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古诗

合集下载

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古诗

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古诗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行宫》元稹〔唐代〕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相思》王维〔唐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竹里馆》王维〔唐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哥舒歌》西鄙人〔唐代〕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登乐游原》李商隐〔唐代〕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送方外上人》刘长卿〔唐代〕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裴迪〔唐代〕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终南望余雪》祖咏〔唐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春怨》金昌绪〔唐代〕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八阵图》杜甫〔唐代〕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杂诗三首·其二》王维〔唐代〕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送别》王维〔唐代〕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静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听筝》李端〔唐代〕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宿建德江》孟浩然〔唐代〕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玉台体》权德舆〔唐代〕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代〕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宫词二首·其一》张祜〔唐代〕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江雪》柳宗元〔唐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新嫁娘词》王建〔唐代〕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鹿柴》王维〔唐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问刘十九》白居易〔唐代〕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儿童古诗

儿童古诗

儿童古诗
1.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小池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 悯农 -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 望春怀远 - 古风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6. 静夜思 - 唐寅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7. 小儿垂钓 - 赵嘏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旁时见溪水绿,时见丛林数鹿新。

8. 题竹石 - 石龟锋
一片小萍浮水上,野鹅啼处白满波。

青天无片云遮晒,太虚无处不披襟。

9. 临江仙 - 柳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0. 七步诗 - 曹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关于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1、《牧竖》唐代: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释义:
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

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

2、《巴女谣》唐代: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释义:
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3、《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释义:
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
阵牧笛声。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4、《牧童词》唐代: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释义: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小学生必背古诗30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300首
82、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83、古离别 (唐)孟郊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84、岭上逢久别者又别(唐权德輿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85、陈情上韦令公 (唐)薛涛 闻说边城苦,今来到始知。 羞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 90、易水歌 荆轲
104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5、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6、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8、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39、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0、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李白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41、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42、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63、八阵图 (唐)杜甫 7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64、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65、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66、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67、送上人 (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十首儿童古诗词

十首儿童古诗词

十首儿童古诗词1、《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村居》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所见》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6、《池上》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7、《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9、《牧童/令牧童答钟弱翁》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0、《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宋代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小学生必学古诗大全

小学生必学古诗大全

小学生必学古诗小学生必学古诗大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必学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必学古诗1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张继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孟郊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张志和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卢纶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刘禹锡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刘禹锡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白居易10、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1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胡令能1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林升1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叶绍翁14、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王冕1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袁枚1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高鼎1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李绅18、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儿童古诗三百首大全

儿童古诗三百首大全

儿童古诗三百首大全1、《竹枝词》
竹枝词谁家作,七八个卖把钱。

欲买把酒当歌,只得两三两前。

2、《蝶恋花》
把酒问青天,月似钩,花似钗。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3、《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芙蓉楼送辛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6、《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7、《汉宫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8、《虞美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0、《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关于儿童的古诗句

关于儿童的古诗句

关于儿童的古诗句关于儿童的古诗句有20首,这20首古诗句如下:1.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

出自唐代杜甫的《投简成、华两县诸子》2.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出自唐代杜甫的《南邻》3.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出自唐代杜甫的《题桃树》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5.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

出自唐代窦巩的《赠王氏小儿》6.鱼笺绢素岂不贵,只嫌局促儿童戏。

出自唐代窦冀的《怀素上人草书歌》7.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出自唐代窦叔向的《夏夜宿表兄话旧》8.还家路远儿童小,埋玉泉深昼夜长。

出自唐代窦巩的《哭吕衡州八郎中》9.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

出自唐代李端的《瘦马行》10.儿童惊走报人来,孀妇开门一声哭。

出自唐代刘商的《吊从甥》11.桑下驯游哺影时,未必儿童能隐恻。

出自宋代利书记的《天柱雉儿行》12.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出自唐代李白的《赠友人三首》13.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出自唐代杜甫的《羌村》14.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出自唐代杜甫的《牵牛织女》15.江涨柴门外,儿童报急流。

出自唐代杜甫的《江涨》16.儿童解蛮语,不必作参军。

出自唐代杜甫的《秋野五首》17.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雩。

出自唐代杜甫的《热三首》18.儿童相识尽,宇宙此生浮。

出自唐代杜甫的《重题》19.鸡犬偷仙药,儿童授道书。

出自唐代钱起的《过王舍人宅》20.莫笑儿童小,人间河鼓星。

出自宋代蒲寿宬的《牧童歌十首》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忆江南乡(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1. 谙:熟悉。

2.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 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

赏析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

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

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

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

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

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

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赏析这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

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

“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

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译文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赏析这是写景。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解1、踪:脚迹。

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肃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

可见,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

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

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抒怀。

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⑦一叶舟,出没⑤风波⑥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

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风波: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鉴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

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

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1]创作背景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

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

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

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

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

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

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ong)(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也代成都。

译文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

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

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赏析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