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PPT
Matzu 关于妈祖的英文PPT

The Dvelepment of Matsu Belief
• Starting in the Song Dynasty, it was a local belief in Putian area. Locals worshipped her as a goddess. • The belief of Matsu spread quickly in the Yuan Dynasty .The Yuan Dynasty made Dadu (Beijing today) as its capital, leaving a large quantity of food must be transported to Dadu from Jiangnan by sea. The role of Matsu became increasing important owned to the risk of sea freight.
Thanks for yourby: listening! Made
Zhu Kaili.......... Dong Jiayu...... Zhang Xuan.... Zhou Xiaoqing
•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Matsu belief reached its peak as a global belief, spread by Zheng He , immigrants and merchants from China. • The belief of Matsu was a common folk religion in Taiwa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s people living in the coastal area in southern Fujian often crossed the Taiwan Strait to make a living. Most voyagers prayed to Matsu for a safe voyage.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
式相传。
• •
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 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 “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你所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 举些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 •
技
民间音乐 民间文学 民间舞蹈 曲艺 传统戏剧 杂技与竞 民间美术 传统手工技艺 传统医药
•
每次那达慕大会都要举行赛马、射箭等活动。 赛马分速度赛马(跑马)、走马、颠马三种。 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 泛的群众性。蒙古族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静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 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在马跑动 中发箭,优者为胜。
•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 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 • 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 • 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 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 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格萨尔史诗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新疆玛纳斯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
花鼓灯(安徽)
• 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
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 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
• 花鼓灯多在农村秋收完毕到来年春耕以前演出,
关于妈祖文化的讲解稿

妈祖文化:传承与弘扬
亲爱的听众们:
妈祖文化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底蕴和
民间信仰。
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更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
妈祖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航海保护神到民间信仰,妈祖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妈祖文化的历史价值,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妈祖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慈、勇气和智慧。
这些价值观在当今
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倡导妈祖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发扬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同时,妈祖文化在对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弘扬妈祖文化,我们能够进一步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妈祖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深入挖掘其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其次,加强妈祖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妈祖文化的认识和
认同感。
此外,发挥妈祖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妈祖文化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妈祖文化 超牛模板 文化地理

(5)科技功能:
us
十六则
甘泉济师
澎湖助战
祈晴求雨; 镇压义军; 抵御外敌;
海上庇佑; 驱疫; 生育之神 求子
(一)政治上:妈祖文化已成为海内外华人文化认同 的纽带,对于促进中华民族团结和祖国和平统一意义 重大。
(2)经济功能:
(3)文化功能: (4)社会功能:
(1)妈祖文化与中外关系史;
(2)妈祖文化与反侵略战争史;
妈祖文化与反侵略战争史
(3)妈祖文化与海上交通贸易及沿海港口 开发史 (4)妈祖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史
(1)宋代崇道促进了妈祖文化与道教文 化的结合
表现在:宋太宗将军权与神权结合起来;
林默娘与宋代道教活动密切(窥井得符)
明代《三教搜神大全〃天妃娘娘》把妈 祖列入道教诸神之中
妈祖,原名林默娘,莆田县湄洲 湾人,妈祖是福建望族林氏后裔, 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父 亲林愿——官任都巡检,传说生 于宋建隆元年(960)。
林默娘平生行善济人,矢志不嫁。 精通医术… 通天文,习水性,测吉凶,相传能乘席 渡海,被人称为神女。 卒于公元987年。 相传其死后,人们在危难中祈祷她,总能 逢凶化吉,人们为了感谢她在湄洲岛修建 了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
(2)元代妈祖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结合 例子:天津妈祖庙(天津天后宫) 天妃娘娘、送生娘 娘、子孙娘娘、千 子娘娘、引母娘娘、 乳母娘娘、送子娘 娘、眼光娘娘、耳 光娘娘、斑疹娘娘
(3)清代完成了妈祖文化与儒文化 的结合
《天后圣母幽明普度真经》 《天上圣母经》
在妈祖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历 代君王起了极大的作用。
福建地域文化与妈祖图像

福建地域文化与妈祖图像福建是中国南部的一个省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
福建的地域文化非常丰富,其中老祖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祖文化指的就是与妈祖有关的文化,妈祖是福建人心中的信仰之神。
妈祖是一位伟大的女神,她生前是一个勇敢善良的女子,帮助了很多人解决难题。
妈祖过世后被人们供奉为神,以后就成了许多福建民众信仰的对象。
福建人对妈祖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公元960年左右,当时福建的当地人们可以从妈祖关的遗物和文化遗产中看到人们对她的崇拜和感激之情。
妈祖文化有许多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妈祖图像。
妈祖图像是福建民间文化的瑰宝,其丰富多彩、色彩艳丽的形象为世人所称道。
传统的妈祖图像装饰丰富,包括妈祖、神龙、螺岳、文昌、火神等,自成一套神话体系,并在形象、色彩、拜祭等方面表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福建,妈祖图像可以分为神像和手绘,神像是由专业的装饰师和雕刻匠人制作的。
而手绘妈祖图像是福建民间绘画的代表之一,它依靠的是手工艺的传承和继承。
福建民间艺术用笔激情奔放,用色讲求鲜艳靓丽,用线条勾勒出自然风化的装饰艺术风格,让人觉得非常逼真。
手绘妈祖图像多采用红色和金色作为主调,这两种颜色代表了碧海潮声、救苦救难和祥瑞富贵等意义,寓意着福建人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春节期间福建各地会举办各种活动,其中最为盛行的是妈祖游祭。
妈祖游祭是福建最盛大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游祭一般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左右的时候举行。
妈祖游祭通常包括海上游祭和陆上游祭两种形式。
海上游祭是在海上举行的,其特点是游船、打醮、讲经,人们在船上载着妈祖到处游览,表达对老祖的信仰之情。
陆上游祭则是在街道或庙宇里进行的,游祭过程往往是人们表演各种表演,如龙舞、狮舞、打鬼,有人还会唱戏、魔术等活动。
福建的地域文化和妈祖图像是福建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富,代表着福建人民的传统习俗、信仰、审美和思维方式。
妈祖(郭风)_课件1

妈祖传说——神女救船
传说北宋宣和五年,宋朝派使者率船 队出使高丽(今朝鲜),在东海上遇到大 风浪,其中八条船沉了七条,只剩下使者 所乘的船还在风浪中挣扎,忽然船桅顶上 闪现一道红光,一朱衣女神端坐在上面, 随即风平浪静,使者所乘的船转危为安。 使者惊奇,船上一位莆田人告说是湄洲神 女搭救。
妈祖传说——护助剿寇
传说淳熙十一年(1184年),福建 都巡检姜特立奉命征剿温州、台州一带 海寇,临战前官兵乞妈祖神灵护助。战 时隐约看见神在云端之上,于是乘风进 兵,擒获贼首,大获全胜。
妈祖文化
莆田在二00九年十月三十一日颁布 加强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 规定,并确定于当年十一月一日起将在 “妈祖故乡”福建莆田正式施行,以保 护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 扬妈祖文化,巩固湄洲岛世界妈祖文化 中心地位。
散文集:《小小的履印》、《在植物园里》、 《山溪和海鸟》等;
散文诗集:《叶笛集》、《笙歌》、《会飞的 种子》等;
细读课文
阅读课文,分析作者为何直到晚年, 但凡有出游外省的机会,但凡有妈祖庙 必去拜谒的原因。
解析:
从作者的生活环境和作者自身对妈祖的感情 进行理解。
答案:
作者的家乡莆田十分尊敬妈祖,每年 妈祖诞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在这 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下,作者也有着这 样一种文化心理。再加上作者年岁渐长, 对妈祖文化的更加了解,也使他更加尊敬 妈祖。因此,“凡到之处,如有妈祖庙, 比前往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 遗产范畴都受本规定保护,包括妈祖祭 典相关事项的技艺、仪式,妈祖民间习 俗活动,妈祖传说的口头表达,妈祖信 俗所涉及的壁画、摩崖石刻、匾额对联、 影像资料、声音记录、历史档案等代表 性原始资料,与妈祖信俗相关的实物、 建筑物和传习所,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 妈祖信俗项目。
妈祖PPT课件

海神为其神格的核心内容- 未变。
14
-
15
四 妈祖信仰
❖ 湄州祖庙,湄洲是妈祖出生地,是 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妈祖 文化交流协会所在地。湄洲妈祖祖 庙是世界妈祖庙之“祖”,是天下 妈祖信众向往的地方。他们每年不 远千山万水前来寻根谒祖,朝拜进 香,以祈求妈祖保佑。
-
16
❖ 从元代开始,天津将观音堂与妈祖庙联结在一起。 在传统生殖观念的重压下,在天后宫同堂供奉妈 祖和菩萨的基础上,开始是实现她们职权的融合。 于是在天津的妈祖庙里,天妃像旁逐渐多了几位 娘娘:送生娘娘,子孙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 娘,乳母娘娘,百子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 斑疹娘娘。这九位娘娘都为妈祖属下,也可视作 妈祖的化身,多职多权。天津妈祖庙的十大娘娘, 闻名遐迩。但分工过细,后来将案件精简重组, 形成后来的五位娘娘:天妃娘娘,子孙娘娘,送 子娘娘,眼光娘娘,斑疹娘娘。
葺就有七次之多,殿宇规模之大,地位之重要,
为新安县之最,也是明清时期香港地区的妈祖信
仰中心。一直到1949年前,每年都有大批香港信
众到赤湾天后宫朝拜。其余还有佛堂门天后庙,
另有“澎湖助战”的- 故事。
10
-
11
三 妈祖的神格
❖ 海神,这是妈祖神格的核心 内容,从其存在的大量传说 中可得知,她的神迹主要表 现在保护航海者的安全上, 徐兢第一次记载了妈祖的护 佑,此后,妈祖海上救难的 传说形成和发展,有宋代一 直延伸到清末,历经八个世 纪个不衰。
-
12
❖ 战神,这是妈祖神格的另一重要内容 。 从宋至清,作为战神的妈祖出现在许 多战争,如抵御外族入侵的战斗;促 进友好邦交,与国际敌对势力的斗争; 维护领土完整,抗拒西方殖民者入侵 的斗争;助涨潮水,收复祖国领土台 湾的斗争;完成祖国统一,台海助战 的斗争;以及维护百姓安全,抓捕盗 贼海寇的斗争等。
特色文化产业-妈祖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与产业开发.ppt

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中 国首个信俗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区域性、民族性的范畴上升到全人类的层 面。这不仅意味着对妈祖信俗的保护、传承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也对妈祖文化 的现代传播与价值重建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对于妈祖的 研究不应只注重其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也要关注经济层面的价值彰显。在历史 的发展进程中,民间信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受到不少关注,但从现代产业 发展的视角切入妈粗文化,只是近年来才逐渐升温的学术热点。目前既有的对妈 祖文化产业的研究大部分基于区域发展的视角,本研究试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出发 点,以更宏观的视野与更广阔的维度,探讨妈祖文化与其产业发展的关系,展望 妈祖文化的发展前景与空间。
二是具有 生动的民俗风情。妈祖文化在传承与演化的进程中,受到历史进步、文化背 景、社会变革、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征。除了妈祖造像, 妈祖宫庙也记录了人类社会变化的痕迹。如在大陆“文革”时期,许多妈祖庙也没逃过 被损毁的命运,现湄洲妈祖祖庙就是1978年后在原祖庙遗址上重建的宫殿群。
02妈祖文化资源概 述 Nhomakorabea一.妈祖文化
1.妈祖文化的主要内容
“妈祖文化”这一概念始于 1987 年妈祖羽化千年祭 暨学术研讨会,有关学者认为妈祖传说与所形成的 民间信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此妈祖作为一种 特色鲜明的文化形态,逐渐得到了官方与民间的认可 与共识。二十多年来,随着妈祖文化的概念得到了 海内外广泛的认同,妈祖文化的研究也扩展到宗教 学、民俗学、文学、艺术、建筑学、服饰、祭典、 海上交通史、中外关系史、华侨史、闽台关系史等 多个领域。
2020
妈祖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与产业开发
PART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妈祖文化的发展
从丁伯桂《庙记》所知,自元祐丙寅(1086)妈祖 民间信仰开始形成,至宣和五年(1123)“赐庙额 曰顺济”,表明官方对妈祖信仰的认可。官方的认 可,对民间信仰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终有宋一代, 妈祖六次被加封。 元代,江浙地区的岁粮收入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江 南大批粮食和物资都要由漕运输往北方,而漕运路 线是沿海而行,随着海运的兴起,妈祖信仰也更加 盛行。妈祖信仰随海运传至直沽,从此确立了天津 成为北方妈祖文化中心的地位,掀开妈祖文化史新 的一页。
明《正统道藏》有一篇《太上老君说天 妃救苦灵验经》。这是一篇以道教救世 论观点,通过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命天妃 降世,赐以封号,辅助帝王,传经符咒, 解救于民,从而再塑妈祖形象的经文。 道教是多神教,往往通过造神运动,把 民间信仰之神纳入其神仙谱系。该经是 妈祖信仰日趋兴盛的表现,为明清天妃 宫基本理清了道教宫观的管理体制,并 为宫观及民间花会、艺术创作的妈祖形 象提供了依据。
明代进入永乐、宣德年间,妈祖信仰已趋高潮。永 乐七年朱棣对妈祖的褒封以及其后不久《太上老君 说天妃救苦灵验经》的出现,都表示了明代妈祖信 仰高潮的到来。但是推动这一高潮的到来,还是与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密不可分。郑和首次下西洋, 奏请建立南京龙江天妃宫,回航后,向明成祖奏报: “永乐三年,统领舟师,至古里等国,是海寇陈祖 义,聚众三佛齐国劫掠番商,亦来犯我舟师,即有 神兵阴助,一鼓而殄灭之,至五年回。”明成祖听 郑和在海上多次遇险,屡求天妃救助,化险为夷的 奏报后,立即遣使前往龙江天妃宫祭祀妈祖。
香港位临南海,又属于深水港和和优良港湾,不 但福建渔民多来此捕捞和定居,东南沿海地区的 大批商船也经此停泊和贸易,从而带来了妈祖信 仰。明郑和下西洋时,在新安县南山赤湾,开始 立庙,史载“永乐八年钦差中贵张源使暹罗,始 立庙。”这便是赤湾天妃庙。赤湾天后宫从明永 乐八年至清嘉庆二十二年四百余年,历经大的修 葺就有七次之多,殿宇规模之大,地位之重要, 为新安县之最,也是明清时期香港地区的妈祖信 仰中心。一直到1949年前,每年都有大批香港信 众到赤湾天后宫朝拜。其余还有佛堂门天后庙, 铜锣湾天后庙,荃湾天后宫,大树下天后庙,林 村天后庙,总之,明清以来香港的妈祖信仰长久 不衰。
《莆阳比事》卷七,说道了妈祖:“湄州神女林氏, 生尔神灵,能言人休咎。死,庙食焉。”意思是湄 州这个地方,有一个姓林的女子,出生就有神奇的 能力,能够预知人们的祸福,死了以后,被建庙祭 祀。不仅如此,丁伯桂还对宋代妈祖传说作了全面 系统的总结,涉及军事、外交、海上救护、社会动 乱、自然灾害、朝廷封赐及妈祖信仰的缘起和传播。 从而,为妈祖形象和妈祖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综合各代史籍,妈祖出生普通民家,善水性,经常 去海上救人,她死后,人们感念她,为她立庙,传 颂她的事迹。这是民间纪念她,后来,宋徽宗时代, 使者出使高丽,遇风浪,八艘大船只剩一艘回来, 使者上奏称是神的护佑,而这神就是林氏女,于是, 朝廷多次予以褒封,乃至清代,妈祖多次显圣,妈 祖也多次被封爵,最高被封为天妃。天妃什么概念? 西王母是什么人,她是众女神之首,而天妃也是这 么一个职位。
台湾妈祖文化兴起,郑成功和
施琅功不可没。郑成功和他的 部下大都是闽南人,是妈祖信 众。它们出征时船上都供奉妈 祖像,称作“船头妈”,是从 福建湄州妈祖庙“分灵”而来。 而施琅驻军之地,淡水稀少, 只有一口干涸的古井,他就井 向妈祖祈求泉水,语落水出, 这就是“甘泉济师”的传说。 另有“澎湖助战”的故事。
澳门在明代已经开发为渔村,渔民多来 自粤,闽,信仰妈祖。澳门有一“洋船 石”,相传明万历时,“闽贾巨舶被飓 殆甚,俄见神女立于山侧,一舟遂安。 立庙祠天妃,名其地曰娘妈角。”目前 澳门半岛、danzidao、路环岛为澳门著 名三大妈祖庙所在地。澎湖天后宫,位 于澎湖县城马公镇,是荷兰殖民者入侵 的历史见证。相传为明郑芝龙所建。郑 芝龙明清之际福建南安人,系郑成功之 父,初起兵海上,是游走于台湾海峡, 穿梭于日本、中国台湾和泉闽沿海之间 的著名海盗,从事走私贸易。
三 妈祖的神格
海神,这是妈祖神格的核心 内容,从其存在的大量传说 中可得知,她的神迹主要表 现在保护航海者的安全上, 徐兢第一次记载了妈祖的护 佑,此后,妈祖海上救难的 传说形成和发展,有宋代一 直延伸到清末,历经八个世 纪个不衰。
战神,这是妈祖神格的另一重要内容 。 从宋至清,作为战神的妈祖出现在许 多战争,如抵御外族入侵的战斗;促 进友好邦交,与国际敌对势力的斗争; 维护领土完整,抗拒西方殖民者入侵 的斗争;助涨潮水,收复祖国领土台 湾的斗争;完成祖国统一,台海助战 的斗争;以及维护百姓安全,抓捕盗 贼海寇的斗争等。
妈祖信俗社会文化意义 对妈祖的信仰和纪念已经深 深融入沿海地区中国人以及他们后裔的生活,成为 该信俗团体身份认同感的一个重要文化纽带。在维 护家庭和睦、社会融合以及弘扬大爱精神等方面发 挥独特作用。妈祖信俗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 园和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的标志。华人在侨居国建妈 祖庙,并以此来践行妈祖精神,与所在国居民友好 相处,共创新家园。
生育神,妈祖司孕嗣是后来添加的,起于明 代,盛行于清代。首先赋予妈祖这一神格内 容的是明代《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 其中说道:“扶持难产,母子安全。” 保护神,这是妈祖同其他神祈所共有的职能, 如捍灾御患,降雨开霁,排忧解难,造福百 姓,充当人间的保护神。 综上所述,妈祖的神格内容具有多重性,但 海神为其神格的核心内容未变。
历史09班
许专玲
连丽萍
张小凤
千 年 女 神 ( 妈 祖 )
一为国子监在学肄业者之机构
一为地域上的南方之学术
一 妈祖其人与成神
妈祖传说起源于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宋元时代,盛 行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时代。 妈祖(福建话中娘妈的意思)名林默,自宋徽宗年 间宣和五年(1123),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中首先提及妈祖,后来的《夷坚志》《莆阳比事》 《咸淳临安志》《仙溪志》《四明续志》《新编连 相搜神广记》《兴化府莆阳县志》都有记载,元明 清记载已趋神化,可信度不高,宋代《莆阳比事》 和《咸淳临安志》最具参考价值。
பைடு நூலகம்
妈祖信仰台湾民众社会心理的一 大组成部分,这可以从台湾信众 “热衷于前往湄洲祖庙进香”可 见一斑。台湾妈祖信众到湄洲妈 祖庙谒祖进香,不仅仅是对妈祖 女神的朝拜,更是对民族文化、 民族情感的认同,体现了两岸同 胞“人同根、神同源、文化同脉” 的亲缘关系。
妈祖文化交流加强了两岸的文化交流。海峡 两岸各种形式的妈祖信仰的交流活动,为加 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为传播妈祖文化、丰富 妈祖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妈祖信仰是发展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优势文 化资源,必将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往来。
四 妈祖信仰
湄州祖庙,湄洲是妈祖出生地,是 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妈祖 文化交流协会所在地。湄洲妈祖祖 庙是世界妈祖庙之“祖”,是天下 妈祖信众向往的地方。他们每年不 远千山万水前来寻根谒祖,朝拜进 香,以祈求妈祖保佑。
从元代开始,天津将观音堂与妈祖庙联结在一起。 在传统生殖观念的重压下,在天后宫同堂供奉妈 祖和菩萨的基础上,开始是实现她们职权的融合。 于是在天津的妈祖庙里,天妃像旁逐渐多了几位 娘娘:送生娘娘,子孙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 娘,乳母娘娘,百子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 斑疹娘娘。这九位娘娘都为妈祖属下,也可视作 妈祖的化身,多职多权。天津妈祖庙的十大娘娘, 闻名遐迩。但分工过细,后来将案件精简重组, 形成后来的五位娘娘:天妃娘娘,子孙娘娘,送 子娘娘,眼光娘娘,斑疹娘娘。
妈祖文化在中国有着重大的作用,她在维护两岸的和平方面做 出了重大的贡献!21世纪初起,和平与发展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 一体化架构下已成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潮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 的‘科学发展观’正契合‘发展’主轴,而‘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也正契合‘和平’主轴。”他表示,不仅在全球如此,在海峡两岸 之间亦是如此。有和平才能带动发展,有发展才能维护和平。妈祖 文化就是一种保障“和平与发展”的文化,代表和平乐观、积极向 外发展精神的海洋文明文化。因此,弘扬妈祖文化,加强两岸妈祖 文化交流,进而加强经贸文教等方面交流,必将推动和深化两岸和 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