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仿真课程设计
中央空调系统操作仿真实训

中央空调系统操作的仿真实训
五、实验操作
e 待实训完毕后,首先关闭压缩机,过5 分钟再关闭冷却水泵1、冷冻水泵2、冷 却塔 风机,最后将电磁阀1、电磁阀2、风管风机关闭,完成实训过程; f 将所有的控制旋钮打到原始位置上,关闭电源,拔去电源线插头; g 将实训对象表面上的冷凝水用毛巾进行擦拭;
中央空调系统操作的仿真实训
五、实验操作
4.切换温度显示仪表下方的琴键开关,观察并记录各测量点的温度值,填入表1 中。
5 将PLC 主机的“电源开关”置于“开”的位置,船形开关指示灯亮,PLC 主控单元 电源灯亮,将工程程序下装到PLC 中。 6 将温度传感器TT1 正负端对应接至PLC 模拟量输入AI0 的正负端,将温度 传感器T2 正负端对应接至PLC 模拟量输入AI1 的正负端,温度传感器TT3 正负端对应接至PLC模拟量输入AI2 的正负端,温度传感器TT6 正负端对应 接至PLC 模拟量输入AI3 的正负端。
了解中央空调系统结构及设备工作原理,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仿真操作, 监控电脑实时显示整个工作流程,并配有设备动作、水流,气流动画显示、弹 出式信息提示,学生能直观了解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
中央空调系统操作的仿真实训
二、实验内容
对中央空调运行仿真操作。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系统按流程先后自动起动各台设备,并配合文字和 语音提示。 手动控制模式下,学生能过鼠标键盘,在电脑界面上人输出设备起停指 令,以便学生尽快掌握设备控制流程。 考试模式下,电脑根据操作人员的操作指令,自动记录正确及错误操作 数,并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4)实验记录表格 (5)实验结果 (6)结果分析。
中央空调系统操作的仿真实训
四、实验过程
运用PLC和组态技术开发中央空调实训控制系统

OCCUPATION2013 08102案例CASES运用PLC和组态技术开发中央空调实训控制系统文/杜燕敏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PLC、组态技术、变频器等在中央空调控制技术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全面掌握智能控制对中央空调节能调节的应用,引入新组态软件设计一种模拟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央空调实训控制系统 PLC 组态王软件 温度传感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高科技技术不断应用到各个方面,智能控制技术也已经完全融入到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中。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电子和制冷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并创造一个生动直观的模拟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在原有旧继电器控制的中央空调系统基础上,引入PLC、组态王和变频器控制技术对旧系统进行了改造,经过一年多的教学试用,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央空调的主要系统组成1.中央空调主要系统的构成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冷冻机组、冷却水塔、冷却风机、冷冻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等构成。
2.中央电气控制系统组成系统所需的主要硬件有工控屏、变频器、冷水泵机组、传感器、PLC及扩展模块等,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中央空调系统电气组成(1)工控屏及温度传感器。
工控触摸屏是一个HMI(人机对话界面),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做监控和操作使用,即监控和演示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情况,实时控制,并设置触摸按钮代替现实中的按钮进行操作使用。
触摸屏包含HMI硬件和相应的专用画面组态软件,连接到PLC。
而组态软件是运行于PC硬件平台、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一个通用工具软件产品,和PC机或工控机一起可以组成人机对话界面的控制。
传感器作为PLC输入控制端子的一部分,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输入信息的采集。
在中央控制系统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将实时检测到的温度这一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提供给控制器,以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这里主要讨论用于室温的检测。
【开题报告】基于组态软件环境下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基于组态软件环境下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并向建筑行业的渗透与融合,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增长,智能建筑应运而生。
中央空调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空调的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50%~70%,因此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控是楼宇自动化系统研究的重点。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的实现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能源利用率,较少能源的浪费,是建筑智能化的标志。
近年来,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已经成为节能的重点和热点。
但是,国内现有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大部分为开环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不能根据温湿度的变化实施精确控制,难以真正实现节能的目的。
而另外一部分虽然能够达到较高的自动控制水平,但是系统设计较为复杂,系统成本较高。
如果有一种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组态软件进行系统设计,不仅能够实现精确的自动控制,而且构造简单,建设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基本内容:1、查找文献数据,了解中央空调的结构、组成,以及控制的方案;2、在组态环境下建立水系统及风机系统的模型;3、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各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综合、资源共享,在一个计算机平台上进行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4、对本设计进行总结。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能够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能源利用率,较少能源的浪费,实现精确的自动控制,构造简单,建设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 系统概况1. 1 控制系统的功能与要求中央空调整个系统包括冷冻机、冷冻水控制系统、冷却水控制系统、热水控制系统、补水控制系统、新风机控制系统等。
中央空调的自动监控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机组基本参数的监测(2)设备的启停自动控制(3)冷热源及水管的全面调节与控制现场监控站监测空调机组的工作状态对象有:过滤器阻塞(压力差), 过滤器阻塞时报警,以了解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调节冷热水阀门的开度,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送风机与回风机启停;调节新风、回风与排风阀的开度,改变新风∕回风比例,在保证卫生条件要求下,降低能耗,以节约运行费用;检测回风机和送风机两侧的压差,以监测风机的工作状态;检测新风、回风与送风的温度与湿度,由于回风能近似反映被调对象的平均状态,故以回风温湿度为控制参数。
基于MCGS的中央空调实时监控系统设计

报 警信 息显 示到 监控 界面 或传 送给 其它 声 、 报警 光
装 置 ,并 且将 报 警 信 息 传送 给相 应 的控操 作信 息进 行 记录 ,以 图表
形 式供 查询 系 统运行 操 作情况 。 ( )访 问权 限和 安全管 理 5
完 成 的功 能包括 冷热 水 阀的控 制 、新风 阀 的控制 、 回风 阀的控 制和 肩停 系统 。
对 各级 监控 界面 和 数据信 息 , 根据 不 同的应 用 环 境和 使用 要 求 ,设置 访 问权 限密码 、共 享 操作代 码 和 个人 操作 密码 ; 对用 于各 种不 同场 合 的数据 信 息进 行分 类和 隔离 管理 , 根据 各种 数据 信息 的不 同
c net fh cu l r ettepp r dps GSsf aet ei ec n g rt no l r yS e t l i cn io ig o tn eata po c h ae o t MC otr d s t o f ua o f ba cn a a -o d inn ot j , a w o n g h i i ai r r r t
的 目的 。其 中 中央 空 调系 统 由制冷 系统 、 机 盘管 风 加新风系统组成。 本文针对该工程项 目所设计的中 央 空调 控制 系 统 ,应用 MC GS软 件 工具 设计 实 时 监 控软 件平 台 。
图 1 MCGS结 构
F g 1 Th t u t e f CGS i . es r c ur so M
系 统 的设备 进 行 远程 启/ 停控 制 ,也可 对 控制 参 数 进 行 重新 设 定 。 监控 系统 判 断设备 的故 障状 态或 者 接 收 现场 控 制 器 上 传 的 设备 故 障 信 息在 监控 画 面 上 显示 ,使 运行 管理 人 员及 时 了解 ,并根据 建 立 的
基于组态王冷水机组监控系统课程设计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
从而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和舒适。
人们对建筑的智能化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
智能建筑所体现的4C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及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RT)更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能建筑使得原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富有活力,赋予了建筑完美的生命力,使其成为一门可以供人观赏的艺术。
同时4C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使人们有了更加的精神追求。
智能建筑就像建筑的神经中枢,控制着其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而建筑设备自动化更是智能建筑的核心,它的发展推动了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张。
在本次的冷水机组监控系统课程设计中,是建立在学习了PLC、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熟练掌握课程所学内容并加以扩张,以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
并且,要能通过这次课设,掌握一般建筑电气控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本次课设的具体内容有以下这些,掌握冷水机组的启停控制及其工作原理,根据冷水机组实际运行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启停方案,并要绘制中央空调冷水机组的监控原理图,掌握PLC工作原理、编程、调试方法以及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在生产设备中的应用技术。
正确确定I/O点数,合理选用PLC控制器,并进行I/O地址分配,之后要正确合理的编写梯形图程序,最后要用组态王设计上位机监控界面,并与PLC通讯。
由于水平有限,设计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指导老师批评指正并希望您提出宝贵的意见。
关键字:4C技术PLC 冷水机组建筑设备自动化目录引言 (1)1.1原理简述 (2)1.2 设计目的与要求 (3)1.2.1 设计目的 (3)1.2.2 设计要求 (3)2.1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 (4)2.2 风冷式冷水机 (4)2.2.1 风冷式冷水机特点 (4)2.2.2 风冷式冷水机原理 (5)2.3 水冷式冷水机 (5)2.3.1 水冷式冷水机特点 (5)2.3.2 水冷式冷水机原理 (6)2.4 冷水机组控制 (6)2.4.1机组控制 (6)2.4.2水温控制 (6)2.4.3一次泵的控制 (7)2.4.4阀门控制 (7)2.4.5 监控方案 (7)3.1 监控原理图 (8)3.2 冷水机组监控内容 (9)3.2.1 监测内容 (9)3.2.2 联锁及保护 (10)3.2.3 控制 (10)4.1 PLC工作原理 (10)4.1.1 工作原理 (10)4.1.2 调试方法 (11)4.2 PLC控制系统 (12)4.2.1 起停控制过程分析 (12)4.2.2 I/O点数 (13)4.2.3 PLC型号选用 (13)4.2.4 梯形图程序 (15)5.1 组态监控软件设计 (17)5.2 组态软件简介 (17)5.3 组态王组态软件 (18)5.4 系统工艺图 (19)5.4.1组态王与PLC通信 (19)5.4.2 变量定义 (20)5.4.3 构建组态画面与命令语言编写 (21)5.4.4组态模拟 (22)6 总结 (23)7 参考文献 (24)引言建筑设备自动化是实现智能建筑,使建筑更加高效、舒适的为人们服务。
基于组态的中央空调教学模型监控系统的设计

组态软件指一些数据采集 与过程控 制 的专 用软件 , 它
们 是 在 自动 控 制 系 统 监 控 层 一 级 的软 件 平 台 和 开 发 环 境 , 能 以灵 活 多 样 的组 态 方 式 提 供 良好 的 用 户 开 发 界 面 和 简
间、 表冷器 、 送风机 和用来 检 测各 种过程 变量 的传感 器等 部件组成_ 。由于时间较 早 , 3 ] 限于 当时的技术条 件不具备
2 中央 空调 教 学 模 型 监 控 系统 设限制不具备监控功能 , 已不适应 当今 中央 空调行 业对专业 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 , 利用组态技 术对原 有教 而
学 系 统 进 行 革 新 , 加 了 上 位 监 控 功 能 , 仅 能 满 足 适 应 增 不 新技 术 的 人 才 所 需 , 时 还 大 大 节 约 了 教 学 成 本 , 仅 能 同 不 反 映 当 今 中 央 空 调 行 业 中 最 先 进 的 组 态 监 控 技 术 , 时 还 同 与 学 校 的 实 际 教 学 现 场 相 结 合 , 满 足 学 校 智 能 建 筑 及 制 以 冷 专 业 教 学 内 容 紧 跟 行 业 技 术 进 步 , 养 适 应 社 会 需 求 的 培 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
实 现 和 完 成 监 控 层 的 各 项 功 能 , 能 同时 支 持 各 种 硬 件 厂 并
家 的计算机和 IO设备 , / 与高可靠 的工控计算 机和 网络系 统结合 , 向控 制层 和管理层 提供软 、 可 硬件 的全部接 口, 进
行系统集成_ 。 1 一 1 2 力控 组 态软 件 的特 点 . 力 控 软 件 是 我 国 北 京 三 维 力 控 公 司 自主 研 发 的一 款
1 力控 组态 软 件简 介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一.课程设计题目 (2)二.设计目的及意义 (2)三.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2)四.空调系统组成 (2)五.主界面的设计 (2)六.组态王的运行 (8)七.心得与总结 (13)八.参考文献 (14)一、课程设计题目: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仿真二、设计目的及意义:本次课程设计对于提高智能楼宇空调监控系统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了解空调的物理模型,同时针对空调监控系统进行控制,该系统具有报警和查询功能。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用组态软件进行主界面的设计、编程以及仿真,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从事楼宇智能方面的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中央空调的自动监控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1)室温度和湿度的监测;(2)设备的启停自动控制;(3)根据室温度的高低实现冷热源控制系统和加湿器控制系统的全面自动调节与控制;四、空调系统组成:中央空调系统主要包括通风管道、回风机控制系统、新风机控制系统、加热盘管控制系统、加湿器控制系统、制冷控制系统、控制按钮等。
五、主界面的设计:1、构建组态画面本次设计的中央空调系统主要针对水系统的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及加湿系统的监控,故组态画面由空调监控主画面、温度指示、湿度指示、阀门指示组成。
主画面如图1所示。
图1 主画面2、组态王与现场的I/O设备直接进行通讯I/O设备的输入提供现场的信息,例如:产品的位置、机器的转速、炉温等等。
I/O设备的输出通常用于对现场的控制,例如启动电动机、改变转速、控制阀门和指示灯等等。
有些I/O设备,其本身的程序完成对现场的控制,程序根据输入决定各输出值。
输入输出的数值存放在I/O设备的寄存器中,寄存器通过其他地址进行引用。
大多数I/O设备提供与其他设备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通讯端口或数据通道,组态王通过这些通讯通道读写I/O设备的寄存器,采集到的数据可用于进一步的监控。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

自动化控制• Automatic Control122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关键词】组态软件 中央空调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1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功能目前,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内主要包括冷冻机结构、冷冻水控制系统、冷却水控制系统以及热水控制系统等,要维持中央空调运行的稳定性,就必须从机组基本参数的监测出发,有效对设备的启停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完成冷热源以及水管的调节应用,确保能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节约运行成本。
基于此,有效结合组态软件对中央空调进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空调系统的监控点位要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文/唐海波求,在设计过程中增加或者是删除对应的监控点位,确保能维持系统运行的管理。
因此,基于组态软件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是提升中央空调整体运行效率的根本。
2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在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中,结合系统的规模以及控制系统的特点、技术要求等进行数字控制系统的管理,具体DDC 系统组成见图1。
结合图中型号参数可知,I-7520,I-7017,7024,7050均为数据采集设备,能有效对温度、湿度、压差以及流量进行测定。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基本原理是结构传感器对现场环境变量进行集中测定,并且保证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模块能有效将收集的书传输输出,此时,会将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完成与计算机的通信互动。
并且,计算机要对采集到的数据予以及时的检索和计算处理,利用标准控制算法就能对数据予以整合,确保能制定对应的实时性决策,从而形成对应的控制指令,确保输出控制信号的同时能对执行机构予以控制,完成中央空调的调控和自动管理。
在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中,通信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以及模拟量输出模块发挥重要的作用,保证系统运行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相应处理工序更加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 (2)
二.设计目的及意义 (2)
三.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2)
四.空调系统组成 (2)
五.主界面的设计 (2)
六.组态王的运行 (8)
七.心得与总结 (13)
八.参考文献 (14)
一、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仿真
二、设计目的及意义:
本次课程设计对于提高智能楼宇空调监控系统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
意义。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了解空调的物理模型,同时针对空调监控系统进行控制,该系统具有报警和查询功能。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用组态软件进行主界面的设计、编程以及仿真,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从事楼宇智能方面的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中央空调的自动监控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1)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监测;
(2)设备的启停自动控制;
(3)根据室内温度的高低实现冷热源控制系统和加湿器控制系统的全面自动调节与控制;
四、空调系统组成: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包括通风管道、回风机控制系统、新风机控制系统、加热盘管控制系统、加湿器控制系统、制冷控制系统、控制按钮等。
五、主界面的设计:
1、构建组态画面
本次设计的中央空调系统主要针对水系统的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及加湿系统的监控,故组态画面由空调监控主画面、温度指示、湿度指示、阀门指示组成。
主画面如图1所示。
图1 主画面
2、组态王与现场的I/O设备直接进行通讯
I/O设备的输入提供现场的信息,例如:产品的位置、机器的转速、炉温等等。
I/O设备的输出通常用于对现场的控制,例如启动电动机、改变转速、控制阀门和指示灯等等。
有些I/O设备,其本身的程序完成对现场的控制,程序根据输入决定各输出值。
输入输出的数值存放在I/O设备的寄存器中,寄存器通过其他地址进行引用。
大多数I/O设备提供与其他设备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通讯端口或数据通道,组态王通过这些通讯通道读写I/O设备的寄存器,采集到的数据可用于进一步的监控。
不需要读写I/O设备的寄存器,组态王提供一个数据定义方法,定义了I/O变量后,可直接使用变量名用于系统控制、操作显示、趋势分析、数据记录和报警显示。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现场的I/O设备主要采用的是亚控仿真PLC。
3、组态王与PLC连接
(1)组态王与仿真设备连接
将仿真软件与组态王软件连接,在组态王设备定义里定义设备为亚控—仿真PLC。
如图2,图3所示,
图2 设备配置向导图3 设备串口
(2)定义各种变量:
(a)定义风变量如图4
图4 定义风变量(b)定义加热盘管阀门变量如图5
图5 定义加热盘管阀门变量
(c)定义加热盘管阀门变量如图6
图6 定义加热盘管阀门变量(d)定义标准温度变量如图7
图7 定义标准温度变量
(d)定义实时温度变量如图8
图8 定义实时温度变量
变量有内存变量和I/O变量两种,内存变量可以具体定义为内存字符串、整I/O变量和离散型,I/O变量为I/O离散、I/O整形、I/O字符串等。
各个变量如表所示。
表1 各种变量点数统计表
六、组态王的运行:
1、组态王的主界面的运行
当实时温度>标准温度、实时湿度>标准湿度时,制冷系统启动且加湿器不启动,主界面如图9
图9
当实时温度<标准温度、实时湿度<标准湿度时,加热系统启动且加湿器启动,主界面如图10
图10
2.动画链接画面
(1)标准温度动画链接,如图11
图11(2)实时温度动画链接,如图12
图12
(3)风扇动画链接,如图13
图13 (3)启动按钮动画链接,如图14
图14
3.程序
(1)启动按钮弹起时的命令语言,如图15
图15
(2)停止按钮弹起时的命令语言,如图16
图16 (3)应用程序命令语言,如图17
图17
(4)画面命令语言,如图18所示
图18
七、心得与总结:
两周的课程设计即将结束。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组态王这一软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总的来说收获还是很多的。
这次设计是我们小组每一个成员真正亲自参加的一次组态王应用设计,它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关于组态王的应用知识和方法。
我们的小组成员在组成的带领下分工合作,积极上网和翻阅书籍查找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将各种好的想法汇集在一起,来画成和编制最后的画面。
在这次学习调试运行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经过老师和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成功地调试出结果,我们小组最终还是完成了这次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仿真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这次课程设计给了我一次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和尝试的机会,所有的程序编写以及每个画面所实现的功能。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对于这门课程还有多东西没有完全掌握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使我们受益匪浅的。
虽然,程序并不算完美,但是却可以实现题目要求大体的功能。
在这课程设计的期间,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和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这让我受益匪浅,由衷的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个机会学到这么多知识。
八、参考文献:
[1] 姚卫丰主编.楼宇设备监控及组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李玉云主编.建筑设备自动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陈建明主编.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4]沈晔.楼宇自动化技术与工程.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
[5]秦兆海.智能楼宇技术设计与施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6]沈瑞珠.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实践教学指导.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覃贵礼,吴尚庆.组态软件控制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8]严盈富.监控组态软件与PLC入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