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基本情况简介
家乡武威介绍

美食特产
武威的美食也非常丰富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三套车",这是一种由茶、面片和腊肉 组成的传统美食
此外,武威的奶制品和葡萄酒也是不可错过 的特色
当地的奶制品以其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而葡萄酒则以其甘醇的口感和浓郁的果香而受到广泛赞誉
旅游景点
PART 5
旅游景点
武威市博物馆: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武威市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 物,如马踏飞燕等。这里是你了解武威历史文化的最佳场所
古长城遗址
武威境内的古长城遗址 见证了中国古代的战争 和边疆政策,为游客展 现了古老的历史痕迹
西夏博物馆 西夏博物馆收藏了大 量珍贵的西夏文物, 为游客揭示了这个消 失的王朝的神秘面纱
旅游景点
总的来说,武威是一个值得你深入探索的城市, 无论是它的历史文化、美食特产还是旅游景点
都将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正式 开辟了丝绸之路,武威便是重要的交通 枢纽
4 在唐代,武威更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和文 化交流中心
地理环境
PART 2
地理环境
1
武威市位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的东端
这里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是甘肃省的重要交通
2
枢纽
境内有著名的大河如石羊河和黄羊河,为这片土地提
3
供了丰富的水源
文化特色
PART 3
文化特色
武威的文化特色 丰富多样,其中 最著名的当属"
凉州词"
此外,武威还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如传统的社火 表演、剪纸艺术等
古时的文人墨客在 这里留下了许多优 美的诗词,如唐代 诗人王之涣的《凉 州词》便描绘了武 威的壮丽景色和丰
武威市基本情况介绍

武威市基本情况介绍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
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
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181.5万。
武威地处亚欧大陆桥的咽喉,是河西走廊的东大门,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呼和浩特四大省会城市,西连新疆,南通西藏,处于西部地区的中心位置。
兰新铁路、干武铁路、G30国家高速、312国道贯通全境,宁夏至武威高速(营双高速)、S211、S308省道和金武高速等地方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是河西走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最集中的地区,也是辐射西北及中亚地区的最佳交通枢纽和节点城市。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引项目、找矿藏、建园区、上规模、增效益,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全市已引进建设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泥、电石、新型建材、碳基材料、化工、食品加工和物流等方面的一批骨干项目,新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7.5亿元,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增长60%,工业增加值达到81亿元,增长20.4%,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0亿元,增长54.3%。
“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工业化发展。
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年递增14%;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年递增25%。
一、全市资源情况武威市内地势平坦,可利用土地广阔,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
区域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发现矿产9大类、30多种,各类矿产点100多处,初步探明储量的矿种15种,其中石墨667万吨、煤炭20亿吨、石灰石18亿吨;此外,为承接新疆煤炭资源而新建的武南国家煤炭集疏运中心也已开工建设,未来将形成年交易煤炭资源4亿吨的吞吐能力,各类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武威市自然资源

武威市自然资源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西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武威市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山川、湖泊、草原等各种自然景观。
武威市地处黄土高原和祁连山区交汇处,气
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种气候条件塑造了武威市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以
下是对武威市自然资源的介绍:
武威市地处黄土高原,地形起伏较大,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分布。
祁连山的余
脉伸入武威市境内,形成了壮丽的山川景观。
市内还有一些湖泊,如火烧池、陶泉湖等,为当地生态环境增添了一抹绿色。
草原面积较大,有着广阔的草原风景。
这些地
貌景观丰富多样,为武威市的自然资源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武威市的气候条件对植被生长和动物栖息也有着重要影响。
干旱的气候使得这里
的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少有高大乔木。
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适应干旱的动植物种
类繁多,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武威市的自然资源不仅丰富多样,还承载着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值得探索和保护的自然宝库。
我的家乡武威

-
1
概述
2
文化传承
3
景点及特色
4
美食
5
结语
PART 1
概述
概述
我的家乡武威位于中国甘肃省的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吸引了
2
众多游客的目光
以下将从文化、景点、美食和发展等方面介绍我的家
3
乡武威
PART 2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
武威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历史的城市
结语
结语
总之,我的家乡武威是 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壮 丽景色和美食的城市
无论是其悠久的历史文 化,还是神秘而美丽的 自然风光,都吸引着无 数游客前来探索
我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 个独特的地方感到骄傲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 识和了解这个美丽的家 乡
-
感谢您的欣赏
汇报人:XXXX
时间:20XX.7
2. 狮子山
景点及特色
狮子山是武威市的标 志性地标之一。它以 山势险峻、风景秀丽 而著名。登上狮子山 ,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的美景。山顶建有一 座狮子形状的雕塑, 象征着武威的威武雄 壮
PART 4
美食
美食
武威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其中最有名的就 是武威牛羊肉。这里的牛肉和羊肉鲜嫩多汁, 风味独特。尤其是烤全羊,香气扑鼻,色香
在这里,传统文化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 发展
武威自古以来就是汉族、回族、藏族等 多个民族的聚居地,各个民族的文化交 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PART 3
景点及特色
景点及特色
1. 雷台
雷台是武威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雷台 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建筑群,有数 百座洞窟构成。洞窟内壁上的壁 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雷台 的独特之处在于岩石与植被的完 美结合,给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 感觉
武威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简介

全年无霜期
154天左右
年极端最低气温
-20℃
全年主导风向
NW
年平均降水量
160mm
年平均蒸发量
2020mm
年平均风速
2.4m/s
最大冻土深度
141cm
大风日数
15.9日
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
-15℃
2.1.4水文
武威地处石羊河流域中上游,由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稀缺,水资源已经成为武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93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918亿立方米,地下水1.016亿立方米。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1.273亿立方米。
2.2.4文化、卫生、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37个。数字有线电视入户率和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率分别达到43%和100%。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64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14个。全区拥有床位2941张,卫生技术人员5760人。
2015年全区区级以上科技成果21项,比上年增加7项。专利申请受理250件,比上年增长41.2%;授权专利110件;授予发明专利权2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亿元,增长11%。
共有各类学校和幼儿园543所,校(园)学生(幼儿)159630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3所,在校学生9369人;中学75所,在校学生5862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320所,在校学生62501人;幼儿园134所,在园幼儿29046人。
全区有运动场96个,室外全民健身路径59条,新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40个;全年经常性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9万人次。
2.1.5土壤植被
凉州平原区,分布灰漠土,边缘有沙化灰漠土,绝大多数的面积为农田,由于水利条件耕地熟化作用及地形、成土物质等因素的作用,主要的土种有立土、平土、漏沙土。区内所有土壤有12个类型,19个亚类,72个土种。
(08-27)武威市基本情况

武威基本市情一、基本情况历史:武威,又称凉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在古代,这里地多沼泽、甘泉,绿草丛生,是河西地区荒漠中难得的天然牧场。
据考古发现,在远古时代(至今约7000年),就有人类的频繁活动。
秦汉之际,匈奴休屠王部在今武威市修建了“盖臧城”。
“盖臧”是匈奴语,也许是翻译的关系,后人误读为“姑臧”。
汉以前为匈奴等民族驻地。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败匈奴,汉武帝为彰其“武功军威”臵武威郡。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改雍州为凉州,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故名“凉州”。
从最早的姑臧城算起,到今天的武威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1986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撤地设市,2005年以来,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和文明城市。
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文物保护点543处,馆藏文物近5万件。
概况:现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有93个乡镇(凉州37个,民勤18个,古浪19个,天祝19个),1123个村,8259 个村民小组。
7个街道办事处,63个社区,其中凉州区37个。
总人口195.6万,2007年末常住人口190.16万人,人口出生率12.18‰,自然增长率6.43‰。
城镇化率为33%,其中凉州区41.24%,民勤县24.40%,古浪县23.05%,天祝县25.20%。
民族:聚居着汉、回、蒙古、藏、土等38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185.91万人,占95.05%;藏族7.27万人,占3.72%;土族1.38万人,占0.71%;回族0.57万人,占0.29%;蒙古族0.17万人,占0.09%;满族0.15万人,占0.08%,其它少数民族0.15万人,占0.08%。
面积:全市总面积3.32万平方公里(凉州5081平方公里,民勤15907,古浪5103,天祝7174),其中耕地384万亩、园地16.6万亩、林地361.6万亩、草地1487.5万亩。
我的家乡武威简介

我的家乡武威简介
我的家乡甘肃武威位于北方腹地,是河西走廊上一个小城市。
提起大西北让我们想到朔风凛冽中的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想到了赵燕“多慷慨悲歌之士”。
较之南方有着天然的冷调气质和悲剧氛围。
武威很早就有人居住,是古代西羌的地域,《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壮,苍凉,豪迈、忧愤之情不言而喻。
从最早的羌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到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命名武威。
同时用当地特有的戈壁滩羊犒赏三军,大快朵颐后无不称赞其人间美味。
在唐代是河西走廊至西域重要城镇。
宋天圣六年被党项族占领,李元昊建立了西夏,凉州由西夏统治。
而西夏也是党项族最辉煌的时代。
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陷西凉府。
凉州被元朝统治。
亚洲最强大的民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元朝也是中国最强盛的时期,几乎整个欧洲都被元朝所占领。
元朝降西凉府为州。
成吉思汗虽然打下了吐蕃(西藏)把青藏高原并入中原王朝,让中原和高原连成一片,元朝的版图成为中国是历史之最。
但成吉思汗又过于崇尚武力,在占领大片土地后,大肆屠杀当地居民,终将没能够摆脱游牧部落的模式。
“一代天骄”终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的家乡武威简介。
武威简介

武威简介武威古称凉州,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世界白牦牛的唯一产地”。
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
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 95.42万人,聚居着汉、回、蒙、土等38个民族。
武威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兰新铁路、干武铁路、312国道贯穿全境,省道和地方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是河西走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最集中的地区。
武威市内地势平坦,光、热、土地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多,种植范围广,物种丰富。
其维度和气候同法国波尔多地区相似,最适宜酿造葡萄的种植,被专家称为“中国的波尔多地区”。
武威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全省瓜果蔬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
已发现矿产9大类、30多种,各类矿产点100多处,探明储量的矿种15种,钛铁、石墨、煤炭、石灰石等矿产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武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
有馆藏文物4.7万多件。
被称为“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以出土马踏飞燕而名扬四海的雷台、中国“石窟之祖”天梯山、举行著名“凉州会谈”的白塔寺、鸠摩罗什寺等数百处名胜古迹,向人们展示出武威历史丰厚的内涵。
经过多年发展,武威已经形成了以酿造、食品加工、玉米淀粉、棉纺织为重点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优势的农副产品加工之路。
市内已建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2700多家,拥有皇台集团、荣华集团、莫高集团三个上市公司。
主要产品有面粉、植物油、无公害蔬菜、淀粉、味精、白酒、葡萄酒、啤酒、熏醋、饮料、亚麻纱、棉纺织品等2000多种。
凉州皇台系列酒、莫高干红(白)葡萄酒、西凉啤酒、云晓熏醋等16种产品获“省级名牌产品”称号,有3个产品获“陇货精品”称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威市基本情况简介
武威古称凉州,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素有“银武威”之称。
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双拥模范城”。
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全市总土地面积3.3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195.42万人。
聚居着汉、回、蒙、土等38个民族。
武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曾在这里设郡置府,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国和隋末的大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成为长
安以西的大都会,中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的重镇,民族融合的熔炉。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名胜古迹众多,文化遗产丰富,是甘肃省的文物大市。
现已普查清楚的文物保护单位5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馆藏文物4.7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77件,二级文物346件,三级文758件,突出的特色是“一马”(铜奔马)、“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罗什寺塔)、“一庙”(文庙)。
同时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武威位于青藏、黄土、蒙新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
近几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161.62亿元,粮食总产量98.4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043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