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丸之父”顾方舟择一事终一生
“糖丸之父”顾方舟: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糖丸之父”顾方舟: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顾方舟(1904年12月7日-1967年10月15日),是中国著名的糖丸专家,被人们称为“糖丸之父”。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研究和推广糖丸的应用,为中国传统药材的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
顾方舟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酷爱中医药学。
他入读上海大船医学堂,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中医药学教育。
在校期间,他表现出了对中药制剂技术的浓厚兴趣,并开始着手研究糖丸的制作工艺。
他深知中国传统医学中许多草药味苦难吞,于是他便萌发了将草药加工成糖丸的想法。
毕业后,顾方舟开始在国内各地行医,同时不忘继续研究糖丸的制作技术。
他先后创立了几家医院,成为一名备受尊敬的中医药专家。
但他最大的成就还是研究与推广糖丸,为此,他研究了大量古籍中的药方,不断试验,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制丸技术。
顾方舟在研究糖丸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制丸技术,发明了许多新方法和新工艺。
他不仅注重药效,还注重糖丸的外形和口感,使糖丸的服用更为方便和愉悦。
他认为,药物的服用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应该是一种苦难。
他对糖丸的口味和外观进行了精心设计,使之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中药剂型。
顾方舟的糖丸不仅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还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他多次赴国外考察和交流,向国外专家学习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制丸水平。
他还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为中国传统医学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除了研究糖丸,顾方舟还大力推广糖丸的应用。
他创办了糖丸制作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糖丸制作人才,使糖丸制作技术得到了传承和推广。
他还编写了多部关于糖丸的著作,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后人,使中国的糖丸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顾方舟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但他却做得非常成功。
他的糖丸不仅使草药更易服用,还为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药工作者,使他们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
感动中国人物顾方舟个人事迹介绍

感动中国人物顾方舟个人事迹介绍顾方舟,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苏联医学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感动中国人物顾方舟个人事迹介绍,供大家阅读参考。
感动中国人物顾方舟个人事迹介绍160多年前脊髓灰质炎暴发时,波及广度和剧烈程度或许不及今日,但疫情带给人们的切肤之痛也丝毫不少。
因为脊灰是在易感儿童中隐性传染,主要破坏脊髓神经,病发后会导致终身残疾甚至呼吸麻痹,俗称小儿麻痹症。
1955年南通有将近2000个孩子发病。
此病在广西南宁大流行时,人们因为恐惧,七八月的高温天气里,家家户户都把窗户关起来,不让孩子出门。
当时有个家长来找顾方舟,说他的孩子瘫痪了:“顾大夫,你把我的孩子治好吧,他以后还得走路,还得参加国家建设呢。
”顾方舟告诉他这个病还没有办法治愈,只能矫正。
为此,国家下决心要解决脊灰问题,顾方舟接到任务后,便做好了一辈子搞这个研究的准备。
他一干就是40年,而且不辱使命,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顾方舟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制脊灰疫苗,成功建立起了免疫屏障。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中国为无脊灰国家。
今天我们亲身体会到,病毒传播非常隐蔽,速度之快远超人们想象,于是在钟南山等科学家的强烈建议下,国家当机立断,在春运期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阻断传染源,以防疫情愈演愈烈。
当年脊灰流行时也是如此,“一般来说每年的流行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三,而流行年有个别的地方像南宁、上海,就到了十万分之三十几”。
顾方舟、闻仲权、董德祥、蒋竞武等4人临危受命,1959年被派往苏联了解脊灰疫苗的研制情况。
当时美国科学家已经发明并上市了脊灰死疫苗,但西方对中国实行禁运,所以只能通过苏联研究机构,间接了解死疫苗的生产情况。
通过实验观察、查阅文献和参加学术会议,他们发现死疫苗的生产成本高且服用次数多,对于当时积贫积弱、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根本难以为继。
“糖丸爷爷”顾方舟:一生做一事,一事做一生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原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顾方舟1957年开始脊髓灰质炎研究时,他未曾想到这件事将成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位病毒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顾方舟,男,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宁波,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1955年于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国科协常委、北京市科协主席等职,当选为英国皇家内科学院(伦敦)院士,欧洲科学、艺术、文学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他毕生毕生致力于研究和开发脊灰疫苗,为我国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大贡献。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1955年在江苏南通大规模爆发,随后迅速在全国蔓延,患者大多为儿童,感染病毒后,会肢体残疾、瘫痪甚至死亡。
1957年,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
经过不懈地努力,1959年底,第一批减毒活疫苗诞生了,他不满一岁的儿子顾烈东成了临床试验脊灰疫苗的第一个“实验品”。
1960年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在全国十一个城市推广开来。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顾方舟还与同事研制出了“脊灰糖丸疫苗”。
1965年,全国农村逐步推广疫苗,自此,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
“糖丸之父”顾方舟:择一事,终一生

“糖丸之父”顾方舟:择一事,终一生顾方舟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工业设计师和教育家,也是“中国糖丸之父”。
他的一生专注于设计和教育,其设计成果和教育思想对于推动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顾方舟先生的一生中,最深入人心的当属糖果设计。
自1984年中国恢复市场经济以来,他就开始着手中国糖果包装设计的改革。
他深入了解了中国糖果文化,结合自身的艺术感觉和理念,设计出一种与时俱进、情感与艺术相结合的糖果包装设计方案,至今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他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不断创新鼓励年轻人发挥想像力,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让糖果包装更有视觉冲击力,发挥出更强的商业价值。
这种糖果包装设计注重“情感交流”,并且颇具“美感”,受到大众和市场的广泛欢迎。
顾方舟先生用自己优异的成就证明了“择一事,终一生”的价值。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糖果设计和设计教育,二者相互补充,显得协调而有力。
他从最早的糖果设计开始,逐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并致力于让更多的年轻人借鉴他的经验。
他在中国大陆首倡并带头创办了GD(工业设计)学科,建立了许多优秀的工业设计院校,如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院校等。
他注重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通过为学生设置实际设计课程,并利用自己在行业的经验和视野,吸引和激励更多的有才能和志向的年轻人进入工业设计领域。
在顾方舟先生的教育院校,学生不仅学会了工业设计技能,更感受到了设计的文化和哲学。
他带领学生去到实际生产车间,让他们了解生产制造和产品应用,让设计有了更多的现实参考。
而他的讲座、文学创作和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设计行业的社会责任,感受到了设计的美学、文化和人性价值。
如今,设计教育正在中国的大地上扎根发芽。
因为有人,中国的设计教育变得越来越完善和成熟,给大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顾方舟先生在追求个人追求和社会进步之间,取得了均衡,用他的领跑和引领,为中国设计的崛起和教育的变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最后,我想说,若我们也能择一事,终一生,追寻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那么即使自己的人生渺小微不足道,但对整个社会,我们却能离不开。
“糖丸之父”顾方舟:择一事,终一生

“糖丸之父”顾方舟:择一事,终一生1. 引言1.1 顾方舟:糖丸之父顾方舟,医学界著名人士,被誉为“糖丸之父”。
他是一位医药领域的先驱者,开创了糖丸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对医学界的贡献不可忽视。
顾方舟的名字几乎已经成为糖丸的代名词,他所研发的糖丸治疗方法在医疗界广为流传,受到广泛认可。
作为医学领域的杰出人物,顾方舟一生致力于医疗事业,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研究和实践中,他始终秉持着医者的使命感,全心全意地服务患者,对医学知识充满热情和渴望。
顾方舟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所取得的药物疗效和治疗效果上,更体现在他对医学事业的无私奉献和信念上。
顾方舟以其医学才华和坚定信念,成为了糖丸之父,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医学典范。
1.2 选择一事,终一生选择一事,终一生,是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的抉择。
而对于“糖丸之父”顾方舟来说,这句话更是他事业生涯的写照。
顾方舟是一位医学界的传奇人物,他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坚守着一件事,那就是研发和推广糖丸这一治疗方法。
顾方舟选择了研究和推广糖丸这一领域,这并不是偶然的。
他在年轻时就被糖丸治疗的疗效所吸引,坚信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改变临床医学的现状。
他放弃了其他机会,毅然决定致力于糖丸的研发和推广。
多年来,顾方舟一直坚持着这一事业,将全部精力投入不断创新和发展糖丸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顾方舟的选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深深影响着他的医学生涯。
他不仅是糖丸之父,更是一位医学界的伟大先驱。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选择一条路并坚定走下去,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顾方舟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择一事,终一生,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自己的伟业。
2. 正文2.1 顾方舟的事业之路顾方舟,生于1950年,是中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被誉为“糖丸之父”。
他自幼酷爱中医药,立志要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顾方舟在医学领域的学习和实践经历丰富,他先后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班,拥有深厚的中医学底蕴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糖丸爷爷:一生只做一件事

糖丸爷爷:一生只做一件事作者:魔都囡来源:《百家讲坛》2019年第07期农历2018年,很多人离开了我们,师胜杰、单田芳、金庸、李咏等,但还有一个人我们一定要记得。
他和中国大部分人都有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说,伞中国的孩子都是被他拯救的!他就是发明糖丸疫苗的糖丸爷爷顾方舟。
他之所以走上这条路和家庭有莫大关系。
1926年,顾方舟出生在浙江宁波,父亲在海关工作。
在工作中,父亲因接触外国船只,被感染了黑热病,这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是无法治疗的,30多岁就离开人世,留下了年仅4岁的顾方舟。
父亲去世对家庭的打击非常大,家道中落,顾方舟因此备受歧视和欺压,非常委屈,每次回忆起这段往事,即使到90岁高龄,顾方舟仍然会潸然泪下。
好在,他坚强的母亲扛起了养活全家的重任,坚持不改嫁,独立养活几个孩子。
32岁的她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考取了当时中国非常稀少的助产士执照,并在天津挂牌营业。
要知道,当时考取助产十用的都是外国教材,可见她为考试吃了多少苦、下了多少工夫。
她还经常教育孩子:长大后要当医生,那样就不用求别人了。
父亲的离去和母亲的坚强在顾方舟幼小的心里埋下了坚定从事医学的种子。
194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大医学院。
当时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刚刚起步,国人对公共卫生还很陌生:厕所沿街沿河而建,粪便尿液时常满溢;河水拥有饮用、洗衣、除垢、排污等多重用途;水井与厕所比肩而设,垃圾遍地、臭气熏天……卫生环境的恶劣直接导致疾病的流行,死亡率之高令人咋舌。
他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决心改变这一切,年轻的他已经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
当时世界尖端的医学技术基本都在美国、日本和苏联,他克服重重压力,靠着几本简陋的参考书,就自学了三种语言,学成后为我国翻译了很多重要的国外医学著作。
1955,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苏联医学院毕业回国。
就在他回国的那年,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第一次全国性的疾病大流行。
从江苏南通开始,全市1680人突然瘫痪,染病的对象都是7岁以下的孩子,466人死亡,随后迅速蔓延,青岛、上海、济南……一时间,全国闻之恐慌。
邮说医学史67: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糖丸爷爷”——顾方舟

邮说医学史67: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糖丸爷爷”——顾方舟邮说医学史67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糖丸爷爷”——顾方舟顾方舟是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曾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
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事,就是致力于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简称“脊灰”)的研究,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制成糖丸喂给中国的孩子吃,保护了几代儿童。
顾方舟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消灭脊髓灰质炎这一可怕的急性传染病的战斗中,为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伟大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帮助几代中国人避免了瘫痪的命运。
他被誉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孩子们则亲切地叫他“糖丸爷爷”。
2020年,顾方舟被评为“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这样说: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
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
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
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中国邮政《中国结》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附票为顾方舟像顾方舟祖籍浙江宁波鄞县(今鄞州),1926年6月16日出生于上海。
4岁的时候,他在海关工作的父亲不幸因黑热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就没有了。
母亲为了养家糊口,辞去教师职业,只身到杭州广济产科专门学校学习刚刚兴起的现代助产技术,顾方舟兄弟三人只能和外祖母一同生活在宁波乡下的老家。
母亲从杭州广济产科专门学校毕业后,前往天津挂牌营业成为助产士,顾方舟兄弟仨也随母亲移居天津。
凭借无比辛苦的接生工作,母亲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
由于母亲是助产士,不是医生,每当遇到难产等问题,是没有资格处理的,因此只能求助于医生。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母亲希望顾方舟长大后去考医学院,学成后当一名医生。
1944年9月,顾方舟高中毕业听从母亲的建议,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成为一名医学生,开始为期六年的学习。
在学医的过程中,他遇见了一位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恩师——公共卫生学专家严镜清教授。
严教授是顾方舟的宁波老乡,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毕业于老协和。
“糖丸之父”顾方舟:择一事,终一生

“糖丸之父”顾方舟:择一事,终一生【摘要】引言:本文将介绍“糖丸之父”顾方舟的故事。
正文将从顾方舟的创业历程入手,探讨糖丸之父的理念以及他的成功秘诀,进一步分析顾方舟的成就和他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结论将总结出顾方舟在创业道路上坚守的人生价值观。
顾方舟努力择一事,将精力和心思聚焦在糖丸的研发和创新上,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在自己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寻梦想,展现出了糖丸之父的真正价值所在。
【关键词】糖丸之父、顾方舟、创业历程、理念、成功秘诀、成就、影响力、人生价值1. 引言1.1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故事顾方舟,是中国传媒大学创意传播学院院长,也是糖丸创始人。
他被誉为“糖丸之父”,因为他的创意和坚持,让糖丸成为了国内知名的设计品牌。
顾方舟小时候就展现出了对设计的热爱和才华,他总是在周围的事物中寻找灵感,不停地画画,设计新奇的作品。
在大学时代,顾方舟开始接触设计市场,他发现了设计品牌的巨大商机,而糖丸的概念也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创立糖丸品牌是顾方舟的一个梦想,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完善产品设计,提升品牌形象。
经过多年的努力,糖丸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备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和推崇。
顾方舟的坚持和执着,让糖丸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品牌,在设计界备受瞩目。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年轻人,让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热爱设计,就能开创自己的成功之路。
2. 正文2.1 顾方舟的创业历程顾方舟在创业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起伏和挑战。
他曾经是一名普通的药学专业大学生,但他对中医药颇有兴趣。
在大学期间,顾方舟开始研究中药材,并在实践中发现了一种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神奇中药药丸。
他决定将这种中药药丸推广给更多需要的人。
顾方舟创业的第一步是在大学毕业后,他利用自己的存款和家人的支持,创办了一家小型中药店,开始销售自己研制的中药药丸。
起初,顾方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一度陷入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丸之父”顾方舟择一事终一生
事件概述
2019年1月2日,病毒学家顾方舟因病逝世,享年92岁。
他走后,人们试图在儿时记忆里搜索脊灰糖丸的味道,然后给予他“谢谢您,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糖丸”“可能是小时候最甜的回忆”的评价。
“糖丸之父”顾方舟将自己的人生概括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那就是他研制的脊灰糖丸活疫苗,使中国于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状态,这意味着千百万儿童远离了小儿麻痹症。
1955年,全国多地暴发“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疫情。
1957年,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
次年,顾方舟在我国首次分离出“脊灰”病毒,之后又成功研制了“液体”“糖丸”两种活疫苗。
此外,他还提出了采用活疫苗技术消灭“脊灰”的建议,以及适合于我国地域条件的免疫方案和免疫策略。
在疫苗研制的Ⅰ期临床试验阶段,为了检验疫苗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顾方舟曾冒着瘫痪的危险,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
一周过去了,他发现自己的生命体征没有出现异常。
1960年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在全国十一个城市推广开来。
2000年,时年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
然而,为了这一天,顾方舟和他的团队,足足奋斗了四十多年。
多维解读
角度一:无私奋斗,坚持不懈
顾方舟教授大爱无疆、淡泊名利、学识渊博、管理精湛、严于律己、宽厚待人、治学严谨,
他将毕生奉献给了我国消灭小儿麻痹的事业,献给了中国和世界公共卫生事业。
顾方舟先生曾经说过,“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
”然而就是这颗甜蜜的小糖丸,却让无数的孩子远离了病痛的困扰。
顾方舟走得很急促,没有临终遗言,如他简单的一生。
顾方舟教授的逝世无疑是我国公共卫生界的巨大损失,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学习的榜樣。
追忆缅怀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
角度二:以身试险,舍己为人
受命于危难之时,父子亲身试验。
为了试验,除了自己亲身试药,“糖丸爷爷”还让自己的孩子冒着被麻痹的风险去试药。
他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对人民的爱。
这是中国疫苗研究史上值得永远记录的壮举!我们都应该感谢这位老人,他用以身试险、舍己为人的精神换来我们整个国家的无脊灰,让我们的生活不必被脊灰所笼罩。
可是,他所拯救的孩子们还没来得及对他说声谢谢,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糖丸爷爷”虽然离开了,但是他建造了一艘护佑中国人健康的生命方舟,这个名字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角度三:爱国为民,无私奉献
“糖丸爷爷”一生爱国为民,无私奉献。
他一生固守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科学家的使命,用一生的奉献与探索谱写了一曲兼济天下、报效国家的人生战歌。
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这一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的战斗中。
他是我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开拓者之一,一颗小小的糖丸成为几代中国人的记忆。
他有着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情怀,他有着追求真理、坚毅执着的科学精神,他有着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我们要接过顾方舟老科学家的接力棒,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角度四:一生一事,贵在专一
一颗小小的糖丸,承载的是很多人童年里的甜蜜记忆。
然而,很多人在顾方舟去世前并不知道,这粒糖丸里包裹着的,是一位“糖丸之父”顾方舟为抗击脊髓灰质炎而无私奉献的艰辛
故事。
顾方舟不仅提供了疫苗研制、生产技术,还参与社会实践,为政策制定提供建议,在消灭脊髓灰质炎病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顾方舟是一位科学技术专家,更是一位医卫界领导人。
顾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他的精神,贵在专一。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