖南B、江西C、江苏D、福建参考答案:D10 、追求精细化的生活方式是()的文化特点之一。

(难度系数:1.00)A、广府民系B、潮汕民系C、客家民系参考答案:B4 、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传说与古代的()有关。

(难度系数:1.00)A、春龙节B、上巳节C、寒食节D、上元节参考答案:C7 、一般不在清明节进行扫墓活动,这是()的习俗。

(难度系数:1.00)A、广府民系B、潮汕民系C、客家民系D、粤西地区参考答案:C9 、岭南地区的端午节也吃棕子,且品种多样,双色棕是()的一个特色品种。

(难度系数:1.00)A、客家地区B、珠三角地区C、潮汕地区D、粤西地区参考答案:C3 、放风筝是()的习俗。

(难度系数:1.00)A、春节B、中秋节C、重阳节D、冬至参考答案:CA、秋天进行的游神活动B、秋天进行的民间表演活动C、秋天参加比赛展览的工艺品D、秋天进行的民间游行活动参考答案:C15 、广东()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

岭南民间文化历届试卷及作业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岭南民间文化历届试卷及作业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岭南民间文化历届试卷及作业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注:#表示参看该年月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1、简述广州茶楼文化的特点。

(0601#)(0707#)广州茶楼文化,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饮食文化”所能概括的,广州的茶楼文化、它除了有茶、汤、菜、点等的饮食形态之外,还讲究饮食时的建筑装潢风格,室内陈设的流派,字画古董的雅趣,听歌品曲的娱乐,交朋结友的气度,洽谈经商的门道等等,这些无一不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它充分体现了广州茶楼文化具有中西合璧、博达雅观的风格特点。

1、趋时变奏,源远流长(1)历史悠久——广州人的饮茶风俗大约从18世纪末开始形成的。

当时欧洲好饮茶,人我国运走的大量的茶叶,广州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茶叶之路的起点。

但广州早年的茶楼,多是简陋的路边铺,以解渴为目的。

到了19世纪中叶,外国人大量涌到广州,在现今的十三行街头一带居住,那里自然形成了一个贸易中(4)讲求艺术享受。

(讲究环境)2、中西合璧,广采博收广州的现代化茶楼,诞生于当时外商云集的十三行,都是“重楼崇台”的西方古典建筑,但早期的茶楼毁于战争。

稍后出现的一批茶楼,大多采用复兴传统的民族形式,在传统民居“竹简屋”基础上,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门面窄,进深大,外表雄伟壮观,高大明亮,内部清致典雅,古色古香。

如陶陶居,大同酒家,大三元酒家等。

其实广州的“骑楼”建筑,最早也是广州茶楼酒馆引进南欧古典卷廊建筑与广州传统建筑演变融合的结果,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晶。

近年来,广州茶楼的变化无不与西方的建筑风格与建设材料有关,由此构成了广州茶楼的外在风格:折衷揉合、多样化、偏重传统,模仿西洋古典风格,体现了广州茶楼广采博收的特点。

广州的茶楼构成了广州市井风情一道亮丽的风景。

2、简述岭南民俗的特色。

(0407#)(0501#)(0701#)3、广东人在除夕花市上喜欢买金桔、桃花、水仙花,有何象征色彩?(0501#)4、简述“芳村”名字的由来。

岭南民间文化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完整版电大地域文化(专)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岭南民间文化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完整版电大地域文化(专)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一、填空题: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_广府民系_、_客家民系__和__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4、“凤凰民俗”是属于福佬民系5、广州第一家现代化茶楼是在十三行街诞生的,号为___三元楼___。

6、最能体现广州市井风情的是茶楼饮食文化。

7、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___四月八___的“牛王诞”。

8、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四月八的“浴佛节”同一天进行。

9、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充满了佛法的确“色”“空”观念。

10、五羊神话中的“五仙”、“五羊”都是__谷精___的化身。

11、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_海珠石的传说__》,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12、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_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__。

13、潮州灯谜的体裁种类多,基其中最富有文学艺术价值的是诗谜。

14、建于地面的半地穴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_干栏式建筑__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15、飘色是流行于__番禺沙湾__和_吴川梅菉__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

16、广州的生菜会是以__芳村_的坑口为最。

17、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___捻妹花___。

18、北帝,原为古代神话上的___北方___之神,后岭南人把它称作水神19、潮州功夫茶的“八步法”是指治器、纳茶、候茶、冲点、刮沫、淋罐、烫杯、__筛茶___。

20、潮汕平原人们待客交友休息闲聊不可缺少的饮食艺术是潮汕功夫茶。

21、潮州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其它民居大多以四点点金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

22、一般说“佛山秋色”是秋色工艺品;“秋色赛会”俗称“ 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展览的一种形式,开始是为庆丰酬神,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电大岭南文化作业答案

电大岭南文化作业答案

岭南文化作业11.岭南三大民系是: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明细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的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名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而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农历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单项选择题1,年初一“行大运”是 B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2,三月初三是A 人的节日。

A 黎族B 壮族C 瑶族D 苗族3,广府民系是有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4,汉语粤语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合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 的特质。

A, 黄土文化B中原文化C 汉唐文化D,西域文化6,壮族四月初八的节日是给D披红挂彩。

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 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7,同胞自认是A 的后代。

A, B, 盘石C,赵佗D,刘三妹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 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B, 中原人口迁移C, 塞北丝绸之路D, 海上丝绸之路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 广府民系B, 客家民系 C ,福佬民系D, 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 活动。

A,耍花灯B,耍歌酒C,迎新娘D,满月酒三,论述题1,岭南的三大民系是如何形成的?其各有什么特点?答“: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

《岭南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岭南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新会分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岭南民间文化》期末试题班别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1、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2、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3、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节”同一天进行。

4、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北方的饺子。

我国著名的雷区是雷洲。

5、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

它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

6、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

“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7、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捻妹花。

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8、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9、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10、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等四大名菜,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11、每年的三月三是北帝诞,在佛山又称为“真武会”。

12、壮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

13、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五指山山区,他们的民族节目是“三月三”。

14、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民广府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15、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六祖。

16、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众峒溪文化圈。

17、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18、飘色是流行于番愚沙湾和吴川梅箓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

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复习题库集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复习题库集

广东电大《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一2018年春一、单项选择(1/20)、潮汕人所讲的是潮汕方言。

根据方言的划分,潮汕方言属于()方言。

(3分) ▪A、吴▪B、越▪C、闽北▪D、闽南(2/20)、研究者认为江西赣州为()。

(3分)▪A、客家摇篮▪B、客家古邑▪C、客家之源▪D、世界客都(3/20)、闽人大量移居潮汕地区,始于()。

(3分)▪A、唐朝▪B、北宋前期▪C、元后期▪D、北宋后期(4/20)、追求精细化的生活方式是()的文化特点之一。

(3分)▪A、广府民系▪B、潮汕民系▪C、客家民系(5/20)、岭南的“岭”,是指()。

(3分)▪A、大庾岭▪B、骑田岭▪C、南岭▪D、都庞岭(6/20)、()是岭南文化中最有影响并最具典型性的文化。

(3分)▪A、广府文化▪B、潮汕文化▪C、琼雷文化▪D、客家文化(7/20)、秦汉以后,因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或中原战祸、天灾等因素,引发中原地区汉人多次大规模向南迁徙,最终在岭南形成了今天的()。

(3分)▪A、广府民系▪B、潮汕民系▪C、谅雷民系▪D、客家民系(8/20)、“福佬话”是指()。

(3分)▪A、潮州话▪B、隆都话▪C、四邑话▪D、客家山区的村话(9/20)、潮汕民系主要是()中原汉人经福建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

(3分)▪A、秦统一中国后▪B、唐朝以后▪C、宋朝以后▪D、元人入主中原后(10/20)、在各民系移民的过程中,“衣冠南渡”是指()。

(3分)▪A、广府民系▪B、潮汕民系▪C、谅雷民系▪D、客家民系(11/20)、粤语的声调至少有()。

(3分)▪A、6个▪B、8个▪C、10个▪D、9个(12/20)、在宋代移民潮中,()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

(3分)▪A、南雄珠玑巷▪B、广州西来初地▪C、广信县▪D、肇庆封开县(13/20)、秦代时,秦皇在岭南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个郡,如今的广东大部分地区属于()。

(3分)▪A、桂林郡▪B、象郡▪C、南海郡(14/20)、说“隆都话”的地方是()。

岭南民间文化历届试卷及作业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标准答案

岭南民间文化历届试卷及作业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标准答案

岭南民间文化历届试卷及作业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注:#表示参看该年月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1、简述广州茶楼文化的特点。

(0601#)(0707#)广州茶楼文化,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饮食文化”所能概括的,广州的茶楼文化、它除了有茶、汤、菜、点等的饮食形态之外,还讲究饮食时的建筑装潢风格,室内陈设的流派,字画古董的雅趣,听歌品曲的娱乐,交朋结友的气度,洽谈经商的门道等等,这些无一不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它充分体现了广州茶楼文化具有中西合璧、博达雅观的风格特点。

1、趋时变奏,源远流长(1)历史悠久——广州人的饮茶风俗大约从18世纪末开始形成的。

当时欧洲好饮茶,人我国运走的大量的茶叶,广州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茶叶之路的起点。

但广州早年的茶楼,多是简陋的路边铺,以解渴为目的。

到了19世纪中叶,外国人大量涌到广州,在现今的十三行街头一带居住,那里自然形成了一个贸易中心。

为满足外国人的需要,诞生了广州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三元楼”,楼高为三层建筑,铺面装饰的为豪华,陈设典雅富丽,茶楼的消费上了一个档次。

随后不久又出现了陶陶居、天然居、陆羽居、惠如楼等高档的茶楼,这茶楼因多有一个“居”字,所以广州又把茶楼叫做“茶居”。

(2)讲究环境的气派和幽雅随着社会的发展,茶楼越来越向高档化和多元化发展,二十世纪初崛起的“四大茶楼”,即文园、谟觞、南园、西园,其建筑规模相当可观,而且陈设讲究,犹如幽雅的园林,这些地方主要是西关少爷、文人雅士、富绅巨贾、宗教人士出入。

随后又出现了四大茶楼,创立自家的“招牌菜色”。

由于竞争,也促使各类茶点精美繁多,形成广州茶楼的独特特色和美食风格。

“食在广州”的美誉从晚清开始就广为流传。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广州人饮茶,重点不在茶本身,对饮茶的规程、礼仪并不讲究,饮茶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