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第一章 彭吉象

合集下载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重点总结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重点总结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2、主观精神说3、模仿说和再现说1、客观精神说代表人物:古希腊…柏拉图(哲学家)从他的客观唯心主意说法,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艺术世界是“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和真实个这三层。

于柏拉图的客观精神说相仿,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家)黑格尔对美学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主观精神说代表人物:德国古典美学的鼻祖康德(思想家…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不涉及任何功利,没有任何目的,无功利性和无目的性是艺术的特征。

康德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质的冲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3、模仿说和再现说代表人物: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古希腊学者认为,人类模仿鸟儿的啼叫,所以人类要唱歌;人类模仿蜘蛛织网,所以人类要织布;人类模仿燕子的筑巢,所以人类要盖房子。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艺术就是模仿,戏剧里面的好人就是在模仿生活中的好人,戏剧里面的坏人就是在模仿生活中的坏人。

中国美学界泰斗朱光潜先生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在西方雄霸了2000年,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19世纪,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文艺理论家)提出了“美是生活”理论车尔尼雪夫斯基从“美是生活”的理论出发,认为:艺术就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再现。

除以上几种主要观点外,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二、艺术本质的科学理论基础关于艺术本质的问题,我们认为德国:马克思(革命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的“艺术生产”理论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而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人类最初的艺术作品,常常是同物质生产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大一艺术概论彭吉象知识点总结

大一艺术概论彭吉象知识点总结

大一艺术概论彭吉象知识点总结彭吉象是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界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对于艺术的探索和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在大一艺术概论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彭吉象的一些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彭吉象的艺术观点彭吉象在艺术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技巧,更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与思想的方式。

彭吉象的艺术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艺术的本质:彭吉象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形式。

他主张艺术家应该通过作品来传递真实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而不是盲目追求技巧和表面的美。

2. 艺术的包容性:彭吉象认为艺术是一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包含了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他鼓励艺术家在创作中展现个人风格,同时也尊重和接纳不同的艺术观点和形式。

3. 艺术与社会关系:彭吉象强调艺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并通过作品反映和呼吁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第二部分:彭吉象的代表作品彭吉象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对于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以下是他的几部代表作品:1. 《山水》:这是彭吉象的一幅著名山水画作品,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和独特魅力。

他通过细腻的线条和色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深思。

2. 《人物肖像》:彭吉象擅长绘制人物肖像画,他通过自己独特的创作技巧和对人物特征的把握,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这些肖像作品传达了对人性和个体经历的思考与理解。

3. 《抽象画》:彭吉象也探索了抽象艺术的创作。

他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形状,将抽象的思维和情感表达融入到作品中。

这些抽象画作品给观者带来了独特的艺术和感官体验。

第三部分:彭吉象的艺术影响彭吉象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在于他的创作,还在于他对于后世的艺术影响。

他的艺术理念和作品启发了许多后来的艺术家,并对中国当代艺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艺术教育:彭吉象致力于艺术教育事业,他曾担任过多所艺术学院和艺术研究机构的教授和领导,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0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第5版)-框架综述讲义

0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第5版)-框架综述讲义

0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第5版)-框架综述讲义引言《艺术学概论》是由彭吉象教授编写的艺术学教材,已经出版到第5版。

本讲义是对该教材的框架进行综述,将介绍艺术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主要内容,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艺术学的整体框架的概述。

艺术学的定义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学科,它探讨艺术的本质、艺术创作的规律以及艺术作品的意义等问题。

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艺术的形式、内容、审美特征以及艺术作品的创作、传播和接受等方面。

艺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既包括对艺术作品的客观分析,也涉及到主观的艺术体验。

因此,艺术学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索艺术的本质和意义,如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艺术学的研究内容根据《艺术学概论》这本教材的第5版,艺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艺术学首先探讨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艺术的定义、艺术作品的特点以及艺术的分类等。

通过对艺术的分类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内涵。

2. 艺术的创作与表现艺术学关注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它研究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技巧和艺术表达手段,以及艺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等。

3. 艺术的审美特征与价值评价艺术学致力于揭示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价值评价的标准。

通过研究艺术作品的审美规律和审美效果,可以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感和意义,以及对观众的情感和思考的影响。

4. 艺术的传播与接受艺术学关注艺术作品的传播和接受过程。

它研究艺术市场、艺术教育、艺术批评和艺术史等方面的内容,探讨艺术作品如何在社会中传播、接受和影响人们。

艺术学的研究方法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领域和问题的特点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1.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相关的艺术理论著作、历史文献、艺术评论等资料,进行对艺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文献的综合分析,可以获取到大量的艺术理论和历史背景的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艺术的本质和变化。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简略试题(全12章)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

“道”不仅是文艺本质,而且是文艺内容,“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

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 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

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

艺术鉴赏是“消费阶段”.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第二节艺术特征3.艺术特征论述: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彭吉象王宏建艺术学概论真题习题题

彭吉象王宏建艺术学概论真题习题题

摘自隋志强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艺术学概论》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四、名词解释1.艺术四要素(2006年山东大学考题)2.不平衡关系(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艺术的形象性特征(200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题)4.艺术真实(2007年山东大学考题、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5.审美关系(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6.艺术的民族性(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山东大学考题)7.审美(2011年广州美术学院考题)8.艺术符号(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9.主观精神说(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考题)10.文化工业(2013年清华美院考题)五、简答题1.简述“艺术的本质”。

(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2.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3.试述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特征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2009年厦门大学考题)4.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学研究的启示。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5.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6.结合作品实际阐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

(2010年中山大学考题)7.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

(2008年山东大学考题)8.为什么说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010年南师大考题)9.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10.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关系。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11.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007年聊城大学考题)12.什么是艺术的主体性特征?(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3.艺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意义。

(2010年北京大学考题)14.试论述艺术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5.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举例说明。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简略试题(全12章)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

“道”不仅是文艺本质,而且是文艺内容,“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

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 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

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

艺术鉴赏是“消费阶段”.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第二节艺术特征3.艺术特征论述: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艺术概论第一章

艺术概论第一章

艺术的特征
形象性
• 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艺术形象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 艺术形象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主体性
• 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 • 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 • 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
审美性
•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 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捷径 • 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他的发展不能脱 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从最终原因上将总是在 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 另一方面,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 相对独立性,在社会发展的某些阶段艺术发展的繁荣 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
610
课彭 程吉 代象 码第
五 版





彭吉象第五版 课程代码610
课程性质
•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素质院校的重点课 程之一,本课程对于普及艺术常识、提高 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剧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本书在考试中主要主要注重考查 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考试方式上多为开放 式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 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
(1)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 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就肯定了“模仿” 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进一步 认为,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 至比它所“模仿”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 五种起源观点 • 多元决定论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 艺术的社会功能 • 艺术教育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 作为文化的艺术 • 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看考博书籍最重要的是做笔记,帮助自己搭建一个知识框架,给这些催眠的文字做模块化管理。

以下是我考博时看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的读书笔记,这份笔记还结合易英和其他几位作者的书籍内容。

考博答题时可以根据以下框架,加入自己的专业知识,写出条分缕析的论文。

后面有考试的重点与策略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在朱熹看来,“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

尼采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前者是用美的面纱来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使人沉湎于梦幻中;后者却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使人在极度的情绪放纵中来揭开人生的悲剧面目。

3.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

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形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 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 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 一。在哲学上建立了欧洲哲 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 心主义体系。他一生著述颇 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 《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 义哲学的创建者,始创理念 论心理学思想。
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柏拉图认为,理 念世界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 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
音乐:
俄国在19世纪中叶以后走出了钢琴音乐的“空白区域”, 钢琴作品很快在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土壤上生长繁荣,其 音乐旋律线条悠长、气息宽广、热情而忧郁。在推动钢 琴音乐民族化的进程中,以发扬民族音乐为宗旨的“强 力集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米利·巴拉基列夫和莫杰斯 特·穆索尔斯基创作了深具代表性的作品,《图画展览会》 就是其中最为成功的钢琴作品。
“传神”——中国美学
传神的艺术作品,不但反映了对象的本质特征, 而且表现了艺术家对生活、人物的理解。
韩熙载夜宴图
一、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任 何 艺 术 形 象 离 不 开 形 式 , 但 更 离 不 开 内 容,真正优秀的作品应该是深刻的思想内涵、 完美的形式,相结合体现。
戏剧:
果戈里(1809一1852)在确立俄国文学的批判倾向 中起过特殊作用。他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和长 篇小说《死魂灵》揭露了俄国人民的两大敌人--官 僚和地主。果戈理的作品由于辛辣的嘲讽和幽默的 讽刺相结合,收到明显的艺术效果。
契诃夫(1860一1904)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影 响深远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创作成就在短篇小说 和戏剧方面。他的短篇小说文笔精炼,形象鲜明, 思想深刻,通过细小故事情节,或表现劳动人民的 悲惨生活(《苦恼》、《万卡》等);或揭发专制警察 制度下忠实奴仆的愚蠢与专横(《变色龙》等);或讥 笑小市民的庸俗习气;或暴露知识分子生活的空虚; 或反映社会的黑暗(《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都能收到以小见大的社会效果。契诃夫的戏剧作品 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 桃园》等,大多反映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1905年 革命前夜俄国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以及他们对健康 生活的憧憬和朦胧追求。契诃夫的戏剧朴素而含蓄, 具有哲理性,受到剧坛的推崇。
1、“客观精神说” 2、“主观精神说” 3、“模仿说”或“再现说”
康 德 ( 1 7 2 4 年 4 月 2 2 日 -1804年2月12日)著 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 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 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 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 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 流派。
康德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 是生命本质的冲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 活动。
“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 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希腊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历史、民族 特点、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城邦国家 的奴隶主民主政体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 有利的条件,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健壮的 体格和完美的心灵,这也成为艺术创造的理 想形象。
卫城山门
帕提农神庙
埃雷赫透神庙
哈德良之拱(Hadrian's Arch)以及奥林匹亚宙斯神庙(Temple of Olympian Zeus)
19世纪的俄国是欧洲领土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当西 欧主要国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时,俄国仍是个落 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后其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异常强大,沙皇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是俄国地 主的总头目,他既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又是全俄的主宰, 具有无限的权威,全国任命必须绝对服从,并且沙皇用军 队和警察等国家暴力机关来维护统治。一旦农奴发生暴动 分驻各地的军队立即前往镇压,沙皇政府还实行书刊检查 制度,限制人民的出版、言论自由。由此可见沙皇制度的 国家机器是十分强大的。这些国家机器的使命是维护农奴 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这为沙皇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提供了条件。
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两种生产不平衡的现象,与艺术生产 最终必然受物质生产制约并不矛盾。
“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 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包括: 艺术创作(生产) 艺术作品(产品) 艺术鉴赏(消费)
文学:
普希金(1799-1837)是俄罗斯现代文学语言的创始者,俄国积 极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写 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 诗歌,表达了当代先进青年追求自由,失志贵族革命的思想。 他的小说,以普加乔夫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上尉的女儿》, 以“小人物”命运为题材的《驿站长》等,表现了同情人民 命运的民主思想,显示了作家朴素简洁的创作风格。
黑格尔,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 哲学家。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 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 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 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认为,美食理念的感性显现。
一、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俄罗斯芭蕾的民族风格,是从19世纪30年代初逐渐形成的。
瓦尔贝尔赫,俄国第一个本民族的芭蕾编导,打破了外国编 导垄断舞坛的局面。他1795年编排出处女作舞剧《幸福的 忏悔》,以伤感主义情调处理神话题材。他的代表作《新维 特》(1799)表现当时的真人真事。
19世纪30~40年代俄国芭蕾存在两派:消极浪漫主义,以塔 利奥尼父女为代表,作品有《仙女》等;积极浪漫主义,以佩 罗、艾尔斯勒、休连索尔为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 《海侠》、《吉赛尔》和《菲涅拉》。
《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画 面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 景,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拾穗者》,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 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 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 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 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 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 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 同寻常的庄严感。米勒一般采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 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 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 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 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 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 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 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米勒以凝重质朴, 造型简约的概括力,来极富表现力地塑造平凡人物。
托尔斯泰(1828一1910)是俄国最著名的批判现实 主义作家。他以自己的名著丰富了俄国文学和世界 文学。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是《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作家的晚年作品 写出了改革后俄国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矛盾性,表 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时蕴藏在俄国农民心中的愤 懑情绪,也表现了作家本人世界观的矛盾。这些作 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俄国贵族地主和新 兴资本主义势力的罪恶,但又宣传了不以暴力抗恶 的思想。
艺术学概论
上编:艺术总论 中编:艺术种类 下编:艺术系统
1、“艺术学之父”
康拉德·费德勒 (1841-1895) 德国哲学家,
极力主张将美
学和艺术学区
别开来,因此 被称为"艺术学 之父"。
2、艺术学包括三方面
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
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电影学、戏剧 学
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 艺术文化学、艺术管理学等
美美术术::
庞培末日(布留洛夫,1833)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1870-1873)
扎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写信(列宾,1878-1891)
舞舞蹈蹈::
欧洲芭蕾经过浪漫主义的黄金时代以后,很快在西欧和意大 利衰落下来。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俄国逐渐成为欧洲芭蕾 的中心,并在芭蕾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从40年代起,开始接受并发展了浪漫主义芭蕾大师们的交 响舞蹈原则,作了舞蹈交响化的尝试。柴科夫斯基通过《天 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实现的革新,才从根本 上提高了舞剧音乐和作曲家在舞剧中创作的地位,使音乐成 为舞剧中塑造形象、叙述事件的基础,而不再是听命于编导 的单纯的伴奏。他写的舞剧交响乐具有同样的思想性、戏 剧性和艺术价值。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一、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客观精神说” 2、“主观精神说” 3、“模仿说”或“再现说”
文文学艺批理评论::
别林斯基(1811一1848)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者, 十九世纪上半期的革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家。他倡导果戈 理为代表的“自然学派”(批判现实主义派别),使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成为俄国文学的主导倾向,促进了文学同解放运 动更紧密的结合。他的重要文学评论文章有《给果戈理的 一封信》、《论普希金的作品》、《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 等。
将俄国钢琴音乐推向第一次高潮的:彼得 ·伊里 奇·柴科夫斯基。这位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作曲家 的艺术成就在俄罗斯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钢 琴音乐在柴科夫斯基的全部创作中所占比重不大, 但是,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却很受人们喜爱并 已成为钢琴协奏曲体裁中的经典名作。他的《第二 钢琴协奏曲》虽然没有获得很大的声誉,却也具有 浓厚的俄罗斯气息,今天已经被改编为芭蕾舞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