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改性有机硅含氟涂层表面能的研究
有机硅-聚氨酯固相萃取涂层聚合物的制备及反气相色谱分析

崔莹 ,申书昌,王佳 宝
( 齐齐哈尔大学 分析测试 中心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 6 1 0 0 6)
.
摘要 : 以甲苯一 2 , 4 一 二异氰酸酯 、 聚己二酸 乙二醇酯 、 羟基硅油 、 三羟基丙烷 为主要原料制 备作为固相微萃取( S P ME) 涂层 的有机硅一 聚氨酯 聚合物 。将 有机硅一 聚氨酯共聚物涂渍在担体上制备气相色谱填充柱 ,运用探针分子对 固定 液性质进行分析 。 测定保 留时间 , 计算 比保 留体积 , 制作 比保 留体积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测定了玻璃化转变温度 、 结晶部分的熔点和结晶度 。考察了聚合物涂层对各种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溶解与吸附能力 。 关键词:有机硅一 聚氨酯 ;固相微萃取 ;反气相色谱 ;涂层性质
第2 9卷第 3 期
2 0 1 3年 5 月
齐 齐 哈 尔 大 学 学 报
J ou r n a l o f Qi q i h a r Un i v er s i t y
Vo 1 . 2 9 . No . 3 Ma y , 2 0 1 3
有机硅一 聚氨酯 固相萃取涂层聚合物的制备
收稿 日期 :2 0 1 2 — 1 2 — 1 0
基 金项 目:黑龙江省 自然科学 基金 资助项 口 ( B 2 0 1 1 0 1 ) 作 者简介 :崔莹 ( 1 9 8 3 一) ,黑龙j 江齐齐 哈尔人 ,在 读硕 士研究 生 ,主 要研究方 向是色谱 分析 样品前 处理技 术 - -
油 ,安装好回流冷凝管 , 在9 0 %恒温水浴 中搅拌、加热至固体溶解 ,加人 1 m L辛酸亚锡 ,反应 5 h , 加入
1 . 1 g 三 羟基丙烷 ,继续 反应 4 h ,将得 到 的产物移 出备 用 。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最新研究进展

20 0 8年 7月
刘
望 等 . 机硅 改 性 聚 氨 酯 的 最 新 研 究 进 展 有
4 7
有 机 硅 改 性 聚 氨 酯 的 最 新 研 究 进 展
刘 望 梅 来宝
( 南京工业大学应用化 学系 , 南京 2 0 0 ) 10 9
摘 要 有 机硅改性聚氨 酯兼具 两者 的优 异性 能 , 提高 了聚 氨酯 材料 的 耐水 、 耐候 等 性 能。
氨基 改性法 和硅烷偶联剂改 聚四氢呋喃聚氨酯 (P M / U) 混体 系有 型分为羟基改性法 、 D SP 共 良好 的增 容作 用 , 学 性 能 明显 提 高。Si t 力 h a 性法等。 ba . 等【 3 也报 道 , 硅 氧 烷 与 聚醚 聚 氨 酯 混 合 时 , 聚 有 2 1 羟基 封端 硅氧烷 改 性法 有机 硅 中 含 有 能 和 聚 氨 酯 中 的一 N O 发 生 c 相分离 现象 。共 混 改性 是 简单 的物 理 混 合 , 化 无 反应的活泼羟基 , 是有机硅 化合 物能改性 聚氨酯 学 键形 成 。 因有机硅 化 合物 和 聚氨酯化 合 物 的溶 解参数相差较大 ( 分别是 75和 1. ) , . 00 】树脂之
一
性能 , 两者共混可 以取长补短 。例 如有机硅改性 水 性 聚氨酯 的主要途 径 之一 是用 氨基硅 氧 烷类 与 聚氨酯共混改性 , 余海斌 等发现聚二 甲基硅氧 烷 一 聚乙二醇 的嵌段共 聚物对 聚二 甲基硅氧 b一
料的性质得到改善 。其改性效果 比物理共混好得 多 , 目前 研 究 最 多 的 改性 方 法 。按 官 能 团 的类 是
而对 水 的接触 角则增 大 。研究 还 发 现 , 过 P 经 U—
的耐热 、 耐寒 、 疏水 、 耐磨等性能 , 使聚氨酯材料的
常温固化有机硅_聚氨酯耐高温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_郭斌

动峰。树脂中大量羟基基团的存在,为进一步与固化剂
(多异氰酸酯)发生交联反应奠定了基础。
4 耐高温涂料的制备
4.1 配方设计
颜填料主要赋予漆膜一定的颜色和遮盖力,以增
加涂层的厚度、提高漆膜的耐磨和耐热等性能。由于钛
白粉的熔点高达 1 830 ℃,热稳定性良好,且金红石型
钛白粉比锐钛型致密、稳定,故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
Abstract: Ambient-curable high-temperature organosilicone/polyurethane paint is formulated with organosilicone resin as hydroxyl component, heat-resistant pigment and filler, and polyurethane curing agent.
二甲苯,充分搅拌均匀,然后用锥形磨研磨,细度控制 在 40 μm 以下,过滤。进行涂膜性能测试时,按比例加 入固化剂,调节黏度,喷涂在钢板上。 4.3 颜填料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颜填料对涂膜性能的影响见表 2。
图 1 中 830 ~ 910 cm-1 为 Si—OH 中 Si—O 伸缩 振动峰,1 000 ~ 1 130 cm-1 为强而宽的 Si—O—Si 伸 缩振动峰,3 200 ~ 3 390 cm-1 为强而宽的—OH 伸缩振
Aug.2009 Vol.12 No.8
⑶提供遮盖力,改善刷涂性能,并能比较容易地渗 入基材,阻断碱水溶液的移动通道。
⑷很少的增稠剂添加量即可保证涂料对基材的渗 透能力。
不管是溶剂型底漆还是水性底漆,涂料组成材料 中含有颜填料的底漆的耐碱性均优于组成材料中不含 颜填料的底漆。组成材料中含有颜填料的溶剂型底漆 的耐碱性则优于水性底漆的耐碱性,不含颜填料的底 漆不能有效地封闭基层,造成其耐碱性相对降低,是 由于其相对较高的渗透性和相对低的固体含量的原 因,但含有颜填料的底漆的 PVC 选择为 15%左右最佳 (见图 4)。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在涂料、胶粘剂、皮革涂饰剂、纸张处理剂、纤维处理剂以及高分子膜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水性聚氨酯在某些性能上仍存在一定不足,如耐水性、耐溶剂性、耐候性等方面的性能有待提升。
因此,通过改性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性能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有机硅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如良好的耐水性、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成为了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理想选择。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不仅继承了水性聚氨酯的环保性,还大幅提升了其耐水、耐候等性能,拓宽了其应用领域。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性能表征及应用性能,探讨有机硅改性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机理。
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为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为推动水性聚氨酯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主要涉及到有机硅化合物的引入和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两个主要步骤。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一制备过程。
需要选择适合的有机硅化合物进行改性。
常见的有机硅化合物包括硅烷偶联剂、聚硅氧烷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耐水、耐候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性能。
在选择有机硅化合物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水解、醇解等,以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水性聚氨酯反应。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通常采用预聚体法。
将异氰酸酯与多元醇进行预聚反应,生成预聚体。
然后,在预聚体中加入扩链剂、催化剂、水等,进行链扩展和乳化,最终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
在合成水性聚氨酯的过程中,将处理后的有机硅化合物引入反应体系。
有机硅化合物可以与预聚体中的异氰酸酯基团发生反应,形成硅氧键,从而将有机硅链段引入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中。
通过控制有机硅化合物的加入量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调控。
聚氨酯改性用有机硅的种类及其改性机理

服务有机硅氟行业打造硅氟贸易新天地变成了艺术品,赋予了建筑艺术不灭的灵魂。
四.结论:综上所述,从硅橡胶制品使用上,其产量、品种、数量、用量均在逐年增加,用途也在不断扩大。
今后,随着橡胶加工技术及建筑水平的提高,海外在建筑中对硅橡胶的应用。
开发质优价低,使用方便,绿色环保的新型硅橡胶密封条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信作为硅胶密封条大量应用,满足人们在新世纪新观念的需求。
聚氨酯改性用有机硅的种类及其改性机理张志国,姜绪宝,朱晓丽,孔祥正(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济南)摘 要:聚氨酯改性用有机硅的种类有4种,分别对这4种有机硅共聚改性聚氨酯的研究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复合材料的改性机理、性能和应用。
聚氨酯是以二异氰酸酯和多元醇为基本原料加聚而成的,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可以制成聚氨酯泡沫塑料、橡胶、涂料、粘合剂、合成纤维、合成皮革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日常生活中,并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聚氨酯具有力学性能好、耐磨耗、耐油、耐撕裂、耐化学腐蚀、耐射线辐射、粘接性好等优异性能。
聚硅氧烷是一类以重复的Si-O键为主链,硅原子上直接连接有机基的聚合物。
通常将硅烷单体及聚硅氧烷统称为有机硅,它具有低温柔顺性好、表面张力低、生物相容性好、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近几十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希望把有机硅和聚氨酯的优点结合起来,得到性能优异的材料。
改性后共聚物中软段的聚硅氧烷或聚醚链段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硬段的聚氨酯、聚脲链段使材料保持原有的强度。
但由于聚硅氧烷与聚氨酯溶度参数相差很大,简单共混、原位聚合制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结果都不令人满意,因此,共聚改性是有机硅对聚氨酯改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有机硅对聚氨酯的共聚改性方法按照有机硅的结构分为4种:①硅醇改性法;②氨烷基聚硅氧烷改性法;③羟烷基聚硅氧烷改性法;④烷氧基硅烷交联改性法。
1 硅醇改性法所谓硅醇是指-OH直接连在硅原子上,通过-OH与异氰酸酯反应,从而实现两者的共聚,由于两者相容性不好,通常要在反应过程中使用溶剂。
含氟聚氨酯材料论文

含氟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一)含氟聚氨酯材料是一类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由于氟基团的引入,具有表面能低、化学性质稳定和憎水憎油等特性,含氟聚氨酯兼具有含氟聚合物和聚氨酯的优点,自从在1958年Lovelace以非氟化异氰酸酯与氟化二醇反应首次合成含氟聚氨酯以来便立即引起了高分子科研界的广泛兴趣,现如今含氟聚氨酯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形成了研究热潮。
本文重点论述了含氟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方面的研究,并简要介绍含氟聚氨酯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含氟聚氨酯制备性能应用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Abstract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FPU) is a species of novel macromolecule functional materials.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fluorinated groups,FPU has very low surface energy,excellent resisitance to chemicals,water and oil.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combines virtues of polyurethane and fluorinated polymers, such as excellentresistanc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nuclear radiation and excellent flexility, good wearability, lower surface energy and high weatherability. Therefore, the study of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more and more in recent years. The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were reviewed.Key words:fluorinated polyurethane,synthesis,properties,application1.含氟聚氨酯的合成1.1 含氟聚氨酯的研究背景含氟聚氨酯(FPU)兼具有含氟化合物和聚氨酯的优点。
有机硅改性聚醚对提高聚氨酯涂料疏水性的研究

有机硅改性聚醚对提高聚氨酯涂料疏水性的研究作者:张鹏黄日明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26期摘要:以甲苯二异氰酸酯、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1, 4-丁二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有机硅聚合物已被化学键嵌入聚四氢呋喃(PTMG)软段中及以改性PTMG为软段的聚氨酯分子链中。
通过有机硅含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适量有机硅的引入提高了固化涂膜的耐水性、粘结性和机械强度。
关键词:聚氨酯;有机硅改性;双组分中图分类号:TQ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00-00前言聚氨酯具有力学性能好、耐磨耗、耐油、耐撕裂、耐化学腐蚀、耐射线辐射、粘接性好等优异性能,是一种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而有机硅具有无机Si-O键,而且有机硅氧烷的单分子体积大,内聚能密度低,这样将有机硅氧烷引入聚氨酯分子的主链或侧链上,可以提高产品的耐磨耐腐蚀等性能。
同时它又具有-CH3等有机基团,接在硅上的-CH3等有机基团使之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很强的憎水性。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弹性体涂料的临界表面张力低,吸水性低,因此通过吸水而带入的灰尘就少,从而提高了涂膜的耐沾污性。
另外,涂膜临界表面张力低、吸附污染物的能力也降低。
涂膜拒水透气,防止霉菌和藻类对涂料和基材的侵蚀。
1 实验1.1 原理通过硅氢加成将硅烷水解中间体引入聚醚多元醇链主链或侧链中,将该改性聚醚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进行合成反应,形成聚硅氧烷聚醚为混合软段的含硅氧的异氰酸酯预聚物,该预聚物为甲组分与含固化剂或含羟基的其它树脂为乙组分,组成双组分涂料。
1.2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1.2.1 主要原料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20)聚环氧丙烷二醇(PPG-1000)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氯铂酸432醇酸树脂(羟值:60~80)醋酸丁酯1.2.2 合成工艺含硅异氰酸酯预聚物: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PPG、氯铂酸、醋酸丁酯加入反应釜中,滴加适量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中间体产物,通入氮气作为保护,100℃保温反应3h,再降温至90℃滴加计量的二异氰酸酯,控制-NCO/-OH摩尔比为1.1。
水性聚氨酯在涂料领域广泛研究和应用

水性聚氨酯在涂料领域广泛研究和应用0综述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主要特点和应用,介绍了防腐蚀水性聚氨酯涂料、防水水性聚氨酯涂料、防霉杀菌水性聚氨酯涂料、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抗涂鸦水性聚氨酯涂料等功能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特点和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功能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热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涂料功能性涂料进展聚氨酯(PU)是由含羟基、羧基、氨基等官能团的化合物与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主链中除含有许多重复的氨基甲酸酯键(-NHCOO-)外,还含有醚键、酯键、脲键、脲基甲酸酯键。
聚氨酯被誉为性能最优异的树脂,以其制得的涂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高硬度、耐磨损、柔韧性好、耐化学品、附着力强、成膜温度低、可在室温固化等。
但是,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在制备和施工的过程中都需添加不少有机溶剂,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中游离的多异氰酸酯(如TDI)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因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各国环保法律法规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量的限制,水性聚氨酯的研究与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为分散介质,聚氨酯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二元胶态体系,以其制备的水性聚氨酯涂料中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有机溶剂。
水性聚氨酯涂料,不仅具有无毒无臭味、无污染、不易燃烧、成本低、不易损伤被涂饰表面、施工方便、易于清理等优点,还具有溶剂型聚氨酯涂料所固有的高硬度、耐磨损等优异性能[3],因而在木器涂料、汽车涂料、建筑涂料、塑料涂料、纸张涂层以及织物和皮革涂饰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满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对具有新型功能的水性涂料的需求,近年来,人们通过对水性聚氨酯改性或添加助剂开发出了许多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水性聚氨酯涂料,提高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功能性,扩大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应用范围。
本文综述了几种功能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1999年 第15卷 第4期 Vol.15 No.4 1999聚氨酯改性有机硅含氟涂层表面能的研究田 军 薛群基摘要 研究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涂层表面与液体的润滑性能,探讨了表面结构对表面能的影响。
发现基料与填料复合制成的涂层,表面粗糙会极大地影响涂层的表面能各分量,基料和填料复相构成的表面,使表面能各分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加和。
关键词 聚氨酯改性有机硅,含氟复合涂层,表面能STUDY OF SURFACE ENERGY ON SILICONE WITHMODIFIED PU AND PTFE COATINGTian Jun, Xue Qunji(Laboratory of Solid Lubricaiton,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 Lanzhou)ABSTRACT The wetting property to distilled water on coating was studied, the coating was composed of silicone rubber with modified PU and PTFE powder.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coating affected the surface energy. It has found that component of surface energy has effectiveness on roughness coating of a composite of resin and PTFE pigment. The component of surface energy on coating, which has the composition of polymer and pigment, isn′t briefly a addition function, when the pigment grain don′t give prominence to the surface and the surface is smooth enough.Keywords modified silicone PU, PTFE coating, surface energy 低表面能涂层可影响受壁面状态控制的边界层内区,从而减小航行体的阻力、噪声[1~5]和胶质在涂层表面上的粘附,是一种具有降阻节能和防污[6,7]、防蜡[8,9]多种功效的新涂层。
本文研究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涂层中与液体的润湿性能,探讨表面结构对表面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1.1 涂层制作 将配比好的树脂和涂料,经0.25 MPa压缩空气喷涂在低碳钢钢板上,室温固化干燥。
有机硅氧烷采用含端羟基的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量5万。
聚氨酯为蓖麻油醇解改性的多芳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异氰酸含量5%~8%,质量)。
填料为经60Co辐射的聚四氟乙烯粉,粒度2 μm左右。
1.2 涂层表面性能 涂层表面与液体间的接触角,在日本协和株式会社产CA-A型接触角仪上用内切法测量。
测定水在两种不同饱和碳氢化合物(正己烷、环己烷)中与涂层表面的接触角,通过计算得到涂层的表面能色散分量r d s和涂层与水间非色散力的相互作用力I sw。
测定参考液与涂层试样的接触角,取10次测量的平均值。
参考液为蒸馏水、液体石蜡和1%海藻酸钠溶液。
在RD496-Ⅱ型微量量热计中考察涂层表面与水的浸润热ΔH,表征其疏水性能。
涂层的表面粗糙度由BCJ-2型轮廓仪,沿正交方向取15次测量平均值。
2 结果与讨论 Tab.1为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橡胶涂层组分与液体石蜡、蒸馏水、1%海藻酸钠溶液的接触角和由浸没法而计算得出的表面能色散分量和极性分量。
从Tab.1看出,随着共混物中有机硅氧烷含量增加,涂层表面能色散分量和极性分量减小。
同时,低表面能的有机硅氧烷使涂层与蒸馏水、海藻酸钠的接触角增加。
Tab.2 为不同施工工艺所造成的有机硅/聚氨酯(95/5)涂层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表面能各分量的改变情况。
Tab.1 Contact angle and surface energy of silicone rubber with PU modified Silicone Contact angle to Contact angle Contact angle to r d s I sw /PU paraffin liquid to water sodium alginate(mN/m)(mN/m) 50/5014°90°94°53.1720.88 70/3019°92°93°40.2220.45 80/2018°92°95°15.3219.35 95/518°98°99°10.53 7.42 Tab.2 The component of surface energy on variation roughness sillicone/PURoughness (μm)Contact angleto waterContact angle tosodium alginater d s(mN/m)I sw(mN/m)2.598°99°10.53 7.423.698°98°10.1719.06 6.598°99°20.0027.43涂层表面与液体间的接触角随粗糙度增加而变化不大,不符合θ>90°时,粗糙会引起Wenzel接触角增大的规律。
表面粗糙后,由于液体与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增大,故而涂层的表面能色散分量与极性分量增加。
Tab.3为不同含量有机硅橡胶涂层与蒸馏水间的浸润热ΔH。
随着有机硅橡胶含量增加,浸润热由负值增加到正值,即从非自发的吸附过程过渡到自发吸附过程。
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氧烷(20/80)与聚四氟乙烯混合后制得的涂层,其表面能各分量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Tab.4),涂层表面能色散分量减小,与水和海藻酸钠的接触角增大,满足θ>90°时,粗糙度增加θ增加的规律。
而涂层与水的相互作用力分量(极性分量)I sw却随粗糙表面而增加,但其增加幅度与纯树脂相比下降。
粗糙表面更接近于填料聚四氟乙烯的表面能各分量,此时,填料在表面的作用如同其本身材料一样。
表面不粗糙时,填料的突出不会在整个表面上起决定作用。
涂层中基料与填料在表面形成一个复相结构,其表面能各分量不再是各组分一个简单的加和,涂层与水的极性分量小于两者中的任何一个。
可见,涂层中基料与填料复合后,表面的微相结构使涂层表面与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
Tab.3 The wetting heat of modified silicone rubber in water ΔH (25 ℃)Silicone rubber/PU ΔH×10-4(J/mm2)Silicone rubber/PUΔH×10-4(J/mm2)0/100-2.1680/200.5220/80-0.22100/0 1.33×10-2 Tab.4 The roughness and surface energy of silicone rebber by PU modified containing PTFEcoatingMaterial Roughness(μm)Contact angleto waterContact angle tosodium alginater d s(mN/m)I sw(mN/m)Coating 2.75103°107°38.54 2.03 3.75125°113°36.94 3.69 6.04131°124°33.06 4.21 PTFE 2.24108°119°28.42 3.93 Tab.5 The wetting heat of coating in water ΔH(25 ℃)MaterialΔH×10-4(J/mm2) Silicone rubber by modified PU-0.22 Silicone rubber by modified PU+PTFE coating-2.23PTFE>0 Tab.5为基料加填料后涂层与水的浸润热,从Tab.5看出,涂层加PTFE后,其与水的浸润比纯树脂和聚四氟乙烯材料更加困难。
从以上分析中看出,基料与填料复合制成的涂层,表面能性质在涂层较光滑时完全不同于各组分加和的关系。
改性树脂涂膜表面的粗糙,因其不能形成表面复相结构,表面能各分量则会由于粗糙增加,使液体与水的真实接触面积增大。
但复合涂层,则由于粗糙会使填料突出表面,占据很大份额的表面积使其倾向于填料本身的表面性质。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开放实验室 兰州 730000参考文献 1 田军 (Tian Jun), 薛群基 (Xue Junji). 科学通报 (Kexue Tongbao), 1996, 41(18): 1667 2 Milsis M J, Davis S H. J. Fluid Mech., 1994, 273: 125 3 金善熙 (Jin Shanxi). 海军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he Nav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1987, (1): 86 4 田军 (Tian Jun), 徐锦芬 (Xu Jinfen), 薛群基 (Xue Junji). 材料科学与工程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1996, 14(2): 27 5 Loss D. 水下噪声原理 (Shuixia Caosheng Yuanli). 北京:海洋出版社 (Beijing: Sea Press), 1983 6 Jr Brady R F, et al. J. Coat. Technol., 1987, 59: 113 7 田军 (Tian Jun), 徐锦芬 (Xu Jinfen), 赵永红 (Zhao Yonghong),等. 环境科学 (Huanjin Kexue), 1993, 14(5): 65 8 田军 (Tian Jun), 徐锦芬 (Xu Jinfen), 薛群基 (Xue Junji). 石油钻采工艺 (Shiyou Zhuancai Gongyi), 1996, (4): 90 9 郑延成 (Zheng Yancheng), 李克华 (Li Kehua), 王任芳 (Wang Renfang).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Shiyou Yu Tianranqi Huagong), 1992, 21(3):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