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八年级下教案)
【精品】初中语文6-30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1(苏教版八年级下)word版

第二部分(第4~5段)作关于奥运经费的保证,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对世界客人的热烈欢迎。
《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
何振梁先生是职业体育人士,是国际奥委会执委,时年72岁,被人们称为北京奥申委“最年长的志愿者”。
第一部分(第1段)选择中国的意义。
课题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主备人
李中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并自行教学设计>设计“探究•练习”题。
2、能根据发言人的身份比较两篇发言的重点内容,体会演讲语言的得体性。
3、能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重点
2
难点
3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具学具
有效课时
这一次,北京奥申委提出了北京申奥的三个新重点: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北京市加大了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10年间用于环境保护和治理用资金,这使北京的预算看起来更加合理。
在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过程中,民众的极大支持成为北京独特的优势。据独立的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94.6%的北京市民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更令人感到振奋的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也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期盼着北京申奥的成功。
《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
何振梁以资深职业人士的身份,恳切地表达了希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热切愿望,并诚挚地阐述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意义。
中国申办奥运会的历史简介
2001年7月13日夜晚,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古老的北京无人入睡。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这座城市沸腾了!从蒙特卡洛的泪水,到今夜莫斯科的欢笑,北京的申奥之路走了整整8年,跨越了一个世纪!回首这一路上的汗水与泪水,只有在这成功的一刻,我们才有资格感叹一句:八年申奥路,走得可真不容易!
中学生使用《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实践

中学生使用《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实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两次申奥的过程及背景。
2. 通过学习《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使学生理解申奥成功对北京乃至中国的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争光的情感。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演讲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的原文及背景介绍。
2. 分析两篇陈述发言的特点和亮点。
3. 针对陈述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和口语练习。
4. 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北京申奥背景及两篇陈述发言的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析两篇陈述发言的亮点。
3. 实践法:角色扮演、口语练习和演讲比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北京两次申奥的背景。
2. 学习《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原文,理解其主要内容。
3. 分析两篇陈述发言的特点和亮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和演讲技巧。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模拟演讲场景,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5. 口语练习:针对陈述内容,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北京申奥背景及两篇陈述发言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口语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参与演讲比赛的积极性及表现。
4. 学生对国家和民族荣誉的认同感及爱国情感的培养。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的原文材料。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北京申奥的视频资料、图片等。
3. 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道具和演讲比赛的场地。
4. 准备评价学生表现的评分标准和奖品。
七、教学资源1. 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北京申奥的视频资料。
2. 使用投影仪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背景资料。
3. 使用录音设备记录学生的演讲和角色扮演。
4. 使用评分表和奖品激励学生的参与。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奥运会相关的展览或者场馆,加深对奥运会的理解。
2. 邀请奥运会的工作人员或者有经验的演讲者来校进行讲座,分享经验。
3.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者社区的奥运会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八年级语文教案)《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学简案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学简案八年级语文教案
●一、播放<北京申奥发言》录相片段
●二、教师借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运用两种方法,速读课文,然后分组进行交流
1.学习演讲词用词的准确性。
2.了解演讲词要有很深的感召力的特点。
3.学写演讲词。
●四、各组代表发言,教师参与解决疑难问题,并体现本课重点
1.掌握演讲词的用词准确性的特点。
2.品味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3.交流学习心得。
●五、拓展训练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和“迁移延伸”部分。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

本篇发言稿以“携手共进,共创辉煌”为主题,强调了国际奥委会与北
京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02 03
文本结构
发言稿首先介绍了北京申办奥运会的理念和目标,接着阐述了国际奥委 会与北京的合作历史和成果,最后展望了双方未来的合作前景和美好愿 景。
语言特点
本篇发言稿语言平实、真挚,表达了双方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真诚愿 望和坚定信心。同时,通过运用具体的数据和实例,增强了文本的说服 力和可信度。
能力和素质提升
03
评估自己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提升情况,以
及在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表现。
课后作业及要求
1 2 3
阅读相关材料
阅读有关中国申奥历程和奥运会相关知识的材料 ,加深对申奥陈述发言背景和意义的理解。
分析发言稿
选择其中一篇发言稿进行深入分析,从语言特点 、表达技巧、演讲者风采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写 出分析报告。
感受演讲者的自信、热情和感染力,学习他们如何通过声音、表情和肢体语言与听众建立 良好互动。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01
回顾本课所学知识点,评价自己对申奥陈述发言的背景、意义
、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学习态度和方法
02
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听
讲、及时复习等。
文本风格与特点
风格
两篇发言稿均采用了正式、庄重的风格,符合国际奥委会的官方场合和申奥陈述的严肃 性。同时,文本中也透露出一种自信、开放和包容的气息,展现了北京的独特魅力和文
化底蕴。
特点
两篇发言稿在语言表达上均采用了简练、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同时,文 本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等,增强了文本的表达效果。此外,两篇发言 稿还注重与国际奥委会的沟通与合作,体现了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国际化视野和开放态度
初中语文: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八年级下教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课方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教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初中语文教课方案文讯教育教课方案北京申奥陈说讲话两篇 ( 八年级下教课方案 )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知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课设计资料合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学习后学生能获取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lqsh教课目标1、学习陈说讲话,语言简法而得体,拥有很大的感化力。
2、理解陈说讲话,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希望。
教课要点、难点1、语言简法而得体。
2、有浓烈的文化气氛。
教课时数 :一课时教课过程一、预习解说以下词语。
盈利:收入中除掉开销后节余。
赤字:指经济活动中支出多于收入的差额数字。
簿记上登记这类数量时,用红笔书写。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二、导入借助多媒体,播放北京2008 年申奥成功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奥林匹克,热爱北京的感情。
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运会)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
因古代希腊人常在奥林匹克举行体育竞技,1894 年的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一届于是896 年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每四年一次,在会员国的某个城市举行。
三、学习《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说讲话》1、学生朗诵课文,归纳各段粗心。
明确:第一部分(第1~3 段),运用字数和句式大概同样的句子,构成排比句,表达了中国政府对申奥和立场、态度和承诺。
第二部分(第4~5 段),作对于奥运经费的保证,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希望。
第三部分(第 6 段)表达对世界客人的热情欢迎。
2、归纳中情意思。
本文陈说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 年奥运会的立场和实现誓言的态度,对经费问题作出了保证,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希望。
中学生使用《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实践

北京成功办2024年冬奥会是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球体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申奥过程中的辛酸和艰辛,教育厅出台了《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旨在通过教学让中学生加深对申奥历程的认知和理解。
一、教案背景和简介《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是根据2024年申奥过程中北京代表团的陈述发言文稿为原型开发的。
教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北京申办2024年冬奥会陈述,第二部分则是北京成功申办2024年冬奥会的庆祝发言。
教案共有19页,内容涵盖了申奥历程、筹备过程、申奥成功的背后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教学,全面展示中国申奥的历程和亮点。
二、教学意义和作用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在整个申奥过程中,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集体智慧和艰苦努力让全世界见证了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国。
在教学中,通过讲述北京申奥的艰辛历程,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到,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团队,也能够更好地展示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2、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他们不知道的东西,这对他们知识的积累和抱有好奇心都很有益处。
通过这个教案,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申奥的相关知识,包括申奥的流程、申奥的举办地点和举办时间,以及冬奥会历史的发展等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与积累,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3、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和文化鉴赏能力的必要手段。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们针对申奥相关主题进行陈述发言,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主动思考申奥和申奥成功等方面的问题。
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而且也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有自信心和情感投入。
三、教学实践和效果《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学教育环境中,其实践效果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促进出学生对于申奥相关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更与申奥主题产生情感联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

第30课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陈述发言,语言简练而得体,具有专门大的感召力。
2.明白得陈述发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二、【重点难点】1.语言简法而得体。
2.有浓郁的文化气氛。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进程】<一>导入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
因古代希腊人常在奥林匹克举行体育竞技,1894年的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一届于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四年一次,在会员国的某个城市举行。
<二>探讨新知说明以下词语。
盈余:收入中除去开支后剩余。
赤字:指经济活动中支出多于收入的差额数字。
簿记上记录这种数量时,用红笔书写。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李岚清,1932年5月生,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
1997年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1.学生朗诵课文,归纳各段大意。
一(第1~3段),运用字数和句式大致相同的句子,组成排比句,表达了中国政府对申奥的立场、态度和许诺。
二(第4~5段),作关于奥运经费的保证,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三(第6段)表达对世界客人的烈火欢迎第一段:立场态度郑重:“再次确认”立场不可动摇:“坚决支持”第二段:态度“尊重”—“赞赏”—“制定”第三段:许诺许诺的周延性:“所有”许诺的靠得住保证:“一切尽力”许诺的靠得住保证:“一切尽力”归纳中心意思本文陈述了中国政府坚决支持北京申办2020年奥运会的立场和实现诺言的态度,对经费问题作出了保证,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1929年生,浙江上虞人,1955年到国家体委弄国际联络工作。
1981年被选际奥委会委员。
1989年被选中国奥委会主席,并被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试探:作者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作者是一名老资格的职业体育人士,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的重要意义:“你们今天那个决定将通过运动增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 苏教版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学习目标:1、能从文中感受中国人民对奥运热切期望的感情。
2、体会陈述发言态度庄重而诚恳,语言简洁而得体的特点。
课前学习:收集中国北京申请奥运会的相关材料,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 组织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申奥材料。
交流播放北京申奥情况视频,提醒学生关注申奥代表陈述时的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时的种种姿态。
看视频,激发情思。
请同学交流听和看的感受。
交流交流中,学生必定会表达出一种骄傲、自豪。
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从申奥代表的语言、神情和动作等出发,使表达不显空洞,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铺设一个背景和台阶。
2 组织学生仔细阅读两篇陈述发言,寻找两篇发言的异同点。
提示:可从内容重点;态度语气;语言特点等方面入手(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比较点)。
思考后小组交流。
组织全班交流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朗读设计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 情景设计:中国申奥历经波折。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阅读两篇与北京申奥有关的文章,读完后,请你结合前面的学习和自己的情感体验,尝试朗读其中一篇陈述发言表达你的理解。
教师给出两篇文章:《这次没白来》、《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设计朗读。
小组讨论交流,互评互改,推荐朗读。
2 组织全班交流,评选最佳陈述人。
交流、评价教学反思课后学习:在本次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中没有设计中学生代表发言。
设想一下,如果请你作为一位普通百姓或者一个中学生代表作陈述发言,你该说些什么?写出来,讲给同学听听。
附(一):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1993年)人民日报评论员蒙特卡洛传来消息,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通过投票表决:澳大利亚的悉尼主办2000年第27届奥运会。
我们尊重国际奥委会的选择,祝贺悉尼申办成功。
同时对国际奥委会对中国申办工作的支持,一如既往充满感激之情,对全世界也一如既往充满友好之情。
今后中国将更加敞开胸怀,欢迎四海宾客,广交五洲朋友,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八年级下教案)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八年级下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lqsh
教学目的
1、学习陈述发言,语言简法而得体,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2、理解陈述发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教学重点、难点
1、语言简法而得体。
2、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解释下列词语。
盈余:收入中除去开支后剩余。
赤字:指经济活动中支出多于收入的差额数字。
簿记上登记这种数目时,用红笔书写。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二、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送北京2021年申奥成功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奥林匹克,热爱北京的感情。
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运会)
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
因古代希腊人常在奥林匹克举行体育竞技,1894年的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一届于是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四年一次,在会员国的某个城市举行。
三、学习《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
1、学生朗读课文,概括各段大意。
明确:
第一部分(第1~3段),运用字数和句式大致相同的句子,组成排比
句,表达了中国政府对申奥和立场、态度和承诺。
第二部分(第4~5段),作关于奥运经费的保证,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对世界客人的热烈欢迎。
2、概括中心意思。
本文陈述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21年奥运会的立场和实现诺言的态度,对经费问题作出了保证,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四、学习《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
1、思考:作者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明确:
作者是一位老资格的职业体育人士,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重要意义:“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
从而使全人类受益”,“让我的同胞们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梦想永恒的魅力”,“今天您所传递的信息也许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7年后的北京,一定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几乎每一段结尾都陈述了奥运会选择北京的意义,由于出于一位德高望重的职业体育人士之口,有着很高的可信度,听者无不为之折服。
2、概括中心意思。
本文以资深职业人士的身份,恳切表达了希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热切愿望,并诚挚阐述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意义。
五、探究活动
1、李岗清副总理、何振梁先生各以什么身份作陈述发言的》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的身份相称吗?综观两篇陈述发言,你觉得中国在哪些方面会深深打动打动奥委会成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李岚清副总理以中国政府代表身份发言,何振梁先生以职业体育人士身份发言。
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的身份都很相称。
综观两篇陈述发言,中国政府对申办奥运会的坚决支持和尽力实现承诺的态度,对奥运盈余或发生赤字的处理,中国人民的热切期望等,都会深深打动奥委会成员。
2、两篇陈述发言都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这表现在哪些地方?你觉得这对加强陈述效果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浓郁的文化氛围表现在:引用先圣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言,表达对世界客人的欢迎;何振梁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经历,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梦的始终不渝的追求。
浓郁的文化氛围可强化中国申办奥运会的文化色彩,让更多的奥委会成员认可。
六、迁移训练
设想一下,如果请你作为一普通百姓或者一个中学生代表作陈述发言,你该说些什么?写出来,讲给同学听听,大家试试。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七、小结
这两篇北京申奥陈述发言表达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希望2021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的强烈渴望,诚恳的态度,恳切的言辞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并使北京申奥获得了成功。
八、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作者邮箱: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