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加工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课件

Kr’:使已加工表面残留密集的高度减小,降低工件 的表面粗糙度。
选择:在不产生振编动辑的版pp前t 提下,取小值。
22
5 . 刃倾角( S )
编辑版ppt
23
作用
①影响切削刃的锋利程度; ②影响切屑流出方向; ③影响刀头强度和散热条件; ④影响切削力的大小和方向。
选择: 精加工:取 正(+S )
介质: 5%
编辑版ppt
43
2.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v ① 切削用量: c 、f 、a p愈大,切削温度愈高。但 vc的影响最大 、f 次之、a p最小。
② 工件材料: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好, 切削温度越高。 刀具角度: 增大 0 ,切削温度降低;减小kr 、kr’,
③ 刀具 切削温度降低。
⑷ 硬质合金
碳化物+粘结剂——粉末冶金
碳化物:WC、TiC、等
粘结剂:Co
HRC≈76~84 耐热温度 —1000℃
允许的切削速度是高速钢的4~10倍。
编辑版ppt
27
① 钨钴类(YG)(K):WC+Co ② 钨钴钛类(YT)(P):WC+TiC+Co ③ 通用(YW)(M):TaC、NbC ④ 表面涂层: TiC、TiN、TiCN、TiAlN
0
0
编辑版ppt
19
选择: 加工塑性材料和精加工—取大后角( 0 ) 加工脆性材料和粗加工—取小后角( 0 )
后角( 0)只能是正的。
精加工: 0= 80~120 粗加工: 0= 40~80 3 . 主偏角(kr)
作用:改善切削条件,提高刀具寿命。
减小kr:当ap、f 不变时, 则 bD 、hD —
积屑瘤的形成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课件PPT教案

刀 具
(1)基面Pr
标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注 角
通常,基面应平行或垂直于刀具上便于制造、刃磨和测量的
度 某一安装定位平面或轴线。
的 参
例如,图示为普通车刀或刨刀的基面,它平行于刀具底面。钻头、铣刀和
考 丝锥等旋转类刀具,其切削刃各点的旋转运动(即主运动)方向,都垂直于通
系 过该点并包含刀具旋转轴线的平面,故其基面Pr就是刀具的轴向剖面。
素
其中 dm——已加工表面直径(mm);
dw—待加工表面直径(mm)。
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
刀具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 金属切削刀具的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与参数都有着共性,
即不论刀具构造如何复杂,它们的切削部分总是近似地以外 圆车刀的切削部分为基本形态。
第9页/共75页
刀
具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确定金属切削刀具的工作部分几何
线。
由Pr-Pf-Pp 组成一个进给、背平
面参考系,如右图所示。
第18页/共75页
刀 具
刀具工作角度的参考系
切 前述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在定义基面时,都只考虑主运动,
削 部
不考虑进给运动,即在假定运动条件下确定的参考系。但刀具
分 在实际使用时,这样的参考系所确定的刀具角度,往往不能确
的 基
切地反映切削加工的真实情形。只有用合成切削运动方向来确
垂直。
注:“静止系”本质上不是静止的,它仍然是把刀具同工件和运动联系起 来的一种特定的参考系。
第13页/共75页
刀
具
标
注
角 度
在刀具标注角度
的 参考系中的刀具角度
参 考 系
称为标注角度。 刀具标注角度的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幻灯片PPT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幻灯片 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1.1 切削加工的运动分析及切削要素
1.1.1 零件表面的形成
☆ 回转体表面:是以直线为母线作旋转运动所形成的表面;成型 方法主要有:车削、钻孔、扩孔、镗孔、铰孔、内外圆磨削等。 如构成轴类、盘套类零件的内外圆、圆锥等。
3 南京理工大学
1.1.2 切削运动
l 概念:用以切除多余金属的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 l 分类:
主运动:切除切屑所需的基本运动。 3个特点:速度最快;消耗功率最大;唯一性。 进给运动:使金属层不断投入被切削的运动。 3个特点:速度较慢;消耗功率较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其它运动:吃刀运动
分度运动
(2)辅助平面:
切削平面Ps:过切削刃上一点,与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 基面Pr:过切削刃上同一点,与切削速度相垂直的平面。 正交平面Po(主剖面):过切削刃上同一点,与切削平
面和基面相垂直的平面。
12 南京理工大学
l 刀具标角度的定义
刀具的标注角度是指静止状态下,在工程图上标注的 刀具角度。(下面以车刀为例介绍刀具的标注角度)
23 南京理工大学
1 正交平面中测量的角度
1)前角γ0 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2)后角α0 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24 南京理工大学
主运动
加工表面
切削平面
基面
r
南京理工大学
进给运动 正交平面
25
前角、后角的作用
前角的作用:锋利,影响刀具强度 后角的作用:减小后刀面与工件间的摩擦和
r
r 2
(
f )2 2
移项后两边平方,并忽略H2
(H<< rε):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1.1 切削加工的运动分析及切削要素
1.1.1 零件表面的形成
☆ 回转体表面:是以直线为母线作旋转运动所形成的表面;成型 方法主要有:车削、钻孔、扩孔、镗孔、铰孔、内外圆磨削等。 如构成轴类、盘套类零件的内外圆、圆锥等。
3 南京理工大学
1.1.2 切削运动
l 概念:用以切除多余金属的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 l 分类:
主运动:切除切屑所需的基本运动。 3个特点:速度最快;消耗功率最大;唯一性。 进给运动:使金属层不断投入被切削的运动。 3个特点:速度较慢;消耗功率较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其它运动:吃刀运动
分度运动
(2)辅助平面:
切削平面Ps:过切削刃上一点,与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 基面Pr:过切削刃上同一点,与切削速度相垂直的平面。 正交平面Po(主剖面):过切削刃上同一点,与切削平
面和基面相垂直的平面。
12 南京理工大学
l 刀具标角度的定义
刀具的标注角度是指静止状态下,在工程图上标注的 刀具角度。(下面以车刀为例介绍刀具的标注角度)
23 南京理工大学
1 正交平面中测量的角度
1)前角γ0 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2)后角α0 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24 南京理工大学
主运动
加工表面
切削平面
基面
r
南京理工大学
进给运动 正交平面
25
前角、后角的作用
前角的作用:锋利,影响刀具强度 后角的作用:减小后刀面与工件间的摩擦和
r
r 2
(
f )2 2
移项后两边平方,并忽略H2
(H<< rε):
机械制造工程学 李伟 谭豫之 第1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1新PPT课件

切削过程中,主运动、进给运动合理的组合,便可以加 工各种不同的工件表面。
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形成三个表面,如图1-2所示 1)待加工表面——将被切除的表面; 2)过渡表面——正在切削的表面; 3)已加工表面——切除多余金属后形成的表面。
切削过程中,为提高 生产效率,机床除切削运 动外,还需要有辅助运动, 如切入运动、分度转位运 动、空程运动及送夹料运 动等。
图1-2 车削加工工件上的表面
1.1.2 切削用量
1、切削用量三要素
1)切削速度 v c :切削刃的选定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
时速度。主运动是旋转运动时,切削速度计算公式如下:
c
dn
1000
式中 d——工件加工表面或刀具某一点的回转直径(mm); n——工件或刀具的转速(r/s或r/min)。
2)进给量 f:在工件或刀具的每一转或每一往复行程的时
1、刀具的分类:
刀具的种类很多,根据用途和加工方法不同,通常把刀 具分为以下类型。
1)切刀:包括各种车刀、刨刀、插刀、镗刀、成形车刀等。
2)孔加工刀具:包括各种钻头、扩孔钻、铰刀、复合孔加工 刀具(如钻一铰复合刀具)等。
3)拉刀:包括圆拉刀、平面拉刀、成形拉刀(如花键拉刀) 等。
4)铣刀:包括加工平面的圆柱铣刀、端铣刀等;加工沟槽 的立铣刀、键槽铣刀、三面刃铣刀、锯片铣刀等;加工特殊 形面的模数铣刀、凸(凹)圆弧铣刀、成形铣刀等。
(1)刀具安装位置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图2-8 a)刀尖高于工件轴线 b)刀尖低于工件轴线
5.
图2-9 (θ为切削时刀杆纵向轴线的偏转角)
5. (2)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图2-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横向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图2-10 纵向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形成三个表面,如图1-2所示 1)待加工表面——将被切除的表面; 2)过渡表面——正在切削的表面; 3)已加工表面——切除多余金属后形成的表面。
切削过程中,为提高 生产效率,机床除切削运 动外,还需要有辅助运动, 如切入运动、分度转位运 动、空程运动及送夹料运 动等。
图1-2 车削加工工件上的表面
1.1.2 切削用量
1、切削用量三要素
1)切削速度 v c :切削刃的选定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
时速度。主运动是旋转运动时,切削速度计算公式如下:
c
dn
1000
式中 d——工件加工表面或刀具某一点的回转直径(mm); n——工件或刀具的转速(r/s或r/min)。
2)进给量 f:在工件或刀具的每一转或每一往复行程的时
1、刀具的分类:
刀具的种类很多,根据用途和加工方法不同,通常把刀 具分为以下类型。
1)切刀:包括各种车刀、刨刀、插刀、镗刀、成形车刀等。
2)孔加工刀具:包括各种钻头、扩孔钻、铰刀、复合孔加工 刀具(如钻一铰复合刀具)等。
3)拉刀:包括圆拉刀、平面拉刀、成形拉刀(如花键拉刀) 等。
4)铣刀:包括加工平面的圆柱铣刀、端铣刀等;加工沟槽 的立铣刀、键槽铣刀、三面刃铣刀、锯片铣刀等;加工特殊 形面的模数铣刀、凸(凹)圆弧铣刀、成形铣刀等。
(1)刀具安装位置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图2-8 a)刀尖高于工件轴线 b)刀尖低于工件轴线
5.
图2-9 (θ为切削时刀杆纵向轴线的偏转角)
5. (2)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图2-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横向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图2-10 纵向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机械制造技术PPT课件第二章金属切削基本原理

工艺系统刚性差—大主偏角
合理副偏角值的选择
添加标题
一般较小
添加标题
—5°~10°
添加标题
精加工
添加标题
—小,0°
添加标题
加工高强高硬材料或断续切削
添加标题
—小,4°~6°
添加标题
切断刀、锯片、槽铣刀
添加标题
—小,1°~2°
过渡刃的型式
①直线刃
—粗车、强力车 κrε=κr/2
②圆弧刃
—粗糙度值小
冷却作用 清洗与防锈作用
常用切削液及其选用 =乳化油+水 切削油 = 矿物油、+动植物油 极压切削油 =切削油+硫、氯和磷极压添加剂 难加工材料的精加工
=水+防锈剂、清洗剂、油性添加剂 磨削、粗加工
①水溶液
01
车削、钻削、攻螺纹 滚齿、插齿、车螺纹、一般精加工
②乳化液
02
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
4
磨屑形态
带状切屑
直线刃、折线刃、圆弧刃、波形刃
刀具合理几何参数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化学成分、制造方法、热处理状态 性能,表层情况等
①工件材料
壹
—化学成分、性能,刀具结构形式
②刀具材料及结构
—机床、夹具,系统刚性,功率 切削用量和切削液
③加工条件
叁
贰
各参数间的联系 —综合考虑相互作用与影响
刀具角度的选择
大后角→减小摩擦、提高寿命、改善表面质量 强度降低、散热差、磨损加快
后角的选择原则
工艺系统刚性 刚性差—振动 → 小后角 精度要求高 —重磨 → 小后角
切削层厚度hD小 → 大后角 切削层厚度hD大 → 小后角
强度、硬度高 → 小后角 塑性大 → 大后角
合理副偏角值的选择
添加标题
一般较小
添加标题
—5°~10°
添加标题
精加工
添加标题
—小,0°
添加标题
加工高强高硬材料或断续切削
添加标题
—小,4°~6°
添加标题
切断刀、锯片、槽铣刀
添加标题
—小,1°~2°
过渡刃的型式
①直线刃
—粗车、强力车 κrε=κr/2
②圆弧刃
—粗糙度值小
冷却作用 清洗与防锈作用
常用切削液及其选用 =乳化油+水 切削油 = 矿物油、+动植物油 极压切削油 =切削油+硫、氯和磷极压添加剂 难加工材料的精加工
=水+防锈剂、清洗剂、油性添加剂 磨削、粗加工
①水溶液
01
车削、钻削、攻螺纹 滚齿、插齿、车螺纹、一般精加工
②乳化液
02
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
4
磨屑形态
带状切屑
直线刃、折线刃、圆弧刃、波形刃
刀具合理几何参数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化学成分、制造方法、热处理状态 性能,表层情况等
①工件材料
壹
—化学成分、性能,刀具结构形式
②刀具材料及结构
—机床、夹具,系统刚性,功率 切削用量和切削液
③加工条件
叁
贰
各参数间的联系 —综合考虑相互作用与影响
刀具角度的选择
大后角→减小摩擦、提高寿命、改善表面质量 强度降低、散热差、磨损加快
后角的选择原则
工艺系统刚性 刚性差—振动 → 小后角 精度要求高 —重磨 → 小后角
切削层厚度hD小 → 大后角 切削层厚度hD大 → 小后角
强度、硬度高 → 小后角 塑性大 → 大后角
金属切削基础ppt课件

21
基面
基面Pr: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 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 平面”
22
切削平面
2.切削平面Ps: 3.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 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 直于基面的平面
23
主剖面
主剖面Po: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并 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 的平面
24
法平面
法平面Pn: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 于切削刃的平面。
热塑性差,不宜制造成大截面刀具。
B、钨钼钢(将一部分钨用钼代替所制成 的钢 )典型牌号:W 6 Mo 5 Cr 4 V 2
优点:减小了碳化物数量及分布的不均匀性 。 缺点:高温切削性能和W18相比稍差。
66
高性能高速钢
在通用型高速钢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基本 化学成分并添加其他合金元素,使其常温 与高温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45
刀具的工作角度
•刀杆轴线安装的偏 斜的影响: •改变了主偏角和副 偏角 •(也就是说:实际的 主偏角和标注时的 主偏角不同)
46
刀具的工作角度
进给运动的 影响
进给量改变了 合成运动的方 向
(从而改变了基 面的位置以及 其他面的位置, 影响所有的角 度)
47
刀具的工作角度
刀尖的安装位 置的影响
63
高速钢
概念:
高速钢是一种含有钨、钼、铬、钒等合金元 素较多的工具钢
性质:
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②、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 ③、具有一定的硬度(63~70HRC)和耐磨性
64
高速钢的分类
普通高速钢 钨系高速钢 钨钼钢
高性能高速钢
65
普通高速钢
A、钨系高速钢(简称 W18) 典型牌号:W18Cr4V 优点:钢磨削性能和综合性能好,通用性强。 缺点:碳化物分布常不均匀,强度与韧性不够强,
基面
基面Pr: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 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 平面”
22
切削平面
2.切削平面Ps: 3.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 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 直于基面的平面
23
主剖面
主剖面Po: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并 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 的平面
24
法平面
法平面Pn: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 于切削刃的平面。
热塑性差,不宜制造成大截面刀具。
B、钨钼钢(将一部分钨用钼代替所制成 的钢 )典型牌号:W 6 Mo 5 Cr 4 V 2
优点:减小了碳化物数量及分布的不均匀性 。 缺点:高温切削性能和W18相比稍差。
66
高性能高速钢
在通用型高速钢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基本 化学成分并添加其他合金元素,使其常温 与高温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45
刀具的工作角度
•刀杆轴线安装的偏 斜的影响: •改变了主偏角和副 偏角 •(也就是说:实际的 主偏角和标注时的 主偏角不同)
46
刀具的工作角度
进给运动的 影响
进给量改变了 合成运动的方 向
(从而改变了基 面的位置以及 其他面的位置, 影响所有的角 度)
47
刀具的工作角度
刀尖的安装位 置的影响
63
高速钢
概念:
高速钢是一种含有钨、钼、铬、钒等合金元 素较多的工具钢
性质:
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②、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 ③、具有一定的硬度(63~70HRC)和耐磨性
64
高速钢的分类
普通高速钢 钨系高速钢 钨钼钢
高性能高速钢
65
普通高速钢
A、钨系高速钢(简称 W18) 典型牌号:W18Cr4V 优点:钢磨削性能和综合性能好,通用性强。 缺点:碳化物分布常不均匀,强度与韧性不够强,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PPT幻灯片课件

第一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概述
1. 金属切削加工的定义
金属切削刀具和工件按一定规律作相对运动,通过刀具上 的切削刃切除工件上多余的(或预留的)金属,从而使工件 的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都符合预定要求,这样的加工 称为金属切削加工。
2.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有两个基本要素:
一个是成形运动, 另一个是刀具。
螺旋线
螺纹牙形 渐开线
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及所需的成形运动
加工表面的形成
① 有些表面的发生线完全相同,只因母线的原始位置不同, 也可以形成不同的表面。
② 母线和导线有时候可以互换;有时候不可以互换。
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及所需的成形运动
加工表面的形成
3 发生线的形成方法及所需的运动
在实际的切削加工中,发生线是由刀具的切削刃与工件间的相对 运动得到的。由于生产中使用的刀具切削刃形状和采取的加工方 法不同,形成发生线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
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及所需的成形运动
加工表面的形成
(1)成形运动的种类 • 简单成形运动 由单独的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构成; • 复合成形运动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旋转运动或(和)直线运动,按照某些确 定的运动关系组合而成。
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及所需的成形运动
加工表面的形成
(2)零件表面成形所需的成形运动 形成表面所需要的成形运动,就是形成母线及导线所需要的成形
加工表面的形成
例1-2 用成形车刀车削成形回转 表面 • 母线——曲线,由成形法形成, 不需要成形运动。 • 导线——圆,由轨迹法形成,需 要一个成形运动B1。 • 表面成形运动的总数为一个Bl, 是简单的成形运动。
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及所需的成形运动
第三章 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方法ppt课件

2) 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孔,或内表面 形状特殊的孔需用钻孔作为预加工工序。
3)内螺纹攻螺纹前所需底孔
2.立式钻床
由电动机把原动力经主 轴变速箱传给主轴,使主轴 带动钻头旋转。同时也把动 力传给进给箱,使主轴自动 作轴向进给运动。搬动手 柄,也可实现手动进给。进 给箱和工作台可沿立柱导轨 上下,移动以适应各种尺寸 工件的加工。
镗削加工所用的刀具
单刃镗刀 浮动镗刀(V=0.08~0.13m/s)
镗床的作用
第三节 刨削和拉削加工 一、刨削
概念
在刨床上用刨刀对工件作水平相对直线往复运 动的切削加工方法称刨削。 刨削是平面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
设备
牛头刨床、龙门刨床和插床。
刨床的组成和运动
(一)牛头刨床 1.组成及用途: 工作台、刀架、滑枕、床身、横梁、 变速机构、进刀机构等。
主要用于加工小型零件,单件小批量生产, 在维修车间和模具车间应用较多
(二)龙门刨床 1.龙门刨床因有一个“龙门”式的框架结构而
得名,用于加工大型或重型工件,也可以多 个工件同时加工。 2.切削主运动虽然还是直线往复运动,但它是 由工件来完成的,刨刀只作进给运动。
3.特点:传动平稳、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加工 精度高、生产率较高等。
每齿进给量af :铣刀每转一个刀齿时,工件与 铣刀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量。
每转进给量f :铣刀每转一转时,工件与铣刀 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量。
进给量速度vt :单位时间内工件与铣刀沿进给 方向的相对位移量。
编辑版pppt
63
2.
切削厚度ac
切
削
层
切削宽度aw
要
素
切削层横截面积Acav
编辑版pppt
3)内螺纹攻螺纹前所需底孔
2.立式钻床
由电动机把原动力经主 轴变速箱传给主轴,使主轴 带动钻头旋转。同时也把动 力传给进给箱,使主轴自动 作轴向进给运动。搬动手 柄,也可实现手动进给。进 给箱和工作台可沿立柱导轨 上下,移动以适应各种尺寸 工件的加工。
镗削加工所用的刀具
单刃镗刀 浮动镗刀(V=0.08~0.13m/s)
镗床的作用
第三节 刨削和拉削加工 一、刨削
概念
在刨床上用刨刀对工件作水平相对直线往复运 动的切削加工方法称刨削。 刨削是平面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
设备
牛头刨床、龙门刨床和插床。
刨床的组成和运动
(一)牛头刨床 1.组成及用途: 工作台、刀架、滑枕、床身、横梁、 变速机构、进刀机构等。
主要用于加工小型零件,单件小批量生产, 在维修车间和模具车间应用较多
(二)龙门刨床 1.龙门刨床因有一个“龙门”式的框架结构而
得名,用于加工大型或重型工件,也可以多 个工件同时加工。 2.切削主运动虽然还是直线往复运动,但它是 由工件来完成的,刨刀只作进给运动。
3.特点:传动平稳、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加工 精度高、生产率较高等。
每齿进给量af :铣刀每转一个刀齿时,工件与 铣刀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量。
每转进给量f :铣刀每转一转时,工件与铣刀 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量。
进给量速度vt :单位时间内工件与铣刀沿进给 方向的相对位移量。
编辑版pppt
63
2.
切削厚度ac
切
削
层
切削宽度aw
要
素
切削层横截面积Acav
编辑版p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时间的进给量— 进给速度(vf)
vf f n (mm/s)
进给量
dw ap
ap
dm
n
3)切削深度(ap)(mm)
ap
dw
dm 2
(mm)
f
Kr
背吃刀量(旧称切削深度)
2. 切削层几何参数
f
2
1
切削层 — 指工件上正在被切削刃切削的那一层金属。
即两个相邻加工表面之间的那一层金属。
f
Kr
3.2 刀具的基本结构及常用刀具材料
编辑版ppt
26
HRC≈61~65
a. 淬火后硬度高; HRC≈61~65
b. 价格低;
特点 c.耐热温度低; 250~300℃
d.淬火后应力、变形大。
应用:速度低、形状简单的手动工具。如锉刀、锯条等。
⑵ 合金工具钢 Me<5% ; 9SiCr、CrWMn等。 HRC≈61~68 耐热温度 — 350~400℃
应用:速度低、形状复杂的工具。如铰刀、板牙、丝锥等。
编辑版ppt
27
⑶ 高速钢 HSS(High Speed Steel)
高合金钢。 W=6~20%;Cr=3.8~4.4%;V=1.0~4%
HRC≈62~69 耐热温度 —600℃ 应用:各种形状复杂的刀具。
W18Cr4V、 W6Mo5Cr4V2
如钻头、铣刀、拉刀、齿轮刀具和其他成形刀具。
0
0
编辑版ppt
20
选择: 加工塑性材料和精加工—取大后角( 0 ) 加工脆性材料和粗加工—取小后角( 0 )
后角( 0)只能是正的。
精加工: 0= 80~120 粗加工: 0= 40~80 3 . 主偏角(kr)
作用:改善切削条件,提高刀具寿命。
减小kr:当ap、f 不变时, 则 bD 、hD —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切削加工
用刀具从金属材料(毛坯)上切去多余的金属层,获得 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都符合要求的零件的生 产方法。
切削加工概述
3.1 金属切削加工概论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平面、外圆面、内圆面(孔)、锥面、曲面(成形面)
二、切削运动
为了形成零件表面形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1. 主运动: 切下切屑最主要的运动。
Kr’:使已加工表面残留密集的高度减小,降低工件 的表面粗糙度。
选择:在不产生振编动辑的版pp前t 提下,取小值。
23
5 . 刃倾角( S )
编辑版ppt
24
作用
①影响切削刃的锋利程度; ②影响切屑流出方向; ③影响刀头强度和散热条件; ④影响切削力的大小和方向。
选择: 精加工:取 正(+S )
kr
主后刀面和切削平 f
面之间的夹角。
在正交平面内度量。
3)主偏角(kr)
dw dm
0
0
Kr’
正交平 面
4)副偏角(kr’)
在基面内度量。
编辑版ppt
车刀的主要几何角度1
13
5)刃倾角(S)
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在切削平面内度量
车刀的主要几何角度2
编辑版ppt
14
4. 刀具的结构形式
1)焊接式车刀 2)机加重磨式车刀 3)机加可转位式车刀
编辑版ppt
15
三、刀具角度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1. 前角(0)
编辑版ppt
16
① 减小切屑的变形; 作用
② 减小前刀面与切屑之间的摩擦力。
a .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 所以 0 : b .减小刀具的磨损;
c .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0
编辑版ppt
17
加工塑性材料和精加工—取大前角( 0 ) 选择:
三、切削要素
f
1. 切削用量三要素 1)切削速度(vc)m/s
在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
切削速度
旋转运动: vc dn
100060
(m/s)
往复直线运动:
vc
2Lnr
100060
2)进给量(f) (mm)
(m/s)
在单位时间内(主运动的一个循环内),刀具或工件沿 进给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
一、刀具的组成
前刀面: 切屑流出所经过的表面。
切削部分 (刀头)
主切削刃
主后刀面:刀具上与工件的过刀渡尖表面相对的表面。
副切削刃
副后刀面:刀具上与工件的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夹持部分(刀体)
编辑版ppt
8
二、刀具几何形状
1. 三个辅助平面
切削平面
n
① 基面
dw dm
过切削刃选定点,与
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相
加工脆性材料和粗加工—取小前角(0 )
前角(0)可正、可负、也可以为零。
高速钢车削碳钢: 0=200-300 硬质合金车削碳钢: 0=100-200
编辑版ppt
18
2. 后角( 0)
编辑版ppt
19
作用: 减小工件加工表面与主后刀面之间的摩擦力。
所以 0
a .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
b .减小刀具的磨损; c .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使切削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刀具寿命。
编辑版ppt
21
dw
ap
dm
但减小kr
Fy 、
n
Fx ,加大工件的变形
挠度,使工件精度降
低。同时,容易引起
系统振动。
kr’ kr
f
系统刚性好:取较小的kr。100~300、450。
选择
系统刚性差:取较编大辑的版ppkt r。600、750、900。
22
4 . 副偏角(kr’) 作用:最终形成已加工表面。
垂直的平面。
② 切削平面
f
过切削刃选定点,与该点
பைடு நூலகம்
过渡表面相切,并垂直于
基面的平面。
正交平面
③ 正交平面
过切削刃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与基面和切削平
面的平面。
编辑版ppt
10
二、刀具几何形状
编辑版ppt
11
2. 刀具的主要标注角度
切削平面
1) 前角(0)
n
前刀面和基面
之间的夹角。
在正交平面内度量。
2)后角(0)
粗加工:可取零或负( S =0、- S )
编辑版ppt
25
四、刀具材料
1. 对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
⑴ 较高的硬度。 一般要求在 60HRC以上。
⑵ 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⑶ 有较好的耐磨性。
⑷ 较高的耐热性(热硬性)。
⑸ 有较好的工艺性。
2. 常用刀具材料
⑴ 碳素工具钢
C= 0.7~1.4%;T8、T10、T10A、T12等
特点:在整个运动系统中 — 速度最高、消耗的功
率最大,主运动只有一个。 2. 进给运动:
使金属层不断投入切削,加工出完整表面所需的运动。
特点:速度低、消耗的功率小。有一个或多个。
金属切削运动实例
3. 零件上的三个表面
已加工表面 待加工表面 过渡表面(加工表面)
dw dm
待加工表面
n
过渡表面 已加工表面
⑷ 硬质合金
碳化物+粘结剂——粉末冶金
碳化物:WC、TiC、等
粘结剂:Co
HRC≈76~84 耐热温度 —1000℃
允许的切削速度是高速钢的4~10倍。
编辑版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