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电流章末综合练习
章末检测1:恒定电流

第七章恒定电流(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有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得0分)1.(2015届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向上端a滑动时,电流表A1、A2及电压表V的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电流表A1增大,A2减小,电压表V减小B.电流表A1减小,A2增大,电压表V减小C.电流表A1增大,A2增大,电压表V增大D.电流表A1减小,A2减小,电压表V增大2.(2015届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若调整可变电阻R的阻值,可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ΔU(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这个过程中()A.通过R1的电流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ΔU/R1B.R2两端的电压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ΔUC.路端电压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ΔUD.通过R2的电流增加,但增加量一定小于ΔU/R23.(2015届山西省临汾二中月考)如图所示,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均为定值电阻,与均为理想电表;开始时开关S闭合,均有读数,某时刻发现和读数均变大,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A.R1断路B.R2断路C.R1短路D.R3短路4.(2015届江苏省盐城中学三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大B.电源的总功率增大C.U1示数在变大D.U2示数在变小5.(2015届本溪市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滑向b的过程中,三只理想电压表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1、ΔU2、ΔU3,下列各值可能出现的是()A.ΔU1=3 VΔU2=2 VΔU3=1 VB.ΔU1=0.2 VΔU2=3 VΔU3=2 VC.ΔU1=0.5 VΔU2=1 VΔU3=1.5 VD.ΔU1=0.2 VΔU2=1 VΔU3=0.8 V6.(2015届海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电阻为r,R1、R3、R4均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I 、ΔU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 .电阻R 1被电流表短路C.ΔU ΔI>r D.ΔU ΔI<r 7.(2015届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E 为电源,其内阻为r ,L 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 1、R 2为定值电阻,R 3为光敏电阻.闭合开关S 后,若照射R 3的光强度减弱,则( )A .R 1两端的电压变大B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C .通过R 2的电流变小D .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变小8.(2015届洛阳市高三联考)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 E 、输出功率P R 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 r 随电流I 变化的图线画在同一坐标系中,如图中的a 、b 、c 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线b 表示输出功率P R 随电流I 变化的关系B .图中a 线最高点对应的功率为最大输出功率C .在图线上A 、B 、C 三点的纵坐标一定满足关系P A =P B +P CD .两个图线交点M 与N 的横坐标之比一定为1∶2,纵坐标之比一定为1∶4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9.(12分)(2015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第一次联考)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的电路测量一直流安培表的内电阻.所给的器材有:电池E(电动势约4.5 V);电流表A(量程0~300 mA ,待测内阻约为5 Ω);电压表V(量程0~3 V);电阻箱R1;滑动变阻器R2(0~10 Ω);电键S和导线若干.(1)图乙实物图中,已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乙(2)请完成主要实验的步骤:A.连接好实验电路,把变阻器的滑动片调到________(填“a端”或“b端”);B.闭合电键,调节________,使电压表的电压从小到大变化,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指针有较大偏转,读出并记录数据.(3)若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和I,电阻箱读数为R1,则电流表的内电阻R A =________.10.(12分)(2015届河南省高三天一大联考)为了测量某电池电动势E、内阻r和一个电流表内阻R A(已知电流表内阻R A与电源内阻相差不大),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1)根据图甲实验电路,请在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2)实验开始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到________(选填“a”或“b”)端.(3)合上开关S1,S2接图甲中的1位置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下几组电压表示数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S2改接图甲中的2位置,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记录下几组电压表示数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描点作出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两直线与纵轴的截距分别为U A、U B,与横轴的截距分别为I A、I B.①接1位置时,作出的UI图线是图丙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 ”)线;测出的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存在系统误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由图丙可知,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分别为E真=________,r真=________;③由图丙可知,电流表内阻R A=________.11.(12分)(2015届本溪市高三月考)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一个量程为30 mA的电流计展开探究.(1)为测量该电流计的内阻,同学甲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图中电源电动势未知,内阻不计.闭合开关,将电阻箱阻值调到20 Ω时,电流计恰好满偏;将电阻箱阻值调到95 Ω时,电流计指针指在如图(b)所示位置,则电流计的读数为________mA.由以上数据可得电流计的内阻R g=________Ω.(2)同学乙将甲设计的电路稍作改变,在电流计两端接上两个表笔,如图(c)所示,设计出一个简易的欧姆表,并将表盘的电流刻度转换为电阻刻度:闭合开关,将两表笔断开,调节电阻箱,使指针指在“30 mA”处,此处刻度应标阻值为________Ω(填“0”或“∞”);再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在两表笔间接不同阻值的已知电阻找出对应的电流刻度.则“10 mA”处对应表笔间电阻阻值为________Ω.(3)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内阻变大不能忽略,电动势不变,但将两表笔断开,指针仍能调到满偏,按正确使用方法再进行测量,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4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数值和单位) 12.(11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6 V,电源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1=2.4 kΩ、R2=4.8 kΩ.(1)若在ab之间接一个C=100 μF的电容器,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求电容器上所带的电量;(2)若在ab之间接一个内阻R V=4.8 kΩ的电压表,求电压表的示数.13.(1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2 Ω,R2=8 Ω,R3=4 Ω.当电键K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5 A,当K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36 A.求:(1)电键K断开和闭合时的路端电压U及U′;(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3)电键K断开和闭合时内阻上的热功率P及P′.答案:1.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R 3的滑片P 向上端a 滑动时,变阻器有效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干路电流I 增大,A 2增大.电压表V 读数U =E -I (R 2+r ),I 增大,U 减小,则电流表A 1减小.故选项B 正确.答案:B2. 解析:因电压表示数减小,而R 1为定值电阻,故电流的减小量一定等于ΔU R 1,故选项A 正确;R 1两端的电压减小,则说明R 2及内阻两端的电压均增大,故R 2两端的电压增加量一定小于ΔU ,故选项B 错误;因内电压增大,故路端电压减小,由B 的分析可知,路端电压的减少量一定小于ΔU ,故选项C 错误;由B 的分析可知,R 2两端的电压增加量一定小于ΔU ,故电流的增加量一定小于ΔU R 2,故选项D 正确. 答案:AD3. 解析:因为当R 2断路时,外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故路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读数变大;电路的总电流减小,故R 1上的电压减小,R 3电压变大,故电流表读数变大,与题目所给的现象吻合,故故障是R 2断路,故选项B 正确.答案:B4. 解析:P 上滑过程,电路的总电阻变小,则总电流增大,所以电源的总功率P =EI 增大,选项B 正确;总电流增大,则R 1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U 1的示数增大,选项C 正确;总电流增大,则内电压增大,外电压减小,而R 1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R 2两端的电压减小,选项D 正确;总电流增大,则内电压增大,外电压减小,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电容器带电量减小,选项A 错误.答案:BCD5. 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滑向b 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电灯两端的电压U 2增大,路端电压U 1减小,则变阻器两端电压U 3减小.由于U 1=U 2+U 3,U 1减小,则知ΔU 2>ΔU 3,ΔU 1<ΔU 2,所以ΔU 1=0.2 V 、ΔU 2=1 V 、ΔU 3=0.8 V 是可能的,选项D 正确;ΔU 1=3 V 、ΔU 2=2 V 、ΔU 3=1 V ;ΔU 1=0.5 V 、ΔU 2=1 V 、ΔU 3=1.5 V ;ΔU 1=0.2 V 、ΔU 2=3 V 、ΔU 3=2 V 不可能,故选项A 、C 、B 错误.答案:D6. 解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故选项B 错误;当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向左滑动时,其有效电阻减小,整个电路的外电阻减小,路端电压减小,电路中总电流增大,流经R 3的电流减小,流经R 4的电流增大,R 4两端电压增大,所以R 1两端电压减小,流经R 1的电流减小,故流经R 2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故选项A 正确;ΔU 为路端电压的减小量,而ΔI 大于电路中总电流的增大量,故ΔU ΔI<r ,选项D 正确,选项C 错误.答案:AD7. 解析:将光照强度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干路电流减小,故R 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选项A 错误;因干路电流减小,电耗的内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同时R 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并联电路部分电压增大;则流过R 2的电流增大,故选项C 错误;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流过灯泡的电流一定减小,故由P =I 2R 可知,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故选项B 正确;电源两端的电压为路端电压,由上分析可知,电源两端的电压变大,故选项D 错误.答案:B8. 解析:由电源消耗功率和电源内部消耗功率表达式P E =IE ,P r =I 2r 可知,a 是直线,表示的是电源消耗的总电功率,b 是抛物线,表示的是电源内电阻上消耗的功率,c 表示外电阻的功率即为电源的输出功率P R ,所以选项A 、B 错误;在a 、b 、c 三条图线上分别取横坐标相同的A 、B 、C 三点,因为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 E 等于输出功率P R 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 r 的和,所以这三点的纵坐标一定满足关系P A =P B +P C ,所以选项C 正确;当内电阻和外电阻相等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此时即为b 、c 线的交点M 时的电流,此时电流的大小为E R -r =E 2r,功率的大小为E 24r ,a 、b 线的交点N 表示电源的总功率P E 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 r 相等,此时只有电源的内电阻,所以此时的电流的大小为E r ,功率的大小为E 2r ,所以横坐标之比为1∶2,纵坐标之比为1∶4,所以选项D 正确.答案:CD9. 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2)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a 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路中电流不断变化,读出多组电压、电流值.(3)电阻箱和电流表串联,R =R A +R 1=U I ,则电流表内阻:R A =U I-R 1. 答案:(1) 如图所示(2)A.a 端B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或变阻器的滑动片)(3)U I-R 110. 解析:(1)实物连线图见答案.(2)为保护电流表,实验开始前,应将滑片P 置于电阻最大的a 端.(3)①当S 2接1位置时,可把电压表与电源看做一个等效电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U 端可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所以作出的U I 图线应是B 线;测出的电池电动势E 和内阻r 存在系统误差,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②当S 2接2位置时,可把电流表与电源看做一个等效电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U 端可知电动势测量值等于真实值,U I 图线应是A 线,即E 真=U A ;由于S 2接1位置时,U I 图线的B 线对应的短路电流为I 短=I B ,所以r 真=E 真I 短=U A I B . ③利用在图象中,接1时斜率表示电源内阻,当接2时斜率表示电源内阻加电流表电阻,R A =k 2-k 1=U A I A -U A I B. 答案:(1)如图所示(2)a(3)①B 电压表的分流 ②U AU A I B ③U A I A -U A I B11. 解析:(1)设电源电动势为E ,电流表内阻为R g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 R g +20=30×10-3 A ,当电阻箱阻值为95 Ω时,电流表读数为12 mA ,则有:E R g +95=12×10-3 A ,联立解得R g =30 Ω,E =1.5 V . (2)闭合开关,将表笔断开时所测电阻为无穷大; 由欧姆定律得E -I g R g =IR得I =E -I g R g R =1.5-10×30×10-320A =0.06 A R x =I g R g I -I g=6 Ω. (3)由于仍能指针满偏,所以测量结果保持不变. 答案:(1)12.0 30 (2)∞ 6 (3)不变12. 解析:(1)设电容器上的电压为U C ,则U C =R 2R 1+R 2E 电容器的带电量Q =CU C解得Q =4×10-4 C.(2)设电压表与R 2并联后电阻为R 并,R 并=R 2R V R 2+R V则电压表上的电压U V =R 并R 1+R 并E 解得U V =3 V .答案:(1)4×10-4 C (2)3 V13. 解析:(1)U =(R 2+R 3)I 1=(8+4)×0.25 V =3 V U ′=R 2I 2=8×0.36 V =2.88 V .(2)电键K断开时E=U+I总r①I总=I1+UR1=0.5 A 电键K闭合时E=U′+I总′r②I总′=I2+U′R1=0.6 A联立①②得E=3.6 V,r=1.2 Ω.(3)P=I2总r=0.3 WP′=I总′2r=0.432 W.答案:(1)3 V 2.88 V(2)3.6 V 1.2 Ω(3)0.3 W0.432 W。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0章 恒定电流 章末高效整合练习题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下图所示的图象为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则关于两个导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导体2的电阻大于导体1的电阻B .导体1的电阻大于导体2的电阻C .当两导体两端电压相等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也相等D .当通过两导体的电流相等时,导体1两端的电压小于导体2两端的电压 【答案】 B2.如下图所示,直流电动机与可变电阻R 1并联,路端电压U 恒定,调节R 1使两个支路中的电流强度相等,则可知( )A .两个支路中的电阻相等B .两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C .两支路产生的热量相等D .两支路消耗的电功率相等【解析】 电动机属非纯电阻电路,不满足欧姆定律,故两支路电阻不相等;由于两支路并联,故电压相等;由I 2Rt ,它们产生的热量因电阻R 的不同而不同;再由P =UI 可知,两支路消耗的电功率相等,答案BD 正确.【答案】 BD3.利用超导材料零电阻的性质,可实现无损耗输电.现有一直流电路,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4 Ω,它提供给用电器的电功率为40 kW ,电压为800 V .如果用临界温度以下的超导电缆替代原来的输电线,保持供给用电器的功率和电压不变,那么节约的电功率为( )A .1 kWB .1.6×103 kWC .1.6 kWD .10 kW 【答案】 A4.用电器离电源L ,线路上的电流为I ,为使在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 ,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p .那么,输电线的横截面积的最小值是( )A .p L RB .p LI UC.U pLID.2UL Ip【答案】 B5.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向可变电阻R 供电,关于路端电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电源电动势不变,所以路端电压也不变 B .因为U =IR ,所以当I 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 C .因为U =E -Ir ,所以当I 增大时,路端电压下降 D .若外电路断开,则路端电压为零 【答案】 C6.如右图所示,直线A 为电源a 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B 为电源b 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C 为一个电阻R 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将这个电阻R 分别接到a 、b 两个电源上,那么( )A .R 接到a 电源上,电流的效率较高B .R 接到b 电源上,电流的输出功率较大C .R 接到a 电源上,电流输出功率较大,但电源效率较低D .R 接到b 电源上,电阻的发热功率和电源的效率都较高【解析】 由图象可知,电源的效率ηA =U A I A E A I A =12,ηB =U B I B E B I B >12,故A 项错;电源的输出功率P =I 2R .因为I A >I B ,所以B 项错.综上所述,可知C 项正确,D 项错.【答案】 C7.粗细均匀的金属环上A 、B 、C 、D 四点把其周长分成四等分,如右图所示.则A 、B 间与A 、C 间电阻之比为( )A .1∶3B .1∶2C .3∶4D .4∶3 【答案】 C8.关于电功、电功率、电热、热功率、焦耳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快,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一定越多B .计算电功时,用W =UIt 适用于任何电路,而用W =I 2Rt =U 2Rt 只适用于纯电阻的电路C .对于电动机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关系有UI >I 2RD .电功与电热的关系UIt =I 2Rt =U 2R适用于任何电路【答案】 BC9.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 1与A 2内阻相同,A 2与R 1串联.当电路两端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时,A 1的示数为3A ,A 2的示数为2A ;现将A 2改为与R 2串联,如图乙所示,再接在原来的电源上,那么( )A .A 1示数必增大,A 2示数必增大B .A 1示数必增大,A 2示数必减小C .A 1示数必减小,A 2示数必增大D .A 1示数必减小,A 2示数必减小 【答案】 B10.高温超导限流器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如下图所示,超导部件有一个超导临界电流I c ,当通过限流器的电流I >I c 时,将造成超导体失超,从超导态(电阻为零)转变为正常态(一个纯电阻).以此来限制电力系统的故障电流,已知超导部件的正常态电阻为R 1=3 Ω,超导临界电流I c =1.2 A ,限流电阻R 2=6 Ω,小灯泡L 上标有“6 V,6 W ”的字样,电源电动势E =8 V ,内阻r =2 Ω,原来电路正常工作,现L 突然发生短路,则( )A .短路前通R 1的电流为23AB .短路后超导部件将由超导状态转化为正常态C .短路后通过R 1的电流为43AD .短路后通过R 1的电流为2 A 【答案】 B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60分)11.(8分)(2009年安徽理综高考)Ⅰ.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 和b 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挡位,a 和b 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Ⅱ.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 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a)电流表(量程0.6 A、3 A);(b)电压表(量程3 V、15 V);(c)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d)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 A).那么(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A;R0应选择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解析】Ⅰ.多用表的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的刻度都是均匀的.读直流电压、电流时看表盘正中央的那条刻度均匀的刻度线.对于直流100 mA,每一小格表示2 mA,所以读数是23.0 mA,对于2.5 V电压挡,每小格表示0.05 V,所以读数是0.57 V.电阻的测量读最上面的一条刻度线,所以读数是320 Ω.Ⅱ.干电池的电动势大约是1.5 V,所以电压表选用3 V量程.为了减小电流表指针偏角太小带来的误差,故电流表选用0.6 A量程,定值电阻选用1 Ω的.为了操作方便,滑动变阻器选用0~10 Ω的.【答案】Ⅰ.23.0 mA0.57 V320 ΩⅡ.(1)30.610~10(2)电压表的分流12.(8分)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6 V,内阻不计,小灯L上标有“6 V,0.3 A”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范围是0~20 Ω,电阻R2上标有“15 Ω,4 A”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甲、乙两同学在讨论滑动变阻器功率的取值范围时,产生了分歧.甲同学认为:由于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 A,所以通过R1的最大电流为I1m=I Am-I L=0.6 A-0.3 A=0.3 A,这时滑动变阻器R1两端的电压为U1m=E-I1m R2=6 V-0.3×15 V=1.5 V因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P1m=I1m U1m=0.3×1.5 W=0.45 W.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看法,他认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决定于通过它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的乘积,即P1=I1U1,电流最大时功率未必最大,只有电流、电压的乘积最大时,功率才最大.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中,哪位同学的看法正确?如果你认为甲同学正确,请简述他正确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乙同学正确,请求出滑动变阻器R 1的最大功率P 1m?【解析】 甲同学的看法错,乙同学的看法正确. 当通过R 1的电流为I 1时,两端的电压为U 1=E -I 1R 2这时P 1=I 1U 1=I 1=(E -I 1R 2)=-I 21R 2+EI 1=-R 2(I 1-E 2R 2)2+E 24R 22当I 1=E 2R 2=62×15A =0.2 A 时 R 1的功率最大,P 1m =E 24R 22=624×15W =0.6 W.【答案】 乙同学的看法正确.0.6 W13.(10分)如右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 =18 V ,电阻R 1=8 Ω,电动机绕组的电阻R 0=0.5 Ω,电键S 1始终闭合.当电键S 2断开时,电阻R 1的电功率是32 W ;当电键S 2闭合时,电阻R 1的电功率是8 W ,求:(1)电源的内电阻;(2)当电键S 2闭合时流过电源的电流和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解析】 (1)设S 2断开时R 1消耗的功率为P 1,则P 1=⎝⎛⎭⎫ER 1+r 2R 1代入数据可以解得r =1 Ω(2)设S 2闭合时R 1两端的电压为U ,消耗的功率为P 2,则P 2=U 2R 1解得U =8 V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U +Ir ,代入数据,得I =10 A 流过R 1的电流为I 1,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 2,I 1=UR 1=1 A而I 1+I 2=I ,所以I 2=9 A 由UI 2=P 出+I 22R 0代入数据得P 出=31.5 W 【答案】 (1)1 Ω (2)9 A 31.5 W14.(10分)如下图所示,电阻R 1=2 Ω,R 2=4 Ω,R 3=6 Ω,电容C =5 μF.电源电压U =6 V 不变,求:(1)电键S 断开时,电路达稳定状态后电容器的带电量Q 1和电源对电路提供的功率P 1. (2)电键S 闭合时,电路达稳定状态后电容器的带电量Q 2和电源对电路提供的功率P 2. 【解析】 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当电路达稳定状态时,相当于一个断路元件. (1)S 断开时,C 通过R 3接在R 1联两端,C 两端的电压为R 1两端电压 则U 1=R 1U R 1+R 2=22+4×6=2 V ,电容器带电量Q 1=CU 1=5×10-6×2=1×10-5 C下极板带正电,电源提供的功率P 1=U 2R 1+R 2=622+4=6 W(2)S 闭合时,C 并接在R 2两端,则电容器带电量Q 2=CU 2=C ×R 2R 1+R 2U =2×10-5 C上板带正电,电源提供的功率P 2=U 2R 1+R 2+U 2R 3=6+626=12 W.【答案】 (1)1×10-5 C6 W (2)2×10-5 C 12 W15.(12分)电动自行车是目前一种较为时尚的代步工具,某厂生产的一种电动自行车,设计质量(包括人)为m =80 kg ,动力电源选用能量存储为“36 V 10 Ah ”(即输出电压为36伏,工作电流与工作时间的乘积为10安培小时)的蓄电池(不计内阻),所用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有两档,分别为P 1=120 W 和P 2=180 W ,考虑到传动摩擦以及电机发热等各种因素造成的损耗,电动自行车行驶时的功率为输入功率的80%,如果电动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与行驶速率和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都成正比,即F f =kmg v ,其中k =5.0×10-3s·m -1,g 取10 m/s 2.求:(1)电动自行车分别选用两档行驶时,行驶的最长时间分别是多少? (2)电动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能到达的最大速度.(3)估算选用“功率高档”时电动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的最大行程.【解析】 (1)根据公式P =IU ,可得两档电流分别为:I 1=103A ,I 2=5 A再根据电池容量可得: t 1=10I 1=10103=3h ,t 2=1012=2h(2)当电动自行车以最大功率行驶且达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有 F =kmg v m F =ηp 1v m v m =ηp 1kmg=0.8×1805.0×10-3×80×10=6 m/s (3)忽略电动自行车的启动和减速过程,可认为电动自行车能以最大速度行驶2h , 即:s m =v m t =6×3600×2 m =43.2 km【答案】 (1)3 h 、2 h (2)6 m/s (3)43.2 km16.(12分)下图甲是一种家用电熨斗的电路原理图(额定电压为220 V).R 0是定值电阻,R 是可变电阻(调温开关),其电阻值均不受温度影响.(1)该电熨斗温度最低时的耗电功率为121 W ,温度最高时的耗电功率为484 W ,求R 0的阻值及R 的阻值变化范围.(2)假定电熨斗每秒钟散发的热量Q 跟电熨斗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在温度为20 ℃的房间使用该电熨斗来熨烫毛料西服,要求熨斗表面温度为220 ℃,且保持不变,问应将R 的阻值调为多大?【解析】 (1)温度最低挡P 1=U 2R max +R 0,温度最高挡P 2=U 2R 0,由以上两式代入数据解得R 0=100 Ω R max =300 Ω所以变阻器阻值范围是0到300 Ω(2)此时电熨斗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 Δt =220℃-20℃=200℃由题图知电熨斗每秒钟散发的热量 Q =440 J要保持电熨斗的表面温度不变,则电熨斗的电功率P =440 W. P =U 2R +R 0,440=2202R +100R =10 Ω,故应将R 调至10 Ω.【答案】 (1)100 Ω 0≤R ≤300 Ω (2)10 Ω。
恒定电流章末检测1

恒定电流综合练习(一)一. 选择题1.白炽灯的灯丝由鸽丝制成,当灯丝烧断后脱落一段,又将剩余灯丝刚好能搭接上使用,若灯泡功率原来为60 W,观察搭接起来的灯丝长度大约为原来的?则现在灯泡的功率约为()A.30 WB. 45 W C・ 60 W D・ 80 W2.如图所示,直线OAC为某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曲线OBC表示同一直流电源内部的热功率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若A、B点的横坐标均为1 A,那么AB线段表示的功率为();I° 1 2 3 〃AA. 1 W B・ 6W C・ 2W D・ 2.5 W3.一台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与一只电炉的电阻相同,现将它们串联到电路中,电动机和电炉都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相同时间内()A.电炉放热与电动机放热相等B.电炉两端电压小于电动机两端电压C.电炉两端电压等于电动机两端电压D.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大于电炉消耗的功率4・如图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J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动势Ei=E2,发生短路时的电流∕ι>∕2B.电动势EFEh内阻r1>r2C.电动势Eι>E2,内阻n<nD•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大5•如图所示,三个电阻心、R2、Rs的阻值相同,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分别为IOW. IoW和4W,这个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是()A.24WB. 16WC. 12WD. 15W6.一粗细均匀的银珞丝,截而直径为d,电阻为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A.R/1 000B. R/100C. IOOR D・ IOOoOR7.电阻R]、R2 > 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 10Ωx R3=5Q, Rl两端的电压为6V, R?两端的电压为12V,贝∣]()A.电路中的电流为0.6AB.电阻Ru的阻值为20Q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D.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V&如图所示,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1.8 V, 则外电阻R与电源内阻r之比为()C. 2 : 3D. 3 : 29.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这表示()A.电池中每通过IC的电荷虽,该电池能将1.5 J的化学能转变成电势能B.该电池接入电路工作时,电池两极间的电压恒为1.5 VC.该电池存储的电能一立比电动势为1∙2 V的电池存储的电能多D.将IC的电子由该电池负极移送到正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做了1.5J的功10.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通过测疑两个电池的电流和电压,得到了如图所示的u—I图线,从图象中可以看出()A.电池a的电动势较大,内电阻较大B.电池a的电动势较小,内电阻较小C.电池b的电动势较小,内电阻较大D.电池b的电动势较大,内电阻较小11.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是厶:/2 : /3=1 : 2 : 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心:/?3 为()A・ 1 : 2 : 3B. 3 : 2 : 1C・ 2 : 3 : 6D・ 6 : 3 : 2 22•根据欧姆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关系式U = IR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U由通过它的电流I和它的电阻R共同决左B.从关系式R = 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从关系式I=U∕R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从关系式R=U∕I可知,对一个确左的导体来说,所加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一定值13.已知用电器A的电阻是用电器B的电阻的2倍,加在A上的电压是加在B上的电压的一半,那么通过A和B的电流A和%的关系是()A. IΛ =2I BB. IA=^ IB C・IA=IB D・IA=^h14.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势数值上就等于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压B.所有电源的电动势都是1∙ SVC.体积越大的电源,其电动势一泄越大D.不同电源的电动势不同1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灯L’、L:均不亮•莱同学用一根导线检查电路,将导线接在L,两端时,发现L C发光,由此可判断故障的可能原因是()A.灯Ll短路B.灯匚断路C.灯L:短路D.灯J断路16.下列有关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势和电势差虽名称不同,但物理意义相同B.电动势就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C.非静电力做功越多,电源的电动势就越大D.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性质决立17.关于电压和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義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B.电动势就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C.电压和电动势单位相同,所以电动势和电压物理意义相同D.电源电动势左义式E二严和电势差泄义式U二¥中的W都是电场力做的功4 428・多用电表调零后用“ XlOO"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很小,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这个电阻的阻值很大,应换用"Xio ”档调零后重新测量这个电阻的阻值很大,应换用,∙XiK ••档调零后重新测量2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P从图示位宜向下滑动的过程中()——1—1IIZA・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小39题图这个电阻的阻值很小, 应换用,∙Xio ”档调零后重新测量这个电阻的阻值很小, 应换用” ×1K ••档调零后重新测量B.路端电压变大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小D.通过滑动变阻器RJ的电流小20.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两端电压恒左,电流表内阻可忽略不计,左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相等,均为R,当滑动键P从变阻器的上端C 一直移到下端D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情况应是()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恒立不变D.始终增大二、实验题21・在“测左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已连接好部分实验电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把图乙中剩余的电路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乙的电路中.为避免烧坏电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端(选(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象,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_V,内阻r=_Q22.仪器仪表读数(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I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
第2章《恒定电流》章末复习

第2章《恒定电流》章末复习2009.12.25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 )关于电流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根据I=Q/t 可知I 与Q 成正比B . 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相等,则导体中的电流是恒定电流C . 电流有方向,电流是矢量D .电流的单位“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2、下面对电源电动势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B.在闭合电路中,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C.电源电动势表征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电动势就越大 D.电动势、电压和电势差名称不同,但物理意义相同,所以单位也相同 3、 ( )下图1为一逻辑电路,根据电路图完成它的真值表。
其输出端从上到下排列的结果正确的 A .0 0 1 0B .0 0 1 1C .1 0 1 0D .0 0 0 1 4、( )一只标有“220V ,60W ”字样的白炽灯泡,将加在两端的电压U 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 ,在此过程中,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
在下列四个图象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5、如图2所示直线OAC 为某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 随总电流I 变化的图线;抛物线 OBC 为同一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r 随总电流I 变化的图线,则当通过电源的电流为1A 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为A .1WB .3WC .2WD .2.5W( )6、两个电阻R 1、R 2,且R 1>R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P=I 2·R 可知,电阻大的消耗功率多,则P 1>P 2B .由P=U R 2可知,电阻小的消耗功率多,P 2>P 1C .当R 1与R 2串联后,电阻大的消耗功率多,则P 1>P 2D .当R 2与R 1并联后,电阻大的消耗功率多,则P 1>P 2( )7、若将额定值为“220伏,25瓦”、“220伏,60瓦”的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220伏的电源上工作,则:A .两个灯泡均不能正常工作B .25瓦的灯泡比较亮C .60瓦的灯泡比较亮D .两个灯泡工作都正常( )8.通过电阻R 的电流强度为I 时,在t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 ,若电阻为2R ,电流强度为I /2,则在时间t 内产生的热量为A .4QB .2QC.Q /2 D.Q /4( )9、如图3所示,是测定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电流和路端电压图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I 1=I 2时,电源总功率P 1=P 2B .当I 1=I 2时,外电阻R 1=R 2C .当U 1=U 2时,电源输出功率P 出1<P 出2D .当U 1=U 2时,电源内部消耗的电功率P 内1<P 内2( )10、在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 端移动时A .电压表○V 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 的读数减小 B .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的读数都增大 C .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的读数都减小 D .电压表○V 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 的读数增大图1 图5 图2( )11.日常生活用的电吹风中有电动机和电热丝,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电热丝给空气加热,得到热风可将头发吹干。
高中物理 第3章 恒定电流 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1

章末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B .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C .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D .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解析:由R =ρlS可知,对于同种材料ρ一定,S 一定,R 与l 成正比,l 一定,R 与S 成反比,故A 正确,B 错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电流无关,C 、D 错误. 答案:A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 .物体两端只要有电势差,一定产生恒定电流B .电流强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正电荷运动的方向C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不是自由电子作定向移动形成的D .电解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的解析:A 选项中,只能说可能产生电流,不能说一定产生恒定电流,电流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但它的合成不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标量,故B 错误.金属导体导电是自由电子作定向移动形成的C 错D 对. 答案:D3.(多选)一段小玻璃棒与灯泡L 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灯泡不亮,用酒精灯加热玻璃棒,一段时间后,灯泡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棒被加热后电阻率增大B .玻璃棒被加热后电阻率减小C .玻璃棒被加热后自由电荷增多D .玻璃棒被加热后自由电荷减少解析:加热玻璃棒,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nevs 及e 、v 、s 均为定值知,表示电荷密集度的n 值变大,即玻璃棒被加热后自由电荷增多,C 正确,D 错误;由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电阻减小,电阻率减小,故A 错误,B 正确. 答案:BC4.电阻R 1和R 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 1的电流强度是通过R 2的电流强度的n 倍.则当R 1和R 2串联在电路中时,R 1两端的电压U 1和R 2两端的电压U 2之比为( )A .n ∶1B .1∶nC .n 2∶1D .1∶n 2解析:并联时,I 1·R 1=I 2·R 2,R 1R 2=I 2I 1=1n,串联时,U 1R 1=U 2R 2,所以U 1U 2=R 1R 2=1n,B 正确.答案:B5.如图所示为通过某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在图线上取一点M ,其坐标为(U 0,I 0),其中过M 点的切线与横轴正向的夹角为β,MO 与横轴的夹角为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该电阻接在电路中,其消耗的电功率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 .该电阻阻值随其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增大C .当该电阻两端的电压U =U 0时,其阻值为1tan α ΩD .当该电阻两端的电压U =U 0时,其阻值为tan β Ω解析:由题图知,U 增大时,电功率P =UI 增大,所以A 正确;由电阻R =U I知,I -U 曲线上U =U 0点对应的电阻阻值为U 0I 0,与1tan α、tan β的大小关系不确定,所以C 、D 均错;由I -U 图线知,曲线切线的斜率随U 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同时电阻阻值不断减小,B 错误. 答案:A6.(多选)电阻R 和电动机M 串联接到电路中,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 跟电动机线圈的电阻相等,电键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 和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和U 2;经过时间t ,电流通过电阻R 做功W 1,产生的电热为Q 1;电流通过电动机M 做功W 2,产生的电热为Q 2,则有( )A .U 1<U 2,Q 1=Q 2B .W 1=2W 2,Q 1=Q 2C .W 1<W 2,Q 1<Q 2D .W 1<W 2,Q 1=Q 2解析:对电动机W 2>Q 2,即U 2It >I 2Rt ,所以U 2>IR ,而对电阻R 来说,U 1=IR ,所以U 2>U 1,因为电动机线圈电阻和电阻R 相等,则Q 1=Q 2,W 2=Q 2+E 机,而Q 2=W 1,所以W 2>W 1,故A 、D 正确. 答案:AD7.一台国产封闭型贮水式电热水器的铭牌上所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此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处于加热状态时,通过电热水器的电流约为( )A .6.8 A C .4.4 AD .0.23 A解析:由P =UI ,可知该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处于加热状态时的电流为:I =P U =1 500220A≈6.8 A,故选项A 正确. 答案:A8.如图所示,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块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充电时电压恰为限制电压,历时 4 h 充满.(假设充电前电池内已无电)该过程电池发热,则充电过程中转化成的电热功率为( )A .0.087 5 WB .0.007 29 WC .0.735 WD .0.647 5 W解析:由电池容量及充电时间可求得充电电流I =700 mA·h4 h=175 mA ,输入功率P 入=U充I =4.2×0.175 W=0.735 W ,转化成有效功率P 有效=U 标·I =3.7×0.175 W=0.647 5 W ,电热功率P 热=P 入-P 有效=0.087 5 W ,即A 正确. 答案:A9.(多选)电位器是用来控制电路的电学器材,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滑动变阻器,其中P 、O 、Q 为三个接线柱,如图为某电位器的示意图.现将此电位器与一定值电阻、一理想的电流表串联接在一电源两端,通过转动滑动触头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将P 、O 两端接入电路,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B.如果将P、Q两端接入电路,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如果将P、Q两端接入电路,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如果将O、Q两端接入电路,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解析:连接P、O,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减小,A正确;而连接P、Q时,无论滑动触头怎么转动,接入电路的电阻都为整个碳膜电阻,电阻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B、C错误;连接O、Q,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电流表的示数增大,D正确.答案:AD10.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电键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B.图(a)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C.图(b)中的A1、A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D.图(b)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解析:电表的示数是由通过电表A1、A2的电流决定的,而电表指针的偏角是由通过内部小量程电流表的电流决定的,两个电表并联时,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是并联关系,所以,通电时,两小量程的电流表中通过的电流相同,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B正确,A1、A2的内阻不同,并联时,A1、A2中通过的电流不同,A1、A2的示数不相同,A不正确;A1、A2两表串联时,通过电表的电流相同,示数相同;但是,由于电表内阻不同,通过小量程电表的电流不同,A1、A2的偏角不同,故C、D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8分)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R x约为5 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A.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为15 kΩ) B.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为75 kΩ)C.电流表(量程0~3 A,内阻约为0.2 Ω) D.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为1 Ω)E.变阻器R1(0~100 Ω,0.6 A)F.变阻器R2(0~2 000 Ω,0.1 A)G.电池组E(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0.3 Ω)H.开关S,导线若干(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序号).(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如图(a)中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为该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原理图把图(b)中的实物用线连接起来.(3)若用毫米刻度尺测得金属丝长度为60.00 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的金属丝的直径及两电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 mm,电阻值为__________Ω.解析:(1)由于电源的电动势为3 V ,所以电压表应选A ;被测电阻约为5 Ω,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约为I =E R x =35A =0.6 A ,电流表应选D ;根据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可知,变阻器应选E ;还要选用电池组和开关,导线若干.故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A 、D 、E 、G 、H.(2)由于R x <R A R V ,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应选图(a)中乙电路图,实物连接如图所示.(3)从螺旋测微器可以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0.637 mm ,从电压表可以读出电阻两端电压为1.2 V ,从电流表可以读出流过电阻的电流为0.5 A ,被测金属丝的阻值为R x =U x I x =1.20.5Ω=2.4 Ω.答案:(1)ADEGH (2)乙 图见解析 (3)0.637(0.636~0.638均可) 2.412.(8分)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研究这一问题,实验室备有的器材是:电压表(3 V,3 kΩ)、电流表(0~0.6 A,0.1 Ω)、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待测小灯泡、导线若干,实验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以上.(1)他们应选用图中所示的________电路进行实验;(2)根据实验测得数据描绘出如图所示U-I图象,由图分析可知,小灯泡电阻随温度T 变化的关系是________.(3)已知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标有1.5V字样,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求出小灯泡在1.5V 电压下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W.解析:(1)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故选A.(2)在U-I图象中,曲线在某点的斜率表示小灯泡的电阻阻值,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故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由U -I 图象可知,当U =1.5 V 时I =0.46 A ,则P =UI =1.5×0.46 W=0.69 W. 答案:(1)A (2)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0.6913.(8分)一个灯泡L ,标有“6 V,12 W ”字样,一台直流电动机D ,其线圈电阻为2 Ω,把L 和D 并联,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把L 和D 串联,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是额定功率的3/4,求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机械功率.(设灯泡灯丝电阻保持不变)解析:设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 ,额定电流为I ,则依题意可知,并联时:U =6 V ,串联时:I =I 灯,而I 2灯R 灯=3P 灯/4,R 灯=U 2灯/P 灯,由以上三式可得:I = 3 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 出=IU -I 2R =4.39 W.答案:4.39 W14.(10分)如图所示,R 1=6 Ω,R 2=3 Ω,R 3=4 Ω,A 、B 两点电压U AB =12 V ,C 1、C 2的电容分别为2 μF 和1 μF,求它们的带电量.解析:I =U R =U AB R 1+R 3=1210A =1.2 A UC 1=UR 1=IR 1=7.2 VQC 1=C 1UC 1=2×10-6×7.2 C=1.44×10-5 CUC 2=UR 3=IR 3=4.8 VQC 2=C 2UC 2=1×10-6×4.8 C=4.8×10-6 C.答案:1.44×10-5C 4.8×10-6C15.(13分)四川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指出,若按现有供水能力测算,四川省供水缺口极大,蓄引提水是目前解决供水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某地要把河水抽高20 m 进入蓄水池,用一台电动机通过传动效率为80%的皮带,带动效率为60%的离心水泵工作.工作电压为380 V ,此时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为19 kW ,电动机的内阻为0.4 Ω.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 kg/m 3,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求:(1)电动机内阻消耗的热功率;(2)将蓄水池蓄入864 m 3的水需要的时间(不计进、出水口的水流速度).解析:(1)设电动机的电功率为P ,由P =UI 得 I =P U =19×103380A =50 A , 设电动机内阻r 上消耗的热功率为P r ,则P r =I 2r =502×0.4 W=1.0×103 W.(2)设蓄水总质量为M ,所用抽水时间为t .已知抽水高度为h =20 m ,容积为V =864 m 3,水的密度为ρ=1×103 kg/m3,则M=ρV=1×103×864 kg=8.64×105 kg.设质量为M的河水增加的重力势能为ΔE p,则ΔE p=Mgh,设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0,则P0=P-P r,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P0t×60%×80%=ΔE p,代入数据解得将蓄水池蓄入864 m3的水需要的时间t=2×104 s答案:(1)1.0×103 W (2)2×104 s16.(13分)一电流表并联分流电阻R1=100 Ω时,电流表的量程扩大到I1=3 A;当该电流表串联一分压电阻R2=300 Ω时,测电压的量程扩大到原来的4倍,问要使该电流表的电流量程扩大到7.5 A,应并联一个多大的分流电阻?解析:设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I0,内阻为R0,当并联R1时,I0R0=(I1-I0)R1,①串联R2时,I0R2=3I0R0 ②代入数据解①②得:R0=100 Ω,I0=1.5 A,要使电流表的量程扩大到7.5 A,即扩大到原来的5倍,需并联的分流电阻为R=R05-1=1004Ω=25 Ω.答案:25 Ω。
高中物理 第2章 恒定电流章末综合能力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3-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1物理试题

第2章恒定电流本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局部。
总分为100分,时间9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某某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关于家庭安全用电,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将移动插座远离水池B.用湿抹布擦去工作中电器上的灰尘C.使用洗衣机时,电器外壳不用接地D.消毒碗柜、电饭煲和电冰箱可以同时使用一个移动插座答案:A解析:插座外表是绝缘体,一旦受潮就不绝缘,故要远离水,故A正确;当用湿抹布擦去工作中电器上的灰尘时,此时电器正在工作,能导致电路短路烧毁,故B不正确;使用洗衣机时,电器外壳容易有静电出现,所以必须接地,将多余电荷导走,故C不正确;消毒碗柜、电饭煲和电冰箱不能同时使用同一移动插座,原因是负载太大,会导致插座烧毁,故D 不正确。
2.(淄博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三校联考)某居民家中的电路如下列图,开始时各局部工作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能正常发光。
拔出电饭煲的插头,把试电笔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如此( )A.仅电热壶所在的C、B两点间发生了断路故障B.仅电热壶所在的C、B两点间发生了短路故障C.仅导线AB断路D.因插座用导线接地,所以发生了上述故障答案:C解析:由于电灯仍正常发光,说明电源是好的,电热壶所在的C、B两点间没有发生短路故障。
把试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说明插座的左、右插孔都与火线相通,说明电热壶所在的C、B两点间没有发生断路故障。
综合分析可知,故障为A、B 间导线断路,即C选项正确。
3.(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如下列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当电键闭合后,小灯泡均能发光。
恒定电流章末练习(含详解)

恒定电流章末练习班别: 学号: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1·福州高二检测)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仅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决定B.导体的电阻在一定温度下仅由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C.导体的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由导体的长度、粗细及材料决定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所通电流的大小有关2.(2011·长春高二检测)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将( )A.都变亮B.都变暗C.A 、B 变亮,C 变暗D.A 、C 变亮,B 变暗3.如图所示,甲、乙两电路中电源完全相同,电阻R 1>R 2,在两电路中分别通过相同的电荷量Q 的过程中,下列关于两电路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电源内部产生电热较多的是甲电路中的电源B.R 1上产生的电热比R 2上产生的电热多C.电源做功较多的是乙电路中的电源D.电源输出功率较大的是乙电路中的电源4.(2011·衡水高二检测)如图甲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 2为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其电阻随温度t 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 a ,b 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 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 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 的变化情况是( )A.I 变大,U 变大B.I 变大,U 变小C.I 变小,U 变大D.I 变小,U 变小5.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ηa 、ηb .由图可知ηa 、ηb 的值分别为( ) A.34、14 B.13、23 C.12、12 D.23、13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题有且只有两个选项正确)6.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研究小组对一幢居民楼的供电设施进行了观察和测量,整幢居民楼供电线路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暂停供电,用欧姆表测得A 、B 间电阻为R ,恢复供电后,测得A 、B 间电压为U ,进线电流为I ,经时间t,电能表走字“W ”,则计算该幢居民楼的总功率可以用的公式是( )A.P=I 2RB.P=2U R C.P=IU D.P=W/t7.日常生活用的电吹风中有电动机和电热丝,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电热丝给空气加热,得到热风可将头发吹干.设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 1,它与电热丝的电阻R 2串联,接到直流电源上,电吹风机两端电压为U ,通过的电流为I ,消耗的电功率为P ,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P >IUB .P =IUC .P >I 2(R 1+R 2)D .P=I 2(R 1+R 2)8.如图所示,是测定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得到的电流和路端电压图线,则应有( )A .当I 1=I 2时,电源总功率P 1=P 2B .当I 1=I 2时,外电阻R 1=R 2C .当U 1=U 2时,电源输出功率P 出1=P 出2D .当U 1=U 2时,电源内部消耗的电功率P 内1<P 内29.(2011·玉溪高二检测)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则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电压表将被烧坏B.电流表将被烧坏C.灯泡不能发光D.灯泡将被烧坏10.如图所示是一电路板的示意图,a 、b 、c 、d 为接线柱,a 、d 与220V 的交流电源连接,ab 间、bc 间、cd 间分别连接一个电阻.现发现电路中没有电流,为检查电路故障,用一交流电压表分别测得b 、d 两点间以及a 、c 两点间的电压均为220V ,由此可知( )A .ab 间电路通,cd 间电路不通B .ab 间电路不通,bc 间电路通C .ab 间电路通,bc 间电路不通D .bc 间电路不通,cd 间电路通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11.(2011·乌鲁木齐高二检测)(8分)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mm.另一位同学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________cm.12.(2011·天津高考)(10分)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 kΩ的电阻R x,现备有下列器材:A.电流表(量程100 μA,内阻约2 kΩ);B.电流表(量程500 μA,内阻约300 Ω);C.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100 kΩ);D.电压表(量程50 V,内阻约500 kΩ);E.直流电源(20 V,允许最大电流1 A);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额定功率1 W);G.电键和导线若干.(1)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2)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9分)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被测的电源是两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池组.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如下:A.电流表,量程0~0.6 A,0~3 AB.毫安表,量程0~100 mA,0~100 μAC.电压表,量程0~3 V,0~15 VD.滑动变阻器,0~1 000 Ω,0.1 AE.滑动变阻器,0~20 Ω,2 AF.电键一个,导线若干(1)为了尽量得到较好的效果,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量程应选___________,电压表量程选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2)如图有甲、乙两个可供选择的电路,应选___________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误差是由于___________表的读数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_所造成的.14. (2011·孝感高二检测)(10分)多用电表是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常用的仪器.(1)如图甲是一个多用电表的内部电路图,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将S拨到_________或_________两个位置,在进行电压测量时,应将S拨到_________或_________两个位置. (2)使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如图乙中a、b所示.若选择开关处在“×10Ω”的电阻挡时指针位于a,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_____Ω.若选择开关处在“直流电压2.5 V”挡时指针位于b,则被测电压是_________V;(3)两位同学使用完多用电表后,分别把选择开关置于图丙和图丁位置,你认为图_________的位置比较好.四、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5.一台电风扇,内阻为20 Ω,接上220 V电压后,消耗功率66 W,问:(1)电风扇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2)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是多少?转化为内能的功率是多少?电动机的效率是多少?(3)如果接上电源后,电风扇的风叶被卡住,不能转动,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以及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和发热功率是多少?16.(12分)如图所示电路,电压U恒定,R1=R2=R3,当开关S断开时,处在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的微粒恰好处于平衡状态,当开关S闭合后,带电微粒的加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恒定电流 答案解析1.【解析】选C.导体的电阻由材料的电阻率、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电流无关,因此A 、B 、D 错误,C 正确.2.【解析】选C.触头左移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闭合电路总电阻减小,干路电流变大,A 变亮,灯A 及电源内阻上电压变大,U C 减小,灯C 变暗,B 所在支路电流变大,B 变亮,C 对.3.【解析】选B.因I=E R r+,R 1>R 2,所以I 1<I 2,U=E-Ir ,所以U 1>U 2,U 内甲<U 内乙,W 内=QU 内,所以W 内甲<W 内乙,W=QU ,所以W R1>W R2,W E =EQ ,所以W E 甲=W E 乙,因为R 1、R 2与r 大小关系不确定,所以无法比较输出功率,故B 正确.4.【解析】选D.当传感器R 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温度升高,R 2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R 1两端电压变大,R 3两端电压变小,故电流表示数I 变小;路端电压U 变小,故D 正确.5.【解析】选D.电源效率U E η=,E 为电源的总电压(即电动势),根据图象可知a 2U E 3=,b 1U E 3=,所以a b 21,33η=η=,故D 正确. 6.【解析】选C 、D.因居民楼内用电器是非纯电阻的,像冰箱、洗衣机类的都是含有电动机的电器,欧姆定律不成立,功率的计算只能用公式P=IU ,故C 正确,电能表走字为消耗的电能,数值上等于电流做功的多少,由W/t 可求得功率P ,D 对.7.【解析】选B 、C.因电吹风中有电动机,所以是非纯电阻用电器,计算电功率应选用P=IU ,不能用其他的变形公式,所以A 错误,B 正确;电吹风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C 正确,D 错误.8.【解析】选A 、D.根据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可知,两电源的电动势一样,电源的总功率P=EI ,当电流相等时,电功率也相等,A 正确;当I 1=I 2时,外电压U 1<U 2,故外电阻不相等,B 错误;当U 1=U 2时,I 1<I 2,电源的输出功率P=UI ,可知P 1<P 2,故C 错误;由于U 内=E-U 外,当U 外相等时,U 内也相等,斜率的绝对值代表内电阻的大小,可知,r 1>r 2,再根据P=U 2/r 知,D 正确.9.【解析】选B 、C.由于电流表内阻很小,当用来充当一个支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流表,损坏电源,电压表内阻较大,与灯泡串联支路电流很小,灯泡不能发光,B 、C 对.10.【解析】选C 、D.bd 间电压为220V ,说明ab 与电源之间是连通的,断路点必在bd 之间,B 错误;ac 间电压为220V ,说明cd 与电源之间是连通的,断点又必在ac 间,A 错误;两者共同区间是bc ,故bc 断路,其余各段均完好,C 、D 正确.11.【解析】按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金属丝的直径为3 mm+0.01 mm ×20.6=3.206 mm. 按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工件的长度为50 mm+0.05 mm ×3=50.15 mm=5.015 cm答案:3.206 5.01512.【解析】直流电源的电压为20 V ,为了提高读数准确度应该选择电压表C ,因此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不得超过15 V ,则通过的电流不超过I=x U 15 V R 25 k =Ω= 600 μA ,电流表应该选B.因为A x x VR R R R <,为了减小误差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的阻值,若串联,限流效果不明显,应该采用分压接法接入电路. 答案:(1)B C (2)①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 ②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方式的接法13.【解析】(1)一般干电池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 A ,故电流表应该选A,其量程应该选0~0.6 A.两节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动势为3.0 V ,故电压表量程应该选0~3 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只需要比电池组的内阻大几倍即可,故选择E.(2)应该选乙电路,电流表的内阻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相差不大,其分压作用不可忽略,而电压表的内阻相对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讲大很多,其分流作用可以忽略,故选择乙电路.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是路端电压,电流表的示数比干路中的电流略小,所以实验中的误差是由于电流表的读数比实际值偏小所造成的.答案:(1)A 0~0.6 A 0~3 V E(2)乙 电流 小14.【解析】(1)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有电源,应将S 拨至3或4两个位置.测电压时利用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应将S 拨到5或6两个位置.(2)若选择开关处在“×10Ω”的电阻挡时指针位于a ,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50×10 Ω=500 Ω,若选择开关处在“直流电压2.5 V ”挡时指针位于b ,则电压表的读数为1.99 V.(3)多用电表用完后,应把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 位置,即丙图位置.答案:(1)3 4 5 6(2)500 1.99(1.98~2.00)(3)丙【方法技巧】多用电表问题的分析方法(1)多用电表的使用按照所测量的对象确定多用电表的功能旋钮的位置,再根据所测量的对象大小确定量程,在测直流电压、电流时还要注意极性.测电阻时应注意选择挡位后要欧姆调零.(2)多用电表的读数测电流、电压时可共用一个刻度读数,测电阻时,应注意尽量使指针指在中值附近,并根据这一要求合理选择挡位,并注意欧姆调零.15.【解析】(1)因为P 入=IU所以I =22066=U P A=0.3 A(2)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内能的功率P 内=I2R=0.32×20 W=1.8 W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P 机=P 入-P 内=66 W-1.8 W=64.2 W电风扇正常工作时的效率η =662.64×100%=97.3%(3)电风扇风叶被卡住后电动机不转时可视为纯电阻,通过电风扇的电流 I =20220=R U A=11 A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P=IU=11×220 W=2420 W电动机发热功率P 内=I2R=112×20 W=2420 W答案:(1)66W (2)1.8W ,64.2W ,97.3% (3)11A ,2420W ,2420W16、【解析】微粒处于平衡时有:C U Uq mg q d d== (2分) 当开关S 闭合后,R 2直接与电容器串联,可视为断路,电容器上的电压即为R 3上的电压,故电容器上的电压为:C 313U U U R R R 2'==+ (2分) 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为:Uq qE 2d =(2分) 对微粒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Uq 2d=ma (2分) 微粒的加速度为: a=F g m 2= (2分) 方向竖直向下. (2分) 答案:g 2 竖直向下。
新教材2024年高中物理章末综合测评3恒定电流粤教版必修第三册

章末综合测评(三) 恒定电流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公式I =q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式中的q 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B .式中的q 表示通过导体单位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C .比值q t能表示电流的强弱D .该公式表明电流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反比C [公式I =q t 中q 表示在时间t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A 、B 错误;比值q t表示电流的强弱,C 正确;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nqSv 可知,电流确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自由电荷的电荷量、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以及导体的横截面积,故D 错误。
]2.甲、乙、丙、丁是四个长度、横截面积均相同的金属导体,某同学对它们各进行了一次测量,把每个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在I U 坐标系中描点,如图所示,四个导体中电阻率最大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A [依据电阻定律R =ρl S 可知,导体的电阻率ρ=RS l。
分别把甲、乙、丙、丁所在的位置与坐标原点O 连接,I U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由题图可知甲导体的电阻最大,丁导体的电阻最小。
因甲、乙、丙、丁四个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均相同,则甲的电阻率最大,A 正确。
]3.如图所示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R x 为待测电阻,假如电压表的读数是3.50 V ,电流表的读数是10.0 mA ,电压表的内阻是1.50 kΩ,电流表的内阻是10 Ω,那么R x 的精确值为( )A .457 ΩB .350 ΩC .360 ΩD .1 200 ΩA [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 V =U R V =3.501.50×103A =73×10-3A ,则R x =U I Rx= 3.5010-73×10-3Ω≈457 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定电流章末综合练习
2.如图所示,一幢居民楼里住着生活水平各不相同的24户居民,所以整幢居民楼里有各种不同的电器,例如电炉、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
停电时,用多用电表测得A 、B 间的电阻为R;供电后,各家电器同时使用,测得A 、B 间电压为U,进线电流为I 。
则计算该幢居民楼用电的总功率可以用的公式是( )
A.P=I 2R
B.P=R U 2
C.P=UI
D.以上公式都可以
3.两电阻R 1、R 2的电流I 和电压U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大小之比R 1:R 2等于( )
A.1:3
B.3:1
C.1:3
D.3:1
4.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跟电炉连接的铜导线却不太热,原因是
( )
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而导线电流小
B.电炉丝和铜导线消耗的电能相同,但铜导线散热快,所以不热
C.铜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小得多,在串联的情况下铜导线的发热量小
D.电炉丝的两端电压比铜导线两端的电压小得多
5.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
如图3所示,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A,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A 。
若电源电动势为12.5V,内阻为0.05g,电流表内阻不计,则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 ( )
A.35.8W
B.43.2W C .48.2W D.76.8W
6.关于欧姆定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I=R
U 可知,对一个纯电阻而言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B.根据R=I
U 可知,对一个纯电阻而言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C.欧姆定律对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适用,但对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并不适用
D.在闭合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压就等于这两点间的电势差,沿着电流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7. 图所示是一电路板的示意图,a 、b 、c 、d 为接线柱,a 、d 与220V 的交流电源连接,ab 间、bc 间、cd 间分别连接个电阻。
发现电路中没有电流,为检查电路故障,用交流电压表分别测得b 、d 两点间及a 、c 两点间的电压均为220V,由此可知( )
A.ab 间电路通,cd 间电路不通
B.ab 间电路不通,bc 间电路通
C.ab 间电路通,bc 间电路不通
D.bc 间电路不通,cd 间电路通
8.在电流表的改装实验中所用电流表G 的内阻为:Rg,满偏电
流为Ig,用它测量电压时,量程为U;用它改装成较大量程的电
流表后,内阻为R A ,量程为I 。
这几个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I U =R A <R g B.g I U = R A >R g C.I
U =R g <R A D.g I U =R g >R A 9.(10分)在“描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需要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除开关、导线外,还有如下器材
A.小灯泡“6V3W ”
B.直流电源(6~8V)
C.电流表(量程3A,内阻0.2)
D.电流表(量程0.6A,内阻12)
E.电压表(量程6V,内阻20k2)
F.电压表(量程20V,内阻60k2)
G.滑动变阻器(0~202、2A)
H.滑动变阻器(0~1k2、0.5A)
(1)把实验所用到的器材按字母的先后顺序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的虚线框内画出最合理的实验原理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250μA 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20mA 的电流表。
该同学测得微安表内阻为12002,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R 的电阻与该微安表连接,进行改装。
然后利用一标准毫安表,根据图5所示的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虚线框内是改装后的电表)
(1) 根据图5和题给条件,将图6中的实物连线.
(2) 当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16.0mA 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7所示。
由此可以推测出所改装的电表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18 mA
B 21 mA
C 25 mA
D 28 mA
(3)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大于1200Ω
B.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小于12009
C.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
D.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大
(4)要达到预期目的,无论测得的内阻值是否正确,都不必重新测量,只需要将阻值为R的电阻换为个阻值为kR的电阻即可,其中k=______
11.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验,每天到了中午做饭的时候,电饭煲、电磁炉、电灯泡等用电器都不如平时功率大。
我们以个最简单的电路来模拟一下这个问题:如图
所示,电源电动势为10V,内阻为1欧,导线的等效电阻R=1欧,电阻R
A =R
B
=8欧。
(1)当开关S断开时,电阻A的实际功率为多少?
(2) 当开关S闭合时,电阻A的实际功率为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
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
在A板的左端且非常靠近极板A的位置,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液滴以初速度v。
水平向右射入两板间。
(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则
(1)若使液滴能沿v
0方向射出电场,电动势E
1
应为多大?
(2)若使液滴能从B板右端边缘射出电场,电动势
E2
应为多大?
答案
1. B
2. C
3. A
4. C
5. B
6. AC
7. CD
8. AD
9. (1)ABDEG (2)
10. (1)(2)C (3)AC (4)79
99 11. (1)8W (2)5.56W
12. (1)q mgd 2 (2)q md 2(2202L
dv + g )。