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层重力异常定量解释方法_李丽丽
探矿区重、磁异常分析及解释

2021年 2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217探矿区重、磁异常分析及解释杨文山,王鹏,李少华,程斌,郭润平(陕西地矿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6)摘 要:为探明青海省格尔木市某某矿区的矿产资源,通过组织物探队开展高密度的重力测量工作,寻找可能存在的基性或超基性岩体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文章注意结合勘测实际,分析探矿区重、磁异常情况。
关键词:探矿区;重、磁异常;分析及解释中图分类号:P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4-0217-2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in prospecting areaYANG Wen-shan,WANG Peng,LI Shao-hua,CHENG Bin,GUO Run-ping(The NO.2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Brigade, Shaanxi Geology and Mining Group Co.Ltd.,Xi'an 710016,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ineral resources of a certain mining area in Golmud City, Qinghai Province, th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team is organized to carry out high-density gravity survey work to provide geophysical basis for finding the possible basic or ultrabasic rock mass. In this paper,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in the exploration area are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urvey practice.Keywords: prospecting area;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1 探矿区研究概况2009年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开展的1:5万高精度磁测工作,未采集磁物性标本,对磁异常区的地质特征未进行详细踏勘、了解,主要结合1:20万地质资料进行了初步解释、推断,认为磁异常可能由岩体接触带铁多金属矿化引起。
重磁(梯度)张量数据边界识别方法研究

重磁(梯度)张量数据边界识别方法研究赵建宇;明彦伯;孙成城;张志东;刘晓甲【摘要】The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is one of the regular tasks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interpretation,but gravity and magnetic raw anomaly data does not well correspond to the boundary of geological body.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horizontal derivative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zero value of vertical derivative,which is used mostly to complete the assignment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boundary identification.We find that false boundary is caused by using current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method.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corrects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boundaries to present new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method.This new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move excessive boundaries and reduces the disturbance of noise,which provides a new thinking way for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method.%边界识别是重力数据解释的常规任务之一,但地质体的边界不能很好地与重力原始异常数据对应,而与重磁异常水平导数极大值、垂直导数零值相对应,因此大多利用该性质完成重磁边界识别任务.研究发现,现有边界识别方法会出现虚假边界,针对现有边界识别方法进行总结,并针对多余边界问题进行改进,提出新的边界识别,通过模型试验和实际数据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去除多余边界,且降低了噪声的干扰,为重磁数据边界识别方法提供新的思路.【期刊名称】《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年(卷),期】2017(039)006【总页数】7页(P748-754)【关键词】边界识别;重磁(梯度)张量数据;重磁勘探【作者】赵建宇;明彦伯;孙成城;张志东;刘晓甲【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2重磁勘探是一种可以有效地圈定异常,划分构造的物理勘探方法,由于它的经济、快速、范围广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地质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技术考核试卷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重力勘探技术是基于地球重力场的__________原理进行的。
2.通常情况下,重力仪的灵敏度用__________单位表示。
3.在重力勘探中,__________是描述重力异常的一个重要参数。
A.正常重力场
B.重力异常
C.地形变化
D.地震活动
11.重力勘探中,以下哪个参数与重力异常无关?()
A.地下物质密度
B.地下物质厚度
C.地下物质形状
D.地下物质温度
12.下列哪种因素会导致重力测量数据出现误差?()
A.测站周围环境变化
B.测站位置固定
C.测站温度恒定
D.测站设备校准
13.在重力勘探中,以下哪种方法用于识别地下矿体边界?()
8.在重力勘探中,利用__________可以对重力异常进行定量解释。
9.重力勘探中,_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和提取重力异常的特征。
10.重力勘探与地震勘探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__________地下地质结构。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C.地下矿体引起的重力场
D.地球自转引起的重力场
5.下列哪种情况下,重力勘探方法不适用?()
A.探测深层地质体
B.探测小规模地质体
C.探测高密度地质体
D.探测地表浅层地质体
6.重力勘探中,重力异常的主要来源是?()
A.地下岩石密度变化
B.地球自转
C.潮汐
D.地球椭球形状
7.在重力勘探数据处理中,以下哪种方法用于消除地形影响?()
地质勘探中的重力异常识别与解释方法探讨

地质勘探中的重力异常识别与解释方法探讨地质勘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了对地下资源进行准确的勘探与评估,科学家和地质工程师们经常借助不同的方法和技术。
重力异常识别与解释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提供有关地下物质分布和岩石结构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重力异常识别与解释方法,包括重力测量、异常特征的识别以及异常与地质构造的关联。
首先,重力测量是重力异常识别与解释的基础。
重力是地球上任何一点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它与质量和距离的乘积成正比。
地面上的重力测量仪器可以测量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场强度,从而获得重力数据。
这些数据被用来计算重力异常,即地球上表面的重力场与理论预期的重力场之间的差异。
一般来说,重力异常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其数值大小与地下物质分布有关。
其次,重力异常的特征识别是重力勘探的关键步骤。
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从而对应着不同的重力场。
通过观察重力异常的特征,可以识别地下存在的物质和结构。
常见的重力异常特征包括正异常和负异常。
正异常通常是由密度较大的物质引起的,如岩石体或矿床,而负异常则通常是由密度较小的物质引起的,如岩浆侵入或断层。
此外,异常的形状、强度和分布特征也可以提供有关地下物质和构造的信息。
最后,重力异常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联是解释重力异常的关键。
地质构造是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岩石形态和结构。
在地球的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构造通常与特定类型的重力异常有关。
例如,地球上的隆起和坳陷地区通常存在正和负的重力异常。
在解释重力异常时,科学家和地质工程师们通常会结合地质图、地震和电磁数据等多种信息来识别地下的地质构造,并与重力异常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确定异常的形成机制和异常下可能存在的地下矿产或构造。
总之,在地质勘探中,重力异常识别与解释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通过重力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有关地下物质和地质构造的宝贵信息。
重力异常的特征识别和异常与地质构造的关联是解释重力异常的关键步骤。
运用地震资料确定三维空间内断层滑动参数的定量化方法[发明专利]
![运用地震资料确定三维空间内断层滑动参数的定量化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3a8a024da38376bae1faeb4.png)
专利名称:运用地震资料确定三维空间内断层滑动参数的定量化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陆诗阔,王迪,管国健
申请号:CN201610480711.2
申请日:20160627
公开号:CN105911589A
公开日:
2016083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地震资料确定三维空间内断层滑动参数的定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步骤S1:过工区内某一点选择两条不同方向地震剖面,通过剖面解释分别给出某一断层界面和被同一断层切割的两个不同产状的地层界面沿不同地震剖面方向的视倾向和视倾角,然后进一步确定出各地质界面的真产状;步骤S2:根据断层和断盘地层的真产状,运用作图法确定断盘地层界面和断层面的交线的产状;步骤S3:引入断层运动的地震学表征参数,根据断层效应特征确定断层在相应构造期的三维空间内实际滑动参数(总滑移量和滑移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用于准确判断断层的运动性质,同时可定量确定断层的运动参数(滑移量、滑移角)。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址: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本篇长文的主题——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
布格重力异常是指在地球表面上的某个区域内,由于地下构造、地质体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引起地球重力场的异常变化。
它可以用来揭示地壳下的岩石结构、地壳变形以及岩石密度分布等信息。
本篇长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我们将对布格重力异常的概念进行解释,并阐述其产生的原因。
其次,我们将介绍布格重力异常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以及相关的技术工具和仪器。
最后,我们将重点讨论布格重力异常在地质地球物理领域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对布格重力异常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过程,探究地球演化的规律。
同时,布格重力异常还可以为矿产资源勘探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指导。
此外,布格重力异常的研究还对于地震活动的监测和地质灾害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长文旨在全面系统地阐述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布格重力异常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能够了解布格重力异常在地质地球物理领域的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篇长文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论述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
具体结构如下:引言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布格重力异常的背景和基本概念,包括对布格重力异常产生原因的简要介绍。
随后,文章将介绍本篇长文的结构和目的,以引导读者了解本篇文章的内容框架。
正文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子节:布格重力异常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布格重力异常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以及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
首先,在2.1节中,将详细介绍布格重力异常的概念和其产生原因,包括重力异常的基本定义和重力场的变化机制。
接下来,在2.2节中,将介绍布格重力异常的测量方法,包括重力测量仪器和数据处理技术,并说明如何从测量数据中分析和解释布格重力异常。
05重力异常地质解释

• 重力异常对沉积盖层内部的直接反映 一些实际资料表明:重力异常也会与沉积盖层 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例如重力高反映的是隆起, 重力低反映的是凹陷,或者相反。其他如断层等地 质因素,也同样可以存在着直接联系,不过存在这 种情况需要有以下有利条件: • ①结晶基底埋藏较深。 • ②在沉积盖层中,存在着明显的密度界面。 • ③沉积盖层中的构造幅度大。 • ④无显著的区域重力背景干扰。
重力异常突变带示意图
• 沉积盖层的解释 • 重力异常对沉积盖层内部结构的间接联系 在结晶基底比较浅的地区,重力异常反映的 是基底内部的结构,这时盖层的构造分布和性质 得不到显示,甚至在布格重力异常上根本反映不 出来。但是,实际上也会有另一方面的情况,即 发现许多构造特征和异常之间存在着间接的联系, 其表现是: ①重力异常走向常与构造走向相一致。 ②构造轴的位臵,有时在重力异常边缘 的重力梯度高值带上,或者与异常近似重合。
• 注:异常与地质体上的相似性,将随地质体埋深 的加大而减弱
正负号 • 与剩余密度有关
异常面积及幅值大小
• 与地质体埋深和规模有关,也与测点距地质体的 距离有关
四、 断裂构造在平面等值线图上的识别
△g平面图上识别断裂构造上的若干标志:
线性重力高与重力 低之间的过渡带
异常轴线明显错动
△g平面图上识别断裂构造上的若干标志:
狭长异常
等轴异常
• 等轴状
• 长轴状
g柱
2 G h ( X 2 h2 )
2G R 2 h ( X 2 h2 )
• 异常的外形,一般可以反映出异常体的形状和大 小。 • 彼此平行且延伸大的梯级带,则可能是断层的反 映。 • 等轴状的异常,可以确定引起异常的地质体的水 平截面大致等轴。 • 长轴状异常则地质体必然沿一方向延长的长轴体。
地质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技术考核试卷

4.在重力勘探中,为了消除纬度对重力测量的影响,需要进行__________校正。
5.通常情况下,地下岩层的密度__________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6.重力勘探中,布格校正包括地形校正、__________校正和高度校正。
7.在重力数据解释中,__________反演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C.地质结构复杂
D.探测深度较浅
10.重力勘探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异常源的位置?()
A.曲线平移法
B.图形延拓法
C.水平导数法
D.垂直导数法
11.下列哪些设备可以用于重力勘探?()
A.重力仪
B.地震仪
C.磁力仪
D.遥感卫星
12.重力勘探的数据解释可能涉及到以下哪些技术?()
A.地质建模
B.物理模拟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6.下列哪种重力仪不常用于地质勘探?()
A.金属弹簧重力仪
B.超导重力仪
C.石英弹簧重力仪
D.电子重力仪
7.在重力勘探中,下列哪项不是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
A.观测数据校正
B.异常分离
C.地质体反演
D.数据可视化
8.地下密度不均匀体的尺寸对重力异常的影响是?()
A.尺寸越大,异常越明显
7.在重力勘探中,正异常通常与高密度地质体有关。(√)
8.重力勘探数据的采集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进行。(×)
9.重力勘探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10.重力勘探中,布格校正的目的是消除除了地质体密度差异以外的所有因素对重力测量值的影响。(√)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倾斜断层示意图
上述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二维反演的广义梯 此法仅 采 用 垂 直 导 数 进 行 断 层 参 数 的 度分析方法 , 但该 方 法 被 证 明 不 适 用 于 倾 角α 较 小 ( 计算 , α<
5] 5] ) ; 的情况 [ 随后 , 魏伟等 [ 提出 利 用 重 力 异 常 的 1 0 ° 二阶水平与垂直导 数 进 行 倾 斜 断 层 的 解 释 , 并指出
ρ=
( ) 1 5
图 2 断层解释模型
( ) ) 断层所引起的水平与垂直导数 ;( 断层模型 a b
ρ=
( ) 1 6
令 d=H -h, 则 d、 D = H +h, D 与H、 h 的关 系式如下
即 可 获 得 断 层 的 产 状 信 息 。总 通过上述 步 骤 , 结本文上述方法计算断层参数的基本步骤为 : ( )利用空间域或频率域方法计算出原始重 力 1 异常的水平 ( 与垂直 ) 导数 ; ) ( 根据垂直 ( 与水平) 导数曲线给出坐标原点 2 o ′的横坐标 ; ( ) 将垂直 ( 与水平 ) 导数上延一个高度 T; 3 ) ( 得出不同水 平 导 数 与 垂 直 导 数 的 最 大 值 相 4 对原点o ′的横坐标 ; ( ) 根据式( 得 出 断 层 的 参 数 h、 5 1 1) 1 6) ~式( H、 α 和ρ。 通过上 述 计 算 过 程 可 知 , 该方法并不适用于
H 2 ) 系的原 点 处 有Vz 0 =2 G s i n l n 和 Vz 0) = α x( z( ρ h H 因此可以得到地质体与围岩的密 G s i n 2 l n 成立 , α ρ h
度差ρ 的表达式为 ) Vz 0 x( H 2 2 G s i n l n α h ) Vz 0 z( H G s i n 2 l n α h
或 c o t α 槡 2 D x ″ m a x
( ) 5
经计算得知 , 此时o ′点 的 横 坐 标 恰 是 断 层 面 的 中 点 如图 2 所示 。 在地面的投影 ,
d=
槡
2 2 ( 4 x ′ m a x) - D c o t α-1
( ) 1 4
可以得到断层倾角及上 1 1) 1 3) 通过式 ( ~式( 顶与下底的 埋 深 , 然 后 利 用 Vz x 与V z z在原始坐标
D d 烄 h= - 2 烅 D d H= + 2 烆
) 可得到 5 代入式 ( 1 2( 2 ) x ′ d c o t +D α-1 m a x= 槡 2
( ) 6
( ) 7 ( ) 8
x ′ m i n=-
1 2( 2 ) d c o t +D α-1 槡 2
我们 还 可 以 得 到 Vz ′为 另外 , x 的 最 大 值 在 以o 原点的坐标系中的横坐标
( ) ) 断层正演计算得到重力异常与实测异常 ;( 断层模型 a b
4 5. 3 0. 0 1 2 6 1. 2 9. 0 0 4
5 结论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重力异常的不同高度水平导 数与垂直导数的关 系 确 定 断 层 产 状 的 方 法 , 该方法 且不 需 要 更 高 阶 导 数 参 与 计 算 。 通 过 理 计算简便 , 论模型试验和实际 数 据 处 理 证 明 , 该方法能很好地 并 具 有 较 高 的 精 度。但 是 本 文 方 进行断裂的识别 , 法对于垂直断层并 不 适 用 , 在实际应用中可先利用 然后再进 本文所提供的方法 进 行 断 层 属 性 的 判 别 , 行解释 。
表 1 计算值与理论值对比 模型 模型一 模型二 模型三 理论值 计算值 理论值 计算值 理论值 计算值 / ( ) h / / ( ·c ° k m H/ k m m-3 ) α g ρ 1 1. 0 2 1 1. 0 6 1 0. 9 6 3 0 2 9. 8 4 5 6 0 1 0 9. 9 8 2 0 5 0 3 0 3 0. 1 2 5 0 4 8. 6 0 1 0 0 9 3. 0 1 图 3 反演得到的模型及其重力异常
原点选在倾 斜 面 延 伸 线 与 地 面 交 线 上 , x 轴垂 直其走向 。 设 台 阶 的 顶 、 底面的埋藏深度分别为h 和H, 剩 余 密 度 为 ρ, 斜 面 倾 角 为 α, 则在地面一点 ) 处所引起 重 力 异 常 的 垂 直 与 水 平 导 数 的 理 x, 0 p( 论公式如下
2 2 熿1 ( Hc o t α+x) + H 2 Vz l n s i n i n 2 α α× z =G 2 2 +2 ρ 2s ( h c o t α+x) +h 燀 H h c o s c o s +x +x α α 烄 烌 燄 s i n s i n α a r c t a n r c t a n α -a x s i n x s i n α α 烆 烎 燅 ( ) 1 2 2 熿 2 ( Hc o t α+x) + H Vz i nα l n i n 2 α× x =G 2 2 -s ρs ( h c o t α+x) +h 燀 H h c o s c o s +x +x α α 烄 烌 燄 s i n s i n α a r c t a n r c t a n α -a x s i n x s i n α α 烆 烎 燅 ( ) 2
( ) : 李丽丽 , 孟令顺 , 杜晓娟 , 马国庆 . 一种断层重力异常定量解释方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2 0 1 2, 4 7 4 6 6 5~6 6 7 摘要 断层解释一直是地质构造解释 中 的 重 要 内 容 , 尤 其 是 对 断 层 产 状 的 确 定。本 文 给 出 了 一 种 断 层 定 量 解 释方法 , 该方法利用重力异常的水平导数与垂直导数估算断 层 各 项 参 数 , 不需要更高阶导数参与计算。理论模 该方法反演得到的参数与 理 论 参 数 的 误 差 较 小 , 可 应 用 于 实 际 断 层 的 解 释, 但不适用于垂直断层 型试验表明 , 情况 。 将该方法用于四川实测重力异常 的 解 释 中 获 得 了 断 层 的 几 何 及 密 度 参 数 , 与由地震资料确定的断层参 数吻合较好 。 关键词 断层 重力异常 定量解释 导数 延拓 中图分类号 : P 6 3 1 文献标识码 : A
0 1 2年8月 2
第4 7卷 第4期
· 非地震 ·
( ) 文章编号 : 1 0 0 0 7 2 1 0 2 0 1 2 0 4 0 6 6 5 0 3 - - -
一种断层重力异常定量解释方法
李丽丽 * 孟令顺 杜晓娟 马国庆
( )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吉林长春 1 3 0 0 2 1
高阶导数的不稳定性会降低反演结果的精度 。 为了解决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 , 本文利用不同观 测面上的水平导数与垂直导数求解断层的各项参数 。 通过理论模型试验及四川盆地实测重力异常 处理结 果的验证 , 表明此法不仅可行而且十分有效 。
2 断层重力异常解释方法
倾斜断层是最常见的一类构造, 它可近似表示 地层的超覆 、 倾 斜 的 接 触 带 以 及 倾 斜 断 裂 等。在 计 算其异常时 , 坐标系选取如图 1 所示 。
1 引言
断层解释是地质构造解释中的重要内容, 一直 得到 地 球 物 理 工 作 者 的 广 泛 重 视 。S t a n l e y 等和
[ ] G r e e n1~3 于 2 0世纪7 0年代率先提出利用重力水 该方法被 平导数与垂直导数 进 行 断 层 解 释 的 方 法 , [] 应用了 很 长 时 间 ; 2 0世纪9 0 年 代 中 期, B u t l e r4 在
7卷 第4期 第4
李丽丽等 : 一种断层重力异常定量解释方法
6 7 6
的情 况 , 即当x 对于该情况可采 0 ° ′ x α=9 m a x= m a x时 , [ 7] 用简单的特征点法 来进行求解 。
3 模型试验
为了 试 验 方 法 的 有 效 性, 设立了不同角度的台 按照上述方法对断层进行反演 , 反 阶模型进行试验 , 演结果与理论值对比见表 1。
: 1 3 0 0 2 1。 E m a i l l i l i l i 1 0@m a i l s . l u. e d u. c n *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j 本文于 2 最终修改稿于 2 0 1 1年7月2 5 日收到 , 0 1 2年5月2 3 日收到 。 ) 本项研究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项目 ( 资助 。 G Z H 0 0 3 0 7 0 3 - -
H+ h 动到o 则 Vz ′= - c o t α 点上 , z 的两极值 点 相 对 2 此时 新坐标系是对称的 , x ′ x ′ | |=| |= m i n m a x
D=
( ) 1 1 ( ) 1 2 ( ) 1 3
槡
( Hபைடு நூலகம்-h) c o t h α+ H 4
2
D x ″ 2 m a x r c c o t α =a 2 2 ( 2 D x ″ x ′ + D -4 m a x m a x) d=
( ) 9
xma x =-
H +h c o t α+ 2
需 仅依靠以上参 数 无 法 获 得 断 层 的 产 状 信 息 , 引入其他参数参与计算 。 向上延拓是一种稳定性计 算, 且会降低噪声的干扰 , 因此将观测面上重力异常 曲线上的最大值所 的垂直导数Vz z 上延一个高度 T , 对应的横坐标为 x ma x=- 1 2( 2 ) d c o t D +2 T) α-1 +( 槡 2
参 考 文 献 [ ] r a d i e n t s 1 t a n l e J M a n d G r e e n R. G r a v i t a n d i n t e r S - g y y ,1 r e t a t i o n o f t h e t r u n c a t e d l a t e .G e o h s i c s 9 7 6, p p p y ( ) : 4 1 6 1 3 7 0~1 3 7 6 [ ] 2 r e e n R.A c c u r a t e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t h e d i a n l e o f a G p g e o l o i c a l r a v i t c o n t a c t u s i n t h e m e t h o d . G e o h s g g g y g p y ( ) : 1 9 7 6, 2 4 2 2 6 5~2 7 2 P r o s, [ ] r a v i t r a d i 3 t a n l e J M. S i m l i f i e d i n t e r r e t a t i o n b S - g y g y p p y , : e n t s t h e e o l o i c c o n t a c t .G e o h s i c s 1 9 7 7, 4 2( 6) g g p y 1 2 3 0~1 2 3 5 [ ] r a v i t r a d i e n t 4 u t l e r D K.G e n e r a l i z e d a n a l s i s f o r B g y g y , ( ) : 2 Di n v e r s i o n . G e o h s i c s 1 9 9 5, 6 0 4 1 0 1 8~1 0 2 8 p y [ ] 台阶重力异常的梯度解释 .石油地球物 5 魏伟 ,刘天佑 . ( ) : 理勘探 , 2 0 0 5, 4 0 2 2 3 8~2 4 2 , W e i W e i L i u T i a n o u .G r a d i e n t i n t e r r e t a t i o n o f s t e y p p ( ) : r a v i t a n o m a l . O G P, 2 0 0 5, 4 0 2 2 3 8~2 4 2 g y y [ ] 邓 康 龄, 韩 永 辉 等. 四 川 盆 地 形 成 与 演 化. 北 6 郭正 吾 , 京: 地质出版社 , 1 9 9 6 [ ] 申宁华 , 孙运生 .区 域 地 球 物 理 数 据 处 理 方 法 7 穆石敏 , 及其应用 . 吉林长春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