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宝应PPT课件
合集下载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地理鲁教版课件选修二海底地形及其成因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wěidù)的分布规律C是 ( )
A.纬度(wěidù)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B.纬度(wěidù)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C.纬度(wěidù)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D.纬度(wěidù)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
2.由图可知,陆地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B)
A.热带草原气候
C.波罗的海(bō luó dì hǎi)、墨西哥湾 D.红 海3、.下东影海响列关于洋和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洋是海洋(hǎiyáng)的主体和潮汐系统而海无 洋流现象和潮汐现象 B.洋的温度和盐度终年不变,而海域经常变化 C.洋和海是相通的,只是海靠近大陆 D.洋受大陆影响较大
第十四页,共49页。
第一节 海底(hǎi dǐ)地形及 其成因
第二页,共49页。
教学(jiāo x1u、é认)目识世标界海洋(hǎiyáng)
的分布规律
2、 区分(qūfēn)海与洋的不同,举例说明陆间 海、内海和边缘海的主要特点
3、了解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以及海岭 等主要地貌类型及形态特征
4 、能运用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海底地形形成和分布规律,并解释火山地震带
水温和盐度 变化
海流系统
不大
有独立的系统
比较大
无独立的系统
第九页,共49页。
渤海 白令海
黑海 里海
黄海
地中海
黑西
红海(hónɡ hǎi)
哥湾
阿拉(ā 孟lā加)
伯海 拉湾
南海
第十页,共49页。
第十一页,共49页。
4、内陆海、边缘海与陆间海的区别(qūbié)
第十二页,共49页。
美丽家乡介绍PPT演示课件

3
怀远石榴
蚌埠特产
沱湖螃蟹
我的家乡物产丰富,怀远县的石榴晶莹剔透;五河县的螃蟹远近闻名; 固镇县的绿豆饼香甜可口;麻虾街的大蚂虾吃到你过瘾
4
双墩遗址
蚌埠旅游
大禹治水圣地涂山风景区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境内的 双墩遗址、涂山风景区、张公山风景区、龙子湖风景区都是著名的旅 游风景区。
我的家乡——
蚌埠
演讲人:林东洹
1
目录
蚌埠文 蚌埠特产 蚌埠旅游
我的家乡蚌埠是一个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的地方。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
2
蚌埠文化
我的家乡蚌埠历史悠久,她是花鼓灯,四洲戏的发源地,花鼓灯是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曾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现已申报国家 及世界文化遗产。
5
蚌埠旅游
湖上升明月
龙子湖风景区
这就是我的家乡蚌埠,我爱我的家乡!
6
Thanks
谢谢观看!
7
怀远石榴
蚌埠特产
沱湖螃蟹
我的家乡物产丰富,怀远县的石榴晶莹剔透;五河县的螃蟹远近闻名; 固镇县的绿豆饼香甜可口;麻虾街的大蚂虾吃到你过瘾
4
双墩遗址
蚌埠旅游
大禹治水圣地涂山风景区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境内的 双墩遗址、涂山风景区、张公山风景区、龙子湖风景区都是著名的旅 游风景区。
我的家乡——
蚌埠
演讲人:林东洹
1
目录
蚌埠文 蚌埠特产 蚌埠旅游
我的家乡蚌埠是一个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的地方。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
2
蚌埠文化
我的家乡蚌埠历史悠久,她是花鼓灯,四洲戏的发源地,花鼓灯是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曾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现已申报国家 及世界文化遗产。
5
蚌埠旅游
湖上升明月
龙子湖风景区
这就是我的家乡蚌埠,我爱我的家乡!
6
Thanks
谢谢观看!
7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走向整体的世界(共6张PPT)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
政治前提: 19世纪下半叶…… 资本: 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殖民地 的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科技: 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直接推动了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兴起 市场: 美、德、日等国的统一,扩大了了国内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电力的广泛应用
科学技术应用于 工业的成就主要 表现在: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化学工业的建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电力的广泛应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世界各地 的经济、 政治和文 化联系进 一步加强
4.化学工业的建立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塑料、人造纤维、绝缘材 料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电 气 时 代
石 石 油 油 开 化 采 工 业 业 发 产
迅速传递 信息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塑料、人造纤维、绝缘材料
参照第一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生产力: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关系: 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出现垄断组织。 ③社会关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 帝国主义阶段。 ④国际格局: 政治:促使列强掀起瓜分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最终形成;帝国主义国家间在争夺霸权和殖民 地问题上矛盾激化,最终酿成一战。 经济:世界联成一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课标解读: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 的影响。 3、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含义: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 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 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 大促进经济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社会 革命。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地理鲁教版课件选修二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

• (2)说明海峡 西岸的海岸(hǎi àn)带开发利用 方式及有利条件。
第三十三页,共42页。
• 参考答案: • (1)西岸:基岩海岸 海岸线曲折 • 东岸: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海岸线平直。 • (2)港口建设 多优良港湾; • 滩涂养殖 滩涂面积较大; • 滨海旅游 海岛(海岸)景色独特、气候宜人 • 滩涂晒盐 气温高、晴天多; • 海岸带综合开发 人口、城镇(chéngzhèn)密
自然条件
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水域条件 陆域条件 经济腹地 城市依托
案例(àn lì) 上海港
第三十六页,共42页。
上 海 港
第三十七页,共42页。
上海港位于我国大陆 海岸线中部,背靠长 江,地处长江东西运 输(yùnshū)通道与海 上南北运输(yùnshū) 通道的交汇点。前通 中国南、北沿海和世 界各大洋,后贯长江 流域和江、浙、皖内 河、太湖流域。
(2)珊瑚礁海岸
作用: 抵御海浪侵蚀,保护生物 (shēngwù)多样性、保护湿 地
组成: 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
分布: 热带基岩海岸边缘:南沙群 岛、澳大利亚大堡礁
作用: 抵御海浪侵蚀、避风良港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红树林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第二十五页,共42页。
第二十六页,共42页。
类型
海岸线
海岸带
高潮
(gāochá
陆
o低)水潮位
(dīcháo)水
位
海岸线:
平均高潮(gāocháo)位的水边线
海岸带: 海洋向陆地冲击的最上界和海浪向海岸传播时 开始作用与海底的最大深度处之间的狭长地带
海岸: 海洋水体与陆地相互接触和彼此作用的地带
第三十三页,共42页。
• 参考答案: • (1)西岸:基岩海岸 海岸线曲折 • 东岸: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海岸线平直。 • (2)港口建设 多优良港湾; • 滩涂养殖 滩涂面积较大; • 滨海旅游 海岛(海岸)景色独特、气候宜人 • 滩涂晒盐 气温高、晴天多; • 海岸带综合开发 人口、城镇(chéngzhèn)密
自然条件
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水域条件 陆域条件 经济腹地 城市依托
案例(àn lì) 上海港
第三十六页,共42页。
上 海 港
第三十七页,共42页。
上海港位于我国大陆 海岸线中部,背靠长 江,地处长江东西运 输(yùnshū)通道与海 上南北运输(yùnshū) 通道的交汇点。前通 中国南、北沿海和世 界各大洋,后贯长江 流域和江、浙、皖内 河、太湖流域。
(2)珊瑚礁海岸
作用: 抵御海浪侵蚀,保护生物 (shēngwù)多样性、保护湿 地
组成: 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
分布: 热带基岩海岸边缘:南沙群 岛、澳大利亚大堡礁
作用: 抵御海浪侵蚀、避风良港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红树林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第二十五页,共42页。
第二十六页,共42页。
类型
海岸线
海岸带
高潮
(gāochá
陆
o低)水潮位
(dīcháo)水
位
海岸线:
平均高潮(gāocháo)位的水边线
海岸带: 海洋向陆地冲击的最上界和海浪向海岸传播时 开始作用与海底的最大深度处之间的狭长地带
海岸: 海洋水体与陆地相互接触和彼此作用的地带
《我的家乡宝应》课件

《我的家乡宝应》 ppt课件
目录
• 宝应简介 • 自然风光 • 历史人文 • 美食特产 • 经济发展 • 旅游攻略
01
宝应简介
地理位置
宝应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扬州市东北部,东与建湖县、兴化市交界,南与高邮市 、江都区相邻,西与洪泽县、金湖县相连,北与灌云县、盐城市接壤。
宝应地势平坦,河湖密布,有“水乡宝地”之称。
休闲度假乐趣。
宝应三日游
在二日游的基础上,增加游览周 边古镇、名胜古迹等景点,感受
地方文化魅力。
旅游守景 区规定,不擅自进入危险 区域。
保护环境
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 圾,不破坏自然景观和文 物古迹。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尊 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 习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 麻烦。
。
服务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宝应县的服务业 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包括餐饮、旅 游、金融等。
电商产业
宝应县积极发展电商产业,推动线 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商业模式的 创新。
06
旅游攻略
旅游路线规划
宝应一日游
从宝应县城出发,游览荷园、博 物馆、古街等景点,感受历史文
化底蕴。
宝应二日游
在一天的基础上,增加游览湖上 花海、温泉度假村等景点,体验
农业现代化
宝应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 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 农民收入。
特色农产品
宝应县拥有许多特色农产 品,如荷藕、慈姑等,这 些产品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
农业合作社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 ,宝应县成立了众多农业 合作社,帮助农民提高生 产效益。
商业发展
商业环境
宝应县的商业环境日益改善,吸 引了众多投资者和企业前来发展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这些历史遗迹的保护,同 时合理开发利用,使其成为展示宝应历史文化的 重要窗口。
目录
• 宝应简介 • 自然风光 • 历史人文 • 美食特产 • 经济发展 • 旅游攻略
01
宝应简介
地理位置
宝应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扬州市东北部,东与建湖县、兴化市交界,南与高邮市 、江都区相邻,西与洪泽县、金湖县相连,北与灌云县、盐城市接壤。
宝应地势平坦,河湖密布,有“水乡宝地”之称。
休闲度假乐趣。
宝应三日游
在二日游的基础上,增加游览周 边古镇、名胜古迹等景点,感受
地方文化魅力。
旅游守景 区规定,不擅自进入危险 区域。
保护环境
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 圾,不破坏自然景观和文 物古迹。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尊 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 习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 麻烦。
。
服务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宝应县的服务业 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包括餐饮、旅 游、金融等。
电商产业
宝应县积极发展电商产业,推动线 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商业模式的 创新。
06
旅游攻略
旅游路线规划
宝应一日游
从宝应县城出发,游览荷园、博 物馆、古街等景点,感受历史文
化底蕴。
宝应二日游
在一天的基础上,增加游览湖上 花海、温泉度假村等景点,体验
农业现代化
宝应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 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 农民收入。
特色农产品
宝应县拥有许多特色农产 品,如荷藕、慈姑等,这 些产品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
农业合作社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 ,宝应县成立了众多农业 合作社,帮助农民提高生 产效益。
商业发展
商业环境
宝应县的商业环境日益改善,吸 引了众多投资者和企业前来发展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这些历史遗迹的保护,同 时合理开发利用,使其成为展示宝应历史文化的 重要窗口。
宝应县城北初中课题组优选PPT

实验中加热时,碘由 固 态直接变为 气 态; 冷却时,碘由气 态直接变为固 态
二、升华与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 升华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凝华放热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升华现象
霜
这华 蒸
就 是 霜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而 形 成 小 冰 粒
气 遇 冷 直 接
凝
空 气 中 的 水
在饮料中加入干冰
把干冰撒入冷
人
云层中
工
降
雨
干冰升华吸热,
剖
空气中的水蒸气
析 图
遇冷凝华成小冰 粒或液化成小水
珠
人
工
降
雨
剖
析
下
图
降
小冰粒变
大而下降
人
工 降
当小冰晶遇到 暖流熔化为雨
雨
点降落
剖
析
图
暖 流
人工降雨中的物态变化:
干冰
升华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凝华 液化
冰晶 小水珠
冰晶
熔化
小水珠
人工降雨
干冰可用来进行人工降雨,干冰一旦进入冷云
WWW3
3、冰箱的霜是如何形成的?它对冰箱的制冷效 果有什么影响?无霜冰箱是如何自动除霜的? 请你查阅有关资料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写出 研究报告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将电冰箱接通电源,转动温控旋钮到适当位置, 电冰箱会立即启动。压缩机运行3~5分钟后,冷凝器 发热,随着时间的延长,蒸发器会出现薄霜,用手摸 冷冻室表面,会有沾粘感。以后,冷冻室内的水蒸气 就会在冷冻室表面凝华,形成霜。
层就会很快 升华 ,从周围吸收大量的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课件

C
6.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 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B
10.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 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 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 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地主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土地公有
井田制(土地国有——周天子) 土地国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土地私有制
均田制:北魏到隋唐时期,一度推行过均田 制。唐朝后期瓦解。
3.“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 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B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观点? 农本思想;农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
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的创新改革; 水利工程的修建; 生产经验(技术)的积累。
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塔所取代 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养牛成本高 根源:农耕经济的分散性,封闭型
5.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 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 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D
耕作方式变化: 春秋——铁犁牛耕出现 战国——铁犁牛耕推广(耦犁法) 两汉——普遍推行,出现一牛一人挽犁法 唐朝——曲辕犁(犁耕技术成熟,定型)
6.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 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B
10.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 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 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 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地主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土地公有
井田制(土地国有——周天子) 土地国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土地私有制
均田制:北魏到隋唐时期,一度推行过均田 制。唐朝后期瓦解。
3.“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 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B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观点? 农本思想;农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
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的创新改革; 水利工程的修建; 生产经验(技术)的积累。
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塔所取代 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养牛成本高 根源:农耕经济的分散性,封闭型
5.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 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 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D
耕作方式变化: 春秋——铁犁牛耕出现 战国——铁犁牛耕推广(耦犁法) 两汉——普遍推行,出现一牛一人挽犁法 唐朝——曲辕犁(犁耕技术成熟,定型)
习作《我的家乡》课件

返回
春
绿 树 荫 浓
返回
夏
秋
返回
冬
返回
结构:总---分----总 首尾呼应
开头:总领下文
春: 夏: 秋: 冬:
结尾:总结全文
多角度描写景物:
动态
结合
静态
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
设问、反问
适当地运用合理的想象,引用民间传说或谚语等。
动笔成文
等待中……Fra bibliotek赏析佳作
分享快乐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一
习作
介绍自己的家乡
龙水湖、大足石刻、玉龙山
龙水湖 龙水湖位于大足区南部。因地处“小五金之乡”龙水镇,故名龙水湖。泛舟入 湖,岛上松林蔽日,水禽群集,桃花如火,梨花似雪,百花争艳,花果飘香, 山水掩映,幽静秀美,人称“大足西湖”。 湖畔西山雄峙,倒影半入湖户, 其幽雅之情趣油然而生、湖内岛屿星罗棋布,108个自然岛各具特色,20多种 珍禽嬉戏其间,其色彩恰似蓬莱仙境。每当红日映照,则波光粼粼,美目难收, 也既似烟波浩渺的太湖、水平如镜的杭州西子,又象神奇仙境的蓬莱、明媚风 光的桂林山水。清晨观湖,一根银白色的光柱,透过柳梢,倒映湖中,闪闪跳 动,勾勒出高大的湖滨宾馆、龙水湖酒家、旅游度假别墅等旅游建筑物美丽的 轮廓。雀鸟啾啾,蛙鸣声声。 一缕薄雾从湖面慢慢升起,由东向西徐徐散去。 天空出现彩霞,湖水随着霞光的变幻而变幻,水天一色,把湖水映照得绚丽多 彩,一只只小船从湖中穿过,惊起一群群鹭鸶、白鹤等水鸟飞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棹园
纵棹园本为清代康熙进士乔莱的私家园林, 以荷景著称。明代以前此地为一片汪塘, 南通宋泾河,北达松冈。明代中期,宝应 望族胡氏于此建了画川别业(别墅),明 末荒废。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乔 莱于此旧址上构筑了纵棹园。此园积土为 山,植树为林,小中见大,颇多野逸之趣。 亭台楼阁,景点甚多,曾吸引了不少学者 名流咏诗作赋,对这清幽雅致的水景园林 大加赞赏。百年之后,乔氏中落,纵棹园 改建画川书院,成为当时宝应的最高学府。 抗日战争期间,毁于兵火。解放以后,在 原址重建此园和宝应县中学。1958名为人 民公园。1982年,宝应县人民政府为保留 传统特色,恢复原名,仍称“纵棹园”, 并加以扩建,修整一新。目前,它位于城 区中心,地处叶挺路、安宜路交汇点,占 地面积68亩。
11
咱宝应地方小, 人比较低调。
谢谢,这就是我的家乡。
12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3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当今宝应的“全藕宴”列为宝应十大名菜之首,给您 带来清淡、凉爽、馨香的感受。“全藕宴”包括下列 名菜:
蜜饯捶藕 吉祥藕球 葫芦藕托 鸳鸯莲逢汤 葡萄藕糕 桂花藕粉圆 藕海参 糖水花香藕 炸藕夹 葱花藕饼 荷叶叫化鸡 合叶粉蒸肉 金莲瓣 琥珀莲羹 甲鱼莲子羹 糯米烂藕 莲菜八宝饭 百年好合水 晶糕 荷塘戏鸭荷叶 八宝粥荷花 金针木耳汤
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从射阳湖镇赵家村起,一直延伸到天平乡的天平庄 附近,东西长约4.5公里,在此范围内,墓墩数以 千计,若悬盂覆釜。史书上说项伯和建安七子陈琳 墓在此。这里曾出土“汉铜虎”、“千斤镫”、 “双鱼铜洗”等汉代以来的铜器、陶器、玉器、铁 器珍贵文物数百件。清代这里发现了孔子见老子石 门画像石,后因日寇侵占,画像石下落不明,其拓 片鲁迅先生曾收藏过,现在南京博物院珍藏。“九 里一千墩” 汉墓群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称它是“史籍的记载,文明的象征”。
地理位置
• 宝应县位于东经119°07′43″—119°42′51″ 、北纬33°02′46″—33°24′55″,地处江苏 省中部,夹于江淮之间,京杭运河纵贯南 北,是扬州市的“北大门”。
历史名胜
●隋朝初年,境内统一为安宜县。 ●公元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献宝唐 肃宗,肃宗传旨:改年号为宝应元年, 安宜县更名为宝应县,沿用至今。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宝应 县隶属扬州市。
自然风景
土特产品
鱼米之乡 荷藕之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宝应县土地肥沃,气候温润,西湖东荡, 百里荷香,是全国著名的“荷藕之乡”。 明清时期,宝应白莲藕粉被列 为皇室 贡品,有“鹅毛雪片”之称;宝应藕菜 “蜜饯捶藕”满誉江淮,为四方宾客所 称道。当时宝应名士喜好 藕菜,产生 了“全藕席”,室供碗莲盆景,壁挂荷 花诗 画,席中放一花瓶,以清水插鲜 荷花数朵,色香味具全, 颇具雅趣。
我的家乡
---扬州宝应
我的家乡江苏宝应盛产荷藕,名扬海内外,被誉为 “中国荷藕之乡”。这里的荷藕体白个大,色泽鲜 艳,营养丰富。不同季节采收的藕,风味和用途不 同。夏季的花香藕解暑止渴;秋天的中秋藕宜作藕 菜,看上去令人流涎;冬日的红锈藕和白锈藕含淀 粉量多,适合蒸煮,香甜酥烂。古代文人赋予宝应 藕许多形象妙誉,如“冰房”、“琼肌”、“西施 臂”,称宝应藕粉似“鹅毛雪片”、“碎琼乱玉”, 等等,形神毕肖,使人浮想联翩。 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曾在宝应读书生活。宝应文化底 蕴深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电影《柳堡的故事》 发生地就在宝应,一曲“九九艳阳天”脍炙人口, 广为流传。电影《八仙的传说》、《新柳堡故事》 也都取材、拍摄于宝应。拥有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刘宝楠故居、八宝亭、宁国寺、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等1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八宝亭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知县岳东升浚得宝河,于河 边立碑建亭,纪念真如得宝之事。清道光和民国初两 度维修。民国年间,八宝亭作阅览室。50年代, 被占 为私宅。
1983年于纵棹园内仿原型重建, 亭为方形,琉璃瓦屋面,四角 攒尖,高5米,周长12米,占 地100平方米,由当代著名书 法家赵朴初题额。 原亭内明 嘉靖三十年残碑及道光、民国 年间修亭碑记,亦移置于亭侧, 并新立碑刻记八宝亭重建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