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接待中的注意事项与礼仪规范

合集下载

外事接待礼仪

外事接待礼仪

外事接待礼仪一、一般常识1、接待外宾要热情友好,不卑不亢,谦虚谨慎,落落大方。

2、参加一切外事活动,必须严守时间,不要迟到;因故不能出席时,要提前通知主办单位。

3、服装要整洁,衣袋里不可放过多的东西。

衣扣、裤扣、裤带要系好。

头发、胡须、鼻毛、指甲应加以修整。

4、室内活动,要脱帽。

有存衣处的地方,应将大衣、帽子、围巾、雨具等存放起来,不要带入活动室内。

5、接待外宾前,不要吃带刺激味的食品,如葱、蒜等。

6、陪同外宾走路、入座乘车一般应注意让外宾位于自己的右侧,以示尊重。

7、走路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主陪人员不要走在后面,非主陪人员也不要抢前。

如有女宾应让女宾先行。

乘车、乘电梯时,要让女宾先上,但下车、下楼时,男士应先下。

8、坐、立姿势要端正,不要晃腿晃脚,在外宾面前,不要做修指甲、剔牙、抠鼻孔、掏耳朵、搓泥垢、搔痒、脱鞋撩裤腿、挽袖子、伸懒腰等动作。

9、路遇熟识的外宾,一般应主动打招呼,对外宾不要指手划脚进行议论。

见有人失足跌倒等情况,应迅速趋前扶助,切勿在旁讥笑。

如碰了外宾或踩了外宾的脚应表示歉意。

10、在公共场所应保持清洁,不要随地吐痰、擤鼻涕;吐痰、擤鼻涕时,应该用手帕掩住口鼻,用过手帕不要打开来看。

打喷嚏、呵欠时应用手帕掩口鼻面向一旁,避免影响身旁的外宾。

11、在外宾面前不要争吵或争论。

在宾馆内不要大声交谈、呼喊或者慌张奔跑。

夜晚走路脚要放轻,开关门不要用力过重。

12、如遇意外情况,不可惊慌呼喊,应保持镇静,服从统一指挥。

13、不要私自与外宾收授礼品,更不要暗示外宾送礼。

14、与外宾合影时,应事先做好准备和组织工作,不要让客人站等时间太长。

一般要注意排好秩序,不要抢镜头。

二、陪同1、陪同人员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工作,要熟悉本部门情况和有关方针政策,熟悉省、市概况,熟悉参观单位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2、陪同人员应自始至终注意了解外宾的思想状况,把接待工作的全过程作为调查研究的过程,通过外宾的谈话、提问、要求、情绪等,掌握外宾的思想脉搏,同时,也可以有目的地向外宾提一些问题,了解对方情况,有针对性地多做工作和积累资料。

有关商务外事接待礼仪

有关商务外事接待礼仪

有关商务外事接待礼仪迎来送往,是社会来往招待运动中最基础的情势和主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义、体现礼貌素养的主要方面。

下面由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商务外事接待礼仪,希望各位客官喜欢!商务外事接待礼仪一:接待准备外事接待单位为圆满完成接待任务,一般需要专门接待小组,全面负责一切接待事宜。

接待工作首先应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弄清代表团的国别、名称、成员名单、来访目的等内容。

如需要根据客人要求预定宾馆或返程机票,还应索取来宾护照的复印( 传真) 件。

掌握了以上情况后,再制定一份周密的( 中外文) 书面接待活动日程安排( 表) ,包括迎送、会见、会谈、签字仪式、宴请、参观游览、交通工具、餐寝时间、陪同人员等详细内容。

日程安排应尽量事先征询来宾意见,还要考虑来宾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日程安排印制妥当后,要让来宾抵达后及时人手一份。

商务外事接待礼仪二:迎送要依据来访者的身份,确定迎送规格。

根据国际惯例,主要迎送人通常同来宾的身份相当。

出面迎送,组织好迎送仪式、场地布置、献花、照相、拍电视、组织群众场面等内容,比如飞机( 车、船) 抵离时间、献花人员的挑选和鲜花花束( 花环) 的准备、介绍宾主相见的方式、车辆顺序的编排、座次的安排、国旗的悬挂等等,都要逐项落实。

迎宾时,外宾下飞机( 车、船) 后,礼宾人员应主动将迎宾人员姓名、职务一一介绍给来宾,迎宾人员随即与来宾握手表示欢迎。

如遇外宾主动与我方人员拥抱时,我可做相应表示,不要退却或勉强拥抱。

如需献花,应安排在迎宾的主要领导人与客人握手之后进行。

所献鲜花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或黄色花朵。

乘车时,应先请客人从右侧上车,陪同主人再从左侧上车。

待外宾与陪同人员全部上车后,再驱车去宾馆。

途中,陪同人员应择机将有利于对外宣传宜昌的事物,如沿途所见的欢迎标语、人文景观等向外宾介绍。

重要外宾和大型团体来访,应安排专人、专车提取行李并及时送到客人房间。

外宾抵达住处后,不宜马上安排活动,应稍事休息,给对方留下更衣时间。

接待外宾的礼仪是什么

接待外宾的礼仪是什么

接待外宾的礼仪是什么接待外宾的礼仪是指在接待外国客人时应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些礼仪规定旨在展现主人的热情好客、尊重和关注客人的文化背景等特点。

1. 会面礼仪在会面时,务必要有美好的笑容和热情的问候,向客人示意他们的重要性。

可以轻轻握手并表示欢迎。

会见前要了解客人的姓名、职务和称谓,以避免犯错。

2. 客人确认在接待外宾时,应当确认客人的预定信息,包括姓名、职务以及所需的接待安排。

可以通过邮件或电话与客人进行确认,以确保一切安排妥善。

3. 空间布置主人应确保接待场所的布置整洁、大方。

可以使用鲜花、装饰品等装饰物增添活力和美感。

同时,在接待场所提供舒适的座椅和桌子,确保客人的舒适度。

4. 提前熟悉客人的文化背景接待外宾时,了解客人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非常重要。

这有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可能性。

例如,如果客人来自伊斯兰国家,要确保提供无酒精饮料和合适的食物。

5. 保持礼貌和尊重接待外宾时,主人应保持礼貌和尊重。

做到不发表侮辱性、歧视性言论。

尽量避免争论和敏感话题。

同时,要尊重客人的隐私,不过分问询个人问题。

6. 提供翻译和翻译设备为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提供适当的翻译和语言支持非常重要。

可以雇佣专业的翻译人员,或提供翻译设备如耳机和翻译机供客人使用。

7. 提供导览服务如果客人对当地景点和文化感兴趣,可以提供导览服务。

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和服务意识,为客人提供有趣的解说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8. 礼物的赠送适当的礼物可以是对客人的尊重和感谢的表达。

选择礼物时应考虑其文化背景和喜好。

要确保礼物合适、有价值且不会引起误会。

9. 用餐礼仪接待外宾时,用餐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客人的饮食偏好和禁忌,并提供适宜的餐食。

同时,主人要示范正确的用餐礼仪,以免出现尴尬。

10. 结束礼仪接待的最后,要向客人致以感谢和告别。

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赞赏,希望他们有愉快的旅程和愉快的回忆。

如果适用,可以提供送行服务或帮助整理行李。

外事接待注意事项

外事接待注意事项

外事接待注意事项外事接待注意事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涉外活动已经是非常平常的事。

在涉外交流、交往时,良好的涉外礼仪能很好的为我们加分,增加对方的好感。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外事接待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借鉴。

外事接待注意事项1(1)迎客、送客时的规范迎客时,要准时到达接客地点,不得延误,一般应提前30分钟到达。

与外宾握手时,一般主人先向客人伸手,身份低的不要主动向身份高的伸手,男同志不要主动向女宾伸手。

送客时,在外宾乘坐的汽车、火车开动时,送行人员应挥手致意。

在机场送客一般应在飞机起飞后方可离开,以应付临时变化情况。

在离开机场、车站时,应与同时送行的外国工作人员告别(如使馆人员),并让外国人员的车辆先走。

(2)宴会、聚会中的规范宴请是国际交往中常见的外事礼仪活动。

当我方举行宴会时,参加人员应提前一刻钟到场。

在宴会上不要随便脱-衣或解开衣服纽扣。

如确需宽衣时应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在宴会上应尽可能普遍地与同桌外宾交谈,不要只和自己人谈话,冷落外宾。

用餐时,主人不得将自己用的筷子给外宾挟菜,对女外宾要照顾周到,敬酒时,对外宾敬酒要适可而止,自己不要饮酒过量。

用餐时,不要向桌子远处取食物或菜肴。

需要时,应请邻座客人代为传递。

喝汤要用汤匙,不要用嘴就着碗或盘子边沿喝。

吃菜或喝汤时,嘴里都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汤和食物如太热,不要用嘴使劲吹,应待到稍凉时再用。

当主人或外宾祝酒或发表讲话时,应暂停进餐,也不要交谈。

不可中途退席,如果因事必须退席,应向本席主人告辞,并向本席客人点头示意,方可离去。

(3)衣着方面的规范接待外宾时,服装要整洁,衣服上不应有污渍和绉痕。

夏天参加外事活动时,男人可穿短袖衫,但不能穿短裤和赤脚穿凉鞋。

雨天不要穿橡胶雨鞋和雨靴入场。

外事接待注意事项2制定接待工作计划,就是拟定接待方案,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接待方针、接待规格、接待日程安排、接待形式、接待经费开支、生活安排等。

一、接待计划的主要内容(一)学习目标熟悉接待计划的主要内容。

外事礼仪礼节相关常识

外事礼仪礼节相关常识

外事礼仪礼节相关常识外事礼仪礼节是指在国际交往中,按照一定的规范和仪式进行的行为举止。

它是国家间友好交往和互信的基础,也是展示一个国家文化底蕴和形象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外事礼仪礼节的核心内容,包括招待、交流、礼品赠送等方面,以增进读者对国际外交的了解。

一、招待礼仪在招待方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礼仪规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招待礼仪:1. 客人到达:作为主人,应该提前安排好接待事宜,包括接机、安排住宿等。

迎接客人时要热情洋溢,微笑并握手表示问候。

同时,提供干净整洁的住宿环境给客人。

2. 用餐礼仪:在用餐时,主人要注意客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以避免尴尬情况的发生。

遵循餐桌礼仪,包括用餐姿势得体、不大声喧哗、不讲究份量等。

3. 礼仪用语:言辞要文雅、客气,避免使用不合适的话语或调侃他人。

对于各种不同场合,要用不同的礼仪用语,例如祝酒词、道别等。

二、交流礼仪在国际交往中,交流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交流礼仪的常识:1. 问候礼仪:遇到外宾时,可以使用握手、微笑等方式表示问候。

同时,要了解对方国家的问候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

2. 语言交流:在与外宾交流时,要使用国际通用语言或对方母语进行沟通。

如果有语言障碍,可以找翻译或使用简单明了的手势和表情来进行交流。

3. 身体语言:姿势要端正得体,不要乱动、扭曲或嘴巴张大。

此外,要与对方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表现出尊重和关注。

三、礼品赠送礼仪在外事礼节中,礼品的赠送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和友好行为。

以下是一些礼品赠送的常识:1. 选择合适的礼品:要根据对方的背景、文化和个人喜好选择礼品。

同时,要注重礼品的包装和质量,表达自己的心意。

2. 送礼的时机:要注意送礼的时间与场合,避免显得不合时宜。

一般情况下,在正式会晤或特定节日时赠送礼品更为合适。

3. 送礼的方式:礼品可以亲自送达,也可以通过邮寄等方式送出。

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以谦逊和关怀的态度来表达。

结语外事礼仪礼节在国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家接待礼仪规格

国家接待礼仪规格

国家接待礼仪规格国家接待礼仪是指各国政府和各个国家机构在接待外国人、外国团体以及外事活动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礼仪。

这些礼仪规范不仅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礼仪之美,更是展示国家形象、加强国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一、接待礼仪的基本原则:1. 尊重与礼貌:在接待外宾过程中,应以尊重和礼貌为基本原则,保持平等和友好的态度。

无论外宾身份高低,都应予以真诚和热情的接待,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帮助。

2. 仪态端庄:接待外宾时,应注意个人仪表和着装,保持衣着整洁、仪态端庄的形象。

尽可能展现出组织者的专业素质和合作精神,不私自争风吃醋或卖弄个人主义。

3. 纪律规范:接待外宾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不得随意违反相关法律和规定。

保持良好的工作纪律和工作秩序,遵守相关礼仪规范,不利用权力或地位对待外宾不公。

二、接待外宾的场合:1. 官方接待:国家领导人或政府官员接待外宾时,应按照国家礼仪规定进行接待。

接待仪式通常包括迎接仪式、座谈会、签署协议等程序。

在接待过程中,要注意礼仪的仪态和谈话内容,注重礼节和尊重。

2. 商务接待:在商务接待中,应注重商务礼仪和商务谈判的技巧。

通常要对外宾提供相关的商务文件和商务资料,协助他们了解相关的业务和项目。

在商务接待过程中,要保持诚信和公平的态度,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和商务习惯。

3. 人文交流:人文交流是国际交流中重要的一部分,国家在接待外宾时,应充分展示本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可以邀请外宾参观名胜古迹、美术馆和博物馆等,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培养友好感情。

三、接待礼仪的具体细节:1. 迎宾仪式:对于重要的外宾,可以组织隆重的迎宾仪式。

迎宾仪式通常包括排队迎宾、高举欢迎标语、鲜花献礼等形式来展示对外宾的尊敬和欢迎之意。

2. 礼物交换:在接待外宾时,双方可以进行礼物交换。

礼物应符合文化习俗和礼仪规范,不得超出接待规格和行贿的范畴。

如果接待对象是国王或国家元首等高级外宾,礼物应尽量体现本国传统和文化特色。

外事交流礼仪规范

外事交流礼仪规范

外事交流礼仪规范关于外事交流礼仪规范1、谦虚为本在交谈的时候一定要谦虚为本,虚怀若谷。

不能骄傲自大,妄自以权威自居。

2、交谈限时限量在交谈的时候不能一言不发,如果一言不发会给接待对象留下自己对谈话毫无兴趣的印象,或令对方感到自己城府很深。

也不能没完没了,务必注意对自己有意识地进行限时和限量,不能不顾别人的兴趣与反响,而表现出过分的表现欲。

3、尊重对方在交谈时工作人员要尊重对方,绝对不能在谈话中意气用事、尖酸刻薄,否则就会使自己显得目光短浅、气量狭窄。

即使批评对方,也千万不能忽略对对方人格的尊重。

外事交流礼仪之交流态度态度是指一个人在与别人交谈的整个过程中的举止表情及对接待对象的基本看法。

从某种程度上讲,交谈的态度有时甚至比交谈的内容更为重要。

1、交流语态语态,在此特指交谈时的神态,即表情和动作。

在和被人交谈时应当表情认真,目光直视对方。

若要表示自己对对方观点的支持、赞同或理解,则可以点头微笑。

此外,还要认真而专注地倾听他人的'讲话,并且谨慎发言。

2、交流语速所谓语速,即一个人说话时速度的快慢。

在交谈中,自己的语速是否合乎常规,往往同自己交谈的效果直接联系在一起。

在接待工作中,不论使用自己的母语,还是使用某种外语,接待人员的语速都应当保持相对的稳定。

也就是快慢适宜,舒张有度,同时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匀速。

这样做,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语言清晰易懂,而且还可以显示出自己胸有成竹、有条有理。

3、交流语气交流的语气是指我们在说话时的口气,与别人交谈时,语气应当和蔼可亲,一定要注意平等待人、谦恭礼貌。

在交谈中,应当注意讲话的速度稍微舒缓一些,讲话的音量低一些,谈话的语调抑扬顿挫一些,并尽量多使用一些谦词、敬语和礼貌用语。

既不要在交谈时表现得居高临下、无所不知,也不宜在语气上阿谀奉承、随声附和。

故意讨好对方,往往会令对方厌恶反感。

外事交流礼仪之内容选择1、交谈要因人而异交谈因人而异就是我们在交谈的时候要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选择交谈的内容,由于交谈各方往往有着不同的性别、年龄阅历和职业等主观条件,交谈中经常会发现彼此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关注话题等。

外事接待细则范文

外事接待细则范文

外事接待细则范文外事接待是指接待外国来访的官方代表团、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代表以及国际组织代表等相关人员。

外事接待既是一种国家外交活动,也是一种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

为了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加深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外事接待的细则和规范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外事接待的细则。

一、接待原则1.友好礼貌原则:对外事接待的来访人员,要给予热情友好的接待,注重礼仪,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2.安全保障原则:确保外事接待活动的安全与顺利进行,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指导和控制。

3.知情权保障原则:对来访人员说明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安排等,保障来访人员的知情权。

二、接待准备1.了解来访人员信息:了解来访人员的身份、职务、背景等信息,为接待活动提供基础资料。

2.确定会谈事项:在接待前,与来访人员沟通确定会谈事项,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活动安排:根据来访人员的行程和时间,合理安排接待活动的顺序和内容。

4.餐饮安排:根据来访人员的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合理安排餐饮,并提前通知餐厅做好准备。

三、接待流程1.安排接待人员:根据来访人员的身份和重要性,安排相应的接待人员,确保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

2.会谈礼仪:在会谈开始前,对来访人员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接待地点进行说明,进行握手礼仪等。

3.会谈内容:在会谈中,要围绕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注重听取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尊重差异,避免争论。

4.会谈礼物:可以根据来访人员的身份和需要,适当准备会谈礼物,以表达尊敬和友好。

5.交流互动:会谈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倾听对方的发言,提问时要准确明晰,并给予充分的回应。

6.结束礼仪:在会谈结束后,向来访人员表示感谢,并表达期待今后合作的愿望。

四、接待礼仪1.服装仪表:接待工作人员要着正式的职业装,注意穿戴整齐,外事接待人员还要注意穿着与礼仪要求相符。

2.互敬礼仪:在会谈中,要尊重对方的身份和职位,注意称呼礼仪,避免直呼其名。

3.学习外国礼仪: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其礼仪习俗和文化背景,尊重和遵守其礼仪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事接待中的礼仪规范
(1)迎客、送客时的规范
迎客时,要准时到达接客地点,不得延误,一般应提前30分钟到达。

与外宾握手时,一般主人先向客人伸手,身份低的不要主动向身份高的伸手,男同志不要主动向女宾伸手。

送客时,在外宾乘坐的汽车、火车开动时,送行人员应挥手致意。

在机场送客一般应在飞机起飞后方可离开,以应付临时变化情况。

在离开机场、车站时,应与同时送行的外国工作人员告别(如使馆人员),并让外国人员的车辆先走。

(2)宴会、聚会中的规范
宴请是国际交往中常见的外事礼仪活动。

当我方举行宴会时,参加人员应提前一刻钟到场。

在宴会上不要随便脱衣或解开衣服纽扣。

如确需宽衣时应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在宴会上应尽可能普遍地与同桌外宾交谈,不要只和自己人谈话,冷落外宾。

用餐时,主人不得将自己用的筷子给外宾挟菜,对女外宾要照顾周到,敬酒时,对外宾敬酒要适可而止,自己不要饮酒过量。

用餐时,不要向桌子远处取食物或菜肴。

需要时,应请邻座客人代为传递。

喝汤要用汤匙,不要用嘴就着碗或盘子边沿喝。

吃菜或喝汤时,嘴里都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汤和食物如太热,不要用嘴使劲吹,应待到稍凉时再用。

当主人或外宾祝酒或发表讲话时,应暂停进餐,也不要交谈。

不可中途退席,如果因事必须退席,应向本席主人告辞,并向本席客人点头示意,方可离去。

(3)衣着方面的规范
接待外宾时,服装要整洁,衣服上不应有污渍和绉痕。

夏天参加外事活动时,男人可穿短袖衫,但不能穿短裤和赤脚穿凉鞋。

雨天不要穿橡胶雨鞋和雨靴入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