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硫脱硝对钢铁厂烧结的影响说明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本文是在国家对钢铁企业环保治理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来着重分析对比各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确定采用氨法脱硫+SCR脱硝技术路线。
在具体研究中先是介绍了目前脱硫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明确了技术路线的方向,之后是从广西钢铁烧结厂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先氨法-后SCR联合脱硫脱硝工艺,通过采用这一工艺进一步提升了脱硫脱硝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最后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三级水洗净化烟气,降低颗粒物的排放,进一步减少了烧结烟气对大气的污染。
关键词:烧结烟气;氨法脱硫;SCR脱硝1、引言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大气污染物,NOX 和SO2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气态污染物,这些污染主要来自烧结工序。
目前“国家对烧结烟气排放指标的要求日益严格,已由单一污染物控制转变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1]。
从目前的国内普遍情况来看,钢铁企业对于烧结工序中大气污染采用的脱硫脱硝及消白方法,能耗高而且占地面积大。
长此以往难免会给企业带来巨大财务压力。
鉴于此,本文认为为了能够适应日益复杂的形势要求就必须要创新脱硫脱硝与消白工艺,要实现治理技术的积极创新从而降低企业污染治理成本,进而提升其竞争力。
2、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了选择出合理的方法首先要对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展开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来明确各方法的优缺点。
2.1当前最为常见的脱硫方法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这三种方式。
干法烟气脱硫的优点点表现在使用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而且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其缺点表现为反应速度慢且脱硫率较低。
半干法脱硫是处于干法与湿法之间的另一种脱硫方法,不管是脱硫的效率还是脱硫剂吸收率都在两者之间,这种方法的优势是不仅投资少而且运行费用比较低,它的缺点是脱硫效率比湿法脱硫要低一点。
湿法烟气脱硫“是通过液相氧化-还原吸收来达到脱硫的目的”[2],湿法脱硫技术成熟且脱硫率高,它在脱硫技术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氨法脱硫属于一种湿法脱硫,其优势表现为适用范围广,脱硫效率较高,生产运行安全。
钢厂烧结机脱硫脱硝氧含量折算

钢厂烧结机脱硫脱硝氧含量折算摘要:一、烧结机脱硫脱硝的背景和意义二、烧结机脱硫脱硝中的氧含量折算方法三、氧含量折算在烧结机脱硫脱硝中的应用案例四、氧含量折算对烧结机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烧结机脱硫脱硝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其产量不断攀升。
然而,钢铁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粉尘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了减轻这些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钢铁烧结企业纷纷实施脱硫脱硝技术。
脱硫脱硝是指从烟气中去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氧含量折算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折算烟气中的氧含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烧结机脱硫脱硝的效果,从而为钢铁企业提供更为可靠的环保数据。
二、烧结机脱硫脱硝中的氧含量折算方法氧含量折算方法主要基于烟气中氧气的含量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在烧结机脱硫脱硝过程中,烟气中的氧气会被脱硫剂和脱硝剂吸附或参与化学反应。
因此,通过测量烟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可以间接评估脱硫脱硝效果。
具体折算方法如下:首先,需要采集烟气样本,并测量其含氧量。
然后,根据烧结机的生产参数和烟气成分,计算出烟气中的理论氧气含量。
最后,通过比较实际含氧量和理论含氧量,可以得出烧结机脱硫脱硝的氧含量折算结果。
三、氧含量折算在烧结机脱硫脱硝中的应用案例在某钢铁烧结厂,实施了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
为了评估该技术的效果,采用了氧含量折算方法。
首先,采集了烧结机烟气样本,并测量其含氧量。
然后,根据烧结机的生产参数和烟气成分,计算出烟气中的理论氧气含量。
最后,将实际含氧量与理论含氧量进行比较,得出活性炭脱硫脱硝的氧含量折算结果。
根据这一结果,可以评估该技术的实际效果,并为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四、氧含量折算对烧结机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氧含量折算方法对于评估烧结机脱硫脱硝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脱硫脱硝技术的实际效果,从而为钢铁企业提供更为可靠的环保数据。
1 烧结烟气湿法脱硫脱硝排放烟气拖尾治理分析与问题探讨

二、造成“烟囱雨”现象的原因探讨
l 云南曲靖某制氨厂脱硫烟气拖尾现象(大气环境因素) 环境气象条件主要指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力。这些 因素是形成“烟囱雨”现象的外部原因。 (1)环境温度 由于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处于湿饱和状态,环境温度越低, 烟气中凝结的水汽会越多,更易形成“烟囱雨”现象。对我国而 言,南方地区一般只会在冬天出现“烟囱雨”现象,而在北方地 区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出现的“烟囱雨”现象的几率相对较大。 (2) 相对湿度 环境相对湿度的大小反映了环境空气的饱和程度。相对湿度 越大,空气越接近饱和状态。对于相对湿度越大的地区( 如南方 地区) ,越易形成“烟囱雨”现象,而对于北方地区,空气较干燥, 就较难形成“烟囱雨”现象。 (3)大气压力 环境大气压力越低,烟气越不易扩散,环境大气压力越低, 越易形成“烟囱雨”现象。反之,环境大气压力越高,烟气越易 扩散,就越难形成“烟囱雨”现象。
2017-04-24 10
二、造成“烟囱雨”现象的原因探讨
形成“烟囱雨”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 现有研究对烟囱雨的成因主要归纳为以下4个因素: 1.环境气象因素 2.除雾器因素 3.烟道、烟囱构造设计缺陷 4.脱硫效率因素 1.环境气象因素导致烟囱雨,当烟温与环境温度相差较大时, 烟气来不及扩散,烟气中的饱和态水遇冷变成过饱和态而凝 结沉降; 取消GGH后烟气温度降低为(50±5)℃,低温烟气在烟囱出 口凝结形成水雾,且净烟气中携带的脱硫浆液及酸性可溶物 在烟囱周边沉降,有研究认为湿烟羽引起的污染物落地最大 浓度比80℃的烟羽造成的最大地面浓度高20%左右。
2017-04-24 12
二、造成“烟囱雨”现象的原因探讨
2.除雾器因素 除雾器运行效率降低,导致大量雾滴逃逸,有研 究认为透过除雾器的烟气所携带的液体直径在 100~1000 μm,少数大于2000 μm,直接造成排放 烟气中液滴沉降,而除雾器运行效果下降又往往被 归因于,是进入脱硫系统的实际烟气量超过了设计 值,从而导致进入除雾器的烟气流速超过除雾器的 极限流速,造成烟气携带脱硫浆液增加。 此外,还有研究认为是由于除雾器因结垢而形成 堵塞造成出现局部浆液携带,且有些系统中除雾器 入口处烟气流场不均匀,或是喷淋浆液管距离除雾 器入口过近,则加剧除雾器的堵塞,造成烟气携带 液滴量过高而带出烟囱 。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发表时间:2017-12-06T12:10:11.5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赵彬[导读] 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内钢铁企业烧结烟气的脱硫脱硝现状及最新进展,对主要的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烧结烟气的脱硫脱硝工艺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唐山钢铁国际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内钢铁企业烧结烟气的脱硫脱硝现状及最新进展,对主要的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烧结烟气的脱硫脱硝工艺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1.背景环境近几年我国钢铁企业对于烟气粉尘治理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对于烟气中有害气体成分的治理进展较为缓慢,大部分钢铁企业尚未采取较为合适的治理措施。
钢铁企业排入大气中SO2 的90 %、NOx 的48 %来自烧结厂[1]。
因此,烧结厂成为了钢铁企业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2.脱硫技术烧结尾气中SO2的控制方法有三种:吸收、吸附和使用低硫原燃料。
使用低硫燃料属于燃烧前控制方法,对于烧结物料选择的要求较为重要。
而在实际生产中,排除原燃料的控硫措施,燃烧后的控制方法运用的更为普遍。
吸收法作为目前工业脱硫较为广泛运用的方法,可以根据脱硫产物的形态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三类[2]。
2.1湿法脱硫在烧结烟气处理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湿法脱硫工艺有钙法和镁法。
钙法具有代表性的脱硫工艺为石灰-石膏法。
石灰-石膏法是应用于烧结烟气脱硫领域最广泛的方法,脱硫效率高达95 %以上,烟气中的SO2 通过吸收塔中喷淋的石灰石浆液发生吸收反应,其副产品石膏可回收利用。
而镁法脱硫的主体工艺与钙法相似,只是在脱硫剂原料选取中选用的不是CaO,而是MgO。
镁法脱硫较钙法脱硫相比,在脱硫过程中不易发生设备堵塞和结垢是其最为明显的优势。
但针对我国内矿产资源的分布,镁矿相对于石灰储量较低,脱硫剂原料成本偏高,使镁法脱硫在国内的广泛运用受到限制。
新钢烧结生产NOx排放规律及减排措施

新钢烧结生产NOx排放规律及减排措施所属行业: 大气治理关键词:烧结烟气烟气脱硝烟气脱硫铁厂烧结工序是有害气体NOx的主要来源之一,减少烧结烟气中NOx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目前新钢烧结过程NOx排放浓度高的问题,结合新钢实际烧结过程中原燃料条件参数、工艺条件参数对烟气中NOx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烧结过程NOx减排控制方法,并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从源头降低原燃料带入N、降低固体燃料配比、强化制粒改善料层透气性、提高料层厚度等措施抑制烧结过程中NOx的产生。
结果表明,文中采取的措施皆有利于减少烧结烟气中NOx的排放,排放浓度可以降低10%~20%。
1 前言烧结工序是钢铁企业主要的NOx排放源之一,约占排放总量的一半。
因此,控制和减少烧结工序NOx的产生与排放是整个钢铁行业NOx减排的关键环节,其已成为钢铁企业污染物治理的重点。
在烧结生产过程中,烟气中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NOx、二噁英等。
全国烧结过程排放的NOx总量每年有100万t左右,约占总排放量的6%。
NOx不仅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易形成酸雨,污染生态环境。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重视烧结过程烟气脱硫的问题,使得烧结烟气SO2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但对于脱硝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日本烧结机90%进行烟气脱硝处理,而我国仅有几家烧结厂对烟气脱硝进行了处理。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烧结烟气中NOx的减排治理已经摆上钢铁企业环保治理日程。
本文阐述了烧结过程中NOx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新钢生产实际,给出了一些生产中减少NOx产生的措施,以供同行借鉴与参考。
2 新钢烧结生产条件及NOx的排放现状分析新钢烧结原料配料情况如表1所示,主要的几种固体燃料如表2所示,新钢烧结生产主要的工艺参数如表3所示。
表1 新钢烧结原燃料配料情况(%)表2各品种固体燃料N含量(%)表3新钢烧结生产主要的工艺参数由表1可知,新钢烧结生产采用的熔剂有四种,其中生料熔剂有石灰石粉和白云石粉,熟料熔剂有钙石灰(钙质生石灰)和镁石灰(镁质生石灰);固体燃料为焦粉和无烟煤按一定比例混用。
钢铁烧结球团烟气低温 scr 脱硝节能技术要求

钢铁烧结球团烟气低温SCR脱硝节能技术要求1. 介绍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钢铁生产的过程中,烧结球团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这些有害气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需要通过脱硝技术进行治理。
而在钢铁行业中,采用低温SCR脱硝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
本文将就钢铁烧结球团烟气低温SCR脱硝技术的要求进行详细探讨。
2. SCR脱硝技术原理SCR脱硝技术是指在烟气中注入氨气或尿素溶液,使其中的氮氧化物与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低温SCR脱硝技术具有在较低温度下便于催化剂的活性维持以及减少氨逃逸的优点。
3. 低温SCR脱硝技术要求针对钢铁烧结球团烟气的特点,低温SCR脱硝技术有以下要求:3.1 催化剂稳定性由于烧结球团烟气的工况较为苛刻,因此催化剂需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在高温、高湿和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活性。
3.2 氨氧比控制低温SCR脱硝技术需要控制好氨氧比,以保证在烟气中完全还原氮氧化物的避免氨的残留和逃逸。
3.3 反应温度范围钢铁烧结球团烟气中,烟气温度波动较大,因此催化剂需要具有较宽的反应温度范围,能够在低温至高温范围内都能够保持良好的脱硝效果。
3.4 烟气预处理在低温SCR脱硝技术中,需要对烟气进行预处理,包括除尘、脱硫等工艺,以保证烟气中杂质的净化,为脱硝反应提供良好的条件。
3.5 能耗控制对于钢铁企业来说,能耗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因此低温SCR脱硝技术需要在保证脱硝效果的尽量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4.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钢铁烧结球团烟气低温SCR脱硝技术不仅需要满足脱硝效率的要求,更需要考虑节能减排和设备稳定运行的技术创新。
只有在兼顾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低温SCR脱硝技术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5. 总结低温SCR脱硝技术在钢铁烧结球团烟气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脱硝催化剂的稳定性、氨氧比控制、反应温度范围、烟气预处理以及能耗控制等多方面的要求。
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超低排放工艺技术介绍及对比分析

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超低排放工艺技术介绍及对比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进行了介绍,其中着重对重点主流工艺技术进行介绍及分析。
通过对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超低排放工艺相关内容分析,以期为相关的环保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工艺;超低排放1 烧结机烟气特性烧结工艺是一项重要的钢铁生产工序,该工艺主要是将铁矿粉、炉尘、石灰及钢渣钢皮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加热并烧结成块的过程,在烧结料燃烧过程中会生产大量的含有污染物的烟气。
烧结机烟气的主要特点是:a.因漏风率较高,烧结机产生的烟气量较大,每吨烧结矿约产生4000m3~6000m3的烟气量。
b.烟气的温度较高,温度范围约在120°C~180°C。
c.烟气携带粉尘多,浓度达到5~15g/m3,粉尘含碱性成分较多,具有细黏的特点,粉尘平均粒径约为13~35μm。
d.烟气的含水量大,约占总烟气量的10%左右。
e.含有污染及腐蚀性的气体,烟气中含有氯化氢(HCL)、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氟化氢(HF),重金属污染物以及二噁英等。
SO2及NOx浓度分别在1000~3000mg/Nm3及 100~300mg/Nm3左右。
2 国家政策2019年4月28日由国家五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明确烧结机及球团焙烧烟气颗粒物、SO2、NO1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装置面临大面积提效改造。
3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主流工艺3.1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3.1.1 工艺原理及反应机理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工艺通过物料在床内的内循环和高倍率的外循环,使吸收剂与SO2间的传热传质交换以及吸收剂内的传质过程强烈,固体物料在床内的停留时间较长,且运行温度靠近烟气露点附近,故极大的提高石灰的利用率并提升了脱硫效率。
在较高的Ca/S比情况下,脱硫效率可与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相媲美,可达到90%~98%左右。
烟气循环对烧结机脱硫脱硝的影响

科 技·TECHNOLOGY56烟气循环对烧结机脱硫脱硝的影响文_苏晖1 沈淼2 孙芳婷31.浙江海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3.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介绍了烧结烟气循环工艺,确定了烧结烟气循环的原则,提出烟气循环烧结工艺设计方案。
通过模拟得到了新工艺下固、气温度及烟气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基于建立的烧结物理、数学模型对烟气循环烧结进行了数值模拟,为烟气循环烧结脱硫工艺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烟气循环;烧结工艺;烟气含量;数值模拟Influence of Flue Gas Circulation on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of Sintering MachineSu Hui Shen Miao Sun Fang-ting[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sintering flue gas circulation, determines the principle of sintering flue gas circul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scheme of sintering process of flue gas circulation. The variation laws of solid, air temperature and main components of flue gas in the new process were obtained by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ue gas cyclic sintering is carried out,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lue gas cyclic sintering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Key words ] flue gas circulation; sintering process; flue gas content; numerical simulation1 烟气循环烧结工艺简介烧结是钢铁生产中的一个关键工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气脱硫脱硝对钢铁厂烧结的影响说明
我们国家的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就是钢铁行业,近几年开始大规模建设的钢铁行业和火电厂严重危害了环境,对环保提出了新的挑战。
它会在热加工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是一种高能耗、高排放、增加环境负荷源头的行业。
钢铁企业年排放量的二氧化硫中,烧结工艺过程产生的约占40%~60%。
因此,钢铁企业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重点是控制排放烧结机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硫。
国外已开始对此种情况进行治理,投入巨资,甚至关闭了烧结厂。
但目前,在烧结烟气二氧化硫去除方面,我国基本上还处于空白,只有少数几个小型烧结厂配备了烟气脱硫脱硝设施,而以烧结矿为主要原料的炼铁生产又不允许大量关闭烧结厂。
因此, 唯一能满足今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选择就是烧结烟气脱硫处理。
目前的关键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开发应用适合我国烧结特点的先进脱硫工艺。
烧结烟气SO2主要控制技术
目前,对烧结烟气SO2排放控制的方法有:
1)低硫原料配入法;
2)高烟囱稀释排放;
3)烟气脱硫法。
各国对于烧结烟气脱硫方面的研究一直不曾间断,日本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依照严格的环保标准来看,上世纪70年代,建设了采用该法的大型烧结厂, 湿式吸收法是主要的脱硫工艺。
钢渣石膏法、氨硫铵法、活性焦吸附法、电子束照射法等是80年代以后主要采用的技术,如钢渣石膏法的脱硫剂转炉废渣研磨制成的浆液, 低浓度石膏为其产品。
该法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投资省、利用了废渣。
但也有缺点,易结垢、产品不能利用。
上述脱硫技术各有利弊,运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