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策划方案

博物馆策划方案
博物馆策划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2)

第三章项目规划原则和规划设想 (6)

第四章项目设计方案 (9)

第五章项目实施方案 (10)

第六章效益评价 (13)

第一章总论

1.项目名称: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

2.建设单位:西安美盛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协会

乾陵景区管委会

3.项目运作方式:以弘扬中华书法为宗旨,展示“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书法作品为目的,以书画为表现形式,采用市场运作模式。

4.碑林地址:乾陵景区

5.总投资:500万元人民币,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第一期总投资估算为300万元人民币。

6.效益分析:以书画为载体,向国内外展示“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作品,让国内外了解“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的创作。

增加乾陵的旅游亮点,带动乾陵的旅游文化产业。

7.主要设想:项目完成后,将成为中国唯一的全面收藏“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作品的博物馆,馆藏以“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作品为主,以其他书法名家作品为辅,以“守望《兰亭序》、宣扬兰亭奖”为博物馆建设主题。

以上作品将集于乾陵景区,通过“众星拱月”的形式,共同陪伴陪葬于乾陵的中国书法第一帖的《兰亭序》,共同祈祷《兰亭序》的平安,共同守望《兰亭序》的重现人世!

项目策划、设计、运作主要由西安美盛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协会共同操作,项目所需土地由咸阳市人民政府与乾县市人民政府协议划拔。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一)项目开发的原因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中国文联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综合性书法专业奖项,与中国戏曲梅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一样,都是艺术门类的最高奖,是授予在书法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书法教育、编辑出版等领域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工作者的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作为中国书法届最高奖项,兰亭奖的评选由中国书协操办,历经三届的评选,己有87位书界高士获此殊荣。

近来,有关成立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协会的呼声在这87位获奖者里越来越高。经过充分的沟通联络,获奖人士对成立协会一事多表赞同。目前,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协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万事俱备。但仍亟需一活动基地来供协会进行团体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基地既能够满足书法团体进行创作、切磋技艺;又能对他们的书法作品进行展示。在这样的思路下,书法博物馆当然是不二之选。建成后的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将成为中华民族书法文化教育基地、“中国书法兰亭奖”宣传基地、“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研发、创作、展览基地。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书法文化灵魂工程、《兰亭序》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兰亭奖”获得者的集会基地。

(二)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

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建设开发具备以下有利条件:

天时:当前,文化产业己成为一种新兴的、最具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自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加快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下发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文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如此形势下,“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符合各级政府的执政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地利:地利由三个方面的条件,其一、咸阳市人民政府、乾县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开发,同意在乾陵景区划拔土地;

其二,博物馆落址于全国著名的4A级景区、皇家陵园的典范。“乾陵”所在的乾县是全国著名的景点,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西周时期文物保护点359处,古遗址88处,帝王陵墓3座,皇戚大臣陪葬墓17座,灿若群星的文物遗迹遍布各地,旅游资源列陕西省18个文物大县之首,每年接待游人84.5多万人次。博物馆落址于此,一方面既是为乾县地区锦上添花,可为“乾陵大景区”的建设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乾县、乾陵较好的旅游基础也有利于博物馆借力运营。

人和:第一、本博物馆由西安美盛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协会、乾陵景区管委会共同打造,三方协力、强强联合,有利于打造文化精品项目。

第二、西安美盛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协会有着广阔的人脉关系,这解决博物馆的馆藏问题。

第三章项目规划原则和规划设想

(一)项目规划原则

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是一项以书画为载体的文化建设工程,工程开发要秉承“一次性投资建设,永续传承发展“的历史文化责任和现代化市场化运作理念,整个项目大的规划原则是要以博物馆的建设带动相关旅游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开发。

(二)项目的功能定位

中华民族书法文化教育基地。

“中国书法兰亭奖”宣传基地。

“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研发、创作、作品展览基地。

(三)项目的品牌形象

中华民族书法文化灵魂工程

《兰亭序》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兰亭奖”获得者的集会基地

(四)项目规划设想

1.展览区:A、中国书法史区; B、当代名家临本区;

C、兰亭奖获得者作品区

D、碑林区

2. 功能区:

A、茶艺、书艺休闲区; B.自由创作区

C.多媒体陈列室 D、团体课堂

整体建筑要显示出气势恢宏,文化气息浓厚的效果。

第四章项目设计方案

一、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总体规划

(一)项目名称:

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主体及配套工程

(二)项目性质:

公益性文化项目、土地使用、环评等先期工作及各项建设手续正在审批。

(三)、资金来源:

政府资助、书画拍卖、招商引资、企业捐助、社会赞助。

(四)、总体规划:

项目分期实施、第一期投入资金300万员人民币、建设工期为12个月。分期实施, 2012 年 3 月 24 日(阴历三月三)奠基, 2013 年 3 月 24日完工。

(五)、建设地址:乾陵景区

(六)、建筑说明:

博物馆的陈列分别有露天、长廊和室内三种形式。总体轮廓呈兰花形,含书法元素兰花造型。一方面寓意影响深远的兰亭文化,一方面以兰花花叶的造型表达中国艺术的本质——线条(气韵的外在)。

项目建筑面积约5000㎡,展览区约3000㎡,可供展示600位名家的作品。可分4个展区:中国书法史区、当代名家临本区、兰亭奖获得者作品区、碑林区。4个功能区:茶艺、书艺休闲区,自由创作区,多媒体陈列室,团体课堂。

本项目属于公益性的文化项目、功在千秋,意义深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要找专业的施工队伍,建设标准要高,施工要严,管理施工要密切配合,一定要争取把本项目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精品工程。

(七)、项目竣工:

项目竣工后,主体设计采用轴对称但景观不对称的独特展现形式,整体建筑要求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端庄典雅,气势恢宏。游人进入博物馆,仿佛像进入了一个大型艺术殿堂,让他们感受到书法的魅力与乐趣,在游玩中能使人感受到兰亭文化对心灵

的震撼。竣工后,本项目可以为组织书画家集会服务,举办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进行艺术品收藏展览。届时,它将成为咸阳乃至陕西较有影响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二、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建筑构想

(一)总体概况

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约5000平方米,分分4个展区:中国书法史区、当代名家临本区、兰亭奖获得者作品区、碑林区。4个功能区:茶艺、书艺休闲区,自由创作区,多媒体陈列室,团体课堂。主要建筑有:七门八柱石牌坊一座,雕塑墙长50米、高3米、浮雕面积200余平方米,广场面积1000平方米、各式石碑100块,砌石面积:1200平方米,绿化面积:600平方米,苏州式景观墙90米。整座博物馆要林园古朴端庄,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二)展览区建筑

中国书法史区: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主要通过实物和字画来展示:岩石刻画符、陶器刻画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美术字,这一中华书法发展的脉络。在展示书法演进历程中,可以附带介绍历代著名书法大家及其作品,解读相关时代的书法理论。

当代名家临本区: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用以展示当代著名书法大家所临的历代名贴,尤以《兰亭序》及其王羲之的其他作品的临本为侧重点。

兰亭奖获得者作品区: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主要展示“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的作品,展品将以时间为经、获奖等级为纬,分批次、分等级全方位展示兰亭奖获得者作品,对“中国书法兰亭奖”给予充分宣扬展示。

碑林区: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对书法名家、知名人士、政府领导给本馆的题增,本馆将刻石为碑,并择风景秀丽处树碑为念,所立之碑形式风格各异,经艺术性摆放,每个碑块将赋予灵性和生命,力求营造一独特的展区——碑林区。

(三)功能区建筑

茶艺、书艺休闲区: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依苏州园林式建筑,装修要求韵致精美、古色古色,屋内多雕刻彩饰,墙上悬挂各类富有情趣的书法作品,柜中可置各样古玩器具。室内,服务员身着古装演奏笛、箫、古筝、琵琶等古典乐器,茶艺师手把茶壶展示传统茶艺。同时,备置有名茶、甜点、水果,以供游人休闲娱乐、品茗养性、欣赏字画、把弄古玩。

自由创作区:建筑面积400平方米,贴近休闲区,窗外景致优美,室内窗明几亮。设有桌椅台案,备有笔墨纸砚,以备社员和游人乘兴创作。可选容貌较好的服务员,在旁添茶磨砚,是谓“红袖添香”。平时,自由创作区可供书法爱好者进行创作训练。

多媒体陈列室: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主用现代信息科技发掘湮没在书画背后的文化意蕴。多媒体陈列室将与其他知名书法博物馆进行网络链接,使得各大知名书法博物馆馆藏超出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以备游人查阅、欣赏。建成的多媒体陈列室具有书法搜检功能、多媒体展示功能、书法学习功能。同时,陈列室内可以播放各种书法作品故事、书法家的故事以及各种人文短片,以此增加博物馆的趣味性。

团体课堂: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内设座位150个,具备小型报告厅的功能,主要用于书法教育与为学术交流提供场地。课堂内中含同声传译系统、会议扩声和即席发言系统、多媒体显示、查询系统等。

(三)其他建筑

亭子:仿浙江绍兴之兰亭,建一古亭面向乾陵,名曰“守望兰亭”,亭内刻碑《兰亭序》、亭外遍植兰花芳草。

地下库房:面积200平方米,可将一些珍贵馆藏放置于其中。

主大门牌坊:主大门为七门八柱牌坊大门,长度30米,高度13.3米,主门洞宽5.2米,气势凛然,庄严肃穆,高大壮观。

主大门侧房:做大门出入管理、人员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左房右房共计200平方米,和主大门协调映衬、古色古香,雄壮非凡。

浮雕文化墙:长度50米,高3米,浮雕面积150余平方米,刻画有与《兰亭序》相关的历代故事,生动迷人、趣味盎然。

广场毛笔型石柱:一根,高度11.99米,直径1.6米,效果气贯长虹,寓意明显深刻。

地面石刻:在广场地面刻宽10米、长30米的兰亭序,分28行,将《兰亭序》324字依原作刻于石上。

雕塑:十余尊,高3米左右,雕刻出古今书法大家王羲之等人的塑像,同时将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的塑像依次放列。

长廊:共40米,内刻兰亭将获得者的作品,采用中国传统古建彩绘艺术,雕梁

画栋,整个画面惟妙惟肖,形象逼真,金碧辉煌。蜿蜒曲折,雕梁画栋,如诗如画。

奇石:预计10块,形状可根据环境选购。

小型假山:3座,仿制国家著名山水景观。

喷泉:1个,建筑控制在30平方米内。

花架:2个,高度4米,宽3米,长15到20米。

绿化植物:选择低矮品种,适宜北方长青植物为主。同时,里面可多植兰花。

小路路面:采用鹅卵石、青石、花岗岩等铺砌。

广场小部分露天面积:采用花岗岩、毛石。

(五)建筑设计要求

规划方案将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与乾陵周围环境协调,充分考虑西北文化建筑特色。同时,建筑方案将涉及到安全消防、环保、园林绿化、环保、人防、抗震、防洪排涝、电力、交通、文物保护等问题。

整体风格以墨色琉璃与白色瓷砖相结合力求营造中国书法的纸墨意象。博物馆建筑材料一方面结合地方传统材料和做法,一方面结合现代材料创造丰富的外观效果,如石材、蓝砖、大理石、玻璃、燕尾脊、铝板和典型节点等,选材上体现美观、大方、典雅、经济的原则。同时,博物馆区也将考虑区内信息网络、保安、消防、管理等智能化设计要求。

三、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主要设施

展厅安装电子报警、电视监控、除菌通风、展柜、展板、多媒体影视、封闭式灯光、消防等设备。

中心库房安装防盗门窗、电子报警、电视监控、保险柜、柜架、囊匣、文物清洗、检测、修复设备、精品文物恒温恒湿设备、通风除菌、消防系统、摄影器材等。

第五章项目实施方案

一.守望兰亭博物创意:

1、建立博物馆检索系统,参观者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调阅王羲之的《兰亭序》、《快雪时睛帖》、《丧乱帖》;米芾的《苕溪诗卷》、《宝章待访录》;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怀素的《食鱼帖》、《自叙帖》;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多宝塔感应碑》;张旭的《古诗四帖》等历代名贴、名碑,同时利用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让藏品突破空间与地域的限制,使参观者可遍观古今中外书法作品。同时,参观者可随意检阅其中任何一个字、一个笔画,以及历代书论家的评语。

2、建立多媒体展览陈列室,用现代信息科技发掘湮没在书画背后的文化意蕴,通过先进科学技术、影音设备追求文化、艺术、科学三者的融合。大量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提升博物馆对书法家、书法理论、书法作品的诠释、挖掘、关联能力,降低受众接受信息传输时所要求的知识门槛值,提高观赏、探索的兴趣。例如,陈列室可以播放各种书法作品故事、书法家的故事以及各种人文短片。

3、在博物馆内陈列从古至今所有书法家的照片,可以为一些对中国书法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家雕塑画像,也可为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塑像立碑。

4、邀请名人坐堂,一年可邀请10位全国书法大家,前来博物馆与广大书法爱好者见面,对书法爱好者的各种问题进行答疑解问、对初习书法者的各种创作疑难进行点拔,同时还可免费为一些民间收藏家进行藏品鉴定。

5、实行书法作品订单交易: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书法作品出售,并据其要求收取一定费用,支付发票。如根据书法作品的规格、内容、字号收取费用。

6、提供书法训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书法训练。在备有笔墨纸砚的同时,收集各种碑、贴等书法训练素材。同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为爱好者们提供先进行的书法训练方法、以及有效的书法训练技巧。

7、当博物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以积极争取一些富有影响力的书法名家,为他们设置专人主题书法展览馆,收集与其书法作创的各种物品进行收藏展览。

8、进行民间的书法等级评定,这种评定活动可将专业性、娱乐性相结合,在大致评定书法等级的基础上,颁发证书或奖杯,博得参与者一乐。

10、使用大册签名(四尺斗方),凡名人来此参观、游览,均请其题字留念,然后选其精品刻于碑上;

11、积极承办兰亭奖颁奖大会及各种书法经验交流会,让其富有浓厚的学术性、具备学术影响力;

12、建设茶馆创作区,里面装修韵致精美、古色古色,设有桌椅台案,备有笔墨纸砚,同时配备临时古典音乐演凑团。茶馆创作区,一方面可供休闲娱乐、品茗养性,另一方面可供参观者乘兴创作,书法爱好者培训之用。

13、对历代的书法名作,若无法藏其真品,亦可收集其仿品,以扩游人眼界。如将王羲之所有作品的仿品集于一室,包括:《兰亭序》、《奉橘帖》、《姨母帖》、《乐毅论》、《黄庭经》、《初月贴》、《丧乱帖》、《何如帖》、《频有哀祸帖》、《三月十三日帖》、《孔侍中帖》、《此事帖》、《平安帖》、《侍中帖》、《敬豫帖》、《月半帖》、《想大小皆佳帖》、《太常帖》、《司州帖》、《得里人书帖》、《疾患帖》、《定听帖》、《适重熙帖》、《清和帖》、《追寻伤悼帖》、《临川帖》、《半截碑》、《洛神赋》、《圣教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等。

14、博物馆将规划一艺术小商铺,其出售以书法艺术品为主的各类艺术品。此举,一方面可为博物馆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可为博物馆聚累人气,增加亮点。

15、将与《兰亭序》主题相关碑、贴、书、画、雕刻(竹筒、筷子、竹简)等各种艺术吕集于一室,进行展览。

综上所述,守望兰亭博物馆应办成可看、可说、可玩、可学的博物馆,具备吃、住、行、娱、购、游、学的特色。

二.运作方式

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的建设费用基本由西安美盛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筹集,但也通过以下方式补助项目顺利开展。

1.政府资助:政府划拔土地,所划之地必须位于乾陵景区内。

2.招商引资:采取多种形式引资或融资。

3.书画拍卖:凡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协会会员入会时,每人须交付三幅作品,一幅用以拍卖做活动经费之用、一幅用于展览、一幅用于协会经营之用。

4.企业、社会捐助:建设一定规模后,可接受一定的社会团体及个人捐款。

三.展品入选方式

1、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所收展品,其本以“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的作品为主。兰亭奖评选一届,本馆藏品新增一批。所有展品将以时间为经、获奖等级为纬,分批次、分等级全方位展示兰亭奖获得者作品。

2、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协会成立评审委员会,非兰亭奖获得者的作品若要入选为展品须由评审委由员评议通过。

四.基础设施规划

守望兰亭博物馆落址于乾陵景区。整个项目应切合乾陵景致及当地的黄土景观,选择适当位置以规划建设。碑、廊、雕塑、功能区要整体规划,统一布局,分期实施。整体风格要统一协调,盎然成趣,既要古朴典雅,又要富有艺术气息。

五.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整个项目建设规划周期为2年。

2012—2013年为第一期,主要以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作品展区为主,在后续的工程中,及时完成兰亭相关书法展区、历代名家作品展区、茶馆创作区、园外碑林艺术区等争取在2014年建成项目其它部分。

第六章效益评价

一.社会效益评价

本项目属于公益性的文化项目,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其主要收益为社会效益,故不作具体的经济效益分析,根据项目的性质,其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成为中国唯一的全面收藏兰亭奖获得者作品的博物馆,馆藏基本以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作品为主,以其他书法名家作品为辅,用以弘扬中华传统书画文化。

2.与乾陵景区形成互补效应;作为“历代诸皇陵之冠”是乾陵是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守望兰亭博物馆建成后,一方面会极好的宣扬兰亭奖获得者作品,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会使乾陵的人文色彩更加浓厚,使乾陵景区新添一处亮点,让游人多一处驻足观赏的景点,让乾陵景区更富吸引力。

3.带动文化产业兴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守望兰亭博物馆旨在建成一个以“吃、住、行、娱、购、游、学”为特色博物馆,游客的消费行为加大,对乾县当地经济的发展无疑会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4.乾陵景区每年接待84.5多万人次,按84.5万*1元=84.5万元,这些费用可用于博物馆的管理维修。

二.结论和建议

1.结论:守望兰亭博物馆的建设是一项功在千秋的社会事业,本项目可能建成为极富影响力的博物馆,对弘扬中国书法文化、提升中国书法兰亭奖的知名度、促进乾县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必将发挥较大的作用。

2.建议:守望兰亭博物馆立意要高,文化精神内涵要深,艺术品创作要精,表现形式要灵活并具新意,所藏作品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要对其担负起一定历史的责任和使命,建设标准要高,选料要精,施工要严。

同时,该项目是一系统建设工程,要集传统文化、雕塑、书画、文物、建筑、园林、旅游等方面的专家智慧于一体,需要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各项专业技术人才、多项专业团队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建设项目。

而我们也有信心:全心全意、共同协力将守望兰亭书法博物馆打造成时代精品项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