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治

合集下载

一例猫瘟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猫瘟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猫瘟的诊断与治疗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一例猫瘟的诊断与治疗过程。

猫瘟,也被称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或猫传染性肠炎,是一种对猫科动物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

此病毒主要侵害猫的免疫系统,导致白细胞数量急剧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

本文将从病例介绍、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兽医提供有益的参考,提高猫瘟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减少猫咪的死亡率。

二、病例报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确诊该患猫患有猫瘟。

随后,我们立即展开了针对性的治疗。

三、诊断过程在接收到病猫后,我们首先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临床检查。

病猫表现为高烧、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这些高度提示猫瘟的可能性。

随后,我们进行了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失调,这进一步支持了猫瘟的诊断。

为了确诊,我们进行了猫瘟病毒(FPV)的抗原检测。

采集病猫的粪便和血液样本,使用特异性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FPV抗原阳性,从而确诊了猫瘟。

在确诊后,我们立即进行了病毒分型的鉴定,以了解病猫感染的FPV毒株类型。

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我们确定了病猫感染的是FPV-1型病毒,这是猫瘟的主要病原体。

在整个诊断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了兽医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的规范,确保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也及时向病猫的主人沟通了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四、治疗过程在确诊了猫瘟之后,我们立即开始了治疗过程。

对患猫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了其整体健康状况,并进行了血液生化检查,以确定肝肾功能等关键指标的状况。

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控制病毒的复制,并尽可能减轻病毒对猫体的损害。

我们采用了支持性治疗和特异性治疗相结合的策略。

支持性治疗主要包括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保持电解质平衡,以及防止继发感染。

特异性治疗则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和抗病毒药物等,以抑制病毒的复制。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 标准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 标准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是一种由猫瘟病毒(Feline Parvovirus)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影响猫科动物。

该病毒不仅影响白细胞的生成和功能,还可以引发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对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进行准确诊断非常重要。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病史。

以下是诊断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一般标准:1.临床症状: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症状包括高热、厌食、呕吐、腹泻、脱水、虚弱和贫血等。

这些症状是由于病毒侵害造成的,并且通常在感染病毒后5-7天出现。

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确认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关键。

一般来说,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会有明显的白细胞数量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这是病毒对造血系统的直接影响。

此外,还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血液黏度增高等改变。

细胞计数和血液学检查通常可由兽医进行。

3.病史:与其他猫接触史是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

这种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猫的体液和排泄物,包括唾液、粪便和尿液等传播。

患者的病史可以提供关键信息来识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在进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过程中,还会采取其他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例如:1. PCR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可以检测病毒核酸的技术,可以高度敏感地检测病毒的存在。

这可以帮助确认病原体是否是猫瘟病毒。

2.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可以通过检测抗体水平来确认猫瘟病毒的感染。

兽医可以采集猫的血样,并使用特定抗体进行检测。

3.组织活检: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其他检查无法提供确切的诊断,兽医可能会建议对组织样本进行活检。

这可以通过取得含有病毒的组织或细胞来确定病毒的存在。

总之,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病史。

同时,采用PCR检测、血清学检查和组织活检等进一步的检查可以提供更确切的诊断。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提高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治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治
。பைடு நூலகம்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制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3个临床类型:最急性型, 病猫来不及出现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型,仅表现精神 萎顿、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很快于24h内死亡。亚急性 型,病初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体温高达40℃以上,24小 时后下降到常温。2~3日后,体温再度上升到40 ℃以上, 呈明显的双相热;第二次发热时,症状加剧,精神高度沉 郁,衰弱,伏卧,头搁于前肢;顽固性呕吐和腹泻。排水 样稀粪(内含血液),迅速脱水。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制
临诊症状明显,顽固性呕吐(用止吐药无效),呕吐 物黄绿色,双相体温,白细胞数明显减少,可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该病毒具有凝集猪红细胞的特性,可采用血 凝抑制试验进行血清学诊断 。预防措施: (1)平时应搞 好猫舍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 (2)科学免疫 :有弱毒疫苗 和灭活疫苗两种 (3)病死猫和中后期病猫扑杀后均应深 埋或焚烧 。本病尚无特效药物 ,通常在病初注射大剂量 猫瘟免疫血清,结合抗菌疗法和对症疗法。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制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制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传染性肠炎/猫瘟热/猫瘟)是由猫 细小病毒引起的猫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 病。特征为突发高热、呕吐、腹泻、脱水、明显的白细胞 数减少及出血性肠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属 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核酸类型为单股DNA,只有一 个血清型。 0℃1小时即可灭活,福尔马林和次氯酸能有效 地将其杀灭,能在4℃和37 ℃凝集猪的红细胞。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制
易感动物主要感染猫,但猫科其他动物(野猫、虎、 豹等)也可感染发病;发病主要是1岁以内的小猫,尤其 是2-5月龄的幼猫;传染源主要是病猫和康复带毒猫;感 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过虱、蚤和螨等吸血昆虫传 播;孕猫感染后,还可经盘胎垂直传染给胎儿。此病多见 于秋末至冬、春季节;长途运输、饲养条件急剧改变及来 源不同的猫混群饲养等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暴发流行。

浅谈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

浅谈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

浅谈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作者:马闯来源:《新农业》2021年第13期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为猫瘟热、猫传染性肠炎、猫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FPV对外界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多发于1岁以下的幼猫,以3~5个月龄未接种疫苗的幼猫最易感,感染率可达70%,病死率为50%~60%。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突发高热、顽固性呕吐、腹泻、脱水及白细胞严重减少为特征。

根据病猫的病程长度和症状不同,可分为4型(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隐性型)。

本病通过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而传播,患病的猫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猫的呕吐物、尿液、唾液、鼻和眼分泌物尤其是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

病猫不断向外界排毒而感染其他健康貓,康复猫数周至一年以上仍能从粪便、尿液中排出病毒。

除了水平传播外,妊娠母猫还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出现产死胎、流产或新生仔猫出现神经症状。

所以一旦猫群中出现发病病例,极难彻底清除。

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以亚急性型病例居多,隐性型较常见,急性型较少而最急性型病例最不常见,在12小时内死亡往往会误以为中毒,所以我们主要以亚急性型和隐性型病例为主要说明对象。

亚急性型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猫,潜伏期2~9天。

常常出现高热症状,且热型为双向热型,并且在发热的同时会伴有明显的白细胞下降情况。

一般出现食欲减退甚至食欲废绝的情况,并会伴有顽固性呕吐,呕吐内容物呈黄绿色。

腹痛,粪便呈黏稠样或水样并伴有腥臭味,严重者出现血便。

随着病情的加重,脱水以及贫血症状明显,在疾病的末期部分病历里会出现体温偏低等情况,甚至会出现短暂的昏迷。

此病病程一般为7天左右,超过者可能康复。

妊娠母猫早期感染会出现不孕、流产、死胎等情况,而晚期则会出现发育异常的仔猫。

隐性型临床上往往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在经历各种应激情况(例如洗澡、惊吓、天气骤变、新伴侣宠物购入等),突然更改日常饮食条件、其他细菌或寄生虫共同感染时,转变为显性感染。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治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治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治陈秀炳;王建深【摘要】@@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又称猫瘟、猫瘟热或猫传染性肠炎.本病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岁以内的幼猫,临床表现多以突发高热、呕吐、腹泻、高度脱水和明显的白细胞数量减少为特征.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流行猛烈,具地方流行特点.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以冬末春初为高发季节,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是危害猫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期刊名称】《中国动物保健》【年(卷),期】2011(013)005【总页数】2页(P66-67)【作者】陈秀炳;王建深【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昌邑,261300;山东省昌邑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昌邑,261300【正文语种】中文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又称猫瘟、猫瘟热或猫传染性肠炎。

本病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1岁以内的幼猫,临床表现多以突发高热、呕吐、腹泻、高度脱水和明显的白细胞数量减少为特征。

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流行猛烈,具地方流行特点。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以冬末春初为高发季节,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是危害猫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1 病原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又称猫细小病毒,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

病毒粒子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为单股线状DNA病毒,约5000个核苷酸。

FPV在细胞核内增殖,可在猫肾、肺原代细胞中良好生长,且产生细胞病变及伴有核内包涵体。

FPV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对外界因素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能耐受56℃,30分钟的加热处理,对PH3~9具有一定的耐受力。

有机物内的病毒,在室温存活1年。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治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治

中国动物保健2022.09疾病防治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治张其彬1,龚志成2,邢耀潭2,段茜2,何玉3,雷明霞4*(1.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内江641100;2.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内江641100;3.南充市顺庆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南充623300;4.内江市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四川内江641100)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瘟热、猫传染性肠炎、猫运动失调症,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以高热、呕吐、腹泻、脱水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猫的传染病。

本文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原、临床症状、诊断要点、治疗措施、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技术参考。

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瘟热;诊治;腹泻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 ),又称猫瘟热(feline distemper )、猫传染性肠炎(feline infectious enteritis )、猫运动失调症(feline ataxia ),是由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 ,FPV )引起的,可感染猫、虎、豹等所有猫科动物,以及水貂、浣熊、狐狸等其他食肉动物,以高热、呕吐、腹泻和白细胞数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猫的传染病[1-3]。

该病多发于冬末春初,其中2~6月龄的猫发病率较高,病猫和康复带毒猫为主要传染源,消化道为主要传播途径,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带毒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传染,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而蚤、虱、螨也可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虽然疫苗的广泛应用,但该病依然是猫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4,5]。

1病原简介FPV 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 )、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 ),单股正链线状DNA 病毒。

病毒无囊膜,呈球形,直径约20~25nm ,衣壳呈二十面体,只有一个血清型。

病毒基因组长度为4.5~5.5kb ,基因组5'和3'末端有复杂的发夹结构,具有2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 ,ORFs ),左侧开放阅读框ORF1主要编码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NS ),包括NS1和NS2;右侧开放阅读框ORF2主要编码结构蛋白(virion protein ,VP ),包括VP1和VP2,VP2是构成FPV 衣壳蛋白的主要成分,约占病毒粒子的90%[4,5]。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要点与流行特点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要点与流行特点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要点与流行特点猫泛口细胞减少症也称作猫传染性肠炎,俗称猫瘟热,是由猫细小病毒(fp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木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临床上以高热、呕吐、口细胞数严重减少和肠炎为特征。

一、猫泛口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诊断⑴潜伏期:2-9天。

(2)典型病例:表现典型的胃肠炎及全身性感染症状。

病初病猫精神委顿,食欲不振。

病猫发烧,二峰性热型,具体表现是第一次发烧,持续24小时左右降至常温。

经2-3天,第二次体温升高。

此时病猫高度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被毛粗乱,头和前爪贴近腹部,有呕吐和腹泻。

⑶甚急性型病例:突然发病,表现为高度沉郁、腹痛、体温降低和白细胞减少等。

病程短而急,往往来不及治疗,或没有治疗希望,常在感染后24小时左右致死。

由于病程进展迅速,可能见不到明显的胃肠炎等症状。

(4)亚临床型病例:病情比较缓和。

表现为体温略有升高,轻度厌食,血液检查可发现口细胞数略有减少,怀孕母猫可能流产等症候。

病猫多数能自然恢复。

此种临床类型主要见于到处奔走的土种成年猫。

二、猫泛口细胞减少症的实验室诊断⑴血检:淋巴球和嗜中性口血球减少。

此种现象从本病的潜伏期就开始发生,典型病例的严重时期口细胞数可降到难以查到的程度。

如白细胞数由正常的15 000 - 20 000下降到8 000左右时,应怀疑本病。

降至5 000左右为重症感染,2 000以下表明己到疾病的严重时期,预后不良。

另外,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的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2)其他:有病毒培养鉴定、动物实验、电子显微镜检查、血清中和试验等。

三、猫泛口细胞减少症的流行特点⑴猫细小病毒可以感染家猫和野生的猫科动物,浣熊科、鼬科和灵猫科动物有时也可以感染发病,(2)猫细小病毒主要感染家猫,各种年龄和品种的家猫都可感染发病,但以纯种猫特别是3-5月龄的幼猫感染几率最高,病情最严重,病死率最髙。

(3)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秋发病率最高。

⑷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向外排岀,呼吸道和生殖道也可向外排毒。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课件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课件
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的环境传播 ,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病理
病毒攻击肠道和骨髓,导致白细胞减 少和免疫系统抑制,从而引发一系列 并发症。
流行病学
01
02
03
流行情况
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多发于未接种疫苗的幼 猫和免疫力低下的成年猫 。
季节性
无特定季节性,但冬季和 春季更容易传播。
易感动物
只有猫科动物易感,狗和 其它动物不会感染。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
症状观察
观察猫咪是否有发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以及口腔、眼结膜等 部位是否有炎症表现。
病程进展
了解猫咪病程的发展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的轻重等,有助于判断病情的 严重程度。
实验室诊断
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白细胞数量及分类情况,判断是否 存在白细胞减少。
少外界刺激。
观察病情
密切监测患猫的生命体 征,记录病情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口腔护理
定期清洁患猫的口腔, 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口
腔感染。
皮肤护理
保持患猫皮肤清洁干燥 ,防止皮肤感染和褥疮

康复指导
定期复查
建议在康复期间定期回诊复查 ,监测病情变化。
调整饮食
根据患猫的病情和消化情况,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给予易消 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ppt 课件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护理 • 预防与控制 • 案例分析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也称为猫瘟 热,是一种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 严重传染病。
症状
包括高热、精神不振、厌食、腹 泻、呕吐、脱水、白细胞减少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治
摘要介绍了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防治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传染性肠炎或猫瘟,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

该病为猫的最严重传染病,是发展养猫业的一大障碍。

其特征是突然发病,白细胞显著减少,高热,厌食,精神沉郁,呕吐,出血性肠炎,高度脱水。

1病原特点
病原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在分类上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病毒能凝集红细胞,对外界因素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能耐受56℃、30min的加热处理,在pH3~9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耐受力。

有机物内的病毒,在室温下可存活1年。

对70%乙醇、有机碘化物、酚制剂和季胺溶液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

2流行病学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可感染家猫、野猪、虎、山猫、豹猫、水貂和浣熊等。

各种年龄的猫均可感染,主要发生于1岁以下的幼猫。

流行特点为冬末至春季多发,尤以3月份发病率最高。

自然条件下可通过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而传播。

处于病毒血症期的感染动物,可从粪、尿、呕吐物及各种分泌物排出大量病毒,污染饮食、器具及周围环境而经口传播。

康复猫可长期排毒达1年之久。

3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2~9d,平均为4d。

有的病猫呈最急性经过,无任何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死后仅见尸体呈脱水症状。

急性病例:病猫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可达40℃,持续24h后恢复至常温,食欲减退以至废绝;经过2~3d后体温第2次上升,呈明显的双相热。

顽固性剧烈呕吐是该病的主要特征,每天呕吐数十次,严重腹泻,排带血的水样便,体重迅速下降,常因严重脱水而衰竭致死。

病猫眼球震颤。

妊娠母猫有时还可流产。

4病理剖检
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

可见肠道明显扩张,肠黏膜有充血、出血。

肠内容物水样、恶臭,肠腔中可见绳索状纤维性渗出物。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脾脏出血,肝肿大呈红褐色。

长骨骨髓变成液状,完全失去正常硬度。

5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双相热型、骨髓多脂样和胶样、小黏膜上皮内的病毒包涵体等病理变化及血液白细胞大量减少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5.1组织学检查可见肠病变为隐窝扩张,伴有上皮细胞和坏死碎片脱落在肠腔内,肠上皮细胞核内有包涵体。

肾干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其内也含有包涵体。

5.2白细胞学检查取病猫血液作白细胞检查,当每微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减少到8000左右时,判断为疑似;在5000以下时,表示严重发病;2000以下时,为典型发病。

5.3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采取猫粪便、感染细胞等用猪红细胞作血凝试验,以检测病毒抗原。

血凝条件为:稀释剂是加有0.5%灭活兔血清的pH6~
6.4磷酸盐缓冲液,0.7%~0.8%猪红细胞悬液,感作温度为4℃。

血凝试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率达95%。

采取猫血清作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技术,抗体价超过24者为阳性。

6防治措施
6.1预防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疫苗接种后可使猫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目前应用的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苗,效果可靠。

一般在7~10周龄第1次接种,在12周龄第2次接种,16周龄时进行第3次注射,以后每年注射1次。

免疫的猫可不受病毒的侵害。

怀孕的猫不宜进行免疫接种,以免引起胎儿发育不良、畸形等。

6.2治疗
6.2.1特异性疗法。

大量使用猫瘟高免血清或隔天给病猫输全血1次,每次每千克体重10~20ml可明显提高疗效。

6.2.2对症治疗法。

补液和维持电解质平衡,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有利于病猫的康复。

①胃复安注射液0.15~0.25ml/kg体重,2次/d,肌肉注射。

②庆大霉素1万单位/kg体重,或卡那霉素5万~10万单位/kg体重,2次/d,肌肉注射。

③柴胡注射液0.3ml/kg体重,2次/d。

④25%葡萄糖5~1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5ml,复方生理盐水30~50ml,混合静脉注射。

⑤止血可用维生素K3注射液0.3ml/kg体重,2次/d,肌肉注射。

对病猫污染的环境可用3%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或4%火碱水进行彻底消毒。

参考文献
[1]卢志勇,黄兴林,白礼仁.肉用狗百日出栏饲养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高得仪主编.犬猫疾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3]李宏全主编.门诊兽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陈金山,张智勇,吴玉苹,等.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69-5270.
[5]赵凤菊,李井春,韩庆功,等.动物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677-6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