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牛顿第一定律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知识要点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知识要点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让同一小车都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水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用到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推理法,也叫理想实验法。

2.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⑵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⑶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即定律成立的条件,有两种情况:(1)理想情况,即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2)物体所受外力的总和为零。

2.对“或”字的理解: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⑷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二、惯性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2)惯性不是力,它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所以不要..用“惯性力”、“惯性作用”、“受到惯性”等词语来描述惯性,只能说一个物体“具有惯性”“由于惯性”“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3)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必修一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必修一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必修一1.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必修一篇一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理解: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2、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理解: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研究对象)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理解: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对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适用了,要用相对论观点、量子力学理论处理.2.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必修一篇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其表述为:
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或者所受到的合力为零,那么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以恒
定速度直线运动。

以下是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1. 惯性: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只有在受
到外力作用时才会改变原有的静止状态或运动状态。

2. 外力:外力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
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原有状态。

3. 合力:合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矢量和。

如果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
或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

4. 惯性参考系: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不受到外力作用的参考系。

在惯
性参考系中,牛顿第一定律成立。

5. 弹性碰撞: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两个物体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时,它们的合力为零,因此它们将保持恒定速度直线运动。

6. 平衡: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因此物体将保
持静止或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点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学行为非常重要。

牛顿第1定律

牛顿第1定律

牛顿第1定律一、什么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

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

常见的完整表述: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的原始表述是: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该表述在人教版、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被引用。

鲁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表述是: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当合外力为零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则将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合外力为零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相互抵消,合外力为零;另一种是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这种表述方式并不严谨,所以通常采用原始表述。

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规律,它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推理得出的一条理想条件下的规律。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是运动的,保持匀速运动状态;原来是静止的,保持静止状态。

在实际情况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与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是等效的。

3、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即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4、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运动状态改变指的是速度改变,所以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而物体速度发生改变,就具有了加速度,所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5、牛顿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三、牛顿第一定律意义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它是说: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不受力的物体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将牛顿第一定律进行了拓展,即一切物体当它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的意义在于,准确的描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由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力的时候,物体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或者说,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另一方面,它也说明,如果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也就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个定律有两层含义:
(1)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
(2)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改变,必须施加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点评:①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力的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②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惯性的概念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③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

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0时的特例。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对于惯性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1)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跟物体的受力无关,跟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则惯性大,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
(3)外力作用于物体上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不能认为克服了物体的惯性。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高三物理在复习时,牛顿运动定律是常考的知识点。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解析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解析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础。

惯性定律表述如下:一个物体若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条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性。

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惯性定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静止状态的保持: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一直保持静止状态。

2.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保持: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继续保持这一运动状态。

惯性定律也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惯性参考系。

惯性参考系是指一个相对于其他物体没有加速度的参考系。

在这个参考系中,牛顿第一定律总是成立的。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力学中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核心定律,表述如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 = m a ]其中,( F )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 m ) 表示物体的质量,( a )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从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1.力的作用:力是引起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原因。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了外力,它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将会发生改变。

2.质量:质量是物体对加速度的抵抗程度。

质量越大,物体对加速度的抵抗越大,即相同的力作用在质量大的物体上,其加速度会比质量小的物体小。

3.加速度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这意味着,如果外力改变了方向,加速度也会相应地改变方向。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关于力的相互作用定律,表述如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力,且这些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的相互作用性。

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例如,当我们用手推墙时,我们的手感受到了墙的推力,而墙也感受到了我们手的推力。

牛顿三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三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三定律知识点总结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由艾萨克·牛顿在 1687 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

其中牛顿三定律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关系做出了精确的描述。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假如一个静止的球,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就会一直保持静止;而一个在光滑平面上匀速滚动的球,如果没有摩擦力或其他外力的干扰,它会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滚动下去。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越难改变其运动状态;质量越小,惯性越小,物体越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

比如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汽车,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小汽车更容易加速或减速。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一观念的转变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其数学表达式为 F =ma,其中 F 表示作用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以推动一辆小车为例,如果我们用较大的力去推,小车获得的加速度就大,速度增加得就快;反之,如果用较小的力推,加速度就小,速度增加得就慢。

而且,如果小车的质量较大,要使其获得相同的加速度,就需要施加更大的力;反之,如果质量较小,较小的力就能产生较大的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

它不仅让我们能够定量地计算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还为解决各种力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三、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比如,当你用力推墙时,墙也会以同样大小的力推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推理方法.3.明确惯性概念,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要点梳理】要点一、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要点诠释:如图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如果第二个斜面倾斜角度较小如图乙,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丙,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伽利略的思想方法: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反映了一种物理思想,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抽象为指导,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要点二、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要点诠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工作,并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统称为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对牛顿第一定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明确了惯性的概念定律的前半句话“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②确定了力的含义定律的后半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实际上是对力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点要切实理解.③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跟不受外力的作用相同.但是,我们不能把“不受外力”理解为“合外力为零”.要点三、惯性与质量要点诠释:(1)惯性现象惯性现象到处可以见到,例如:如图所示,一个玻璃杯内盛半杯水,上面盖一块塑料板,板上放一只鸡蛋,用小棒猛击塑料板,塑料板离杯飞出,鸡蛋却稳稳地落入杯中.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再如:如图甲,小车上放置一个带轮的木块,使带轮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制动时,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又如:如图乙,小车上竖直放置一个木块,让木块随小车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制动时,车上的木块向右倾倒.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些都是惯性现象.(2)惯性: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说明】①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②惯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a.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b.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物体的惯性越大,它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3)惯性与质量惯性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惯性的大小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知道,推动一辆自行车要比推动一辆汽车容易得多.这表明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也就是说该物体的惯性越大;而质量较小的物体,运动状态较容易改变,也就是该物体的惯性较小.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而一个物体惯性的大小,则意味着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对质量的理解:从物质角度理解:质量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从惯性角度理解:质量是决定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注意】惯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学习时,许多同学对惯性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有惯性,一旦速度改变了就没有惯性;或把惯性看成一种力,认为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是因为受到惯性力;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就越大等等其实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是否受力没有关系,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要点四、理解惯性和惯性定律要点诠释:(1)对惯性定律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同时,牛顿第一定律还定性地指出了力的动力学意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改变速度的原因.物体在速度发生改变时,就有加速度.因此也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也不能认为有力就有运动,没有力就没有运动,更不能认为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一定受到那个方向的力的作用.(2)对惯性的理解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②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当物体原来静止时,它一直“想”保持这种静止状态;当物体运动时,它一直“想”以那一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要点五、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表现形式要点诠释:“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即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因此,“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即是“物体速度改变”,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速度v的大小改变而方向不变;(2)速度v的大小不变而方向改变;(3)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改变;(4)物体运动的位移非均匀地增加(或减少);(5)物体运动的轨迹发生弯曲.要点六、利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要点诠释:运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时,通常可按下面的步骤思考解析:(1)明确研究的物体原来处在怎样的运动状态.(2)当外力作用在该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外力作用在与该物体有关联的其他物体上)时,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3)该物体由于惯性将保持怎样的运动状态,判断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例】2005年1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运动会上,山东选手刑慧娜与金牌失之交臂,据报道原因是刑慧娜在奔跑的过程中和别人发生了绊脚现象.从生活的经验我们知道,在路上跑的人被绊倒时,和慢走的人滑倒时,会发生不同现象.试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跑的人慢走的人绊倒时的现象上身向前趴着倒下上身向后仰着倒下原因分析【解析】跑的人被绊倒时,脚因受力停止了运动,而身体上半部分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上身快而下身慢,故向前趴着倒下;慢走人的前脚落地前同时参与随身体向前的匀速运动和绕关节向前的圆周运动,速度的水平分量大于身体的速度.正常行走时,前脚落地后受摩擦阻力作用速度马上减为零,随即后脚撤去支撑,后脚抬起且节奏均匀.滑倒时,多是前脚落地受摩擦力不足,速度未能迅速减小为零,但后脚按节奏抬起撤去支撑,前脚向前滑动的速度大于上半身因惯性保持的速度,而造成向后仰着摔下.【典型例题】类型一、理想实验例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解析】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经过科学抽象,能深刻反映自然规律。

【总结升华】理想实验只是不能通过实验实现,但只要是建立在可靠事实基础上,就能揭示自然规律。

举一反三【变式】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

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答案】②③①④ B【解析】该实验是让一个静止的小球从一个斜面滚下,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滚下时的高度,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论:逐步减小倾角,直至水平,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运动下去。

所以理想实验设想的步骤顺序应该是:②③①④。

其中②是事实,③①④是推论。

类型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例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小车表面光滑,因此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球与小车有相同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因为惯性,两小球的速度不变,所以不会相碰.【总结升华】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都将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这是物体具有惯性的原因.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在运动,那么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力是使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原因C.撤去作用力,运动的物体最终总要停下来 D.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答案】B【解析】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可能物体具有速度,由于惯性,物体可以一直运动。

撤去力,物体有可能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

力不仅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还可以改变速度的方向。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类型三、惯性与质量例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其惯性也不断变化C.惯性的大小和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大惯性大D.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答案】D【解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选项D正确。

【总结升华】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没有关系。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关于惯性及有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在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才有惯性B.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后惯性就改变了C.参加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惯性D.向上抛出的球,受的重力向下,但还向上运动,也是由于惯性的缘故【答案】CD【解析】惯性是物体的根本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所处的状态、运动情况、受力情况都无关,故A、B错误;C、D选项所述的现象都是惯性的缘故,故C、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