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74HC138 译码器实验

合集下载

2023年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范文

2023年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范文

译码器及其应用试验汇报范文5试验三译码器及其应用一、试验目旳1、掌握译码器旳测试措施。

2、理解中规模集成译码器旳功能,管脚分布,掌握其逻辑功能。

3、掌握用译码器构成组合电路旳措施。

、学习译码器旳扩展。

4二、试验设备及器件1、数字逻辑电路试验板 1块2、74HC138 3-8线译码器 2片3、74HC20 双4输入与非门 1片三、试验原理1、中规模集成译码器74HC13874HC138是集成3线,8线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

图3,1是其引脚排列。

其中 A2 、A1 、A0为地址输入端, 0Y, 7Y为译码输出端,S1、2S、3S为使能端。

表3-1为74HC138真值表。

74HC138工作原理为:当S1=1,S2+S3=0时,电路完毕译码功能,输出低电平有效。

其中:2、译码器应用由于74HC138 三-八线译码器旳输出包括了三变量数字信号旳所有八种组合,每一种输出端表达一种最小项,因此可以运用八条输出线组合构成三变量旳任意组合电路。

四、试验内容1、译码器74HC138 逻辑功能测试(1)控制端功能测试测试电路如图3-2所示。

按表3-2所示条件输入开关状态。

观测并记录译码器输出状态。

LED指示灯亮为0,灯不亮为1。

测试成果如下:输入输出 S1 ,S2 ,S3 A2 A1 A0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1 x x x x x 1 1 1 1 1 1 1 1 1 1 0 x x x 1 1 1 1 1 1 1 1 1 0 1 x x x 1 1 1 1 1 1 1 11 1 1 x x x 1 1 1 1 1 1 1 1(2)逻辑功能测试将译码器使能端 S1、,S2、,S3地址端A2、A1、A0 分别接至逻辑电平开关输出口,八个输出端依次连接在逻辑电平显示屏旳八个输入口上,拨动逻辑电平开关,按表3, 3逐项测试74HC138旳逻辑功能。

逻辑功能测试,成果如下:输入输出 S1 ,S2+,S3 A2 A1 A0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x x x x 1 1 1 1 11 1 1 x 1 x x x 1 1 1 1 1 1 1 1 当时我A2A1A0旳状态是111,老师问我在发光二极管应对应哪个灯亮,我回答是八。

译码器74LS138应用电路

译码器74LS138应用电路

实验4 译码器74LS138应用电路一、实验内容1. 实现逻辑函数的基本原理。

2. 验证用最小项译码器产生一组多输出逻辑函数:C B A Z ACBC AB Z C B A C B A C B A Z +=++=++=321组合电路如图1所示。

二、演示电路图1的组合逻辑电路能否产生上式逻辑函数,我们可按该电路的要求创建EWB 电路予以验证。

首先在数字电路功能库中拖选DEC (多路译码器),再从其器件列表框里点选74138。

器件74138与国产T4138完全一样。

用数字信号发生器提供8个二进制数,如图1所示;单击逻辑门电路库图标,拽出与非门三只作为逻辑函数输出门;最后从指示器件库里拖出三个彩色指示探头,用做输出指示。

验证图1电路的虚拟实验电路图如图2所示图2 验证图1电路的虚拟实验电路图图3 数字信号发生器面板图4 逻辑转换器面板三、验证原理与步骤 1. 原理采用单步运行方式,数字信号发生器逐一输出8个三位二进制数据(000,001,010,011,100,101,110,111),与此同时,如在Z 1、Z 2、Z 3的输出端上为高电平即“1”时,彩色指示探头灯亮。

记录此刻的输入信号,它所对应的最小项就是输出函数表达式中的一项。

对应关系为:C B A m ==0000,C B A m ==1001,C B A m ==2010,BC A m ==3011,C B A m ==4100,C B A m ==5101,C AB m ==6110,ABC m ==7111。

2. 步骤单击数字信号发生器面板上的控制按钮Step ,采用单步运行方式。

观测结果是:接在Z 1输出端上的红灯亮了三次(m 1、m 2、m 4);接在Z 2输出端上的绿灯亮了四次(m 7、m 6、m 3 、m 5);接在Z 3输出端上的蓝灯亮了五次(m 0、m 1、m 4 、m 2、m 6)。

根据以上观测结果,写出输出函数Z 1、Z 2、Z 3的最小项表达式,它们是C AB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m m m m m Z CB A BC A C AB ABC m m m m Z CB AC B A C B A m m m Z ++++=++++=+++=+++=++=++=642103765324211 化简后得C B A Z ACBC AB Z C B A C B A C B A Z +=++=++=321于是,验证了图1所示电路。

38译码器实验报告

38译码器实验报告

38译码器实验报告实验原理:译码器是数字电路中的组合逻辑电路,它的作用是把二进制码组转换为相应的十进制数或BCD码。

由于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故称为译码器。

常用的译码器有十进制译码器、BCD译码器、7段译码器(数码管译码器)等。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常用的数字电路集成电路74HC138,它是一个三-八行数码管译码器,能将3位二进制码译成8种不同的输出。

实验内容:1. 搭建实验电路:将74HC138译码器与LED灯和电路板上的电源和接地线连接。

2. 上电测试:将电路板插到插座上,上电后,LED灯按照二进制码的不同组合依次闪烁。

3. 换成7段数码管:将LED灯换成7段数码管,上电后,数码管能够显示不同数字。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电路板、74HC138译码器、LED灯、7段数码管、220欧姆电阻、杜邦线、面包板、数字万用表等。

2. 按照示意图,在面包板上连接电路,连接如下:将电源和接地线连接到面包板中。

将74HC138译码器的8个输出引脚连接到面包板的8个LED灯的阳极上,并通过220欧姆电阻连接到接地线上。

同时,将74HC138译码器的3个选择输入引脚连接到面包板的数字端口(1-3号端口)。

74HC138的数据输入引脚不连接。

将7段数码管的A-G引脚连接到面包板的数字端口(4-10号端口),将7段数码管的DP引脚接到接地线上。

3. 检查电路连接:确保每个引脚都连接到正确的端口。

使用数字万用表进行连通性测试。

5. 更换电路元件:将LED灯换成7段数码管。

使用数字万用表确认7段数码管引脚与数字端口的连接关系。

6. 上电测试:再次上电,调整数字端口上的开关,能够让7段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

实验结果:经过搭建和调试,我们成功实现了74HC138译码器的上电测试和数码管显示的功能。

我们通过手动改变数字端口上的开关状态,成功地改变了LED灯的亮灭顺序和7段数码管的显示数字。

实验结果显示,译码器具有将二进制码组转换为相应十进制数或BCD码的功能,能够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中。

利用74HC138制作4线—16线译码器

利用74HC138制作4线—16线译码器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利用74HC138制作4线—16线译码器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利用74HC138制作4线—16线译码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译码器的测试方法。

2、了解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功能,管脚分布,掌握其逻辑功能。

3、掌握用译码器构成组合电路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1、数字电路实验箱2、74HC138 3-8线译码器 2片三、实验原理1、CMOS器件74HC138的逻辑功能及应用74HC138译码器可接受3位二进制加权地址输入(A0, A1和A2),并当使能时,提供8个互斥的低有效输出(Y0至Y7)。

74HC138特有3个使能输入端:两个低有效(E1和E2)和一个高有效(E3)。

除非E1和E2置低且E3置高,否则74HC138将保持所有输出为高。

利用这种复合使能特性,仅需4片74HC138芯片和1个反相器,即可轻松实现并行扩展,组合成为一个1-32(5线到32线)译码器。

任选一个低有效使能输入端作为数据输入,而把其余的使能输入端作为选通端,则74HC138亦可充当一个8输出多路分配器,未使用的使能输入端必须保持绑定在各自合适的高有效或低有效状态。

其引脚排列如下图(一)所示图(一)74HC138功能表如下表(一)所示:输入输出E1(非)E2(非)E3A2A1AY0(非)Y1(非)Y2(非)Y3(非)Y4(非)Y5(非)Y6(非)Y7(非)H L H L L L L H H H H H H H H L H L L H H L H H H H H H H L H L H L H H L H H H H H H L H L H H H H H L H H H H H L H H L L H H H H L H H H H L H H L H H H H H H L H H H L H H H L H H H H H H L H L L H H H H H H H H H H H LL X X X X X H H H H H H H H X H X X X X H H H H H H H H表(一)3、用两个3线-8线译码器构成4线-16线译码器。

74HC138译码器实验

74HC138译码器实验

74HC138译码器实验74HC138译码器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74138电路的基本知识及由软件编译的译码器控制方式。

二、实验说明译码器是可以将输入二进制代码的状态翻译成输出信号,以表示其原来含义的电路。

三、实验步骤由软件控制138译码器的工作方式,可以改变A,B,C 的端口而改变其译码输出JD6口接8位发光二极管JD10,显示译码输出值。

本实验要用到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F1区)、八位逻辑电平输出(B1区)、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I4区)和译码器模块(C5区)。

1、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CPU 的P1口JD1F 接138译码器上的JD2C,而138译码器的JD3C 接到十六位逻辑显示JD2I ,A 、B 、C 接八位逻辑电平输出的K2,K1,K0。

(K2为低位,K0为高位如要选择Y1,K2、K1、K0对应的值为001)2、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器插到模块的锁紧插座中,请注意仿真器的方向:缺口朝上。

3、打开Keil uVision2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添加“TH27_74138译码程序.ASM ”源程序,进行编译,直到编译无误。

4、编译无误后,全速运行程序。

改变K0,K1,K2的状态观察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是否与控制端口的对应。

5、也可以把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用ISP 烧录器烧录到89S52/89S51芯片中。

(ISP 烧录器的使用查看附录二)四、实验程序(见光盘中的程序文件夹)五、原理图A 1B 2C3G2A 4G2B 5G16Y77Y69Y510Y411Y312Y213Y114Y015U6C 74LS13812345678JD2C12345678JD3C Y0-7ABC。

仿真用与非门组成的3-8译码器(74HC138)

仿真用与非门组成的3-8译码器(74HC138)

贵州大学
电路EDA电路技术课程考
核报告
姓名:田泽民
学号:PZ082014131 班级:08级计维班
一、实验目的:
1、会PSpice软件的仿真应用。

2、知道全加器的原理,进行仿
真。

二、实验名称:
仿真用与非门组成的3-8译码器(74HC138)。

三、实验内容:
画出电路图,进行参数的设置,截图,分析得到仿真结果。

四、实验原理:
译码器74HC138有三个附加的控制端,当状态为(1,0,0)时,译码器工作。

输入端A2,A1,A0;输出端Y0,Y1,Y2,Y3,Y4,Y5,Y6,Y7.
五、实验过程:
1、实验电路:
2、参数设置:
DSTM4、DSTM5、DSTM6高低电平交互的时间分别设为:4ms、2ms 和1ms,0—30ms,步长为5ms
3、仿真结果: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输入端为000的时候选择Y0输出,当输入端为001的时候选择Y1输出……
010 Y2 011 Y3 100 Y4
101 Y5 110 Y6 111 Y7
4、真值表对照:
5、结果截图(与理论值相符):
六、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所得到的显示结果与预计:完全相同,因而证明本次实验是正确的。

七、实验总结:
进行参数设置的时候,时间不能设得太短,最好是以(ms)为单位。

在输入端时间设置应该注意取到每个输入组合,否则实验就不一定仿真出真实的结果。

数字电路课程-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数字电路课程-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译码器及其应用
二、实验内容:
1、逻辑功能测试
参照与译码器74LS138 的实验电路连接电路,如图
一。

图一
验证过程如下表:
C输入B输入A输入输出000Y0=0
001Y1=0
010Y2=0
011Y3=0
100Y4=0
101Y5=0
110Y6=0
111Y7=0
实验结果与74LS138的逻辑功能相符。

2、用 74HC(LS)138实现逻辑函数
Y=AB+BC+CA
将译码器74LS138 和与非门74LS00进行连接,如图二。

图二
3、扩展
用两片译码器74LS138级联,组成4线-16线译码器。

实验电路如图三(图中输入为DCBA =1101)。

图三
三、实验注意事项
1、集成电路要轻插轻拔。

四、收获
1、在用3线-8线译码器构成4线-16线译码器过程中,最
初有用到与非门,但因为导线连接错误导致未看到对
应输入的LED灯亮。

如图三,未用到与非门得到了正
确的实验结果,因此应尽量使电路结构简单、用较少
元器件实现特定功能;
2、在我们用的实验电路板上,未用导线接高电位或地电位
的引脚电位为零;
3、在与其他同学讨论过程中,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想法通过
语言或者简单的图形文字表达出来;
4、用Multisim画电路图很方便,可以继续深入探究。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译码器74LS138功能验证实验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译码器74LS138功能验证实验

试验二译码器74LS138功效验证试验
试验目标:
验证译码器74LS138功效;掌握74LS138作为数据分配器时应用。

试验器材:
数字逻辑试验箱一个;数字万用表一个;5V电源一个;导线若干;
(1)验证74LS138功效:
74LS138为3-8译码器,试验原理图以下图所表示:
LED
试验过程:分别在74LS138A2、A1、A0、E3、/E2和/E1加上高、低不一样电平,用万用表测量出输出Y7-Y0电平,统计下来,验证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测量结果:
试验结论:当E3输入非高电平时,不管其它输入怎样,电路输出全部为高电平,即译码器不处于工作状态;只有当E3输入为高电平,/E2和/E1同时为低电平时,译码器才处于工作状态,输出低电平有效。

(2)验证74LS138作为数据分配器时功效(设信号从/E1输入,从/Y5输出)。

电路原理以下:
试验过程以下:先将K1闭合,测量/E1引脚电平关态和/Y5引脚电平状态;再将先将K1断开,测量/E1引脚电平关态和/Y5引脚电平状态,没量结果以下:
结论: /E1引脚电平关态和/Y5引脚电平状态永远相同,说明接在/E1信号被分配到/Y5输出。

L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74HC138 译码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74HC138 译码器的工作原理,熟悉74HC138 译码器的具体运用连接方法,了解
74HC138 是如何译码的。

2、认真预习本节实验内容,尝试自行编写程序,填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设备:
STAR 系列实验仪一套、PC 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使用82C55 的PC0、PC1、PC2 控制74HC138 的数据输入端,通过译码产生8
选1 个选通信号,轮流点亮8 个LED 指示灯。

2、运行程序,验证译码的正确性。

四、实验步骤:
1、连线说明:
C3 区:A、B、C —— B4 区:PC0、PC1、PC2
C3 区:G1、G2A、G2B —— C1 区:VCC、GND、GND
C3 区:JP35 —— G6 区:JP65(LED 指示灯)
B4 区:CS、A0、A1 —— A3 区:CS1、A0、A1
2、调试程序,查看运行结果是否正确。

.MODEL TINY
Con_8255 EQU 0F003H ;8255控制口
PC_8255 EQU 0F002H ;8255 PC口
.STACK 100
.CODE
START: MOV DX,Con_8255
MOV AL,80H
OUT DX,AL ;8255初始化,PC口作输出用
MOV DX,PC_8255
MOV AL,0
START1: OUT DX,AL
CALL Delay
INC AL
JMP START1
Delay PROC NEAR ;延时Delay1: XOR CX,CX
LOOP $
RET
Delay ENDP
END START
五、实习总结:
通过今天一上午的实习,总算有了成果,在STAR ES598PC实验仪上,根据实习指导书上的要求,把该连的线都连上。

之后又打开程序以及实验仪的开关,运行程序,实验仪上的8个指示灯就会按照顺序依次闪亮。

刚开始要实习的时候心里特别的紧张,因为自己感觉这门课学的不好。

不过幸好刚开始的实习都有现成的代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已有的代码测试一下,并观察实验仪上的LED灯是否会正确显示,然后就是读代码,分析代码,并从中学习别人的编程思路。

只有代码看多了,我们才会熟能生巧。

六、思考题:
在应用系统中,74HC138 通常用来产生片选信号,请读者考虑一下,应如何处理?
答:取三根地址线,接到74HC138译码器的输入端,会有译码产生,8个使能控制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