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性能指标
工业润滑油部分性能指标参数

工业润滑油部分性能指标参数一、密度与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在给定定温度正气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值。
对石油液体其标准物质是水。
二、粘度液体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
粘度一般有五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
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秒(Pa•s)为单位。
习惯用厘泊(Cp)为单位,1cp=10-3Pa•s。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2/s为单位。
习惯用厘斯(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200mL试增所需要的时间(s)与该粘度计测定水的值之比,以0Et表示。
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50mL试样所需要量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赛波特粘度计流出所需要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SUV表示)和赛氏重油粘度(以SFV表示)。
三、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
四、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
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
五、凝点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
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
油品的凝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
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蜡工艺操作。
汽机润滑油油质标准

汽机润滑油油质标准
汽机润滑油是用于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的重要润滑材料,其油质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汽机润滑油油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衡量汽机润滑油流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其在40℃和100℃时的粘度指数分别不低于90和80。
2. 闪点和倾点
闪点和倾点是反映汽机润滑油易燃性和易挥发性的指标,一般要求其闪点不低于200℃,倾点不高于-10℃。
3. 氧化安定性
氧化安定性是反映汽机润滑油抗氧化性能的指标,一般要求其在100℃时,氧化沉淀物不大于2.5mg/100ml。
4. 酸值和碱值
酸值和碱值是反映汽机润滑油酸碱性的指标,一般要求其酸值不大于0.05mgKOH/g,碱值不低于0.5mgKOH/g。
5. 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是汽机润滑油中杂质和污染物的总称,一般要求其不大于0.1%。
综上所述,汽机润滑油油质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和使用,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润滑油基本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指标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
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
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
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
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 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
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
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一般理化性能 1、外观($6皿^2M6)定义:油品的外在表观形象。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检测方法:目测。
影响因素:原料油的化学组成与性质,加氢精制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空速、催化剂活性等),与白土接触时间长短,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类型与用量。
2、色度(chromaticity)定义:用来评价色质刺激。
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
其值由色度坐标或主波长(或补色波长)和纯度确定。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1)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满意答案相关答案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 黏度等级。
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2010-1-16 16:49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国际上采用40℃和100℃时的粘度作为标准。
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表示。
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
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
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闪点在45℃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
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
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6、润滑油的灰分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
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
润滑油各项指标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残炭、灰分、酸值(总酸值与强酸值)、腐蚀性、抗氧化安定性、热氧化安定性、总碱值、抗乳化度、机械杂质和水分等十余种。
这些指标均按国家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它们基本上反映出滑油品质的优劣,在选择和使用滑油时有着重要作用。
上述指标中有些与燃油性能指标相同,以下仅介绍滑油特有的一些指标。
1.粘度和粘度指数(VI)粘度是滑油最重要的指标。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两个摩擦表面间楔形油膜的形成。
长期以来,国外广泛使用按滑油的粘度进行分类的SAE分类法,把发动机用滑油按粘度分成10个等级,如表5-5所示。
ISO(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把滑油按40℃时的运动粘度cSt(mm2/s)的数值分成18个等级:ISOVG(Viscosity Grade),如表5-6所示。
表5-5 滑油的SAE分类法SAE粘度等级最大粘度(MPa•s) 边界泵出温度100℃时粘度(mm2/s)(相应温度℃) (℃) 最小最大0W 3 250(-30) -35 3.8 -5W 3 500(-25) -30 3.8 -10W 3 500(-20) -25 4.1 -15W 3 500(-15) -20 5.6 -20W 4 500(-10) -15 5.6 -25W 6 000(-5) -10 9.3 -20 - - 5.6 小于9 330 - - 9.3 小于12 540 - - 12.5 小于16 350 - - 16.3 小于219表5-6 ISO粘度分类表粘度等级中点粘度(mm2/s,40℃) 粘度限(mm2/s,40℃) 粘度等级中点粘度(mm2/s,40℃) 粘度限(mm2/s,40℃) 最小最大最小最大ISO-VG2 2.2 1.98 2.42 ISO-VG68 68 61.2 74.83 3.2 2.88 3.52 100 100 90.0 1105 4.6 4.14 5.06 150 150 135 1657 6.8 6.12 7.48 220 220 198 24210 10 9.00 11.0 320 320 288 35215 15 13.5 16.5 460 460 414 50622 22 19.8 24.2 680 680 612 74832 32 28.8 35.2 1 000 1 000 900 1 10046 46 41.4 50.6 1 500 1 500 1 350 1 650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种性能称滑油的粘温特性。
润滑油常规五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润滑油常规五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概述部分旨在对润滑油常规五项进行简要介绍和概括,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润滑油在机械设备运转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减少摩擦、冷却和密封。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升,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也受到了更高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润滑油常规五项,它们是指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这包括黏度、氧化稳定性、抗磨性、防锈性和清洁性。
黏度是润滑油流动性的指标,不同的设备对黏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氧化稳定性则是衡量润滑油在高温环境下的耐氧化性能,它直接影响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抗磨性和防锈性是润滑油对机械设备起到保护作用的指标,能够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和腐蚀。
而清洁性则是指润滑油对设备内部的杂质和污染物的清除能力,保持设备内部清洁,减少故障和损坏的发生。
通过对润滑油常规五项的介绍和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适合自己设备的润滑油,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在今后的文章中,将逐一详细介绍这五项要求,并探讨润滑油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和优化方法,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构架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全文的组成和逻辑。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润滑油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接下来,将详细说明文章的结构,即各个部分的主题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对全文的脉络有个清晰的了解。
最后,在目的部分,将明确阐述本文的写作目标和意义,解释为什么要撰写这篇长文,以期为读者提供有关润滑油常规五项的全面知识。
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分为第一要点和第二要点。
在每个要点中,将详细介绍润滑油的常规五项,包括其定义、作用、相关的技术要求和实际应用等内容。
润滑油分析

润滑油分析引言润滑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液体,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润滑和保护中。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污染和老化,因此对润滑油进行定期分析和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润滑油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润滑油的状况,判断润滑油是否需要更换,以及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故障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润滑油分析的方法、常见的测试指标以及分析结果的解读。
润滑油分析的方法1.外观检查:润滑油应该是透明的,如果发现油中存在黑色杂质、水分或者乳化现象,则说明润滑油已经受到污染,需要及时更换。
2.粘度测定:润滑油的粘度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可以通过粘度测定仪进行测定,一般以标准温度下的粘度值来表示。
3.氧化稳定性测试: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氧化的影响,导致其性能下降。
可以通过氧化稳定性测试来评估润滑油的抗氧化能力。
4.总碱值测定:总碱值可以反映润滑油中的酸性物质含量,过高的总碱值可能导致润滑油的腐蚀性增加。
5.磨损金属分析:通过分析润滑油中磨损金属的含量,可以判断机械设备的磨损程度和工作状态。
常见的测试指标及其解读1.粘度: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性能指标,主要影响润滑膜的形成和传递。
粘度过高会增加动力损失,粘度过低则无法形成足够的润滑膜。
通常使用ISO粘度等级来表示润滑油的粘度范围,例如ISO VG32表示润滑油在40°C下的粘度介于32-36 mm²/s之间。
2.闪点:闪点是润滑油在加热过程中挥发分开始点的温度。
低闪点可能会导致润滑油在高温下挥发过快,影响润滑效果和安全性。
3.凝固点:凝固点是润滑油在低温下开始凝固的温度。
低凝固点有利于润滑油在低温环境下的流动性和启动性能,特别在寒冷地区的设备使用中更为重要。
4.总碱值:总碱值是反映润滑油中含碱性物质的多少,一般以mg KOH/g表示。
总碱值过高可能会导致润滑油具有腐蚀性,而过低则可能降低润滑油的碱耗中和能力。
5.含水量:润滑油中的水分会导致乳化和氧化,降低润滑效果。
润滑油主要指标

润滑油主要指标⼀、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1、粘度:粘度是选择润滑油的⾸要指标。
应根据设备摩擦部位的速度、减息、负荷、温度、功率、⼤⼩、密封程度选⽤油品,粘度过⼩会形成半液体润滑或边界润滑,⽽加速运动副磨损,同时也易漏油;粘度过⼤,流动性差,渗透性差,散热性差,内摩擦阻⼒⼤,启动困难,消耗功率⼤,也会增加运动副磨损。
因此油品粘度合理是运动副润滑的重要因素。
2、酸值:酸值是保证机件不受腐蚀的指标之⼀。
在使⽤过程中,因氧化分解作⽤,酸值不断增加,当增加到⼀定程度,就应⽴即换新油,否则可能对机件产⽣腐蚀。
换油时,需把旧油清洗⼲净,否则会加速新油氧化,缩短新油使⽤寿命。
实验证明,只要有1%旧油残存,就会失新油的使⽤寿命缩短75%,因此换油时应彻底清洗。
3、⽔分:⽔分的存在能实在0℃以下⼯作的运动副发⽣油路堵塞;燃料油发热量降低;液压油形成⽓泡,产⽣⽓阻,影响设备⼯作性能。
⽔分会促进油品乳化,降低粘度和油膜强度,促使油品氧化变质,增加油泥,加重含酸油品对机件腐蚀,使油品的添加剂沉淀,失去应有作⽤。
在新油中不允许有⽔分的存在,在储运中要严防⽔分侵⼊油中。
若在油中验证有⽔分存在,应禁⽤和换新油。
4、机械杂质:机械杂质就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
机械杂质来源于润滑油的⽣产、贮存和使⽤中的外界污染或机械本⾝磨损,⼤部分是砂⽯和积碳类,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属盐。
机械杂质是润滑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
它通常指油中所含的尘⼟、泥沙、⾦属粉末、砂轮粉末等不溶性杂质。
杂质的存在会破坏油膜,加速运动副的磨损,甚⾄直接研损机件,造成抱轴;还会堵塞油路或过滤器,造成设备润滑故障,影响正常⽣产。
因此,当油品中机械杂质超过⼀定量(0.2%)时,就应⽴即换新油。
5、凝点:润滑油试样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冷却⾄停⽌流动时的最⾼温度称为凝点。
⽽试样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壓縮機油 汽輪機油 軸承油
使油品中的蠟晶細化,降低油品凝點、改善低溫流動性
熱處理油
降低油品泡沫表面張力,阻止泡沫形成
是一類不同結構的表面活性劑,改變結構用於不同場合 時,分別具有乳化及抗乳化性能,根據情況通過試驗選 用
機床用油
■■ ■■ ■■ ■■ ■ ■■
乳化劑及抗乳化劑
烷基硫酸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類、山梨醇月桂酸 脂等
類別及作用
主要作用
不同潤滑油所
項目
清凈 劑
分散 劑
抗氧 抗腐
劑
抗氧 劑
油性 劑
防止內燃機形成煙灰、漆狀物沉積,中和酸性物質,減 少腐蝕磨損
與清淨劑複合有協同作用,特別在防止低溫油泥方面效 果突出
具有抗氧化、抗腐蝕及極壓抗磨作用,主要用於內燃機 油、液壓油、齒輪油
添加劑類型
潤滑油添加劑類別及作用
代表性化合物
清凈劑
硫磺鹽、烷基酚鹽、水楊酸鹽、硫代磷酸鹽
無灰分散劑
丁二酰亞胺、丁二酸脂、酚醛胺縮合物
抗氧抗腐劑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辛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鹽
極壓抗磨劑
硫化異丁烯、氯化石蠟、烷基硫酸酯、硫代磷酸酯 銨鹽、磷酸酯和有機化合物
摩擦改進劑(油性劑)
脂肪酸及其皂類、動植物油或硫化動植物油、磷酸 酯或油酸酯類、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鉬、烷基二硫代 氨基甲酸鉬
腐蝕度
腐蝕度是評價發動機潤滑油對軸承的腐蝕性試 驗,
表示润滑油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在高温和金
氧化安定 属催化下,润滑油抗氧化作用的能力;抗氧化
性 安定性越好,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就越长。
是衡量齿轮油等润滑油保护机器部件抵抗磨损
极压抗磨 性
、擦伤等失效现象的能力的指标;通常在润滑 油的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添加剂来改善其耐压 抗磨损性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油品馏分越重 , 蒸发性越小 , 其闪点也越高 。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 , 闪点在 45℃ 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 在粘度相同的情 况下,闪点越高越好。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 ~30℃ , 即可安全使用
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 高。
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一 般说来 , 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 5~7℃。
潤滑油的性能指標
項目
意義
說明
外觀
油品的顏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穩定 性;對於成品油,由於添加劑的使用,顏色作 為判斷指標已經失去意義
对于基础油来说 , 精制程度越高 , 其烃的氧化物 越干净 , 颜色也就越浅
密度
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 、 氧 、 硫的数量的 度增大
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 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
润滑油未加添加劑前,均不應含有機械雜質(机杂在 为是无);加添加劑侯應不大於0.01%。
灰分
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 , 灼烧后剩下的不燃 烧物质。灰分的组成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 及其盐类
灰分对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对基础油或不添 , 灰分可用于判断油品的精制深度。对于加有金属盐 (新油),灰分就成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
酸值,可以看出油品使用期間的氧化情況,但不 油中的酸性組分包括有機和無機酸類、酚類、酯類、內 來推斷油品的使用性能;精製的越深的油品,酸 酯、樹脂、重金屬鹽,以及酸性添加劑及其他酸性物質
。
固然能表示油品性質下降,但亦不能確切預示油 油中的鹼性組分包括有機和無機鹼類、氨基化合物、弱 酸基、多元酸的鹼性鹽、重金屬鹽,以及鹽性添加劑。
比較已用油和新油的酸值,可以看出油品使用期間的 能酸值得出決對酸性來推斷油品的使用性能;精製的 值就越小。
碱值
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 , 已用油的鹼值得變化固然能表示油品性質下降,但亦
单位是mgKOH/g。
品的使用性能。
水溶性酸 堿
油料中不允許有水溶性酸堿的存在,因為它會 嚴重腐蝕機構件,所以一般石油產品這項指標 為"無"。
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 , 是表示油品油性 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 ,粘度越大,油膜强度
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差
粘度指數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粘度指数越高 , 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 好,反之越差
閃點
1.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
2. 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 其闪点也越低。
侯應不大於0.01%。
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
有不同的概念,对基础油或不添加剂的油品来说 品的精制深度。对于加有金属盐类添加剂的油品
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
,其残炭值越小。一般讲,空白基础油的残炭值 润滑油中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油中的胶质 品都含有金属、硫、磷、氮元素的添加剂,它们 、沥青质及多环芳烃。这些物质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 含添加剂油的残炭已失去残炭测定的本来意义。 受强热分解、缩合而形成残炭。
抗氧化劑及金屬減活劑
屏蔽酚類、2,6-二叔丁基對甲酚胺、β-萘胺等、 苯三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
粘度指數改進劑
乙丙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脂、聚異丁烯、苯乙烯、 與異戊二烯、或丁二烯共聚物
防銹劑
磺酸鹽、烯基丁二酸及其脂類、羧鹽酸、有機胺類
降凝劑
聚甲基丙烯酸脂、烷基萘、聚α-烯痙
抗泡沫劑
甲基硅油、丙烯酸脂與烷基醚共聚物
不同潤滑油所需的添加劑
VII粘
極壓 防銹 劑劑
度指 數改
抗泡 劑
降凝 劑
乳化 劑
破乳 劑
防腐 劑
PH劑
殺菌 劑
偶合 劑
光亮 劑
進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凝點 倾点 酸值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 最高温度 。 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 重要质量指标
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 用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 无原则的差别 , 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 。 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 点都高于凝点2~3℃
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 单位是mgKOH/g。
国外采用硫酸灰分代替灰分。其方法是:在油
硫酸灰分 样燃烧后灼烧灰化之前加入少量浓硫酸,使添
加剂的金属元素转化为硫酸盐
残炭
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 , 受热蒸发和燃烧 油品的精制深度越深,其残炭值越小。一般讲,空白 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称为残炭;残炭是为判 越小。现在,许多油品都含有金属、硫、磷、氮元素 断润滑油的性质和精制深度而规定的项目。 的残炭值很高,因此含添加剂油的残炭已失去残炭测
內燃機油 ■ ■ ■ ■ ■
齒輪油
■■
液壓油
■■
改善油脂在高溫高載荷下抗擦傷、抗磨損的性能
自動傳動液 ■ ■
■■
提高油品的潤滑性,降低摩擦與磨損
金屬加工液
抗氧化劑能延緩油品氧化,延長油品使用期,金屬減活 劑防止金屬氧化的催化作用,二者符合后效果更加顯 著,此類添加劑多用於工業添加劑
能顯著改善油品粘溫性、主要用於多燃機油齒輪油、液 壓油和自動傳動液
中和值
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 但 , 但是 ,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说的"中和值, 实际上仅是指" 总酸值" ,其单位也是 mgKOH/g
水分
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是重 量百分数
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 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 锈蚀设备 , 使油 。总之 , 润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
有些成品油中含有鹼性添加劑,出現水溶性酸堿是正常 的
,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 , 腐蚀作用 , 锈蚀设备 , 使油品容易产生沉渣 水分越少越好
發動機潤滑油的水分含量不大於"痕跡"(含水量在0.03% 以下認為是痕跡)
,均不應含有機械雜質(机杂在0.005%以下被认 这些杂质大部分是砂石和铁屑之类 , 以及由添加剂带
滑油的性能指標
說明
備註
精制程度越高 , 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 越浅
成中含碳 、 氧 、 硫的数量的增加而润滑油密
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 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
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的前提下 ,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
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 ,其粘温性能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