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十课《民间玩具》教案4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美术第十课民间玩具湘美版 (4)

二年级下册美术第十课民间玩具湘美版 (4)

再见
谢谢观赏!
小学美术湘版二年级下册
1
猜一猜
猜一猜 哪些是民间玩具?
比一比
手工制作
材质:泥、 面、竹木、 草、纸、布
就地取材
耗时耗力
民间玩具和现代玩具有什么相同 之处和不同之处?
民 间 玩
玩 具
现 代 玩


工厂制作
材质:塑料、 橡胶、玻璃、
毛绒布
工厂生产
快速简单
环保
污染
产量少
批量大
欣赏
精美的民间玩具
纸 玩 具
欣赏 泥玩具
欣赏 布玩具
欣赏 面玩具
欣赏 竹木玩具
欣赏 编扎玩具
竹、木玩具
材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想一想
我们回族有什么民 间玩具吗?(小组讨论)
泥哇呜
泥哇呜
形制结构:通体用黄胶泥捏制而成,其形 状、大小、音孔数量和位置各不相同。大者 与鹅卵近似,小者有如核桃。外形式样有椭 圆形、枣形、鱼形、桃形、娃娃头形、牛头 形、牛角形、 蝶形和扁方形等等,不胜枚 举。
一般在上端正中开吹孔,在前、后开若 干音孔。
泥哇呜
泥哇呜
泥哇呜
做一做
的做 泥一 哇个 呜自 。己
喜 欢 的 造 型
自我展示
每个组推选一位泥哇呜 做的最漂亮的同学上台展示。 1、谁做的泥哇呜最漂亮? 2、谁的泥哇呜最有特点?
总结
民间玩具是广大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它富有情趣,寓意美好, 取材方便。近几年来,民间玩具得到很大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制成的 玩具已步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中国民间玩具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各种具有民俗意义的玩具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旅游品, 有的甚至走向 世界,中国的民间玩具越来越受重视和关注。今后,我们小朋友也 应该多留意、 收集和了解民间玩具,为发扬和光大我国的民间艺术 做一点努力。今天,我们也用灵巧的双手,做了一件民间玩具,让我 们继承和发扬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好吗?

第10课 民间玩具-制作民间玩具拨浪鼓(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0课 民间玩具-制作民间玩具拨浪鼓(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0课民间玩具-制作民间玩具拨浪鼓(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民间玩具拨浪鼓的制作方法;2.掌握拨浪鼓的基本制作技巧。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动手能力;2.增强学生对民间玩具的了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拨浪鼓制作方法;2.拨浪鼓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集体活动1.教师问:大家都有拨浪鼓吗?你们玩拨浪鼓的时候拨动的是什么?(引出今天的课程)2.教师出示制作拨浪鼓的材料:两个纸杯、两个圆形纸板、五颗小珠子、白胶、细花线、铁片、水彩笔。

3.小组讨论,知道这里有哪些材料要用到,哪些是自己身上可以找到的?(让学生分组讨论)4.答案公布,教师再次讲解制作拨浪鼓的材料。

2. 实践操作1.教师讲解制作拨浪鼓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自由制作,老师巡视现场,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3.制作完成后大声喊:“我会做拨浪鼓啦!”3. 玩具的使用1.教师示范拨弄拨浪鼓。

2.引导学生跟着节奏鼓拍,学会拨击拨浪鼓,培养音乐感。

4. 游戏活动1.化妆成扮鬼的小精灵,玩转拨浪鼓,变成怪兽,寻找隐藏的“宝藏”。

5. 互动评价1.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拨浪鼓;2.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通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制作,学生们在制作拨浪鼓的过程中,不断体验、不断尝试,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意识到设计和生产是密不可分的。

然后我通过游戏互动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拨浪鼓的使用方法,并且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达到了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动手制作,进而创造可以操作、播放及自演的结果的目的。

2022年二年级美术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 10. 民间玩具》

2022年二年级美术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 10. 民间玩具》

苗画--花兜兜的教学设计湘西州保靖县迁陵学校贾宝莉教学目标:1 通过对苗画的相关知识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苗画的根底知识。

2 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初步掌握苗画花兜兜的作画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苗画花兜兜纹样的设计教学准备: t课件,油画棒,砂纸。

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图片〕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看看。

三月三是苗族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里女士们会盛装出席。

〔1〕头戴传家的银饰,穿戴在衣襟,袖口,裤边,鞋面,腰带等都绣有各种美丽的花纹的衣服唱歌,跳舞,欢庆节日。

〔2〕提问:请同学们想想这与我们今天要上的“苗画--花兜兜〞有什么关系吗?〔3〕点题:“苗画〞——最初是刺绣前画在布面上的画样,人们发现这样的画也非常的美丽,后来开展成今天的独立的画种——苗画。

-〔4〕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今天美丽的苗画吧!〔5〕再想想,苗画与我们今天要画--花兜兜又有什么关系呢?2 新课讲授:〔1〕苗画的取材,我们就来学习花卉纹样,并用它绘画完成一只花兜兜吧!〔2〕苗画花头特点:〔播放图片〕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板书:重叠,重复,呈半圆形。

〔3〕苗画花茎:呈“〞行〔4〕苗画花叶:菱形,略加变化。

〔5〕我们如何在花兜兜形的画纸完成一幅苗画呢?下面来看看作画步骤吧!〔播放图片〕a 单线勾花头b 添画花茎,花叶。

c 花头上色。

d 花叶上色,整体完成。

〔6〕观看学生作品。

〔7〕出示有误作业,请学生找寻。

a 苗画内容太小。

b 苗画内容太大c 颜色太多,涂色出界3 学生作业:请同学们根据各自准备材料完成一幅苗画花兜兜的作业。

老师行间指导,帮助学生作业。

4 优秀作业展示并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感想,赠送奖品。

小结: 湖南保靖的苗画2021年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间文化的传播有重大意义。

梁永福,梁德颂,为苗画传承人。

〔播放图片〕5 课后拓展:苗画除了装饰作用外,还可以用于家居,陶瓷装饰,生活物件,文具等用具的装饰。

二年级美术下册《民间玩具》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下册《民间玩具》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欣赏、故事讲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相关知识。
2.以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掌握民间玩具的制作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3.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分享的品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树立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家长参与评价:请学生将完成的民间玩具作品带回家,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请家长针对孩子的制作过程和作品给予评价,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共同传承民间文化。
4.学生收集更多关于民间玩具的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玩具特色,以拓宽视野,增强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5.小组合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策划一个民间玩具展览活动,包括展览主题、展品选择、展览布局等。通过活动策划,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总结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民间玩具制作技巧和艺术特点。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民间玩具所蕴含的民间文化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湘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10民间玩具 》教学设计

湘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10民间玩具 》教学设计

湘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10民间玩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民间玩具》这一课是湘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各种民间玩具,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让学生在了解民间玩具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手工制作和绘画活动充满兴趣。

然而,对于民间玩具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创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特点和种类,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创造力。

3.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特点和种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民间玩具元素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民间玩具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民间玩具的特点。

2.讲解法:教师讲解民间玩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民间玩具。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玩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欣赏法:学生互相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10民间玩具》2.教具:民间玩具样品、图片、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3.课件:民间玩具图片、视频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民间玩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让学生谈谈对民间玩具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民间玩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特点和种类。

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民间玩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民间玩具的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民间玩具元素进行创作,如形状、颜色、图案等。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民间玩具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民间玩具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民间玩具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玩具的种类和来源;2.掌握制作民间玩具的基本方法和材料;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民间玩具的种类和来源;2.掌握制作民间玩具的基本方法和材料。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学习民间玩具制作。

我们将了解民间玩具的种类和来源,在此基础上自己动手制作。

通过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展示比赛、评价。

(三)教学流程:1. 导入(10分钟)首先,老师将展示一些民间玩具,并引导学生谈论如下问题:1.学生是否见过这些玩具?2.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分类这些玩具?3.这些玩具的来源和制作方法是什么?2. 激发兴趣(10分钟)老师将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民间玩具。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玩具的构造和制作材料,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自己的民间玩具。

3. 分组制作(6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

2.每组随机抽取一个民间玩具图样,然后动手制作。

3.每组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同时记录下制作的步骤和需要的材料等。

4.老师在制作结束后,将会对每组制作情况进行点评和评分。

4. 展示比赛(20分钟)每组完成后,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课堂上,并对其他组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分。

5. 评价与总结(10分钟)1.老师对每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同时总结出本次课程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评分标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

3.课程结束,老师提醒学生可以继续在家中或者课余时间制作更多的民间玩具。

五、教学资源与评价标准(一)教学资源:1.民间玩具图片;2.制作材料及相关工具。

(二)教学评价标准:1.创意:能否吸引人眼球,具有新颖性。

2.制作难度:材料使用是否合理,并且具有可行性。

3.制作精细度:制作是否精湛、完美。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 第十课 民间玩具 ︳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 第十课 民间玩具 ︳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 第十课民间玩具︳湘美版课程目标1.了解民间玩具的来源及发展历程;2.掌握用纸板、草绳等材料制作民间玩具的基本方法;3.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和传统文化认同感。

教学内容一、民间玩具的来源和发展1.什么是民间玩具?2.民间玩具有哪些种类?3.民间玩具的发展历程。

二、制作民间玩具1.纸板剪纸:剪刀、彩纸、胶水。

2.草编小草人:草绳、剪刀。

教学过程一、民间玩具的来源和发展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玩具并列举部分常见的民间玩具。

2.引导学生回忆儿时玩具与现在的同龄人是否有差别,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发展历程。

二、制作民间玩具1.纸板剪纸:–给学生发放剪刀、彩纸等工具,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剪纸作品。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剪纸作品,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体会。

2.草编小草人:–给学生发放草绳等材料,讲解草绳的编织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只小草人。

–引导学生思考草编小草人背后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认同感。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小草人作品,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体会。

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剪纸和草编小草人进行评选,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表扬鼓励。

2.利用班级展示活动,在班级内展示学生的民间玩具作品,让学生相互欣赏、交流,增强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和传统文化认同感。

注意事项1.教师需要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用到的材料和工具。

2.教师需要悉心指导学生完成作品,耐心引导学生思考民间玩具背后的文化内涵。

3.教师需要多角度评价学生的作品,注重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年级美术《民间玩具》教案

《二年级美术《民间玩具》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民间玩具的定义和种类;2.培养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兴趣,欣赏和欣赏民间玩具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4.通过制作民间玩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民间玩具的定义和种类;2.培养学生欣赏和欣赏民间玩具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通过制作民间玩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图片、民间玩具模型、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老师出示民间玩具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是什么。

2.教师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这些是民间玩具,你们知道什么是民间玩具吗?”Step 2 学习认识民间玩具1.教师出示民间玩具模型,逐个介绍每个民间玩具的名称。

2.学生观察模型,尝试回答模型的材料、形状特点等问题。

Step 3 欣赏民间玩具1.教师播放民间玩具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民间玩具的美。

2.学生描述图片或视频中的民间玩具,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Step 4 制作民间玩具1.教师分发纸和水彩笔,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的形象。

2.学生完成画作后,用剪刀将画剪下,并将画纸卷成筒状,用胶水固定。

3.学生可以用纸、剪纸、彩纸等材料,为自己的民间玩具添加装饰。

4.学生可以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欣赏彼此的创作。

Step 5 总结归纳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民间玩具的定义和种类。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民间玩具,并进行小组交流分享。

【巩固拓展】1.教师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老师,讲解民间玩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观博物馆或民间玩具展览,进一步了解民间玩具。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可以采集自己所在地的民间玩具图片或样品,并写一份采集报告。

2.学生可以用手工制作民间玩具,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民间玩具的定义、种类和制作过程,培养了学生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和欣赏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玩具》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美术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及部分玩具的象征寓意。

教学难点:
是启发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教具学具:
课件、图片、部分民间玩具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阶段。

(1)、请同学谈谈自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及自己所见所知的民间玩具。

(2)、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课本中的民间玩具。

自己喜欢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
2、发展阶段。

教师分析课本中玩具
(1)、“泥泥狗”。

“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

其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

林林总总的怪异形体中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蟾蜍、蜥蜴、豆虫、蝎子等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

“泥泥狗”因其造型古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

(2)、“风筝”。

风筝为汉族人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
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

风筝源于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

相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

”“鸢”就指风筝。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3)、“香包”。

香包,中国古代叫香缨、香囊、佩帏、容臭,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

它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

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汉族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汉族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4)、“兔儿爷”。

兔儿爷是旧京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

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

三、小结。

通过以上所欣赏的古今中外民间玩具作品得知,它们在造型色彩上都有独到之处,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实际上却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所以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

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也是民间玩具中经常表现的对象。

四、课后拓展。

找一找你喜欢的传统民间玩具,了解它们的故事并说说它们的色彩和形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