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名词解释
移动通信技术参考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参考答案第一章思考题与练习题1-1 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那些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一方,能够在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的特点是通信双方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有效、可靠、安全的通信。
频率1-2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目前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答: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目前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公用汽车电话、第一代通信技术(1G)、第二代通信技术(2G)、第三代通信技术(3G)。
特点分别为,公用汽车电话的特点是应用范围小、频率较低、语音质量较差、自动化程度低。
第一代通信技术(1G)的特点是该系统采用模拟技术及频分多址技术、频谱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小抗干扰能力差、保密性差:制式不统一、互不兼容、难与ISDN兼容、业务种类单一、移动终端复杂、费用较贵。
第二代通信技术(2G),采用数字调制技术和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技术(CDMA)等技术、多种制式并存、通信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全球漫游、系统带宽有限、数据业务单一、无法实现高速率业务。
第三代通信技术(3G)的特点是能提供多种多媒体业务、能适应多种环境、能实现全球漫游、有足够的系统容量等。
1-3 试述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答:未来移动通信将呈多网络日趋融合、多种接入技术综合应用、新业务不断推出的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是功能一体化的通信服务、方便快捷的移动接入、形式多样的终端设备、自治管理的网络结构。
1-4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如何?试述各部分的作用。
答: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无线收发信机、交换控制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
无线收发信机的作用是负责管理网络资源,实现固定网与移动用户之间的连接,传输系统信号和用户信息。
交换控制设备的作用是实现用户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
移动台的作用是实现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
1-5 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那些?各有何特点?答: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无线寻呼系统3、无绳电话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是越区交换、自动和人工漫游、计费及业务统计功能。
第一章 移动通信技术

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
至少有一方能移动; 至少有一方能移动; 一种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通信方式; 一种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通信方式; 区域内可随时随地进行; 区域内可随时随地进行; 为个人通信( 通信 打下基础; 通信) 为个人通信(5W通信)打下基础; 移动通信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 移动通信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
7
1.2.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起源于20世纪 年代 移动通信起源于 世纪20年代,在20世纪 世纪 年代, 世纪 70年代获得高速发展。迄今为止,移动通信的 年代获得高速发展。 年代获得高速发展 迄今为止, 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 发展大致分为 个阶段 公用汽车电话系统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18
1.2.2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现状
我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已 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 我国自 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 经基本建成了覆盖范围广、 经基本建成了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的综合 通信网络,并且我国的移动通信产业一直保持 通信网络, 快速发展,用户数量不断增长, 快速发展,用户数量不断增长,业务种类不断 丰富。 丰富。
移动通信技术
主讲 胡继志
1
第1章
内容: 内容:
移动通信概述
移动通信的概念、特点和系统的构成、 移动通信的概念、特点和系统的构成、分类 及工作方式 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 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编码与调制技术
2
第1章
重点: 重点:
移动通信技术(1)

2020/11/24
移动通信技术(1)
19.1 移动通信的概念及其特点
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在运 动中实现信息传输的过程或方式。例如移动体(车辆、 船舶、飞机、人)与固定点之间、或移动体之间的通 信等等。从上述移动通信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移 动通信其实很早就有,比如,飞机与机场之间、飞机 与飞机之间的通信;船舶与码头之间、船舶与船舶之 间的通信;野战部队与指挥部之间、野战部队与野战 部队之间的通信等等都属于移动通信的范畴。
移动通信技术(1)
(4)公用无绳电话系统。公用无绳电话是公共 场所使用的无绳电话系统,例如商场、机场、火车 站等。通过无绳电话的手机可以呼入市话网,也可 以实现双向呼叫。它的特点是不适用于乘车使用, 只适用于步行。
移动通信技术(1)
(5)移动卫星通信系统。21世纪通信的最大特点是 卫星通信终端手持化,个人通信实现全球化。所谓个 人通信,是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是面向个人的通 信。其实质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与任 何人实现任何方式的通信。只有利用卫星通信覆盖全 球的特点,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 结合,才能实现名符其实的全球个人通信。近年来移 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最快的为低轨道的铱系统和全星 系统,中轨道的国际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和奥德赛系统。
移动通信技术(1)
另外,移动通信是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的,移动台 之间会出现近处移动台干扰远处移动台的现象,称为 远近效应。因此,一般要求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具有自 动调整的能力,同时移动台的接收机需要具有自动增 益控制的能力,当通信距离迅速改变时能自动进行信 号调整。
移动通信技术(1)
(3)干扰大,需采用抗干扰措施。移动台通信环境 变化是很大的,经常处于强干扰区。例如,移动台附 近的发射机可能对正在通信的移动台形成强干扰。又 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本车和其它车辆的噪声所形 成的干扰也相当严重。因此,要求移动通信具备很强 的抗干扰能力。
5G名词释义

5G名词释义一、5G基本概念(一)5G概念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外语缩写:5G(5th generation),也是4G之后的延伸。
ITU为5G定义了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大连接)、URLLC(低时延高可靠)三大应用场景。
增强移动宽带(eMBB)典型应用包括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关键的性能指标包括100Mbps用户体验速率(热点场景可达1Gbps)、数十Gbps峰值速率、每平方公里数十Tbps的流量密度、每小时500km以上的移动性等。
低时延高可靠(URLLC)典型应用包括工业控制、无人机控制、智能驾驶控制等,这类场景聚焦对时延极其敏感的业务,高可靠性也是其基本要求。
海量大连接(mMTC)典型应用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
这类应用对连接密度要求较高,同时呈现行业多样性和差异化。
二、相关术语(一)专有名词解释1)IMT-2020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推动成立,目前至少有56家成员单位,涵盖国内移动通信领域产学研用主要力量,是推动国内5G技术研究及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平台。
2)3GPP R15/R163GPP全称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是一个国际性通讯组织。
成员包括四类:组织会员、市场代表、观察员和特邀嘉宾(Guests)。
其中组织会员包括ARIB(日本电波产业协会)、ATIS(美国电信行业解决方案联盟)、CCSA(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TSDSI(印度电信标准开发协会)、TTA(韩国电信技术协会)和TTC(日本电信技术委员会)。
3GPP会定期并发布新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R15(Release15)就是第一个包括5G标准的版本。
按计划5G第二阶段的R16将会在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
按照3GPP规划,5G标准分为NSA(Non 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和SA(Standalone独立组网)两种。
移动通信网名词解释

移动通信网名词解释(一)2009—04-19 21:18Abis interface——Abis接口,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接口,采用D通路链路接入程序(LAPD)功能级,即遵守ISDN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提供D通路数据链路连接;帧分界定位,次序控制;差错检测与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Access--接入,当移动电话发起呼叫时,获取接入电话网络的功能,它包括通知蜂窝系统移动用户的出现,给系统提供移动用户的识别码和拨号数字,等待来自蜂窝系统的适当信道分配。
Access channel-—接入信道,移动台接入系统得到服务的控制信道。
A interface——A接口,基站控制器(BSC)至MSC间的接口,该接口采用N0。
7信令系统的信号接续控制部分(SCCP),去完成通信接续控制功能。
Air interface—-空中接口,移动通信手机与基站之间的无线电接口。
Alerting—-振铃,一旦接收到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的命令,正在服务的基站就通过话音信道将一个数据信息传到移动电话的蜂鸣器装置中,向顾客显示有一个呼叫来到。
AMPS-—高级移动电话服务。
为模拟蜂窝系统,使用800MHz频谱.Analog Access Channel-—模拟接入信道,移动台用来接入系统获取服务的一种模拟控制信道。
Analog Color Code——模拟色码,基站通过话音信道发送的模拟信号,用来判断移动台是否被干扰基站所捕获,或者基站是否被干扰移动台所捕获。
Analog Paging Channel——模拟寻呼信道,用来寻呼移动台并发送命令的一种前向模拟控制信道。
Analog Voice Channel——模拟话音信道,一种进行话音通信的信道。
Analogue System--模拟系统。
使用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的移动电话系统。
在此信道上一些简单的数字消息也能从一个基站或移动台传送到另一个基站.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是北美的标准制定机构.ANSI-136--北美数字移动标准,过去被称为过渡标准IS-136,用在TDMA(以前被称为D—AMPS)系统中.ARIB-—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y Businesses,无线行业企业协会,是日本的标准制定机构.ARTIS--自动发射识别系统。
移动通信名词解释

移动通信名词解释A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通过采用非对称传输方式,在普通电话线(铜线)上实现高速传输。
ADSL特别适用于互联网的接入,因为此时会有较大流量的数据从网络流向用户端,而从用户端流向网络的数据流量相对却非常小。
Air Interface 在移动电话中,“空中接口”表示基站和移动电话之间的无线传输规范。
它定义每个无线信道的使用频率和带宽,或者定义采用的编码方法。
AMPS 先进移动电话系统-模拟移动电话标准,曾覆盖美国,南美的许多地区以及南太平洋。
在美国,有将近80%的移动电话用户仍然在使用AMPS标准,该标准和欧洲移动电话标准不兼容。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位于美国的国际标准机构,致力于发展和发布移动通信标准。
ANSI是非营利性的组织,它独立于政府而运作,并得到超过1,000家组织和公司支持。
ATMA 异步传输模式-面向包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ATM原来是为陆地固定网络设计的,现在也用于无线传输。
将来,数据包可以采用ATM信元的格式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中传输。
Bb/s 比特每秒-数据传输速率的常用单位。
比特是信息技术中的最小单位。
文件大小(例如文本或图像文件)通常以字节(千字节,兆字节)为单位。
一字节对应八比特。
在数据传输中,数据通常是串行传输的,即一个比特接一个比特地传输。
数据速率的单位是比特每秒。
Bandwidth 描述传输信道的容量的术语,即频带的宽度。
Base Station 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Beyond 3G 表示第三代之后的未来移动通信的术语,有时也称作4GBluetooth 不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短距离连接的方法。
蓝牙技术允许不同设备(例如移动设备和PDA)之间通过无线方式来交换数据,而不必使用电缆或者红外线连接。
首个蓝牙设备已经投入市场。
将来,移动设备,PDA和个人电脑都会采用该标准的无线技术。
无线连接的距离最大为10米。
Broadband 此术语有多种含义。
移动通信名词解释

移动通信名词解释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业界广泛使用的移动通信技术,它主要用于移动通信,使用数字调制解调技术,采用TDMA(时分多址)或FDMA(频分多址)作为传输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频带容量,是廉价移动通信的基础。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一种高速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具有灵活的Per Packet charging(按包收费)特性,可大大提高GSM 系统的数据业务的传输速率。
它结合了宽带无线技术和行业标准的网络,完成数据、图像和多媒体通讯服务,可用于实时传输,也可用于离线传输,在发展网络应用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EDGE(Enhance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增强数据率GSM演进)是基于GSM正在发展的下一代技术,是一种可以使GSM系统处理大量数据的技术,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84Kbps,比GPRS的接近三倍,是实现手机上网的有力工具。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下一代的非常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是GSM的进一步发展,以支持移动宽带、多媒体通信服务和各种移动信息服务。
UMTS综合了WCDMA(宽带无线通信系统)、GPRS、EDGE技术,采用了分布式网络架构,实现了混合传输和定位,使3G网络信息传输速度提高到2Mbps,为移动宽带上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从GSM,GPRS到UMTS,我们始终在探索移动通信技术以满足特定需要的潜在功能,以及实现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技术。
它们的核心思想是实现频密度越高越好,可以实现在有限带宽内传输更多的数据,突破上限,增加网络容量,提升用户体验,让用户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接收服务。
综上所述,移动通信技术由GSM、GPRS和UMTS等技术构成,它们在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灵活性和网络容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改善用户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体验,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在移动中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信息的传输和交换的技术。
它是现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特性,通过发射和接收设备将信息传递到目的地。
下面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包括信号传输、网络架构和协议等方面。
一、信号传输移动通信的信号传输主要依赖于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空气、真空等介质中传播。
在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被用来传输语音、数据、视频等信息。
为了实现高效的信号传输,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如调制、编码、复用等。
调制是指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无线电波输的形式。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编码是指将信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于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脉冲编码调制(PCM)和差分编码调制(DPCM)等。
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合并到一个传输信道上,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常见的复用方式有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和码分复用(CDM)等。
二、网络架构移动通信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移动终端、基站、核心网等。
移动终端是用户使用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基站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设备,负责接收和发送移动终端的信号。
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中枢,负责处理和管理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将不同的功能模块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常见的网络架构有OSI模型和TCP/IP模型等。
OSI模型将网络功能划分为七层,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模型将网络功能划分为四层,包括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三、协议移动通信协议是指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规则和标准。
协议规定了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通信方式、数据格式、传输速率等。
常见的移动通信协议有GSM、CDMA、WCDMA、TDSCDMA、LTE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M/2G
GSM(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是1992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统一推出的标准,它采用数字通信技术、统一的网络标准,使通信质量得以保证,并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新业务供用户使用。
GSM移动通信网的传输速度为9.6K/s。
目前,全球的GSM移动用户已经超过5亿,覆盖了1/12的人口,GSM技术在世界数字移动电话领域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70%。
由于GSM相对模拟移动通讯技术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所以简称2G。
目前,我国拥有8000万以上的GSM用户,成为世界第一大运营网络。
GPRS
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
简单的说,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技术,其方法是以“分组”的形式传送数据。
网络容量只在所需时分配,不要时就释放,这种发送方式称为统计复用。
目前,GPRS移动通信网的传输速度可达115k/s。
GPRS是在GS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是介于第二代数字通信和第三代分组型移动业务之间的一种技术,所以通常称为2.5G。
WAP
WAP(无线应用通讯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结合的第一阶段性产物。
这项技术让使用者可以用手机之类的无线装置上网,透过小型屏幕遨游在各个网站之间。
而这些网站也必须以WML(无线标记语言)编写,相当于国际互联网上的HTML(超文件标记语言)。
打个比喻,GPRS和GSM都是马路,而W AP是在马路上的汽车。
中国移动开通GPRS之后,W AP就行驶在GSM和GPRS两条马路上,而行驶在GPRS 的马路上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因此,现有W AP上的内容一样可以通过GPRS进行浏览和应用。
W AP是2.5G的协议。
2.5G
其它2.5G技术。
2.5G移动通信技术是从2G迈向3G的衔接性技术,目前出现的2.5G 衔接技术还包括:HSCSD、EDGE、EPOC等。
HSCSD(高速电路交换数据服务:High Speed Circuit Switched Data)是GSM网络的升级版本,能够透过多重时分同时进行传输,而不是只有单一时分而已,因此能够将传输速度大幅提升到平常的二至三倍。
目前新加坡M1与新加坡电讯的移动电话都采用HSCSD系统,其传输速度能够达到57.6kbps。
EDGE(全球增强型数据提升率:Enhanced Dataratesfor Global Evolution)完全以目前的GSM标准为架构,不但能够将GPRS的功能发挥到极限,还可以透过目前的无线网络提供宽频多媒体的服务。
EDGE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384k,可以应用在诸如无线多媒体、电子邮件、网络信息娱乐以及电视会议上。
3G
3G是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是指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s、384k/s以及144k/s的传输速度。
CDMA被认为是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首选,目前的标准有WCDMA、CDMA2000、TD-SCDMA。
一个重要的提示:在《什么是宽带和宽带网》一文中,曾经提到了宽/窄带的分水岭数据问题(骨干网传输速率在2.5Gbyte以上、接入网传输速率达到1Mbyte的网络定义为宽带),所以显然所有2G和2.5G的产品和技术都不是宽带技术,而能称得上宽带技术的只有3G及其后续技术。
据说现在是有人要跳过3G,直接研究4G,不过具体的细节就不知道了。
CDMA
CDMA(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数字移动通信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先进的无线扩频通信技术,它能够满足市场对移动通信容量和品质的高要求,具有频谱利用率高、话音质量好、保密性强、掉话率低、电磁辐射小、容量大、覆覆盖广等特点,可以大量减少投资和降低运营成本。
CDMA最早由美国高通公司推出,近几年由于技术和市场等多种因素作用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全球用户已突破5000万,我国也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开通了CDMA电话网。
3G的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简称IMT-2000)。
W-CDMA
即Wideband CDMA,也称为CDMA Direct Spread,意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其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统为主的欧洲厂商,日本公司也或多或少参与其中,包括欧美的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朗讯、北电,以及日本的NTT、富士通、夏普等厂商。
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而GSM系统相当普及的亚洲对这套新技术的接受度预料会相当高。
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
CDMA2000
CDMA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后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
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
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 多。
不过CDMA2000的研发技术却是目前各标准中进度最快的,许多3G手机已经率先面
世。
TD-SCD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