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法律硕士学位联考考试真题
2020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真题

2020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真题2020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4.下列犯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A重婚罪B遗弃罪C绑架罪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5.甲(15周岁)盗窃他人钱包,被陈某发现,为栽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失手将陈某打死,甲的行为构成()A抢劫罪B盗窃罪C故意伤害罪D过失致人死之罪6.下列关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表达,正确的是()A对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不得适用没收财产刑B对犯罪的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对罪行及其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适用无期徒刑D对未成年人因犯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被罚处有期徒刑的均可假释7.甲在乡村路上高速驾驶拖拉机,因视线不好将栓在路边的耕牛撞死,对甲的行为()A不认定为犯罪B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C可以免予刑事处罚D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8.某村委会主任甲利用服务便利,将国家下拨的扶贫款20万元用于炒股,后因亏损而无法归还,用的行为构成()A贪污罪B挪用公款罪C挪用资金罪D职务侵占罪9.警察甲因为公民吴某举报自己受贿而怀恨在心,遂用他人手机向某军官发了一条短信,捏造吴某与其妻同居的事实,该军官信任自己妻子未予理睬,甲的行为构成()A诽谤罪B诬告陷害罪C报复陷害罪D不构成犯罪10.甲雇佣乙杀害胡某,并且带乙辨认了胡某,乙在某夜将王某误做胡某杀害()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D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11.甲乙分别为国有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二人挪用单位100万元公款给张三从事期货交易,收受并平分了张三15万元回扣,并揭发乙也收受了15万元回扣,本案中,()A甲在受贿罪上成立自首B甲在受贿罪行上成立自首和立功C甲在挪用公款和受贿罪上均成立自首和立功D甲在挪用公款上成立立功在受贿罪上成立自首12.甲明知卖淫女赵某未满14周岁,而与之发生性交易,甲的行为构成()A不构成犯罪B构成强奸罪C构成猥亵儿童罪D构成嫖宿幼女罪13.甲得知单位财务室保险柜里有10万元工资款将于次日发放,随携带工具潜入财务室,因保险柜十分坚固,甲用了三个小时都没有撬开,便离开,甲的行为属于()A未实行终了的未遂B实行终了的中止,C能犯的未遂D不能犯的未遂14.下列情形中,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是()A聚众斗殴致他人死亡B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死亡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人致其死亡15.甲为某市交通局副局长,负责公路建设工程招标工作,乙为承揽工程,送给了甲30万元,不料甲在数日后被调离,不再负责工程招标,乙闻讯后要甲退回30万元遭到拒绝,乙到检察机关投案,交代了给甲30万元欲请甲帮助承揽工程的事实,检查机关遂对甲、乙立案查处,并立即讲30万元追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甲构成受贿罪未遂B乙构成行贿罪中止C乙成立立功D对乙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6.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是A.甲为迫使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女子卖淫而对其实施强奸B.乙非法拘禁债务人张某10天,期间多次毒打张某,致张某伤残C.丙无证驾车,在被交警查处时使用暴力抗拒执法,失手将交警打死D.丁开地下卷烟厂,制售劣质卷烟数量巨大,在县联合执法队前来查处时,组织数十村民围攻执法人员,迫使执法队暂时撤离17.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有灾祸,刘某一时慌乱,请甲帮助自己。
2020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真题

2020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真题2017年考研已结束!出国留学考研网在考后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2017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真题,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7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真题专业基础课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我国司法机关开展“猎狐行动”追捕潜逃海外犯罪嫌疑人回国接受刑事审判,此举是为了实现刑法的()A.规制机能B.保障机能C.保护机能D.补偿机能2.甲国公民乘坐乙国飞机飞越丙国领空时,殴打中国籍乘客刘某致其重伤,甲国公民对刘某的犯罪适用于我国刑法的依据是()A.属地管辖原则B.保护管辖原则C.属人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3.下列选项中,构成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是()A.甲将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锁在家中,外出数天致母亲饿死B.乙(纳税人)做假账,少缴纳税款数额巨大且占应缴纳税额的20%C.丙(司机)驾驶时,离开公交车驾驶岗位与乘客斗殴造成交通事故D.丁(医生)在飞机上目睹乘客心脏病突发未予施救,该乘客不治身亡4.甲基于杀人故意实施的下列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是()A.甲劝乙乘坐长途汽车去山区旅行,乙旅行时因汽车坠崖死亡B.甲在家中“作法”,诅咒与其有矛盾的乙,后乙突发疾病死亡C.甲殴打乙致其轻伤,乙在去医院途中被高楼上坠落的花盆砸中死亡D.甲持木棍对乙穷追不舍,乙迫不得已跳入冰冷的河中因痉挛溺水死亡5.甲想用水果刀伤害张三,却失手将张三旁的李四捅伤,这种情况在我国刑法中属于()A.因果关系错误B.打击错误C.行为性质错误D.意外事件6.甲约乙去偷笔记本电脑,乙不敢去偷,但答应负责找销路。
甲得手后将盗得的10台电脑交给乙,乙找到经营电子产品的丙,丙觉得电脑的来路不明,就以10000元的价格收购了价值45000元的电脑。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B.甲、乙、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C.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D.乙、丙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共同犯罪7.下列关于罚金的表述、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是A.对未成年判处的罚金,不得由其监护人垫付B.是否判处罚金,不应考虑犯罪人的经济条件C.应根据犯罪情节,决定判处罚金的数额D.对累犯应当并处罚金8.甲下夜班回家,目睹一男将一女强行拉进小巷,女子大叫:“放开我!”甲以为男子欲行不轨,遂冲上去,用砖头将男子打成轻伤。
2020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完整版)

2020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完整版)专业基础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刑法的形式渊源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A狭义刑法 B 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 D立法解释2、"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的这个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 罪刑法定原则B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C罪责刑相适合原则 D 刑法适用平等原则3、甲挪用公款炒股亏损无力归还,被检察机关以贪污罪起诉,人民法院依法认定甲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人民法院对本案罪名的变更体现了()A规制机能 B 保护机能C 保障机能 D威慑机能4、下列行为能够构成犯罪的是()A 参加传销组织B 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C雇佣童工清理客房 D拐卖15周岁的男孩5、甲在丈夫的水杯中投毒,意图杀害丈夫,丈夫中毒后呕吐不止,甲见状不忍,将丈夫送到医院,使之得救。
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6、2020年6月29日,甲持枪抢劫后逃到外地,同年 11月8日,甲因琐事将他人殴打成重伤,对甲的抢劫犯罪()A经过20年不再追诉B从2020年6月20日计算追诉时效C因为甲逃避追查,其追诉时效不受限制D 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公安部核准7、甲乙二人驾驶摩托车夺取吴某挎包,因车速快将吴某带倒,致其重伤,甲乙的行为()A 抢夺罪B 故意伤害罪 C抢劫罪 D 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8、甲因涉嫌受贿被捕,在受讯间时如实供述了受贿罪刑,并举报了同监室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企图潜逃,经查证属实,下列选项中准确的是()A甲有自首情节,对其能够从轻处罚B 甲有立功情节,对其能够免除处罚C 甲有坦白情节,对其能够从轻处罚D 甲具有重大立功情节,对其理应免除处罚9、甲明知王某是逃犯,在公安人员前来抓捕王某时,给其3000元帮其逃跑,甲的行为构成()A 窝藏罪B 妨害公务罪C 包庇罪D 私放在押人员罪10、张某深夜撞门进入甲家,被甲安装在保险柜上的防盗装置击中头部受轻伤,甲的行为()A 事先防卫B 正当防卫 C假想防卫 D 防卫过当11、根据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该处法律规定属于()A 援引法定刑B 绝对确定法定刑C 相对确定法定刑D 绝对不确定法定刑12、甲在封闭的居民小区内醉酒驾驶,拐弯时因采取措施不当,将人行道上的工人撞成重伤,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 危险驾驶罪B 交通肇事罪C 故意伤害罪D 过失致人重伤罪13、甲将面粉制作的假冒的消炎药卖至某药店后,获利巨大,对甲的行为()A 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B 只能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定罪处罚C 只能以生产、销售假冒产品罪定罪处罚D应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责一重罪处罚14、法官甲违背事实和法律,判决赵某的儿子无罪。
2020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及答案解析

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15年 3.公司经理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本单位财 物数额巨大。 对此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刑是 “ 处五年 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根据本 条对甲量刑( )。 A.最高可判处15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B.最高可判处20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为( )。
A.意外事件
c.故意伤害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10.甲毒瘾发作,委托乙到住在同一小区的毒贩 (另案处理)处代购毒品,并向乙支付了 “ 劳务费 ” 。
乙购买了2小包海洛因交给甲吸食。对此,下列 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甲构成贩卖毒品罪
B.乙构成贩卖毒品罪
C.乙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买,乙 为让丙买下该表,对丙声称该表是绝版正品,丙
信以为真,遂以5.5万元买下该表。甲与丙之间买卖
合同的效力为( )。
A.无效
B.可撤销
C.效力待定
D.有效
19.甲将自己的房屋赠与好友乙,已交付但未办 理过户登记。一 年后,甲因急需资金,将该房卖给丙
并办理了过户登记, 同时约定在丙付清全款前,甲保
留房屋所有权。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分条件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条件关系即可
认定因果关系存在 D.不作为犯罪 中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
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2.下列关千剥夺政治权利的最高期限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 B.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
5年 C.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
2020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真题 专业基础课
2020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法制史真题及解析完整篇.doc

2003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法制史真题及解析9.据《左传·昭公六年》载:“周有乱政,而作()”。
A.禹刑B.汤刑C.九刑D.吕刑【答案】C【考点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周朝的立法状况。
西周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包括制定周礼和编定刑书。
其中刑书主要包括“九刑”和《吕刑》。
九刑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周朝初年制定的刑书,《左传·昭公六年》载:“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逸周书》中说“太史箧刑书九篇”,或指九刑,其具体内容已不可考;二或是指西周的刑罚,即墨、劓、剕(刖)、宫、大辟五刑加上赎、鞭、扑、流等刑罚,合起来称“九刑”。
其主要立法精神在于严厉打击危害国家统治与社会秩序的刑事犯罪。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生注意】禹刑成于夏朝,《左传·昭公六年》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禹刑不是一部成文法典,而是泛指夏朝的法律和刑罚,即大致为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陆续积累汇集而成的习惯法。
汤刑成于商朝,《左传·昭公六年》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汤刑是商代法律是总称,包括不成文的习惯法和国王发布的“誓”、“诰”“命”等。
“吕刑”是西周穆王为革新政治,命令当时吕国的诸侯兼周王朝司寇的吕侯所作,它是一部刑事法律规范和刑事诉讼法性质的法律文献,通篇体现了西周“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律为形式公布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铸刑书B.竹刑C.法经D.秦律【答案】D【考点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战国时期法典编篡体例的变化。
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名称先后历经“刑”、“法”“律”等变化。
夏、商、西周时期,法律称为“刑”,如九刑、吕刑;春秋中后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反对奴隶主贵族的法律特权,要求以“平之如水”的“法”代替“有差等”之“刑”,以强调法律的公平与正直。
于是刑改称为“法”;但到战国时期,随着封建法律的不断发展和法制建设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人们已不仅仅满足法的公平性,进而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和必要性。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课试题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课试题真题及答案【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毎小题1分,第1~20小題共20分。
下列毎题绐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法系的说法正确的是()法律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划分法系的核心标准B大陆法系是在维承罗马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C通过法律移植实现区域法律高度统一是形成法系的必要条件D在法律全球化时代,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分已没有现实意义2.我国《行政处罚法》第5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规定对行政执法有约束力B该规定主要发挥社会作用而非规范作用C该规定直接体现了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D该条文规定了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3.下列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情形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A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引发保验理赔B某国爆发战争导致投资合同无法如期履行C小李与小张依法进行婚姻登记结成夫妻关系D大刘死亡致其与所在单位的劳动关系消灭4.在划分法律部门时不能频繁地变动法律部门的内容和结构,也不能只考虑法律规范的现状,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该观点体现的法律部门划分原则是()A主次标准原则B相对稳定原则C合目的性原则D适当平衡原则5.下列关于我国立法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A立法程序包含了立法的步骤与方法B立法程序只能由《立法法》予以规定C立法程序在实际立法环节中可以调整甚至省略D法律的公布实行“谁制定谁公布”原则6.某法官在一份赡养纠纷案的判决书中不仅援引了相关法律条文,还引用了中国古代《孝经》中的孝道原则进行说理。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官援引的相关法律条文是裁判的大前提B法官在适用相关法律条文时需对其进行解释C.《孝经》中的孝道原则对该案具有法律约束力D法官运用孝道原则说理是在进行法律论证7.关法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B科学技术不仅影响法律的内容,也影响法律调整的领域C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会引起传统法律概念和原则的变化D防范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危書,要靠科技手段而非法律机制8.《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其制定主体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9.下列有关我国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荒地属于国家所有B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C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所有权可以转让D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10.下列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一切国家权力C各级人民代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相互监督关系11.下列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的表述正确的是A立法会议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B行政长官有权任命部分立法会议员C立法会主席由立法会议员互选产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D立法会议员只能由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12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关于平等保护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国家机关拒绝录用“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构成歧视B政府优先采购残疾人福利企业的产品,违反了平等保护原则C为保护妇女的就业权,在任何工种或岗位上都不得设置性别限制D国家对少数民族给子某些适当的照顾,不违反平等保护原则13某镇镇长甲涉嫌贪污公款被调查,后被起诉至县人民法院。
2020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基础课真题及答案

2020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基础课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无国籍人甲在美国通过网络对正在中国旅游的美国人乙实施诈骗.对甲的行为,我国司法机关( )A.没有刑事管辖权B.依属地原则享有刑事管辖权C.依保护原则享有刑事管辖权D.依普遍原则享有刑事管辖权【答案】B【解析】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中国刑法.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的,就认定是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本题中,乙虽然是美国人,但正在中国旅游,甲的诈骗行为发生在中国,因此我国可以依据属地原则进行管辖,B 项正确.2.假想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主要是因为欠缺正当防卫成立的( )A.主观要件B.起因要件C.限度条件D.时间条件【答案】B【解析】成立正当防卫,要求不法侵害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主观想象推测的.如果不存在不法侵害, 行为人误认为存在而对误认的“不法侵害人”实施了防卫的,是“假想防卫”,不能成立正当防卫.因此假想防卫缺乏正当防卫的起因要件.【特别说明】《考试分析》在讲“假想防卫”时,是在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中讲的,认为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包括两层意思:第一是不法侵害是真实存在的,第二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但实际上第一层意思与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同样的内容,与起因条件重合.时间条件应指第二层意思,即强调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因此我们认为假想防卫是欠缺起因条件,而不是时间条件.3.甲向乙表示自己愿意出高价“买”妻,乙与其妻丙商量,让丙假扮为被拐卖妇女,并将丙“出卖”给甲,三天后,乙协助丙逃离甲家,对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构成拐卖妇女罪B.乙构成拐卖妇女罪C.乙构成诈骗罪D.丙不构成犯罪【答案】C【解析】乙并没有拐卖妇女的故意,乙丙是以非法占有甲的财产为目的,虚构丙为被拐卖妇女的事实, 诈骗甲的钱财.乙丙构成诈骗罪的共犯,C 项正确,BD 项错误.甲没有拐卖妇女,而是意图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甲不成立拐卖妇女罪,A 项错误.本题选 C.4.不作为犯罪的主观方面( )A.只能是过失B.只能是故意C.不要求故意及过失D.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答案】D【解析】不作为是指消极的行为,即行为人消极地不履行法律义务而危害社会的行为.作为犯罪与故意犯罪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不作为犯罪与过失犯罪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不作为犯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如遗弃罪),也可以是过失(如以不作为方式构成的过失致人死亡罪).5.监狱司法工作人员甲接受在押人员乙的妻子请托,在押送乙外出就医途中,违规打开乙的戒具,并暗示乙逃跑.乙成功逃跑后,甲收受了乙妻所送的 50 万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甲按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受贿罪并罚B.对甲按脱逃罪(共犯)和受贿罪并罚C.对甲按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受贿罪从一重处断D.对甲按脱逃罪(共犯)和受贿罪从一重处断【答案】A【解析】私放在押人员罪,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非法释放的行为.本题中,甲作为监狱司法工作人员,利用押送罪犯的职务便利私自将在押的罪犯乙非法释放,成立私放在押人员罪.同时甲收受了乙妻所送的 50 万元,成立受贿罪,应与私放在押人员罪并罚,A 项正确.渎职犯罪中,根据刑法第 399 条的规定,构成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同时构成受贿罪的,择一重罪处罚.私放在押人员罪不属于上述犯罪,应该数罪并罚.6.下列关于继续犯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继续犯属于法定的一罪B.非法拘禁罪是典型的继续犯C.继续犯的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D.继续犯的不法状态发生于不法行为结束之后【答案】B【解析】继续犯属于实质的一罪,A 项错误.非法拘禁罪属于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是典型的继续犯, B 项正确.继续犯的追诉时效自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C 项错误.继续犯的不法状态在不法行为发生时即已存在,而不是发生于不法行为结束之后,D 项错误.7.医生甲明知夏某不满 18 周岁,仍应夏某要求,摘取其左肾移植给自己的病人,(卖)肾所得5 万元全部交给夏某.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不构成犯罪B.非法行医罪C.非法经营罪D.故意伤害罪【答案】D【解析】刑法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成立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本题中,夏某不满 18 周岁,甲摘取不满 18 周岁的人的器官,成立故意伤害罪 D 项正确.8.李某遭甲强奸后逃离时滑落河中.甲看到李某在水中挣扎,仍离开现场,李某溺水身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强奸罪B.故意杀人罪C.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D.强奸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答案】C【解析】构成不作为犯罪,要求行为人负有特定的义务.义务来源于法律上的明文规定;行为人职务上、业务上的要求;行为人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行为所产生的义务;行为人自己先前行为具有发生一定危害结果的危险的,负有防止其发生的义务.犯罪行为可以成为先行行为而产生作为义务.本题中,甲强奸李某后(成立强奸罪),李某因逃离甲的伤害而落水,甲具有救助的义务但是没有履行,致使李某溺水而亡, 甲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C 项正确.9.下列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B.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C.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都可以判处死刑D.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答案】D【解析】《刑法》第 56 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D 项正确.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体多为一般主体,但也有特殊主体(如叛逃罪),A 项错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均表现为故意,B 项错误.不是所有的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都可以判处死刑,如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就不可以判处死刑,C 项错误.10.甲被公司处分后心怀不满,毁坏公司正在铺设的在建地铁专用电缆,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甲的行为构成( )A.破坏交通设施罪B.破坏生产经营罪C.破坏电力设备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答案】B【解析】破坏电力设备罪是指故意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本题中,被甲毁坏的电缆正在铺设中,尚未投入使用,因此甲对该电缆的毁坏,不会危害公共安全,也不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危险,因此不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也不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指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本题中,甲处于泄愤报复的目的,毁坏公司正在铺设的在建地铁专用电缆,破坏公司的正常经营,成立破坏生产经营罪,B 项正确.11.下列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果关系的认定必须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认识B.因果关系的存在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充分条件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条件关系即可认定因果关系的存在D.不作为犯罪中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答案】D【解析】确认行为与结果存在因果关系,是让行为人对该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条件,A 项错误.因果关系存在,不意味着对结果当然负责,因为刑事责任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仅仅认定存在因果关系是不够的,因果关系仅是客观性条件,不是充分条件,B 项错误.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行为人如果履行自己的作为义务就能够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不履行该作为义务而致该结果发生的,认定具有因果关系,D 项正确.因果关系具有相对性且具有必然性.只有条件关系但不是必然发生的,不能认定为因果关系存在,C 项错误.12.下列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最高期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 10 年B.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 5 年C.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 5 年D.从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不得超过 15 年【答案】C【解析】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刑法第 57 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因此单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均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A 项错误,C 项正确.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因此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B 项错误.刑法第 57 条规定: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D 项错误.13.公司经理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本单位财产数额巨大.对此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刑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根据本条对甲量刑( )A.最高可判处 15 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B.最高可判处 20 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C.最高可判处 25 年有期徒刑,不并处没收财产D.如果判处有 5 年期徒刑,则不能并处没收财产【答案】A【解析】在不存在数罪并罚或者死缓减为有期徒刑的情况时,有期徒刑的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本题中法定刑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含义是最低五年、最高十五年有期徒刑,因此 BC 项错误.“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的意思是可以并处,也可以不并处,D 项错误.因此本题选 A.14.下列选项中,应按故意杀人罪一罪定罪处罚的是( )A.甲为索取债务将孙某关在宾馆房间,其间多次毒打孙某致其死亡B.乙为敲诈勒索财物绑架钱某,从钱某家人处获得赎金后将钱某杀害C.丙为牟取暴利组织多人偷越国边境,期间将被组织者吴某殴打致死D.丁某为劫取财物杀死曹某,并按照计划将曹某驾驶的车辆变卖获利【答案】A【解析】根据刑法规定,有绑架行为,又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也就是说绑架后杀人的,只定绑架罪,不另定故意杀人罪,B 项错误.丁为劫取财务杀死曹某,成立抢劫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D 项错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并对组织者有杀害行为的,数罪并罚,丙成立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而不是以故意杀人罪一罪处罚,C 项错误.根据刑法规定,非法拘禁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成立故意杀人罪,因此本题选 A.15.甲因经营不善欠下巨额债务,为转移财产,与朋友乙伪造甲向乙借款 200 万元的借款合同,让乙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人丙得知后申请参加诉讼.法院经开庭审理查明,该借款合同属于甲乙恶意伪造.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伪证罪B.妨害作证罪C.虚假诉讼罪D.扰乱法庭秩序罪【答案】C【解析】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本题中,为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甲乙恶意伪造借款合同,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甲乙构成虚假诉讼罪的共犯,C 项正确.16.甲在其制作的玉米馒头中违规超量添加色素,销售金额累计达 22 万元.此种色素为合法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不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不构成犯罪B.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C.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D.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答案】B【解析】本题中甲添加的色素是合法食品添加剂,不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因此甲不成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指违反国家食品安全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行为.本题中,甲生产的玉米馒头不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因此不成立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 5 万元以上的行为.本题中甲在玉米馒头中违规超量添加色素,销售金额累计达22 万元,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 项正确.17.甲从王某处借得一辆价值 10 万元的竞赛用自行车,因急需用钱,甲将该车质押给典当行,得款 6 万元.在王某索要时,甲无力赎回该车,又向李某借得一辆价值 15 万元的竞赛用自行车,将该车质押给同一典当行,得款 10 万元后赎回王某的自行车.甲将自行车交还给王某后潜逃,导致李某的自行车期满未赎.甲诈骗的金额为( )A.6 万元B.10 万元C.15 万元D.25 万元【答案】C【解析】甲明知无力赎回李某的自行车,还隐瞒真相向李某借自行车去典当,最后潜逃,致使李某的自行车期满未赎.甲有非法占有李某自行车价值的目的,成立诈骗罪,诈骗数额为自行车的价值 15 万元, C 项正确.18.下列关于强奸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奸罪的犯罪对象可以是男性B.强奸罪的犯罪主体不可以是女性C.只要与幼女发生性关系就应以强奸罪论处D.强奸引起被害人自杀的,不属于强奸“致使被害人死亡”【答案】D【解析】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其发生性交或者奸淫不满 14周岁的幼女的行为.强奸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或幼女,不可以是男性,A 项错误.强奸罪的间接正犯的犯罪主体可以是女性,强奸罪的共犯可以是女性,B 项错误.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C 项错误.强奸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应有直接因果关系,妇女被强奸后自杀的,不属于强奸致人死亡,D 项正确.19.工休期间,建筑工人甲在工地上将与自己相互嬉闹的工友乙推倒,致乙跌落.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意外事件B.重大责任事故罪C.故意伤害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答案】D【解析】乙跌落虽然发生在工地上,但不是在生产、作业中造成的,不成立重大责任事故罪.甲乙是工友,没有其他矛盾,甲没有伤害乙的故意,不成立故意伤害罪.甲推倒乙致使乙跌落,甲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D 项正确,A 项错误.20.甲毒瘾发作,委托乙到住在同一小区的毒贩(另案处理)处代购毒品,并支付了“劳务费”.乙购买了 2 小包海洛因交给甲吸食.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构成贩卖毒品罪B.乙构成贩卖毒品罪C.乙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D.甲、乙均不构成犯罪【答案】B【解析】贩卖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不转让, 为了自己吸食而非法购买毒品的,不构成贩卖毒品罪,因此甲不成立贩卖毒品罪,A 项错误.甲为了吸食人, 让乙代购毒品,乙收取了“劳务罪”,从中牟利,变相加价卖给甲,乙属于中间商,成立贩卖毒品罪,B 项正确,CD 项错误.21.某地多日暴雪,甲在公交站等车时,站台顶棚因积雪过多塌落,将甲压伤,该公交站台系乙公司设计、丙公交公司管理.甲的损害应由( )A.本人承担B.乙公司赔偿C.丙公司赔偿D.乙公司和丙公司共同赔偿【答案】C【解析】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本题中,丙公交公司是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因此应承担赔偿责任,C 项正确.22.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污染者承担( )A.按份责任B.连带责任C.过错责任D.公平责任【答案】A【解析】《侵权责任法》规定: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确定.因此 A 项正确,B 项错误.污染者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CD 项错误.23.甲物业公司委托乙清洁公司清洁其管理的某住宅楼外墙,乙公司指派的员工丙因操作不当,导致清洁工具从高处掉落,砸中业主丁的汽车,丁的损害应由( )A.甲公司承担责任B.乙公司承担责任C.甲公司和乙公司承担连带贵任D.乙公司和丙承担连带责任【答案】B【解析】《侵权责任法》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本题中,丙是乙公司的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造成他人损害,应由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B项正确.24.画家甲丧偶后,独自抚养儿子乙.某日,甲将自己的一幅画交给朋友丙保管,嘱托丙待自己去世后烧毁该画作.甲去世后,丙违背甲的嘱托,将画作交拍卖公司拍卖,得款 50 万元.该50 万元应当( )A.归乙所有B.归丙所有C.由乙、丙平分D.归国家所有【答案】A【解析】乙是甲的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甲的遗产,A 项正确.甲并没有将画作遗赠给丙的意思,所以丙没有权利继承遗产,BC 项错误.25.微信名为“温柔的小蜜蜂”的用户在朋友圈中发图配文称:张某是一位糖尿病患者, 服用“小蜜蜂”牌保健品后病情得到控制.李某发现该图用的是自己的生活照,且文字内容与自己毫不相干.该用户侵犯了李某的( )A.名誉权B.肖像权C.个人信息权益D.姓名权【答案】B【解析】“温柔的小蜜蜂”未经过李某的同意,擅自使用李某的照片,侵害李某的肖像权,B 项正确.26.甲收到乙通讯公司短信,内容为:本公司为您提供实时天气预报服务,每月收费 5 元,如不接受此服务,请回复 N.甲看后未予理睬.后甲发现乙公司向自己收取了该费用, 遂要求返还.甲与乙公司之间的天气预报服务合同( )A.不成立B.无效C.可撤销D.有效【答案】A【解析】乙通讯公司向甲发送短信,是向甲发出要约.乙公司在要约中单方面约定不接受服务要回复N,也就是说不回复就意味着接受服务,是将不作为行为视为意思表示的方式,但该方式未事先与甲协商, 亦未得到甲的同意,因此该约定是无效的.甲未予理睬就是未给予承诺,甲与乙公司之间的服务合同不成立,A 项正确.27.下列选项中,属于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的条件是( )A.继子女不满 14 周岁B.继父母无子女C.经生父母同意D.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答案】C【解析】《收养法》第 14 条规定:继父或者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养继子女,并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条第三项、第五条第三项、第六条和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以及收养一名的限制.第 4 条规定: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第 5 条规定: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人:(一)孤儿的监护人;(二)社会福利机构;(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第 6 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年满三十周岁.因此本题选 C.28.甲以 5 万元购得一块手表,甲的朋友乙发现该表系高仿品,但未告诉甲.丙见该表有意购买,乙为让丙买下该表,对丙声称该表系绝版正品,丙信以为真,遂以 5.5 万买下该表.甲丙之间买卖合同效力( )A.无效B.可撤销C.效力待定D.有效【答案】D【解析】《民法总则》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本题中,乙作为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丙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购买手表,但是甲不知道乙的欺诈行为,甲也认为自己的手表是正品,因此丙无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合同是有效的,D 项正确.29.甲将自己的房屋赠与好友乙,已交付但未办理过户登记.一年后,甲因急需资金,将该房屋卖给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同时约定在丙付清全款前,甲保留房屋所有权.对此,正确的是( )A.甲仍享有房屋所有权B.乙继受取得房屋所有权C.丙善意取得房屋所有权D.丙继受取得房屋所有权【答案】D【解析】根据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以登记为准.办理登记的,所有权即发生转移.本题中, 甲丙已办理过户登记,丙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D 项正确.甲不再享有所有权,甲丙关于保留房屋所有权的约定与法律规定冲突,无效,A 项错误.乙没有办理房屋过户登记,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B 项错误.甲作为所有权人,有权处分自己的房屋,因此丙不是善意取得,C 项错误.30.甲向乙借款 100 万元.为担保乙的债权,甲以一套价值 50 万元的房屋作抵押,丙以一套价值 50 万元的房屋作抵押,丁提供保证.现甲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应当先就甲的房屋实现抵押权B.乙应当先就丙的房屋实现抵押权C.乙应当先请求丁承担保证责任D.乙可以同时请求甲、丙、丁承担按份担保责任。
2020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及答案

2020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及答案一、整体评价1、难度适中,稳中有升2、规律再现,预测得当(1)重者恒重(2)热门必考(3)综合创新二、各科题型和分值分布图三、考察规律一:重者恒重及示例1、法理学(以历年的主观题为例)2、宪法(以近十年真题的主观题为例)3、法制史(以近十年真题的主观题为例)四、考察规律二:热门必考及示例1、法理学全民守法的条件(论述)【考生回忆版】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
立法者制定法的目的,就是要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
如果法制定出来了,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那必将失去立法的目的,也失去了法的和尊严。
正如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说;“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也。
”(1)守法主体: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2)守法范围:在我国,主要是各种制定法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及某些非规范性文件,如判决书(3)守法内容:①行使权利②履行义务(4)守法状态:①最低:不违法犯罪,是守法主体,但不是法的主人,②中级: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对法的态度基本肯定③高级:无论外在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守法主体对法的态度是完全肯定的2、法制史简述清末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简答题)(1)在诉讼程序上实行四级三审制。
清末在审级上确立了大理院、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城(乡)谳局四级三审制。
(2)规定了刑事案件的公诉制度、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民事案件的自诉及代理制度、证据制度、保释制度等,并承认律师活动的合法性。
(3)在审判制度上,允许辩论,实行回避、审判公开等,并明确了预审、合议、公开审判、复审等程序。
在审判规则方面,吸收了西方国家一系列新的司法原则,如司法独立、辩护制度等,但并未能真正实施。
(4)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的考试任用制度。
清末制定了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等法院组织法规,初步规定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
(5)改良监狱及狱政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考研法律硕士学位联考考试真题
:非法学专
业
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刑法的形式渊源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
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D立法解释
2、"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的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罪刑法定原则B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3、甲挪用公款炒股亏损无力归还,被检察机关以贪污罪起诉,人民法院依法认定甲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人民法院对本案罪名的变更体现了()
A规制机能B保护机能
C保障机能D威慑机能
4、下列行为可以构成犯罪的是()
A参加传销组织B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
C雇佣xx清理客房D拐卖15周岁的男孩
5、甲在丈夫的水杯中投毒,意图杀害丈夫,丈夫中毒后呕吐不止,甲见状不忍,将丈夫送到医院,使之得救。
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
6、2014年6月29日,甲持枪抢劫后逃到外地,同年11月8日,甲因琐事将他人殴打成重伤,对甲的抢劫犯罪()
A经过20年不再追诉
B从2014年6月20日计算追诉时效
C因为甲逃避追查,其追诉时效不受限制
D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公安部核准
7、甲乙二人驾驶摩托车夺取吴某挎包,因车速快将吴某带倒,致其重伤,甲乙的行为()
A抢夺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D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8、甲因涉嫌受贿被捕,在受讯间时如实供述了受贿罪刑,并举报了同监室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企图潜逃,经查证属实,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有自首情节,对其可以从轻处罚
B甲有xx情节,对其可以免除处罚
C甲有坦白情节,对其可以从轻处罚
D甲具有重大xx情节,对其应当免除处罚
9、甲明知王某是逃犯,在公安人员前来抓捕王某时,给其3000元帮其逃跑,甲的行为构成()
A窝藏罪B妨害公务罪C包庇罪D私放在押人员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