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

合集下载

5G专用术语详解(篇12)

5G专用术语详解(篇12)

5G专用术语详解(篇12)一、初始注册在5G通信技术中,初始注册是终端设备(如手机)在接入5G网络时,向核心网发送的一种信令消息。

这个过程类似于人们在加入一家新公司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办理入职手续一样。

初始注册的主要目的是让核心网了解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唯一的标识符和初始化网络参数,从而使终端设备能够正常地在5G网络中运行。

初始注册的主要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INITIAL UE MESSAGE:这是终端设备向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发送的第一个信令消息。

在这个消息中,终端设备会携带一些基本信息,如IP地址、端口号等。

这个消息相当于一个打包过的注册申请,需要经过基站(GNB)的传输才能到达AMF。

2. Registration Request:AMF收到INITIAL UE MESSAGE后,会对消息进行解封装,并分析其中的信息。

这一阶段,终端设备会向AMF发送一个注册请求,其中包括UE的标识信息、接入层协议版本、安全等级等。

3. COMPLETE REGISTRATION REQUEST:在AMF处理完 Registration Request后,会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完整的注册请求,其中包括核心网分配的临时UE标识(5G-GUTI)、接入层参数、承载设置等。

终端设备收到这个消息后,需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确认,并按照要求配置相关参数。

4. UE CONFIGURATION UPDATE:终端设备在收到COMPLETE REGISTRATION REQUEST后,会根据其中的信息更新自身的配置,如切换到5G网络、配置相应的无线链路层参数等。

完成配置更新后,终端设备即可在5G网络中正常运行。

总之,初始注册是5G通信技术中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一个重要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终端设备向核心网传递自身信息,核心网为终端设备分配标识符和网络参数,使终端设备能够顺利地在5G网络中开展业务。

最全手机术语

最全手机术语

一、与运营商相关的术语1、GSM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的缩写,它是由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T)制定的一种数字移动电话系统标准。

2、CDMA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缩写,即码分多址。

它是根据美国标准(IS-95)设计的频率在900-1800MHZ范围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

CDMA系统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容量大、接通率高、噪声小、发射功率小的新型数字网,能实现移动电话的各种智能业务。

3、SIM卡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le(用户识别模块)的简写,它是存储用户的签约信息的,PIN 是SIM卡的密码。

4、PINPIN是Personal Identity Number的缩写,意为个人用户识别码,是为防止手机被盗用而设定的密码,有4位数组成,初始值是1234,用户可以按照手机说明书操作更改。

如果连续三次输入错误的PIN码,SIM卡将被锁住。

PIN码有PIN1和PIN2码两种,PIN1就是SIM卡的个人识别密码。

PIN2是设定手机计费时使用的。

如果输入三次错误,需要用PUK2码解锁。

PIN2、PUK2这两种密码与网络计费及SIM卡内部资料的修改有关,所以不会公开,而且即便PIN2密码锁死,也不会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

因此,PIN2码和PUK2码不必去刻意理会。

5、PUK解锁码(PUK)是SIM卡的解锁码。

从技术上将,当用户的SIM卡被锁住后,用户应输入SIM 卡解锁码(PUK码),输入正确,SIM卡的锁才能打开。

如果输入10次错误的PUK码,SIM 卡将自动报废。

如果用户不慎把SIM卡锁住了,有两种方法解决:1)立即关掉手机电源,不再对手机做任何操作,然后带手机与SIM卡以及购机凭证到运营商的营业厅去请技术人员解锁。

2)致电运营商的服务热线,在经过简单的用户资料核对后,即可获取PUK码,解开手机锁。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基础类)1.GSM(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原意为“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roup Special Mobile),是欧洲邮电管理联合会(CEPT)为开发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系统而在1982年成立的机构,制定适用于泛欧各国的一种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规范。

随着设备的开发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建立,GSM逐步成为欧洲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代名词。

后来,欧洲的专家们将GSM重新命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 eCommunications”,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2G(2nd generation,第二代)网络。

欧洲邮电管理联合会(CEPT)下属的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SM),在1989年颁布实施了GSM标准;1991年GSM系统正式在欧洲问世,网络开通运行,现已在全球获得广泛应用。

该系统空中接口采用时分多址技术,调制方式为GMSK(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频谱效率与用户容量较第一代的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更高。

GSM频段分为GSM900、DCS1800和PCS1900三个频段,PCS1900则是个别国家使用的频段(如美国)。

一般所谓的GSM双频手机就是在GSM 900和DCS1800频段切换的手机。

GSM900/1800分别是工作在890~960MHz/1710~1880MHz频段的。

GSM900的手机最大功率是8W,而DCS1800的手机的最大功率是1W。

GSM900:上行(移动台)890~915MHz,下行(基站)935~960MHz,双工间隔45MHz,小区半径0.5~35km。

DCS1800:上行1710~1785MHz,下行1805~1880 MHz,小区半径2km(由于1800 MHz手机的低功率) 。

2.GPRS(GeneralPacket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经常被描述成“2.5G”,它通过利用GSM网络中未使用的TDMA信道,提供中速的数据传递。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1.网络架构和协议1.1.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是一种数字化的移动通信标准,它定义了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协议以及语音和数据传输的方式。

1.2.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CDMA是一种数字化的移动通信技术,它使用码分多址来实现多用户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能力。

1.3.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是一种高速移动通信技术,它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多的服务(如视频通话、移动广播等)。

1.4.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是一种更高速的移动通信技术,它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支持更高质量的视频通话和流媒体服务。

1.5.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一种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它将提供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以及更多的网络连接能力。

2.无线通信技术2.1.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TE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它为4G移动通信提供了基础网络架构和协议。

2.2.Wi.Fi(无线局域网)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无线信号将计算机、方式等设备连接到互联网。

2.3.Bluetooth(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在方式、耳机等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2.4.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NFC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在移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或进行支付。

3.移动通信网络3.1.基站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电设备,用于与移动设备进行通信并提供无线信号覆盖。

3.2.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一种将通信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域的网络,每个小区域由一个基站提供无线信号覆盖。

3.3.漫游漫游是移动设备在不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切换的过程,使用户能够在不同地区保持与网络的连接。

最最实用的手机术语完全解析

最最实用的手机术语完全解析
和弦
本是声学理论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声音,后被手机厂家借用于手机铃声中,特指铃声音乐的复音数。因此手机中的和弦也叫复音、多音(polyphony),是指midi中各个通道的发音数之和,与乐理中的和弦已是不同的概念。和弦铃声比以往的单音铃声音色更丰富,具有强烈的立体感,目前流行的有16和弦、32和弦与40和弦等。
MMS
全称为“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意为多媒体短消息服务,也称“彩信”,GPRS、EDGE、3G都可以作为它的承载体。通过它,手机可以收发多媒体消息,包括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并支持手机贺卡、手机图片、手机屏保、手机地图、商业卡片、卡通、交互式视频等多媒体业务。目前这一应用服务已走向成熟,逐渐成为主流的短信格式。
在2G与3G之间衍生出的技术,突破了2G电路交换技术对数据传输速率的制约,引入了分组交换技术,从而使数据传输速率有了质的突破,是一种介于2G与3G之间的过渡技术。
3G
第三代手机技术的简称,目前,全球共有三个3G标准,一个是美国的CDMA2000标准,高通是主要技术商;一个是欧洲的WCDMA,技术代表商是爱立信和诺基亚等公司;另一个是中国的TD-SCDMA技术,技术商是大唐电信和西门子。
最最实用的手机术语完全解析
GSM
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是由欧洲开发的数字移动电话网络标准,包括GSM900MHz、GSM1800MHz 及 GSM1900MHz等几个频段。GSM系统有几项重要特点:防盗拷能力佳、网络容量大、号码资源丰富、通话清晰、稳定性强不易受干扰、信息灵敏、通话死角少、手机耗电量低

移动通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移动通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移动通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移动通信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手机通信,到如今的5G网络,移动通信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移动通信的一些名词和术语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

本文将解释一些与移动通信相关的重要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个领域。

首先,我们来解释什么是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信息的方式,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文字传输、网络访问等活动。

在传统的有线通信中,信息需要通过物理线路传输,而移动通信则通过使用无线电波等技术,将信息转化为电磁波信号,从而实现远程通信。

1. 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移动通信的基础,指的是通过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

常见的手机网络包括2G、3G、4G、5G等。

其中,2G网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主要用于语音通话和简单的数据传输;3G网络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能够支持视频通话和高速上网;4G网络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适用于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高带宽应用;而5G网络则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为移动通信带来了超高速率、超低时延和超大连接数的革命性变化,为实现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等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 基站: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

基站通过地理上的划分,将通信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小区,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基站负责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基站接收用户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后发送到网络中;同时,基站也接收来自网络的数字信号并转化为无线信号发送给用户。

基站的密度和功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

3. 频谱:频谱是指在无线通信中被用来传输信号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

频谱被划分为不同的频段,不同的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频段也不同。

移动通信名词解释

移动通信名词解释

移动通信名词解释A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通过采用非对称传输方式,在普通电话线(铜线)上实现高速传输。

ADSL特别适用于互联网的接入,因为此时会有较大流量的数据从网络流向用户端,而从用户端流向网络的数据流量相对却非常小。

Air Interface 在移动电话中,“空中接口”表示基站和移动电话之间的无线传输规范。

它定义每个无线信道的使用频率和带宽,或者定义采用的编码方法。

AMPS 先进移动电话系统-模拟移动电话标准,曾覆盖美国,南美的许多地区以及南太平洋。

在美国,有将近80%的移动电话用户仍然在使用AMPS标准,该标准和欧洲移动电话标准不兼容。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位于美国的国际标准机构,致力于发展和发布移动通信标准。

ANSI是非营利性的组织,它独立于政府而运作,并得到超过1,000家组织和公司支持。

ATMA 异步传输模式-面向包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ATM原来是为陆地固定网络设计的,现在也用于无线传输。

将来,数据包可以采用ATM信元的格式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中传输。

Bb/s 比特每秒-数据传输速率的常用单位。

比特是信息技术中的最小单位。

文件大小(例如文本或图像文件)通常以字节(千字节,兆字节)为单位。

一字节对应八比特。

在数据传输中,数据通常是串行传输的,即一个比特接一个比特地传输。

数据速率的单位是比特每秒。

Bandwidth 描述传输信道的容量的术语,即频带的宽度。

Base Station 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Beyond 3G 表示第三代之后的未来移动通信的术语,有时也称作4GBluetooth 不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短距离连接的方法。

蓝牙技术允许不同设备(例如移动设备和PDA)之间通过无线方式来交换数据,而不必使用电缆或者红外线连接。

首个蓝牙设备已经投入市场。

将来,移动设备,PDA和个人电脑都会采用该标准的无线技术。

无线连接的距离最大为10米。

Broadband 此术语有多种含义。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一、无线通信基础概念1. 频段(Frequency Band):指用于传输无线信号的频率范围,常用的频段有2G(GSM)、3G(CDMA2000、WCDMA)、4G(LTE)等。

2. 带宽(Bandwidth):指无线信号的传输能力,通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来衡量。

3. 信道(Channel):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特定频段或频带。

4. 调制解调器(Modem):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互转换的设备。

5. 天线(Antenna):用于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的装置。

6.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衡量有用信号与噪声之间的比例关系,信噪比越高,信号质量越好。

二、移动通信网络1. 基站(Base Station):用于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设备,也称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

2. 小区(Cell):基站覆盖的一个特定范围,用于提供无线信号覆盖。

3. 蜂窝网络(Cellular Network):由多个小区组成的移动通信网络,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基站。

4. 漫游(Roaming):指移动用户在本地网络之外使用其他网络的服务。

5. 话务(Traffic):指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如语音通话、短信、数据传输等。

6. 网络覆盖(Network Coverage):指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

三、移动通信技术1. 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指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如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2.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如CDMA2000、WCDMA(Wideband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3.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如LTE(Long Term Evolution)。

4.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更高速、更可靠的移动通信提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全解1.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原意为“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roup Special Mobile),是欧洲邮电管理联合会(CEPT)为开发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系统而在1982年成立的机构,制定适用于泛欧各国的一种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规范。

随着设备的开发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建立,GSM逐步成为欧洲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代名词。

后来,欧洲的专家们将GSM重新命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2G(2nd generation,第二代)网络。

欧洲邮电管理联合会(CEPT)下属的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SM),在1989年颁布实施了GSM标准;1991年GSM系统正式在欧洲问世,网络开通运行,现已在全球获得广泛应用。

该系统空中接口使用时分多址技术,调制方式为GMSK(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频谱效率与用户容量较第一代的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更高。

GSM频段分为GSM900、DCS1800与PCS1900三个频段,PCS1900则是个别国家使用的频段(如美国)。

通常所谓的GSM双频手机就是在GSM900与DCS1800频段切换的手机。

GSM900/1800分别是工作在890~960MHz/1710~1880MHz频段的。

GSM900的手机最大功率是8W,而DCS1800的手机的最大功率是1W。

GSM900:上行(移动台)890~915MHz,下行(基站)935~960MHz,双工间隔45MHz,小区半径0.5~35km。

DCS1800:上行1710~1785 MHz,下行1805~1880 MHz,小区半径2km(由于1800 MHz手机的低功率) 。

2.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3.EDGE ( 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 ) 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DGE是一种从GSM向3G过渡中的重要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移动数据业务传输速率。

现有的GSM网络要紧使用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技术,而EDGE使用了八进制移相键控(8PSK)调制,在移动环境中能够稳固达到384kbit/s,在静止环境中甚至能够达到2Mbit/s,基本上能够满足各类无线应用的需求。

由于EDGE比"2.5G"技术GPRS更加优良,因此也称它为"2.75G"技术。

4.3GPP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5.3GPP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6.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7.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技术TD-SCDMA空中接口使用了四种多址技术: TDMA , CDMA, FDMA, SDMA(智能天线),在频谱利用率、频率灵活性、对业务支持具有多样性及成本等方面有特殊优势。

8.4G (4rd-gener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与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关于无线服务的要求,4G网络能够为我们提供与固网宽带一样的网速。

LTE: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使用OFDM与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

要紧特点是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it/s与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相关于3G网络大大的提高了小区的容量,同时将网络延迟大大降低。

TD-LTE是TDD版本的LTE的技术,FDD LTE的技术是FDD版本的LTE技术。

TDD 与FDD的差别就是TD使用的是不对称频率,用时间进行双工的,而FDD是使用一对频率来进行双工。

TD-LTE是我国主导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2010年10月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第四代移动通信(4G)的国际候选标准。

TD-LTE是在TD-SCDMA进展基础上研发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不仅具有技术先进性,与国际最新移动通信同步进展,而且其频率利用率高的特点,在目前频率资源普遍短缺的情况下,更显突出,为我国由通信大国向通信强国转变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9.TD-LTE-A (LTE-Advanced) TD-LTE的演进LTE-Advanced是LTE的演进,正式名称之Further Advancements forE-UTRA,2008年3月开始,2008年5月确定需求。

它满足ITU-R 的IMT-Advanced 技术征集的需求,是3GPP形成欧洲IMT-Advanced技术提案的一个重要来源。

是一个后向兼容的技术,完全兼容LTE,是演继而不是革命假如严格的讲,LTE作为3.9G移动互联网技术,那么LTE-Advanced作为4G标准更加确切一些。

LTE-Advanced的入围,包含TDD与FDD两种制式,其中TD-SCDMA将能够进化到TDD制式的TD-LTE-A,而WCDMA网络能够进化到FDD制式。

10.SS (Soft Switch) 软交换软交换是电信交换网络演进过程中实现承载与操纵分离的一种技术,实现媒体网关与呼叫服务器在网络上的分层部署,有关实体间通过标准协议进行互联与通信,以便在网上更加灵活地提供业务。

移动软交换是将软交换技术引入移动网络,以习惯未来以软交换分层架构为主导的下一代移动网络建设趋势。

目前中国移动软交换核心网使用的是3GPP R4结构。

传统交换将操纵、承载与交换在同一实体(MSC)中完成, 相互之间的制约使用户业务能力受限。

软交换的特征是网络的操纵面与用户面分离,用户面通过MGW融合到IP骨干网络,实现了电路域与分组域骨干网络的融合。

MSC Server 位于网络的操纵面,要紧负责电路域的呼叫操纵与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操纵呼叫状态等;MGW位于网络的用户面,要紧负责业务的承载,在MSS(MSC Server)的操纵下完成用户面的话音接续。

在NGN的框架中,终端与接入网络是各类各样的,而其核心网络只有一个IMS,它的核心特点是使用SIP协议与与接入的无关性。

11.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无线局域网WLAN 是一种提供局域覆盖、高速接入的无线接入技术。

中国移动的WLAN 主推与GPRS/3G 互补的工作方式,为用户提供热点地区高速、广域范围中、低速的数据业务,以降低GPRS/3G 建网成本。

中国移动的WLAN支持用户在全国WLAN覆盖范围内的漫游。

WLAN是向集团/商业用户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的重要手段。

12.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云计算作为中国移动蓝海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于2007年由移动研究院组织力量,联合中科院计算所,着手起步了一个叫做“大云”的项目。

中移动的大云建设包含两个方向:一是基础架构建设。

第二部分是平台及服务的建设。

基于这两方面之上,中国移动将推出“软件即服务”,以便中小企业减少IT投入成本与IT运营复杂性,同时提供办公自动化解决方案。

大云1.0版于2010年正式公布。

以此为基础,中国移动将逐步展开云计算的商业化步伐。

13.IOT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构成部分。

物联网的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之Web of Things。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与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与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与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的一种网络。

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与操纵。

物联网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类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

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一致类别的传感器捕获不一致的信息内容与信息格式。

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与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类有线与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操纵。

物联网将传感器与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类智能技术,在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与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习惯不一致用户的不一致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与应用模式,扩充其应用领域。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为物联网下的定义: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通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给予智能,能够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与对话,也能够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与对话。

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被称之“物联网”。

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进展重点。

运用物联网技术,上海移动已为多个行业客户度身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移动目前已将超过10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车务通”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