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本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本科毕业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名称:连花解毒颗粒急性毒性及解热实验研究班级:07药学学生姓名:林波波导师所在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研究方向:药理实验研究导师姓名:周欣陈旭职称/职务:主管药师药师课题研究起止时间:2011年1月5日至2011年5月11日填表时间:2011年1月23日说明一、本计划由学生本人在向导师小组作过开题报告后填写,一式一份,最后经系(院)及实习单位批准后,留系部存档。
二、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在课题研究前完成。
三、计划批准后不得随意更改。
四、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导师检查两次。
检查情况及变动情况应记录在表内。
2 连花解毒颗粒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13-15]2.1 人与大鼠之间给药量的换算表2-1不同实验动物与人的等效剂量比值(注:剂量按mg/kg算,人按照60kg算)[12]动物小鼠大鼠豚鼠兔猫猴狗剂量比值8.65 5.98 5.15 3.11 2.590.998 1.78通过查表可知大鼠与人的等效剂量比约为6倍实验动物用剂量=(动物体重/人的体重)×人的剂量×6=(0.2kg/60kg) ×60g×6=1.2g2.2 致热因子溶液的配制与发热模型的建立2.2.1致热因子的制备:精密称取角叉菜胶(卡拉胶)100mg置于试管中,加入灭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10mL,轻轻搅拌或摇匀,放置于4℃冰箱中过夜,次日晨取出,轻轻倒置数次直至混悬液均匀。
2.2.2 发热模型的建立:取12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于实验前8~10 h禁食,但不禁水。
根据预实验确定的试验方法建模,于1h、2h、3h、4h、5h、6h、7h、8h、9h、10h测大鼠肛温。
记录每只大鼠的体温变化并绘制曲线图,利用SPSS软件分析计算,判断连花解毒颗粒组与模型组体温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连花解毒颗粒的解热效果(给药量计算:①连花解毒颗粒60kg人每天用量为60g,按体表面积折算0.2kg大鼠正常用量为1.2g,0.2kg大鼠每次灌胃3mL,因此配制的连花解毒颗粒中剂量组浓度为1.2g/3mL=0.4g/mL;②双黄连颗粒60kg人每天用量为30g,则大鼠正常用量为0.6g,因此配制的双黄连颗粒的浓度为0.6g/3mL=0.2g/mL;③通过查阅文献,解热实验大鼠阿司匹林对照组用量为20mg/d,因此配制阿司匹林浓度为20mg/3mL=6.7mg/mL;④连花解毒颗粒人每天用量为40g,0.2kg大鼠正常用量为0.8g,0.2kg大鼠每次可灌胃3mL,0.8g/3mL=266.7mg/mL)。
药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药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选题意义和背景:万古霉素(V anyci n, VC M)是糖肽类抗生素,1958年被美国FDA 批准上市。
万古霉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
本品主要对革兰阳性(G+)菌具有强大的杀菌活性,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 hicil lin-r esist ant s taphy lococ cus a ureus, MRS A)以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 ethic illin resi stant coag ulase nega tivestaph yloco ccus, MRCN S).根据 2017年中国CHINE T 细菌耐药性监测,MRSA和 MRC NS 检出率分别平均为47.9%和 77.1%.由于医院内上述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万古霉素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
然而,万古霉素具有肾、耳毒性,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或听力丧失,这些不良反应在老年人中更易出现。
因此,安全有效的应用该药物,最大程度减少药物对患者的损害,并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Popul ation phar macok ineti cs, P PK)研究涉及新生儿、成年人、肥胖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等人群。
Sanc hez 等在141例应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中发现,老年人(≥65 岁,n=40)清除率(Cl earan cerat e, CL)和表观分布容积(A ppare nt vo lumeof di strib ution, V)分别为(2.24 ±1.2)L·h-1和(43.7 ± 5.1)L,而年轻人( 65岁,n=101)C L 和V则分别为(4.03 ± 1.7)L·h-1和(28.4 ±5.3)L,两个群体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
药学开题报告范文样本(通用20篇)

药学开题报告范文样本(通用20篇)题目:学院: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设计(论文)的技术路线及预期目标:作为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该系统的设计开发,将所学知识真正的应用于实践当中,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并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学习到更深的知识,掌握先进的技术。
以此来增强对一个系统设计的整体认识,熟悉软件开发过程,更深刻的理解软件工程的知识,熟悉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oracle),学习和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uml),利用mvc结构来开发高效率、高性能的web应用程序,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以java语言实现)。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事管理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最终完成一个人事管理系统。
课题进度计划:我拟订将该研究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前期、中期和后期。
在前期阶段(2—3周),主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如熟悉开发环境,认识j2ee架构,学习java语言,mvc架构,收集一些有助于课题研究的资料,并试着写相关的程序。
在该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需求分析”,提出“概要设计方案”。
在中期阶段(4—6周),对项目块进行研究、实验,本阶段是整个研究、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是对整个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和编码,最后基本完成整个系统的制作任务。
后期阶段(1—3周),该阶段主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集成和测试,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有那些缺陷,并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将来的工作积累经验和教训。
推荐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药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药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药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引言: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分析和应用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广泛且具有重要意义。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我将要进行的药学论文研究,探讨该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方法以及预期结果,进一步展示该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药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药物研发模式存在着效率低下和成本高昂的问题。
因此,寻找新的药物研发策略和方法成为当今药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新型药物研发策略,以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分子设计技术,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发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新型药物研发方法,并应用于特定疾病的药物发现和优化过程中。
通过该方法,我们希望能够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活性和良好药物性质的候选化合物,从而缩短药物研发周期。
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分子模拟、药物分子库筛选、药物设计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
首先,我们将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对靶点进行结构预测和分析,确定合适的药物靶点。
然后,我们将利用药物分子库筛选技术从大量的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潜在活性的候选化合物。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药物设计技术对候选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和修饰,以提高其药物性质和活性。
最后,我们将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对优化后的化合物进行性能评估和活性预测。
预期结果:我们预计通过本研究可以开发出一种高效、准确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并应用于特定疾病的药物研发中。
通过该方法,我们有望筛选出具有潜在活性和良好药物性质的候选化合物,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论:本开题报告介绍了一项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药学论文研究。
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药物研发方法,以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该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药学开题报告万能模板

药学开题报告万能模板一、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主要介绍该项目研究的相关领域的背景信息,包括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
要清晰地说明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并列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
二、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明确研究的目标,阐述解决研究问题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要准确描述研究的科学或实践意义,并说明研究的具体目标。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方法部分详细描述研究的具体内容,并阐明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要清晰地呈现研究的步骤、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内容,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研究预期结果研究预期结果描述研究实施后预期取得的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要结合研究目标,说明预期结果对药学领域的影响和贡献。
五、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工作计划部分列出整个研究的具体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要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研究按计划进行。
六、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部分对该研究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技术、资源、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
要明确分析研究所需的技术条件和人力、物力资源,并评估研究的经济成本。
七、预期的研究价值和创新点预期的研究价值和创新点对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进行论述。
要明确指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对药学领域的贡献。
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部分列出在文中所引用的相关文献,要确保参考文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的格式需按照国际通用的文献引用格式进行编写。
以上是「药学开题报告万能模板」的内容。
这个模板可以用来指导撰写药学开题报告时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思路。
在实际撰写时,可以根据具体研究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和扩展,以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药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药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制备、配制、分析、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药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毕业生进入职场的重要敲门砖。
因此,选择一个有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药学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是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内容。
二、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本文选题目的是研究药学领域中的其中一特定问题,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采用实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该问题的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案,并对该课题在药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对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总结,明确研究目标和意义。
2.问题陈述和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的具体问题和目标,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
3.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根据研究目标,制定实验方案并进行实施,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
4.论证和结论:基于实验结果,进行重要发现的论证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探讨选定的课题。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1.首先进行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资料收集,了解该课题的理论和实践。
2.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3.进行实验操作,采集相关数据。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可比性。
4.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数据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
使用适当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5.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论证和结论的推导。
将实验结果与前期的文献综述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和规律,并给出相应的解释。
四、预期目标和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的课题对于药学专业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拓宽和更新药学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其次,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再者,对于药物的制备、配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可以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和措施。
药学开题报告

药学开题报告药学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是药学专业的学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药学开题报告范文,希望你会喜欢!药学开题报告范文篇1背景介绍:随着世界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和绝对数量的不断攀升,由衰老引起的人口老化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已成为科学家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由于这类疾病常伴有严重的认知障碍及精神异常症状,甚至瘫痪和感觉障碍[1],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探讨脑衰老机制,研究有效的延缓衰老进程的药物,防治老年疾病己成为当今社会和医药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诸多老年性疾病中,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率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社会问题。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中枢系统神经组织非正常退变引起的一类进行性功能缺陷与衰退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亨廷顿氏舞蹈症等[2-4]。
其中,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占老年人口的4.6%,其中半数为老年原发性退行性痴呆。
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老年原发性退行性痴呆的发病率达2.9%。
该病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受基因调控和多种环境因素影响,是一类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的疾病。
临床上,对于这类疾病尚无有效控制病程进展的措施,患者最终将丧失生活能力甚至死亡。
目前,我国人口老化速度居世界之首,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因此寻求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衰老疾病的药物迫在眉睫。
我国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在几千年的实践发展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特别是针对疑难病和慢性病,中医药更有它的独到之处。
中药具有多靶点多效性特点,既可改善症状以治标,又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治本,而且副作用较少、药源丰富。
中医在治疗老年性痴呆与记忆减退的数千年临床经验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化学药品开发所存在的技术难度高、价格昂贵、毒副作用明显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实际问题,传统中医药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药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本

药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本药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本一、引言药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研究药物的发现、制备、质量控制以及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药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并提出一个研究的开题方向。
二、问题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药物研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的耐药性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亟待解决。
三、问题描述本文将聚焦于药物的副作用问题。
药物副作用是指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药物除了产生预期的治疗效果外,还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危害。
因此,减少药物副作用对于提高药物疗效和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降低药物副作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结合药物的特性和机制,寻找有效的途径来降低药物副作用。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搜集和分析,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然后,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研究假设和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六、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果:1. 系统性地总结和分析已有的降低药物副作用的方法和策略;2. 验证提出的方法在实验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 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来降低药物副作用,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七、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药物研发和应用,提高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2. 通过降低药物副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和危害,提高治疗效果;3. 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药学领域的进步。
八、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阶段一: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进行搜集和分析;2. 阶段二:实验设计,确定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方法;3. 阶段三:实验进行,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4. 阶段四:结果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5. 阶段五:论文撰写,撰写论文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加味芍甘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专业名称:药物制剂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13年3 月15 日说明1.根据教育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标准,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审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毕业实习开始后8周内完成,各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报药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1]假野隆司.高催乳素血症的汉方疗法.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1:31[2]板本贤二.芍药甘草汤及甘草酸对高睾酮血症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8,10:45[3]袁海宁,王传跃,冯秀杰,等.芍药甘草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6):337-338[4]周威,张恩景,高铁祥.大麦芽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10):10-11[5] 徐勇,戢翰升.炒麦芽含药血清对MMQ大鼠垂体刘细胞NGF、PRL分泌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12):736-738[6] 郭晓东,郭丙章.不同炮制规格的麦芽对回乳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5):658-659[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6,96[8] 尹秀莲,游庆红.野马追颗粒成型工艺考察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J].中国药房,2011,22(3):236-237[9] 李雪玲,黄德浩,刘莉,等.正交设计优选炎宁无糖颗粒成型工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58-60[10] 董文燊,瞿发林,徐波.经典恒温加速试验法预测芍甘胶囊的有效期[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19(1):87-88附:中药颗粒剂的概述中药颗粒剂是指中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与部分药材细粉混匀,制成的干颗粒状剂型。
中药颗粒剂是一类常用的中药剂型, 具有易溶解、易吸收, 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等特点。
颗粒剂最初多含药材细粉, 工艺凭经验而定。
随着制剂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种新辅料和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 大大地提高了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效率和成品质量。
中药颗粒剂按溶解性能和状态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可溶性颗粒剂又可分为水溶性颗粒剂和酒溶性颗粒剂[1]。
一.中药颗粒的优点中药颗粒剂与以往剂型相比,有如下几项优点[2]。
1.方便:中药的配方颗粒剂用量小,使用方便,剂量小于传统的中药汤剂,方便携带。
2.易贮存保管:中药颗粒剂采用药用复合膜包装,不易受潮,使中药颗粒剂的质量得以保证,不易出现虫蛀发霉变色变味等由于保管不善所出现的问题,保证了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3.剂量准确,方便调配:中药颗粒剂在调配时,按方取药,无需称量和抓药,方便核对,能有效防止人为差错,且清洁卫生,并使药房人员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省时省力。
4.提高我国中药产业在国际上的声誉与竞争力:我国虽是中药发源地,自古以来,大量先贤为中医药技术的发展殚精竭虑,但由于历史和思想方面的制约,大多数都处于比较初级的加工水平,其原因主要是中药的疗效不稳定,中药颗粒剂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5.中药无糖颗粒剂:中药无糖颗粒剂在原有的优点上,还具有以下的优点[3]: (1)药物稳定性好; (2)减少了药物赋形剂用量,改善了中药制剂形象; (3)扩大了应用范围。
二.中药颗粒发展的不足[4]要了解中药颗粒剂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了解目前中药颗粒剂在制取中还存在的问题。
1.溶化性不符合规定:主要原因:(1)产生浑浊; (2)产生焦屑; (3)其他异物。
2.微生物限度不符合规定:微生物可能由以下3方面带入制剂中: 浸膏、辅料、生产环境污染。
3.染色泽不均匀:色泽不均匀通常有2方面的因素:(1)有色差的原辅料混合不均匀;(2)用一步制粒技术的时候,喷雾的速度过快,抖袋的频率不当,物料沸腾的状态控制不当。
4.水分不符合规定:水分不符合规定通常发生于颗粒剂贮藏流通过程当中。
(1)内包装材料的材质不符合要求;(2)内包小袋封合不严,使小袋漏气吸湿。
5.含量测定不合格:(1)原材料相关成分的含量不符合规定; (2)提取与制剂过程中有不合理之处,使得有效成分提取不完全破坏或被破坏损失。
三.研究现状[2]中药颗粒剂的制备过程一般分为提取、浓缩、制粒、干燥、包装等工序。
根据中药含有效成分的不同,其处理方法各有所异。
但在大量生产中其过程一般采用煎煮法或水煎醇沉法提取,对提取液常采用常压蒸发或减压蒸发,获得浸膏,将适量的糖粉、糊精或药物细粉混合均匀,加入一定比例的浸膏制成软材,软材过筛制得湿颗粒,经干燥后整粒进行包装。
1.提取工艺提取工艺是制剂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不同的提取方法对不同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不同,所以应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处方中药物的化学性质及所制备的剂型的要求,选择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
中药传统的提取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等。
目前,煎煮法仍然是最常用的提取工艺。
2.纯化分离工艺中药提取液成分复杂,以前的提取、浓缩、制成制剂的工艺方法使中药颗粒剂的质量得不到有力保证如何纯化分离有效成分,保证制剂的质量稳定是中药制剂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水提醇沉法,此法操作简单,但乙醇用量大,耗费成本高,药物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有机酸等活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3.制粒工艺中药颗粒剂制粒技术主要分为: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快速搅拌制粒和流化床制粒。
3.1湿法制粒:近年来,药学工作者通过正交、均匀设计等优选试验[5-7],通过考察辅料种类、用量、混合辅料比及制粒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颗粒质量的影响以、以颗粒得率流动性脆碎度等为评价指标,筛选湿法制粒的技术参数,有效地提高了湿法制粒的质量[8]。
3.2干法制粒:干法制粒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制粒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湿法制粒避免了加入大量的糖和糊精等辅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辅料的用量。
同时干式制粒法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短的有点,使其在颗粒剂制备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实际应用中,可减少物料浪费,降低成本,市一中环保式的制粒工艺,值得在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制粒工艺中推广应用[9]。
3.3快速搅拌制粒:快速搅拌制粒技术利用快速搅拌制粒机制得的,颗粒均匀、辅料用量少、制粒过程快。
由于药物与辅料被共置于制粒机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制软材、切割制粒与滚圆一次完成,故制成的颗粒圆整均匀,流动性好,辅料用量少,制粒过程密闭、快速、污染小[10]。
3.4流化床制粒:流化喷雾制粒又称沸腾制粒、一步制粒。
该技术为混合、制粒、干燥一步完成的新型制粒技术,可大大减少辅料用量,并且使浸膏在颗粒中的含量可达50%~70%,制出的颗粒大小均匀、外形远征、流动性好、可压性好、生产效率高,便于自动控制。
同时由于制粒过程在密闭的制粒机内完成,生产过程不易被污染,使成品质量得到保障。
四.中药颗粒剂的展望中药颗粒剂作为汤剂的改进剂型,发展比较迅速,但由于中药制剂不同于基本以单一化合物为原料的西药制剂,其成分比较复杂。
因此,在其生产制备过程中,应结合中药成分与其药理药效的研究,充分了解制剂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测,优化工艺。
在保证颗粒剂有效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制剂水平就成为中药颗粒剂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了兼顾随症调方和复方合煎两特点的汤剂发展方向,中药颗粒剂今后应当以成方颗粒剂为主,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为辅。
同时,通过一些新型辅料、制剂设备、制备技术在颗粒剂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人们对中药成分制备过程中的变化与其药理作用之间关系研究的深入,颗粒剂的质量必将得到有效提高,在保证有效的基础上出现一些新型颗粒剂,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用药需求。
五.参考文献:[1]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94,404[2]何龙,姚尧中药颗粒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82-83[3]马家骅,杨明,谭玉婷,等中药无糖颗粒剂的研究概况[J]中国药业,2006,15(5):487-489[4]陈炬,中药颗粒剂未来发展方向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2,5(9A)[5]李雪玲,黄德浩,刘莉等.正交设计优选炎宁无糖颗粒成型工艺.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58-60[6]邓超澄,冯看,伦丽秋等.正交实验优选菊明降压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时珍国医国药2012,23(2):415-416[7]耿丽,时晓亚.补虚颗粒成型工艺研究.中医药导报.2012,18(4):76-77 [8]杨小雷,张建春.中药颗粒剂研究进展[J].首都医药,2005,12(159):37-37 [9]刘敏彦,王玉峰,董超,等.干式制粒技术在益气养阴片制备工艺中的应用[J].中成药,2008,30(8):1235-1236[10]把挹,徐玲玲,年华.中药颗粒剂制粒技术综述.中国药师.201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