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 1磁现象和磁场课时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3.1磁现象和磁场(答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同步训练

3.1磁现象和磁场(答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同步训练

3.1磁现象和磁场同步训练一、单选题(共30分)1.(本题3分)关于磁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磁场和电场是同一种物质B.磁场的基本特性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有磁场力的作用C.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D.通电导体和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本题3分)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如图所示,其依据是()A.磁体的吸铁性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磁场具有方向性3.(本题3分)下列描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卡文迪许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C.牛顿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4.(本题3分)下列关于磁铁的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磁铁受到撞击会使磁铁的磁性减弱B.原先没有磁性的铁,在长期受到磁铁的吸引会产生磁性C.对磁铁加热会使磁铁的磁性减弱D.永磁体在受到加热或敲打后,其磁性不会发生改变5.(本题3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极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B.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C.磁体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与磁场而共同产生的D.磁场和电场是同一种物质6.(本题3分)如图所示,将可自由转动的四个小磁针(深色的磁极为N极),置于通电直导线附近的四个位置.当小磁针静止不动时,小磁针的指向符合事实的是( )A.甲B.乙C.丙D.丁7.(本题3分)线圈中心处挂上一个小磁针,且与线圈在同一平面内,则线圈中通以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时A.小磁针N极向里转B.小磁针N极向外转C.小磁针在纸面内向左摆动D.小磁针在纸面内向右摆动8.(本题3分)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B.地磁场的磁感线是“有头有尾”的,由地磁北极射出,射入地磁南极C.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D.地磁场对射向地球赤道的带负电宇宙射线有向东的作用力9.(本题3分)下列所示各图中,小磁针的指向不正确的是A.B.C.D.10.(本题3分)如图所示,螺线管,蹄形铁芯,环形异线三者相距较远,当开关闭合后关于小磁针N 极(黑色的一端)的指向错误的是()A.小磁针a N极的指向B.小磁针b N极的指向C.小磁针c N极的指向D.小磁针d N极的指向二、多选题(共20分)11.(本题4分)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所示.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B.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C.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D.距离地球表面高度相等的点,磁场的强弱相同12.(本题4分)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明正确的()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13.(本题4分)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其左上方固定一根与磁铁垂直的长直导线,当导线中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时( )A.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B.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C.磁铁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D.磁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14.(本题4分)如图所示,关于磁铁、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电流不产生磁场,电流对小磁针力的作用是通过小磁针的磁场发生的B.乙图中,磁体对通电导线的力的作用是通过磁体的磁场发生的C.丙图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流的磁场发生的D.丙图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荷的电场发生的15.(本题4分)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处在蹄形磁铁两极间,受到力F的作用发生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力F是通过磁场产生的B.这个力F没有反作用力C.这个力F的反作用力作用在通电导线上D.这个力F的反作用力作用于蹄形磁铁上三、作图题(共20分)16.(本题10分)一水平放置的直导线通电后,放在其正下方的小磁针的S极向纸内偏转,请在图中标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5:3.1 磁现象和磁场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5:3.1 磁现象和磁场

第三章磁场训练1磁现象和磁场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题,9~10题为多选题)1.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几组器材,其中最为可用的是() A.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B.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C.小灯泡及导线D.蹄形磁铁及细棉线2.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体周围的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磁场不是客观存在的B.将小磁针放在磁体附近,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是因为受到磁场力的作用C.把磁体放在真空中,磁场就消失了D.当磁体周围撒上铁屑时才能形成磁场,不撒铁屑磁场就消失3.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理位置的南北极即为地磁场的南北极B.地球表面上各处磁场的强弱相同C.在赤道上磁针的N极在静止时指向地理南极附近D.在赤道上磁针的N极在静止时指向地理北极附近4.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铁球,将弹簧测力计自左向右从条形磁铁上方缓慢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1A.不变B.逐渐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新民晚报曾报道一则消息,“上海雨点鸽从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余天,返回上海市区鸽巢”,信鸽的这种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实在令人稀奇.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那么信鸽究竟靠什么辨别方向的呢?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绝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鸽舍,而缚磁铁的信鸽全部飞散了.科学家的实验支持了上述哪种猜想()6.如图2所示,假如将一个小磁针放在地球的北极点上,那么小磁针的N极将()图2A.指北B.指南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7.将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的磁极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3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图3A.F<G B.F=GC.G<F<2G D.F=2G8.如图4所示,雪龙号南极科考船从南极出发,赴澳大利亚海域附近参与MH370搜寻工作,若沿途不断测量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测量结果可能是()图4A.地磁场的大小一直不变,磁场方向始终沿正南、正北方向B.地磁场的大小不断变化,磁场方向始终沿正南、正北方向C.地磁场的大小一直不变,磁场的方向与正南、正北方向间有一较小的偏角D.地磁场的大小不断变化,磁场的方向与正南、正北方向间有一较小的偏角9.以下关于地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磁场是地球的盾牌,起着保护地球上生命的作用B.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但不与南极重合C.地磁场的方向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缓慢变化D.在行星中,只有地球有磁场10.如图5所示,关于磁铁、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甲图中,电流不产生磁场,电流对小磁针力的作用是通过小磁针的磁场发生的B.乙图中,磁体对通电导线的力是通过磁体的磁场发生的C.丙图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流的磁场发生的D.丙图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荷的电场发生的二、非选择题11.关于月球上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和猜想,有关月球有无磁场,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和检验猜想的实验方案:(1)取一小磁针用细线悬挂在月球表面附近,如果它静止时指向某一方向,则可表明月球周围存在磁场.(2)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指向就是“月磁”的北极.你认为这个实验方案中有没有需要改进或改正的地方,如有,请改进或改正.12.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图6所示,开始时平板和磁铁均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图6a.若将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b.若将AB从原来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起.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侧的磁铁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2)在a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在向上做_____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3)在b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在向下做_____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4)若平板AB突然向右加速,则左侧的磁铁将会做什么运动?[答案]精析1.A 2.B3.D[根据地磁场特点,地理北极在地磁场南极附近,所以小磁针在赤道上静止时,并不严格指向南北方向.在地球上两个磁极附近磁场最强,离磁极越远磁场越弱,故选项A、B、C不正确,正确选项为D.]4.C[磁体上磁极的磁性最强,对铁球的吸引力最大,所以铁球自左向右移动时,所受磁体的引力先减小后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之先减小后增大,故选C.]5.D[因为信鸽所缚的小磁铁所产生的磁场扰乱了它体内磁性物质产生的磁场,所以缚磁铁的一组信鸽全部飞散,故D项正确.]6.D7.D[由A、B两磁环相对的磁极极性相同,知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是斥力.A悬浮在空中,说明A受力平衡,因此,A受到的重力和B对A的排斥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 受到A的斥力大小等于G.对B受力分析可知,B受到重力、向下的斥力和底座对B向上的支持力,B静止,所以F支=2G,所以B对底座的压力F也为2G.]8.D9.ABC[宇宙中射向地球的高能粒子流如果不受阻碍地射到地球上,会杀死地球上的生命体,正是由于地磁场的保护,使得大量的粒子被偏转,人类和其他生命才得以延续,故A项正确;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但不与南极重合,有磁偏角,B项正确;地磁场的N、S极的位置会缓慢移动,故C项正确;在行星中,并不是只有地球有磁场,故D项错误.] 10.BC[甲图中,电流对小磁针力的作用是通过电流的磁场发生的;乙图中,磁体对通电导线力的作用是通过磁体的磁场发生的;丙图中,电流对另一个电流力的作用是通过该电流的磁场发生的.综上所述,选项B、C正确.]11.有需改进或改正的地方.(1)应做多次实验,观察小磁针N极是否总是指向某一个方向.(2)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指向就是“月磁”的南极.12.(1)两磁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小于磁铁与平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左(2)减速(3)加速(4)相对于平板AB静止或相对于平板AB向左滑动[解析](1)两磁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小于磁铁与平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两磁铁都静止不动,此时对左侧的磁铁来说,吸引力向右,故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左.(2)平板向上运动时,两磁铁吸在了一起,说明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减小,支持力减小,磁铁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下,故平板向上做减速运动.(3)平板向下运动时,两磁铁也吸在了一起,说明磁铁仍处于失重状态,故平板向下做加速运动.(4)若平板AB运动的加速度较小,左侧磁铁相对于平板AB静止不动,但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左减小或向右增大;若平板AB 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左侧磁铁将会相对于平板AB向左滑动.。

3.1磁现象和磁场-能力课时针对练习—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3.1磁现象和磁场-能力课时针对练习—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3.1磁现象和磁场能力课时针对练习1.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一元硬币,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够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够被吸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磁体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C.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任意两条通电导线之间有作用力D.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任意两个磁体之间有作用力3(多选).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奥斯特实验——电流对小磁针的作用时,同学们发现,南北放置的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在导线不通电时,小磁针的N极总指向北方,通电后小磁针偏转;改变电流的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恰好相反,导线中的电流增大,小磁针偏转更迅速.关于实验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是导线,周围都有磁场B.导线只有通电后,周围才能产生磁场C.电流的磁场具有方向性D.通电导线周围形成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5.物理实验都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条件。

奥斯特做电流磁效应实验时,应排除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

关于奥斯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必须在地球赤道上进行B.通电直导线应该竖直放置C.通电直导线应该水平东西方向放置D.通电直导线应该水平南北方向放置6.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A.磁体的吸铁性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磁场具有方向性7.在地球赤道上空有一小磁针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发现小磁针的N极突然向东偏转,由此可知()A.一定是小磁针正东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小磁针B.一定是小磁针正北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小磁针C.可能是小磁针正上方有电子流自东向西水平通过D.可能是小磁针正上方有电子流自南向北水平通过8.(多选)磁力玻璃擦是目前很时尚的玻璃清洁器,其原理是利用异性磁极的吸引作用可使外面的一片跟着里面的一片运动,旧式磁力玻璃擦在使用时由于相对移动会导致前后两面的同性磁极间距较小,由于同性磁极间的斥力作用很容易脱落,其内部N、S磁极分布如图甲所示.经过改进后,新式磁力玻璃擦内部的N、S磁极分布如图乙所示,使用时两片不易脱落.关于两种磁力玻璃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前后面的同性磁极间距较小,同性磁极相互斥力大,容易脱落B.图甲中前后面的异性磁极间距较小,异性磁极相互引力大,不容易脱落C.图乙中前后面的同性磁极间距较大,同性磁极相互斥力小,不容易脱落D.图乙中前后面的异性磁极间距较大,异性磁极相互引力小,容易脱落9.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当电磁铁通电时,在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OO′的拉力F的大小为()A.F=MgB.Mg<F<(M+m)gC.F=(M+m)gD.F>(M+m)g10.举世瞩目的上海磁悬浮列车线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其全程共30 km,列车最高速度可达552 km/h,单向运行约8 min。

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时作业:3-1 磁现象和磁场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时作业:3-1 磁现象和磁场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20磁现象和磁场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1/6,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图中的四种情况能够做到的是(D)解析:既然月球表面没有磁场,那么在月球上就不能用指南针定向,所以A错误;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所以无法使用电风扇吹风,而声音也无法传播,所以B、C均不对,只有选项D正确.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铁球,将弹簧测力计自左向右逐渐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C)A.不变B.逐渐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磁体上磁极的磁性最强,对铁球的吸引力最大,所以铁球自左向右逐渐移动时,所受磁体的引力先减小后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之先减小后增大.3.如图①、②、③、④四幅图中,四个相同的磁体都处于平衡状态,且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则(D)A.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④B.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①C.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①、③、④D.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③、④解析:对①、②图中两磁铁分别为研究对象,由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所以地面对磁铁的作用力:①图中小于地面上磁体的重力,②图中地面对磁铁的作用力小于两个磁铁的重力;对③、④图中的两个磁铁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磁铁的作用力等于两磁铁的重力.所以选项D正确.4.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B)A.磁体的吸铁性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解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小磁针的转动,与铁制引芯相吸引,接通电路,引起爆炸.5.某同学做奥斯特实验时,把小磁针放在水平的通电直导线的下方,当通电后发现小磁针不动,稍微用手拨动一下小磁针,小磁针转动180°后静止不动.因此可知,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是(D)A.自东向西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自北向南解析:通电前小磁针指南北方向,通电后小磁针不动,说明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还在南北方向;稍微用手拨动一下小磁针,小磁针转动180°后静止不动,由此可知,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与地磁场方向相反,故D项正确.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的磁场分布情况与一个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地磁场的方向沿地球上经线方向B.地磁场的方向是与地面平行的C.地磁场的方向是从北向南方向的D.在地磁南极上空,地磁场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析:解决本题需明确两点:一、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二、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7.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D)A.F=MgB.mg<F<(M+m)gC.F=(M+m)gD.F>(M+m)g解析:在铁片B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F大小等于A、C 的重力Mg和B对A的引力F引′的和.在铁片B上升的过程中,对B有F引-mg=ma,所以F引=mg+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对A的引力F引′与A对B的引力F引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F =Mg+mg+ma.解此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把物理情景弄清楚,然后根据不同物体所处的状态列出相应的方程.二、多项选择题8.如图所示,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上方有一根长直导线,开始时二者在纸面内平行放置.当导线中通以如图所示电流I时,发现小磁针的N极向里,S极向外,停留在与纸面垂直的位置上.这一现象说明(AB)A.小磁针感知到了电流的磁场B.小磁针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C.小磁针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D.若把小磁针移走,该处就没有磁场了解析:小磁针可以检验磁场的存在,当导线中通入电流时,在导线的周围就产生了磁场.在小磁针位置处的磁场方向为N极的受力方向,即垂直纸面向里,故A、B正确,C错误;电流的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不会随小磁针的移走而消失,只要导线中有电流存在,磁场就会存在,故D不正确.9.在隧道工程以及矿山爆破作业中,部分未爆炸的炸药若残留在爆破孔内,则很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为此科学家制造了一种磁性炸药,即在炸药中掺入了10%的磁性材料——钡铁氧体,然后放入磁化机磁化.磁性炸药一旦爆炸,即可安全消磁,而遇到不爆炸的情况可使用磁性探测器测出未爆炸的炸药,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已知掺入的钡铁氧体的消磁温度约为400 ℃,炸药的爆炸温度为2 240~3 100 ℃,一般炸药引爆温度最高为140 ℃左右.以上材料表明(AD)A.磁性材料在低温下容易被磁化B.磁性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被磁化C.磁性材料在低温下容易被消磁D.磁性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被消磁10.明永乐三年(1405年)的一天,江苏太仓城外刘家港的港湾里,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准备起锚远航,“宝舟体势巍然,巨无匹敌,棚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整个船队有官兵、水手、工匠、医生、翻译等两万多人……以上是对郑和统帅船队将要“下西洋”时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D)A.我国是最早在航海上使用指南针的国家B.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上装着罗盘,导航时兼用罗盘和观星,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修正C.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是世界上第一个观测到磁偏角的人D.中国的沈括观测到磁偏角比哥伦布早约四百年解析: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准确记录了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不是地理上的正南正北的现象,意即发现了地磁偏角.西方直到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时才发现了地磁偏角,比沈括的发现晚了约四百年,所以选项A、B、D正确.三、非选择题11.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 极如图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a.现将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b.如果将AB从原来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吸引力;右侧的磁铁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右.(2)在a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上加速还是减速呢?答:减速.(3)在b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下加速还是减速呢?答:加速.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查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磁铁静止时,二者间的相互吸引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对右侧的磁铁来说,吸引力向左静摩擦力向右.当平板向上运动而磁铁吸在一起时,说明摩擦力减小,磁铁所受支持力减小,磁铁应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平板应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当平板向下运动而两磁铁吸在一起时,磁铁应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加速度仍向下,故是向下加速运动.12.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解析:棋子受力如图所示,磁性棋子受到棋盘的吸引力而对棋盘产生压力,棋盘对棋子有向外的弹力.重力使得棋子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棋子受到棋盘向上的静摩擦力,此力和重力平衡,使得棋子不会掉下来.由于空气浮力远小于重力,故可以忽略不计.13.磁带、磁盘、存折、信用卡等都是利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生活用具,为了保护这些用具上的信息,你认为应该怎样做?答案:磁带、磁卡等是利用对其上面的磁性材料磁化的强弱或方向的不同来记录信息的,如果将它们与磁性物体放在一起,则它上面的磁性材料会被重新磁化,使其原有信息消失,因此磁带、磁卡等应放在远离磁铁等磁性物体的地方.另外各种银行卡、交费卡、电话卡最好也不要长时间地放在一起,以免它们互相磁化而丢失信息.。

3.1 磁现象和磁场 (人教版选修3-1)

3.1 磁现象和磁场 (人教版选修3-1)

3.1 磁现象和磁场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1)1.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安培B.库仑C.奥斯特D.法拉第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B.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C.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但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其间有一个夹角,这就是磁偏角,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是相同的D.在地球表面各点磁场强弱相同3.把铁棒甲的一端靠近铁棒乙的中部,发现两者吸引,而把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中部时,两者互不吸引,则( )A.甲有磁性,乙无磁性B.甲无磁性,乙有磁性C.甲、乙都有磁性D.甲、乙都无磁性4.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一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5.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A.磁场的存在B.磁场的方向性C.电流可以产生磁场D.磁体间有相互作用6.如图1所示,假设将一个小磁针放在地球的北极点上,那么小磁针的N极将()图1A.指北B.指南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7.________和________都叫做永磁体,它们都能吸引铁质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做__________.将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例如悬吊着的磁针,放在地磁场中,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__________极,又叫____________(填“N”或“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____________极,又叫________(填“N”或“S”)极.参考答案课后巩固提升1.C [1820年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后其下方与导线平行的小磁针发生偏转之前,安培、库仑等人都认为磁与电完全是两回事,故选C]2.AB [地磁场类似于条形磁铁的磁场,所以在地球表面赤道上的磁场最弱,选项D不正确;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磁偏角的数值是不同的,因此C不正确.]3.A [磁体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磁性一类的物质,磁体各个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条形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叫做磁极,中间的磁性最弱,几乎没有.当铁棒甲的一端靠近铁棒乙的中部,两者互相吸引,说明甲是磁体,具有磁性;把铁棒乙的一端靠近铁棒甲的中部,两者不能相互吸引,说明乙不是磁体,没有磁性.]4.D [一元硬币为钢芯镀镍,钢和镍都是磁性材料,放在磁体的周围能够被磁化而获得磁性,能够和磁体相互吸引.]5.C [奥斯特实验中电流能使静止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能产生磁场.故正确答案为C.]6.D [地磁场的分布规律与条形磁铁类似,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竖直向下,此处小磁针的N极应竖直向下,D对.]7.天然磁石人造磁体磁性磁极南S北N。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第三章 磁场 3.1磁现象和磁场、磁感应强度 word版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第三章 磁场 3.1磁现象和磁场、磁感应强度   word版含解析答案

第三章磁场磁现象和磁场1.(多选)某同学身边有一个长铁条,为了检验它是否具有磁性,该同学用它的一端靠近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

下列给出了几种可能产生的现象以及相应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若小磁针被吸引过来,则说明长铁条一定有磁性B.若小磁针被吸引过来,则长铁条可能没有磁性C.若小磁针被推开,则说明长铁条一定有磁性D.若小磁针被推开,则长铁条可能没有磁性2.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如图所示,其依据是()A.磁体的吸铁性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磁场具有方向性3.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1/6,月球表面没有磁场。

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下图中的四种情况能够做到的是()4.物理实验都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条件,奥斯特做电流磁效应实验时就应排除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

下列关于奥斯特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必须在地球赤道上进行B.通电直导线必须竖直放置C.通电直导线应该水平东西方向放置D.通电直导线可以水平南北方向放置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磁针放在一根通电直导线附近,小磁针没有转动,说明电流没有磁效应B.两根通电直导线相互垂直放置,解除固定后都发生转动,说明了电流的磁效应C.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磁效应现象,首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是有联系的D.以上说法均错误6. (多选)一束离子沿水平方向平行飞过小磁针上方,如图所示,此时小磁针S极向纸内偏转,这一束离子可能是()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B.向左飞行的正离子束C.向右飞行的负离子束D.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7.地球是一个大磁体:①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②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③赤道附近地磁场的方向和地面平行;④北半球地磁场的方向相对地面是斜向上的;⑤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磁现象和磁场》课时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磁现象和磁场》课时训练及答案

磁现象和磁场课时训练【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1.磁现象2、6、7、92.磁场4、53.电流的磁效应 14.地磁场3、8、115.磁场力与力学综合10巩固基础1.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C )A.安培B.卡文迪许C.奥斯特D.托马斯·杨解析:奥斯特通过奥斯特实验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小磁针上方,通电时发现磁针转动,从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2.关于磁极间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同名磁极相吸引B.同名磁极相排斥C.异名磁极相排斥D.异名磁极相吸引解析: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遵循: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把一个条形磁铁水平悬挂起来,N极则指向( D )A.地理正北极B.地理正南极C.地磁北极D.地磁南极解析:地磁场在地球外部由地磁北极指向地磁南极,条形磁铁的N极指向地磁南极.4.下列关于磁场的认识正确的是( AC )A.磁场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物质B.静止电荷周围既存在电场,也存在磁场C.磁极对电流的作用实际上是磁极周围的磁场对电流的作用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磁场的来源既可以是磁极,也可以是电流,而电流是电荷的运动产生的,静止的电荷周围存在电场但不会产生磁场,磁场与电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磁极对电流的作用是磁极通过自身产生的磁场发生的.故正确答案为A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B.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D.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6.在做奥斯特的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 C )A.沿导线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B.沿导线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C.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D.导线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解析:将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地磁场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磁针的正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明显偏转,是由于沿南北方向放置的导线的正下方的磁场恰好是沿东西方向.7.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启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B )A.磁体的吸铁性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解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小磁针的转动,接通电路,引起爆炸.8.关于宇宙中的天体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与地球相似的磁场B.宇宙中的所有天体都有与地球相似的磁场C.指南针在任何天体上都能像在地球上一样正常工作D.指南针只有在磁场类似于地球的天体上能正常工作解析:地球具有全球性的磁场,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与地球相似的磁场,但有的天体(如火星)不具有全球性的磁场,指南针不能在这样的天体上正常工作.提升能力9.铁棒A能吸引小磁针,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若将铁棒A靠近铁棒B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A、B一定相互吸引B.A、B一定相互排斥C.A、B间可能无相互作用D.A、B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解析:小磁针本身有磁性,能够吸引没有磁性的铁棒,故铁棒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只是在小磁针磁场作用下暂时被磁化的结果.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说明铁棒B一定有磁性,若A无磁性,当A靠近B时,在B的磁场作用下也会被磁化而发生相互的吸引作用.若A有磁性,则A、B两磁体都分别有北极和南极,当它们同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排斥;当异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吸引,这说明不论A有无磁性,它们之间总有磁场力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 D.磁体可以使原来没有磁性的铁棒磁化而吸引铁棒,也可以是因为两个磁体的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是吸引的两种情况,而排斥只有在两个磁体间才可能发生.10.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大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D )A.F=mgB.Mg<F<(M+m)gC.F=(M+m)gD.F>(M+m)g解析:A、C(包括支架)受重力Mg,绳拉力为F,B给A的磁场力为f1,B受力为重力mg和A给B 的磁场力f2,对A、C(包括支架)由平衡条件有:F=Mg+f1,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2-mg=ma(a>0),由牛顿第三定律有f1=f2,联立解得F=Mg+m(g+a)>(M+m)g.该题亦可用超重规律分析:以A、B、C(包括支架)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整个系统处于超重状态,故F>(M+m)g,且在A、B接触前F不断增大.11.关于月球上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和猜想,有关月球有无磁场,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和检验猜想的实验方案:(1)取一小磁针用细线悬挂在月球表面附近,如果它静止时指向某一方向,则可表明月球周围存在磁场.(2)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指向就是“月磁”的北极.你认为这个实验方案中有没有需要改进或改正的地方,如有请改进或改正.解析:(1)小磁针静止时指向某一方向,说明月球周围存在磁场.(2)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指向就是“月磁”的南极.有需改进的地方,即应做多次实验,观察小磁针是否总是指向某一个方向.答案:见解析.。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12:3.1磁现象和磁场

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12:3.1磁现象和磁场

3.1磁现象和磁场1.关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同名磁极相吸引B.同名磁极相排斥C.异名磁极相排斥D.异名磁极相吸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磁体都具有N极和S极两个磁极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C.通电导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它们是通过电场发生作用的D.地磁场的N极与地理的南极重合,地磁场的S极与地理的北极重合3.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B.磁场是为了解释磁极间相互作用而人为规定的C.磁极与磁极之间是直接发生作用的D.磁场只有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发生作用时才产生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磁体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C.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任意两条通电导线之间有作用力D.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任意两个磁体之间有作用力5.下列说法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地球的磁偏角是一个定值B.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C.除了地球外,到目前为止其他星球上还没有发现磁现象D.郑和出海远航比哥伦布的远洋探险早6.关于磁铁的两个磁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分开B.不能分开C.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开D.磁铁很小时就只有一个磁极7.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A.磁体的吸铁性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8.金属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的南极或北极时,都看到有吸引现象,可断定这根金属棒() A.一定是永磁体B.一定不是永磁体C.一定是铁、钴、镍类的物质制成的棒D.可能是磁体,也可能不是磁体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两个磁铁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相互作用B.把一根条形磁铁从中间折断,则被分开的两部分只有N极或S极C.极光现象与地球的磁场有关D.人们代步的电动自行车中应存在磁体10.为了判断一根钢锯条是否有磁性,某同学用它的一端靠近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下面给出了几种可能产生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则锯条一定有磁性B.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则锯条一定有磁性C.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不能确定锯条是否有磁性D.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不能确定锯条是否有磁性11.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磁铁与附近的铁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只有磁铁,受力物体只有铁钉B.只有当磁铁和铁钉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磁铁和铁钉虽然没有接触,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磁铁对铁钉有吸引作用,而铁钉不会吸引磁铁12.在重复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时,为使实验方便且效果明显,通电直导线应() A.平行于南北方向,位于小磁针上方B.平行于东西方向,位于小磁针上方C.平行于东南方向,位于小磁针下方D.平行于西南方向,位于小磁针下方13.超导是当今高科技的热点之一,当一块磁体靠近超导体时,超导体中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对磁体有排斥作用,这种排斥力可使磁体悬浮在空中,磁悬浮列车就采用了这项技术,磁体悬浮的原理是()①超导体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同②超导体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③超导体使磁体处于失重状态④超导体对磁体的磁力与磁体的重力相平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答案]BD2.[答案]AB[解析]磁体都有两个磁极:N极、S极,A正确;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 正确;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C错误;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D错误,故选A、B.3.[答案] A[解析]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电流与电流间相互作用时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故B、C、D错误,A正确.4.[答案] A[解析]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所以正确选项为A.5.[答案] D[解析]磁偏角随地理位置变化而变化,A错误;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B错误;其他星球上也有磁场存在,C错误;我国是利用指南针航海最早的国家.D正确.6.[答案] B7.[答案] B[解析]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变成了磁体,当军舰靠近水雷时,对控制引爆电路的小磁针有力的作用,使小磁针转动引爆水雷.B项正确.8.[答案]BC9.[答案]CD[解析]磁体的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磁场,磁铁间不接触时也可以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故A错.无论将磁铁分得多么小,它总有N极和S极,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只有N极或S极的磁单极子存在(这一点与电荷不同),故B错.极光现象是地磁场将射向地球的带电粒子偏转到地球的两极,带电粒子与大气相互作用而发出的光,故C正确.电动自行车的电机中一定有磁体存在,故D正确.10.[答案]AC[解析]若发生排斥现象,只有一种可能,小磁针靠近锯条的同名磁极.若发生吸引现象,则锯条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无磁性,故选A、C.11.[答案] C[解析]磁场力是通过磁场作用的,所以磁铁和铁钉不一定要接触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B 错.既然磁场力也是力,则其作用应是相互的,因此,磁铁和铁钉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A错.由于铁钉被磁化而具有磁性,铁钉也会吸引磁铁,故D错,所以应选C. 12.[答案] A[解析]考虑地磁场的作用,放置通电导线一定要南北方向,开始时和磁针平行.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地磁场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磁针的正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明显的偏转,是由于南北方向放置的电流的正下方的磁场恰好是东西方向.13.[答案] D[解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电流的磁场方向和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磁体悬浮在空中,重力和磁力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现象和磁场课时训练
KHQHZY课后强化件业
i.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 •安培B•库仑
C.奥斯特 D •法拉第
2.磁体与磁体、磁体与电流、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以下示意图正确
的是()
磁律—
—儘场=二磁体
艮磁体—=磁场匸主电流
—电场,二电流
D.电流工二|儘场厂二电流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描述
的“司南”是人们公认的最早的磁性定向工具,关于指南针能指示南北方向是由于
A .指南针的两个磁极相互吸引
B.指南针的两个磁极相互排斥
C.指南针能吸引铁、铝、镍等物质
D .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
4.如图所示,假如将一个小磁针放在地球的北极点上,那么小磁针的N极
基础巩固
A •指北
B •指南
C.竖直向上 D .竖直向下
5.关于宇宙中的天体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与地球相似的磁场
B.宇宙中的所有天体都有与地球相似的磁场
C.指南针在任何天体上都能像在地球上一样正常工作
D .指南针只有在磁场类似于地球磁场的天体上正常工作
6.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是因
为()
A .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B.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C.棋盘对它的吸引力与重力平衡
D .它一方面受到棋盘的吸弓I,另一方面受到空气的浮力
7.2002年12月31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上海磁悬浮列车线首次试运行,
它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 运行全程共30km,最高时速
可达552km,单向运行约8min.磁悬浮列车上装有电磁体,铁路底部则安装线圈.通过地面线圈与列车上的电磁体排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 地面线圈上的极性
与列车上的电磁体下极性总保持()
A .相同B.相反
C.不能确定 D .以上均不对
8.在1731年,一名英国商人发现,雷电过后,他的一箱新刀叉竟显示出磁性.
请应用奥斯特的实验结果,解释这种现象.
9 •一个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在某一山脚附近随身携带的指南针指向发生异常,他经过改换位置,指南针仍然出现异常,由此他断定该山峰处存在铁矿藏•你认为他是根据什么下的结论?
能力提升
1•关于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基本性质是对处于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
B.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不存在而是人们假想出来的一种物质
C.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
D .磁场的存在与否决定于人的思想,想其有则有,想其无则无
2.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A .磁体的吸铁性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
3.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
()
A .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
B.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
C.电流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
D .电流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
4.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一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 .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5•下列所述情况,哪一种可以肯定钢棒没有磁性
()
A •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互相吸引,再将钢棒的另一端接近磁针的南极,两者互相排斥
B•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互相吸引,再将钢棒的另一端接近磁针的南极,两者仍互相吸引
C•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互相吸引,再将钢棒的另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仍互相吸引
D •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互相排斥
6.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称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
B为铁片,质量为m,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00 '上
拉力F的大小为( )
A.F= Mg
B.mg vFv (M + m)g
C.F= (M + m)g
D . F>(M + m)g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是个大磁场,在,地球上,指南针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 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人类将在本世纪登上火星.目前,火星上的磁场情况不明,如果现在登上火
星,你认为在火星上的宇航员能依靠•指南针来导向吗? ________ 填“能”、“不能”或“不知道”)
8.磁带、磁盘等生活中的许多器具都利用了磁体的磁性,请简述它们是怎样利用磁体的磁性来工作的.
9 .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磁极在缓慢移动,所以地磁场的方向相对地球是变化的,在某地采集到的火山岩石,发现它们在原位置处的磁极显示与指南针的指向是相反的,经测定知该岩石是几十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地磁场的认识.
KHQHZY课后强化作业
基础巩固
1•答案:C
2.答案:ABD
解析:用指南针指示方向,是由于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地球的磁场对磁体产生力的
3•答案:D
作用,地球的南极是地磁的N极,地球的北极是地磁的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
相互吸引,故指南针指示南北方向,因此选项D正确,A、B、C错误.
4•答案:D
5•答案:AD
6.答案:B#
有向外的弹力.重力使得棋子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棋子受到棋盘向上的静摩擦力,此力
解析:棋子受力如图所示,磁性棋子受到棋盘的吸引力而对棋盘产生压力,棋盘对棋子
和重力平衡,使得棋子不会滑下来,由于空气浮力远小于重力,故可以忽略不计.
7•答案:A
解析:磁悬浮列车采用磁场力使列车与轨道脱离,减小摩擦阻力,地面线圈
与列车上的电磁体间存在斥力,相对的磁极应相同.
8.答案:闪电产生的强电流产生磁场会使刀叉磁化
9•答案:铁矿石中的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具有磁性,而该山附近指南针
指向异常,说明磁场发生了异常,这一异常很可能是由磁铁矿引起的,由此
可判定附近有铁矿藏•
刀能力提升
1.答案:AC
2•答案:B
解析:军舰已被磁化,是小磁针与磁化的军舰发生作用,故属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答案:C
解析: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地磁场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磁针的正上方,通
电时磁针发生明显的偏转.
4•答案:D
解析:一元硬币为钢芯镀镍,钢和镍都是磁性材料,放在磁体的磁场中能够被磁化获得磁性,因而能够被磁体吸引.
5•答案:C
解析:铁质物体即使没有磁性,放入磁场后也会被磁化,因此会与磁极相互吸引,所以由二者吸引,不能肯定钢棒原来是否有磁性,但据两者排斥,可以肯定,钢棒原来一定有磁性,如果两端与同一磁极都吸引,则可说明原来钢棒没有磁性,因此选项C正确.
6•答案:D
解析:在铁片B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F大小等于A、C的重力Mg 和B对A的引力F引的和.
在铁片B上升的过程中,对B有F引一mg = ma,所以F引=mg + ma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引力F'引与A对B的引力F引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F= Mg + mg + ma .
7.答案:地磁场;不能
8.答案:以磁带为例,认识磁记录的原理:磁带为一具有磁性敷层的合成树
脂长带,用于记录声音和影像.录制时,磁带通过一块电磁铁(磁头)产生的磁场随声音或影像信号的改变而改变.当磁带上的磁性颗粒通过磁头时,变化的磁场会移动磁性颗粒,于是就“写入”了一串相关磁性变化的信息.当播放录制内
容时,磁带再次通过磁头,磁带上磁性颗粒的排列方式使通过磁头的电流与录
制时的电流一致.如果破坏磁性粒子的排列方式,则可将所录制的内容清除掉.
9•答案:岩石是在火山喷发时形成的,火山喷出的岩浆在地磁场中被磁化,冷却固化后就记录下了当时地磁场的方向.它的极性与现在指南针的指向相反,说明那时地磁场的方向与现在是相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