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硫脱硝行业介绍.docx
中国脱硫脱硝工程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脱硫脱硝工程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简介脱硫脱硝工程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燃煤等高硫、高氮燃料中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有害物质去除,以减少环境污染并符合环保要求。
本文将对脱硫脱硝工程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1. 政策环境脱硫脱硝工程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环保政策。
例如,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实施以及各地区的环保要求推动了脱硫脱硝工程的市场需求。
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进行脱硫脱硝改造,并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推动力。
2.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对脱硫脱硝工程的需求逐渐增加。
尤其是在工业领域,一些高污染企业面临着压力,必须进行脱硫脱硝改造以符合环保要求。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区域的煤炭燃烧也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市政府也积极推动煤炭电厂等进行脱硫脱硝工程的建设。
这些因素都促使脱硫脱硝工程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3. 市场竞争脱硫脱硝工程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技术供应商、设备制造商以及工程服务提供商。
在技术方面,国内外都有较为成熟的脱硫脱硝工艺和设备,并且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
在市场份额方面,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
此外,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小型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在某些地区或领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4. 发展趋势脱硫脱硝工程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脱硫脱硝工程将成为企业必须进行的重要环保改造措施,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在技术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脱硫脱硝技术将更加成熟和高效,设备制造企业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此外,脱硫脱硝工程的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优秀企业将脱颖而出,市场集中度将逐渐增加。
结论脱硫脱硝工程市场环境面临着有利的发展机遇。
政策环境的支持、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将促进脱硫脱硝工程市场的持续发展。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概述(131页)

第四阶段:二十一世纪开始到现在。随着 工业的发展,全世界都面临着环境酸化 的威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酸化已 严重阻碍其生产和社会的发展,纷纷制 定了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则。同 时,随着环境、资源、人口与可持续发 展矛盾的突出,采用投资小、运行费用 低、效率高的资源化烟气脱硫脱氮技术 成为发展趋势。
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简称SNC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中只用NH3、尿素 [CO(NH2)2]等还原剂对NOx进行选择性反应,不 用催化剂,因此必须在高温区加入还原剂,不同 还原剂有不同的反应温度范围,此温度范围称为 温度窗。NH3的反应温度区为900-1100℃。
4.石膏制备系统
从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在水力旋流分 离器中增稠到其固体含量约40%~60%,同时 按其粒度分级。然后将稠化的石膏用真空皮带 脱水机脱水至石膏含水量10%以下,送到石膏 仓储存。为了使Cr含量减少到不 影响石膏使用的程度,在用真空皮带脱水机对 石膏进行脱水的同时应对其进行洗涤。石膏脱 水系统示意图见图
除了C102外,由于氯酸的强氧化性,还可采用 氯酸氧化工艺进行同时脱硫脱氮,脱硫率可达 98%,脱氮率达95%以上。氯酸的来源是氯酸 钠电解,采用两段脱除工艺。 ①氯酸脱硫原理
②氯酸脱硝原理
采用强氧化剂脱氮的主要缺点是容易 对设备造成强腐蚀,另外,氧化剂的回收 、吸收废气后溶液的处理等较为困难。这 些都是阻碍此类工艺应用的因素。
脱硫反应的基础是溶液中H+的生成,只有H+的存 在才促进了Ca2+的生成,因此,吸收速率主要取 决于溶液的pH值。因此,控制合适的pH值是保证 脱硫效率的关键。故所有湿式脱硫工艺都把研究 的重点放在吸收液pH值的稳定控制方面。
脱硫脱硝综述

脱硫脱硝1、脱硝技术的发展脱硝技术主要通过两个方式实现脱硝,一个是低氮燃烧技术;另一个是SCR烟气脱硝技术。
两种技术可以使燃烧更加充分,使脱硝功能更加充分,提高炉内压力。
现阶段对火电厂炉内烟气脱硝技术采用三种:SCR烟气脱硝技术。
将还原剂(如尿素)放入烟气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会产生300℃~400℃温度,在脱硝效率上也会提升60%~90%;SNCR烟气脱硝技术。
该技术的反应器为炉膛,当炉膛温度达到850℃~1100℃,脱硝还原剂所分解出的NH3与炉内产生的NO X 产生SNCR化学反应,生成氮气,该技术的脱硝效率不高,大约在20%~50%,同时所产生的N2O对臭氧会产生不利影响;SNCR/SCR联合烟气脱硝技术。
该脱硝技术效率在60%~80%,是前两种技术的综合,但由于系统技术的复杂性,其实际应用较少。
2、脱硫技术的发展脱硫技术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关键在于吸收塔,吸收塔的型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通常吸收塔分为四种:一是填料塔。
该类型利用内部固体填料,将浆液由填料层表面留下,与炉内烟气融合反应,完成脱硫,但这种方式易出现堵塞,实际操作少;二是液柱塔。
通过烟气与气、液融合,充分传质,完成脱硫,虽然在脱硫方面效率很大,但是炉内无堵塞,烟气产生的阻力会造成脱硫损失较多;三是喷淋吸收塔。
该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脱硫技术,通常炉内的烟气运动形式是自上而下的,喷淋吸收塔是一个喇叭状垂直或以一定的角度向下喷射,对吸收烟气会更加充分。
虽然从结构上和造价上都优越于前两种,但烟气分布不均匀;四是鼓泡塔。
利用石灰石将烟气压制下面,但烟气与浆液融合后就会产生鼓泡,会起到很好的脱硫效果,效率高,烟气流量分配均匀,缺点是阻力较大,结构较复杂。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及节能环保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及节能环保1. 引言1.1 背景介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一种用于减少工业排放的环保技术,其研究和应用对于改善大气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工厂和火力发电厂释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这些气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开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成为当前环保领域的热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也得到了持续改进和创新。
通过研究和应用各种先进的脱硫脱硝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工业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实现环保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目标。
深入探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和推动绿色经济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背景介绍】1.2 问题意义问题意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在当前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燃煤、石油等能源的使用导致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有害气体,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还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促进工业结构的升级。
节能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正是节能环保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意义在于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内容已经达到200字】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应用和效果,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通过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分析其在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为推动我国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结合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改进燃烧工艺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并评估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贡献。
通过对环保效益的分析,全面评价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为企业和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政策、技术及意义

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等造成重大危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
素。
1.2 政策法规
2012 年 6 月 27 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发布了《炼
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要求从 2012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a)自 2012 年 10 月 1 日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止,现有企业执行表 4 规定。
西安聚能仪器有限公司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于 2013 年 2 月 27 日发布 2013 年第 14 号文件,
对特别地区进行界定。各省市还应执行地方环保标准。
重点控制区范围
区域名称
省份
重点控制区
京津冀
北京市
北京市
天津市
天津市
河北省
石家庄市、唐山市、保定市、廊坊市
长三角
上海市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南京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扬州市、 镇江市、泰州市 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
珠三角
广东省
辽宁中部城市群 辽宁省
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肇庆市、 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 沈阳市
山东城市群 山东省
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潍坊市、日照市
武汉及其周边城 湖北省 市群
业执行表 5 规定。
表 5 现有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单位:mg/m³
西安聚能仪器有限公司
1
联系电话:18392002846
西安聚能仪器有限公司
序号 污染物排放环节
颗粒物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氨
1 精煤破碎、焦炭破碎、筛分及转 30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简介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简介: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
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故应用此项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
目前已知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有PAFP、ACFP、软锰矿法、电子束氨法、脉冲电晕法、石膏湿法、催化氧化法、微生物降解法等技术。
一、磷铵肥法(PAFP)烟气脱硫技术磷铵肥法(Phosphate Ammoniate Fertilizer Process,简称PAFP),是我校和四川省环科院、西安热工所、大连物化所等单位共同研究开发的烟气脱硫新工艺(国家“七五”(214)项目新技术083号)。
其脱硫率≥95%,脱硫副产品为氮硫复合肥料。
此技术的特点是将烟气中的SO2脱除并针对我国硫资源短缺的现状,回收SO2取代硫酸生产肥料,在解决污染的同时,又综合利用硫资源,是一项化害为利的烟气脱硫新方法。
而且该技术已于1991年通过国家环保局组织的正式鉴定,获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二、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活性炭纤维法(ACFP)烟气脱硫技术活性炭纤维法(Activated Carbon FiberProcess,简称ACFP)烟气脱硫技术是采用新材料脱硫活性炭纤维催化剂(DSACF)脱除烟气中SO2并回收利用硫资源生产硫酸或硫酸盐的一项新型脱硫技术。
该技术脱硫率可达95%以上,单位脱硫剂处理能力会高于活性炭脱硫一个数量级以上(一般GAC处理能力为102Nm3/h.t,而ACF可达104Nm3/h.t)。
由于工艺过程简单,设备少,操作简单。
投资和运行成本低,且能在消除SO2污染同时回收利用硫资源,因而可在电厂锅炉烟气、有色冶炼烟气、钢铁厂烧结烟气及各种大中型工业锅炉的烟气SO2污染控制中采用,改善目前烟气脱硫技术装置“勉强上得起,但运行不起”的状况。
该烟气脱硫技术按10万KW机组锅炉机组烟气计,装置投资费用3500万,年产硫酸3万~4万吨。
钢铁厂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介绍

钢铁厂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介绍
我们国家的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就是钢铁行业,近几年开始大规模建设的钢铁行业和火电厂严重危害了环境,对环保提出了新的挑战。
它会在热加工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是一种高能耗、高排放、增加环境负荷源头的行业。
钢铁企业年排放量的二氧化硫中,烧结工艺过程产生的约占40%~60%。
因此,钢铁企业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重点是控制排放烧结机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硫。
国外已开始对此种情况进行治理,投入巨资,甚至关闭了烧结厂。
但目前,在烧结烟气二氧化硫去除方面,我国基本上还处于空白,只有少数几个小型烧结厂配备了烟气脱硫脱硝设施,而以烧结矿为主要原料的炼铁生产又不允许大量关闭烧结厂。
因此, 唯一能满足今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选择就是烧结烟气脱硫处理。
目前的关键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开发应用适合我国烧结特点的先进脱硫工艺。
烧结烟气SO2主要控制技术
目前,对烧结烟气SO2排放控制的方法有:
1)低硫原料配入法;
2)高烟囱稀释排放;
3)烟气脱硫法。
各国对于烧结烟气脱硫方面的研究一直不曾间断,日本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依照严格的环保标准来看,上世纪70年代,建设了采用该法的大型烧结厂, 湿式吸收法是主要的脱硫工艺。
钢渣石膏法、氨硫铵法、活性焦吸附法、电子束照射法等是80年代以后主要采用的技术,如钢渣石膏法的脱硫剂转炉废渣研磨制成的浆液, 低浓度石膏为其产品。
该法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投资省、利用了废渣。
但也有缺点,易结垢、产品不能利用。
上述脱硫技术各有利弊,运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利用。
烟气脱硫脱硝行业介绍

1.烟气脱硫技术由于我国的大部分煤炭、铁矿资源中含硫量较高,因此在火力发电、钢铁、建材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温、富氧的环境而产生了含有大量二氧化硫的烟气,从而给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带来了极大的环保压力。
据国家环保部统计,2012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117.6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11.7万吨,而分解到三个重点行业分别如下:电力和热力生产业为797.0万吨、钢铁为240.6万吨、建材为199.8万吨,三个行业共计1237.4万吨达到整个工业二氧化硫排的64.7%。
“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推行烟气脱硫技术以后,我国烟气脱硫通过近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其中最常用的为湿法、干法以及半干法烟气三种脱硫技术。
1.1湿法脱硫技术1.1.1石灰石-石膏法这是一种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在大型火电厂中,90%以上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该工艺采用石灰石(即氧化钙)浆液作为脱硫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产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进一步反应生产硫酸钙。
硫酸钙经过过滤、干燥后形成脱硫副产品石膏。
这项工艺的关键在于控制烟气流量和浆液的pH值,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即使在低钙硫比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脱硫效率,通常可以达到95%以上。
但是该工艺流程复杂且需要设置废水处理系统,因而工程造价高、占地面积大。
同时,由于石灰石浆液的溶解性较低,即使通过调节了浆液pH值提高了石灰石的溶解度,但是在使用喷嘴时由于压力的变化,仍然容易发生堵塞喷嘴的情况并且易磨损设备,因而大幅度增加了脱硫设施后期的运营维修费用。
同时由于脱硫烟气中的粉尘成分复杂,在采用石灰石-石膏法时生成的脱硫石膏的杂质含量较多,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我国,这种品质有限的脱硫石膏很难具有利用价值,通常只能采用填埋进行处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企业采用白云石(即氧化镁)作为脱硫剂来替代石灰石,从而使脱硫副产品由石膏变为了七水硫酸镁,而七水硫酸镁由于其水溶性高易于提纯,因而可以制成为合格品质的化学添加剂或化肥使用,其经济价值要远高于脱硫石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烟气脱硫技术由于我国的大部分煤炭、铁矿资源中含硫量较高,因此在火力发电、钢铁、建材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温、富氧的环境而产生了含有大量二氧化硫的烟气,从而给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带来了极大的环保压力。
据国家环保部统计,2012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117.6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11.7万吨,而分解到三个重点行业分别如下:电力和热力生产业为797.0万吨、钢铁为240.6万吨、建材为199.8万吨,三个行业共计1237.4万吨达到整个工业二氧化硫排的64.7%。
“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推行烟气脱硫技术以后,我国烟气脱硫通过近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其中最常用的为湿法、干法以及半干法烟气三种脱硫技术。
1.1湿法脱硫技术1.1.1石灰石-石膏法这是一种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在大型火电厂中,90%以上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该工艺采用石灰石(即氧化钙)浆液作为脱硫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产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进一步反应生产硫酸钙。
硫酸钙经过过滤、干燥后形成脱硫副产品石膏。
这项工艺的关键在于控制烟气流量和浆液的pH值,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即使在低钙硫比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脱硫效率,通常可以达到95%以上。
但是该工艺流程复杂且需要设置废水处理系统,因而工程造价高、占地面积大。
同时,由于石灰石浆液的溶解性较低,即使通过调节了浆液pH值提高了石灰石的溶解度,但是在使用喷嘴时由于压力的变化,仍然容易发生堵塞喷嘴的情况并且易磨损设备,因而大幅度增加了脱硫设施后期的运营维修费用。
同时由于脱硫烟气中的粉尘成分复杂,在采用石灰石-石膏法时生成的脱硫石膏的杂质含量较多,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我国,这种品质有限的脱硫石膏很难具有利用价值,通常只能采用填埋进行处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企业采用白云石(即氧化镁)作为脱硫剂来替代石灰石,从而使脱硫副产品由石膏变为了七水硫酸镁,而七水硫酸镁由于其水溶性高易于提纯,因而可以制成为合格品质的化学添加剂或化肥使用,其经济价值要远高于脱硫石膏。
但是与其相关对的是脱硫剂白云石的成本也远高于石灰石,给企业后期运营成本也带来较大的压力。
1.1.2氨法氨法脱硫工艺与石灰石-石膏法工艺类似,不同的地方是以氨水作为脱硫剂,在反应塔内含硫烟气与脱硫剂循环溶液进行充分接触,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生产亚硫酸铵溶液,并通过曝氧进一步氧化成硫酸铵溶液。
硫酸铵溶液采用三效蒸发器进行蒸发结晶制成硫酸铵结晶,再经过干燥处理后形成可以脱硫副产品硫酸铵。
典型的氨法脱硫工艺由氨水供应系统、烟气系统、二氧化硫吸收系统、硫铵制备系统、水处理系统等组成。
氨法脱硫工艺由于氨水与酸性气体的反应活性高,脱硫效率比石灰石浆液更高,因此运行能耗远低于石灰石-石膏法,而且脱硫副产品可以制作为合格品质的氮肥进行销售,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并且氨水可以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对烟气起到一定的脱硝作用。
但是该工艺流程比石灰石-石膏法更为复杂且需要设置废水处理系统和蒸发系统,因而工程造价高、占地面积大。
由于氨水容易挥发,且高浓度的氨气具有毒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密封性能要求较高,否则易发生二次污染。
同时硫酸铵作为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对设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整个生产工艺对生产设备的防腐性能要求也较高。
所以,由于工艺流程的复杂和对设备质量的较高要求,氨法脱硫工艺的工程造价远高于石灰石-石膏法。
1.2干法脱硫技术1.2.1吸附介质吸附法吸附介质吸附法主要是依靠活性炭、分子筛等吸附介质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选择性吸附,并通过高温蒸汽对吸附介质进行解吸附从而制备硫酸的工艺。
但该工艺尚处于实验阶段,尚无成功的工业实践案例,其烟气处理量较小,处理大排放量的火力电厂和钢铁烧结机的烟气可行性较低。
而且活性炭等吸附介质价格昂贵并存在使用寿命,因此即使该工艺成功运用在工业实践中,其较高的运营费用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压力。
1.2.2电子束照射法电子束法烟气脱硫工艺大致由烟气预除尘、烟气加湿冷却、喷氨、电子束照射、副产品收集、副产品处置六道工序组成。
锅炉排出的高温烟气经静电除尘后,进入冷却塔进行冷却,使烟气温度降到适于脱硫脱硝的温度。
根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浓度及所设定的脱除率,向反应器中注入化学计量的氨气或者液氨。
烟气在反应器中被电子束照射,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被氧化后,并与注入的氨气中和,生成固态的硫铵和硝铵粉末。
再用干式静电除尘器捕集这些副产品微粒,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升压并与未处理的烟气混合升温后排入烟囱。
由于该工艺省去了副产品蒸发和废水处理系统,整套设备的占地面积较小,且可以对烟气同时进行脱硫和脱硝,同时生成的副产品可以作为氮肥进行销售,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但是该工艺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应用时间较短,技术成熟度较低,设备可靠性较差,使用的脱硫剂液氨对设备也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该工艺对设备的防腐蚀性能要求较高。
再加上整个工艺的关键设备电子束发生装置价格昂贵且仅能通过进口购买,使得设备投资较大。
而且由于该工艺需要对未进行脱硫脱硝的高温烟气进行预除尘和加湿冷却,对这两道工序的设备腐蚀情况严重,需要该部分设备具有较高的防腐性能,因此进一步增加了工程造价和后期维护费用。
1.3半干法脱硫技术1.3.1旋转喷雾法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引进自丹麦的GEA/Niro公司,在西欧国家采用该工艺进行烟气脱硫的情况较多。
该工艺利用生石灰经过消化后制成的熟石灰浆液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通过旋转喷头雾化后的石灰浆液在喷雾脱硫塔中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接触,石灰浆液与二氧化硫反应后生成干燥的亚硫酸钙粉末,最后连同烟气中的粉尘一起被除尘器收集。
该工艺主要是由旋转喷雾脱硫塔、布袋除尘器、脱硫剂贮存及浆液制备系统等组成。
与石灰石-石膏法相比,由于该工艺雾化后的石灰浆液与烟气反应面积更大,从而确保了其较高的脱硫效率。
而且由于半干法脱硫会使得下游烟道和烟囱内的湿度较低,从而避免了对该部分设备的腐蚀。
但是由于该工艺为了确保烟气在脱硫塔内与脱硫喷雾的反应时间,需要通过扩大脱硫塔直径来降低塔内烟速,因此脱硫塔的占地面积较大。
而且脱硫副产物为亚硫酸钙,该产品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再次分解重新生成二氧化硫,因此需要另设一套副产品处理系统来确保其得到有效处置,不会发生二次污染。
对我国的该技术潜在用户来说,该工艺的核心设备雾化喷头还是依靠从丹麦进口,且该设备易磨损,需要定期更换,因此造成工程总体造价和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1.3.2循环硫化床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是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在循环流化床内实现二氧化硫与脱硫剂充分反应的一种脱硫方法。
从锅炉或焚烧炉出来的烟气与反应器内的石灰粉进行中和反应,达到脱硫的目的。
除尘器下来的大部分物料经物料循环系统返回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只有非常少量的干态副产品,省去了废水处理系统。
整个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由消石灰制备和注入系统、脱硫反应系统、气固分离系统、物料循环和外排系统、注水系统等组成。
利用循环流化床作为脱硫反应器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通过喷入雾化的水将床温控制在最佳反应温度下,利用反应器内良好的气固接触、混合、湍动作用实现二氧化硫与脱硫剂的充分反应,而通过物料的多次循环使得脱硫剂具有很长的反应停留时间,大大提高了脱硫剂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在合适的钙硫比的情况下脱硫效率可达90%~97%以上与湿法脱硫指标相当。
另外,由于石灰粉是以干料形式投入,从而避免了石灰石-石膏法中容易出现的堵塞的情况,而且处理后的烟气也可不设加热器直接排空,设备和管道基本上不存在腐蚀问题,可用普通碳钢制造。
但是该工艺由于要求待处理的烟气成分和温度需要按照系统设计要求保持稳定,抗波动能力较差,仅适合生产稳定的火电生产工艺,对钢厂烧结工艺的适应性较差。
而且脱硫灰和除尘灰相互影响,脱硫系统之后必须再加除尘设备,一方面运行控制要求较高,而且除尘灰和脱硫灰成分都比较复杂,难以进行有效的综合利用。
2.烟气脱硝技术同样,氮氧化物也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与两个方面,一个是我国部分化石能源中存在较高含量的碳氮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当温度达到800℃以上时会发生热裂解,从而进一步在空气中被氧化形成氮氧化物;另一个是在有空气助燃的高温情况下,当温度达到1500℃时,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会发生反应,从而形成氮氧化物,因此我国的石化、火力发电、钢铁、建材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形成了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据国家环保部统计,2012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337.8万吨,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1658.1万吨,而分解到三个重点行业分别如下:电力和热力生产业为1018.7万吨、建材274.2万吨、97.2万吨,三个行业共计1390.1万吨占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的83.8%。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烟气脱硝技术尚未成熟,因此未能进行大面积的推广,根据现有的烟气脱硝主要可以分为以下湿法和干法类:2.1湿法脱硝技术湿法脱硝技术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烟气脱硝,一是利用氮氧化合物气体在某些酸(稀硝酸、稀硫酸)或某些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直接通过这些吸收剂进行溶解吸收;二是利用某些强氧化性的酸(主要为次氯酸、硝酸)将烟气中的NO x氧化为性质稳定且易于碱液反应的N2O3,再通过碱液与其进行酸碱中和反应来进行吸收,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
该工艺流程简单,造价和运营费用较低,但由于该工艺的脱硝效率有限,且处理量较小,仅适用于氮氧化物含量较高的烟气,因此主要在某些特殊化工行业使用,基本没有在工业窑炉使用的案例。
2.2干法脱硝技术2.2.1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法)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氮氧化物脱除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首先在日本的燃气、燃油电厂中得到应用,并逐步推广到欧盟和美国。
该工艺是利用液氨、尿素等作为还原剂,在注入到锅炉之前雾化或者注入到锅炉中靠炉内的热量蒸发雾化。
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850~1100℃),气相的氨或者尿素就会分解为自由基NH3和NH2,并与NO x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产氮气和水。
该工艺由于主要是依靠运营控制手段将雾化后的还原剂直接喷入窑炉内,保证合适的炉内温度和还原剂浓度来达到还原脱硝的目的,因此在设备方面较简单,可以直接通过对锅炉进行改造来实现,工程造价较低,占地面积小,适用于老旧厂区改造。
同时由于整个工艺流程不需要使用催化剂,使得运行成本较低。
而且该工艺氮氧化物经过处理后生成了无污染的氮气和水,不存在其他有害副产品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
但是,该工艺由于控制难度较大,对生产稳定性和运营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当反应炉内温度过低时,还原反应无法有效进行,脱硝效果得不到保证,而当炉内温度过高时,还原反应生产的氮气容易再次经过高温与氧气反应生产氮氧化物,抵消了还原剂的脱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