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整理 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保虫宿主(reservior host)某些寄生虫既可 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 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此脊椎动物宿主 称为保虫宿主。
3、寄生虫的生活史(life cycle) 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
分为直接型(土源性蠕虫geohelminth)和间接 型(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
线虫基本生活史
虫卵
幼虫经四次蜕皮 成虫
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中间宿主 生物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需中间宿主
1.成虫:最大的肠道线虫,长尺余。 圆柱形,体表具细横纹 口孔:品字形唇瓣
生殖系统:雌性为双管型, 雄性为单管型,交合刺一对。
2.虫卵: 受精卵:45-7535-50 µm 未受精卵:88-9439-44 µm
间接接触:吸入;(逆行感染)
• 产卵特点:肛周产卵,虫卵发育迅速 • 虫体成熟快,寿命短 • 异位寄生
1. 雌虫特殊产卵习性:肛门瘙痒及炎症 失眠、烦躁、消瘦、惊厥等
2. 异位寄生:阑尾炎、泌尿生殖系统和盆腔的 慢性炎症和肉芽肿
3. 局部肠黏膜的损伤:消化功能紊乱
4. 诊断:午夜肛周查成虫; 晨起便前查虫卵
蛔虫的致病和感染量有关.
1.幼虫致病 ①全身性的变态反应:哮喘、荨麻疹和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症。 ②肺部症状:蛔蚴性肺炎。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咳 嗽、咳痰、咯血、胸痛等。
2.成虫:
掠夺营养、消化道功能障碍
并发症:(钻孔习性) 胆道蛔虫症
蛔虫阑尾炎、肠穿孔、肠梗阻等 变态反应:荨麻疹、皮肤瘙痒、
蛔虫中毒性脑炎
(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
世界性分布,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 于成人,国内感染率高低不一,最高可 达71%以上 家庭聚集性
学校及幼儿园等儿童集体机构聚集性
1 注意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 2 治疗患者:首选药 阿苯达唑
甲苯咪唑、噻嘧啶 外用药: 蛲虫膏,龙胆紫,
3%噻嘧啶软膏等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三)、相互作用结果
1、完全清除寄生虫,并可防御再感染(健康者) 2、与寄生虫达到动态平衡,部分抵御再感染
(带虫者carrier) 3、不能控制寄生虫,出现症状(患者)
四、寄生虫病(感染)的特点
1、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
损伤与修复同时存在。
隐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
(二) 范围和内容:
1.医学原虫学 Medical Protozoology 2.医学蠕虫学 Medical Helminthology (1)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Nematoda (2)扁形动物门:①吸虫纲 Trematoda
②绦虫纲 Cestoda 3.医学节肢动物学 Medical Arthropodology
(一)寄生虫病流行基本环节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等 2、传播途径:
(1)传播途径:经水、食物、土壤、空 气、节肢动物、人体等传播
(2)感染途径:经口、皮肤、呼吸道等
3、易感人群:
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温度、雨量等 2、生物因素:昆虫及动物媒介等 3、社会因素:经济文化水平、生活习俗等
常成为机会致病的根源
2、多寄生现象(polyparasitism)
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寄生虫
3、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
非正常宿主—人、不能发育成成虫、组织器官间 窜扰、局部或全身病变
4、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
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部位寄生,引起异位损害
五、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
当前我国寄生虫病的特点
食源性寄生虫病 宠物源性寄生虫病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病 人口流动引起寄生虫病的流行 医务人员普遍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一、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内容和 重要性
(一)定义
也称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 生活活动、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 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科学。
防治原则
综合性措施 查治传染源(病人、带虫者): 阿苯哒唑、甲苯咪唑等
处理粪便,管好水源 加强卫生宣教
一、形态:
1.成虫
细小,白线头状 ,体长1cm左右 头端膨大(头翼),咽管末端形成食道球 雌虫尾尖而细,尖细部达体长1/3 雄虫长2-5mm,不易查见
2、虫卵:
无色透明, 50~60 × 20~30 µm
4、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 有些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
自然疫源地
5、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 寄生虫能使人获得感染的阶段。
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1、掠夺营养:引起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 2、机械性损伤:移行、钻窜损伤细胞、组
12
成虫:
体长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 头端向背面仰曲,具有头腺1对,咽 腺3个, 顶端有发达的角质口囊,内 腹侧缘有钩齿2对或板齿1对 雌虫尾端尖,雄虫尾端膨大为交合伞
3
区别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大小 体态 口囊 交合伞 背肋分支 交合刺
稍大 8-13mm 呈“C“形 腹侧 前缘有2对钩齿 展开为圆形 远端分支2×3 长鬃状,末端分开
2、宿主的类型:
(1)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 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 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3)转续宿主(paratenic/transport host)某些 寄生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至成虫,但长 期以幼虫形式存在,待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时便 可发育为成虫。
自粪便中查出虫卵即可确诊。常用的方法: 1.直接涂片法:3张涂片阳性率较高。 2.沉淀集卵法:检出率高。 3.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高。 4.改良加藤法:能定量。
蛔虫病流行广泛的原因: ①蛔虫产卵量大 ②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蛔甙层) ③生活史简单 ④感染方式多样、简单,极易传播
流行环节:
传染源:病人及带虫者 传播途径:经口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5-7周,2次蜕皮


成虫
气管 咽 小肠 皮下
①钩蚴若未被胃酸杀死,在肠道 内直接发育为成虫
②经口腔黏膜的则要经体内移行
移行



产卵量: 十二指肠钩虫
1~3万个/日
成虫寿命:
5~8年
美洲钩虫 0.5万~1万个/日/日
3~6年
钩虫的迁延移行(persisting migrans)人体经皮肤感染十二指肠钩虫后,
状蚴0.23-0.4mm×0.017mm,第二期杆状蚴 0.4×0.029mm。
• 丝状蚴: 0.5-0.7mm×0.025mm体表具鞘膜, 口腔封闭,具有口矛,穿刺作用。

成虫
(小肠上段)
虫卵
24h
土壤
成虫
一 期 48h蜕皮 杆 状 蚴
二 5~6d
期 口腔封闭
杆 蜕皮
状 蚴
经 皮 肤
丝 感染期 状 蚴
简称 十二指肠钩虫、亚洲钩虫
美洲板口线虫( Necator americanus) 简称美洲钩虫
锡兰钩口线虫(A. Ceylanicum ):偶可感染人体 犬钩口线虫( A. Caninum):偶可感染人体 巴西钩口线虫( A. Braziliense):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
钩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刺感、瘙痒、丘疹、水泡、继发细菌感染 形成脓疱等
2、全身变态反应及呼吸道症状:钩蚴 性肺炎(出血性)咳嗽、咯血、发热,大 量感染可致钩虫性哮喘
总论
热带病 (WHO )
疟疾(malaria)
2019年全球发病人3-5亿
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 )
2亿
丝虫病(淋巴和盘尾丝虫病 filariasis ) 1.2亿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
1200万
锥虫病(非洲和美洲锥虫病 trypanosomiasis )
(三)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1. 地方性 2. 季节性 3. 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四)寄生虫病的检验
1. 病原学检验:最可靠、最常用 2. 免疫学检验:适用早期、轻度和深部感染,检
测不到病原体的情况
3. 分子生物学检验:DNA探针和PCR技术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不对称,一侧凸出,一侧较平 虫卵排出时,卵内胚胎已发育至多细胞期

成虫 肛周
34-36 ºC

(盲肠、结肠、回肠下段) 6h,蜕皮1次
染 期 卵
经口
1个月
幼虫 蜕皮3次
十二指肠孵化
成虫
成虫寿命2~4周
生活史小结
• 寄生部位:盲肠、结肠、回肠下段 • 感染阶段:感染期卵 • 感染途径:经口(肛门-手-口,自体重复感染);
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之前,可滞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有报道为253天)。 此时,虫体发育缓慢或暂停发育,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
1. 寄生部位:人小肠 2. 感染途径:皮肤、黏膜或口腔 3. 感染阶段:丝状蚴 4. 幼虫体内移行路径 5. 幼虫的迁延移行
幼虫: 1、 钩蚴性皮炎(粪毒): 烧灼、针
织和器官、占位性病变
3、毒性与免疫损伤:引起炎症和超敏反
应,引起继发感染甚至诱发肿瘤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1、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天然屏障,皮肤、胃酸、 吞噬细胞等
2、特异性免疫反应: ①消除性免疫 ②非消除性免疫:
A.带虫免疫(premunition)疟原虫 B.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血吸虫
各论
医学蠕虫学 (medical helminthology)
吸虫纲(Trematoda) 绦虫纲(Cestoda)
线虫纲(Nematoda )
成虫线形或圆柱形,两侧对称,体不分节。
雌雄异体,雌虫一般大于雄虫,雌虫尾端 较直,雄虫尾端或向腹面卷曲或膨大成交 合伞 消化道完整
体壁特点:角皮层,皮下层,纵肌层
原虫学
叶足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等 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等

孢子虫: 疟原虫、弓形虫等


吸虫:血吸虫、肺吸虫、肝吸虫等
生 蠕虫学 绦虫:带绦虫、包虫等
wenku.baidu.com

线虫:蛔虫、鞭虫、蛲虫、钩虫、丝虫等

节肢动物学 昆虫、蜱、螨等
二、重要概念:
1、寄生、寄生虫与宿主:
一种动物暂时或永久地生活在另一种动物 的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并对后者造成损害。 这种现象称为寄生(parasitism),受益的一 方称为寄生虫(parasite) ;受害的一方称 为宿主(host) 。
较小 7-11mm 呈“S“形
腹侧 有1对板齿 展开为扁圆形 近端分支2×2 末端合拢
虫卵:
1、 大小为56~76 × 36~40 µm 2、 椭圆形,壳薄, 无色透明 3、 内多含2~4个细胞,卵壳与卵细
胞之间有明显空隙。
虫卵结构图:
卵壳
已分裂的卵细胞
空隙
幼虫:
• 杆状蚴:体壁透明,前端钝圆,后端尖细.第一期杆
受精蛔虫卵
蛋白质膜 卵壳(卵黄膜、壳质层、蛔甙层) 受精卵细胞
新月形空隙
成虫
(人小肠)
3周
受精虫卵 感染期虫卵
(24万/日) 经1次蜕皮
经口 幼虫
(小肠内孵化)
成虫
经1次蜕皮 咽
小肠
肝 “移行”
气管

右心
经2次蜕皮
生活史小结:
宿主:人是唯一宿主 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 寄生部位:小肠 幼虫移行路径 产卵量大,24万/日
一、形态
1、成虫: 俗称“鞭虫”,形似马鞭,前细后粗。 雄虫尾部向腹面呈环状卷曲,交合刺一 根,雌虫尾部钝圆。雌、雄虫生殖系统 均为单管型。
2、虫卵:
纺锤型或腰鼓型,大小5054×22-23 µm,黄褐色, 卵壳较厚,两端各具有一 个透明的塞状突起,称盖 塞。虫卵排出时,细胞尚未 分裂.
三、致病
麻风病( leprosy) (1975年)
结核病(tuberculosis)
登革热(dengue fever)(2000年)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疟疾 (malaria) 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 丝虫病(filariasis) 黑热病(kala-azar) 钩虫病( hookworm disease )
• 侵入宿主粘膜下层及 肌层,以组织液和血 肠粘膜 液为食。
• 引起机械性损伤,充 血、水肿、出血、肉 芽肿
四、诊断
鞭虫病的诊断以检获虫卵为依据,可采用粪便直 接涂片法、沉淀集卵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及定量透 明法等。因鞭虫卵较小,容易漏检,需仔细检查,
以提高检出率。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