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渔父原文及翻译完整版

合集下载

渔父原文与翻译

渔父原文与翻译

楚辞·渔父刘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①。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②。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③?〞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④。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⑤。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⑥?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⑦?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⑧?〞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⑨。

安能以身之察察⑩,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①既放:指屈原被楚襄王放逐。

游于江潭:指在江边遨游。

潭:原指深渊,这里指江边。

行吟泽畔:指在大泽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②颜色:指脸色。

形容:指体态容貌。

枯槁:枯瘦。

③三闾大夫:楚国官名,掌管楚国贵族屈、景、昭三姓贵族谱牒等事物。

④见放:被放逐。

⑤凝滞于物: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缚。

与世推移:随从世俗不断改变自己。

王逸注为“随俗方圆〞,即随波逐流。

⑥淈〔ɡǔ〕其泥:搅动泥沙。

淈:搅乱。

扬其波:扬起水波。

此句意为推波助澜,随波逐流。

⑦餔其糟:吃酒糟。

啜其醨:喝薄酒。

此句亦随波逐流,变本加厉之意。

⑧深思:指思虑深远。

五臣注:“谓忧君与民也。

〞高举:行为高尚,不同于一般世人。

深思高举,正是屈原独醒独清的详细表现。

自令放为:让自己遭放逐呢?为:疑问语助词。

⑨新沐者:刚刚洗过头发的人。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

新浴者:刚刚洗过澡的人。

振衣: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

⑩察察:洁白的样子。

汶〔mén〕汶:污浊的样子。

湘流:湘水,流经今湖南省。

赴湘流:指投江自杀。

皓皓之白:指纯洁高尚的品格。

莞〔wǎn〕尔:微笑的样子。

鼓枻〔yì〕:敲击船桨。

沧浪:水名,在今湖南省境内。

蒋骥以为“本沧浪二山发源,合流为沧浪二水。

〞濯:洗。

缨:系结帽子的丝带。

?沧浪歌?又见于?孟子·离娄?,可能是流传于江湘一带的民歌。

渔父原文及翻译

渔父原文及翻译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

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

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

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楚辞-渔父》原文及译文赏析

《楚辞-渔父》原文及译文赏析

渔父屈原〔先秦〕原文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

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

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

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

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

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

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赏析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

最早认定为屈原作的,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楚辞章句》是在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楚辞》的基础上作注。

在《楚辞》中,《渔父》已作为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之一收入。

据此,则认定屈原作《渔父》,又可上推至刘向时。

后世认同屈原作《渔父》,影响较大的有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昭明文选》和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

但此说漏洞颇多。

屈原《渔父》原文及翻译

屈原《渔父》原文及翻译

原文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翻译: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

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
乎?”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楚辞渔父》原文、注释及译文

《楚辞渔父》原文、注释及译文

《楚辞·渔父》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①。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②。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③?”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④。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⑤。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⑥?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⑦?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⑧?”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⑨。

安能以身之察察⑩,受物之汶汶者乎?葬身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①既放:指屈原被楚襄王放逐。

游于江潭:指在江边漫游。

潭:原指深渊,这里指江边。

行吟泽畔:指在大泽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诗。

②颜色:指脸色。

形容:指体态容貌。

枯槁:枯瘦。

③三闾大夫:楚国官名,掌管楚国贵族屈、景、昭三姓贵族谱牒等事物。

④见放:被放逐。

⑤凝滞于物: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缚。

与世推移:随从世俗不断改变自己。

王逸注为“随俗方圆”,即随波逐流。

⑥淈(ɡǔ)其泥:搅动泥沙。

淈:搅乱。

扬其波:扬起水波。

此句意为推波助澜,随波逐流。

⑦餔其糟:吃酒糟。

啜其醨:喝薄酒。

此句亦随波逐流,变本加厉之意。

⑧深思:指思虑深远。

五臣注:“谓忧君与民也。

”高举:行为高尚,不同于一般世人。

深思高举,正是屈原独醒独清的具体表现。

自令放为:让自己遭放逐呢?为:疑问语助词。

⑨新沐者:刚刚洗过头发的人。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

新浴者:刚刚洗过澡的人。

振衣: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

⑩察察:洁白的样子。

汶(mén)汶:污浊的样子。

湘流:湘水,流经今湖南省。

赴湘流:指投江自杀。

皓皓之白:指纯洁高尚的品格。

莞(wǎn)尔:微笑的样子。

鼓枻(yì):敲击船桨。

沧浪:水名,在今湖南省境内。

蒋骥以为“本沧浪二山发源,合流为沧浪二水。

”濯:洗。

缨:系结帽子的丝带。

渔父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渔父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渔父者,楚人也。

居沅湘之间,结庐于水滨,渔钓为业。

性嗜酒,不事生产,日与渔童相随,泛舟于江湖。

其言谈举止,皆率真自然,不拘小节。

人或笑之,而渔父不以为意。

一日,有客过沅湘,见渔父,问:“子何人?”渔父答曰:“吾渔父也。

”客曰:“子何以自处?”渔父笑曰:“吾生于斯,长于斯,渔钓自给,何求于外?”客曰:“子虽渔父,然不知世之变故否?”渔父曰:“世变与否,吾固不知。

然吾自得其所,安知他人之苦乐?”客愕然,无言以对。

又一日,客见渔父钓,问:“子何以钓?”渔父曰:“吾钓非为利,但求其乐耳。

世人皆知利,而不知乐。

吾得乐,足矣。

”客曰:“子真渔父也,能知乐。

”渔父笑曰:“吾何能知乐?但随性而行,顺其自然,乐自心生。

”客叹曰:“子之乐,吾所不能及也。

”渔父闻之,不以为喜,亦不以为忧。

仍日与渔童钓鱼,饮酒,自得其乐。

客归去,其后数年,沅湘之间常有渔父之迹,而世之知渔父者,日益增多。

译文:渔父,楚地之人也。

居住在沅湘之间,在水边搭建草屋,以捕鱼钓鱼为生。

性喜饮酒,不从事农业生产,每天与渔童相伴,驾舟在江湖之上。

他的言谈举止,都显得率真自然,不拘小节。

有人嘲笑他,但渔父并不在意。

有一天,一位客人经过沅湘,见到渔父,问道:“你是谁?”渔父回答说:“我是渔父。

”客人问:“你是如何自处的?”渔父笑着说:“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捕鱼钓鱼自给自足,还需要向外寻求什么呢?”客人说:“你虽然是渔父,但难道不知道世间的变迁吗?”渔父说:“世间的变迁与否,我固然不知道。

然而我自得其乐,又怎会知道别人的苦乐?”客人惊讶,无言以对。

又有一天,客人看到渔父在钓鱼,问:“你为何钓鱼?”渔父说:“我钓鱼并非为了利益,只是追求其中的乐趣。

世人皆知追求利益,却不知追求乐趣。

我得到了乐趣,就足够了。

”客人说:“你真是个真正的渔父,能够懂得乐趣。

”渔父笑着说:“我怎能懂得乐趣?只是随性而行,顺应自然,乐趣自然而生。

”客人感叹说:“你的乐趣,是我所达不到的。

屈原渔父原文及翻译

屈原渔父原文及翻译

屈原渔父原文及翻译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原文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翻译: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

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乎?”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

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渔父歌原文及翻译全文

渔父歌原文及翻译全文

渔父歌原文及翻译全文
原文:
渔父歌
李颀唐代
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

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翻译: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

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

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

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

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

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

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渔父原文及翻译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原文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翻译: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

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乎?”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

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